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篇
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篇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近日,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正在热播,该节目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讲述《论语》《史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近日,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正在热播,该节目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讲述《论语》《史记》《道德经》《徐霞客游记》等一部部优秀典籍和背后的故事,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辅以“戏剧+影视化”的独特表现方法,带给观众以沉浸式体验,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产生共情。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当对历史多一份尊重,在努力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高文化素养和党性修养,感悟精神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尚书》中感悟“民本思想”的源起。《尚书》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其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便体现了“民本”思想。2014 年 5 月 4 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把“民惟邦本”列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第一条。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党的事业无论发展到什么历史阶段都必须始终坚持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彻底解决绝对贫困、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夙愿成真,这些不凡成就的取得,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党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疫情肆虐的今天,“生命至上”更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心中共同的信念和选择,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承民本思想,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根于心,以“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践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
从《本草纲目》中感悟“实事求是”的真谛。《本草纲目》是“药圣”李时珍历时二十七载,三易其稿完成的中医典籍,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李时珍曰“医者贵在格物”,在撰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始终秉持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精神。二十余年间不断进山访药,甚至亲自以身试药,终成传世巨著。******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充分继承发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面对基层纷繁复杂的情况,一定要沉下身、用真情、察真情、听真话、办实事,保持严谨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才能不负人民群众的期盼。
从《徐霞客游记》中感悟“灵魂信仰”的力量。《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所作散文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徐霞客历经 30 年考察,因其为了理想、不怕磨难的精神受到广泛赞誉,被后人尊为“游圣”。年幼之时,徐霞客便立下“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志向,患有脚疾,三次遭遇强盗、四次绝粮都未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只因他对山川湖海独有的热爱。******称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也曾多次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面对百姓的疾苦,心中有一股激情、一种想要改变落后面貌的志向,这就是信念。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既然选择了为民服务的道路,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也应该像徐霞客为了热爱的山川河流克服一切困难那样,坚定为民信仰,埋头奉献,敢于吃苦,攻坚克难,不畏道阻且长,交出让党和群众满意的“答卷”。
从《天工开物》中感悟“理想传承”的美好 。《天工开物》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虽六次科考均未及第,却在一次又一次的科考过程中看遍世间民生百态,得以掌握农业、手工业的各种实用技术。“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宋应星将《乃粒》作为开篇,《珠玉》为尾篇,取“贵五谷而贱金玉”之意。透过这一粒种子,也表达了宋应星重视生产,追求百姓衣食富足的美好愿望。而三百年后的今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禾下乘凉梦”继承了宋应星“烝民乃粒,万邦作乂”的人生追求,两者不谋而合。节目中巧妙设计了宋应星和袁隆平跨越三百年的握手相信每个人都为之动容。作为党员干部,应当从中汲取力量,敢于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实干拼搏精神,为群众排忧解难,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中国的精彩篇章。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既是中华民族的共享记忆,也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接续。当下,饭圈文化、文艺作品良莠不齐、流量明星天价片酬、审片逐步畸形化等乱象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一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典籍里的中国》《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文化节目,应该也应当成为引领时代前行的行业标杆。以史鉴今,才能知道我们从何处来,到何
处去,走稳脚下的每一步路。新时代的年轻人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更应当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中去汲取古人的智慧、探寻生命的意义、找到人生的价值,本着“民本”初心,带着坚定“信仰”,牢记“实事求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恢弘气魄,不断坚定文化自信,筑牢信念根基,以砥砺奋进的拼搏姿态奔向下一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二: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传播力研究 2021年19期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关注度增强,中国文化类电视节目发展迅猛,《见字如面》《朗读者》《国家宝藏》等几档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成功播出之后,文化综艺节目聚焦的内容呈现多元化趋势,原创文化综艺节目出现持续火热的现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是在《故事里的中国》的基础上升级打造的一档文化节目,主创团队融合“戏剧 + 影视 + 文化访谈”的手法,在“一部典籍、一个人物、一条主线”的严谨构架体系里,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用时空对话营造“故事讲述场”。节目一经播出就迅速火“出圈”,节目持续霸榜全网多个平台,被誉为“神仙节目”,豆瓣评分 9.4,知乎评分最高 9.2 成为2021 年文化综艺节目的领头力量。一个节目的成功是多方面合力的结果,从传播学角度来解读其成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传播主体:精心策划内容,匠心制作节目传播主体是传播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传播活动的起点,控制着传播内容的生产。传播主体不仅掌握着传播工具和手段,决定着信息内容的取舍选择,作为传播过程的控制者发挥着主动作用,对传播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典籍里的中国》的传播主体方精心策划,在传播起点上实现了优质化内容生产,匠心制作专业性、趣味性和人文性三者并存的节目内容,为后期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奠定了基础。( 一 ) 中央电视台《典籍里的中国》制作团队为央视、央视创造传媒和中国国家话剧院,播出平台为央视综艺频道和综合频道及网络客户端。央视良好的制作资源和制作班底保证了节目的优质性。导演卢小波有丰富的文化综艺类节目制片经历和大型戏剧舞台经验,同时精谙中国古典史籍文化。制作团队在节目中最大程度的还原先贤创作典籍的历史环境与真实形态,从场景、妆容、服饰、仪态、道具,到剧本台词、舞台走位、镜头调度、舞台灯光等方面下足功夫,仅第一期《尚书》节目就咨询了 65 位相关专家,查询了 68 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了几百万字的资料,剧本前后修改多达 53 个版本。专业让节目更精彩,这也充分显示央视节目制作团队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专业素养和精神。( 二 ) 主持主持人是一档节目的核心,《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主持人撒贝宁主持过多档颇具文化底蕴的节目,积累了丰富的主持经验。在节目当中他一改平日诙谐风趣的形象,以谦雅温逸的服饰和沉稳谦逊的风格化身为当代读书人的角色,与古代先贤们开展一次次对话与互动。观众跟随他的视角,一次次被带入历史情境,被厚重的典籍和伟大的历史人物所震撼与感动。撒贝宁的每一回堕泪、注视与拜谢,都牵引着万千观众的神经末梢,瞬间拉近了古代典籍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此外,主持人王嘉宁与访谈嘉宾进行深入对话,在犀利直白的对谈之中,彰显其出色的文学底蕴和深厚的主持功底。主持人张舒越在节目中的身份是图书馆讲解员,带领小朋友穿越参观图书馆,口吐华章,气度不凡,控制把握节目的流程和节奏。撒贝宁、王嘉宁和张舒越三位主持人,通过个性化的风格和专业的素养,为节目增加了不少色彩。( 三 ) 嘉宾文化类综艺节目还有一个传播主体即节目嘉宾,个性鲜明、让人印象深刻的嘉宾会成为影响节目收视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典籍里的中国》的特别之处是通过演员嘉宾来演绎历史文化人物完成历史典籍的叙事。这些历史人物是节目叙事的核心,也是节目的试听亮点。嘉宾们的出色表现为节目的收视率和良好口碑提供了保障。表演嘉宾倪大红、吴樾、宋佳伦等虽然不是演艺界的一线大腕演员,但都具有深厚的舞台表演功底和专业素养,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艺术表演,提供了极佳的观赏体验。如在首期节目《尚书》的舞台上,倪大红扮演的伏生串起来整个故事的主线,通过他炉火纯青的表演,把伏生保护传承《尚书》的感人故事展现在大家面从传播学视角看《典籍里的中国》的成功◎向 熠(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1400)摘要:近年来文化综艺节目兴起,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2021年初央视制作的《典籍里的中国》一经推出后大获成功,节目以优质的内容和新颖的舞台形式吸引了受众,市场反应和口碑效应良好。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从传播学视角分析其成功原因,探索其有效传播路径。希望得到文化综艺节目的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些启示。关键词:《典籍里的中国》;传播学;文化综艺节目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1)19-0042-03收稿日期:2021-6-10作者简介:向熠,湖南怀化人,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影视与动漫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新闻与传播学研究。。
