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经济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5篇
XX镇经济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5篇XX镇经济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XX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第1篇: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健全服务网络,激活社区资源,强化服务功能,改进社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XX镇经济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XX镇经济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第 1 篇: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健全服务网络,激活社区资源,强化服务功能,改进社区管理服务,提高工作效能,根据区《关于印发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订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社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实践,建立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规范的监督考核机制,实现社区管理的扁平化、精细化、信息化,社区服务的全覆盖、全天候、零距离。
干
二、指导原则
条块 蔚 结合,以块为主;上下 日 联动,整体推进;重心 赞 下沉,夯实基层;以人 辞 为本,突出民生;一岗 砰 多责,一专多能;优化 产 流程,高效便捷;公开 度 公正,规范透明。
三、 遮 成立组织
成立由镇 搓 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 孟 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 承 长,机关各部门、各村 亢 居、开发区主要负责同 要 志为成员的实施社区网 捂 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瞧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惟 ,办公地点设在镇社会 钮 事务办,具体落实网格 燕 化管理工作。镇党政领 腋 导班子成员及机关部门 修 负责人实行包联制
度。
为
四、划分网格、明确网 咬 格责任人
1、按照 添 "任务相当、方便管理 涂 、界定清晰"的要求, 酗 考虑居民的认同度、社 姬 区工作人员状况等因素 暑 ,根据自管小区、物管 勋 小区、单位小区等分类 裔 ,依据户籍人口、流动 卯 人口和管辖面积,合理 吴 设置社区网格。原则上 皂 每个网格以300-5 症 00 户、人口 1000 恢 -1500 人为宜。如 坎 有村民组的,可按村民 僧 组划分。网格责任人一 钨 般由社区两委成员担任 乔 。
2、坚持城乡统 跑 筹发展,同步推进农村 乳 地区的网格化管理工作 梳 。一般以村民组为单位 阅 划分网格,村庄经整治 弱 后集中居住的村,也可 怨 以参照社区的方式划分 登 网格。网格责任人一般 呼 由村两委成员担任。
淤
3、制定网格划分的 敬 网络图,各网格制作公 乡 示牌。各社居委于 XX 昭 年 1 月 25 日前完成划 哨 分,并将结果上报镇社 付 会事务办。
五、工作职 脸 责
网格化管理实行 饼 "人员、职责、任务" 刮 三落实。社区网格责任 熊 人承办民政、计生、就 生 业、社保等社会事务, 酞 协办党建、创建、综治 剐 、安全生产等工作任务 辕 ;村网格责任人的管理 靡 和服务内容要贴近农民 帚 的生产生活实际,重点 普 做好发展生产、民生保 领 障、计划生育、综合治 甩 理、教育培训等服务管 仍 理。
网格责任人负 侣 责信息收集、便民服务 负 、简易问题处理等;成 摔 立社区受理中心,由社 疟 区负责人和有关工作人 哀 员组成,负责社区事务 粘 的综合、分析、初审、 却 公示、调处问题、窗口 摇 服务等;镇行政服务中 琶 心负责业务范围内的审 浑 核、公示、上传下达、 狗 执法、处置等。
六、工 舱 作程序
一般性工作 驯 :网格责任人现场处理 涯 ,登记备案;
需要 山 协调处理的工作:网格 絮 责任人现场受理,带回 拆 社区受理中心商处,处 持 理结果报镇相关部门, 烷 反馈服务管理对象;
垦
突发性工作:网格责 光 任人立即上报,镇、社 杉 区相关部门紧急处理, 沏 网格责任人现场跟踪; 晾
需要审批的工作:
碟 网格责任人掌握信息, 胰 社区受理中心受理界定 辙 ,镇行政服务中心审核 哆 ,报区行政服务中心审 荤批,同时实行镇、社区 镁 公示。
七、工作要求 1 挽 、岗位要求
网格责 睹 任人要强化责任意识, 橱 做到脑勤、腿勤、手勤 骸 、嘴勤、笔勤,成为发 漳 现、受理、处置、协调 庸 、报告第一人。启动阶 位 段网格责任人实行"双 昭 岗双责",要尽快熟悉 爷 相关政策和工作流程, 帚 过渡到"一岗多责"。
狰 能够发现问题,善于处 糙 置问题,及时报告问题 邵 ;推行"错时工作制" 靛 坚持每天至
少到网格巡 毒 查一次;主动与社区居 肾 民交流沟通、增进感情 例 ,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 痊 意;认真填写网格责任 酉 人工作日志,做到工作 醇 日清周结、动态信息及 缸 时录入;注重自身形象 旋 ,严格保守服务管理对 棉 象的个人隐私和不便公 圾 开的个人信息。
2、加 胞 强宣传
多渠道、多 怎 形式宣传,营造浓厚的 够 舆论氛围,提高居民群 炊 众的知晓率、支持度、 痔 参与率。在小区宣传栏 暂 、公共活动场所、各个 化 楼栋等张贴宣传材料, 今 向每个住户发放一封信 弹 ;在醒目位置设置网格 胜 化图谱,公布网格责任 影 人照片、姓名、联系电 栽 话、工作内容和管理服 恶 务职责等信息,向每个 慎 住户发放网格责任人服 鸳 务联系卡。
3、完善功 底 能
要强化以下五种 憨 功能:一是信息联通功 账 能。准确、快速、完整 甲 的获取和反馈信息。二 烛 是处置快速功能。调节 榨 、执法、处置环环相扣 触 、运转快速。三是资源 怎 配置功能。对党的基层 坡 组织、行政资源、社会 蚌 资源和市场资源善于整 脯 合利用。四是便民服务 畏 功能。社区居民能够就 轧 近、及时、便捷的获得 殉 多样化、高质量的服务 斧 。五是社会保障功能。
励 为社区居民尤其是弱势 滇 群体提供社会救助、创 勇 造就业机会。
4、整合 橙 资源
立足自身与借 随 助外力相结合,与辖区 未 单位共驻、共建、共享 懦 ,合理分割各自的责任 袭 和义务。引导和吸纳物 谬 业管理
机构、社区自治 挨 组织、居民组长、"4 屋 050"人员、楼栋长 耶 、热心社区工作同志以 晃 及社区志愿者等作为义 鞋 务信息员、监督员,视 湛 情给予适当的精神、物 悸 质奖励。
八、考核奖惩 宜
对网格责任人的的 队 考核纳入千分制考核, 蕴 考核办法另行制定。对 钩 长期不能适应工作要求 脓 的,按有关规定予以转 溉岗、辞退。网格责任人 搔 要自觉接受上级监督、 铲 内部监督、社会监督、 笔 群众监督,对以权谋私 眨 、玩忽职守等行为将依 傣法依规严肃处理。
第 2 钥 篇:社区网格化管理实 氯 施方案
铁路花园社 渣 区为了更加科学、严谨 兆 、细致、有效的对辖区 掏 进行管理,保证管理的 悦 敏捷、精确和高效。结 召 合辖区实际,特制定本 钵 管理方案:
一、指导思 询 想
以构建社会主义 永 和谐社会为出发点,以 海 将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 兆 为首善之区为目标,以 苹 数字化社区系统平台为 吻 载体。改变过去传统、 六 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 夺 理方式,转变为现代、 誉 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 嫁 理方法,从而使社会管 膜 理科学合理、高效有序 彦 ,全面提升社区管理的 熬 能力与水平。
