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设计汇编21篇
单元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0页复习第9–12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重量及其单位千克和克,进一步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并能比较表示重量的各数大小。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单位时间的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单元设计汇编21篇,供大家参考。
单元设计 第1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0页复习第9–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重量及其单位千克和克,进一步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并能比较表示重量的各数大小。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单位时间的观念,以及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只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进一步巩固画角、直角的方法。
教具准备:
1千克盐、教具钟面、一副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分别有哪些?(板书)
2、揭示课题。
二、千克和克的复习
1、长度单位复习。
(1)问:长度单位哪个大,哪个小?一米大概有多长?(手势比较)1分米、1厘米呢?
(2)问:长度各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千克和克的复习。
(1)问:重量单位哪个大,哪个小?问: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1克呢?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掂一掂1千克盐和1个2分硬币的重量。
(3)问:什么时候应用到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应用到重量单位?
三、时、分、秒的复习
1、问:时间单位有哪些?哪个大?哪个小?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问:1小时内我们可以做多少事情?1分钟内你的脉搏跳多少下?
3、出示不同的钟面,让学生说出所表示的时刻并记录下来。
四、综合练习
完成复习第9、10题。
五、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
1、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找出下列图形中的直角,并说明所用的方法。
3、完成复习第11题。
4、复习画角。
(1)说说画角的步骤。
(2)画一个角。
(3)画一个直角,并用符号标出来。
5、练习复习第12题。
单元设计 第2篇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作业改革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那么,“双减”背景下,该如何进行作业建设,才能达到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对课内学习进行巩固和辅助,同时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做到减量不减质,真正达到为学生减负的学习目的?为了给教师做好更好的思路指引,学校邀请区教研室赵也茗副主任为我们进行“双减”背景下作业建设的培训。
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清楚:什么是作业?作业有何价值?如何理解作业系统?这三个问题。尤其对作业系统有了系统又全新的认识。同时认清目前作业有作业功能单一、缺乏目标意识、作业难度走向两个极端、作业类型单一、作业差异不明显缺乏有效操作、作业时间过长、作业结构不合理、作业内容与教学内容脱节、作业批改单一、缺乏作业分析、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弱、作业管理内涵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作业的质与量,导致学生学习低效、负担越来越重、甚至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要想真正为学生减负,必须克服以上问题。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作业建设理论基础,站到一定的"高度,宏观把控作业设计。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入了解到单元作业设计的理念。什么是单元作业设计?单元作业关键要素及具体要求?如何评价单元作业设计质量?在作业建设时,要以育人为本,与教学目标一致,设计要科学、新颖,难度要适宜,时间需控制,体现选择性,结构要合理。
单元设计 第3篇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复韵母ɑoouiu和它们的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由声母与ɑoiɑoouiu等组成的音节,会读三拼音音节和拼音句。
教学重点难点:读准复韵母的发音,会拼读音节。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教学挂图、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ɑoeiuü。
2、抽读复韵母卡片:ɑieiui。
3、指名说说复韵母的一般发音方法。
二、看情境图,教学语境歌,引出新课内容
1、看情境图,说说图的内容。
2、听语境歌,相机出示ɑoouiu。
三、教学复韵母ɑoouiu
1、教学复韵母ɑo
(1)学习ɑo的读音。
①孩子们身上穿着什么衣服?(鸭绒袄)
“袄”是第几声?谁回把第三声改为第一声?
指名读。
②板书复韵母ɑo,ɑo由哪两个单韵母组成,读时要注意什么?
③教师范读,学生自由练读。
④指名读,注意纠正读错的音。
⑤比较ɑo和ɑi的发音异同。
(2)学习ɑo的四声。
①ɑo的声调应该标在谁的头上?为什么?
②出示:āoáoāoào
自由练读,打乱顺序读,指名读。
③引导用ɑo的四声组词。
2、教学复韵母ou。
(1)学习ou的读音。
①板书ou,告诉学生ou的读音有点像海鸥的“鸥”。
②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③比较ɑo和ou的发音不同点。
(2)学习ou的四声。
①指名在ou上标上四声的声调,并说说为什么标在o上。
②自由练读,打乱顺序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教学复韵母iu。
(1)学习iu的读音。
①游泳的“游”是第几声?谁会发第一声?
②出示复韵母iu,学生自由练读。
③比较iu和ui。
(2)学习iu的四声。
①提醒学生iu带声调时,调号应标在“u”上,注意iu和ui的区别。(iu都有标在后)
②练读iu的四声。
③练习用iu的四声组词。
4、学习ɑoouiu的书写。
(1)引导看书上的四线格,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练习描红。
5、小结标调规则:有ɑ别放过,没ɑ找oe,iu都有标在后。
四、巩固练习
1、抽读卡片。
2、做游戏,找朋友。
教师把复韵母ɑieiuiɑoouiu卡片分发给六个学生。教师报汉字,让拿卡片的同学给汉字韵母对号。
毛线的“毛”的韵母是哪一个?(ɑo)
开会的“会”的韵母是哪一个?(ui)
乌黑的“黑”的韵母是哪一个?(ei)
带领的“带”的韵母是哪一个?(ɑi)
黄牛的“牛”的韵母是哪一个?(iu)
小猴的“猴”的韵母是哪一个?(ou)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复韵母卡片:ɑieiuiɑoouiu
2、抽读声母卡片:mdigtqxn
二、教学ɑo与声母的拼音
1、学习ɑo与声母的拼读。
mmɑo
(1)出示:dɑodɑo
ggɑo
①指名说说这些音节的韵母都是什么。
②引导分析音节。
③自由练读音节。
(2)出示:ddiɑo
tiɑotiɑo
nniɑo
①说说这些音节和上面三个音节有什么不同。
②独立分析音节。
③复习三拼连读法。(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相碰很顺当)
④自由练习三拼,重点指导发音有困难的同学。
⑤指名读三拼音节。
2、看图练读拼音词。
(1)拼读dàdāo。
①图上画了什么?(一把大刀)
②出示音节词:dàdāo
指名直呼音节dà。引导分析dāo。练习拼读dāo。
③指名连读拼音词。
(2)拼读xiāoqiáo。
教法同上。
三、巩固练习
1、指导书写。
2、做游戏
四、作业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读音节:niāoxiàogào
2、抽读声韵母卡片:ouiuqngt
二、学习ouiu与声母的拼音
1、学习ouiu与声母的拼读。
(1)出示:houhou
(2)学生自由练习拼读。
(3)指名拼读。
nniu
(4)出示:liuliu
qqiu
方法同上。
2、看图读拼音词。
(1)出示:g─ou→gou
指名分析声韵母,练习拼读。
(2)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狗。
出示:huagou
hua是几拼音?
指名连读拼音词。
(3)出示:q─iu→qiu
自由练读,指名拼读。
(4)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指名连读拼音词。
3、看图读绕口令
(1)图上画了什么地方?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出示绕口令
(3)引导自由拼读。
(4)讨论难读的音节。
(5)指名读。
三、巩固练习
1、读一读,比一比。
ɑo—ouiu—uiɑi—ɑoɑi—eiou—iu
2、分解音节。
mao→( )—( )diu→( )—( )
gou→( )—( )rou→( )—( )
tiao→( )—( )—( )
qiao→( )—( )—( )
单元设计 第4篇
一、单元课文特点
1.本单元由一篇政论文,一篇史传散文,一篇序和一篇辞组成。本单元这四篇体裁不同而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反映了汉魏晋文学成就。
2.本单元作家作品风格多样。贾谊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他的作品善于运用不同历史事实的对比来分析利害,在铺张渲染的描写中造成文章的充沛气势,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司马迁善于描写紧张的斗争场面,让人物在具体矛盾斗争的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王羲之的文风清淡,不尚辞藻而多情致。《兰亭集序》由叙事而写景,用感物以抒怀,笔势飘逸,一如他的书法。陶渊明的文章自然淡泊而内涵丰腴,在内容上一扫魏晋玄学佛理的虚缈空幻,代之以田园生活人情物态的清新淳朴,表现出真率超脱的精神面貌,辞句上摒弃骈偶雕砌,返于明白省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一定量的重点实词、虚词,为一些多义词归纳义项,了解常见的文言句
2.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司马迁在《鸿门宴》中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
3.了解“论”“序”“辞”等文体特点。
4.了解汉魏晋散文、辞赋发展状况。
5.指导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6.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爱国精神,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理解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虚词词义及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是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知识准备;
根据语境猜度词义,理解句子是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准备。要想使高中文言文教学不搞成大学的古代汉语教学,教学重点应确立于教给学生判别词义的方法和推断词语用法的方法,提高学生判别词义的能力和推断词语用法的能力。
2.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司马迁在《鸿门宴》中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过秦论》第一段叙秦之兴,第二段叙秦之亡,这两段的史料叙述占了绝大部分篇幅,作者却丝毫没有议论。但事实胜于雄辩,经过这两段生动的记述,读者对秦的盛世转瞬即逝景况已深深印在脑中,对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外部因素引起,而是内因导致已有认识,只是还未明确,此时作者将论点摆出,自然令读者信服。所以金圣叹说: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司马迁在《鸿门宴》中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通过在鸿门宴前后项、刘矛盾斗争的冲突中,展现项羽的率直、轻信以及在政治中过于单纯的性格特征。学生可以学习贾谊的论说技巧和司马迁人物塑造的方法进行写作。
四、单元教学设计
1.以朗读带动理解,加强语感训练。正确读出句子节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句含义,以准确的感情朗读作品可以加强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
2.深入分析作品,了解这四位作家的创作风格,为提高鉴赏水平打基础。回忆第五单元诸子散文特点,比较分析《过秦论》写作特点,了解贾谊的创作风格。深入分析《鸿门宴》、《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的内容与语言特点,了解司马迁、王羲之和陶渊明的创作风格。
3.小结本单元学习的知识要点,对知识点加以系统化。
单元设计 第5篇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感受平移和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会用所学的图形拼出图案,培养欣赏美的能力。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感受图形自身蕴含的丰富的形态美。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打开思路进行创作。
教法:
谈话法。谈话讲解,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适当点拨,突出重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再现,复习引入
1、谈话:同学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小结并过渡: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老师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运动现象,你能说说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吗?(课件出示“练习七”第7题。)
学生自己判断,指名汇报,逐个说出自己是怎样判断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8题。
谈话:你瞧,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可真广,刚才同学们说钟面上指针的运动是旋转,老师这里有一个钟面,你能写出分针从12旋转到下面各个位置所经过的之间吗?
