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2023年幼儿园大班教案《树》,菁选3篇(完整)

发布时间:2023-02-16 19:20:08 来源:网友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树》1  教学目标:  1、认识秋天的树,知道几种常见树的名称,感受树与季节发生着同步的变化。  2、学习用简单的图示记录自己发现的树的不同特征,感受树的多样性。  3、使幼儿对探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幼儿园大班教案《树》,菁选3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年幼儿园大班教案《树》,菁选3篇(完整)

幼儿园大班教案《树》1

  教学目标:

  1、认识秋天的树,知道几种常见树的名称,感受树与季节发生着同步的变化。

  2、学习用简单的图示记录自己发现的树的不同特征,感受树的多样性。

  3、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挂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幼儿观察桂花树、橘子树、玉兰树、梧桐树。

  1、提问:你认识这些树?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说说这事一些什么样的树?它们的叶子各是什么样的?(如桂花树枝头坠满小小的桂花;橘子树届满了果实,玉兰树长着绿绿的叶子,梧桐树树叶变黄了等)

  2、秋天到了,你发现这些树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从树的开花、结果、落叶这一明显的变化角度来进行描述)

  3、你还知道关于这些树的特别的秘密吗?(引导幼儿说出这些树有先长叶再开花、先开花再长叶之分)

  二、幼儿观察《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第16—17页的画面。

  1、提问:这些树你认识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你是用什么办法认识它的?

  2、这些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三、幼儿进入树林,在寻找认识树的过程中,巩固对各种树的名称和特征的认识。

  1、教师出示几种树叶,问:"这些树叶分别是从哪棵树上落下来的?你能将这些树叶送回到树妈妈的身边吗?找到后站在这棵树妈妈旁边。"

  2、幼儿说出判断的理由:你是怎么知道这片树叶就是这颗树妈妈的宝宝呢?(引导幼儿从树叶的形状等特征来判断、推理)

  3、观察树妈妈:这颗树妈妈长什么样?(引导幼儿按整体外观、树干、树枝、树冠、树叶的顺序观察)

  4、给树妈妈制作名称标牌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说出树妈妈的名字。老师在小卡片上写名称,并挂到树上。

  5、游戏"摸摸ⅹⅹ跑回来",巩固对树的认识。

  幼儿聚集在教师身边,教师说出一种树的名称,让幼儿跑去找,找到桂花树后摸摸树干跑回来,看哪个小朋友的速度快。

  四、收集自己最喜欢的树叶带回幼儿园。

  并说说喜欢的理由教师收集幼儿对树感兴趣的问题,指导幼儿将有关树的问题用图画的形式画出来,张贴在主题墙上。

  五、绘画:我眼中的树。

  1、幼儿绘画。

  2、分享交流,感受树的多样性。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我结合主题和幼儿一起到户外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我们一起从教室出发,一路走一路看,和着春天的气息,孩子们对这次亲临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公园,我们看到了垂柳,看到了罗汉松,看到了柏树,看到了梅树……在幼儿的作品中,他们把自己看到的,想象中的各种各样的树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王伊诺小朋友一个内向的小姑娘,她把柳树画成了一个俏姑娘,有着长长的辫子,随着风在左右摆动,因为在她眼里柳树姑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她的好朋友。心仪的桃树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红的,黄的,紫的……因为在她心中桃花是最漂亮的,是她最喜欢的。

幼儿园大班教案《树》2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绘画活动、体验参加绘画活动带来的乐趣。

  2、能用丰富的色彩和弯曲的线条表现落叶时的情景。

  3、学习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不同的方法表现树叶飘落时的姿态。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有树枝摇曳和树叶飘落的情景的视频。

  2、油画棒、水彩笔等多种绘画工具。

  3、“正在落叶的树”范画。

  4、幼儿用书《正在落叶的树》。

  【活动重难点】

  用丰富的色彩和弯曲的线条表现落叶时的情景。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教师:现在这是什么季节?在这美丽的秋天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看到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你有什么感觉?这些树叶是怎样从树上飘落下来的?像什么?树叶落到了哪里?地上变成什么样了?回答相应问题通过提问,激发小朋友对美术的热爱。

  二、出示范画,引导小朋友讨论表现正在落叶的树的方法,为绘画创作做准备。

  1、引导小朋友讨论表现正在落叶的树的方法。

  教师:怎样表现这些正在落叶的树呢?需要画些什么?怎样表现树摇摆的样子?怎样表现树叶从上而下飘落的样子?除了空中有树叶,还有什么地方会有树叶?怎样表现一地的落叶?怎样表现这些树叶色彩的变化?涂色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2、请个别小朋友上台表现正在落叶的树。