二、工作 棋 任务
实行"网格化 御 "管理的工作机制,要 筛 求社区工作人员更加深 贤 入走访群众,关心群众 偿 ,加强社区与群众之间 执 的联系,
了解掌握社会 禽 管理工作中的各项动态 疮 信息,帮助群众解决实 沼 际困难,促进社会秩序 菠 稳定。具体任务:
在 负责本区域网格单元内 栗 所有社会管理工作的巡 邀 查、监督,对出现的问 燥 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 套 处置、及时上报。
闪 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 揖 方针和各项政策,宣传 随 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教 岔 育群众增强法制观念和 肚 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艾
详细掌握社会治安、 相 计生、安全生产、流动 贪 人口等状况,以及社会 狄 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 厉 因素等社会管理工作中 豫 的动态信息,调处化解 涨 各类矛盾纠纷,落实重 馁 点人员的帮教和管理。
嵌
关心群众的生活和 驳 生产状况,组织开展各 弗 类活动,帮助群众解决 唆 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 拧 题和困难,引导群众创 果办经济实业、发展经济 控 。
加强舆情信息的 杀 收集,及时汇总群众的 悠 意见与建议并及时上报 浚 ,为社区更好的开展工 庙 作提供参考依据,便于 雄 社区安排或调整工作计 矮 划,提高工作效率。
三 疗 、工作要求
实行" 朋 网格化"社会管理工作 搅 是社区工作人员进一步 踏 深化细化社区管理工作 忠 的延伸载体。按照"属 逾 地管理"、"谁片区、 姓 谁负责"的原则,将责 褐 任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畴 分解到人,全面构建横 札 向到边、纵向到底,一 珠 层对一层负责的工作格 边局。社区工作人员要充 远 分认识到实行"网格化 滦 "社会综合管
理工作的 熏 重要性,积极主动参与 揽 ,切实发挥能动作用, 也 切实做好辖区内的社会 噎 管理工作。
相互交 斤 流,取长补短。实行" 嘛 网格化"社会管理是新 涟 时期做好社区综合管理 漾 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焙 ,在"网格化"社会管 吁 理工作过程中,每一个 逛 工作人员之间,各网格 协 包户工作人员之间要加 帚 强沟通,密切联系,加 歌 强相互交流合作,相互 壶 学习切磋,不断完善" 凋 网格化"社会管理的具 混 体操作步骤、方法,提 缸 高工作成效。
认真 鱼 总结,逐步提高。实行 砚 "网格化"社会管理工 陋 作是社区在新形势下推 陌 出的社会管理工作新举 摇 措,需要努力探索,不 撩 断改进,逐步完善,全 姥 体社区工作人员要以此 依 为契机,积极参与,认 纬 真探讨,总结好的做法 铭 和经验,使之形成社会 佣 管理工作有效的工作模 许 式,使社区管理工作真 杨 正做到小事不出社区, 沮 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 锭 上交,为经济技术开发 窥 区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 渗 久安发挥作用。
第 3 篇 熙 :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 县 方案 一、指导思想
缘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 纫 领,组织机关、社区干 拥 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 晤 ,充分了解群众的意见 吴 和要求,着力解决群众 去 反映强烈和影响社会和 诫 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着 耶 力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 闺 和水平,着力改进工作 饲 作风,提高服务效能。
寅
二、工作目标
依托 娇 现有的社区管理体系和 韵 信息平台,构建“街道 恕 --社区--小区-- 麓 楼栋--居民”的五级 津 网络组织体系,按照" 萌 界线清晰、任务适当、 受 责任明确、便于考核" 脚 的原则,将社区范围划 揉 分为若干个区域网格, 乓 以网格化的方式,建立 燃 网格管理服务队伍,将 伊 社区每名工作者落实到 渝 每一个区域,并在每个 友 网格区域内对党小组、 嘿 志愿者、辖区单位进行 疹 整合,以片带面,以面 亦 带块,上下联动,资源 另 共享,活动共办,形成 颜 全面掌握实情、及时反 姬 映民情、迅速解决问题 吵 、有效化解矛盾的社区 九 管理服务长效机制。
三 二 、工作步骤
1、划 命 网格。结合居民住宅区 粱 、辖区单位分布现状, 乏 按照小区界线、楼栋分 渭 布将辖区合理划分为若 鸯 干个网格,每个网格内 炳 居民约 200-300 洲 户左右,人口约 100 蓝 0 人。
2、组团队 得 。每网格由一名社区工 未 作人员担任网格长,与 者 网格内综合信息员、社 示 区党员、社区民警、社 估 区志愿者等共同组成网 涯 格管理队伍。
3、 诌 定制度。制订相关的《 州 网格化工作服务团队职 圈 责》、《"网格化工作 徘 "网格长职责》、《网 培 格化工作成员职责》、 两《网格化工作例会制度 嘱 》、《网格化工作问题 吟 反馈制度》等。
4 津 、建信息。积极探索, 尤 建立"15N"网格化 云 管理的数字管理平台, 移 实现社区居民基本信息 部 数字化覆盖。。了解网 镰 格
内服务对象的家庭成 厚 员情况以及服务需求, 舅 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资 藏 料信息库,并在各楼栋 增 建立网格分布图,标注 晚 清单元网格的责任人、 邀 责任范围、户数、人数 葫 、党员数、及各类弱势 框 群体信息,建立区域内 饰 的空巢老人、残疾人、 召 低保家庭、4050 人 咽 员、刑释解教和社区矫 许 正等群体重点服务对象 敝 档案,便于及时了解情 振 况,掌握工作动态,做 铂 到服务有重点,工作有 用 方向。
5、明责任 湛 。社区工作者负责网格 蛇 内综合信息收集整理工 控 作:包括责任网格内的 短 计生、低保、民政、文 蛛 明创建、安全生产、综 乎 治维稳等信息的综合摸 吨 底归档,确保信息准确 逻 无误。要求每周对信息 憾 进行整理汇总,与业务 倪 对口专干交接。对有关 泊 民生民情进行分类记录 责 ,解决一件注销一件。
舜 对居民反映求助的事, 蚂 进行分类处理:一般性 湿 事务,由网格责任人现 擦 场处理;需要协调处理 屿 的工作,由网格责任人 乾 和社区协调处理;紧急 伊 性工作或社区不能独立 颅 办理的,网格责任人立 窑 即上报街道、社区,并 阎 现场全程跟踪,做到" 欣去有目的,来有问题、 采 后有反馈",服务更有 轰 针对性和有效性。网格 丙 内其他成员负责提供居 堰 民动态信息收集上报、 驭 社情民意调查、政策宣 趣 传、法律援助、矛盾排 榨 查、矫正帮教等。网格 逸 长对其责任范围的计划 晚 生育、安全生产、信访 榷 维稳等工作出现"一票 玩 否决"情况的,当年考 芥 核为不合格;表现优异 稀 的年底给予表彰。
岂 6、优服务。开展"党 忽 建进组、服务入户"模 娃 式,把党小组与居民小 么 组合二为一建立网格小 茬 组,以网格小组为单位 跃定期组织党员、居民骨 闺 干参加理论学习、民情 饭 议事决策、党内推优等 手 活动。组建日常服务团 褂 队和综合服务团队,向 液辖区居民提供近距离服 玫 务,帮助党组织全面掌 朗 握社区实际情况,准确 室 掌握居民利益诉求,有 驱 效凝聚居民群众。推出 掩《网格民情备忘录》, 征 网格管理服务团队成员 暗 随时记录了解到的居民 窖 情况,并及时与社区沟 情 通联系。吸收社会力量 低 参与到各个网格中,参 馆 与到为民服务的团队中 琼 ,开展送服务帮扶等活 须 动,提供个性化服务。
领 如:社区爱心家园服务 泞 队的为老服务,社区卫 粘 生服务站的健康...
