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朋友》教案五篇【完整版】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她是我朋友》教案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抽泣、竭力、轻柔”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继续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其中,前者还是教学难点。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第一课时
基本教法:指导学生用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方法读懂重点语句,进而读懂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我们*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说,有朋友自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写的就是朋友间的故事。
2、揭示课题:20、她是我的朋友
二、检查预习效果,教学生字
1、检查朗读
课前老师要求大家读读课文,现在就请两个组的同学用开火车的形式读。一个同学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字音都读准了吗?(注意正音)
2、教学生字
这一课共有11个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它记住(重点指导读准“输”、“试”的读音)。
3、再读课文
三、引导学生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并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再看看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点:知道小女孩伤势严重,要马上输血。知道了小男孩为小女孩输血。)
2、小女孩伤势严重,输血迫在眉睫,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疑问,把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
(主要问题:小男孩在献血时,心里怎么想?)
四、探究小男孩献血时的内心活动
1、要想知道小男孩献血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就要从小男孩献血过程中神态、动作入手。(板:神态、动作)预习时,同学们已经把有关描写小男孩动作、神态的句子画了出来,现在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样。
2、我们要从小男孩的神态、动作去想象他的内心,思考·练习2的句子可以帮我们的忙。
出示课件1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来,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先指名读重点句,再问课文提了什么问题。
2、请同学们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模仿阮恒的动作,想象阮恒的内心,他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让学生在读句和动作的模仿中体会到:阮恒心里很害怕,举手时才会发抖,才会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没有马上献血,小女孩就会死去,所以又把手举起来。联系《爬天都峰》理解犹豫的心情。
3、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阮恒的心情。
(1)指名读。
(2)老师范读。
老师也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大家比一比,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你们自己再把句子读一读,体会小男孩害怕、犹豫的心情。
(3)再指名读。
(4)从同学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输血前的害怕、犹豫,却又不乏勇敢,全班一起把这个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三)重点句2、3、4
1、终于有个孩子愿意为小女孩输血了,他就是阮恒,输血前,他害怕过、犹豫过,但是仍然数他最勇敢,只有他愿意为小女孩献血。在输血过程中,他又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分小组学习,一组讨论一个重点句,先提问题,再想答案。等会儿,每组一个同学在班上汇报。
2、小组讨论。
3、重点句2
(1)课件2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
(2)哪个小组汇报一下,刚才你们提了什么问题?找到什么答案?
(问题:阮恒为什么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发抖?为什么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板:啜泣、捂)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越来越害怕,所以他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发抖;他想掩饰自己的害怕,所以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板:害怕、掩饰)
(3)小结。血就从阮恒的身上抽出来了,此时,他心里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痛苦,但是为了救那个小女孩,他却在掩饰自己的这种害怕和痛苦,多么可爱可敬的小男孩啊!
4、重点句3
(1)出示课件3
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剌疼了他,他又摇了摇了头。
(2)哪个小组来说一说?
(问题:阮恒过了一会儿,为什么又哭了?为什么又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越来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响给小女孩输血,所以又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5、重点句4
(1)出示课件4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2)哪个组要汇报?
(问题:他那不时的啜泣为什么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为什么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更害怕,更痛苦,所以总是不停地哭,但是他仍然在想救小女孩,所以竭力制止抽泣,掩饰自己的害怕。)
(板:非常害怕、竭力掩饰)
6、小结。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从啜泣一下,到又开始呜咽,到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说明什么?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饰自己的害怕,又说明什么?
