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2023年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3篇

发布时间:2023-11-06 19:15:07 来源:网友投稿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认识图表的适应范围,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发现事物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3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3篇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1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认识图表的适应范围,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

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表格数据的图表制作方法及步骤。

教学难点:

(1)图表类型、数据源的选择;

(2)图表数据分析。

学习内容:

一、自主学习内容:在淘宝双十一各省销售额表中完成制作嵌入式图表:

数据区域:A1:B36

图表类型:簇状柱形图;

数据系列产生在:列;

图表标题:淘宝双十一各省销售额;

不显示图例。

1、在研讨任务1中完成制作嵌入式图表:

数据区域:A3:B10;

图表类型:簇状柱形图;

数据系列产生在:列;

图表标题:“双十一”淘宝商品分类销售额;

分类(X)轴:项目分类

分类(Y)轴:销售额(亿)

不显示图例。

2、 在研讨任务2中制作嵌入式图表:

数据区域:A3,B9;

图表类型:饼图;

数据系列产生在:列;

图表标题:淘宝消费者年龄分布图;

不显示图例。

3、 在研讨任务3中制作嵌入式图表:

数据区域:A3:B12;

图表类型:折线图;

数据系列产生在:列;

图表标题:“双十一”支付宝交易额;

不显示图例。

二、扩展学习内容:

1、在sheet1中完成制作嵌入式图表:

图表类型:簇状柱形图;

图表标题:城市年平均气温对比 ;

数据源:A1:A13和D1:D13 ;

系列产生在:列;

显示图例。

2、在sheet2中制作嵌入式图表:

数据区域:A2:E2和A5:E5;

图表类型:三维簇状柱形图;

数据系列产生在行;

图表标题:成绩表;

不显示图例。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2

教学内容:图片信息的加工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图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常用的获取图片方法;能够使用Photoshop软件选择、移动、调整大小进行简单的图像合成。

2、过程与方法

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采集图片信息;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和图像信息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图片在表现主题、表达思想、呈现信息方面的作用;通过对图进行加工处理,使学生体验创作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并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图的获取方法。

2、利用Photoshop对图片进行简单的合成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图像的大小和旋转调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欣赏几幅图片,有美丽的风景图片、学校活动图片、搞笑图片、有寓意的图片、图解图片,使学生认识图在生活的作用:记录丰富多彩的生活瞬间、娱乐、深化主题、描述复杂的事物或过程等,它能增强人的直观感受,起到了文字和数据难以代替的作用。

提问:这些图片是如何进入计算机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引出获取图片的常用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不同图片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图片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出本节内容。

二、利用计算机获取图片的方法

上课时大多数学生首先回答的是“上网下载”,教师可说明网上的图片是已经在计算机里存储的,我们的问题是“图片是怎么进入计算机的?”。

1、利用数码相机拍摄后导入计算机

此项方法学生大多能够说出用相机拍摄,教师需引导学生说出拍摄后如何把照片导入计算机中。

2、利用扫描仪扫描到计算机

情景1:某同学在杂志上看到了一幅非常喜欢的图片,他想把这张图片采集到计算机中,能做到么?

学生思考回答。

引出扫描仪的作用是把外界图片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图片。

播放一段使用扫描扫描图片的视频片段,使学生了解扫描仪的使用过程。

以上两种方法是常用的采集图像方法,它们可以把计算机以外的图片输入到计算机中。

除了获取计算机外部的图片外,我们很多时候还需要获取计算机内容的图片,例如下面的几个情景。

3、通过屏幕和视频捕捉

情景2:某位同学在使用电脑欣赏一部精彩的电影时看到了一幅非常喜欢的画面,他想把这个画面保存下来,用作自己电脑的桌面,能实现么?

方法:视频播放软件捕捉。、

情景3:某老师想把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图像保存下来,用于指导学生自学,能实现么?