篇二:XX镇经济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x 镇党建+ 网格化治理工作方案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镇域社会治理难题,促进镇域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并结合本镇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作用,聚焦社会治理单元过大而导致的干群联系不紧密、情况掌握不详细、工作落实不精细等问题,以网格化缩小治理单元,加快社会治理日常工作落实的速度,提高社会治理工作质量。以网格化治理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以党风政风的转变带动民风转变,促进镇域社会治理局面不断向好,切实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
二、工作目标 做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镇村干部全纳入、社会骨干全参与,网格内“4+X”力量落实到位(4:镇干部、村干部、组长、党小组长和原始村民小组长及党员等骨干;X:单项中心工作所涉及的部门单位工作人员)。通过网格化治理,实现政府工作纵向到底直达农户、群众呼声上行无阻直达政府。以网格化进一步深化党群干群交流、党群干群融合,增进互信,确保沟通顺畅、落实高效、办事快捷。
三、组织领导 成立网格化治理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第一副组长,其他党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镇人大**具体负责),镇机关各办公室主任、各村(社区)总支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社会治安和应急管理办公室,由综治办主任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的落实、督促、推进等。
四、网格划分
全镇共设立四级网格,镇为第一级网格、村(社区)为第二级网格(10 个)、若干村民小组组成第三级网格(共 219 个村民小组,根据人员数量和面积合理划分 80 个)、合村并组前的原始村民小组为第四级网格(共 565 个原始村民小组)。
网格统一命名,第一级网格即为 **x 格,第二级网格以村(社区)名称+“格”字命名(如老粮社区即为老粮格),第三级网格以村(社区)名称首字+阿拉伯数字按顺序命名(如老 1 格),第四级网格以原始村民小组名称或屋场名称等小地名+“格”字命名(如李家湾格、张家屋场格等)。
五、网格人员 镇干部、村(社区)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原始村民小组长、党员为网格工作人员,第一、二、三级设网格长和网格员,第四级设网格员。
第一级网格:党委书记为网格长,其他党政领导、各村(社区)书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为网格员。
第二级网格:各村(社区)联村领导为网格长并进入某一个第三级网格,总支书记为管理员,其他村(社区)干部、相应镇派干部为网格员。
第三级网格:镇派干部为网格长,一名村(社区)干部为管理员,网格内的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为网格员。
第四级网格:原则上由原始村民小组长为网格员,党小组长、党员、“两代表一委员”和社会贤达等骨干力量参与。原始村民小组长已过世或年龄偏大或因其他原因确实不适合牵头负责的,可由党小组长或其他有热情、有威望的人员负责。
六、工作机制 全镇实行“一网制”,本方案实施后,各线各办不得再另行划定网格,需要实行网格化管理的事项经相关程序后纳入党建+网格化管理内落实。
党建+网格化管理工作与现行联村制度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联村工作主要侧重于常态化工作落实,做好镇村之间的衔接和上传下达工作,党建+网格
化工作主要侧重于中心工作、涉及全镇每家每户且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工作等。
防止出现网格化管理滥用现象,除固定明确的职责外,其他工作需经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决定后启动,由党委书记或镇长部署后实施。
各网格工作人员主要在网格内充分履职:
1.第一、第二级网格主要履行在全镇、各村(社区)进行统筹、调度、推进等职责。
2.工作任务主要在第三级网格内落实,第三级网格内的镇机关干部和网格长必须在本网格内常态化走访,熟悉网格内基本情况和社情民意,与网格内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党员、原始村民小组长、社会贤达等骨干人员保持联系,与群众交心交朋友。
3.第四级网格人员在党建+网格化管理工作中履行辅助、协助职责,支持、配合镇、村网格干部开展日常联络、情况信息提供、模范带头落实、宣传等工作。收集和反映网格内群众意见和呼声,向镇、村网格干部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时向镇村干部反映网格内重大、特殊情况或事项。
4.网格化管理事项涉及部门单位的,驻镇部门单位要明确工作人员到网格落实工作。
5.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加强考核奖惩,对于机关网格化干部,建立制度,将考核情况与年度奖金挂钩。
七、工作要求 1. 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按照党管政法的要求,全镇各党组织要在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中发挥领导作用,纳入各党组织重要议事日程当中,为网格化治理工作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广大党员要积极参与网格化治理工作,在网格中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协助和支持党委、政府推进网格化治理工作。
2. 提高思想认识。网格化治理工作是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的具体实践,有利于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各部门(单位)和村(社区)要切实重视网格化治理工作,通过推进网格化治理确保工作落实精细化、管理细致化。
3. 切实抓好落实。机关各线办、各村(社区)要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落实好网格划分、人员入格等前期任务。网格化治理推进过程中,要切实按照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部署,高质量落实好各项任务。
篇三:XX镇经济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word 可直接编辑 2021 年乡镇社区基层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3 篇目录 关于进一步完善基层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1(乡镇)
........................................................... 1
关于推进网格化管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方案 2(乡镇)
....................................................... 9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工作方案 3(乡镇)
..................................................... 15
关于进一步完善基层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1(乡镇)
为全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化管理成效和党支部领导能力,调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平安志愿者等参与积极性,探索创新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功能齐全、服务精准、治理有序的区域社会治理格局,切实提高我镇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能力,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力落实市委政法委关于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要求和安排,准确认识和把握深化基层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建立组织严密、管理规范、辐射基层的社会综合治理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全镇社会经济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二、工作目标