课件出示3个钟面图。
分针走到“3”的时候是几分?(15分)
分针走到“1”的时候是几分?(5分)
分针走到“10”的时候是几分?(50分)
2、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6题。
谈话:明明用这些图形通过平移拼成一个火箭的图形。(课件出示图形)
请你猜猜下面的四幅图中哪幅是明明拼的?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明确平移是直线运动的,只有第2幅图是由所有图形平移而成,所以应该是第2幅。
3、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13题。
谈话:同学们爱照镜子吗?把脸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就会出现和这边一样的图像,小明把这个图形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出现了另一半,(课件演示),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蝴蝶)
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小结:照镜子时,镜子外的是物体和镜子内的成像前后、上下。
单元设计 第6篇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方法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并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春天的美丽。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细致观察的方法以及抓住特点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搜集春天的景物的图片,搜查关于燕子的资料。
2、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来了,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你们通过平常的观察以及查资料知道小燕子有哪些特点呢?
(示例:燕子是一种候鸟,体小,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背部黑色,腹部白色。常在人家屋檐下用泥筑巢居住,对农作物有帮助,是益鸟。她总是和春天一同来临。)
二、指导看图,初步感知
1、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后说出图上景物。
2、学生按一定顺序将观察到的景物描述出来。
3、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图中的燕子,并对春光中的小燕子作出评价。
4、出示课题并设疑:文中的作者将怎样描述在春暖花开、绿柳轻扬时节从南方赶回的小燕子?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作批注:用符号标出不会认读的生字以及不懂的地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多读几遍。
3、出示生字、生词,纠正读音。
(1)读生字卡片。、重点指导“拂”的读音。
(2)生字扩词,丰富词汇。
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俊俏、吹拂、五线谱
4、指导书写。
聚:下面不是“禾”。
演:右边有一横,不要丢掉。、漾:右下部分是“永”,不是“水”。
四、再读课文,粗知大意,学习观察方法
1、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写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美景。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第一自然段:写燕子的外形。、第二自然段:写燕子从南方赶来。、第三自然段:写燕子的飞行状态。
第四自然段:写燕子像音符般停歇在电线上,谱成春天的赞歌。)
3、请学生图文对照,说说作者的写作顺序以及观察的重点。
(作者是按由近到远的顺序观察。第一段写近处看到的燕子。第
二、三段写由近处看到的燕子的各种飞行的姿态。最后写从远处看到的像音符般的燕子。作者的观察重点是燕子。)
4、结合学生读课文之前的看图情况,鼓励学生将学习到的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运用到平时的学习中去。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师播放歌曲《小燕子》)同学们,你们喜欢歌中的小燕子吗?今天,让我们随着这优美的歌声继续学习《燕子》这篇课文吧!
二、品读课文,朗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出示填空题。
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的尾巴,()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这段话写出了燕子的外形,都写了它的哪些部位?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3)“乌黑发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凑成了”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4)课文中为什么用“凑成”,而不用“组成”?
(5)你从文中体会到了什么?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7)背诵第一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图文对照,自由读第二段,讨论交流。
①画出最能突出春天美的特点的一个词。
②作者通过对哪些景物的描写来突出这一特点?
(这段共写了七种景物:细雨、微风、柳丝、草、叶、花、燕子。这七种景物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春雨如丝、柳丝黄绿、叶子嫩绿、花朵五颜六色、小燕子活泼可爱,体现出了春天多彩的美。)
(2)想象“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景象。
(3)带着对春天的赞美,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朗读这部分内容要定准轻松欢快的基调,语速要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语调要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拢之意。“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要读出欣喜之情。)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燕子飞行
(2)找出重点词,交流感悟。
通过“斜着身子”感受燕子飞行的姿势,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
、通过“掠过”体会燕子飞行之快速;
通过“唧唧地叫着”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
通过“有的有的”了解众多的燕子在早春的春光中,迎着拂面的微风飞行的情景。
(3)教师:读了这一段内容,你有怎样的感受?、示例:我仿佛看到了众多的燕子在早春的阳光中,迎着微风欢快飞行的情景。这些自由自在的燕子为春天增添了活力,真令人神往!
(4)带着对燕子的喜爱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让学生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圈出描写燕子停歇的词句。
(2)出示句子: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教师:“落”字用得真好,你能体会到什么?
(3)出示句子: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①教师:“痕”字用得很好,你能体会到什么?
②教师:为什么用“五线谱”打比方?
三、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1、课件展示:在明媚的阳光下,燕子快乐飞行的画面。
2、配乐朗诵全文。
四、总结
1、读完全文,燕子给你总体印象是什么?
2、读完全文,你能体会作者在描写之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五、课外延伸,布置综合性学习
1、留心观察大自然中的燕子。
2、搜集并积累描写燕子的好词佳句。
教学反思:
《燕子》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文章描写了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重点写了与春天一同到来的燕子这一美丽形象。教学本课,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还要让学生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另外还要让学生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
1、注重观察方法的指导。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插图进行教学。课前让学生观察图片,初步感受春天的美,燕子的美。上课过程中,图文结合,让学生深入感悟燕子的外形美,飞行美,停歇美,以及燕子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2、合适的情境创设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伊始,播放歌曲《小燕子》,让学生随着优美的音乐继续学习。学完全文的内容,课件展示明媚的春光下,燕子快乐飞行的画面,让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
3、注重朗读感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会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勃勃生机。
单元设计 第7篇
一、读春:积累词句
1、出示四字词语:
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光融融春光旖旎春色怡人春燕回巢春风得意春色迷人春色无边春意盎然春暖花开
2、出示佳句名诗:
春风杨柳万千条。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一年之计在于春。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学生读词读句子。帮助学生进行有关春天的词句积累。
二、咏春:享受春天
1、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出示《春日》)教师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
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指名读,师生评议。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3)结合第一课《燕子》讲讲春天的美丽景色,感受春天的美丽。
3、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讲古诗的意思。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古诗的意思。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三、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四、总结延伸,升华主题。
1、师:春天在每个人的眼中是不一样的,在诗人贺知章的眼中春天是碧绿、神奇的——引读《咏柳》;
在朱熹的眼中春天是万紫千红的、富含哲理的——引读《春日》;
2、在其他别的诗人眼中春天是怎样的呢?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课外再找描写春天的古诗阅读,体会诗人不同的感情和心情。
师生合作读诗。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默写《咏柳》;
2、完成指导丛书。
板书设计:
1、咏柳碧玉柳枝柳叶
妆打扮
一树满树
2、春日胜日晴日
滨水边
六、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单元设计 第8篇
单元分析:
本单元通过学唱《快乐阳光》、《飞吧,飞吧》、《翅膀》;
聆听西班牙歌曲《鸽子》、罗马尼亚器乐曲《云雀》、法国器乐曲《天鹅》、秘鲁的《飞驰的雄鹰》;
朗诵小诗《画太阳》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异国音乐的不同风格,初步了解音乐与诗歌、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在放飞歌声的同时放飞自己的理想,从而达到激发想象力、增强音乐表现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1.在聆听声乐作品《鸽子》时,能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特定情感;
在聆听器乐作品《云雀》、《天鹅》、《飞驰的雄鹰》时,能感受到乐曲的速度变化对表达相应情绪所起的作用,能说出不同的乐器音色在塑造音乐形象时的差异,同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作品风格差异有粗浅的认识。
2.能用较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多声部合唱歌曲;
能熟练地演唱《快乐阳光》。
3.理解拍号的含义,感受节拍的强弱规律。
本单元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飞吧飞吧》
教学时间:
4月20日~4月22日
教学内容:
1、听赏歌曲《鸽子》、《快乐阳光》
2、学唱歌曲《飞吧飞吧》
教材分析:
1、《鸽子》是一首优秀的男声独唱歌曲。诞生于十九世纪,由西班牙民间作曲家依拉蒂尔作曲,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广为传唱。歌曲的旋律悠扬婉转,其节奏及三连音的运用颇具特色,伴奏声部的探戈节奏型渲染出浓郁的西班牙音乐风格。
2、《快乐阳光》是一首欢快活泼,充满活力的童声合唱歌曲,大调式,两段体。词曲结合紧密,散发着时代气息,表现了当代儿童如同鲜花一样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幸福的生活。
3、《飞吧、飞吧》是一首古老的德国民歌。歌词借用小鸟的口吻,勉励学生在少年时代要养成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勤奋劳动的好习惯。歌曲音乐语言简练,结构规整,配以逐步加入的三部合唱,简单的和声浓郁丰满,增强了音乐的立体感、形象性和趣味性,给人以美的享受。
教学目的:
1、《飞吧,飞吧》通过学生自己的配乐朗诵导入到歌曲,感受歌曲柔和、深远的意境;
最后进行三声部的合唱,边练习边引导学生感受和声的美妙效果。
2、在聆听声乐作品《鸽子》、《快乐阳光》时,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特定情感;
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速度变化对表达相应情绪所起的作用,能说出不同的乐器音色在塑造音乐形象时的差异,同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有粗浅的认识。
教学重点:
1、感受歌曲柔和、深远的意境。
2、感受乐曲的速度变化对表达相应情绪所起的作用,能说出不同的乐器音色在塑造音乐形象时的差异。
教学难点:
三声部合唱练习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唱问好歌,开始上课。
2、进行连音和断音的发声练习。
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
发声练习
二、欣赏“鸽子”“快乐阳光”
1.请同学们欣赏两首歌曲。说说他们的演唱形式。
2.播放歌曲《快乐阳光》、《鸽子》
听赏两首歌曲,听辨他们的演唱形式
男女声重唱
童声齐唱
三、教授新课:
1、师导入:在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曾经写了这样有名的一句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知道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吗?
师:在外国也是同样的道理。下面我们就来学唱一首德国歌曲《飞吧,飞吧》,它借用了小鸟的口来向大家讲述了这样的一个道理。
2、师播放录音歌曲。分析:
这首乐曲很简单,只有几句,但却有三个声部。我们可以很快的将歌谱和歌词学会,再进行合唱。
3、教师弹奏旋律。
4、学习歌词:
1)学生集体朗读歌词。
2)教师播放歌曲录音
3)播放歌曲伴奏。
说说诗句的意思
和大家一起学习歌曲《飞吧飞吧》
听赏老师播放的歌曲录音
感受三声部的和声
在演唱声音要统一,时边唱边听,注意各声部的音准以及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和谐。
学习歌词
集体朗读
播放歌曲录音
播放歌曲伴奏,跟唱
五、课堂小结:
1、小结:同学们,从这首歌曲的学习当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不管是外国还是中同,都要在小时候就养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习惯,长大了才不会一事无成,碌碌无为,而流下后悔的泪水。
2、课后作业:学习了这首歌曲,你对今后的学习有什么打算?