7、感情朗读。
(1)出示课件5
请同学们看屏幕,仔细观察小男孩的神情、动作,想象他可能在想些什么,然后把这几个重点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2)谁来读给大家听,把自己认为读得地方读出来。
五、人物评价
阮恒在献血的过程有过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认为他可爱吗?说说你们的看法。
六、布置作业
回去把课文读熟,也可以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我主要有如下感想。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中,较好的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育思想,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圈画、思考、讨论、汇报……加上足够的时间保证,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自由、广阔的空间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
二、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要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还得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我们常说的要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也是这个道理。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如,在引导学生抓住阮恒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体会他当时的内心活动时,我以课后思考题3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抓住关键词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方法来体会阮恒的心理活动。然后引导学生学法迁移,运用这种方法学习其他重点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了较好的学习方法,再加上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汇报交流时,他们争先恐后,一个个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闪光。
三、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激发创新欲望。一节阅读课教学是否成功,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自已的感悟和体验,是否有创新的欲望。占有大量的表象是创新的基础,在教学中我首先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课文,通过深入的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然后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和交流的机会,通过鼓励和诱导,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比如,让学生通过读阮恒献血时,神情和动作的句子,体会他内心的想法时,我引导学生画、读表示阮恒献血时神情和动作的词句,通过对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质疑,来了解他内心变化过程,从而体会阮恒对朋友的真诚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感悟深刻。比如,一个学生在汇报交流时说,从阮恒一次又一次的掩饰自已的害怕,可以看出他心里虽然非常害怕抽血会死去,但是他为了让他的朋友能快点输到血而活下去,他强忍着这种痛苦,坚持为小女孩输血。另一个学生迫不及待的补充说,他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很害怕,因为如果医生知道他很害怕,就不会给他抽血,他的朋友就会因为不能及时输到血而死去。多么深刻的体会,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到了阮恒为了朋友不惜牺牲自已生命的思想品质。然后,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课文插图(课件出示),再次想象阮恒心里是怎样想的,医生会怎样安慰他,他会怎样说。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充分挥想象,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在课后我还安排了一个写对话的小练笔。把医生和阮恒的对话写成一段话。这样,读写结合,学生不仅能更深刻地体会到阮恒当时的内心思想,同时也达到了以读促写的目的。
在教学中,把学习的过程还给了学生,把说话的舞台让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堂上才能有所收获。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2
《她是我的朋友》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
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究竟是怎样的?它到底应有哪些其本的特征?它怎样体现时代的明显标记?“洋思”经验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哪些有益的启示?怎样有效地实施主体教育、创新教育?这些都是我们所迫切探究的事。笔者在这方面也不断进行了苦苦探索。现通过一篇完整课时的教案设计和它的赋诸实施,来试图提出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遵循先学后教原则,给足学习时间,调动主体自主发展
学习课文前,重视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以如“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等探究、询问式的提问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独立思考,给足思考的时间,绝不走过场,搭“花架”。充分鼓励学生该画的在书上画下来,该写的在纸上写下来,该说的自己要主动地说出来。
二、展现学习“心理历程”,追求自主发展,着眼学生终身学习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学习主体的自我感悟、选择、重建、组合、交融、评价、小结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学习者知识得到不断地积累,能力有了不断地增强,久而久之,才能够形成综合素质。教学过程
中,我突出: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我个性特点的学习方式,如让学生使用自已喜欢的符号在书上作出标记,便体现了这一思想。通过集体的智慧,帮助小结、点出有关受益终身的学习方式。如在归纳主要内容时,相机点出运用了连段意的方法。让学生熟练使用好工具书,这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也是一项必备的基本功,在教学中抓住“迫”一字字义的理解,培养了学生选择字义的能力。
三、开展互助合作学习,激活参与热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堂教学过程
,是若干个充满生命和活力的个体共同协作、相互提升和影响的过程。充分发挥每一个体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个体都主动参与,这是促使主体主动地最大可能地发展的有力保证,更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主要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形式来展开,让每一个体广泛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大胆地交流不同观点和看法,允许有争论,允许有疑意。
四、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活跃表象储备,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教学中通过听录音、圈画写、动手查、看画面、感情读,相机说等多种有效途径,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完全*了学生的眼、耳、手、脑,同时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表象源。还学生一个可以自由驰骋的天地,让学生的思想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这里得到了实现。灵感的再现,思维火花的频频燃起,体现了生命的延续和创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
3、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1、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课题中的“她”指的是谁?“我”又指的是谁?指点“恒”的读音。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2、通过预习课文我们还知道课题“她就是我的朋友”这句话就是阮恒要救小姑娘的原因。3、示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预习要求:A、请一个同学来读读。B、从这篇课文的预习要求看,共讲了三方面。[介绍了事情发生的背景;概括了主要内容;提出了预习的要求。理解“挽救”、“垂危”。]