网格管理参与度进一步提升,群众自主意识明显增强,自我解决问题能力不断提高,幸福感不断提升;网格管理力量进一步增强,实现基层党组织纵横到边、全域覆盖,充实基层服务力量,达到服务群众“零距离”;网格管理职责不断拓宽,充分发挥网格员“六大员”作用,担当好群众教育管理服务职责,实现“一员多能”,基本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助力街道社会治安环境不断改善,社会综合治理机制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计划
(一)创新模式,成立网格党小组推行“党建+网格”综合管理模式,即每个网格成立一个党小组,网格员是党员的由网格员担任小组组长,网格员不是党员的,由网格员推荐的是党员的平安志愿者或镇下沉村居干部担任,依托党建力量和党建平台带动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两个结合”(党建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结合点,党员活动与网格化管理的结合点)、“两个带动”(带动党建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同谋划、同部署,带动网格化管理合力向中心聚集),打通“两个路径”(打通网格内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辐射到网格化管理的路径,打通网格内党员战斗力能够有效牵引入驻网格力量的路径)。一是高标准推动。成立街道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常务副组长,政法委员、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他党政班子成员、各村(所)党支部书记为成 员。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专题部署会,研究部署网格化管理工作,以及如何在网格中发挥党组织的主导作用。二是高质量组建。
每个网格成立党小组,将镇党员领导干部、村组党员干部、平安志愿者等全部纳入各个网格党小组,配齐配强网格党小组工作力量。三是高效率融合。紧密结合党组织活动与网格化管理内容,每月召开党小组会议同步分析、研判、调度网格内日常管理和运行;将网格内日常走访、重点人员管
控、宣传等工作纳入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指挥协调作用,为村(所)、村(组)民等各方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必要时召开网格党小组协调会议。网格内党员要充当“领头羊”,带动和引领其他网格力量参与网格治理,每月进行总结;划分网格“责任田”,党员带头联系网格内居民,将网格内所有住户的服务管理工作分块落实到网格的党员及其他网格力量身上,实现党员包干全覆盖、无死角。
(二)精准规划,纳入网格管理科学精准划分网格,以小区、路段为基本单元,根据各村(居)地理位置分布、地形地貌、交通道路分布和人口聚居情况,将街道 13 个村(所)137 个村居民小组科学划分为 26 个网格,每个村(所)划分2 个网格,共配备 26 名网格员。严格按照“精准划分、科学定格”的要求,做到不留网格管理空白点和交叉点,全镇 7150户 24280 人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
(三)科学分配,增强网格力量 1、壮大队伍。建立镇机关、帮扶单位领导干部、村干部、平安志愿者、“五老人员”、物业等人力资源库,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进作用,做好安全巡防、平安宣传、排查治安隐患、化解矛盾纠纷、关爱特殊群体、便民服务等工作。所有网格力量各司其职,各项责任落实到人,全力做好本网格运行管理工作,做到管理无空白点,网格全覆盖。
2、合理分配。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管用一致原
则,整合现有的平安志愿者力量,着重将镇蹲点领导干部下沉网格,落实“1+N”管理模式(1 名蹲点领导+1 名蹲点干部、1 名平安志愿者等),构建联防、联治、联动的基层综治格局。镇领导干部带头参与,镇 32 名党政领导、机关干部按照蹲村居安排全部下沉到 26 个网格之中,从工作部署、贯彻执行、督导问效、责任落实全方面壮大网格化管理力量。
3、明确职责。制定《网格队伍管理考核办法》,明确各网格责任人工作职责。下沉到各网格中的蹲点领导负责统筹指导、督导本网格一切工作并负总责;各网格蹲点干部负责协助网格员开展本网格综治维稳、重点人员管控、台账资料完善等日常工作;网格长具体负责本村居网格内各项事务,并协助蹲村居领导统筹部署网格内工作,负责配合镇综治中心对各网格员进行培训、考核;各网格网格员、党小组组长负责本网格信息汇总、网格巡查、事件上报、重点人员管控、信访维稳等基础性本职工作,发挥信息员、巡防员、调解员、管理员、服务员、宣传员六大员职能。
(四)掌握详情,建立健全档案 1、建好网格管理成员档案。将网格长、网格员、党小组成员档案建立齐备,并根据个人特长分配相应的职责,协力合作管好网格内各项事务。
2、建好网格管理对象档案。网格员作为网格的信息员、巡防员、管理员、服务员,要全面排查收集所有网格内基础信息,确保网不漏线、线不漏点,详细掌握辖区的基本情况,
包括人员、房屋、经营状况、联系方式等,所有信息全面、客观、真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数据完备、精准高效的信息库。
网格党小组成员要全面了解辖区状况,如危险水域,社会治安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环境卫生点、危房旧房等,遇紧急突发事件,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工作。尤其是在重点人员管控方面,要切实做到一人一档,一档一责任,切实把重点群体稳在当地、控在辖区。
3、抓好信息化网格化两化融合。坚持边采集边录入,精细化完善基础信息台账,将特殊人群、流动人员、房屋管理、矛盾纠纷排调等同步上传,依托现有的综治信息平台、矛盾纠纷调解云平台和网格手机将各类信息汇总分析。
(五 )优化机制,高效运行网格 1、严格履行网格运行机制。严格按照网格员管理要求,发挥网格力量每日巡查的优势,落实政策宣传、治安巡查、事件 —8—上报、重点人员管控、民生服务、网格日志填写等工作,详细掌握各类信息和录入信息平台,并及时更新数据,确保网格信息常变常新、真实可靠。同时,协助各职能部门开展社会治理摸排和整治工作。
2、严格规范事件办理机制。综治中心将各网格上报的综治维稳、民生保障、群众意见等各类信息及志愿者平台上报的各类事件,迅速归口分流,由涉及该业务口子牵头,业
务分管领导、业务专干解决问题,做到闻讯而动,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业务办理完成后由网格员或志愿者对办理情况进行评价,综治中心跟踪直至问题得到切实解决针对各网格上报和街道综治中心流转的各类问题,要切实做到两天内受理,七天内办理,需多部门协调配合事件,由镇综治中心申请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及时调度安排;如遇重大突发事件,综治中心联合辖区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并第一时间上报市委政法委,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镇。
3、严格规范指挥调度机制。网格党小组每周一召开分析调度会,分析研讨上周网格运行存在问题及成果等,规划本周网格管理工作开展。综治中心每月召开调度部署会,邀请镇党委书记参加,分析上周各网格记录在平台系统和移动终端的上报信息和任务完成情况,形成工作总结并研讨解决方案,再反馈至各网格执行,部署下一步工作计划,及时调度人员力量攻坚综治中心遇到的各类难题。
4、严格规范考核督导机制。一是强化业务培训。重点以网格工作职责、信息化系统操作、矛盾纠纷调解技巧、信访维稳工作方法、重点人员管控、常用法律法规等实用知识为培训内容,组织全部网格力量每季度开展一次业务培训,每次培训不少于 1 小时。培训后统一进行实操演练,成绩不合格的网格成员进行重新培训,直至考试合格,切实提升网
格队伍业务能力和素质。二是强化督导考核。严格执行《网格队伍管理考核办法》,按照日常、季度和年度考核,网格内各类人员由综治中心根据网格运行情况进行打分,蹲点领导、干部由镇党政联席会按照工作实效进行打分。三是严格责任追究。网格员每季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每次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网格员本人,对考核结果为“不合格”或不能胜任工作的网格员,由镇综治中心进行通报批评,并予以更换、辞退。蹲村居领导、蹲点干部的考核结果纳入镇年终千分制绩效考核内容,折分从年终绩效中扣除。对履职不力的蹲点领导、干部由镇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分别进行诫勉谈话,酌情扣减年终综治奖金。