方法:按“PrtSc”键然后粘贴到应用软件中。演示抓屏过程,如有学生回答出则请他演示操作。

4、使用软件绘制、编辑、合成

情景4:展示绘制的图片和合成处理的图片,请学生回答这些图片是怎么来的。引出图片的绘制、编辑、合成。

5、从网络和其它电子设备上获取

除了以上方法外,我们还可以从网络和其他电子设备(如素材光盘等)上获得,我们要根据自己需要选择相应的获取方法。

通过以上的获取方法,我们能够得到需要的图片,但是有些是时候这些图片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需要,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对它们进行修饰加工。下面我们来看几张需要加工的图片。

设计意图:

通过情景的设置使学生知道获取图片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学生演示等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较枯燥的理论内容生动形象。

三、图像的效果处理

展示教材用例“扫描后的图片”、偏暗的图片,请学生指出这两张照片存在的问题,分析出解决方法(忽略使用什么软件)。

图片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扫描后的图片

倾斜

旋转

有多余的内容

剪掉

偏暗的图像

亮度不够

调高亮度

简要介绍所用软件Photoshop一款专业图像加工软件,不详细介绍工作界面等。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学生模仿操作,提供操作过程的录像供学生参考。简要指出对图片的加工还可以进行:改变大小、添加文字、调整色彩、选择、羽化、滤镜、合成等操作。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图片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使学生感受分析问题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发现“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图像的加工,对基本操作没掌握”,所以把操作技能的学习方法定位在“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操作录像的使用,能为学生的自学提供帮助,也能减少老师的解答工作。

四、小结

幻灯片呈现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获取图片的常用方法,处理图像可用的方法。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图的采集方法和掌握的简单的图片处理方法,同学们要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需求选择正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对于图片加工的方法我们将在“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更多的学习。

设计意图:呈现本节知识点,帮助学生理清本节主要内容。引伸出所学内容的作用,指出深入学习的方向。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在任务驱动与分组协作中体验和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提升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能够借助网络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碰到的问题,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

①掌握各类网络信息检索方法;

②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兴趣;

③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④使用搜索引擎准确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三、教学难点

掌握关键词搜索的技巧。

四、教学手段

①网络电脑教室(与Internet相连);

②易思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

③Office、IE浏览器等软件;

④ftp服务器(在教师机架设一台FTP服务器)。

五、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教材选用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编著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模块强调学生在经历信息获取的过程中,掌握信息获取的策略与方法。今天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主要渠道之一,如何借助网络有效地获取信息,是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着重要求学生学习网络信息检索的一般方法,归纳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这将为本模块其他内容和选修模块的继续学习奠定重要基础。

2、本节主要内容

本节学习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学习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该部分设置了任务,要求小组协作、借助网络检索自己想获取的信息,初步了解学生的网络检索水平,并通过比较这几种方法的差异性及各自的优缺点,得出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学会根据遇到的具体问题来选择适当的方法。第二部分学习使用搜索引擎,在众多的网络信息检索方法中,利用搜索引擎使网络信息高效检索成为可能,但是不同类型的搜索引擎及搜索引擎的不同使用技巧均会影响检索的结果和效率。该部分设置了搜索小比赛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六、学生分析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是新世纪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高中学生原本应该具备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但由于地区的差异,高一只有少数学生有使用网络搜索信息的历史和感性经验,大多数学生对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存在一定的难度,甚至少数学生由于家庭的原因(如家长担心子女沉迷于网络游戏等响影学习,排斥子女上网)从未接触信息网络,给课堂的教学实施造成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堂教学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实行分组协作(在新学期第一课已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分组过程中强调优势互补的协作方式,每五位学生为一组),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原动力”。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信息技术应用

头脑风暴

(8分钟)

1、情境导入:同学们,因特网的本质就是一个连接全球的无穷无尽的信息资源库。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碰到的多种多样问题可以借助网络来解决!有人形象地说:“信息就在指尖上。”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验证这一说法吧!

2、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大地震和海啸发生核泄漏,这次核泄漏事件引起全世界恐慌,因为核辐射会对人体产生伤害。核辐射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我们试试通过网络看能否快速准确地找到答案。

3、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快速地获取所需信息。

4、上网检索答案。让学生初步感知信息检索的过程,并可以观察学生已有的网络信息检索水平。利用网络检索信息。

新课学习

(32分钟)1.请学生将信息检索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填写在搜索过程记录卡中。

2、整理学生上传的搜索过程记录卡,组织各小组交流讨论,通过对几种网络检索方法的比较,请学生总结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及各自适用的情况。

3、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5页表2-7网络信息的检索方法。

4、提出问题:核辐射有哪几种?对身体造成危害的方式相同吗?我们一起借助网络来解决这关系自身安危的问题。

5、在讲解时有意地着重于搜索引擎中关键词的使用。

6、创设活动:在学生对获取网络信息有进一步的了解的基础上,各小组进行搜索小比赛活动:①“搜索引擎”的含义?②核辐射危害到底有多大?③如何防止核辐射影响身体?④核电站会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呢?

