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传承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23 12:05:03 来源:网友投稿

金疆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植根于乡土,见证了乡村发展历程,是乡村重要的精神文化资源。文章以河北省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抓手,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希望通过文化产业带动产业融合,调整乡村产业结构,为乡村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振兴;
承德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22年度承德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基于体验的承德市非遗对乡村振兴的功能研究”(20223060)。

引言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乡村经济发展,针对乡村振兴作出重要战略部署。乡村振兴主要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等,而文化振兴可以助力乡村经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价值难以用金钱来衡量。非遗主要植根于乡土,是拓展乡村文化内涵的关键,也是助力乡村经济、产业发展的内驱力。

2021年8月,***总书记在承德考察时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为承德做大做强文旅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承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市内非遗资源种类极其丰富,且分布集中,保存良好。目前,承德市已经围绕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开展了“七进”工程,通过“进乡村”挖掘乡村非遗,实现非遗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以政策保护为基础,构建非遗传承体系,带动乡村发展,同时也传承乡村文化。

一、背景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下,非遗传承再度燃起新的希望。传承非遗为乡村振兴提供内驱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健康持续发展。

(一)乡村振兴为非遗传承提供新的机遇

非遗融入乡村振兴实践的过程,是在村内特有文化的基础上再度探索和挖掘文化价值的过程,需要基于延续乡村文化脉络的方式,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品牌,这对重塑民族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文旅部门需做好非遗保护,深入推动非遗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使非遗持续发挥作用。乡村振兴是国家长期发展战略,实施乡村振兴,能够为乡村非遗传承提供机遇。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村民需加强对非遗的重视,提高自身的文化保护意识,使非遗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近年来,西方文化思潮对人们造成了巨大影响,淡化了人们的傳统文化保护意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站在村民角度,为其谋求发展,与此同时,重新审视非遗的价值。非遗不仅能为乡村发展带来活力,也能基于文化保护奠定强大的群众基础,无论是对于发展乡村经济而言,还是对于传承非遗而言,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政府可以调动村民参与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积极性,将当地特色文化与乡村产业相融合,促进文化传承,创新文化表现形式,并将其打造为特色品牌,体现非遗的经济价值,为村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另外,还需提升村民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助力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推动非遗可持续发展。

(二)非遗传承给乡村发展提供内驱力

非遗是乡村传承下来的本土文化,同时也是乡土文化的主体,与村民生活具有紧密联系。非遗的传承发展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也能够为乡村文化价值的体现提供支持。非遗是当地村民的精神寄托,可通过打造地方文化品牌的方式,为非遗传承奠定根基。乡村非遗传承具有政治经济价值,乡村振兴首先是振兴乡村经济,通过合理规划,可挖掘非遗的经济价值,将文化价值转化为乡村发展动力,带动乡村经济进步,将文化成果广泛应用于发展乡村事业,加速乡村振兴,引导更多人了解非遗,建设项目基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二、承德市非遗发展现状

承德市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279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0项,省级非遗项目73项,其中丰宁满族剪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遗资源丰富且分布集中。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国家持续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支持乡村旅游发展,使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承德作为国内知名旅游城市,以特色文化为依托,挖掘传统的民俗文化、农耕文明、民间技艺等,打造“非遗+”旅游模式,展现了乡村旅游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文化元素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民俗文化的展示和传承。承德市非遗旅游主要有舞台演艺、节庆活动、博物馆静态展示、特色旅游文化区、特色文创产品等,一定程度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但是,在乡村振兴中,非遗的多重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依靠经济才能实现发展的乡村,会忽视非遗的价值;
另一方面,非遗产业化机制不成熟,难以有效实现文化活态传承,不足以承担带动乡村发展的重任。

三、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非遗发展形成产业化规模,对于乡村而言尤为重要。乡村需要积极利用非遗资源,依托产业融合,提升乡村文化产业影响力,使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行,获得双赢效益,推动乡村非遗活态传承发展。

(一)明确战略目标与方向

非遗是乡村实现振兴的重要依托,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在助力乡村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非遗的传承,针对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同时详细解读国家相关政策,推进非遗基地建设,大力推进人才计划,加强对非遗的研究,着手获得新的研发成果,提升当地文化知名度。旅游与非遗有效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1.深入挖掘非遗、提升乡村文化价值

乡村振兴包含多个方面,文化振兴为首要任务,非遗承载着传统文化,有潜在的文化价值。充分发挥非遗的价值,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乡村需要加强对文化的保护,积极传承和弘扬非遗,挖掘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产业化发展,利用文化背景、技艺提升文化产业的附加值,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1)挖掘文化背后历史。要深入挖掘文化背景,增加对文化历史的了解。非遗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经历漫长的发展历程,或发展或销声匿迹。非遗无法有效传承,文化背后的故事也逐渐被人们遗忘。只有较好地传承文化,挖掘文化背后历史,丰富文化底蕴,才能实现文化活态传承。

(2)挖掘非遗蕴含的精神内涵。精神内涵是非遗的核心,非遗传承、发展,与精神内涵密不可分。在精神内涵的支撑下,非遗历经长期发展延续至今,且承载着民族情怀。为了推动乡村振兴,需要基于非遗丰富精神内涵,发挥精神文化的鼓舞作用,彰显文化的价值[2]。

2.开拓文化传承新路径、大力培育振兴人才

非遗传承的过程中,人才是核心动力,也是实现非遗传承的基础。培养非遗传承人,提高传承人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对于非遗传承发展及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1)完善人才发展机制。乡村需要针对传承人给予资金政策扶持,提高传承人待遇,为其提供完善的发展机制,吸引更多人参与非遗传承,切实帮助乡村解决文化传承人的问题。