在学习了歌曲后为今后的学习做做打算
第二、三课时《翅膀》
教学时间:
5月25日~5月29日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翅膀》
教材分析:
《翅膀》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采用比喻的手法,多侧面的反映出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为齐唱或领唱,第二乐段为合唱,具有副歌的性质。曲调欢快活泼,洋溢着青春的热情。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以欢快的歌声,抒发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及有远大的理想。
2、进一步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能,注意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因色统一。
3、初步感受三、八拍节奏、音乐。
教学重点:
《翅膀》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乐曲结构特点,指导学生尝试合唱之前可运用柯达伊手势进行三度和四度的音程训练。
教学难点:
教学中既要追求声音的和谐、统一,又不可为达到此目的而进行过于枯燥、苛刻的训练。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12345—54321—
miyamiyo
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
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口腔中的软腭抬起,气息通畅,声音具有头部气流感,注意韵母的口型。
二、体验三、八拍节奏
1、复习三、四拍,认识三、八拍;
2、听音乐,用不同的拍击形式体验三、八拍歌曲;
3、创编三、八节奏及乐句。
和老师一起复习拍号
体验三八拍的律动
三、合唱练习。
1、利用柯达伊手势进行两声部的和声音程练唱。
2、练习合唱发声练习曲。要求一气呵成,韵母发音位置统一。
3、视唱二声部旋律
做一做柯伊达手势
和同学一起进行二声部音程练习
四、新歌教学《翅膀》。
1、激趣导入,播放课件:
学生听赏歌曲《翅膀》。老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何感想?
小结;
刻画了儿童们在洒满阳光上,愉快歌唱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的真挚情感及远大的理想。
2、聆听范唱,划分乐段。
3、朗读歌词。
4、跟琴唱词。
5、找出曲谱中的节奏较难的乐句,跟师唱一唱。
6、跟琴唱一唱高声部歌谱。
7、小组练唱,并随即指导,主要是唱准确。
8、巩固演唱歌曲
9、再引导学生唱一唱低声部的歌谱
10、指导学生能分别演唱高、低声部的歌谱。
学生听赏歌曲《翅膀》
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再次聆听范唱,分一分乐段
朗读歌词
和老师一起解决较难的乐句
跟琴唱谱
小组比一比谁唱得更准
再唱唱低声部的歌谱
指导学生能分别演唱高、低声部的歌谱
五、歌曲艺术处理。
1、讨论、实践后总结:
这是一首带副歌的分节歌,高潮在副歌部分。我们在演唱时可以怎样处理呢?
2、各组按新的要求练唱全曲。
3、各组展示演唱。
4、评议。
合唱部分可用“mf”合唱部分用“mp”,总的是以轻柔、优美、舒展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意境。
各组练习
小组展示、活动评价
六、小结
每个人都有很好的理想,让我们把握现在美好的时光,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学后记:
这首合唱歌曲的教学我计划用两课时完成,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能够完成分声部的歌谱和歌词的演唱。音乐是由心的表达,结合这首歌曲的情绪,我从和孩子们谈谈自己的理想入手,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畅谈、交流,师生间的情感也拉进了。歌曲学唱部分,我主要从引导学生感知乐曲的三拍子律动开始,因为这首歌曲的节奏很活泼轻快,我希望学生能从听觉、律动、感知等方面体会。在歌曲学唱环节,我主要用了听音模唱的教学方法,学生前面的聆听已经对这首《翅膀》有了整体的感觉,因此学唱部分继续调动学生的听力,从整体感受换到乐句的一句句仔细听辨,由这节的学习情况中发现,学生在前面四个乐句的演唱中最容易忽视的是最后一个五拍的音总是不唱足时值。所以在教唱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注意节拍的准确和气息的支撑。在副歌部分,我主要采用了学生自己视唱歌谱的教学方法,因为这首歌曲的合唱部分歌谱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适合的,里面绝大部分小节比较简单,只有个别小节需要老师指导,这里我也是采用了让学们多聆听、多模唱,还有由会唱的同学进行示范唱的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更多自己探究学习的机会。歌谱演唱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演唱歌曲,所以在学唱歌谱中我主要经常强调学生要轻声唱谱,多听琴声。由于时间关系,在这节课中我对歌谱演唱的练习还不是很多,在后面的课中我还会引导学生多练。在歌曲处理方面,我认为这节课也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副歌部分“啦啦啦”的这些乐句应该有连贯和跳跃两种不同的声音表达,这样歌曲的情绪就更加活泼轻快了。总的说来,这节教研课中我对歌曲的技能训练比较偏重,对情感的渗入不够,在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有很多修改的地方。
单元设计 第9篇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各地有些什么习俗?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这也是本活动的重点。
2、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
活动一:快乐春节来回味
1、师播放欢庆春节的课件。
2、说一说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情景。
3、揭题。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在这一天,人们(引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
【设计理念:通过演示课件,播放人们喜闻乐见的欢度春节画面,用合家团聚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拜年等活动场景,来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使课堂伊始便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的气氛。】
活动二:传统节日知多少
1、师: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学情预设)虽然教师语气中强调了“中国”和“传统”两个关键词,但是学生仍有可能会说出一些非传统节日的名称,如儿童节、五一节等,教师先不置可否,引导学生再读题,找出关键词“中国的.”、“传统的”,引导学生自查自纠。
师补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悠久的过程,每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
2、按排好的顺序,叫一叫这些节日的名字。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腊八
【设计理念: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而成的,并且让学生把从交流中获得的新知,在练习中加以巩固。】
活动三:节日习俗大放送
1、师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习俗资料,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展示,共同分享。(相机板书:春节端午中秋)
【设计理念师生资料的交流分享,将常见传统节日习俗进行详细介绍。学生在交流中加深了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并理解了其中丰富内涵。这一环节搭建了一个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探究分享的平台,体现了真正的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四:传统文化要传承
1、演示课件:令人关注的端午节文化。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2、师:中国人过了两千多年的端午节竟成为韩国的文化遗产,这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其滋味是可想而知的,此事充分说明,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多么迫切、多么重要啊!但是,现在仍有不少人对传统节日不够了解,不够重视,我们该怎么做?
3、小组讨论。
4、展示本小组成员设计的春联。
5、展示本小组成员做的月饼。
6、展示本组成员准备的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
【设计理念:表演写春联、做月饼和搜集古诗既锻炼了学生手脑,又巩固了有关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还是学生切实开展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举措,可谓一举多得!】
活动五:师小结:
太棒了,同学们!你们那颗火热的爱国心令我感动!我们的祖国会因你们骄傲!现在,我们国家非常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的政策。(演示课件)相信大家在假日里与家人共度这些传统节日的时候,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也一定会在大家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花朵,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设计理念:在师生共同交流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被充分激起时,让学生看那段视频资料,听老师无比惋惜的叙述,使学生在强烈的反差中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唤起更加强烈的爱国之情,激发保护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欲望!相信从这次活动开始,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行动中来!】
单元设计 第10篇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视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谜语
出示谜语: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
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
眼睛能看见,手却摸不到;
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却很小很小。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
出示课题。(板书:太阳)
2、交流太阳
师:说说你了解关于太阳的什么内容。学生交流。
师:太阳,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太阳对于我们好像是挺熟悉的;
其实又是很陌生的。因为对于太阳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得太少了。今天,就请同学们来做个小小科学家,通过学习课文,去揭开太阳的奥秘。
3、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知识的文章,也是一篇说明文,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而且要学习写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二、识字正音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太阳?
2、学习生字词。小老师带读。相机正音。
多种形式读词:分组读词,一个词读两遍。打乱顺序读。
3、练习写“繁”字,师作指导。
4、交流: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太阳?(相机板书:特点、关系密切)
三、读文品句
1、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1—3自然段,思考:太阳有哪些特点呢?学生交流,老师相机板书。(远、大、热)
a、学习“远”的特点
1、师: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太阳的远的特点?
学生汇报:其实,太阳离我们有2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
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师:这句话是怎样把太阳远的特点介绍清楚的?
课件演示、引导:一亿五千万公里有多远?课文中怎样说的?
走——3500年,飞——二十几年。
2、学生看课件做口头练习:
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
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师:你发现括号里所填的内容有什么特点?
生:数字。
师:对,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这种说明方法称为列数字。师板书:列数字
3、比较句子。
a、太阳离我们有1亿公里远……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
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b、太阳离我们很远……日夜不停地走,要走很远;
就是坐飞机,也要飞很长时间。
你觉得这样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生:这样写不好,意思表达的不清楚、不具体、不明确。
师小结:用数字说明问题,是说明事物的一种写作方法。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但数字必须是精确的、有科学依据的。这种说明方法给读者的印象是具体的、确切的,有较强的说服力。
4、师:写太阳“远”这个特点还用了其他什么方法,找找看。
生:写神话故事、举例子
5、师:这一段在描写太阳的时候是用“后羿射日”的故事开头的。为什么不以从“太阳离我们有2亿公里远……”开头呢?
交流:a、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兴趣。B、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增添了文章的可读性。
6、齐读该段。
b、学习“大”的特点
1、师:课文又是怎样描写太阳的大的特点?
学生汇报:课文也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的“大”,130万个地球等于1个太阳。(对学生能说出列数字的方法进行鼓励。)
2、师用课件演示,进行引导:左边是地球的动画,右边是太阳的动画,中间由等号连接引出: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这句话拿地球的大小来和太阳作比较。
师:拿地球和太阳一比,更突出了太阳的大。这就是作比较的方法。
师板书:作比较
3、出示关联词练习:
a、()太阳离我们很远,()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b、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c、(虽然)太阳很大,(但是)太阳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起来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c、学习“热”的特点
1、学生汇报:课文在写太阳热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告诉我们表面温度有六千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师:那中心温度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动手算一算。
生:一千八百万度。
教师再进一步引导:真有一千八百万度吗?
哪个词表示不确定?“估计”
能去掉“估计”这个词语吗?为什么?(太阳温度太高了,人们无法进行测量,所以是大概的数。)
师:“估计”一词的妙用,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2、还有哪里体现出太阳的“热”?