7、任务说明:

①共4道题需要在8分钟内完成,时间紧、任务重,各小组长要注意分好工。

②统一使用搜索引擎来检索信息,注意关键词的提取。

③把检索到的信息复制并保存于Word文档中,由组长处理后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传到FTP服务器上。

④同学们要为小集体的荣誉而努力,加油!加油!

8、观察学生在搜索信息时使用的搜索技巧和存在的不足。

9、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7页表2-10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10、整理各小组上传答案,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广播,让各小组相互评价,评出优秀的小组。加以表扬肯定!

11、让学生总结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12、强调:①提炼搜索关键词要靠平时的积累;②不要局限于一个搜索引擎;③注意逻辑符号的使用;④强制搜索的方法要添加英文双引号。

13、提出问题:人类社会最早的核灾难发生于哪个国家?请同学们想一想,以最快的速度检索问题的准确答案。

14、请刚才被评为优秀的小组选派一位同学为我们演示其操作的方法与过程。1.下载共享区的搜索过程记录卡,填写搜索过程记录卡。

2、分组交流,展开讨论:信息检索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及选择该方法的理由。然后推荐一位同学回答问题。

3、阅读课本。

4、每位学生在领到组长分发任务后快速借助网络检索信息。

5、阅读课本。

6、总结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7、为优秀的小组竖起大母指,说你们好棒!

8、观察同学的学习效果。1.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交流讨论,提升学生对信息检索的感知。

2、进一步明晰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促使学生对信息的检索方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兴趣是的老师,压力是最棒的动力!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学生分工合作意识和时间观念,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进一步体验搜索引擎的效率。

4、实践出真知,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归纳与整理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深度!

5、为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可以展现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对待事物公平公正的评价态度。1.通过FTP服务器收集搜索过程记录卡。

2、利用易思多媒体网络教室演示整理后的搜索过程记录卡。

3、利用易思多媒体网络教室边演示边讲解几种检索方法的特点及各自的适用情况。

4、利用网络检索信息。

5、通过FTP服务器收集学生上传答案。

6、利用易思多媒体网络教室广播学生所检索到的信息。

7、利用易思多媒体网络教室广播学生操作的方法和过程。

归纳总结

(3分钟)总结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利用易思多媒体网络教室演示。

教学延伸

(2分钟)为了提高网络信息检索的效率,我们需要熟练掌握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获取网络信息的方法与技巧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联想:学习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获取信息的过程,自然也存在效率高低的问题,因此大家要重视交流学习的“策略与技巧”。知识延伸,促使学生将知识内化,进行能力迁移。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4

教案摘要: 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3、信息加工一般过程2、 4、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六、 人工加工方式的特点: 所需工具较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 不足:繁琐、容易出错、费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信息加工的时间,提高了信息加工精度。5、计算机信息加工一般过程①根据信息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或者自编程序②信息录入③信息加工④信息输出⑤信息存储6、计算机信息加工类型①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②基于

3.1信息加工概述

一、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信息加工的基本知识,理解手工加工和计算机信息加工方式的异同,把握信息加工三种形态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

二、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总结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四、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的特征

五、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第二章我们学习了从因特网,从网络数据库中获取信息,当我们要有效的利用获取的信息时,必须对信息进行加工,大家把书翻到第40页,看一下开头的这则故事,引出信息的加工。

1、 信息加工的。定义: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2、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加工?

①、避免真假混杂

②、有效地使用

③、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3、信息加工一般过程

2、

4、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

六、

人工加工方式的特点:

所需工具较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

不足:繁琐、容易出错、费时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信息加工的时间,提高了信息加工精度。

5、计算机信息加工一般过程

①根据信息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或者自编程序

②信息录入

③信息加工

④信息输出

⑤信息存储

6、计算机信息加工类型

①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

基于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

总结:本节主要讲了信息加工的一些基础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内柔多是一些概念性,记忆性的内容,比较枯燥,在讲解时在尽量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解释,以求达到较好的效果。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5

教案摘要: 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3、信息加工一般过程2、 4、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六、 人工加工方式的特点: 所需工具较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 不足:繁琐、容易出错、费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信息加工的时间,提高了信息加工精度。5、计算机信息加工一般过程①根据信息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或者自编程序②信息录入③信息加工④信息输出⑤信息存储6、计算机信息加工类型①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②基于

3.1信息加工概述

一、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信息加工的基本知识,理解手工加工和计算机信息加工方式的异同,把握信息加工三种形态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

二、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总结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四、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的特征

五、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第二章我们学习了从因特网,从网络数据库中获取信息,当我们要有效的利用获取的信息时,必须对信息进行加工,大家把书翻到第40页,看一下开头的这则故事,引出信息的加工。

1、 信息加工的。定义: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2、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加工?