(2)形成固定培养模式。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对传承人开展系统的培训,进行文化学习和技艺传习,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新一代传承人掌握非遗技艺,成为传播者和研究者,为非遗发展储备力量,拓宽乡村非遗产业发展路径。

(二)创新非遗发展模式、打造发展新业态

乡村地区非遗的传承,需要体现乡村特色,打造特色文化产业,使乡村发展与非遗相结合,实现文化创新发展。采取多元化展示方式,吸引人们对非遗的关注,推动文化纵深传播。

1.建立多种融合发展模式

乡村需要根据市场消费者实际需求做好调研工作,在保证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促进非遗与市场相结合。除此之外,要提高非遗实际应用水平,扩大应用领域,建设活态传承路径,同时以非遗为主体,开展跨界、跨业融合,通过“文化+科技”、文创园、文化旅游等多种融合模式,发展文化新业态。乡村可充分利用非遗带来的平台、载体,激活自身的文化生机与活力,拉动自身经济增长[3]。

一是“非遗+科技”。要结合“非遗+科技”,打造特色非遗IP,丰富民俗展示与体验产品,形成文化服务效应。例如,以情境体验、活态呈现等方式增加参与性与趣味性,创新私人博物馆、艺术工作室、文化研学产品等,组织开展剪纸、布糊画、宫绣、抡花、背杆、二贵摔跤等非遗体验和民族服饰制作等特色活动,让人们全方位体验乡风民俗。

二是“非遗+旅游”。对于乡村振兴而言,为了在传承非遗的基础上,获得经济效益,带动乡村发展,那么对于非遗的传承就不能停留在保护阶段,而是应该使文化融入人们生活。因此,乡村应利用好非遗,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发挥非遗的生长力,真正实现活态传承,体现非遗的价值[4]。

为了使“非遗+旅游”长足发展,乡村需要将非遗展示馆、体验基地和传统民俗活动场所纳入重点旅游线路,推动非遗进景区,引导游客参与非遗体验。另外,还需要塑造“发现承德”研学品牌,依托文化旅游景区、文博馆所、红色教育基地、科普场馆、滦平普通话特色村落等资源,鼓励文旅企业、教育机构推出科普教育、传统文化、红色经典、户外拓展等研学产品和线路,打造一批高品质、专业化的研学教育示范基地。乡村可深度开发一批实践性强的非遗体验项目,打造一批非遗体验基地、非遗特色村落等非遗生活美学新场景。通过文旅结合的方式,有效传承非遗技艺,同样有利于提升文化底蕴,使更多人感受非遗的魅力,为当地带来显著收益,带动经济增长。

三是文创园。文创园建设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当地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强乡村文化与非遗融合,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区。因此,乡村需要加强产业区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提供创意服务,吸引游客前来。政府在提供政策支持的同时,制订完整的规划方案,构建地区发展框架,促进非遗与当地支柱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互补的局面,提高产业附加值。另外,乡村还可以依据独特的文化优势,创新营销方式,吸引文化热点流量,突出展现非遗内涵,将重点放在文化的互动性和独特性方面,吸引网民关注,利用流量营销带动文化项目发展[5]。

2.开发非遗文创产品、打造品牌文化

宣传品牌能够提升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品牌决定了产业发展方向。乡村振兴要借助非遗的价值,就要利用文化打造品牌,开发非遗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承德应聚焦当地特色文化,整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文创设计研发机构、生产制造企业三方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引导文创企业将承德文化元素、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时尚元素相结合,引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藝,打造“承德好礼”品牌特色纪念品和文创产品。培育一批生产铁艺灯笼、布糊画、山桃木雕刻、满族剪纸、满绣、树皮画等的家庭工厂、手工作坊、乡村车间,规模化生产一批非遗产品。

当地可以利用非遗技艺进行品牌宣传,如画作、工艺品。在此期间,需要优化产品包装外观,促进产品升级,形成非遗利用新范式。通过挖掘民族精神、历史背景、文化寓意等情怀符号,与产品融合,增强产品对消费者的影响力;
或是邀请自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实现多角度推广。与广告、动画公司合作,制作关于非遗的动画,吸引群众目光,将非遗与人文情怀有效结合,提高品牌知名度。

(三)完善非遗的保护政策

非遗传承与发展,需要政府政策支持,保障文化的合法地位,并对非遗在乡村发展中的贡献给予肯定。对于濒临失传的非遗,更应加大对项目知识产权及传承人权利的保护力度。对于非遗程度较高的地区,出台保护政策,以保护区、示范基地等名义,加强对非遗空间的保护,维系文化生存语境。

四、结语

乡村振兴之路任重而道远,要继续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不断弘扬和发展非遗。非遗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体现,也是农业文明传承的有效途径,利用非遗能够为承德乡村发展创造活力,以品牌影响力、文旅发展等为手段,带动承德地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雷勤圆.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南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多元化发展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3(5):76-78.

[2] 刘建忠,谭玮,王金林.传承非遗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J].百花,2022(9):109-110.

[3] 方彩林,郭春发.非遗文化融入乡村振兴路径探析[J].山西农经,2022(6):167-169.

[4] 漆祖希.乡村振兴视域下武陵地区传统手工艺数字化体验设计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21:3-5.

[5] 徐立娣,余云建,张小亚.生态系统视角下乡村“文化兴旅”发展路径探究:以浙江省孝丰镇为例[J].时代经贸,2023(2):155-160.

猜你喜欢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振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河北金融年鉴(2021年0期)2021-08-25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河北金融年鉴(2020年0期)2021-01-21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河北金融年鉴(2014年0期)2014-02-27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河北金融年鉴(2012年0期)2012-03-25

推荐访问:助力 传承 振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