。. .。
。
第 5 卷 总第 139 期 43影视传播前,直击人的心灵和泪点,从而更好地传递出《尚书》“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的引领作用,让古籍保护传承有了让世人了解、理解、参与、奋斗的宣传效果。二、传播内容:创新节目形式,深挖文化内涵( 一 ) 创新节目元素:用戏剧致敬典籍先贤在互联网信息爆炸时代,受众对于内容的多样化与内容的深度要求日益增强,优质的内容生产已然成为各种文化综艺节目的核心竞争力。节目制作采用了创新性艺术手法:用戏剧形式赋新传统文化的多维内容表达,通过设计“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两大舞台 ,在历史空间中采用影视化拍摄手法,对典籍的故事进行可视化呈现,借助多样的舞台形式和生动的表演将历史厚重的仪式感传递给万千受众,实现传统文化传播的全新效果。例如节目第一期便以“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作为首篇,通过一个固定的戏剧舞台,一条书籍传承的主线,一个伏生舍命护书的形象,实现了上下四千年的时代穿越。( 二 ) 深耕传统文化:提升节目文化内涵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国灿烂丰富的传统文化为我国传媒行业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传媒行业如何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的命题和任务。过去形式单一的文化故事形态已经无法黏住受众,要想在新媒体时代抓住受众必须紧扣时代刚需,增加受众的体验度和互动性。《典籍里的中国》节目深耕传统文化,聚焦中华优秀典籍,从中甄选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作品,通过“戏剧 +影视 + 文化访谈”的方式,娓娓讲述每一部典籍的前世今生。节目以精益求精、精耕细作之创作精神,通过伏生、宋应星、大禹、司马迁及袁隆平等人物的实际行动,向受众强而有力地诠释“文化为根、薪火相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家国情怀”等文脉核心价值,从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以《尚书》为例,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古代护书人”伏生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穿梭于上古商、春秋、战国、汉唐等多个朝代,围绕《尚书》进行思想的碰撞和传承的巡礼,并且一直延展到 2021 年,在现代化的图书馆里,驻足观赏今天的孩子们如何读《书》。三、传播媒介:整合社会资源,拓展传播渠道传播媒介即传播渠道,是传播过程之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移动工具诸如手机、电视、Pad、电脑和户外视屏等智能科技设备的迭代更新,“多端覆盖 + 跨屏传播”传播链路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典籍里的中国》巧妙迎合了跨屏联动的运营战略,节目除了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之外,在优酷、爱奇艺、腾讯等平台同步上线,每一期节目的播放量达百万次。同时针对新媒体平台进行深度开发,设计网络衍生综艺、短视频、新媒体互动产品等多种内容产品,迎合了年轻人喜欢观看网络视频的习惯,通过视频网站和新媒体平台争取更多的观众,并利用新媒体平台如新浪微博发起受众对于节目的关注,增加节目的热度。第一期节目网络视频播放量就超过 1.6 亿次,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更是达到7 亿次。节目充分利用电视台、网络平台流量引流作用的同时,整合社交互动平台资源,极大拓展了节目的传播广度和深度。四、传播受众:精准定位市场,扩宽受众范畴《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市场定位垂直精细,主要焦点放在传播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典籍。节目受众定位没有提前明确限定,反而扩宽了受众范畴,收获了“全民皆观众”的良好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节目在文化主题、内容选材、传播媒介等层面进行深耕与创新,找到历史典籍的人格化符号,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迅速形成了破圈效应,吸引了大量的年轻群体。在栏目豆瓣网评论区,年轻人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主持人穿越千年时空与历史对话,体会古圣先贤的人文胸襟和文化魅力,这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有趣形式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家庭用户,成为其开展少儿传统文化教育的首选节目。节目编排紧扣各年龄段受众的需求,老少皆宜,寓教于乐,达到了“文化上下兼容,全民皆观众”的传播效果。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文化综艺节目的欢迎和喜爱,节目越发考虑到受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典籍里的中国》采用的当下最流行的“沉浸式”体验,借助电视节目与戏剧各自独特的表达优势,从诸多历史典籍之中遴选出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的精彩故事,让受众感受时空对话的魅力,实现历史文化可视化、故事化。促进了传统文化典籍与受众之间的精神互动,增强了受众的体验感和黏性。五、传播效果:满足受众需求,实现有效传播从使用与满足理论来看,传播的信息化和全球化引发了中国人的文化身份危机,受众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巨大的精神需求。这也是文化综艺类节目越来越受人们欢迎的原因。《典籍里的中国》播出后引发现象级传播,播出当晚话题阅读量超过 4.5 亿,并且后续很长一段时间话题度和热度持续不减。《典籍里的中国》将传统文化与新兴的数字媒体交互技术结合,采用当代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在传播文化和知识的同时满足受众的娱乐性和趣味性需求,实现了有效传播路径:
( 一 )“文化 IP+ 情感共鸣”,激发受众文化认同民族有志,方才能继往开来,精神无量才能让千年遗脉生生不息。《典籍里的中国》立意中华传统文化,聚焦中国古代历史典籍,形成独特的文化 IP,成为受众认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平台。节目将这一深刻的文化主题巧妙地运用“戏剧化结构 + 影视化表达”策划,打破了受众对于以前束之高阁的历史典籍的心理壁垒,最大限度增强节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又通过舞台升级、多从空间、沉浸式戏剧体验为。
。. .。
。
44 传播力研究 2021年19期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受众送上一道文化视听盛宴,满足观众文化胃口和精神表达的情感诉求。优秀嘉宾演员的演绎进一步激发了受众的情感共鸣,演员们以当下传播情境的共时性为经线,以历史人物所处的历时性为纬线,一经一纬恰如历史时空的二次演绎,将角色内在精神的参差感和相关人物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由此带领观众进入人物所处的历史情境,激发受众对中华文明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 )“舞台创新 + 科技赋能”,丰富受众感官体验《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当中,制作团队和舞美设计精心打造舞台空间,运用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一系列现代科技手段打破了常规舞台空间布局,为受众营造 360 度沉浸式舞台体验。节目舞台一共分为四个演出区域,一号舞台是作为主要戏剧呈现的舞台,二号舞台的设置主要为节目核心人物角色的主场,三号舞台分为两层独立表演空间,横亘中心位置的时空甬道作为表演区域,连通了三个舞台,转换有序而层层递进,打造出了错落有致的古今对话和时空穿越的戏剧性效果。把古籍变成观众可感知、可共情、可相信的作品,创作硬件的升级功不可没,节目组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运用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现代科技手段打破时空隔阂,将历史与现实两大时空转换,形成“舞台 - 典读会 - 访谈间 - 舞台”的多重空间,运用“沉浸式体验 + 可视化呈现”的多媒体融合的形式,给观众带来新奇新鲜的试听体验,创造了一种诠释经典的全新传播路径。六、结语《典籍里的中国》将文化典籍搬上电视综艺舞台,化抽象为具体,赋予晦涩枯燥的传统典籍以蓬勃生机与盎然生气,使受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切身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节目,从经典中感悟中国故事、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为同类文化综艺节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根植传统文化,深挖文化内涵,生产优质内容,创新节目形式,融合科技技术,调动受众感官,充分满足受众多元化需求,将成为文化类型综艺节目在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参考文献:[1]梁迎梅.文化类节目的创新之路——从传播学角度看《朗读者》的成功[J].视听界,2017(3):81-84.[2]黄雪霞.从传播学视角看典籍翻译与传播[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3):53-56.[3]刘堂春.《典籍里的中国》传播文化自信[J].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2021(4):2.于第四层面的症状意义。大卫 . 波德威尔曾经提出关于电影创作和观看的理性行动者模式,认为电影的传播空间以及关联性原则只可能发生在意义的前三个层面,而在意义的第四个层面由于电影叙事和观众之间的隐喻投射被割裂了,关联性原则不再完全起作用,也就是说观众部分地抛弃了电影文本进入臆想的症状中。臆想症状的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从共时的角度来说是源于不规范的电影语句,即从前概念到概念结构不合理的关联投射,从历时的角度来说是源于受历史条件局限的社会文化的语境。关联论造就了电影符号的规范化,产生了合乎语法的电影语句。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无法完全根据关联性原则来理解电影。比如说某些影片中对大组合段秩序适当的颠覆等。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这种不规范的电影语句,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处理精力来进行关联,而在关联的同时...