2、这篇课文非常的感人,下面首先请同学们听录音,想想看:A、播音员阿姨是怎样的读的?你能像她那样读吗?你能达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目的吗?B、想想阮恒献血的经过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画出描写他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作标记。C、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欢的记号标出。
3、交流:A、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请读一读,再说说你觉得它为什么感人。B、课文中5--11自然段讲的是阮恒献血的经过。请你读出描写他献血时神态、动作的语句。C、分别指名读读1----4自然段、12----14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D、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休克
输血
迫在眉睫
阮恒
草垫
擦拭
抽泣
捂住
呜咽
竭力
E、分小组读课文。
4、这篇课文是写事的文章,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这篇课文分段。请在草稿纸上写出来。
5、请运用连接段意的方法归纳主要内容。
6、朗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阮恒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输血的?请用三角标出关键的词语。并画出有关的重点句。
2、出示:A、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严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B、输血迫在眉睫。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C、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3、交流:A、“迫”的部首是{},再查{}几画,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
逼迫;b
急促;c
接近
“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应为{}。B、用“如果.......就.........说话。C、小姑娘的急需输血的这种情况还可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呢?D、指导朗读。
4、小结:A、结标。B、提示下节课的内容。阮恒正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主动献血的。他是怎样献血的呢?阮恒具有怎样的品质?这正是我们下一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讲读课文第二部分,抓住阮恒献血时的神态、动作的描写,来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2、讲读课文第三部分,了解阮恒献血的原因,体会他的高尚的品质。
3、对照课文插图,想象说话。
4、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能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A、出示生字词。B、昨天我们又学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这部分讲了什么?2、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输血迫在眉捷,这时阮恒举起了颤抖的小手,阮恒是怎样献血的呢?他为什么要主动献血给那个小姑娘?这就是这一节课学习的重点。〔借机点出教学目标〕
二、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A、一阵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样举起小手的?请划出有关的动词。想想通过这些词说明了什么?B、课文从哪一小节开始真正写阮恒献血的?他开时表现怎样?划出有关的语句。C、献血时,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请找出这样的句子,用三角划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词。
2、以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A、出示: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B、出示: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C、出示: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抓住情感的变化来体会人物紧张、痛苦的复杂内心。〕
4、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层次。
5、对照插图,复述内容。
6、小结。这一段真切地写了阮恒输血时的动作、神情以及小作者的感情变化。
三、讲读课文第三部分:
1、阮恒为什么哭得很伤心?他为什么要献血给那个小姑娘?自由读课文第三部分。2、、交流。3、你从这里能看出阮恒是个怎样的孩子吗?注意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
四、结标、质疑:
五、对照插图,想象说话。要求:认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画上各个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他们的心情怎样。〔可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重点说。〕
六、作业:
1、摘抄表示“哭”的词。---------、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试图{}
竭力{}
安慰{}
持续不断{}
3、填空。
他眼睛{}着,用牙{}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抽泣。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阮恒的心情。
教后记:
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我最深的感触有三点:一是,较好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自主发展的主体教育的思想,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培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成为学习的主人,寻思、讨论、争辩,圈画、说写、听读、查选,加上足够时间的保证,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自由、广阔的空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二是,通过听课文录音,体现人物感情变化的有层次性的朗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假想,对照图画有针对性地选择人物想象说话等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心灵受到触动,被人物美好品质深深感动。三是,学生灵感的被激发,创新欲望的被唤起,首先要依赖于占有大量的表象,这是创新的基础。其次要多给予鼓励,多提供机会,多诱导,多用童心看孩子。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抽泣、竭力、轻柔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继续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其中,前者还是教学难点。
三、课时:
2课时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第一课时
基本教法:
指导学生用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方法读懂重点语句,进而读懂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我们*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说,有朋友自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写的就是朋友间的故事。
2、揭示课题:20、她是我的朋友
二、检查预习效果,教学生字
1、检查朗读
课前老师要求大家读读课文,现在就请两个组的同学用开火车的形式读。一个同学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字音都读准了吗?(注意正音)
2、教学生字
这一课共有11个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它记住(重点指导读准输、试的读音)。
3、再读课文
三、引导学生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并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再看看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点:知道小女孩伤势严重,要马上输血。知道了小男孩为小女孩输血。)
2、小女孩伤势严重,输血迫在眉睫,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疑问,把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
(主要问题:小男孩在献血时,心里怎么想?)