……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
钢铁是坚硬的金属,碰到太阳表面六千度的温度,竟变成汽。这就把太阳很热,形象具体地告诉了我仭。
用钢铁与太阳的温度作比较,说明了太阳的温度真的很高。
四、语用模仿
1、师: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后在说明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老师还带来了一段使用说明方法介绍月亮的资料:
月亮距地球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公里,到月亮上去步行要800天,骑自行车要400天,坐飞机要200天,49个月亮等于1个地球。
你能从中看出月亮的特点吗?(远、小)
2、口头练习
运用说明方法说一说:
a、天气很冷或很热
b、火车行驶很快
c、这栋楼很高
d、鲸鱼的身子很长
……
五、归纳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太阳》,它介绍了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它与地球的关系十分密切。距离我们那样遥远的太阳,和我们人类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呢?
单元设计 第11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指导学生根据乐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音乐要素,感受理解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2、通过对乐曲的多次感知和欣赏,在理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音乐的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随音乐表演《劳动最光荣》
师:劳动是很光荣的,劳动的形式也很多,打铁就是其中的一种。古时候,人们使用的兵器、劳动工具、生活用品等等铁器都是由铁匠用手工敲打出来的。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由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谱写的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
谁能说说管弦乐器包括哪几种?大屏幕展出
1、初听
(1)师: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完整地欣赏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请大家边听边想,在你听音乐的同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a、学生欣赏
b、欣赏后学生自由发言
(2)师:对,这首乐曲描写了美丽大森林的景色和铁匠们愉快打铁的场面。你能模仿打铁的动作吗?
2、复听
师: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现在请大家更仔细地听一遍这首乐曲,想一想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为什么?
a、学生欣赏
b、欣赏后学生自由发言
师:全曲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音乐比较抒情优美,第二部分的音乐比较欢快热烈。
二、分段欣赏
〈第一部分〉
1、初听
(1)师:现在我们就先来欣赏第一部分音乐。请大家听一听这部分音乐的旋律在速度、力度、节奏、情绪[出示板书]等方面是怎样的?描绘了森林早晨怎样的景色?
a、学生欣赏
b、学生欣赏后自由发言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出示:速度 较慢 ;
旋律 平稳 ;
节奏舒展 ;
力度 较弱 ;
情绪 优美抒情 ]
(2)师:这部分音乐以较慢的速度,舒展的节奏,较弱的力度,平稳且优美抒情的旋律,表现了大森林早晨宁静祥和的景象。
2、再听
师:下面就让我们再来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感受一下大森林清晨时的美丽,并且边欣赏音乐边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所描绘的情景,天蒙蒙亮了,沉睡的森林苏醒了。[放音乐]
3、小结:
刚才,我们仔细欣赏了第一部分乐曲,作曲家用缓慢的速度,舒展的节奏,优美的旋律表现了大森林美丽的晨景。
〈第二部分〉
1、初听:
(1)师: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请小朋友听听这部分乐曲在速度、节奏、力度以及情绪方面起了什么变化?第二部分音乐与第一部分音乐有什么不同?这一部分的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a、学生欣赏
b、学生欣赏后自由发言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速度 较快 ;
力度 较强 ;
节奏 明快 旋律 跳跃 ;
情绪欢快热烈 ]
(2)小结:
师:第二部分的音乐节奏明快,旋律活泼欢快具有波尔卡午曲的风格,表现了森林中的铁匠愉快而辛勤劳动的场面。[出示图片]
(3)复听:下面就请大家随着音乐的节拍用打击乐器来敲一敲,学做小铁匠。另外,再仔细听一听这一部分的结尾在情绪上起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场景?
a、学生边欣赏边表演
b、欣赏后自由发言
(4)小结:结尾部分节奏更紧密,速度更欢快,情绪也更热烈,表现出铁匠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喜悦的心情。
问:打铁是一种很辛苦的工作,为什么铁匠们却那么高兴,干得那么欢呢?
学生回答
师:说得对,因为劳动是很光荣的,劳动能创造财富,劳动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所以我们要从小热爱劳动。接下来,就让我们完整地再次欣赏乐曲,进一步感受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并且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
三、欣赏全曲
1、欣赏全曲
2、师:谁来说说今天我们欣赏了什么乐曲?欣赏之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由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谱写的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通过欣赏使我们懂得了劳动是很光荣的,我们要从小热爱劳动。
教学反思:学生们能随音乐热情的演奏乐器,节奏把握的比较准确。
单元设计 第12篇
【导入激趣】
用时一课时
本单元的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学生参与的热情怎样,与这一课时的教学密切相关。在这一节课,我预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学生了解演讲对一个人的重要作用。
(2)初步感知演讲的魅力,激发学生走上讲台演讲的欲望。
(3)明确一次成功的演讲需要具备的条件,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整节课的教学环节可以这样设计:
首先:通过展示一些因演讲而一举成名,并且走向成功的名人故事,如林肯、罗斯福、周恩来等。并结合现实生活中,在公共场合下,有的人说话旁征博引,幽默风趣,魅力四射,能牢牢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而有的人结结巴巴,紧张不已,甚至词不达意的情况,让学生感受出色的演讲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的道理,消除他们在心中认为演讲只是名人们的事,与自己毫无关联的误解。
其次:通过播放一些著名的演讲视频,让学生直观的去感受演讲的魅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的点拨演讲的亮点之所在。避免学生只看热闹,而不看门道的现象。
再次: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进行点拨,一次成功而精彩的演讲,我们不能只看到它表面的光鲜,我们更要看到演讲者在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在平时所进行的探索。一次成功而精彩的演讲要具备三大要素——好的演讲稿、熟练的演讲技巧及过硬的心理素质。并顺势导入本单元的教学。
【活动准备】
用时四—五课时
这一部分的教学是繁琐的,是重要的,也是活动探究单元学习内容的核心所在,单元教学的任务一、任务二都是在这一部分中要完成的。在这一部分里面,我设定了两个教学目标:
(1)在阅读四篇演讲词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握演讲词的主要特点,并就某一个主题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演讲稿。
(2)通过模拟演讲,来熟练掌握演讲技巧,为第三部分的演讲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对比阅读
让学生把这四篇演讲词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以求对演讲词的写作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教师可提示学生在这样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句式、人称、开头、结尾、语言的风格、感情的抒发方式、主题等。
既要引导学生理解演讲词的共性,如观点鲜明、态度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等,还要引导学生理解演讲词的不同点:有的侧重于感情激烈,有的语言幽墨,有的以情动人,有的以理服人。
在比较时,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以领会其内涵。比如,同样是演讲,为什么在《最后一次讲演》中,感情表现的尤为强烈?而《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的条理却非常的清晰?通过这一追问,让学生理解,演讲要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听众”。要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
(二)精准阅读
在教学《最后一次讲演》时,我把体会这篇演讲词“情感充沛、充满激情”的特点就作为了一项最主要的任务来完成。围绕这一项主要任务,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激情
情感不像内容和结构,可以通过条分缕析来解决,情感要靠读,用自己的声音向别人去传达,所以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会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激情。
2、找几处自己认为最富有激情的段落或语句,体会一下这些语言的特点。
学生找出的语句可能比较多,通过总结可以发现,富有激情的语言一般有这样几个特点。
(1)大多为短句;
(2)使用双重否定的感叹句式;
(3)设问、反问、反复和排比修辞的综合运用;
(4)对比手法的运用等。
3、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恰当的运用这些手法,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并试着把它有感情的读出来。
在《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的教学当中,我就把理清作者的思路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我设计以下问题。
1、让学生阅读课文,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出本文的提纲。
2、为了说清楚自己的观点,说说本文举了哪些例子?除了举例之外,作者还采用了哪些方法?
由于八年级的学生还没有接触到议论文,所以老师不宜使用过多关于议论文的专业术语,所以只能用这种问题让学生了解举例和对比在充分论述观点时的作用。
3、品味亮点词语,让学生体会在学术演讲中,语言要注意准确、严密。
举例要具有典型性,比如:“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这句话中,“眼光”、“勇气”和“毅力”三个词语位置能调换吗?为什么?