①、避免真假混杂

②、有效地使用

③、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3、信息加工一般过程

2、

4、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

六、

人工加工方式的特点:

所需工具较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

不足:繁琐、容易出错、费时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信息加工的时间,提高了信息加工精度。

5、计算机信息加工一般过程

①根据信息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或者自编程序

②信息录入

③信息加工

④信息输出

⑤信息存储

6、计算机信息加工类型

①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

基于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

总结:本节主要讲了信息加工的一些基础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内柔多是一些概念性,记忆性的内容,比较枯燥,在讲解时在尽量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解释,以求达到较好的效果。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6

教学内容:图片信息的加工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图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常用的获取图片方法;能够使用Photoshop软件选择、移动、调整大小进行简单的图像合成。

2、过程与方法

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采集图片信息;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和图像信息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图片在表现主题、表达思想、呈现信息方面的作用;通过对图进行加工处理,使学生体验创作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并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图的获取方法。

2、利用Photoshop对图片进行简单的合成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图像的大小和旋转调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欣赏几幅图片,有美丽的风景图片、学校活动图片、搞笑图片、有寓意的图片、图解图片,使学生认识图在生活的作用:记录丰富多彩的生活瞬间、娱乐、深化主题、描述复杂的事物或过程等,它能增强人的直观感受,起到了文字和数据难以代替的作用。

提问:这些图片是如何进入计算机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引出获取图片的常用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不同图片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图片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出本节内容。

二、利用计算机获取图片的方法

上课时大多数学生首先回答的是“上网下载”,教师可说明网上的图片是已经在计算机里存储的,我们的问题是“图片是怎么进入计算机的?”。

1、利用数码相机拍摄后导入计算机

此项方法学生大多能够说出用相机拍摄,教师需引导学生说出拍摄后如何把照片导入计算机中。

2、利用扫描仪扫描到计算机

情景1:某同学在杂志上看到了一幅非常喜欢的图片,他想把这张图片采集到计算机中,能做到么?

学生思考回答。

引出扫描仪的作用是把外界图片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图片。

播放一段使用扫描扫描图片的视频片段,使学生了解扫描仪的使用过程。

以上两种方法是常用的采集图像方法,它们可以把计算机以外的图片输入到计算机中。

除了获取计算机外部的图片外,我们很多时候还需要获取计算机内容的图片,例如下面的几个情景。

3、通过屏幕和视频捕捉

情景2:某位同学在使用电脑欣赏一部精彩的电影时看到了一幅非常喜欢的画面,他想把这个画面保存下来,用作自己电脑的桌面,能实现么?

方法:视频播放软件捕捉。、

情景3:某老师想把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图像保存下来,用于指导学生自学,能实现么?

方法:按“PrtSc”键然后粘贴到应用软件中。演示抓屏过程,如有学生回答出则请他演示操作。

4、使用软件绘制、编辑、合成

情景4:展示绘制的图片和合成处理的图片,请学生回答这些图片是怎么来的。引出图片的绘制、编辑、合成。

5、从网络和其它电子设备上获取

除了以上方法外,我们还可以从网络和其他电子设备(如素材光盘等)上获得,我们要根据自己需要选择相应的获取方法。

通过以上的获取方法,我们能够得到需要的图片,但是有些是时候这些图片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需要,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对它们进行修饰加工。下面我们来看几张需要加工的图片。

设计意图:

通过情景的设置使学生知道获取图片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学生演示等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较枯燥的理论内容生动形象。

三、图像的效果处理

展示教材用例“扫描后的图片”、偏暗的图片,请学生指出这两张照片存在的问题,分析出解决方法(忽略使用什么软件)。

图片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扫描后的图片

倾斜

旋转

有多余的内容

剪掉

偏暗的图像

亮度不够

调高亮度

简要介绍所用软件Photoshop一款专业图像加工软件,不详细介绍工作界面等。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学生模仿操作,提供操作过程的录像供学生参考。简要指出对图片的加工还可以进行:改变大小、添加文字、调整色彩、选择、羽化、滤镜、合成等操作。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图片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使学生感受分析问题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发现“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图像的加工,对基本操作没掌握”,所以把操作技能的学习方法定位在“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操作录像的使用,能为学生的自学提供帮助,也能减少老师的解答工作。