(板:内心活动)
四、探究小男孩献血时的内心活动
1、要想知道小男孩献血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就要从小男孩献血过程中神态、动作入手。(板:神态、动作)
预习时,同学们已经把有关描写小男孩动作、神态的句子画了出来,现在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样。
2、我们要从小男孩的神态、动作去想象他的内心,思考·练习2的句子可以帮我们的忙。
出示课件1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来,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先指名读重点句,再问课文提了什么问题。
3、请同学们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模仿阮恒的动作,想象阮恒的内心,他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让学生在读句和动作的模仿中体会到:阮恒心里很害怕,举手时才会发抖,才会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没有马上献血,小女孩就会死去,所以又把手举起来。联系《爬天都峰》理解犹豫的心情。
(板书:举放举犹豫)
4、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阮恒的心情。
(1)指名读。
(2)老师范读。
老师也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大家比一比,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你们自己再把句子读一读,体会小男孩害怕、犹豫的心情。
(3)再指名读。
(4)从同学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输血前的害怕、犹豫,却又不乏勇敢,全班一起把这个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三)重点句2、3、4
1、终于有个孩子愿意为小女孩输血了,他就是阮恒,输血前,他害怕过、犹豫过,但是仍然数他最勇敢,只有他愿意为小女孩献血。在输血过程中,他又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分小组学习,一组讨论一个重点句,先提问题,再想答案。等会儿,每组一个同学在班上汇报。
2、小组讨论。
3、重点句2
(1)
课件2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
(2)哪个小组汇报一下,刚才你们提了什么问题?找到什么答案?
(问题:阮恒为什么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发抖?为什么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板:啜泣、捂)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越来越害怕,所以他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发抖;他想掩饰自己的害怕,所以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板:害怕、掩饰)
(3)小结。血就从阮恒的身上抽出来了,此时,他心里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痛苦,但是为了救那个小女孩,他却在掩饰自己的这种害怕和痛苦,多么可爱可敬的小男孩啊!
4、重点句3
(1)
出示课件3
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剌疼了他,他又摇了摇了头。
(2)哪个小组来说一说?
(问题:阮恒过了一会儿,为什么又哭了?为什么又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板:呜咽、掩盖)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越来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响给小女孩输血,所以又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板:更害怕、又掩饰)
5、重点句4
(1)出示课件4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2)哪个组要汇报?
(问题:他那不时的啜泣为什么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为什么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更害怕,更痛苦,所以总是不停地哭,但是他仍然在想救小女孩,所以竭力制止抽泣,掩饰自己的害怕。)
(板:非常害怕、竭力掩饰)
6、小结。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从啜泣一下,到又开始呜咽,到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说明什么?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饰自己的害怕,又说明什么?
7、感情朗读。
(1)出示课件5
请同学们看屏幕,仔细观察小男孩的神情、动作,想象他可能在想些什么,然后把这几个重点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2)谁来读给大家听,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地方读出来。
五、人物评价
阮恒在献血的过程
有过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认为他可爱吗?说说你们的看法。
六、布置作业
回去把课文读熟,也可以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内容要点:
思考·练习第3题和第1题。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指导写字。
基本教法:
理解课文用引导想象法;概括主要内容用连接问题答案法;写字指导用重点部位指导法。
附:板书
20、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动作
内心活动
举
放
举
犹豫
啜泣
捂
害怕
掩饰
呜咽
掩盖
更害怕
又掩饰
哭泣
咬
非常害怕
竭力掩饰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课文的生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语文教案-《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知识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抓住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理的能力。(能力目标)
3、感受阮恒的美好心灵,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
教学难点:理朋友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一、 讲故事创设情景
有一对好朋友—胖子和瘦子。有一天,他们到野外去玩,忽然遇到一头熊向他们逼来。瘦子手脚麻利,迅速地爬上了身边的大树,而胖子怎么也爬不上去,他着急地向瘦子求救:“嗨,拉我一把!”这时,只要瘦子停下来拉他一下,他就可以爬上去,可瘦子好象没有听见一样,只顾自己往上爬。眼看着危险一步步逼近,胖子在情急之想起了熊不吃死人,于是马上屏住呼吸,倒地装死,终于躲过了这场劫难。当危险过去以后,胖子对瘦子说了一句话:( )
1、同学们,假如你是胖子,你会说什么?