4、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写一段文字论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本课的一个作业。
在进行《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25周年》的教学时,通过前面两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对演讲稿的某些特点已经有所了解。所以这两篇文章的教学主要采用一种印证式的阅读方法,即让学生再次体会演讲词的那些特点在这两篇短文中是如何的体现的。
(三)模拟演讲
抽出一个课时的时间,让学生任选四篇演讲词中的某一个片段,进行认真揣摩把握,最好达到能够背诵的程度,然后到讲台,进行模拟演讲,其余同学既作为观众,配合模拟现场,又要作为评判人员,对模拟演讲的学生在演讲技巧方面给予评价。提示学生在模拟演讲之前,要揣摩当时的情景,尽量让自己的演讲具有真实感。然后师生共同总结提炼在演讲时,有哪些技巧一定要把握。可以结合课本P94有关内容,让学生进一步把握各种演讲技巧的恰当使用。在这一环节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多鼓励,少批评;
多肯定,少否定。对各种演讲技巧的使用,要避免对学生进行程式化的硬塞,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果学生能够创造性的运用某种技巧,而且又非常恰当,老师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赞扬。
【演讲比赛】
(用时两课时)
这一部分的教学是本单元教学的最终归宿,也是整个活动探究单元学习成果的最终呈现,凸显了以活动为核心这一主题。这部分也是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三。在这一部分教学任务中,主要是指导学生组织并落实演讲比赛,帮助学生分好组,并相应做好演讲比赛的前期准备工作,比如制定好评分标准,选好演讲比赛的主持人,并撰写主持词,布置演讲比赛的赛场,用手抄报或海报的形式做好演讲比赛前的宣传工作等等。在演讲比赛进行的全过程中,教师也并非意味着要撒手不管,要全程参与整个活动,一方面是维持演讲持续,另一方面细心观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以后开展类似的活动提前准备。
【活动反馈】
本单元的整体活动也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但在所有活动结束之后,我会让学生根据本次活动的开展,根据自己在参与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一篇情景作文,以作为本单元的作业。还可以结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为这次演讲比赛写一篇消息、特写或通讯等。
单元设计 第13篇
一、教学(学习)目标
1.学习介绍科学发现过程和成果、展现科学研究艰辛与乐趣的知识性读物,感受不同领域学者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2.掌握知识性读物如复杂的说明文、科普读物、社会科学类通俗读物等的阅读方法,学会在阅读时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3.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
4.学习多角度观察社会生活,掌握当代社会常用的实用文本,善于学习并运用新的表达方式。学习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理。
本单元是一个戏剧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探索与创新”。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介绍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领域中的探索和发现,属于知识性读物。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年版)》在“实用性阅读和交流”这一任务群中对“知识性读物”提出的要求:“自主选择一部介绍最新科技成果的科普作品或流行的社会科学通俗作品阅读研习。”
教材单元导语:“主要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阅读时要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清文章思路;
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间接”
教材中明确给出的四个“单元学习任务”。
二、教学(学习)重点
1.通过多篇精读,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艰辛经历。
2.能发现、探究学习生活中的现象,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说明事理,完成一篇研究性说明文。
3.能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用自己熟知的生活语言、知识、事件阐释见解,初步建构用以输出创造性思维的语言形式。
同教学(学习)目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本单元的语文素养为:
1.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
2.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解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4.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间接,学写事理说明文。
本单元的写作任务为“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
三、教学(学习)难点
1.领悟语文知识与科技知识的有机衔接机制,进而形成语文素养。
2.落实本单元“人文主题”的目标与任务;
把人文主题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
同教学(学习)目标。但要着重考虑高一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情况和四篇文章的相同及相异的特点。
四、教法与学法
1.任务单导读法。
2.自主阅读、创作法。
3.小组合作探究法。
4.比较阅读法。
具体建议:
1.本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介绍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中的探索和发现,或是介绍性较强的科普文章,或是浅显的学术论文属于知识性读物,属于必修课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丰富自己人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2.《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和《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或叙述科学研究的艰辛过程,展现创新意识在科学发现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或叙述自己的教育历程以及走上科研道路的经过,都表现了科学家探求真知的执着精神和奉献精神。学习这两篇文章,要了解其中的科学事实与科学道理,透过平实而严谨的文字感受作者的科学精神,激发为人类幸福探索自然、探求新知的使命感。
3.《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篇关于中国建筑的论文,有比较浓厚的学术色彩。文章条分缕析地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以及表现出这些特征的原因,展示了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独特地位和重大价值,语言平实,表达准确,逻辑清晰。学习时,注意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深化对中国建筑的认识,从而自觉地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4.《说“木叶”》是一篇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论文。文章分析细密,举证丰富,充满了浓厚的诗意,是一篇优美的文学论文。学习时,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观点,感受作者独特的学术风格。另外,本文有较明显的个人色彩,对此文的结论学术界也有一定的异议。
5.学习知识性读物,要了解其内容,还要学以致用,利用阅读所得探究一些具体问题。如探索生物世界的奇异现象,追寻天宇中的神奇星光,调查民间文化的各种形态等。另外,“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也是本单元重要的学习任务,在日常生活中要对事物事理有深刻的认识、深入的研究,才能对其加以准确清晰的说明。
《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学习要求”的有关要求和“实施建议”中“教学建议”;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关于“教学”部分的相关阐述。
单元设计 第14篇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复韵母aieiui和它们的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能够认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会拼读本课的复韵母音节,会读拼音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会3个复韵母aieiui和它们的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能够认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会拼读本课的复韵母音节,会读拼音词。
难点:能够认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会拼读本课的复韵母音节,会读拼音词。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挂图 拼音小黑板 拼音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学会3个复韵母aieiui和它们的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课时重难点:准确读出复韵母aieiui和它们的四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把两个单韵母放在一起的拼音字母吗?这样的字母叫复韵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复韵母。
板书:aieiui
问:这里的复韵母都是由几个字母合成的?
讲:像这样由两个或三个字母组成的韵母就叫复韵母。
二、看图学习语境歌,引出aieiui
1、图上画的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教学语境歌:扎篱笆,围树苗,一棵矮来一棵高。éiéiéi,小羊羔,快快过来吃青草。
2、这两棵小树苗怎样?引出高矮的“矮”。
小女孩在干什么?引出围篱笆的“围”。
小男孩在干什么呢?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引出“éi”。
3、只要把高矮的“矮”,嘴里会发出的声音“éi”,围篱笆的“围”,都读成第一声就是我们要学的aieiui。
三、看图学习字母ai
讲:图上的两棵树苗一棵高,一棵矮,“矮”就是字母ai的音,ai要先发a的音,开口度大,声音响亮,然后迅速向i滑动,i的发音轻短,合起来一口气读成ai。
教师范读:ai。
学生学读ai。
ai有四个声调:āiáiǎiài。
(集体读字母和四声,个人读,分行读)
记忆āi的形。
四、看图学习字母ei
1.图上的小孩子在喂羊羔,他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讲:ei发音的方法和ai一样,要先发e的音,e读重一点,i读轻短一点,模糊一点,就成了ei的音
教师范读:ei。
学生学读:ei。
ei有四个声调:ēiéiěièi。
(运用多种方法练习读。)
2.怎样记字母的形呢?
可以根据发音来记形。
五、看图学习字母ui
问:1.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
讲:围篱笆的“围”发第一声就是ui的音,要先发u的音迅速向i滑动就是ui的音。
学生练习读准ui的音。
板书四声进行练习。
2.怎样来记ui的形呢?
六、巩固练习
看板书采用多种形式读准音
课中休息:
儿歌:复韵母,真有趣,两个字母在一起,
口形变化要注意,合成一音要牢记。
七、讲标调方法
aieiui都是由两个单韵母合成的,那么标调的时候应当写在谁的头上呢?
老师教你们一首儿歌,这首儿歌就告诉我们怎样标调。
儿歌:有a不放过,没a找oe,
iu并列在一起,注意标在后一个。
八、指导书写:
两个字母靠的近一些,占格的方法和以前学的一样。
九、作业
练读aieiui的四声。
连写aieiui。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快速认读声母aieiui组成的音节,会准确拼读本课的复韵母音节词。
2、会发现我们身边有许多藏着aieiui的音节。
3、试着用拼音词讲故事。
课时重难点:
能正确快速认读声母aieiui组成的音节,会准确拼读本课的复韵母音节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作好铺垫。
1、师:小朋友,我们拼音王国里呀又多了3个复韵母朋友,你看他们来了:多媒体出示aieiui,谁能叫出他们的名字?
生:aieiui
2、师:已经认识他们了!那他们的兄弟姐妹认识吗?你看他们也来了:多媒体出示:aiaiaiaieieieiei uiuiuiui
师:谁来读ai的兄姐妹
生:āi ái ǎi ài
师:ei的兄弟姐妹呢?
生:ēi éi ěi èi
师:ui的兄姐妹也想让你们喊喊,谁来?
生:uīuí uǐ uì
师:齐读:
3、师:如果他们的队伍排乱了,你们能认出他们来吗?
出示打乱的aieiui的四声谁能认出他们来呢?
师:那我们来开火车!
师:我们一起来叫叫他们的名字!
师小结:小朋友,你们真是了不起,不按顺序也可以认出他们来!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要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想听吗? 那就脚放平――腰挺直!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探究新知。
㈠听一听
师:有一天呀,乌龟和白兔碰到了一起,小白兔嫌乌龟爬得慢,乌龟不服气,于是他们之间进行了一次比赛。你们看,他们正在比赛呢?多媒体出示:龟兔赛跑图,小朋友们,他们各自都在干什么呀!
㈡说一说:
生:乌龟在拼命地爬 小白兔在睡觉
师:哦,乌龟在爬,白兔在睡觉。
多媒体相应出示:wū guīpá báitùshuì
㈢找一找
师:小朋友们,你们找找看,我们学过的复韵母藏在什么地方?看谁的火眼金睛能把他们找出来。
生:藏在乌龟的guī中 生:白兔的bái中 师:还有呢? 生:睡觉的shuì中
师:对,就藏在这儿。(边说边操作,红色闪烁u??iu?)
㈣拼一拼
1、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找出来了!是呀,我们平常说的每一句话,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由我们学的拼音字母组成的! 拼音王国里多了这3个复韵母,声母们都来欢迎他们,都想和他交朋友。
你们看:ai找到了朋友。出示:bpkh ai
2、师:ai找到了哪几个好朋友,谁来说说他们的名字
生:bpkh
3、师:声母b和ai交朋友,拼读的时候怎么拼呢?先听老师拼?b-aibaibai 谁告诉我,老师是怎样拼的?
生:声母要轻一点。
生:韵母要响一点,拼得时候要快一点。
师:是呀,声母轻短 生:韵母响, 师:两音相连 生:猛一撞。
师:说的好!我们一起来拼一下:
生:baibaibai
4、师:那其余几个怎么拼呢?自己先试试。
师:谁先来:
生:paipaipai
5、师:跟声母kh交朋友,谁来拼? 生:kaipaipai 生:haihaihai 师:好,谁来领大家一起读:(一位学生领大家一起读)
6、师:ai交了朋友,ei也想要交朋友呀!他的朋友谁来喊。
出示:mw ei
7、师:怎么读好他们呢?我们男女生来比赛好吗?先自己试一试。
师:这个谁来读:男生来,派一个代表先来读! 生:meimeimei 师:男生齐读。
师:这个女生来读,也先派一名代表! 生:weiweiwei 师:女生齐读! 师:不分胜负:那交换后再读!(女生先读,再男生读)。
8、师:aiei都有了朋友,ui当然也要有朋友啊!谁能来读好它?
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学生练读) 师:呆会儿我们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开得顺,要不要准备一下。(学生积极的准备) 师:准备的怎么样了?再请同学互相读给同桌听,同桌之间也要交好朋友。(同桌互读) 师:火车哪儿开? 师:哪两列火车并列一起来开!
三、联系生活,拼读音节,自主探索。
1、师:小朋友们,老师又要带大家出发了,去认识三样新事物,想去吗?那就(师:一二三生:坐端正)
2、师:你们认识他们吗?多媒体出示:白菜梅花书柜 生:一棵白菜,一枝梅花,一个木柜(注意学生用的量词)
师:这是我们常吃的白菜出示:白菜báicài bái是由什么组成的呀? 生:bái是由声母b和韵母ái组成的。
师:谁来把它拼出来:生:báibáibái师:一起来拼? 师:cài是由什么组成的? 师:谁来拼?生:càicài 师:谁能把这个音节连起来拼一下:
生:báicài师:说的真好,奖给你一个大拇哥! 师:我们一齐读!
