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4篇

发布时间:2022-09-05 19:10:10 来源:网友投稿

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4篇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 ××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减糖行动”方案 活动目的为进一步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降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4篇,供大家参考。

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4篇

篇一: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

imes;×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减糖行动”方案

 活动目的为进一步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降低居民饮食中糖的摄入量,最大限度地控制龋齿等疾病的危害和降低饮食质量不佳、肥胖和慢性疾病风险,普及低糖膳食,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目 录c o n t e n t重点人群 实施场所和参与人员活动内容 核心信息

 重点人群一

 一、重点人群中小学生 儿童

 实施场所和参与人员二

 二、实施场所和参加人员场所 参与人员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教师、工会等 中小学校、托幼机构、餐饮企业、企事业单位

 活动内容三

 三、活动内容一学校负责组织开展“少喝饮料,乐享健康”学校/幼儿园减糖活动二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开展“减少供应含糖饮料”餐饮业倡导活动三卫计委(办)负责组织开展“糖与健康”公众宣传活动

 (一)学校负责组织开展“少喝饮料,乐享健康”学校/ /幼儿园减糖活动1、建设无糖、低糖健康学校2、开展“拒绝含糖饮料”主题活动3、“小手拉大手,全家来减糖”活动

 鼓励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在供应早餐、午餐和点心时提供白开水和牛奶,不提供含糖饮料,并且不向学生售卖高糖零食和含糖饮料1 1、建设无糖、低糖健康学校

 • 以“减糖”为主题,在中小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号召、鼓励更多的儿童青少年参与“拒绝含糖饮料”行动• 健康学校每年应开展至少一次“糖与健康”主题活动,将少吃添加糖与慢性病防控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课程2 2、开展“ “拒绝含糖饮料” ”主题活动

 鼓励中小学生将“减糖”信息带回家带动家庭建立良好的“减糖”习惯3 3、“小手拉大手,全家来减糖”活动

 1、在企事业单位集体食堂逐步减少并取消含糖饮料的供应2、鼓励学校周边商铺减少销售高糖零食和含糖饮料3、鼓励餐饮企业减少含糖饮料的供应,并引导消费者减少含糖饮料的消费(二)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开展“减少供应含糖饮料”餐饮业倡导活动

 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各类传播媒介和公共场所宣传活动,普及低糖膳食与龋齿、超重和肥胖等相关疾病防控知识,强调含糖饮料的危害,强化公众的减糖防控疾病意识,营造减糖防控疾病社会氛围(三)卫计办负责组织开展“ “糖与健康” ”公众宣传活动媒体宣传

 核心信息四

 (一)添加糖是指什么(二)添加糖的危害(三)添加糖的推荐摄入量(四)多喝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五)减少吃高糖食物的次数(六)外出就餐时注意减少糖摄入(七)烹调食物时少放糖(八)婴幼儿食品无需添加糖核心信息

 四、核心信息01添加糖是指什么添加糖是指包括由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02添加糖的危害饮食中的糖是龋齿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添加糖与饮食质量不佳、肥胖和慢性疾病风险有关。摄入添加糖,尤其是通过饮用含糖饮料摄入添加糖会增加总能量摄入,可能会降低其他营养食品的摄入,造成膳食不平衡,导致体重增加,并加剧慢性疾病风险

 四、核心信息03添加糖的推荐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04多喝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果汁饮料、碳酸饮料中含糖多,每100mL含糖饮料中平均含有添加糖7g。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喝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四、核心信息05减少吃高糖食物的次数为达到相应的口味,一些食品在加工时会添加很多糖,如饼干、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糕点、蜜饯、果酱等,应减少这些食物摄入频率06外出就餐时减少糖摄入餐馆里的很多菜品均使用了较多的糖,如糖醋排骨、鱼香肉丝、拔丝地瓜、甜汤等,因此,外出就餐时,如选择这类菜品应适量

 四、核心信息07烹调食物时少放糖烹调菜肴时应少放糖,或者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以取代糖,以较少味蕾对甜味儿的关注08婴幼儿食品无需添加糖婴幼儿应以喝白开水为主,如喝果汁,请喝鲜榨汁,不要额外添加糖;制作辅食时,也应避免人为添加糖,培养让婴幼儿适应食材的原味,从小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

篇二: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

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的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