四、相关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蹲村领导干部、网格长、网格员、党小组成员及平安志愿者等要以更强的党性原则、政治觉悟、组织观念严格要求自己,坚决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充分认识网格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听民意、解民忧、 —10—服务人民群众工作上出大力,推动镇网格化管理向纵深发展,提升镇社会治理整体水平。
(二)精心组织实施。镇综治中心作为综治信息化和网格化的管理中心,牵头负责网格化管理的组织协调、指挥调
度和督导考核,镇综治中心主任(党委书记)每月主持召开党委会或党政联席会听取和研究综治工作,镇政法委员和综治中心副主任每月召集各村(所)综治专干、网格员及司法所、派出所召开综治工作例会,对本月综治网格化信息进行总结、梳理、分析和研判。村(所)综治中心要及时传达镇党政联席会和综治工作例会关于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各项会议要求,指导网格员开展工作。
(三)强化宣传报道。加大网格化管理工作中先进事迹和工作成效宣传,大力宣传网格化管理的重要意义,激发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特别是注重发现、培育和推广先进典型,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微博等媒介上积极宣传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推动网格化管理工作提升和发展。
(四)务求工作实效。要注重在网格化管理中查找短板和不足,积累成功经验,不断探索创新网格化管理模式。对网格辖区要摸清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特别是在重点人员管控工作中,要坚持定期上门走访,并形成登记台账,防止走过场。处置解决问题要坚决果断,不留隐患、不留尾巴。
关于推进网格化管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方案 3(乡镇)
为深入推进乡村社会治理,整合基层服务资源,不断完善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夯实基层基础,统筹推进农村各项工作落实,加快构建“网格化监管、一体化执法”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全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行政审批权下放、执法力量下沉”为突破,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强化行政职能整合,实现监管、执法分离,做到“一张网格抓监管、一支队伍管执法”,实现精准精细监管、依法依规行政。
二、深化网格化管理机制,建立精准精细监管服务指挥平台
(一)网格化阵地建设。镇级网格化服务中心建设,在镇综治中心设立网格化指挥调度中心,建设网格化智能管理平台。严格落实网格分级负责制,发挥网格监管服务职能,建立风险预防机制,形成工作联动、问题联治、服务联同的治理格局,实现信息处置高效集约化,推动精准精细网格化
服务管理。村级网格化服务中心建设,在各村设置网格化服务管理办公室,第一批建设 6 个村级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设置制度门牌、办公桌椅,规范业务办理流程,做好日常值班值守,第二批剩余村庄全面推开,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二)工作开展模式。(1)日巡查:由自然村基础网格员按照巡查内容每天在各自责任网格进行巡查,将巡查情况向网格长汇报签字后由社会治理网格员上报镇网格化中心。(2)月排查:每月 1 日和 15 日由三级网格长(自然村主职干部)组织本村所有基础网格员对全村进行集中排查,重点检验日巡查成效,摸排问题隐患。(3)季度联查:每个季度初以工作区为单位,工作区书记牵头,组织工作区网格员对全工作区范围内进行联合检查,确保巡查范围无死角,巡查内容不遗漏。(4)会商机制:每周由镇网格化办公室牵头对收集的二、三级网格处理困难的问题,组织网格化领导小组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会商处理,对乡镇无法处置的按程序上报县网格化中心。
三、网格布局及工作职责
(一)“一级网格”:镇级网格镇党委书记、镇长为一级网格长。设立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综治中心、派出所、...
篇四:XX镇经济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p>**x 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 镇 网格化管理制度》的通知 各村(居)、六办一局一中心,各驻镇部门、有关企业:
《**x 镇网格化管理制度》已经党委政府会议研究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互相监督。实施过 程中的有关问题及情况,请及时向 **x 镇综合指挥中心反映。
附件:**x 镇网格化管理制度
1
**x镇人民政府
2021年**月**日
目录 **x 镇网格员管理办法 .................................................... -1 - **x 镇网格化管理责任追究办法 ...................... -7- **x 镇网格化管理重大信息上报奖励办法 ............. -13- **x 镇网格化管理限时办结制度 ..................... -19- **x 镇网格化风险防控及应急处置办法(试行)
.......-21 -
-4 -
**x 镇网格员管理办法 为建立合理、规范的网格员管理机制,加强对网格员的监督,调动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建设高素质、高效率的网格员队伍,深化我镇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提升网格化管理效能,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 网格员的定义 本办法中所称的网格员,是指根据社会治理的需要,由政府指定的,依照规定在网格内履行信息釆集、巡查上报的工作人员。网格员接受 **x 镇综合中心(下称综合指挥中心)的领导。
二、 工作职责 (一)
网格员应熟练掌握网格化治理云平台巡查终端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熟练规范,爱护工作设备,保障工作设备的正常使用。
(二)
网格员主要负责在综合指挥中心领导指挥下,对工作区域的事件、问题进行日常巡查,对存在问题采集上报;对违法犯罪线 索、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群众诉求等社会治理动态信息进行采集报 送。具体职责是:
1 1、 熟悉工作网格内的监管对象、事件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做到数量清、方位准、状态明; 2 2、 负责对工作网格内的监管对象、事件进行日常监控。将在工作网格内发现的监管对象、事件进行信息采集,并及时、准确按照规定程序,通过网格化治理手机 P APP 巡查终端上报到综合指挥中心系 统; 3 3、 负责对社会公众等渠道获取的各类事件、监管对象问题的真实性进行核实,进行现场信息采集;
-5-
4 4、 负责对各单位对各类社会治理事件、监管对象问题处理结果的现场核查、确定,将结果报云平台,为事件办结提供依据; 5 5、 熟练掌握、积极宣传各类社会治理的政策、法律、法规,及 时向综合指挥中心传递社会公众对社会治理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6 6、 熟练操作、使用、爱护并妥善保管采集设备; 7 7、 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综合指挥中心的有关规定,遵 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8 8、 服从综合指挥中心及相关部门的现场指挥、调度、考核、评 价。接受综合指挥中心的统一培训、指导和管理,需通过审查和考核 后持证上岗; 9 9、 承担专项调查任务; 10、 完成综合指挥中心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三、岗位要求及培训 (一)网格员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 1、 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违法犯罪记录; 2 2、 身体健康,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3 3、 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一定法律知识和社会组织能力, 对社区工作有热心,熟悉手机基本操作。
(二)