四、小结

幻灯片呈现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获取图片的常用方法,处理图像可用的方法。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图的采集方法和掌握的简单的图片处理方法,同学们要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需求选择正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对于图片加工的方法我们将在“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更多的学习。

设计意图:呈现本节知识点,帮助学生理清本节主要内容。引伸出所学内容的作用,指出深入学习的方向。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7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认识图表的适应范围,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

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表格数据的图表制作方法及步骤。

教学难点:

(1)图表类型、数据源的选择;

(2)图表数据分析。

学习内容:

一、自主学习内容:在淘宝双十一各省销售额表中完成制作嵌入式图表:

数据区域:A1:B36

图表类型:簇状柱形图;

数据系列产生在:列;

图表标题:淘宝双十一各省销售额;

不显示图例。

1、在研讨任务1中完成制作嵌入式图表:

数据区域:A3:B10;

图表类型:簇状柱形图;

数据系列产生在:列;

图表标题:“双十一”淘宝商品分类销售额;

分类(X)轴:项目分类

分类(Y)轴:销售额(亿)

不显示图例。

2、 在研讨任务2中制作嵌入式图表:

数据区域:A3,B9;

图表类型:饼图;

数据系列产生在:列;

图表标题:淘宝消费者年龄分布图;

不显示图例。

3、 在研讨任务3中制作嵌入式图表:

数据区域:A3:B12;

图表类型:折线图;

数据系列产生在:列;

图表标题:“双十一”支付宝交易额;

不显示图例。

二、扩展学习内容:

1、在sheet1中完成制作嵌入式图表:

图表类型:簇状柱形图;

图表标题:城市年平均气温对比 ;

数据源:A1:A13和D1:D13 ;

系列产生在:列;

显示图例。

2、在sheet2中制作嵌入式图表:

数据区域:A2:E2和A5:E5;

图表类型:三维簇状柱形图;

数据系列产生在行;

图表标题:成绩表;

不显示图例。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8

一、教材分析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他们的信息技术学习经历不同,信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同,虽然在上半学期的教学中学生已具备常用工具软件以及网络应用相关的使用经验,和一定的小组协作能力和组际竞赛意识。然而对于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只有个别学生具有一定的使用经验,因此,课前准备好一些说明资料,把活动的安排进行具体、详细地描述。

三、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在实践与竞赛中学会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在合作与交流中体会信息智能处理的过程,认识智能信息处理这一前沿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及策略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应用和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过程并学以致用。

在设计中采用“任务驱动”和“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构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利用学习网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1、软件:ocr软件。

2、硬件:手写板,扫描仪。

3、其它:在线翻译、人机对话网站资源,各个探究活动资料,教学课件。

4、教学实施环境要求: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展现“亚特兰蒂斯”星球上的材料“人机大战”和“残疾人田甜正在用嘴做动画”;船长(教师)和机器人小书引领学生进入太空船,出发到“亚特兰蒂斯”星球,进行太空之旅。

【设计意图】构建情景,展现人工智能的神奇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二)操作探究

机器人小书告知大家,距离目标星球还有25分钟,在这段时间要完成三个任务和一个游戏。

任务1——人机对话

利用中英文学习网站,与机器人eliza或小布进行对话,将对话内容记录到表中,再完成探究与评价,然后提交。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任务2——电脑翻译助手

利用在线网站对一段英文翻译成中文,将该中文内容再次翻译成英文,再完成探究与评价,然后提交。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体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回答问题,锻炼学生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任务3——文字识别进行时

以小组为单位(4人一小组),利用ocr软件对四张图片(纸张平整,纸张褶皱、报纸、中英文混合的文字图片)进行识别,完成探究活动并提交。探索活动需在10分钟内完成,小组长负责组织,分工合作;探索过程中可求助操作辅助员或小组其他成员。

(学生各小组分工协作,共同探究任务,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小组长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与意识;培养小组同学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9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投影展示几个信息技术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教学

一、信息技术概念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显示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1、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⑴语言的使用

人口超过100万的语言有140多种,其中汉语的使用人口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所以,汉语是联合国指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语言是英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有些语言则只为几千乃至几百人使用,如美洲的土著印第安语,中国的鄂伦春语、赫哲语。

⑵文字的创造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诞生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语言的起源,距今至少有上百万年,人类最早的文字诞生到今天,最多也不过五六千年。

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由此可知,历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后,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

⑶印刷术的发明

我国是印刷术的发源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印刷术,都是在我国印刷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印刷术的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印刷术和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并称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它的发明和推广应用,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被称为「文明之母」。