 2019-07-12 来源: 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 2019 年 6 月 25 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 号)(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国家层面指导未来十余年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一个重要文件。依据《意见》,成立了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并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以下简称《健康中国行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国办发〔2019〕32 号)(以下简称《实施和考核方案》)。(上述三个文件以下统称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卫生健康委牵头组织开展了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的起草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显著成绩,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已成为居民主要死因,导致的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 70%以上;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职业健康、地方病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此外,一些重点人群都有各自亟待解决的健康问题。我国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较

 普遍。为积极有效应对当前突出健康问题,制定出台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实施十年全民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行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是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统筹解决当前人民健康突出问题的具体措施,充分体现了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同时,也是顺应国际趋势、履行国际承诺的重大举措。

  一、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的起草

  2016 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并发布《“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2018 年 6 月以来,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卫生健康委牵头会同教育部、体育总局等部门组成专班,分领域开展专题研究,起草编制了《意见》、《健康中国行动》和《实施和考核方案》。编制工作坚持审慎、科学、严谨的原则,先后组织临床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科普等方面 10 多个学科的 100 多位专家,召开近 20 次研讨论证会,并充分听取地方、相关部门、专业机构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反复修改完善。2019 年 4 月3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了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卫生健康委根据审议意见组织进行了认真修改。6 月 24 日,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印发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

  二、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的主要特点

  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聚焦当前人民群众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从政府、社会、个人(家庭)3 个层面协同推进,通过

 普及健康知识、参与健康行动、提供健康服务,实现促进全民健康的目标,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在定位上,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聚焦每个人关心、关注的生活行为方式、生产生活环境和医疗卫生服务问题,针对每个人在不同生命周期所面临的突出健康问题,做出系统、细致的安排和建议。

  二是在策略上,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注重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健康促进和教育,努力使个人通过文件能够了解必备的核心健康知识与信息、能够掌握获取有关知识与信息的渠道与方式,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形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推动把“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落到实处,努力使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提高生活质量。

  三是在主体上,从依靠卫生健康系统向社会整体联动转变。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健康中国行动》每一个行动均按照序言,行动目标,个人和家庭、社会、政府三方面职责的顺序展开,集中说明“为什么要做、做成什么样、怎么做特别是各方如何一起做”等问题。每一项任务举措务求具体明确、责任清晰,强化部门协作,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政府牵头负责、社会积极参与、个人体现健康责任,把健康中国“共建共享”的基本路径落到实处,是“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具体实践。

  四是在文风上,努力从文件向社会倡议转变。《健康中国行动》

 以社会公众为主要阅读对象,在充分吸收已有专项文件、规范、指南等的基础上,把专业术语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科学性与普及性有机结合,努力做好健康科普,让老百姓能看得懂、记得住、做得到。

  三、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的主要内容

  《意见》纲举目张,并明确实施 15 项专项行动;《健康中国行动》细化落实了 15 项专项行动,提出了每项行动的目标、指标和具体任务及职责分工;《实施和考核方案》是《意见》和《健康中国行动》实施的有效保障。

  (一)《意见》。《意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行动背景。提出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为总体要求。提出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到 2022 年和 2030年的阶段性目标。第三部分为主要任务,从三方面出发,组织实施 15项重大行动。一是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环境等因素,实施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心理、环境 6 项健康促进行动。二是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针对妇幼、中小学生、劳动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特点,实施 4 项健康促进行动。三是防控重大疾病,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四类重大慢性病以及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预防控制,实施 5 项防治(防控)行动。第四部分为做好组织实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动员各方广泛参与、健全支撑体系、注重宣传引导等。明确国家层面成立国务院领导牵头的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以下简称

 推进委员会),负责制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细化 15 项行动的目标、指标、任务和职责分工,并组织实施。