3、师:那这两个音节词谁来拼读,先自己试一试。
师:谁来读第一个? 生:shuguì师:第二个谁来读? 生:méihuā 师:huā是三拼音,读时要注意:声轻介快,韵母响。
师:齐读。
师:男同学读梅花,女同学读书柜。
师:调过来读
四、回归生活,给物标音。
1、师:小朋友真聪明,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跟大家来做个游戏!猜一猜,谁能猜出我做的`是什么动作?(师做“飞”、“拍”、“睡”的动作)
2、师:老师在干什么?(老师做飞的动作) 生:老师在飞。
师:对,这就是小鸟飞的音节,谁来拼?你能带大家读一读吗? 生:feifeifei 师:你带领大家读得真好,老师把这个好看的图片送给你,课间游戏时你带同学一边飞一边拼读,好吗? 生:好的。(学生非常高兴地坐下了)
3、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周围也有好多藏着aieiui这3个音节的词语,我们来找一找好吗? 生:好的。
师:(老师指着黑板问)这是什么? 生:黑板。
师:黑板是什么颜色的? 生:黑色的。
师:开动小脑筋,想想这里藏着谁? 生:“黑”里藏着ei。
师:真聪明,谁来读这个音节! 生:heihei 师:我们把它贴在黑板上标出来。
师:墙壁是什么颜色的?这里藏着什么? 生:“bái”里藏着ái。
师:这是我们小朋友用的水杯,这里藏着什么? 生:这里藏着ēi。
师:还有吗? 生:这里还藏着?i。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音节,然后把他们贴上去。生拼读音节)
4、师:小朋友们,其实生活中还有好多地方可以用我们学的音节去标出来,请小朋友在课后找出来告诉老师,看谁找得最多。
五、运用音节,自主讲话
1、师:小朋友们,刚才老师讲了龟兔赛跑的故事,但是,龟兔赛跑结果怎样呢?要请小朋友自己来讲!你们行吗? 那在讲故事之前,先要把这些音节读熟。出示:龟兔赛跑图 谁来读。
生:wuguipabaitushui师:读得真棒,这里有个整体认读音节wu都读好了,应直接读,不能拼,我们一起读。(生齐读)
2、师:那谁来根据汉语拼音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先自己试试。
生:有一天,乌龟…… 师:讲得真好!如果把故事中的白兔和乌龟的话讲的更生动些,故事肯定会更好听。请小朋友们回去作充分的准备,下节课我们进行故事比赛。
3、老师这里还有一句关于龟兔赛跑句子呢,能读出来吗?
小白兔,白又白,要和乌龟来比赛,你猜猜,谁厉害?
六、总结
今天我们读了声母与aieiui相拼的音节,小朋友们学的很认真,大家要好好学拼音,学好了拼音我们就能说好普通话,能自己读懂故事书了。
单元设计 第15篇
一、教学(学习)目标
1.学习介绍科学发现过程和成果、展现科学研究艰辛与乐趣的知识性读物,感受不同领域学者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2.掌握知识性读物如复杂的说明文、科普读物、社会科学类通俗读物等的阅读方法,学会在阅读时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3.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
4.学习多角度观察社会生活,掌握当代社会常用的实用文本,善于学习并运用新的表达方式。学习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理。
本单元是一个戏剧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探索与创新”。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介绍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领域中的探索和发现,属于知识性读物。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年版)》在“实用性阅读和交流”这一任务群中对“知识性读物”提出的要求:“自主选择一部介绍最新科技成果的科普作品或流行的社会科学通俗作品阅读研习。”
教材单元导语:“主要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阅读时要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清文章思路;
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间接教材中明确给出的四个“单元学习任务”。
二、教学(学习)重点
1.通过多篇精读,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艰辛经历。
2.能发现、探究学习生活中的现象,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说明事理,完成一篇研究性说明文。
3.能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用自己熟知的生活语言、知识、事件阐释见解,初步建构用以输出创造性思维的.语言形式。
同教学(学习)目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本单元的语文素养为:
1.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
2.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解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4.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间接,学写事理说明文。
本单元的写作任务为“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
三、教学(学习)难点
1.领悟语文知识与科技知识的有机衔接机制,进而形成语文素养。
2.落实本单元“人文主题”的目标与任务;
把人文主题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
同教学(学习)目标。但要着重考虑高一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情况和四篇文章的相同及相异的特点。
四、教法与学法
1.任务单导读法。
2.自主阅读、创作法。
3.小组合作探究法。
4.比较阅读法。
具体建议:
1.本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介绍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中的探索和发现,或是介绍性较强的科普文章,或是浅显的学术论文属于知识性读物,属于必修课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丰富自己人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2.《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和《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或叙述科学研究的艰辛过程,展现创新意识在科学发现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或叙述自己的教育历程以及走上科研道路的经过,都表现了科学家探求真知的执着精神和奉献精神。学习这两篇文章,要了解其中的科学事实与科学道理,透过平实而严谨的文字感受作者的科学精神,激发为人类幸福探索自然、探求新知的使命感。
3.《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篇关于中国建筑的论文,有比较浓厚的学术色彩。文章条分缕析地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以及表现出这些特征的原因,展示了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独特地位和重大价值,语言平实,表达准确,逻辑清晰。学习时,注意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深化对中国建筑的认识,从而自觉地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4.《说“木叶”》是一篇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论文。文章分析细密,举证丰富,充满了浓厚的诗意,是一篇优美的文学论文。学习时,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观点,感受作者独特的学术风格。另外,本文有较明显的个人色彩,对此文的结论学术界也有一定的异议。
5.学习知识性读物,要了解其内容,还要学以致用,利用阅读所得探究一些具体问题。如探索生物世界的奇异现象,追寻天宇中的神奇星光,调查民间文化的各种形态等。另外,“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也是本单元重要的学习任务,在日常生活中要对事物事理有深刻的认识、深入的研究,才能对其加以准确清晰的说明。
《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学习要求”的有关要求和“实施建议”中“教学建议”;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关于“教学”部分的相关阐述。
五、教学(学习)课时数
共9课时
落实立足文本,以“学习任务群”学习的学习方式,紧扣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遵循阅读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开展系列教学(学习)活动。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环节(一):课前任务设计,1课时
第1课时
一、了解和阅读相关资料
1.教材中的单元导语和单元学习任务
2.请查找什么叫概念、术语,并了解其在学术性文章中的作用。
二、结合相关资料,阅读本单元四篇文章,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任务单一(作者信息任务单):
任务单二(思辨性阅读任务单):
让学生了解世界最新的科技成果,引导、诱发学生可能对科学产生的兴趣和关注。了解本单元四位作者及其研究成就,为本单元学习做好知识、认知、心理和思考的准备。
环节(二):读书交流分享会(分小组完成)(2课时)
第1课时
初读文章,厘清思路与结构。
1.梳理四篇文章的篇章结构(行文思路思维导图)。
2.小组间展示评比。
1.阅读文章,调动积累,把握知识性读物的特点。
2.概括内容,理出知识性读物的行文思路。
第2课时
精读文章,探究特色。
1.探究知识性说明文章的写作特色,完成下表:
2.结合任一文章的写作特色,总结成100字的评论,小组间交流分享。
环节(三):研读与揣摩(2课时)
第4-5课时
研读文章,揣摩概念与逻辑。
任务:阅读《中国建筑的特征》和《说“木叶”》两文,理出文中涉及的概念,并思考概念间的关系。
小组活动一:理解概念的含义
找出四篇文章的核心概念,并以举例的方式讲解概念的含义。
小组活动二:概念间的逻辑关系
小组讨论,任选一篇用思维导图揭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说说文章是怎样围绕这些概念进行阐说的。
小组活动三:深化学习
1.“木叶”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广泛应用关键在于一个“木”字,“木”字有哪些艺术特征呢?(请同学们关注第4段、第5段段末句子,结合4、6段相关信息概括)
2.阅读《说“木叶”》分析“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完成表格。
小组活动二:概念间的逻辑关系
小组讨论,任选一篇用思维导图揭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说说文章是怎样围绕这些概念进行阐说的。
小组活动三:深化学习
1.“木叶”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广泛应用关键在于一个“木”字,“木”字有哪些艺术特征呢?(请同学们关注第4段、第5段段末句子,结合4、6段相关信息概括)
2.阅读《说“木叶”》分析“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完成表格。
1.研读文本,理解“文法”“词汇”“木叶”“落木”“暗示性”“颜色性”等概念的内涵。
2.借助思维导图,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
环节(四):分析与总结,探究语言与思维(1课时)
第6课时
活动一:感受文本语言
1.阅读下面的文字,说说知识性读物的语言特点。
在第一阶段,我搜集了2000个药方,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药方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效果,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
2.以《中国建筑的特征》第一段为例,分析知识性读物的语言特点。请从文中再举一例。
活动二:比较阅读感受文本特点
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中国建筑的特征》既是学术性作品,又是极平易的科普作品,作为科普文,这两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
2.同为偏重人文学科的学术性作品,《中国建筑的特征》《说“木叶”》这两篇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有各自的特点。请阅读两篇文章,加以比较。
活动三:概括与交流:这些学者的思维有何特点?