篇三: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籍里的中国》 观后感- - 从典籍中汲取自信力量打开典籍,对话先贤。最近,一档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的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广受欢迎,成为现象级文化亮点,并带动“典籍热潮”,让我们再次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产生的无穷魅力。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中华典籍浩如烟海,是古人思想的宝藏,是先贤智慧的结晶。但提起古籍,人们的印象往往是晦涩难懂,导致部分典籍或高悬在象牙塔,或尘封在藏书馆。如何让经典不再“高冷”?如何让今天的观众对古老的典籍产生共情?《典籍里的中国》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以戏剧化的结构和影视化的表达对典籍进行了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百岁老人”伏生讲述自己一生舍命守护《尚书》的故事,宋应星与袁隆平实现跨越三百多年的握手,司马迁子承父志、著书立说……节目的创新演绎,为我们识读古籍经典、触摸中华文化打开了新的可能。
******深刻指出:“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典籍里的中国》之所以动人,不仅在于其用视觉化的语言呈现典籍的“前世今生”,让我们直观了解一部部典籍的闪光故事、流转传承,它还将那些蕴含在古雅文字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将那些具有当代价值、时代意义的文化精髓展示出来,实现了知识的传播和中国文化精神传承的融汇。根植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内含着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从展现《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到致敬“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再到讲述《史记》所体现的家国情怀和大一统思想……正是这些闪耀的思想光芒,让节目在声光电交织的宏大场面之外,更有着强大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精神内核。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近年来,传统文化类节目成为荧屏上的一大亮点。从《典籍里的中国》让厚重典籍变得愉悦可亲,到《国家宝藏》用故事化演绎的手法讲述国宝文物背后的传奇;从《上新了!故宫》寻觅故宫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元素,到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用秀逸韵致的舞姿演绎大唐盛世的文化形象,这些
节目无不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用符合当代人审美的表达方式与历史握手,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感动于中国文化的弦歌不辍。推动更多打动人心的作品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处走来,让那些沉淀着历史烟云、凝结着先贤智慧的文字、故事、文物、遗产“活起来”“热起来”,一定可以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更多滋养。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为什么如此强调赓续文脉香火?《典籍里的中国》的开场白,或许可为答案,“知道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那些在血脉和文脉中代代传承的文化基因,形塑了我们今天的精神世界和价值体系,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国人民历磨难而不屈、中华民族经考验而不衰,文化正是内在的密码。迈步新征程,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精髓,不断开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我们的文化自信必将更加饱满,我们乘风破浪的勇气将更加昂扬。
篇四: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2021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 5 5 篇《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一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在牛年大年初一的晚上八点在中央电视台一台播出,这一弘扬中华文化的重磅节目,可以说是近年来少见的好节目,一开始就被节目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涵深深的吸引住了!节目采用戏剧、影视、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既有演员生动形象的表演,又有专家严谨专业、深入浅出的解读,真正做到了“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使得深奥难懂的中国第一部史书《尚书》的中华文化的精髓得以精准地阐释,使观众受到深深地感染,心潮澎湃。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尚书》是我国的第一部综合性史书,古称《书》,也是儒家经典的五经之一。历来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也可以说是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中华文化体系的源头。它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 篇。该集以伏生向晁错传授《尚书》的历史故事为主线,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两千多年,与西汉的伏生交谈,形象传神地阐释了《尚书》的文化内涵。
例如,《禹贡》篇记载了大禹治水,吸取父亲堵塞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治水的方法取得成功的故事,“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画面演绎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大禹治水的场景,解释了华夏九州从何而来,反映出了中华民族无所畏惧,坚强不屈,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华夏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经六千年而不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而这种精神却是只有不到三百年的“美丽贱”“日已洛”帝国所不能理解的,在当今强大的中国面前,仍然用炮舰来中国家门口炫耀,企图来震慑吓唬中国人民,岂不让人笑掉大牙吗?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周武王牧野誓师,以五万精兵一条心面对殷纣王七十万七十万条心的离散大军,一举胜之,深刻地证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真理。今日中国能够经过改革开放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日益美好,国力强盛,让那些西方列强忌惮,让“美丽贱”帝国极力遏制,不就是“得民心”,“得到多助”的结果吗?所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电视画面以伏生自述的方式,叙说了徐生一家为保护《尚书》舍生忘死,失去亲人的艰难经历,他这种高尚的品格令人震撼垂泪,肃然起敬。后人曾这样评价他的功绩:“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意。”历代学者称其为“尚书再造”。
一部好的电视片,就应当有这种正能量,让中华文化的精髓植入
现代年轻人的心灵,这才是现代传媒的应有之意。在这一点上,中央电视台的这部电视巨作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和示范。希望后面的内容越来越精彩。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二
今天上午我回看了央视的一档文化栏目《典籍里的中国》,本期选取的典籍是《尚书》。《尚书》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祖,的确堪称典籍。这个节目采用了让现代读书人穿越的方式,实现了现代人与西汉时《尚书》护书人讲书人伏生对话,以此来诠释《尚书》里边的经典要义。其中有两个主要场景,一个是通过王维的画作《伏生授经图》,引出项羽放火烧咸阳,使得许多珍贵的书籍被焚毁,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内,若干年后已经有部分竹简被毁导致内容散佚,又恰幸汉文帝重视文化,派晁错向伏生学习《尚书》要义,也为《尚书》的流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话说回来,《尚书》何以会成为经典?最主要是思想上意义深远。比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就是最早提出的民本思想,它与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相同的,都在强调人民在一个国家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主旨的表现是通过对《尚书》里边的《牧誓》演绎诠释的。商周之间的“牧野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其中突出了以民为本民心所向的重要性。另一个内容的展示是《禹贡》,这个故事是通过大禹治水来告诉后人划分九州的史实及意义。那是我们中国最初的疆域划分,在此基础上,我们中国经历了千年的疆域演变,分分合合之后形成了统一的大中国。
这个节目最大的意义是通过对典籍的诠释,来告诉今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以及沉淀出的民族精神。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但同时,我也觉得,观赏这样纯文化节目的观众还很有限,毕竟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理解是极不到位的。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对《尚书》进行独立阅读的人,恐怕在学历上至少要高中学历,能够理解精髓就需要专业能力较强的知识分子甚至专家教授了,所以《典籍里的中国》能够像《百家讲坛》那样,使历史文学在一个节目里获得普及和推广,这是比较有意义的。尤其在娱乐泛滥的今天,我还是比较希望主流媒体能够多一些这样的节目,努力扭转一下青少年过于关注娱乐八卦的不良形势。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三
【国学丰厚知识、滋养心灵】
——我看“典籍里的中国”
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央视继由戏剧总导演田沁鑫导演的《故事里的中国》几期展播之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和观众喜爱。昨晚也就是中国传统的大年初一之夜,央视一套又推出了由戏剧总导演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的《典籍里的中国》,让人耳目一新,成为一档“用国学丰厚知识、滋养心灵”的好节目,走进千家万户,以提高对于博大精深的国学的普及。
第一课讲的是《尚书》,说句不怕丢人的话,我对《尚书》尽管也学过、听过,但是随着流失的岁月,水漫大堤过后,把知识还给了学校和老师。我有一位要好的文友,网名和微信公众号叫“尚书”,
一直叫着很顺口,还有在我国不断更替的朝代中,有的朝代的官职就叫“尚书”记得比较清楚。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浩瀚中华留下典籍万千,或许在图书馆偶遇过它们,或许在课堂上与它们的碎片有过交集,但可曾了解过它们的身世流转,看到它们的熠熠光华?真的很难梳理精细?