  (二)《健康中国行动》。《健康中国行动》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全面分析实施一批重大行动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提出工作推进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路径,明确到 2022 年和 2030 年的阶段性目标。第二部分为主要指标。包括结果性指标、个人和社会倡导性指标、政府工作性指标,共计 124 项,大部分是预期性指标、倡导性指标,指标的科学性、可行性已经过充分的研究论证。第三部分为重大行动。分为三个板块:一是针对影响健康的前期因素。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分别占到 60%、17%。行动 1—6主要是围绕影响健康前期因素加强早期干预,分别是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心理健康和健康环境促进。二是针对重点人群。行动 7—10 主要是围绕妇幼、中小学生、劳动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面临的一些特殊问题,进行全方位干预。三是针对当前的重大疾病。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 88%,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在一些地方仍很严重。行动 11—15 主要是围绕重大疾病防治工作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干预。同时,在各有关专项行动中对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贫困地区居民健康促进提出了相关措施。每个行动从个人、社会、政府三方面,按照“为什么要做、做成什么样、怎么做”的思路展开,突出个人对自身健康负责的理念。第四部分为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开展监测评估、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

 制、健全支撑体系、加强宣传引导等。

  (三)《实施和考核方案》。为确保《意见》和《健康中国行动》有效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同步印发了《实施和考核方案》,分为三部分,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架构,依托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明确推进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二是加强监测评估,监测评估工作由推进委员会统筹领导,各专项行动工作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以现有统计数据为基础,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对主要指标、重点任务的实施进度进行监测。推进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形成总体监测评估报告,经推进委员会同意后上报国务院,适时发布监测评估报告。三是做好考核工作,考核工作由推进委员会统筹领导,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专家咨询委员会提供技术支撑。围绕健康中国建设主要目标任务要求,建立相对稳定的考核指标框架。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考核指标,综合考核结果经推进委员会审定后通报,作为各省(区、市)、各相关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参考。

  相关链接:

 1.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的通知 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的通知

 4.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

 5. 一图读懂: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篇三: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

dquo;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 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 》

 新形势下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 • 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 人民健康优先发展。

 健康优先

 切实把卫生与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要坚持在发展理念中充分体现健康优先 • 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突出健康目标 • 在公共政策制定实施中向健康倾斜 • 在财政投入上着力保障健康需求

 努力为全体人民提供基本卫生与健康服务。

  • 10 月25 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了 《 “ 健康中国2030 ” 规划纲要 》

 未来15 年 全球健康目标 :

 •确保各年龄的人群享有健康的生活,促进健康福祉。

 9 项子目标 :

 •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70/10万以下; •新生儿死亡率降低至12 ‰ 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至25 ‰ 以下; •终止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等流行,防治肝炎,水传播疾病; •将非传染性疾病早死率降低1/3,促进精神卫生;

 • 加强滥用药物的预防和治疗,包括麻醉药品滥用和酒精有害使用; • 2020年,全球道路交通死亡数量减少一半; • 确保生殖健康保健服务的普遍可及; • 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经济风险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药物和疫苗; • 减少危险化学品以及环境污染导致的死亡和患病。

 概述 总体战略 普及健康生活 建设健康环境 优化健康服务 发展健康产业 完善健康保障 强化组织实施 健全支撑与保障

 第一篇

 总体战略

 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转变健康领域发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健康基础。

 指导思想

 共建共享 战略主题 共建共享是建设健康中国的 基本路径。

 从 供给侧和 需求侧两端发力,统筹社会、行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

 全民健康 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 根本目的。

 立足 全人群和 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

 战略目标 2050 年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服务体系完善高效,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2030 年 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2020 年

 健康中国建设主要指标 领域 指标 2015 年 2020 年 2030 年 健康水平 人均预期寿命(岁)

 76.34 77.3 79.0 婴儿死亡率(‰ )

 8.1 7.5 5.0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10.7 9.5 6.0 孕产妇死亡率(1/10 万)

 20.1 18.0 12.0 城乡居民达到 《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 》 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 )

 89.6 (2014年)

 90.6 92.2 健康生活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

 10 20 30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亿人)

 3.6 (2014年)

 4.35 5.3

 健康中国建设主要指标 领域 指标 2015 年 2020 年 2030 年 健康服务与 保障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

 19.1/18.5 (2013年)

 比2015年降低10% 比2015年降低30%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2 2.5 3.0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 )

 29.3 28左右 25左右 健康环境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76.7 >80 持续改善 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 Ⅲ 类水体比例(% )

 66 >70 持续改善 健康产业 健康服务业总规模(万亿元)

 - >8 16

 第二篇

 普及健康生活

 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干预,开展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等专项行动,到2030年基本实现以县(市、区)为单位全覆盖。

 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

 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 引导合理膳食 到2030年,居民营养知识素养明显提高,营养缺乏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超重、肥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开展控烟限酒 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加强限酒健康教育,控制酒精过度使用,减少酗酒。

 加强有害使用酒精监测。

 促进心理健康 到2030年,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平显著提高。

 减少不安全性行为和毒品危害 大力普及有关毒品危害、应对措施和治疗途径等知识。加强全国戒毒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早发现、早治疗成瘾者。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

 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

 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到2030年,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2.3平方米,在城镇社区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

 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 为什么要 “ 普及健康生活 ” ?