2、你们说的很有道理,胖子说的话是“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相信学了之后你会对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有更深刻的理解。
3、板题,生读题,提问:这里的朋友指的是谁和谁?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把课文读准确、流利,想想课文讲了阮恒和朋友之间的什么事。
2、指名归纳主要内容。
3、是啊,在阮恒的心里,他认为献血是有巨大危险甚至会失去生命,可他为什么要献血呢?他是怎么想的?请找出描写阮恒动作神态的句子,同桌交流是否找对了。
4、学生活动。
三、 出示句一: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1、齐读,这是写阮恒的什么?(动作)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初步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
2、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初步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教学难点】
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初步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背景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你听过些什么故事?
2、今天啊,我也想讲个故事给同学们听听!想听吗?
(口述2至3段。)
3、在这迫在眉睫的紧急关头,事情会怎样发展呢?
二、初读感知,读通课文
1、出示友情提示,导入初读:
在这迫在眉睫的紧急关头,事情会怎样发展呢?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细细地读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地方就做上记号多读几遍,争取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学生读课文)
出示友情提示:
输血(xuè):血型、血管
抽血(xiě):献血、流血过多、失去的血、所有的血
2、检查生字:
输血、抽血、啜泣、呜咽。
3、检查理解课文情况:
同学们很能干,这么快就读通了课文。在女孩生命岌岌可危的紧急关头,事情是怎样发展的?
三、细读课文,读懂课文
在女孩生命岌岌可危的紧急关头,事情是怎样发展的?
(学生回答)
男孩子为什么要救女孩呢?(朋友)同学们都这样认为吗?噢,因为是朋友,男孩决定献血救女孩。我可以这样理解吗?那这是一个不经思考的突然决定吗?同学们从哪里看出来的?
1、体会阮恒举手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状况:
(课件出示)“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同学们找到这句话了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句话,用笔圈圈有关的词语,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读圈句子)读好圈好想好的同学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好了吗?从这句话中同学们读懂了什么?
(集体交流)
你从哪里读懂的?带着你感受读读这句话。(引导评价)同学们还读懂了什么?
(相机板书:害怕)
是啊,你简直就是当时的阮恒啊。请你来读读这句话。你为什么这么读?
(他读得怎么样?)
是啊,出于对死亡的恐惧,阮恒颤抖了、犹豫了、退缩了,同学们想读吗?
是啊,尽管害怕,可最后他还是举起了手,他是怎么举起的?
课件出示: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 )举起来。
是啊,阮恒坚强地举起了手,他用坚强战胜了?(板书──坚强)同学们能读好这句话吗?我们一起来读。
2、细读课文,体会阮恒抽血过程心理活动状况:
是啊,在阮恒的举手过程中我们认识了一个害怕,但更?的阮恒。我们还能从哪些地方认识到这样的阮恒?请同学们细细地读读课文,划出课文中有关阮恒表现的语句,并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⑴ 划出有关阮恒表现的.语句。
⑵ 想一想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研读课文)请读好、划好、想好的同学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我读懂了什么”。
〖交流学生研习成果
主问题: 我们还能从哪些地方认识到害怕,但更坚强的阮恒?
重点句1:
(单句出现,同页)
“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为什么一动不动,一句话不说?)
1、你读懂了什么?(评价)同学们也来读读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2、你为什么这么读?
(他读得怎么样?)
3、是啊,阮恒一动不动那是他无形的举动,阮恒一言不发那是他无声的话语,为了不影响输血,阮恒默默地坚持着。带着我们的敬意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4、还从哪里认识到了害怕,但更坚强的阮恒?
重点句2:
(单句出现,同上页)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1、你读懂了什么?你从哪里读懂的?同学们也来读读这句话!同学们读懂了什么?(细心的同学还发现了什么理由?)带着你的感受把这句话读一读!
2、他读得怎么样?(你为什么这么读?)谁还想来试试?