《典籍里的中国》中国,是由中国话剧院的资深演员倪大红饰演了 90 多岁的爱书、护书、讲书伏生,并且讲述自己为了护书,孩子被敌兵杀戮,妻子被冻死的悲惨经历。自己将尚书藏在墙壁,得以保存。
后来汉帝为了弘扬中国文化和典籍邀请家住在青州的伏生去西安讲学,但是路途遥遥,伏生年迈,皇帝只好派晁错前去听伏生讲学,最后整理出《尚书》28 卷,留给了后人。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热衷于翻译《尚书》的英国汉学家彭马田就曾说过:“除非你读《尚书》,否则我不认为你能理解今天的中国”。
伏生还讲述了大禹治理九州水灾的泛滥,“九州”最早出现于“尚书”的《禹贡》,相传大禹治水时将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翼州和兖州。从此以后,九州便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沿用了至今,成为大一统中华民族。“华夏
为何是一体?自古就是一体。
《尚书》"德治"主张深刻影响了后世。汉代儒家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主张德、力并重。既要重视道德,也要重视国家的实力。如王充总结说:治国之道,一曰养德,二曰养力,要"文武张设,德力具足","外以德自立,内以力自备,慕德者不战而服,犯德者畏兵而却"。(《论衡·非韩》)历史上儒家和法家任德与任力之争提供给我们这样一条历史启示: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应继承和弘扬"协和万邦"的优良传统,在国际关系上树立道德大国的形象,同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捍卫国家的主权,也要注意发展相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中国的典籍博大精神,熟读、熟知中国先人的典籍,让我们知道从哪里来,到那里去,不忘初心,走好未来的路,把我国建设的更加强大与美丽和谐!
中国的典籍,有不少知识和学问,学习会后,让我们开阔视野,了解更多的知识,如九州:
豫州:今河南省大部,山东西部和安徽北部等。
青州:山东半岛,黄河以南,泰山及其向东到大海。
徐州:泰山以南,淮河以北的江淮平原。
扬州:淮河以南,长江下游及其岭南。
荆州:湖北省及其长江中游。
梁州:秦岭以南和四川盆地。
雍州:甘肃和陕西省一带。
翼州: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和辽河平原。
兖州:黄河与济水之间。
‘中国’这个词,在文献中最早出现在《尚书》里。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也是中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也是中国……
《尚书》是中国的典籍,无人讲解很难读懂。《典籍里的中国》摄制组让古人和现代隔空对话是一大亮点,也是别具匠心。“古代护书人”伏生是讲述书中故事、解读书中思想要义的串联人物。镜头一转,主持人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伏生对谈,陪伴他“穿越”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今人如何读《尚书》、学《尚书》、传《尚书》。撒贝宁和伏生一问一答,回答了不少观众的难题,豁然开朗,喜欢这样鲜活的教育方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好了中国典籍,不但丰厚知识、还可以滋养心灵,成为更加完美的人!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四
三十晚上还在感叹:以前的春晚,是主角,全家人围坐在电视前,目不转睛,气氛热烈;现在的春晚,是背景,全家人围在一起,玩着手机,聊天吃零食。
快节奏的社会,焦虑的生活,让我们爱上了手机的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爱上了小视频的喜感、朋友圈的热闹。什么时候,能让我们主动放下手机,屏蔽一切消息,静下心来看会儿电视呢?
不料初一晚上,就偶遇了这样的机会。那是刚吃过晚饭不久,我突然扫到电视屏幕上中央一台正在播出的节目,独特的舞台,厚重的
画面……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几千年来,祖先一直在记录我们的历史,讲述我们的故事。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人们世代守护,薪火相传,让精神的血脉延绵至今……”
帅气的撒贝宁那铿锵有力、意蕴深长的讲述里,我闻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立刻坐下来想看个究竟。这一看,就是近两个小时。
原来,这是一档新的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它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
这种多舞台、多空间、沉浸式戏剧,和古今对话的方式,讲述典籍故事,对话华夏先贤,带给观众独特的感受。
第一期节目选择的典籍是《尚书》。
凡中国人,都知《尚书》。只是,因为时间与空间的距离遥远,我们知有《书》,却不懂《书》。它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相传或为孔子晚年编纂。通过这期节目,我们得以走近它,聆听它,与它对话,懂得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尚书》之所以能逃过秦始皇“焚书坑儒”,流传至今,在历史上,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伏生(伏胜)。为了保护《书》,他的儿子失去了性命;为了保护《书》,他的妻子忍饥挨饿最终死在他的怀中;为了保护《书》,他把《书》藏于旧宅墙壁之中,而后流亡他乡。汉
朝安定后赶紧回乡开墙取《书》,却发现因年代久远,已损失数十篇,仅存 28 篇。他心痛自责,自此开始在山东全力传授《书》。
到汉文帝时,为了传承文化,四处征求能通《尚书》研究者,听闻有伏生正传授《尚书》,于是下召让他去朝廷讲学。但那时,伏生已 90 余岁,老不能行,文帝遂派晁错等人到他住地学习。《尚书》得以流传。
节目中,撒贝宁与倪大红所饰演的秦朝博士伏生跨越时空对话,带领着我们一同穿越至两千年多年前,听伏生给晁错传授《尚书》。我们看大禹治水,了解《禹贡》中“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的艰辛与伟大,见证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凉州、雍州)初分之豪迈与激情,体会百姓之欢欣与鼓舞。伏生之问振聋发聩,幼年伏生之答响彻千年。
伏生再传《牧誓》,周武王欲伐纣,却遇洪灾,且以五万对纣王七十万大军,力量悬殊。占卜为凶卦,众将领力劝武王不要违背天意。武王拔出宝剑,劈断桌角:“我今天就让你们看看什么是天意!”
这时,前方来报,四方部落、八方百姓听闻武王伐纣,倾己之力伐木铺路、运送粮草、阵前倒戈,武王热血沸腾,众将领热血沸腾,齐诵:“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这句话的意思是举起你们的戈,排列好你们的盾,竖起你们的矛,我要宣誓了。短短 12 字,展现了武王伐纣的决心!一个解救黎民于水火的君主形象鲜活出现在我们眼前。
逼真的场景,真情的演绎,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了解《尚书》及其
有关故事。更令人感动的,是剧中几次对话:伏生与晁错的对话,伏生的老年与幼年对话,伏生与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对话,伏生与现代小学生的对话。
一次次的对话,串联古今,倪大红先生饰演的伏生,真正是演活了,屏幕前的每一个人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一个对《书》热爱、舍命护书传书的伟大形象。那眼神,那恸哭,那哽咽,那执着,都让我们忍不住哽咽流...
篇五: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典籍里的中国》感想范文 4 篇《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尚书》《论语》等流传千古、享誉中外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观看《典籍里的中国》感想,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感想篇一
刚到新年,《典籍里的中国》一场“《尚书》的流传”感动了不少人。真的把诘屈聱牙的古籍活了起来!
可惜,在今古文《尚书》这个问题上,似乎没有说得很清楚。
《尚书》概况
《尚书》,即上古之书。“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中国自古重视文献流传,上古文献有所谓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说。相传,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中国很早就建立了史官制度,其中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说法,事即为百国之春秋,我们今天可见鲁国之《春秋》。记言之书,即为《尚书》。
《尚书》为记言,主要记载前代明君贤臣之言论,有典谟誓命训告。而根据所记朝代不同,又分为虞、夏、商、周四部分。
《尚书》原本称《书》,汉代以后被列入儒家经典“五经”,故又称《书经》。
今古文《尚书》差别的产生
自汉初以来,有今文、古文两种不同的传本。《汉书·艺文志》说:"《尚书》原有 100 篇,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焚书令》,秦代的焚书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
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 28 篇,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
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 16 篇。
伪古文《尚书》
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中,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 篇(梅赜从原先的 28 篇中析出 5 篇)、伪《古文尚书》25 篇。
唐代,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其中《尚书》部分就以这部《孔传》作注。孔颖达撰的《正义》,成为官定本颁行全国,其经文并刻入《唐石经》中。宋代把《孔传》和《正义》合成《尚书注疏》,明清时刻在《十三经注疏》中。
唐代起,即有人怀疑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的真伪,宋代吴棫正式提出了考辨,以后递经明梅鷟、清阎若璩、惠栋等人进行了严密考证,最后判定这部书是"伪古文尚书",《孔安国传》是"伪孔传",这一本子是"伪孔本"。
如何看待伪古文《尚书》
伪孔本中保存了今文二十八篇,虽非先秦原本,但也应该是商周文献的孑遗,仍是当代研究古史的珍贵史料。
李学勤先生强调:“史料不是只用真假来判断,而是有可行性高低的问题。”
因为研究先发现的大量简帛书籍,与现存古书相对比,不难看到,在古书的产生和传流过程中,有以下多种情形值得注意:
1、佚失无存。2、名亡实存。3、为今本一部。4、后人增广。5、后人修改。6、经过重编。7、合编成卷。8、篇章单行。9、异本并存。10、改换文字。
“总的说来,除了少数经籍早已被立于学官,或有官本之外,古籍一般都要经过较大的改动变化,才能定型。”
清华简《尚书》
在清华大学 2008 年 7 月入藏的一批战国竹简中,出现了失传两千多年的《尚书》真正原貌。
清华简中已发现有多篇《尚书》,有些篇有传世本,如《金縢》、《康诰》等,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
更多的是前所未见的佚篇。《傅说之命》与今本《说命》不是一回事。《书序》告诉我们《说命》是三篇。当代清华简的《傅说之命》真是三篇 。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感想篇二
1、主持人和嘉宾预热典读会,太吸引人了!