 生物学 (遗传和心理)

 环境(自然环境 与社会环境)

 卫生服务 行为与生活方式

  吸烟人数超过3亿 15岁以上人群经常饮酒率达9.5% 居民每天烹调用盐达10.5克,远超过世卫组织推荐量 15岁以上人群不主动体育锻炼率达72%;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达30%,肥胖率近12%

 1990-2030 年不同场景下四大类慢性病早死死亡率变化趋势

 第三篇

 优化健康服务

 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 防治重大疾病 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加强口腔卫生,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

 构建以生育支持、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老人赡养、病残照料为主题的家庭发展政策框架,引导群众负责任、有计划地生育。

 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使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工作。

 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全面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到2030年,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4.7人。

 1.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 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 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和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实现医防结合。

 全面建立成熟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健全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

 3.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 建立与国际接轨、体现中国特色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化平台。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依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伤害医务人员的暴力犯罪行为,保护医务人员安全。

 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 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师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技术支持。

 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

 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健全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

 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促进民族医药发展。

 到2030年,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

 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 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制定传统知识保护名录。

 加强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等中医药防治技术和新药研发。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促进中药材种植业绿色发展。

 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 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倡导优生优育,继续实施住院分娩补助制度,向孕产妇免费提供生育全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实施健康儿童计划。

 提高妇女常见病筛查率和早诊早治率。

 提高妇幼健康水平 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

 推进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推动医养结合。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推动居家老人长期照护服务发展。

 促进健康老龄化 制定实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加大符合条件的低收入残疾人医疗救助力度。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完善医疗机构无障碍设施,改善残疾人医疗服务。

 制定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

 维护残疾人健康

 • 为什么要 “ 优化健康服务 ” ?

 2003 — 2015 年人均就诊次数和住院率

 2003-2015年,我国居民人均就诊次数由3.07次(2004)增加到5.6次,增长82.4%。住院率由4.69%增加到15.3%,增长226.2%。(2016年5.8次和16.5% )

 • 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短缺瓶颈 医疗卫生供给能力不足

 资源错配与逆向流动(三虹吸)

  资源  患者  费用

 门急诊人次数变化:

 住院人次数变化:

 床位数变化:

 2014 年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均次费用比较

 2015 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构成:

 医院支出超过 54% % ,而经合组织的均值为 38 %(OECD 2015) ) 。

 世界银行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整合型服务体系 • 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模式,旨在以病人和社区为中心,提供及时、全面的一体化服务。

 

 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建立联系 

 以团队为基础的人口健康责任制 

 卫生信息化 

 改变以医院为重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

 患者参与和自我管理

 第四篇

 完善健康保障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和经办管理。

 到2030年,全民医保体系成熟定型。

 完善 全民医保体系 严格落实医疗保险基金预算管理。

 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结算。

 全面实现医保智能监控。加强医疗保险基础标准建设和应用。

 到2030年,全民医保管理服务体系完善高效。

 健全 医保管理服务体系 落实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参加商业健康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丰富健康保险产品,鼓励开发与健康管理服务相关的健康保险产品。

 到2030年,现代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显著提高。

 积极 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完善国家药物政策 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特殊人群基本药物保障。完善现有免费治疗药品政策,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药物免费供给。保障儿童用药。完善罕见病用药保障政策。建立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临床综合评价体系。

 按照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深化药品、医疗器械流通体制改革 推进药品、医疗器械流通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开展服务,形成现代流通新体系。规范医药电子商务,丰富药品流通渠道和发展模式。

 完善国家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建立药品出厂价格信息可追溯机制。

 完善药品储备制度和应急供应机制。提高基层和边远地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

 • 为什么要 “ 完善健康保障 ” ?