⑷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电报:1844年5月24日,在座无虚席的国会大厦里,莫尔斯用他那激动得有些颤抖的双手,操纵着他倾十余年心血研制成功的电报机,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人类历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

1912年“泰坦尼克”号撞到冰山后,发出电报“SOS,速来,我们撞上了冰山。”几英里之外的“加利福尼亚”号客轮本应能够救起数百条生命,但是这条船上的报务员不值班,因此没有收到这条信息。从此以后,所有的轮船都开始了全天候的无线电信号监听。

电话:1892年纽约芝加哥的电话线路开通。电话发明人贝尔第一个试音:“喂,芝加哥”,这一历史性声音被记录下来。

电视: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奋斗和无数次失败之后,贝尔德终于用电信号将人的形象搬上了屏幕。1929年,英国广播公司允许贝尔德公司开展公共电视广播业务。30年代以后,贝尔德又转向了彩色电视的研究,并有所成就。

⑸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第一代:1946-1956年。

第二代:1957-1963年。

第三代:1964-1981年。

第四代:1982-1989年

三、信息的发展趋势

⑴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⑵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⑶越来越来高的性能价格比。

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客观认识、扬长避短、合理而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上网对中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小结

1、每一次信息技术革命都推动了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

2、信息技术包含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3、不只有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它随着时代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有新事物的产生。

练习

1、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哪四个阶段?

2、计算机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3、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为我们服务?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10

【学习目标】

1、掌握动画的分类。

2、学习二维动画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学习重点】

制作二维动画的过程和方法。

【学习难点】

动画制作过程中各种参数的设置。

【预习导学】

1、从空间角度来划分,动画可分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如果动画的画面称为二维动画,二维动画画面构图 ,二维动画的文件格式有如果动画的画面是______ 就是三维动画,三维动画增加了还具有三维动画的文件格式为______。

2、制作二维动画的软件很多,其中代表性的是Macromedia公司的______。动画采用了______技术,可以______,它具有______特点,被广泛应用于______。

3、用Flash制作动画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______,另一种是______。

【合作探究】

一、讨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各有什么表现特点?

二、两种动画制作方法的比较

1、逐帧制作:

2、中间帧自动生成:

三、制作遮罩(Mask)动画

在Flash中设为遮罩的层可以将其下一层的内容隐藏起来,再下一层的内容将透过遮罩层填充颜色形状或文本对象显示出来。

演示动画并分析制作方法

5.2 动画的制作(一)导学案

四、文件格式

1、fla格式:

2、swf格式:

【实践探究】

探究任务:制作遮罩动画

要求:1、仿照课堂实例制作遮罩动画,保存成swf格式。

2、改变“背景”图层的形状,观察遮罩动画的效果。

【交流评价】

交流制作心得,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提交作业】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11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人工智能的部分研究领域,并能分辨出人工智能在生活中应用。

2、通过小组讨论等方法知道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提高思考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体会人工智能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

【难点】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20**年北京人工智能展览会的视频,提出问题:在视频中都看到了哪些你熟知的人工智能技术呢?【无人机、3D打印、智能机器人】

教师总结:看来同学们对人工智能也有一定的了解。人工智能现已进入我们的生活,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本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人工智能的部分研究领域。

(二)新课讲授

1、人机交互

教师讲解:人机交互技术主要是研究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包括人到计算机和计算机到人的信息交换两部分。

提出问题:

(1)人到计算机和计算机到人的信息交换的例子吗?【人可以借助键盘、鼠标输入设备去向计算机传递信息;计算机可以通过打印机、显示器等输出设备给人提供信息】

(2)人机交互技术有哪些方面?【人机交互技术除了传统的"基本交互和图形交互外,还包括语音交互、情感交互、体感交互及脑机交互等技术,其中语音交互是一种高效的交互方式】

(3)语音交互四个过程是什么?【语音采集完成音频的获取、采集及编码;语音识别完成语音信息到机器可识别的文本信息交换;语义理解根据语音识别转换后文本字符或命令完成相应的操作;语音合成完成文本信息到音频信息的转换】

教师总结:一般语音交互过程包括语音采集、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和语音合成。语音交互是人类沟通和获取信息最自然、便捷的手段,能为人机交互带来巨大变革。

2、图像识别与生物特征识别

教师讲解:人工智能领域除了人机交互外,图像识别与生物特征识别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