网格员的培训工作由综合指挥中心统一负责组织。网格 员正式上岗前必须统一接受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工作纪律、综合素 质的培训,经考评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
网格员需实名集中注册治理云平台账号,将姓名、部门、 职务、手机号码和所属片区、社区(村)、网格等信息录入治理云平 台系统。
-6-
四、装备管理 (一)治理云平台巡查终端管理 1 1、 治理云平台巡查终端是网格员统一配发的专用工作设备。任 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挪作他用。
2 2、 网格员每日上岗前应认真检查治理云平台巡查终端的状况, 保证电量充足、网络通畅、配件齐备、能正常使用。
3 3、 严禁私自拆装治理云平台巡查终端;严禁在治理云平台巡查 终端中安装与工作无关的软件;治理云平台巡查终端中保存的与工作 相关信息不得对外泄漏,否则将依照相关规定追究个人责任。
4 4、 治理云平台巡查终端由网格员自行保管,治理云平台巡查终 端每月产生的费用,如超出规定的通讯套餐费用,超出部分由使用人 负责;治理云平台巡查终端如有损毁,经鉴定属人为所致的,维修或 换机所产生的费用由使用人负责赔偿。
5 5、 网格员人员变更时,应将治理云平台巡查终端交回综合指挥 中心,综合指挥中心将根据设备的质量予以检查验收;遗失或不能完 好交回的照价赔偿(正常损耗的除外)。
(二)交通工具管理 1 1、 综合指挥中心根据辖区实际,确定网格员的巡查方式。
2 2、 凡属镇政府配发的交通工具,网格员应负责日常保养,保障 交通工具的正常使用并妥善保管,上岗巡查时可使用配发的交通工具。
如有丢失、损毁,由镇政府重新配发,所产生的费用由使用人负责。
3 3、 网格员离职时,应将配发的交通工具交回镇政府,遗失或不 能完
-7-
好交回的(正常损耗的除外),由使用人照价赔偿。
五、网格员岗位纪律 (一)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网格员各项规章制度。
(二)
网格员应遵守纪律,工作中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按时 到岗,不得无故脱岗,不得迟到或早退,巡查时尽职尽责,文明上岗。
(三)
上岗期间不准并岗、越界巡查,禁止从事与本职工作无 关的活动。
(四)
上、下班均应按时到达指定地点集合,通过治理云平台 巡查终端打卡登录或退出。综合指挥中心根据治理云平台巡查终端登 录情况对网格员进行纪律考勤。
(五)
一般情况下,网格员工作时间实行标准工时制和弹性工 作制,每周安排 4 4 天日班,1 1 天晚间班。网格员每日根据工作需要, 选择上午、下午或晩上巡查网格内所应承担的工作。法定工作日的日 间班次为上午 9 9 时0 0 分至下午 7 17 时 0 30 分,晚间班次为 1 21 时 0 30 分至 晩上 2 22 时 0 30 分,每人每周巡查时间不少于 0 10 小时。
(六)
因病、因事不能上岗,应提前向综合指挥中心报告。
(七)因工作需要,综合指挥中心可以临时调度网格员跨工作 网格工作。
六、考核奖惩 综合指挥中心对网格员进行监督,综合指挥中心根据全部网格员 日常业务开展的整体状况开展考核。考核均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
(一)
考核机制
-8-
1 1、 考核时间:月度考核。
2 2、 考核内容及标准考核内容包括在线时间、信息采集数量、信 息采集规范性情况、核实核查情况等。
3 3、 考核结果运用综合指挥中心每月通过云平台系统的系统统计、 人工统计形成网格信息采集工作的绩效考评。
(二)
网格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综合指挥中心应给予通报表 扬、嘉奖、授予荣誉称号等相应奖励:
1 1、 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出色完成网格管理任务的; 2 2、 网格基础信息采集率全部达标,所采集信息对相关职能部门 查处案件和处理重大矛盾纠纷有重大帮助的; • 3 3、 在处理突发事件或预防犯罪中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4 4、 积极服务社区群众有突出事迹的。
(三)
网格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综合指挥中心应给予通报批评 等相应处分:
1 1、工作懒散失职,不能完成网格化管理任务,工作考评不合格 的; 2 2、 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工作纪律的; 3 3、 工作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 4 4、 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的。
5 5、 年度内被综合指挥中心通报批评 2 2 次以上的。
6 6、 其他行为参照执行《**x 镇网格化管理责任追究办法》。
七、附则 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实施,最终解释权归综合指挥中心,未尽事 宜由
-9-
综合综合指挥中心补充决定。
-10-
**x 镇网格化管理责任追究办法 第一章依据、原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健全服务网络,强化服务功能, 改进和加强全镇社会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村民 委员会组织法》以及徐州市委、市政府、贾汪区委、区政府相关要求, 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责任追究应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责职明晰、责任 自负、过罚相当、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适用范围及人员 第三条 从事网格化管理的镇、村二级干部及相关网格工作人员, 适用本办法。
第三章追责方式 第四条 责任的追究种类包括追究行政责任、经济责任、党纪责 任和刑事责任:
(一) 行政责任的追究方式:
(1) 批评教育; (2) 责令书面检查; (3) 通报批评; (4) 安排岗位培训; (5) 调离原工作岗位;
-11-
(6 6 )移交镇组织部门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给予警告、记过、记大 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
(二)
经济责任的追究方式:
( 1 )扣发奖金。
(2 2 )赔偿因工作过错造成的部分或全部经济损失。
(三)
工作人员因徇私枉法、索贿受贿、粗暴执法等行为涉嫌 违反党纪党规的,由镇纪委处理;因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构成违法 犯罪的,则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免于追责:
(一)
在行政执法和管理、服务中发生的过错行为情节轻微,未 给当事人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
行政执法和管理、服务中发生的过错行为未给当事人造成 损害和经济损失,并能迅速主动纠错补正的; (三)
有轻微情形的。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追究:
(一)
未按规定要求进行执法、管理、服务工作并造成严重过失 的; (二)
两次以上(含两次)发生同类型的过错行为的; (三)
因执法、管理、服务造成严重后果或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 响,严重影响单位和政府形象的; (四)
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违规情况隐瞒和不及时向上级如实 报告的; (五)对举报、揭发、控告、申诉者及案件调查和处理人员进行 打击、
-12-
报复的; (六)
过错行为发生后,拒不改正,或阻扰追责处理的; (七)
其他情形需要追责的。
第四章 从事执法类网格化管理工作追责办法 第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均列入过错行为追究范围:
(一)
作出的行政处罚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给行政相对人造 成严重损失的; (二)
在行政处罚案件中适用法律依据错误,给行政相对人造成 严重损失的; (三)
违反法定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严重侵犯行政相对人合 法权益的; (四)
超越职权、滥用职权作出行政处罚的; (五)
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
其它具体行政行为侵犯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并造成严重损 失的。
第八条 简易程序处理的案件出现错案,直接承办人员为错案主 要负责人。
第九条 一般程序处理的案件,承办人、审核人、批准人及其他 直接责任人员按下列规定确定相关责任:
(一)由于承办人员陈述事实有误、隐匿证据、提供虚假证据等 原因导致审核、审批错误,造成综合执法过错的由案件承办人员承担 全部责任;
-13-
(二)
经审核、批准作出的综合执法行为,因承办人的故意行为 导致审核人、批准人失误而造成的错案,承办人为主要责任人,审核 人、批准人应负相关的责任;因审核人的过错导致批准人失误而造成 的错案,审核人为主要责任人,批准人应负相应的责任; (三)
执法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正确并按程序报批,而批准 人予以否决或部分否决,造成违法或不当的,批准人承担全部责任; (四)
经集体讨论作出的行政处罚行为而产生的错案,决策人为 主要责任人,提出并坚持错误意见的为次要责任人,提出并坚持正确 意见的不负错案责任。
第十条 执法人员在执法中造成错案,视情节给予以下处理:
给行政相对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根据有关规定程序予以辞退 或处以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第十一条 对造成错案的单位、部门主要领导或者责任领导,视 情况予以通报批评或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对明知执法人员的具体行 政行为有严重错误不予制止或委托不具备执法资格人员执法的,造成 严重后果和重大负面影响的,按有关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二条对错案责任人的处理,按相应的干部管理权限进行。
第五章从事便民服务类网格化管理工作追责办法 第十三条 经查实,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综合指挥中心负责人 给予批评教育:
(一)接待服务对象不热情,对服务对象询问的有关事项不耐心
-14 -
解释的; (二)对符合政策规定且资料齐全、手续完备的事项未能及时办 理的; (三)
对资料不齐全,手续不完备的事项没有向对方一次性解释 清楚,因而造成服务对象再次往返的; (四)
工作消极推诿,出现有意刁难服务对象现象的; (五)
擅自缺岗、离岗,导致服务对象无法在一定时间内办理事 项的; (六)
忽视办事程序,造成一般性工作失误的; (七)
有其他行为需要给予批评教育的。
第十四条 经查实,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任人写出书面检查, 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
(一)
对服务对象态度恶劣的; (二)
对资料齐全、手续完备且符合行政法规的事项两次未能及 时办理的; (三)
对资料不齐全、手续不完备的事项,由于没有向对方解释 清楚,造成服务对象三次以上(含三次)往返的; (四)
工作消极应付,不负责任或作出错误行为,造成不良影响 的; (五)
办理审批审核、考核验收发证等,无故拖延工作时限的; (六)
延误呈报上级研究的事项,造成不良后果的; (七)
有其他行为需要追究的。
第十五条 经查实,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年度考核不合格。视情 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直至依规依法追究党纪和刑事责任:
-15-
(一)
玩忽职守,严重失职,给服务对象造成重大损失的; (二)
在有关工作中,违反政策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
不执行上级组织决议和命令,贻误工作的; .(四)压制打击报复举报单位和人员的; (五)
不注意个人形象,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 (六)
侵占、挪用和套取服务对象资金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关 的处分; (七)
有其他行为涉嫌违纪违法的。
第六章从事其他网格化管理工作追责办法 第十六条 经查实,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
篇五:XX镇经济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X发〔2013〕 15号 中共 XX 镇委员会XX 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XX 镇社会管理“网格化”模式 实施方案》 的通知 各村(社区)
党(总)
支部、 村(居)
民委员会, 镇属各部门:
《X X镇社会管理“网格化” 模式实施方案》 已经镇党委、 镇政府研究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遵照执行。
中共 X X镇委员会 X X镇 人 民 政 府 2013年 6月 20日
XX 镇社会管理“网格化”模式实施方案 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特别是随着旧城改造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居民由分散居住逐步向各个相对独立的住宅小区集中, 从而使原有的社会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 新变化和新发展的需要, 城市社会管理面临着管理理念陈旧、 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
如何**这一难题? 这就要城市社会管理职能部门转变思路, 积极探索和尝试实有人口网格化管理模式。
所谓的网格化管理, 就是在现有社区(村)
大格不变的基础上, 将基层社区(村)
划分若干个单元网格, 并搭建社区(村)
信息平台, 以网格化方式来整合社会资源, 提升社区(村)
服务质量, 从而实现社区(村)
管理的科学化、 数字化、 精细化和长效化。
结合 X X镇实际, 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建立社会管理“网格化” 模式的意义 周永康同志指出:“要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
根据地域面积、 人口数量、 治安情况等基本要素, 科学划分管理单元, 配备必要管理力量,实施精细化动态管理, 使网格管理员切实承担起了解社会民意、 采集管理信息、 服务社会群众、 化解矛盾纠纷的职能, 把服务管理工作做到群众身边, 切实解决服务管理悬在空中、 落不了地的问题。” 大力推进区域网格化、 管理精细化、 服务一体化、 统筹信息化的社区(村)
“网格化” 服务的管理模式, **干部服务意识淡薄的问题, 更好的贴近群众; **工作人员各自为政、 单打独斗、 工作效率低下、 基层基础薄弱问题, 实现资源整合; **原有精放型社会管理方式的问题, 走上责任明确、 精化服务管理之路; **信息采集口径不一、 各采所需的问题, 实现资源共享。
二、 建立“网格化” 模式管理组织体系 社会管理“网格化” 划分就是要遵循管理单元最小化、 服务管理最优化的原则, 根据完整性、 便利性、 均衡性、 差异性, 划小社区、划多阵地、 划短距离、 划清底数、 划全功能、 划明责任、 划活资源、划实考核的要求, 以 300户至 500户为单元, 结合我镇人口状况、 地理位置、 楼院布局、 便于服务等因素, 建议将原来的 X X社区、 X X社区和五个村重新划分为 13个大网格, 以网格为单位开展服务管理, 实现管理区域网格化。
具体划分如下:(见:
附件)
三、 健全“网 格化” 管理体系 1、 着眼责任化分工组建网格工作团队。
在每个网格内配置“一警三员三队一组” (“一警” :
即一名民警, “三员” :
即乡 镇工作员、 社区( 村)
工作员、 “4050” 公益性岗位人员; “三队” :即 1、 网格巡逻队。
由辅警、 治安积极分子等组成, 负责网格治安巡逻防范工作; 2、 网格守护队。
由 网格内 治安积极分子、 志愿者、 保安和住户 等组成, 负责网格治安值班守护工作; 3、 网格服务队。
整合政府、 社区( 村)
委会干部和网格包保责任单位抽调人员组成; “一组” :
即网格促进组。
以“五老” ( 即老干部、 老党员、 老战士、 老教师、 老模范)
和网格内 德高望重、 具有一定号召 力、 影响力的人员组成, 负责监督“一警三员三队”的工作。
上述人员由镇政府、 社区(村)
等有关部门派出, 并吸纳招募责任心强、 善于做群众工作、 自愿为居民服务的志愿者为网格员,将各类服务管理事项、 便民利民措施集中到网格办理, 实现管理精细化。
2、 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效能。
网格工作队要对网格内的实有人口按照一般人群、 资源人群、 帮扶人群、 关注人群进行分类管理, 开展“闲散青少年智能激发、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 空巢老人孝亲服务” 等系列活动。
对民情信息员、帮扶人群、 关注人群分别按每周、 每月 、 每季度进行一次走访联系,对其他人群每月 走访联系不少于 30户, 随时掌握社情民意, 不断拓展服务内容, 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效能。
3、 推行亲情化服务凝聚民心。
网格工作队要结合党委、 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众的实际需要, 每季度至少确定一个联系服务主题。