嘉宾都是重量级的人物,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尚书》学会的钱会长等。
几个人侃侃而谈,提纲挈领,就把尚书的重要性提了出来。《尚书》对于华夏民族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其中提到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说明了这是一本对全民和国家都有好处的书。
《尚书》是源头,就连后来孟子所说的民为贵君为轻,以及荀子所讲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都是由尚书中的这句话演变而来的。
所以说,尚书重要,因为它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2、多舞台话剧场面演绎古代故事,太震撼了!
演播室之外,表演环节创作班子令人震撼、中国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亲自挂帅担任艺术总监,倪大红亲自出演保护《尚书》一辈子的伏生,演绎了一个精彩的伏生救《书》图。
伏生,秦朝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伏生从图书馆里偷偷地把尚书运了出来,因为那时候是竹简记录,现在的一本书那时候得写一车竹简,所以老人历经千辛万苦,甚至牺牲了孩子和老婆,才把《尚书》运回老家。
没想到,家乡也是战乱不断,为避战乱,伏生就把尚书藏到了家中墙里,20年后,拿出来的时候,发现已经损毁大半,只剩下一小部分共 28 章内容还算完整。
故事虽简单如此,但是用话剧表现出来就难了,可是央视和请来的艺术家门做到了。
大禹治水定九州、周武王在牧野的故事,伏生传书、伏生童年学《书》等几个历史场景,分别在搭建的多个舞台上演绎,梦幻的灯光,场景的无缝切换,演员阵容的强大,精彩的表演,都令人赞不绝口。
3、撒贝宁和伏生上演穿越,太奇思妙想了!
撒贝宁和伏生先后穿越 2000 多年的时空进入对方的生活空间并与对方进行对话,这个编剧编得太厉害了,把现代人的疑问提出来,让伏生解答。
节目的最后,再请伏生穿越到现在的图书馆,让伏生知道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想要看尚书唾手可得,因为人人都有手机,搜啥有啥,这样也可以告慰为保护《尚书》倾其一生的付出和希望了!
当然,书中对孔子修尚书,他的后人孔安国致力于推广尚书,也有所提及。
总之,《尚书》作为四书五经之一,是华夏文明的瑰宝,传承下来九死一生太不容易了,弘扬书中所讲述的内容和道理,就是《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的目的,而且央视做得非常完美,真正把这本上古文献解释得通俗易懂,老少咸宜,让普通人也理解了这些古老的东方思想和古老智慧,相信这些知识一定会滋养更多人的心灵,并点亮他们的未来!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感想篇三
【不读典籍,愧对先人】
在亲戚家拜年时看到《典籍里的中国》的预告,觉得央视出品的质量应该不错,看完觉得不只是没让我失望,更是深深的震撼,过程中有几次看的我泪流满面。
节目通过古今读书人对话的形式讲述,通过戏剧的形式再现历史。
节目演绎了多个场景,老戏骨们演技炸裂,群演也各个演技在线,加之舞台效果多种加持后,给人极强的故事沉浸效果,加上《书》中经典部分的诵读,看得我热血澎湃,被深深震撼。油然而生出强烈的华夏儿女自豪感。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的精粹绵延不绝?
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
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过程给了我们答案。
整个节目中,最打动我的还是伏生跟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的部分。
秦焚书以后《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
在浩瀚的历史大潮中,任何一个个体都显得微不足道,无比渺小。
可是伏生却视《书》如命,凭一己之力用生命护《书》。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
老戏骨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在回忆这段坎坷时欲哭无泪的陈述,将伏生以命护《书》之艰难刻画的入木三分,看得我泪流满面。
虽后世发现了《书》其他留存的版本,但那一刻对他来说,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而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
是什么给了他们如此决绝的力量?一定是《书》中的思想鼓舞了他,一定是《书》中的智慧塑造了他。
后人评价:“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
所以,与其说是伏生和家人以极强的愿力以命护书,这又何尝不是华夏文明在一个微小个体身上所展现出的惊人生命力?
能够绵延五千年历程,这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真理。
时间所限,节目不可能把《尚书》所有的内容全部展示出来。
但这已经足够。她让更多人认识了《尚书》,了解《尚书》对华夏儿女意味着什么,引导更多人去关注《尚书》,学习《尚书》所蕴藏的华夏智慧。
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虽然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水平比古人高,但在人文智慧方面,我们还远未超越古人。
历代后人所做的所有探索,也不过是为古圣先贤智慧做的注脚。
希望可以借由这一个栏目开始,自己能够对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有一个基本认知,学习构建起自己的华夏文明知识体系,不断学习体悟古圣先贤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
此刻,很多问题,已有答案。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感想篇四
【品读尚书,品味经典】
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
《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篇六: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籍里的中国》不仅呈现了精彩的舞台演出,更着力于展现《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节目将聚焦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最具影响力的经典书籍。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欢迎大家参考!《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一
近日,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开播,首期通过演绎汉代伏生传《尚书》的感人故事,在古今对话、时空转换中,让《尚书》这部传统文化经典进入大众视野。节目不仅呈现了精彩的舞台演出,更着力于展现《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
让《尚书》的奥义可感可知
“说来不是我舍命护《书》,是我妻、我子、我全家舍命护《书》!”