教师提出问题:多媒体展示的指纹识别、人脸认证等图片属于人工智能的哪项技术领域。【图像识别与生物特征识别】

布置任务:前后四人为一组讨论5分钟的时间,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图像识别与生物特征识别?【图像识别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以识别各种不同模式的目标和对象的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也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生理或行为特征对个体身份进行认证】

(2)图像识别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什么?【图像识别技术:医疗领域的CT技术、通讯领域的电视会议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

3、自然语言处理

教师提出问题:打开百度搜索百度翻译完成一段中文的中译英操作,这属于人工智能领域的什么技术呢?【自然语言处理】

布置任务:同桌两人一组,3分钟的时间进行探究,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主要研究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用自然语言进行有效通信、交流的各种理论和方法。】

(2)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所涉及的领域有哪些?【机器翻译、语义理解和问答系统】

(3)各个领是域所实现的功能又是什么呢?【机器翻译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从一种自然语言到另外一种自然语言的翻译。语义理解则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文本篇章的理解,并且回答与篇章相关的问题。问答系统技术指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用自然语言与人交流的技术,人们可以向问答系统提交用自然语言表达的问题,系统会返回关联性较高的答案】

教师总结:自然语言处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

4、机器学习

多媒体展示机器学习示意图及机器学习过程。

提出问题:机器学习的关键过程是怎样的?【“训练”与“预测”是机器学习的两个过程,“训练”产生“模型”,“模型”指导“预测”】

教师补充:机器学习会模拟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同时不断完善自身的性能,是人工智能的核心。

教师演示:智能手机的图像分类功能。

教师提问:这使用了哪一项技术?【深度学习】

教师讲解:深度学习就是“深度神经网络的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领域。

布置任务:请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探究深度学习的实质。

教师总结:深度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构建具有较多隐层的网状学习模型和海量的训练数据来学习更有用、更高阶的特征,从而提升分类和预测的准确性。

(三)巩固提高

提出问题:目前很多网络平台都设计有“客服”功能。找到一个网络平台的“客服”,请设计一个提问方案,并实施该方案,判断该客服是人还是人工智能程序,说明原因。

【重复问客服一个问题,观察客服的情绪变化。若客服出现不耐烦情绪,则为人工客服;若客服没有出现情绪变化,则为人工智能程序】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提问人工智能技术的领域及其应用,学生说出人机交互等领域及其相关应用。

作业:完成课后的项目实施,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

四、板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12

一、 教学目标分析:

“信息与信息技术”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第一章内容。作为本书的第一章,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信息和信息技术做进一步的提高,目的是使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信息和信息技术,并形成整体认识,为后面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列举出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能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能够说出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够体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 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主要包括两大块:

1、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是铺垫性内容,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

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主要是描述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则从信息文化的角度来描述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和人性化,将技术的发展寓于信息文化的发展之中;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都会给人们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一块的内容都是教学重点,后两者的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

三、 学生学习状态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

四、 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五、 教学难点:

1、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六、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提问法、引导法,师生一起小结等等。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信息的四个特征?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这一节。首先,请大家阅读本节开头的一则新闻:

问题:上面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信息及其信息技术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一、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教师活动: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在人类历发生过了五次的信息技术革命:

教师活动:给学生3分钟看书第6页,要求尽可能记住“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二、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只选择两点来讲解,其余的在下节课通过因特网、学生间互助、探究来学习)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教师活动: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实际上是从操作系统这个成面上来讲的。讲解DOS和WINDOWS的区别。(简单介绍)

DOS:

DOS实际上是DiskOperationSystem(磁盘操作系统)的简称。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基于磁盘管理的操作系统。它是命令行形式的,靠输入命令来进行人机对话,并通过命令的形式把指令传给计算机,让计算机实现操作的。因此,作为用户的我们要记忆大量繁锁的命令,那样才能用好计算机。

WINDOWS:用的是GUI——鼠标/图形用户界面

人机交互图形化用户界面设计,以可视化的图形方式来呈现交互。 举例子:查看文件,复制文件,删除文件

(1) WINDOWS如何实现(学生演示)

(2) DOS下如何实现(教师演示)

通过讲解、分析,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从DOS到WINDOWS是越来越好的人机界面。

①虚拟现实技术

应用:建筑领域、外科医生、军事领域

②语音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

应用:语音输入法、无人值守电话服务、专用语音直接翻译机。

③智能代理技术

OFFICE助手

可通过网络进一步了解相关概念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壁纸、个性化签名(QQ)、个性化铃声 认真看书上第九页资料

3、越来越高的性价比

教师活动:请同学注意观察教材第九页的表。 学生活动:认真看书上的表

教师活动:从本张表你看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师生小结:

年份越来越来大,性能越来越来好,价格越来越来低。

三、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辩论:信息技术的利与弊 解释三种观点:

(1)做作业时,我从网上拷贝别人文章,不就是自己的了吗?