在主动联系过程中, 要求“去有目的, 来有问题, 后有反馈” , 变群众找上门来反映问题为主动听取居民意见, 使服务群众更具有前瞻性、 主动性和针对性, 进而增强了有效性。
网格工作队把解决群众的普遍性问题和个性化问题结合起来,推行居民事务代办制、 首问责任制和限期办结制, 并以网格工作队人员专业构成的多元化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实现“问题解决在网格、 困难帮扶在网格、 干群沟通在网格” 。
4、 推行网格化管理, 实现信息资源整合。
统筹信息化就是要把公安、 计生、 教育、 民政、 社保等多部门的人口信息数据整合为一个统一的信息数据库, 实现资源共享共用, 通过信息平台, 达到统筹管理和服务的功能。
运用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整合社区房屋信息管理系统和计生信息系统, 将人口信息、 单位信息、 房屋信息融为一体, 信息覆盖人口计生、法治综治、 社会事务、 城建城管、 信访维稳、 医疗卫生、 环境治理、文化教育、 政务服务、 基层党组织、 企业组织、 社会团体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充分发挥“以房管人” 的人口管理工作经验, 将所有房屋登记录入信息系统, 给每一栋房屋配发“身份证”, 通过动态掌握房屋的
租住情况, 实现对各类人口的有效管理, 真正做到信息底数清, 管理服务好。
通过采集录入网格内的人、 事、 物、 地、 组织等各类信息并随时更新, 精确、 动态掌握网格基本情况, 实现对常住人口、 流动人口、 吸毒人员、 刑释解教人员、 重点青少年、 精神病人等各类重点人口的动态跟踪服务管理, 实现对低保、 社保、 家政、 就业、 租赁等各类便民利民服务事项的全面掌握, 动态服务管理。
5、 推行网格防控工作, 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通过构建“网格化” 社会面巡逻防控体系, 形成“网格化布控,精细化防控, 信息化支撑, 社会化参与” 的社会面防控工作新机制,以社区(村)
为基础网格, 实现对人、 地、 物、 事、 组织等各类工作对象底数清、 情况明、 责任到位、 管理有效, 对社会面实施无缝隙、精细化管理, 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满意度和参与度, 提升社会管理工作的基层基础工作水平, 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真正实现了“社区(村)
秩序维护好、 安全生产管理好、 重点人群管控好” 的目标。
6、 开展走访服务群众工作, 切实履行为民服务的宗旨。
一是要网格工作队带着感情、 带着责任, 深入基层了解掌握群众的困难疾苦, 影响和谐的真正原因、 群众内心的真实意愿呼声、 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
特别是要到工作基础薄弱、 矛盾突出、困难较多、 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和单位了解民情, 对长期积案、 信访案件和涉法涉诉当事人、 矛盾纠纷群体、 困难群众的利益诉求要重点听取; 二要网格工作队对网格内的老干部、 老工人、 老党员、 老专家以及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进行走访慰问, 重点对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 老工人、 老劳模、 老兵、 老党员进行走访慰问。
对困难单位、 低保户、 特困户、 因病致贫以及遭受灾害的困难群众, 要采取有效措施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三是要着力为网格内群众办好民生实事, 重点做好网格内下岗失业人员、 军队退役人员、 征地拆迁和非法集资利益受损人员的政策落实和教育疏导工作。
做好网格内返乡农民工、 高校毕业生、 军队退役人员的就业安置工作, 着力解决群众住房、 社保、交通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 四是及时开展网格内便民服务工作, 不断提高群众的见警率和满意率; 及时受理求助, 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群众申办事项; 五是定期召开居民座谈会, 每月 向群众报告工作, 每季度向群众述职一次; 开展案件回访, 征求群众意见, 从而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目标。
四、 建立健全“网格化” 管理长效机制 为确保社区(村)
网格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要建立配套运行机制。实行责任共担机制, 就是以社区(村)
网格为基础, 在各自负责的网格中, 各参与部门要实行责任捆绑, 建立网格的工作制度, 即:
网格成员签到制度、 会议制度、 管理服务制度和考核激励机制。
1、 签到考核机制就是每个网格成员要按照制度要求自觉签到, 一周下网格 3天以上, 每天签到 1次, 并将当天所做的工作认真记录在《工作日志》 中。
2、 会议协调机制就是每个网格成员要按时参加社区(村)
组织召开的工作例会和民情分析研判会, 指导帮助社区(村)
一同分析、 一同解决问题。
3、 服务管理机制就是每个网格包片干部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人到格中去, 事在网中办, 积极协调各种社会力量帮助社区解决各类疑难问题, 并结合自己的业务给予正确的指导, 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4、 建立奖优罚劣的考核机制就是严格落实网格精细化管理和工作
绩效考核工作措施, 全面、 公正、 客观地对“巡、 访、 采、 防、 查、管、 服” 的要求考核考评各网格的工作绩效, 奖优罚劣, 从而促进网格工作队健康发展。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 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 是以人为本、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在益探索; 是夯实社会服务管理基层基础, 建设平安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和抓手; 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们、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有力措施。
通过推行网格化管理, 基层干部变“坐等群众上门” 为“主动下网格服务” ,变“处理线条单一业务” 为“解决群众各种难题” , 形成了推动干部学习提高的巨大动力, 营造了干部在一线服务、 作风在一线转变、 民心在一线凝聚的浓厚氛围。
干部在从事基层服务管理工作中, 不但掌握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 还掌握了社情民意, 接了“地气” , 学会处理社区(村)
中包括家长理短的各类具体复杂事物, 其能力素质也将会有大幅度提升。
附:
1.X X镇社会管理“网格化” 模式工作职责 2.X X镇社会管理“网格化” 模式基本情况统计表
XX 镇党政办公室
2013 年 6 月 20 日印发
共印 12 份
推荐访问:XX镇经济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服务管理 网格 试行
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
- 在全市网格化服务管理现场培训暨工作推进会上总结讲话(完整文档)2022-09-25
- XX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汇报(全文)2022-10-01
- X县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汇报2022-10-01
- 2023年学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3-08-21
- 客户服务管理岗位职责8篇2023-11-15
- 网格经理述职报告8篇2022-08-19
- 网格员述职报告,,网格员述职报告范本2篇2022-09-17
- 局机关干部下沉社区网格工作方案2022-09-18
- 2022经验材料:“五勤”工作法全面提升网格化管理服务水平(精选文档)2022-09-20
- 作好三篇“文章”,着力构建“点线面”网格化预防文化建设大格局——在全省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精选文档)2022-09-26
- 2022年区级“田长制”工作规则(试行)(精选文档)2022-11-08
- 2023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蒙题技巧(4篇)2023-04-30
- 银保监会发布《外国银行分行综合监管评级办法(试行)》2023-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