节目中,演员倪大红饰演的“古代护书人”伏生,是讲述书中故事、解读书中思想要义的串联人物,撒贝宁则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伏生对谈。他们又共同遇见了四千多年前治水分九州的大禹、三千多年前牧野誓师的周武王。
选择《尚书》作为节目的开篇,是因为《尚书》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之称,记载了中华民族上古时期从尧、舜、禹到夏、商、周的重要历史。打开这本书,我们可以追溯到华夏文明的源头。
《尚书》共五十八篇,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分成四部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在介绍《尚书》时用了这样十二个字:“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即《书》的奥义充分地体现在典谟、训诰和誓命当中。这里说的是《尚书》的六种体例:典、谟、训、诰、誓、命。
典是先王们用来治国的典章制度,如《尚书》的第一篇叫《尧典》,记载了尧和舜治理国家的一些事情。谟是记载古时君臣谋划治国方略的言论,如《皋陶谟》篇就主要记载了舜和大臣们讨论国家大计的对话。训即大臣对于君主的劝谏。诰主要是君主对臣民的告示、告诫以及劝勉。誓是在战争时期的战前君主对将士的动员令或宣战令。命就是君主所颁布的正式命令。
《荀子·劝学》中说“《书》者,政事之纪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说“《书》以道政事,儒者不能异说也”。可见古人认为,《尚书》所记载的就是上古时期治国理政的大经大法,《尚书》和蕴含其中的治国理想,早已成为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打开《尚书》,格言警句俯拾皆是:谈及官吏选用,有“知人则哲,能官人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要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举、无偏无党。处理对外关系时,应以“睦乃四邻协和万邦”为最高准则。围绕从政者个人的修身立德,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要从自身着眼,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要从细节着眼,从小事做起,做到兢兢业业、慎始慎终。而“满招损,谦受益有容,德乃大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这些出自《尚书》的名句,其思想内涵更是早已超越为政的范畴,成为全体民众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
如何把《尚书》这样的上古典籍变成当代观众可感知且可共情的作品?《典籍里的中国》戏剧部分成为了节目突出的创新亮点,演员对角色的塑造堪称“出彩”,为提升节目的质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此次担任《典籍里的中国》艺术总监,她认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精神,中国国家话剧院责无旁贷!”此番创作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在深入传统文化宝库、探得“宝物”的基础上,以现代人的视角
提取精神内涵,同时将多时空舞台与视觉技术手段结合,让传统题材作品既保有传统的独特韵味,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借助电视节目与戏剧各自独特的表达优势,对蕴含在古籍中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进行了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中华文明之光,感动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力量。
禹定九州 华夏一体
节目中,反复诵读了《禹贡》开篇的“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几句。演员重现了大禹与先民治水的场景,他们仅有简陋的治水工具,却不畏洪水泛滥,誓要争天下安宁。
然而正如节目中所介绍的,禹最大的功绩并不仅如此,在治水的同时,他还做了治理、考察、规划等一系列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开辟出一大片文明的土地,形成华夏文明的地理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到处都有禹留下的足迹,于是就诞生了“禹迹”这样一个名词,以此指代华夏这片文明地域。
可以说,禹迹是华夏疆域的第一个名称,先秦时期的人们普遍使用这个名称来表示自己所在的位置。例如春秋时期的铜器“秦公簋”上的铭文就写着“鼏宅禹迹”。山东临淄齐国故城出土的“叔夷钟”上亦写有“处禹之堵”,这是齐灵公为封赏大臣叔夷而铸造的铜器。“鼏宅禹迹处禹之堵”这两句话其实意思基本一致,即居住在禹迹的范围之内。
伏生有这样一句台词:“茫茫禹迹,画为九州”。这句话出自《左传》,从这句话中我们了解禹迹与九州的关系——九州是对禹迹的进一步分区。因为禹迹的范围太大了,人们在禹迹里还是分不清东南西北,于是把禹迹分成九个区域—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以后再说自己在什么州,就既表明了自己在禹迹里面,也说清了自己的具体方位。
为什么是九州?不妨看“州”这个字。州字在甲骨文里就出现了,字形中自上而下的三条曲线是“川”,表示河流;中间曲线上的小圆圈,意思是水所环绕的一块地方。所以,“州”的本义是指水中的陆地。而治水可以简单理解为把水排走、开辟出一块块干燥可居的地块,古人于是把“州”与治水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讲,由此传播开大禹治水、划定九州的故事。
九州中的一些名字今天还在被使用,如徐州、扬州、荆州等。虽然今天这些州的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位置仍然与古代那些州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些州的名称则成为省的简称,如河南简称豫,河北简称冀。
随着历史发展,九州成为华夏文明区域的代名词,其中包含两个最基本的意思。第一是地理范围。九州包括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这是华夏文明最核心的地域。第二是完整性。九州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域,就是最早被称作禹迹的那个地域。九个州,一个都不能少,少一个,华夏地域就不完整了。这一点深深地铭刻在华夏人的心中。
在节目的演绎中,主持人撒贝宁与伏生这样一番对话,让观众们心潮澎湃:
“华夏为何一体?”
“自古就是一体。”
中华民族的大地,和中国的文明、思想完全融合在一起。这片大地浸润了漫长的历史,其中的山、河、平原、湖泊,都不只是自然之物,而是有着历史的意蕴。悠悠千年,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朝代如何更迭,这份对原乡故土的朴素情感始终流淌在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
民心即天命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伏生讲解的第二个故事来自《牧誓》,说的是周武王在牧野之战时领着众人念出出征誓词。舞台上,万军之中,周武王振臂一呼,众人齐声响应。在演员们的演绎下,仿佛古战场就出现在我们面前。短短的几句话气势如虹,让人感受到了势不可挡的力量。《牧誓》不仅描述了武王伐纣的过程,也指明了武王伐纣的原因,写出了兴亡之道。
《典籍里的中国》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戏剧化结构和影视化表达,其更大的创意是在主题立意上的交相辉映。大禹治水安民、武王为民伐纣等多场戏剧,始终围绕“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一鲜明主题展开。
正如节目嘉宾、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介绍,“民本”这一概念即萌发于《尚书》。除了节目中提到的《五子之歌》《禹贡》《牧誓》等,在《尚书》多篇中均可看到,为政者们不仅提出了“民惟邦本”、“民心”为重的思想,并且也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笃行之。
翻开《尚书》首篇《尧典》,文中对尧帝的颂扬是同百姓密切相连的。如:“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这是说,尧能发扬美德才智,使九族亲密和睦,还能公平地善待百姓人家。“百姓昭明”的“昭”字,本义是昏暗中出现一抹亮光,有引导光明之意,这是指百姓们从昏暗的日子里看到了曙光。“黎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尧典》,“黎”从“黍”,是一穗聚有很多颗粒的小黄米。黎民指众多人民。“黎民于变
时雍”是说众多人民也随着变得友好和睦了。可见,在《尧典》里,领袖与人民的关系已讲得生动而富有深意。
《尚书》还记载了尧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皋陶。皋陶辅佐了尧、舜、禹三代帝王,同尧、舜、禹共同被后人并称为“上古四圣”。在《皋陶谟》篇中,他向大禹讲了执政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通观九德,充满哲思和智慧,均能体现出对待人民的态度。皋陶认为,能做到三德,就可以做卿大夫;能做到六德,就可以做诸侯;如果能把九德普遍施行于政治,使有德才的人担任职务,那么各种事情都会成功。
大禹还曾向皋陶请教:怎样才能使臣子们同心协力?皋陶则告诉大禹最高执政者的四项要务:修身律己,教导亲属,知人善任,安民。前三项要务,都是为了安民,也只有做到了前三项,才能真正实现安民。
可以看到,在《尚书》这一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献中,对人民的认识就已非常深入且非常智慧。
皋陶的思想深远地影响了孔子,孟子等又把孔子的思想继承下来,如孟子直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礼记·大学》里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其中也包含着四项,一是修身律己,二是要教育家属子女向自己看齐,做到这两项才有可能去做后两项,即治国并使天下太平。这与皋陶论“修身律己,教导亲属,知人善任,安民”,正是一脉相承,成为后世一代又一代读书人毕生的追求。
自《尚书》始,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不能忽视的巨大影响和伟大力量。西方有很多城堡,惟中国有万里长城。长城为何
要绵延万里?因为它身后的土地和人民需要——它不像西方城堡那样只是为了保护城堡内贵族的安全,而是要护佑所有百姓,为所有人阻挡战火烽烟。
“读《书》,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有册有典,以史鉴今,是中华民族之幸事——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二
小时候写作文,但凡是遇上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用上的素材无非是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或者是喝雄黄酒、吃月饼、守岁等传统习俗。殊不知,在上下五千年灿烂的中国文化中,还有史书典籍在历史长河里熠熠发光。
走进《尚书》、《论语》、《史记》等史书典籍,作为后来者的我们,可以更深入了解璀璨文化和真实历史。
事实上,想要真正读懂典籍并非易事,而央视一套在大年初一重磅推出的文化类创新节目--“讲好中国故事系列”的最新力作《典籍里的中国》邀请实力派演员变身典籍名家,用戏剧化的舞台呈现典籍中的故事,之后再穿越时空,和当代主持人古今对话。用“戏剧 影视化”的表现形式,在一字一句的台词对白中,让典籍里的生涩文字变得鲜活滚烫。
《典籍里的中国》选的第一部典籍是《尚书》,扛起开播大旗的演员是老戏骨倪大红,要知道,一档听起来严肃认真的文化类创新节目,开场必须要有两把刷子,拿出看家本领之后才能让观众心服口服。
如此重要的出场顺序,足以看出倪大红老师在业界的实力与位置。
事实上,倪大红的确不负众望,一生读《书》护《书》传《书》的伏生,本就是白发苍苍的近百老人,在倪大红的演绎下,无论是拄拐还是作揖,无论是对话还是独白,形体和语气都恰如其分,直扣观众心扉。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谁能想到一个讲中国古文学的节目,能让观众情不自禁泣不成声呢?
倪大红没有一句多余的台词,简单的自言自语足以让人泪奔--
“说来不是我舍命护《书》,是我妻、我子、我全家舍命护《书》!