 老龄化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030年我国人口结构由缓慢增长型向负增长型转变,预计203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将占全部人口的17.3%。

 中国调整现有政策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窗口期,比OECD国家短得多,以目前的速度推算,中国将在26年内完成法国走了115年的老龄化进程。

  “ 未富先老、未备先老 ” 8—10 倍

 城镇化

 01,0002,0003,0004,0005,000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城镇化率(%)人均卫生支出(美元)

 卫生总费用(2015 年)

 • 总费用:4万亿(药品费用占到了37%)

 • 政府、社会与个人支出:31%,39%和29% • 占GDP的比重:6%(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 社会资本固定资产投资:4000亿,增长24% • 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2400亿,增长50% (2016年,3100亿/30%)

 • 人均药品费用超过了1100元。

 • 三项保险制度筹资的年度增长分别为5.6%,15.2%和15.5%,与2011年的25%,68.1%和55.8%相比大幅回落。

 • 预计2016年?增长10%,增速大幅趋缓(1/2)。

 第五篇

 建设健康环境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完善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和长效机制,统筹治理城乡环境卫生问题。

 实施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病媒生物综合预防控制策略。

 力争到2030年,国家卫生城市数量提高到全国城市总数的50%,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全覆盖。

 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把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把健康融入城乡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

 编制实施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发展规划。

 到2030年,建成一批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示范市和示范村镇。

 建设健康城市和健...

篇四: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

dquo;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学习解读 实施健康中国行动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主讲:

 时间:

 前言导读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为加快推劢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劢员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实施健康中国行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提出以下意见。

 健康中国

 目录 1 1

 2 2

 3 3

 行动背景

 总体要求

 主要任务

 4 4

 组织实施

 5 5

 《 健康中国行动( 2019 — 2030 年)

 》 学习解读

 第

 章

 01

 行动背景

 行动背景

 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

  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较普遍,由此引起的疾病问题日益突出。

  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

  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精神卫生、职业健康、地方病等方面问题不容忽视。

 行动背景

 必须关口前移,采取有效干预措施,细化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建设健康环境等部署,聚焦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突出问题,实施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中长期行动,健全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的制度体系,持之以恒加以推进,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

 三湾改编 为坚持预防为主,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效应对当前突出健康问题

 第

 章

 02

 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改革创新,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化政府、社会、个人责任,加快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知识,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加强早期干预,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延长健康寿命,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总体要求

  普及知识、提升素养。把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根据不同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实现健康素养人人有。

  自主自律、健康生活。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激发居民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热情,养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实现健康生活少生病。

  早期干预、完善服务。对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尽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完善防治策略,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服务,加强医疗保障政策与健康服务的衔接,实现早诊早治早康复。

 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强化跨部门协作,鼓励和引导单位、社区(村)、家庭和个人行动起来,形成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广泛动员、人人尽责尽力的良好局面,实现健康中国行动齐参与。

 总体目标

 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残和死亡风险逐步降低,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健康公平基本实现。

 2022 年 2030 年 总体要求

 第

 章

 03

 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

 1.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维护健康需要掌握健康知识。面向家庭和个人普及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紧急救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等维护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激励约束。鼓励各级电台电视台和其他媒体开办优质健康科普节目。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和30%。

 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

 2.实施合理膳食行动。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础。针对一般人群、特定人群和家庭,聚焦食堂、餐厅等场所,加强营养和膳食指导。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研究完善盐、油、糖包装标准。修订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推进食品营养标准体系建设。实施贫困地区重点人群营养干预。到2022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低于7%和5%。

 主要任务

 3.实施全民健身行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为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的运动健身方案或运动指导服务。努力打造百姓身边健身组织和“15分钟健身圈”。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把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高校的考核评价。到2022年和2030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分别不少于90.86%和92.1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及以上和40%及以上。

 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

 4.实施控烟行动。吸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推动个人和家庭充分了解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的严重危害。鼓励领导干部、医务人员和教师发挥控烟引领作用。把各级党政机关建设成无烟机关。研究利用税收、价格调节等综合手段,提高控烟成效。完善卷烟包装烟草危害警示内容和形式。到2022年和2030年,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分别达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

 主要任务

 5.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治疗、危机干预等方式,引导公众科学缓解压力,正确认识和应对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加强心理健康人才培养。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完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减缓。