  3、出示范画,小朋友观察范画中的表现方法。

  4、教师小结:要表现树叶飘落的情境,可以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表现画面,也可以用弯曲的线条表现树的动感。

  (1)思考问题且回答问题

  (2)小朋友示范正在落叶的书通过出示范画,讨论应该如何表现正在落叶的树,做好绘画准备。

  三、小朋友们分组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发放材料,教师讲述作画要求。

  2、小朋友们作画,教师指导。小朋友作画通过作画,锻炼孩子画出正在落叶的树的样子。

  四、展示小朋友们作品,鼓励小朋友们相互欣赏和交流。

  教师:大家来欣赏一下自己和同伴的作品,看看谁的画面最能表现树的摇曳和树叶飘落时的动感。

  小朋友们欣赏画作通过欣赏画作,能够吸取各自的优点,弥补不足。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通过一步步提问,幼儿回答问题,加深对这个活动的理解。同时通过这一步步的铺垫,幼儿能对接下来的作画有个准备,再加上相应的指导,幼儿能画出令人满意的画作。

  小百科:落叶是一种自然现象,一般秋天,大部分落叶植物、树木开始落叶,叶子枯黄、卷曲,从树上落下,随风飘舞,也代表深秋后,冬天即将到来。

幼儿园大班教案《树》3

  一、设计思路

  初秋,马路上、小区里、幼儿园内,各种高高低低的树都还郁郁葱葱,树叶挺拔地迎着阳光摇曳着。但是,不久之后,有的树叶渐渐泛黄掉落,而有的树叶依然挺拔,并保持着绿色迎接寒冬。

  树的千姿百态、悄然变化,孩子们是否能感受到、观察到?于是,我询问了孩子们,他们告诉我:“春天,树开始长叶子;夏天,树叶长大了;秋天,树叶落下了;冬天,树变得光秃秃的。”听了孩子们的回答,我顺手指着一棵树问:“你们能不能告诉我,这棵树的树叶过一阵子是否会落下来?”孩子们纷纷摇摇头,他们的行为引发了我以下两点思考。

  思考一:在初秋,是否可以预设有关常绿树、落叶树的集体学习活动呢?

  基于二期课改教师用书中“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公告栏”的设计,我将本活动的开展时间改在初秋,即所收集到的树叶都是绿色的,以增加孩子们观察的难度,让孩子们在比较树叶的不同的过程中,掌握一些观察方法,通过对树叶的观察,预判出哪些树是落叶树,哪些树是常绿树。

  思考二:各种树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是相同的吗?

  只有对树的认识是全方位、深入而多角度的,才能引起孩子们的积极思考,并对树产生好奇。所以,我重点选择周围生活中常见的梧桐树、白玉兰树和香樟树,运用照片排列、同季节比较等手段丰富孩子们对树的感知,从而让他们对树有全面的了解。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感知常绿树和落叶树树叶的明显特征。

  2.感受四季中树的不同变化,产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利用散步等环节,观察不同的树;熟悉园内的梧桐树、白玉兰树和香樟树。

  物质准备:剪一些树叶(各种树),洗净或擦净;梧桐树、白玉兰树和香樟树三种树的四季照片各一张;一些树四季变化的PPT等。

  三、活动过程

  一、交流经验——突出树与人类的关系

  1.说树名

  提问: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树,我们周围有哪些树?

  (幼儿一一报出树名:松树、梧桐树、苹果树、桃树、柳树、白玉兰树、桑树……)

  【设计思路:一般而言,孩子对树的认识只源于其名称,较表面化。在说树名时,教师可了解孩子们对周围树的熟悉和喜爱程度。同时,也可适当追问,如“这是一棵特别的树,你在哪见过”“它长什么样”。】

  2.议作用

  (1)提问:我们周围有那么多树,人们为什么要种那么多树呢?

  (幼儿回答:苹果树可以结出苹果;树可以开花,非常漂亮;树可以挡住风沙,不会有沙尘暴:有树的地方空气会特别好,我爸爸说,树会吐出氧气。)

  (2)提问:有道理,仔细看看我们周围有哪些东西是用树木做的?

  (3)小结:是呀,树上会结出果实,我们可以享用;树还能为大自然提供新鲜的空气、美丽的风景;树还能保护泥土流失,为一些动物提供住所,所以,树是我们的朋友,我们需要树。

  【设计思路:通过这个环节教师可以了解孩子对树的知识经验,主要凸显树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孩子们对树的情感。】

  二、观察比较——感知落叶树、常绿树树叶的明显特征

  1.启发引导

  (1)再过一阵子,随着天气变冷,有的树会掉叶子,而有的树不会,你们知道不掉叶子的是什么树?掉叶子的是什么树?

  (2)树可以分成落叶树和常绿树(出示PPT,许多树的照片)。你能看出哪些树是落叶树,哪些树是常绿树吗?