他扮成白发苍苍的老伏生,一辈子都在为《尚书》奔波,坚定不移地走在传承文化的道路上。当《书》在乱世之中未能保全时,他自责呜咽,那些恰到好处的眼神和动作,让撒贝宁忍不住落泪。
《典籍里的中国》,倪大红完美开场,伏生本生的形象跃然于屏幕之上,这得益于他根植于内心的文化修养,以及对传承文化的追求。
是的,这并非是倪大红第一次演绎有深度的角色,早在《北平无战事》、《正阳门下》、《情满四合院》等优秀剧目中,他便通过塑造角色展示出了和时代气息完美融合的文化味道。
过往的角色经典又深入人心,能安静沉淀文化,也能不动声色将国民度收入囊中,还能扛起央视巨制综艺开播大旗,传承中国文化,以一己之力讲述典籍故事,“偷”走太多观众眼泪。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三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
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本节目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典范,对于高考语文极具指导性。
节目中,演员重现了大禹与先民治水的场景,他们仅有简陋的治水工具,却不畏洪水泛滥,誓要天下安宁。在《尚书·禹贡》一篇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更为壮阔的大禹分定九州历史: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书·禹贡》作为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典范之作,他的问世、留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尚书》是怎样一部书?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
篇七: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21·12(下)《科技传播》90科技新闻传播作者简介 :杨志林 ,南平广播电视台。守正创新,探寻文化类节目的爆款密码——以央视《典籍里的中国》为例杨志林摘
要
2021 年 ,大型文化类栏目《典籍里的中国》经央视综合频道推出后 ,就以它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成为文化节目中的爆款 ,节目一经开播便创下同类型题材的收视新高 ,霸榜央视频、抖音、知乎、新浪微博等多个网络平台 ,豆瓣平均得分超 9.4 分。节目刷屏的背后更催生了“典籍热”,激发起了众多观众主动品读典籍的兴趣。2021 年 6 月 ,在第二十七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奖典礼上 ,该栏目成功获得“最佳电视综艺节目”殊荣。文章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研究、分析这档栏目的创作方法和节目背后的文化内涵 ,探寻其爆款密码。关键词
传统文化 ;电视综艺 ;守正创新 ;爆款密码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1)297-0090-03作为一档文化类栏目 ,《典籍里的中国》独辟蹊径 ,聚焦《尚书》《诗经》《楚辞》《论语》《道德经》《史记》《传习录》《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孙子兵法》等经典书籍。穿越时空 ,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源起、流转及书中的典型故事 ,让人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产生共情 ,进而增强受众的文化自信 ,激发大家的家国情怀。节目中 ,撒贝宁一改过去主持人形象 ,以“当代读书人”角色参与创作 , 《典籍里的中国》一经播出便走红荧屏 ,成为“现象级文化亮点”。本文从意象蕴含、艺术创新、情怀表达、文化自信等几个方面 ,对其爆款原因进行分析与探讨。1
借用意象“小切口”,展现家国“大情怀”栏目中提到的大多数典籍 ,都值得我们每个人花费一生去研读 ,所以 ,想要在一档 90 分钟的节目中完成对一部典籍的解读 ,尽可能地展现其价值 ,可谓极大地考验着主创者的能力 ,《典籍里的中国》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之一便是寻找代表“意象”的实物 ,通过这些“意象”的钥匙 ,解锁那些隐藏在典籍背后的人与事 ,从而帮助观众理解典籍中所传达的意义、思想以及精神。在《典籍里的中国 • 楚辞篇》中 ,节目重点聚焦《离骚》《天问》和《橘颂》,力图透过华丽、飘逸的外表 ,引领大家感受其滚烫、坚毅的内核。比如在《橘颂》这一章节 ,就通过来自屈原家乡——楚国秭归(今湖北宜昌境内)的“橘子”这个具体的实物 ,对它意象化处理 ,以此来展现屈原赤诚的家国情怀。橘子在这期节目里 ,先后出现了 5 次 ,一个橘子 ,串联起了屈原跌宕起伏但又不屈不挠的一生 ,连接着他对楚国以及民众的热爱。观众通过“橘子”这个意象 ,了解了《橘颂》的内涵 ,而通过《橘颂》,继而读懂了屈原。在《典籍里的中国》系列节目中 ,通过具体的意象之物 ,来实现思想承载、情怀表达的例子还有很多 ,比如《论语》篇中 ,孔子与众弟子分享的那碗“薄粥”,不仅让人看到了孔门师生的温情 ,更让人看到了推行“大道”的艰难 ;比如《天工开物》篇中 ,袁隆平和宋应星寻找的那棵与众不同的“种子”,它不仅是能生根发芽的种子 ,更是代表科学家造福人类的梦想。《典籍里的中国》,正是通过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意象“小切口”,展现典籍背后所蕴含的家国“大情怀”。2
巧设“穿越”剧情 ,让先贤见证时代之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需要在创新表达形式上下功夫 ,尽可能地从形式和内容上给予创新 ,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开来、传承下去[1] 。《典籍里的中国》主创团队在一部典籍、一个人物、一条主线的严谨构架体系里 ,别出心裁地设计出一幕幕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 ,营造出一个又一个“故事讲述场”。比如在《典籍里的中国 • 楚辞篇》的《天问》部分 ,主创人员让屈原“穿越”到当下 ,亲眼目睹DOI:10.16607/j.cnki.1674-6708.2021.24.028
《科技传播》2021·12(下)91科技新闻传播2020 年 7 月 23 日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升空的震撼场景以及 2021 年 6 月 17 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空间站的高燃镜头。舞台上 ,屈原对着三名中国航天员连连挥手 ,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反复吟诵着自己的诗句 :“路曼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最后,屈原发出一句感叹 :
“我看到了最浪漫的诗!我把诗写在竹简上 ,他们把诗写在宇宙中!”巧设“穿越”剧情 ,让传统与时代碰撞 ,可以说《典籍里的中国》正是通过这种戏剧化的方式 ,在节目中构建起了情绪高潮。比如在《典籍里的中国 • 尚书篇》中 ,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身份与“古代护书人”伏生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 ,二人穿梭于上古时期、商朝、春秋、战国、汉代、唐代等多个朝代 ,围绕《尚书》进行思想碰撞和文化传承 ,并且把这种穿越一直延展到 2021 年 ,在现代化的图书馆里 ,驻足欣赏新时代的青少年诵读《尚书》。在《典籍里的中国 • 天工开篇》中 ,更是把穿越运用得充分 ,撒贝宁邀请老年宋应星来到 300 多年后的现代 ,看当代科技工作者们如何在天空、大地、海洋续写《天工开物》,尤其是当 300 多年前的宋应星和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跨越时空的握手 ,宋应星从袁隆平院士手中接过那株超级稻时 ,让人看到了不同时代科技者心灵的碰撞。通过古今“穿越”这种戏剧化的情景演绎 ,牵引着观众的思绪和情感 ,让人们能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产生共情。《典籍里的中国》将戏剧的传统美学融入电视创作的积极探索 ,节目成功地挖掘出了典籍里蕴含的思想精华 ,并让它穿透数千年的历史时空 ,与当下观众形成精神上的共振 ① 。这样的穿越 ,才有历史的格局 ,才有时代的情怀 ,才有文化的担当。它贯通了时空、打破了隔断 ,让我们回望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前行的路。《典籍里的中国》以强烈的仪式感、厚重感和时尚感 ,重新定义了“历史穿越”,涵养着坚守初心、向新而行的精神力量[2] 。3