3、是啊,是什么让阮恒用手捂住了脸,捂住了恐惧?(友情)。是啊,在他的眼里友情高于痛苦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接读:出示重点句3)
4、引读出示重点句3:“痛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但过了一会儿,他又?
重点句3:
(单句出现,同上页)
“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1、同学找到这句话了吗?请同学们来读读这句话,圈出这句话中能够体现阮恒害怕但坚强的词语,想一想你读了什么?
(学生读句)
2、你读懂了什么?说说你的理由。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能读一读吗?他读得怎么样?同学们想试试吗?好,带给你的感受读给同桌听一听。
3、同学们能读好这句话!
4、引读: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刺疼了他,他又?
5、展开想像:既然没有抽血的疼痛,那呜咽时的阮恒在想些什么呢?
6、是啊,在死亡来临的面前,阮恒想得更多的,考虑得更多的还是?
7、这是一个多么重友情的朋友啊,同学能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对阮恒的敬意。
8、阮恒的害怕但更坚强还表现在哪里?
重点句4:
(单句出现,同上页)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1、你读懂了什么?还有谁也找到了这句话?你还读懂了什么?
2、同学们也来读读这句话!还能读懂什么?你为什么这么读?
(他读得怎么样?)
谁还想试试?
3、是啊,从阮恒持续不断的哭泣声中,我们仿佛看到阮恒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可他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多么伟大的男孩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四、整体比较,深化感情
1、(整体出示四句重点句)
是啊,同学们真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找到了这么多有关阮恒表现的语句。现在就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读这几句话,想一想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提示语:开始时阮恒……过了一会儿……又过了一会儿……接着……
2、体会阮恒心理变化过程:
阮恒从“一句话不说”,到“啜泣”,到“呜咽”,到“持续不断的哭泣”,从“一动不动”,到“捂”,到“掩盖”,到“竭力制止”。
(理解“啜泣”,“呜咽”,“持续不断的哭泣”的意思。它们有什么不同?阮恒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学生未找全三个词语)
是啊,阮恒从一句话不说,到啜泣,到呜咽,到持续不断的哭泣,他的害怕是一样的吗?说说你的理由。同学感受到了吗?那他在怕什么呢?面对着恐惧和痛苦同学们发现阮恒是怎么做的?是啊,越来越害怕的阮恒,也变得越来越坚强了。是什么让他这么坚定地为女孩献血?因为?
(学生找全了三个词语)说说你的理由。是啊,同学们都发现了吗?阮恒越来越怕,他在怕?面对着恐惧和痛苦同学们发现阮恒是怎么做的?是啊,阮恒也变得越来越坚强了。是什么让他这么坚定地为女孩献血?因为?
3、是啊,是作为一个朋友的忠诚和信义使得阮恒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挽救女孩生命的重担。同学们想一想用自己话来夸夸这位害怕但更坚强的朋友。让我们再一次呼唤:她是我的朋友。
热门文章:
- 《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教案12篇2024-12-04
- 小班卫生教案8篇2024-12-03
- 劳动技术教案篇9篇【完整版】2024-12-03
- 2023年小学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9篇【通用文档】2024-12-02
- 体育活页教案模板4篇2024-11-28
- 初二物理下册教案范本3篇【通用文档】2024-11-28
- 中班安全教案10篇2024-11-28
- 关于分数的意义教案3篇2024-11-27
- 2023年度三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教案样本5篇(范文推荐)2024-11-27
- 2023年《草船借箭》教案12篇2024-11-27
相关文章:
- 2023她是我朋友教学反思(完整)2023-02-08
- 小学数学教案作业检查总结2022-09-05
- 数学教案检查情况小结(例文)(精选文档)2022-09-05
- 小学英语组教案检查小结【精选推荐】2022-09-05
- 小学语文备课作业检查总结2022-09-05
- 教案建国以来我国取得重大成就2022-10-18
- 致医学观察区朋友们一封信2022-10-06
- 2023元旦祝福语发朋友圈最新130句2022-11-29
- 2023发朋友圈说说【10篇】(全文完整)2022-12-29
- 2023年度九月发朋友圈说说3篇(完整)2023-01-07
- 七夕节发朋友圈说说3篇202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