1.从屠呦呦的文字表述中,去判断在青蒿素“发现、提纯、推广、发展”的过程中,哪一步最为关键。
2.研读“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一部分,分析屠呦呦团队突破科研瓶颈的关键因素。
3.完成下列表格。
1.品读语句,在比较中领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2.感受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乐趣,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
环节(五):启发与思考,思考价值与自我发现(1课时)
第7课时
结合第四环节的人物与重要事件的表格,分组交流:
1.本单元的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可贵素质。
2.结合本单元的课文,谈谈你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感受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乐趣,感受不同领域学者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
2.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际经验,借鉴课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究,得出自己的结论。
环节(六):写作与交流清晰地说明事理(2课时)
第8-9课时
一、提前布置任务:
“说得清,道得明”是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从下列写作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并交流修改。交流时,要注意了解同学能否明了你要说明的事理,存在哪些疑惑与误解,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交流后,可适当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清楚明晰。
(1)探索生物世界的奇异现象,追寻天宇中的神奇星光,调查民间文化的各种形态,观察人们不同的劳动方式,在实验室中做科学实验,凡此种种,都可以让我们有所发现,增进我们对某些道理、规律的认识。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说明你所发现的某一事理。
(2)常识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重要。它们有些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有些与文化相关,如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多采用对称布局;
有的则凝结着人生的某些经验,如“帮助别人是提高自己最有效的途径”。这些常识的背后其实都存在某些事理,试以“常识中的‘理’”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说明文,题目自拟。
二、交流、展示与点评
三、班刊编辑
单元设计 第16篇
转眼间,这次的幼儿园教师培训已经结束,很荣幸自己能够参加这次的培训学习,这次的培训充实而富有意义,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如幼苗般得到了滋养,此次培训理论与实例结合,课程丰富多样,从全方位地精心诠释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经过五天的学习,收获颇多,谈谈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
一、幼儿教师要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
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为了适应孩子的求知需求,我们要不断学习,随时补充自己的能量,给自己充电。如果只靠原来在学校学的那点东西,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日积月累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对孩子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更是一件不负责任的事。
过去,我们是领着孩子在学习,现在我们是和孩子一起学习,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知识的海洋装满,怎么才能满足孩子那一条条求知欲旺盛的小河?教师的业务素质很重要,现在的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很高,琴棋书画,歌舞情乐,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更适用这个岗位。所以,我们每天至少学习一篇教学方面的文章,每天练练基本功,让自己在幼教领域不至于落后。
二、广泛学习幼儿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学技能县幼儿园的吴院长详细深入的为我们解读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我们的教学实践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其他几位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又结合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特点,为我们详细、生动的讲解了课程特点及教学活动设计、组织与指导,让我们了解如何在幼儿园进行教学工作。
三、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和职业道德
德高为师,身正是范,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能否成为一个好教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的精神。热爱、尊重、理解幼儿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核心。爱是儿童正常成长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学会理解、关爱幼儿。
四、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
要实施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业务素质:
(1)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这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基本保证。
(2)有较高的管理艺术。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班级的整体管理,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
(3)有丰富的情感。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热情洋溢的赞赏以及在与学生接触时的仪态、表情和举止所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能随时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教”,变苦学为乐学,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了双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乐、学者亦乐。总之,经过此次培训,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学到很多知识,认识了很多朋友。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不断努力,学以致用为孩子上好课,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我作为一名刚上任两年的幼儿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把吸收新知识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总而言之,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来充实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德才兼备的,优秀的,有责任心的幼儿教师。
单元设计 第17篇
学习目标
明确排列与组合的联系与区别,能判断一个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
能运用所学的排列组合知识,正确地解决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复习:
1.(课本P28A13)填空:
(1)有三张参观卷,要在5人中确定3人去参观,不同方法的种数是;
(2)要从5件不同的礼物中选出3件分送3为同学,不同方法的种数是;
(3)5名工人要在3天中各自选择1天休息,不同方法的种数是;
(4)集合A有个元素,集合B有个元素,从两个集合中各取1个元素,不同方法的种数是;
二、新课导学
◆探究新知(复习教材P14~P25,找出疑惑之处)
问题1:判断下列问题哪个是排列问题,哪个是组合问题:
(1)从4个风景点中选出2个安排游览,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2)从4个风景点中选出2个,并确定这2个风景点的游览顺序,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应用示例
例1.从10个不同的文艺节目中选6个编成一个节目单,如果某女演员的独唱节目一定不能排在第二个节目的位置上,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例2.7位同学站成一排,分别求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不同排法的种数.
(1)甲站在中间;
(2)甲、乙必须相邻;
(3)甲在乙的左边(但不一定相邻);
(4)甲、乙必须相邻,且丙不能站在排头和排尾;
(5)甲、乙、丙相邻;
(6)甲、乙不相邻;
(7)甲、乙、丙两两不相邻。
◆反馈练习
1.(课本P40A4)某学生邀请10位同学中的6位参加一项活动,其中两位同学要么都请,要么都不请,共有多少种邀请方法?
2.5男5女排成一排,按下列要求各有多少种排法:
(1)男女相间;
(2)女生按指定顺序排列
3.马路上有12盏灯,为了节约用电,可以熄灭其中3盏灯,但两端的灯不能熄灭,也不能熄灭相邻的两盏灯,那么熄灯方法共有______种。
当堂检测
1.某班新年联欢会原定的5个节目已排成节目单,开演前又增加了两个新节目.如果将这两个节目插入原节目单中,那么不同插法的种数为( )
A.42B.30C.20D.12
2.(课本P40A7)书架上有4本不同的数学书,5本不同的物理书,3本不同的化学书,全部排在同一层,如果不使同类的书分开,一共有多少种排法?
课后作业
1.(课本P41B2)用数字0,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数,问:
(1)能够组成多少个六位奇数?
(2)能够组成多少个大于201345的正整数?
2.(课本P41B4)某种产品的加工需要经过5道工序,问:
(1)如果其中某一工序不能放在最后,有多少种排列加工顺序的方法?
(2)如果其中两道工序既不能放在最前,也不能放在最后,有多少种排列加工顺序的方法?
单元设计 第18篇
单元课题
长度单位
本节课题
第1课时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
本节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与反思。
2.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妈妈和爸爸比,谁高?谁矮?“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一庹(tuǒ)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交流汇报,教师提出疑问: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
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O。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
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2、认识1厘米。
教师指出: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
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
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
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课件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
用1厘米来说一句话:我们的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你也能用l厘米说一句话吗?学生积极发言。
3、认识几厘米。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1厘米,那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看从0到3的长度是几厘米,从O到7呢?
4、教学例3(量一量)。
(1)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用手比划下它的长度,说说它可能是几厘米,同桌合作量一量。再汇报交流。
(2)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量出这张纸条的长度吗?怎么量?
5、实践应用。拿起数学书,找到封面上比较短的那条边,估计这条短边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看你估计得是否准确。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让学生看刻度尺,说出铅笔的长度,再说说是怎么想的。
2、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再量一量。
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小结
单元设计 第19篇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课后作业可以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学生有效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和学科素养。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参加学校的作业设计培训,我也有很多收获与反思。
“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尽量避免出现机械、单调、重复性无效作业或惩罚性作业,尽量缩减一些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的练习;
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作业的形式必须多样化,切忌只有单调的书面作业,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性、操作性等体验类作业。各种体验类作业形式不仅是学生所喜爱的,而且还可以激发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
作业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体差异,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业设计;
教师还要认真批改作业,加强面批面改,做好学生的答疑辅导。
在接下来的作业设计中,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1、适当控制作业时间,掌握好作业的难度和数量。在没计作业时,一定要站在学生角度,预计一下完成作业可能所需的时间,可以设计分层作业,在完成作业时间和内容上要分层。因为学生个体有差异,基础差的要多留一些时间给他们,基础好的可以提前完成作业。完成的时间灵活,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
2、合理分配作业类型。一般来讲,结合每课教学内容自选型和问答型作业布置频率应该稍高,而活动型和融合型作业开放性强,强调写实情景,完成时间较长,可以每隔两周布置一次此类作业为好,也可依次交替进行。这样既能保证作业的质量,可以让学生作较为充足、深入的探究,又能保持学生的新鲜感,增强做作业的积极性。
3、创设作业交流平台。学生花了大量心血完成作业,如果没有展示的机会,就会感到失落,以后会丧失完成作业的兴趣;
而且,如果教师只布置作业而不看重效果,学生也会产生无所谓的态度,消极应付。因此,通常在完成一周的作业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汇报自己的作业成果,尤其是对于注重过程学习的活动型和融合型作业更需在班级中进行交流,使得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正受到别人的关注,从而提高日后学生的参与度和支持度。
4、加强作业评价指导。新课程作业设计固然更重过程,强调答案的开放和多元,但这并不意味教师的权威地位和指导作用下降,相反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收集资料的作业,教师就应该提供必要的信息渠道,指导学生怎样去找相关的书籍、报刊和网址;
对于实践型作业,教师应主动联系相关社会单位和人员,协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
对于融合型作业,由于学生知识结构存在局限性,习惯于单科思维,教师应适时介入,给予评价指导。
总之,数学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我们不能满足和停留于传统的作业布置,而应顺应教学改革的潮流,融入新的理念,尝试新的类型,为生机盎然的数学新课程改革再添一片新绿。
单元设计 第20篇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2、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
通过图形和直观演示加深对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由直观到抽象地区别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1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根1分米长的毛线和1个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
2、你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63页例3。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请同学们动笔画一条1厘米的线段和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提问:
①什么样的图形为1平方厘米?
②小组讨论说一说你看到的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
③你能与用手势比画1厘米和1平方厘米吗?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请同学们用手势演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2)教师手里有一根毛线,它的长大约是1什么?(展示1分米长的毛线)
(3)出示正方形请同学们估测这是1什么?
引导:你们看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区别了吗?
(4)请你们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5)展示学生画的图。
3、比较1米和1平方米。
(1)教师的讲桌的长是1米多,你能到前面指认一下是从哪里到哪吗?