  (3)有没有办法现在就能判断呢?

  【设计思路:通过提问,教师能发现孩子们对落叶树、常绿树并不陌生,并通过谈话逐步将孩子们的思路引向探索行动。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各不相同,如有的孩子说到落叶树掉树叶是树的自我保护方法等,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

  2.着手比较

  (1)教师拿出标着落叶树、常绿树标志的筐,里面放着一些树叶。

  (2)提问:两个筐中分别放了落叶树、常绿树的树叶,请你各拿出一片,左手拿落叶树树叶,右手拿常绿树树叶,千万不要换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

  (幼儿上来取树叶,并作比较。)

  【设计思路:教师观察孩子们是否取放正确,为了使孩子们不取错,筐上标有落叶树、常绿树的标志要明显,并将筐摆放在桌子的两边,便于孩子们可以同时拿取。】

  3.梳理不同

  (1)落叶树树叶和常绿树树叶有什么不同?

  (一片树叶摸上去很粗糙,另一片树叶摸上去很光滑。)

  (2)哪只手拿的树叶摸上去比较粗糙呢?

  (左手。)

  (3)是落叶树,你们认为呢(教师举起树叶面向全体孩子)?

  (幼儿再次触摸,都表示赞同。教师在记录纸上用图夹文的形式予以记录。)

  (一片摸上去很厚,另一片摸上去很薄。)

  (4)让我们一起对着光线再来看看、比比,这样会比较清楚。

  (5)看着图表小结(由教师或幼儿小结):比较之后,我们发现落叶树树叶粗糙,而常绿树树叶光滑,像涂了一层油一样:落叶树树叶薄,而常绿树树叶厚;落叶树树叶软,常绿树树叶硬……

  【设计思路:教师要一一记录孩子们的发现,可以将孩子个体观察的方法或结果告诉大家,通过引导、提升,形成集体共识。每个孩子认识客观世界、表达的方法都有其独特性,教师要善于理解、信任、接纳他们独特的想法和做法,这样才能使孩子真正获得内在的发展。所以,即使有孩子观察到无关因素,教师也要给予肯定,表扬他们的发现,并通过大家的验证来决定是排除或留存。】

  4.再次比较

  (1)我们找到这么多区分落叶树和常绿树树叶的要点,如果将树叶混在一起,你还能区分吗?

  (2)教师将所有的树叶混在一起,抛撒在地上。

  (3)孩子们自由取树叶,并进行辨别,分别将它们放置在标有落叶树、常绿树标志的两个筐里。

  (4)大家一起检验放得是否正确。

  【设计思路:教师抛撒树叶时动作要有美感,可以一点点抛,让孩子们能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运用已掌握的经验进行分类。如有孩子弄错,可即时进行个别辅导,也可在集体验证时,再次提供纠错的机会。】

  四、激发思考——进一步感受树在四季中的不同

  1.图片排序

  (1)落叶树到了秋天开始落叶,树在四季中还会有什么变化?它们的变化一样吗?

  (2)教师提供梧桐树、白玉兰树、香樟树三种树的四季照片,让孩子们根据树在四季中的生长规律进行排序。

  【设计思路:可以提供一些小问号标识,让孩子们使用小问号为不理解的图片作标记,方便向同伴或教师求助。】

  2.共同验证

  ·小结梧桐树的特征(落叶树,春天长叶,夏天枝繁叶茂,秋天落叶,冬天没有树叶。)

  ·小结白玉兰树的特征(落叶树,春天开花,夏天枝繁叶茂,秋天落叶,冬天没有树叶。)

  ·小结香樟树的特征(常绿树,春天树叶换绿衣,夏天树叶长大,秋天不落叶,冬天还是有绿叶。)

  【设计思路:验证时孩子们可以互相提示和帮助,教师也可事先准备好各种资料、科普读物等供孩子再学习。】

  小结:原来不同的树在四季中有着不同的变化。

  3.延伸探究

  欣赏一组分别以“春夏秋冬”为主题的树的PPT,感受树在四季中的不同与美丽。

  【设计思路:当孩子们看到同样在春天,有的树长叶、有的树开花、有的树结果,他们感到吃惊、好奇,这种感觉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思维,他们很愿意再次探究。而当孩子们与教师共同讨论、设计,提出更多有关树的问题时,显示了其思维走向的丰富性。在延伸部分,可基于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和多元智能倾向,不仅可以让他们运用语言,还可以通过声音、动作、作品等来表现和表达他们对树的感知和体验。】

推荐访问:教案 幼儿园大班 菁选 幼儿园大班教案《树》 菁选3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树》1 大班幼儿园的树教案 幼儿园大班去年的树教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