实力派演员加盟 ,让节目锦上添花《典籍里的中国》之所以能成为文化类节目的爆款 ,跟实力派演员的倾情演出也有很大关系。据了解 ,每期节目都邀请口碑与演技都好的实力派影视嘉宾参与故事演绎。我们仍以《典籍里的中国 •楚辞篇》中的几位演员为例 ,屈原的扮演者王洛勇 ,楚怀王的扮演者汤镇业 ,彭咸的扮演者崔可法 ,上官大夫的扮演者翟臣 ,南仁东的扮演者成泰燊 ,他们全是来自影视一线的实力派演员 ,尤其是王洛勇先生 ,曾是“美国百老汇亚裔演员第一人”,共演了 2 478 场音乐剧《西贡小姐》,在美国家喻户晓 ,《纽约时报》称赞他为百老汇的“百年旗帜”。2001年 ,王洛勇离开百老汇回到国内拍戏 ,先后获得过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男演员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等殊荣。这次在《楚辞》篇中他扮演屈原。公元前 296 年 ,不愿割让土地而被扣押的楚怀王客死于秦 ,王洛勇演绎了屈原臆想中与老友楚怀王“泪别”的场景 :满头白发的“屈原”一边痛苦地回忆着往事 ,一边含泪将橘子皮往嘴里塞。作为老戏骨的王洛勇老师用精湛的演技 ,将屈原复杂的内心活动转化到吃橘子这个简单的动作之上 ,那颤抖的近乎无法控制的进食动作 ,背后隐含着的正是屈原浓烈的家国情怀。对于王洛勇的这次表演 ,网友给出了四字评价——“演技炸裂”。纵观《典籍里的中国》系列节目 ,演员的选择都十分讲究,主演当中,没有流量小生,从第一期《尚书》篇中伏生的饰演者倪大红,到第二期《天工开物》篇中宋应星的饰演者李光洁 ,再到《论语》篇中孔子的饰演者王绘春 ,以及《楚辞》篇中屈原的扮演者王洛勇、楚怀王的扮演者汤镇业等人,都是“戏骨”级演员。邀请实力派演员加盟 ,匠心演绎这些典籍文字背后的精彩故事 ,节目在引发人们关注和热议的同时 ,更唤起了人们阅读典籍的热情。4
守正创新 ,给传统文化以时尚表达***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中华典籍浩如烟海 ,是前人思想的汇聚 ,是先贤智慧的结晶 ,但提起古籍 ,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晦涩难懂 ,让人望而生畏 ,导致不少典籍要么高悬于象牙塔 ,要么尘封于藏书室。如何让这些经典不再“高冷”?如何让更多的观众对古老的典籍产生兴趣?《典籍里的中国》在这方面大胆探索 ,守正创新。品鉴这档栏目 ,可谓是“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成功将一部部优秀典籍转化为时代作品 ,搬上舞台 ,呈现于荧屏。一是以“戏剧 + 影视 + 文化访谈”的形式 ,为受众营造“沉浸式”的视听体验。过去的电视文化类节目侧重演播室录制 ,多以访谈形式完成 ,缺乏对实景实物的真实体验 ,缺乏对历史文化的深层挖掘 ,很难让观众产生代入感。《典籍里的中国》主创人员大胆创新 ,在形式上打破常规 ,以“戏剧 +
2021·12(下)《科技传播》92科技新闻传播影视 + 文化访谈”的形式 ,为受众营造“沉浸式”的视听体验。节目依托优秀典籍自带的文化光芒 ,用心找出这些典籍中最具时代价值的部分 ,然后通过艺术加工 ,形成文化之链 ,进而构建出一幅深刻、全面且有洞见的文化传播云图。比如在《典籍里的中国》系列节目中 ,“百岁老人”伏生讲述自己一生舍命守护《尚书》的故事 ,宋应星与袁隆平跨越300 多年的握手 ,司马迁子承父志、著书立说 ,屈原与“天眼之父”南仁东跨越两千年的时空对话……通过这样的创新演绎 ,为我们解读古籍经典、触摸中华文脉打开了新的可能。《典籍里的中国》致敬传统、尊重观众 ,精准找到了能让古代人和当代人内心贴近的共振点 ,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二是把传统文化与高新科技、动画特效以及3D、5G 甚至 VR、AR 等数字技术相融合。《典籍里的中国》在制作过程中 ,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以时髦的、先进的、前卫的技术比如环幕投屏、VR、AR 等数字信息技术以及实时跟踪的舞台技术 ,展现这些经典书籍是如何诞生、流传至今的 ,节目还根据新媒体的传播规律 ,加以开发利用 ,设计出多种适合新媒体传播的融媒体产品 ,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叠加刷屏”的融传播效果。《典籍里的中国》引领了传统戏剧艺术和媒体传播艺术的交叉融合 ,形象感性地解读了根植于中国人血液当中的历史文化基因。“惟殷先人 ,有册有典”,让古老的中华文化持续“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使一部部典籍“活”在了屏幕上 ,更“活”在了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心中。假如说“穿透力”是思想性的纵向延伸 ,那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典籍里的中国》则在这方面实现了较好的突破 ,它跨越了时间的墙 ,推开了历史的窗 ,吹拂起新时代的风。5
格局高远 ,始终高擎“文化自信”的大旗******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3] 《典籍里的中国》采用追根溯源、旁征博引的方式 ,纵横上下五千年 ,从中华文明起源讲到新时代发展进程中对文化的传承 ,目光深邃 ,格局远大 ,让观众抚今追昔 ,胸怀天下。《典籍里的中国》之所以广受欢迎 ,成为现象级文化亮点 ,并带动人们主动学习优秀典籍的热潮 ,很大原因就在于 ,这档节目始终高挚“文化自信”的大旗 ,艺术地将那些蕴藏在古雅文字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精神内涵提炼与呈现出来 ,实现了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精神的传承 ,有效地帮助观众理解今日之中国 ,比如以《尚书》为代表的中华典籍 ,见证了民本思想的发端 ,构建了古老文明的体系 ;以《天工开物》为代表的科技典籍 ,记载了古代良工巧匠的奇思妙想 ,铭刻了先贤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这些宝贵的文化密码 ,蕴藏着我们中国人从何而生 ,为何而来 ,又指引着我们该去何方 ,如何走向未来。《典籍里的中国》系列节目 ,内容始终昂扬向上 ,充满正能量 ,通过光影艺术 ,让根植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 ,散发出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6
结语作为一档文化类创新节目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 ,从中甄选出一批值得讲述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品 ,采取“文化节目 + 戏剧 + 影视化”的方式 ,讲述典籍的成书、核心思想以及流转中的精彩故事。通过影视化语言 ,直观地呈现出了一部部典籍的“前世今生”,带领我们与先贤近距离“对话”,给人们带来使命感、责任感 ,让观众透过典籍 ,感受到中华文化沉淀在骨子里的自信和力量。在奔涌不息的中华文明长河中 ,每一册典籍都镌刻着民族的脉络 ,讲述着文明的沧桑。典籍在 ,历史就在 ,我们作为电视工作者 ,作为中华文化交流、传播的媒介人员 ,我们要积极学习、借鉴《典籍里的中国》主创者们这种探索精神 ,守正创新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增强文化自信 ,在继承中转化 ,在学习中超越 ,努力让更多的典籍现身荧屏 ,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 ,在风起云涌的新时代 ,更好地构筑起我们的精神家园。注释①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点评《典籍里的中国》。参考文献[1]孙雷.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N].人民日报,2021-2-18(理论版).[2]高晓红.《典籍里的中国》: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EB/OL].光明网,(2021-03-10).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42FJPairmxh.[3]***.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社,(2015-10-14).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推荐访问:从《本草纲目》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本草纲目 观后感 典籍
热门文章:
- 2023年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发布仪式观后感心得3篇(精选文档)2024-12-06
- 2023年绿皮书电影观后感8篇2024-12-04
- 2023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观后感3篇【优秀范文】2024-12-04
- 2023年度鲁滨逊漂流记观后感6篇2024-12-04
- 2023年度大话西游观后感3篇(范文推荐)2024-12-03
- 2023年关于《榜样6》的观后感6篇【优秀范文】2024-12-03
- 2023年年北京冬奥会的个人观后感8篇【精选推荐】2024-12-02
-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7篇(范例推荐)2024-11-27
- 2023校园防溺水安全教育观后感篇11篇2024-11-26
- 2023年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3篇(2023年)2024-11-26
相关文章:
- 2023年本草纲目读书心得3篇(全文完整)2023-01-05
- 《本草纲目》读后感600字左右,本草纲目读后感500字(4篇)(2023年)2023-06-09
- 最新本草纲目阅读心得1000字,本草纲目阅读感悟(四篇)【精选推荐】2023-07-30
- 体验科学,放飞梦想科技馆观后感【两篇】2022-08-25
- 2022年《千万师生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优秀观后感范本五篇(完整)2022-08-25
- 看见春天防疫科普课程观后感2022-08-26
- 《夜空中最亮星》观后感(2022年)2022-08-27
- 2022年《榜样3》观后感(14篇)(完整)2022-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