(2)讲桌的面积有多大是指什么?(表象地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同学们有了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表象,你能说一说1米和1平方米的区别吗?(小组合作到前面演示,双臂张开大约是1米,四个同学把伸开的双臂手搭手围成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4、通过估算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先小组合作估计同学们所用课桌的长度和宽度,教师用皮尺帮助学生验证。
(2)估计自己课桌面的面积大小,再用同学们准备好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3)说一说,你周围哪些物体的一个面分别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第5题。
2、画一个正方形并标出这个人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3、用9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摆图形,算出它们的面积和周长。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一条线段长1平方分米。
(2)一居室的面积大约是10米。
(3)一根铅笔长15厘米。
(4)一座高楼高约100平方米。
(5)小明从学校要走50米的路才能到家。
四、思维训练
动脑筋,想一想。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直观图形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巩固了面积单位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加深了对年级单位和长度单位概念的理解。
单元设计 第21篇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课文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
第二部分讲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这两部分内容互相关联。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是本文写法上的重要特点。课文在介绍太阳时,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方法,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明了,这样描写太阳的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习目标
⒈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抵得上、温度、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热量、比较、杀菌、预防、世界”等词语。
⒉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⒋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太阳的特点;
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课前准备
课件;
搜集与太阳、月亮有关的图文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课,激发兴趣
⒈谜语:不是吃的,必吃的更重要;
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
眼睛能看到,手却摸不到;
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很小很小;
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
⒉从谜语中,我们知道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可是太阳究竟有多大?离我们有多远?它的热度有多高?它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没有它就没有世界?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21课太阳。这是一篇说明文(科普短文),就给我们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科学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⒈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注意:“氏”读shì;
“兽”读shòu;
“殖”读zhí;
“蔬”读shū;
“较”读jiào。
⒉出示生字新词,多种形式检查认读。
⒊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找出课文的中心段、中心句。
读后交流:这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课文的中心段为最后一段,中心句为最后一句。
⒋理清文章思路
①学生阅读后归纳:每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第1自然段:讲太阳离我们很远。
第2自然段:讲太阳很大。
第3自然段:讲太阳会发光、发热,温度非常高。
第4自然段:讲太阳与植物、动物和人的关系。
第5自然段:讲太阳与雨雪(气象)的关系。
第6自然段:讲太阳与风(气温)的关系。
第7自然段:讲太阳与健康的关系。
第8自然段:讲太阳和人类关系密切。
②根据叙述的内容,可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段(1-3):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远”“大”“热”。
第二段(4-8):讲太阳和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师:课文的叙述层次非常清楚,共有两部分内容,一是介绍有关太阳的知识,即“远”“大”“热”,一是说明太阳与地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两部分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正因为太阳很大很热,离我们又很远,所以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当的光明和温暖。这两部分内容通过“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个句子自然连接,这个句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作业布置
⒈朗读课文。
⒉搜集与太阳有关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课
⒈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⒉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朗读课文,指导写字
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本文虽然是说明文,但语言优美,文字流畅。可以出示一些句子,通过范读、领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出恰当的停顿,读出轻重缓急,表达应有的感情。例如:
(1)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有”后面稍作停顿,读“这么”这个词时语气可稍重些,之后语气稍变,用娓娓道来的语气读“古时候,……”,读到“10个”“寸草不生”时,语气可稍微加重。
(2)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太阳”之后要适当停顿;
“但是”要读得重些,读后停顿一下;
“很远很远”和“非常”要读得重些。
(3)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一句话”“没有”“美丽可爱”等词要读得重些,慢些,表示肯定的语气。
⒉引导学生特别注意一些生字的字形,如“氏”不要写成“氐”字,“抵”字的右边是“氐”不是“氏”,“疗”字下面不要写成“子”,“庄”字不要写成“压”,也不要多一点。
⒊学、生书写。
三、布置作业
⒈、抄写生词。
⒉、朗读自读课文《妙不可言的位置》。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课
⒈、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⒉、巩固生词。
二、朗读感悟
⒈、探究第一段
⑴读悟第一自然段:远
①《后羿射日》放在开头是为了说明什么?(这一神话故事,原来是用来赞扬后羿为人们做好事的。课文开头引用,是为了引出太阳离地球很远这个知识。)注:传说的人们口头流传的,所以有虚构和夸张的因素,那么传说不一定真实。
②那么,“射日”的传说可信吗?为什么?从课文中哪些具体描写说明太阳离我们远?(其实,太阳离我们……箭哪能射得到呢?)给“其实”换个词?(实际上)“其实”表转折,有传说转向事实。否定传说,强调远。
③作者运用什么说明介绍太阳的“远”的呢?
A、列数字(运用具体数字来说明):如,“太阳离我们有1亿公里远。”用数字说明两者之间的距离,十分准确。如果不用数字,只说很远很远,只能给人笼统模糊的印象。
B、用熟悉的事例作类比:如,“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
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用人们熟悉的例子来说明,很容易理解。(也有“列数字”和“假设”的说明方法。“如果……要……;
就是……也要……”是假设。)
C、最后一句用反问句强调太阳的“远”。
④小结:这一自然段,突出了“远”这一特点,这是位置特点。
⑵读悟第二自然段:大
①第一句话中的“它并不大”与“它大得很”这不是矛盾吗?那个词把这两层意思连起来?(实际上)相当于上一节中的那个词?(其实,表转折。)
②第二句话向我们解释什么?(解释那么大的太阳为什么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是“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这不仅说明太阳很大,而且对第一自然段讲得太阳离我们很远,作了补充说明。“因为……所以……”因果关系。)
③作者运用什么说明介绍太阳的“大”的呢?
A、比较说明:如,“……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用人们熟知的地球与遥远的看似“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的太阳相比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B、列数字:“130万个地球”突出太阳体积之大。
④小结:这一自然段,突出了“大”这一特点,这是体积特点。
⑶读悟第三自然段:热
①第一句用的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把太阳比作大火球,“大火球”,把太阳的形状及会发光、发热的特点反映出来了。)
②太阳的温度有多高?
③作者运用什么说明介绍太阳的“大”的呢?
A、列数字:6000°C;
2500倍。
B、作比较:“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作比较。用熟悉的事例作类比:“太阳的温度很高,……,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用人们熟悉的例子来说明,很容易理解。
C、比喻说明:如,“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用“大火球”作比,形象地说明太阳的状态。
D、假设说明:
④小结:太阳温度这么高,为什么不会把地球上的东西烧焦呢?这与太阳的远之间又有联系。这一自然段,突出了“热”这一特点,这是温度特点。
⑷第一段读后总结这三个自然段是从太阳的“位置”“体积”“温度”三个方面介绍太阳的自身特点,介绍时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假设、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把太阳的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很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⒉探究第二段
⑴自读思考:太阳和人类有哪些关系?
⑵读悟第四自然段
①开头第一句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也是这一大段的总括句,概括地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虽然……但是……”转折关系。)
②这一自然段讲的是太阳和什么的关系?(动植物、人类生活的关系。)从哪两个方面讲太阳同动植物的关系的?(从正反两方面讲太阳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繁殖的关系。“有了……才……”是条件关系;
“如果……就……”是假设关系。)又从哪些方面讲太阳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吃的、穿的、烧的)最后两句是什么关系?
③小结:
A、填空:有了太阳。地球是才有植物、动物,我们才有吃的、穿的、烧的。
B、师:这一自然段讲了太阳和动植物及人类生活的关系。
⑶读悟第五自然段
①填空:有了太阳,地球是才有云、雨、雪。
②云雨雪是怎样形成的?
⑷读悟第六自然段
①填空:有了太阳,地球是才有风。
②风是怎样形成的?
师:这节最后一句意思是风是由空气流动造成的,冷热造成空气的流动。第五节主要讲太阳与气象的关系,这一节有太阳与气象的关,也有与气温的关系。
⑸读悟第七自然段
①填空:有了太阳,地球是才能防治疾病。
②为什么能防治疾病?(有杀菌能力)
⑹读悟第八自然段
①找出两对反义词?(“光明”与“黑暗”,“温暖”与“寒冷”)
②这一自然段总起来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第一、二句各从哪个方面说的?(第一句从正面说;
第二句从反面说。)
③在正反面说的基础上,又把上面所有的内容归结为一句什么话?(最后一句话,齐读)说说这句话的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还与第四自然段的总起句呼应。)
注:第八自然段中“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这个句子很重要,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四至七自然段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
⑺第二大段总结:课文从第四自然段开始写太阳和地球的密切联系,其中四至七自然段分别列举了太阳对地球和人类的种种影响,第八自然段则用概括性的语言总结了第四至第七段的内容。这样,太阳与地球的联系非常密切就让人信服了。
三、总结升华
㈠写作方法:
⒈说明方法
⑴列数字:用具体数字说明
①“太阳离我们有2亿公里远。”
②“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
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③“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④“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⑵打比方:“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⑶作比较:
①“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
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②“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③“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⑷假设:含有“举例”
①“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
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②“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
⒉第二大段采用“总——分——总”的写法。
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第四自然段和第八自然中都有。
㈡理解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⒈填空:
①因为太阳(),所以我们看上去()。
②因为太阳(),所以我们只能感受到太阳的光和热。
由以上来看,第一自然段与第二三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
⒉第一、二两大段之间在内容上是由什么关系?
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我们送来光明和温暖,也才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如果那么大、那么热、那么远这三个条件中缺少其中任何一条,太阳和地球的关系都不可能像现在那样密切。
㈢中心:本文通过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太阳的有关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告诉人们只有认识自然,改在自然,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
四、板书设计
特点:远、大、热
太阳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
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五、作业布置
⒈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⒉抄写你喜欢的语句。
附录:资料袋
⒈煤的形成煤是黑色固体矿物,主要成分是碳、氢、氧和氮。它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煤是由古代的植物体在不透空气或空气不足的情况下受到地下的高温和高压而变质形成的。按形成阶段和炭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泥煤、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种。煤主要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
⒉词语
其实—表示下面要说的是实际情况。(副词,表转折)
传说—人们口头流传的关于某人某事的说法。
寸草不生—连小草都不生长。
繁殖—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
估计—根据情况对事物作大概的判断、推测。
远古—遥远的古代。
地层—地壳是由一层一层的岩石构成的,这种岩石层的系统就叫地层。
生存—保存生命活下去,跟“死亡”相对。
温度—冷热的程度。
热量—热能的多少。
预防—事先防备。
⒊多音字
差:chā(差别差错);
chà(差不多差生);
chāi(出差差事);
cī(参差不齐)
推荐访问:汇编 单元 设计 单元设计汇编21篇 单元设计(汇编21篇) 单元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热门文章:
- 《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教案12篇2024-12-04
- 小班卫生教案8篇2024-12-03
- 劳动技术教案篇9篇【完整版】2024-12-03
- 2023年小学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9篇【通用文档】2024-12-02
- 体育活页教案模板4篇2024-11-28
- 初二物理下册教案范本3篇【通用文档】2024-11-28
- 中班安全教案10篇2024-11-28
- 关于分数的意义教案3篇2024-11-27
- 2023年度三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教案样本5篇(范文推荐)2024-11-27
- 2023年《草船借箭》教案12篇2024-11-27
相关文章:
- 廉政故事汇编十篇(范文推荐)2022-08-27
- 度工会工作要点汇编(3篇)(全文)2022-09-10
- 2022年思维类写作素材汇编2022-09-11
- (十)各类主持词汇编(第二辑)2022-09-21
- 2022年(十)民主生活会材料汇编(范文推荐)2022-09-21
- 中国近代史智慧树单元测试答案(五篇)(全文完整)2023-04-04
- 单元学历案的设计与实施2023-09-22
- 基于核心知识的单元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践2023-09-25
- 基于大单元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课堂活动的开展2023-09-25
- 2023单元总结三热门10篇2023-09-28
- 设计师个人述职报告9篇2022-08-22
- 竣工验收设计方发言稿【优秀范文】2022-08-30
- 设计院竣工验收发言2022-08-30
- 设计人员(全文)2022-10-14
- 设计人主要设计人员表(精选文档)202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