(2)上网就是聊天、灌水,还能做些什么?

(3)在网上,谁也不会知道我是谁?我说什么或做什么都无关紧要。

实践:

利用因特网,查找有关“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等的相关资料,下节课提问。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13

【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

【教学对象分析】

上一节课,学生已经了解了信息的基本特征,对信息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却很模糊,一般把信息技术等同于计算机技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是本节课要解决的一个重点。在体验信息技术发展这项教学内容中,重点让学生体验“语音技术”,其它几项只做简单介绍。

【教学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善意对待信息技术、健康使用信息技术。

【教学重、难点】

从五个方面看待信息技术发展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越势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教学环境】

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室

【教学策略】

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学习,并通过排出现象、探讨分析、归纳总结的过程获取知识。

【教学过程】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信息技术(it:tnformation technology)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从人类社会发展史角度看,信息技术共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1)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2)文字的创造:是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3)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5)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第一代:1946-1958年,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1958-1964年,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第三代:1964-1970年,集成电路计算机;

__:1971-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五代:至今,智能化计算机。

二、信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还将向人性化和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即信息技术越来越符号人的需求和使用习惯。

大众化的具体表现: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a、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人机界面装置——扩音器、按键式电话、方向盘、磁卡、交通指挥灯、crt、遥控器、液晶显示器、条形码扫描器、鼠标/图形用户界面(gui);

b、dos操作界面与gui操作界面:人性化界面、个性化设计;

c、虚拟现实技术(产生时间:20世纪末);

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受交互技术、高分辨显示技术

“3i”特点:强烈的“身临其境”沉浸感;友好亲切的人机交互性;激发人想像的刺激性。

分类:虚拟实景技术(如:虚拟游览故宫博物院)、虚拟虚景技术(如:虚拟现实环境生成、虚拟设计的波音777飞机)。

d、语音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asr)——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以及文字内容的技术。

语音合成技术(tts)——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以语音的方式播放出来的技术。

语音技术的应用可划分为三个方面:桌面应用、网络/电话系统应用和信息家电应用。

e、智能代理技术:通常可以主动地根据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主要用于信息的自动栓索和过滤。如:搜索引擎中的“机器人”或“__”程序。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3)越来越来高的性能价格比

如计算机内存条大小的变化,从刚开始的1mb开始,慢慢的出现32mb、64mb、128mb、512mb等。(mb代表计算机中存储容量的单位)。计算机的存储容量是以字节为单位计算的。

计算机中常用的表示容量的单位还有:字节(b)、千字节(kb),兆字节(mb),千兆字节(gb)。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8bit=1b;1kb=210b;1mb=210kb;1gb=210mb;1tb=210gb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客观认识、扬长避短、合理而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网络犯罪形式:

1)通过互联网末经许可便进入他人的计算机设施,__他人密码,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

2)通过网络向他人计算机系统散布计算机病毒;进行间谍活动,窃取、篡改或者删除国家机密信息;

3)进行商业间谍活动,窃取、篡改或者删除企事业单位存储的商业秘密和计算机程序;

4)非法转移资金;盗窃银行中他人存款,进行各种金融犯罪等。

5)利用网络传播有害信息,对他人进行诽谤、谩骂、恐吓,制造谣言,传播假新闻,扰乱社会秩序,暴力、恐怖、迷信作品,毒害青少年;亵渎宗教,破坏民族团结;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活动等。

【课堂练习】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与第(3)次信息技术革命有密切联系。

2、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 a )。

a.信息时代 b.电子时代 c.高科技时代 d.现代化时间

3、信息技术的英文全称是( a ),简称 it。

(a)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nformation technique

(c)communication transmit (d)information transmit

4、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下面有关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促进科技进步 (b)给人带来麻烦

(c)创造新的人类文明 (d)加速产业的变革

5、家中新买计算机的配置为:intel 奔腾4 2.8ghz/ 256m/ 80gb/50x/15,其中通常用来表示cpu主频大小的是( a )。

a、intel 奔腾42.8ghz b、256m c、80gb d、50x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教案 高中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模板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人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必修一数据与计算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粤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教学反思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万能模板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数据与计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