 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

 6.实施健康环境促进行动。良好的环境是健康的保障。向公众、家庭、单位(企业)普及环境与健康相关的防护和应对知识。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建立环境与健康的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环境污染相关疾病、道路交通伤害、消费品质量安全事故等。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明显改善,并持续改善。

 主要任务

 孕产期和婴幼儿时期是生命的起点。针对婚前、孕前、孕期、儿童等阶段特点,积极引导家庭科学孕育和养育健康新生命,健全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加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促进生殖健康,推进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到2022年和2030年,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5‰及以下和5‰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8/10万及以下和12/10万及以下。

 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

 主要任务

 中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动员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锻炼健康体魄,预防近视、肥胖等疾病。中小学校按规定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多种方式对学生健康知识进行考试考查,将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到2022年和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

 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

 主要任务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健康保护的权利。针对不同职业人群,倡导健康工作方式,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完善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体系。鼓励用人单位开展职工健康管理。加强尘肺病等职业病救治保障。到2022年和2030年,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的比例实现明显下降,并持续下降。

 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

 主要任务

 老年人健康快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面向老年人普及膳食营养、体育锻炼、定期体检、健康管理、心理健康以及合理用药等知识。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政策,推进医养结合,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打造老年宜居环境,实现健康老龄化。到2022年和2030年,65至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有所下降,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

 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

 主要任务

 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引导居民学习掌握心肺复苏等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对高危人群和患者开展生活方式指导。全面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加强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规范管理。提高院前急救、静脉溶栓、动脉取栓等应急处置能力。到2022年和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下降到209.7/10万及以下和190.7/10万及以下。

 防控重大疾病

 实施癌症防治行动。癌症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倡导积极预防癌症,推进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序扩大癌症筛查范围。推广应用常见癌症诊疗规范。提升中西部地区及基层癌症诊疗能力。加强癌症防治科技攻关。加快临床急需药物审评审批。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

 实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引导重点人群早期发现疾病,控制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发生发展。探索高危人群首诊测量肺功能、40岁及以上人群体检检测肺功能。加强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肺功能检查能力。到2022年和2030年,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下降到9/10万及以下和8.1/10万及以下。

 主要任务

 实施糖尿病防治行动。我国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提示居民关注血糖水平,引导糖尿病前期人群科学降低发病风险,指导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管理,延迟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促进基层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标准化和诊疗规范化。到2022年和2030年,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60%及以上和70%及以上。

 防控重大疾病

 实施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传染病和地方病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引导居民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讲究个人卫生,预防疾病。充分认识疫苗对预防疾病的重要作用。倡导高危人群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加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努力控制和降低传染病流行水平。强化寄生虫病、饮水型燃煤型氟砷中毒、大骨节病、氟骨症等地方病防治,控制和消除重点地方病。到2022年和2030年,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

 第

 章

 04

 组织实施

 组织实施

 国家层面成立健康中国行劢推进委员会,制定印发《健康中国行劢(2019-2030年)》,细化上述15个专项行劢的目标、指标、任务和职责分工,统筹指导各地区各相关部门加强协作,研究疾病的综合防治策略,做好监测考核。要根据医学进步和相关技术发展等情况,适时组织修订完善《健康中国行劢(2019-2030年)》内容。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健全领导推进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实施方案,逐项抓好任务落实。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将预防为主、防病在先融入各项政策丼措中,研究具体政策措施,推劢落实重点任务。

 加强组织领导

 组织实施

 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健康促进的强大合力。鼓励个人和家庭积极参与健康中国行劢,落实个人健康责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各单位特别是各学校、各社区(村)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资源,积极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创造健康支持性环境。鼓励企业研发生产符合健康需求的产品,增加健康产品供给,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作出表率。鼓励社会捐资,依托社会力量依法成立健康中国行劢基金会,形成资金来源多元化的保障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健康类产品和服务。卫生健康相关行业学会、协会和群团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指导、组织健康促进和健康科普工作。

 动员各方广泛参与

 组织实施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疾病防治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财政支持,强化资金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科技支撑,开展一批影响健康因素和疑难重症诊疗攻关重大课题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要给予支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开展健康政策审查,保障各项任务落实和目标实现。强化信息支撑,推劢部门和区域间共享健康相关信息。

 健全支撑体系

 组织实施

 采取多种形式,强化舆论宣传,及时发布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设立健康中国行...

推荐访问: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 中国 规划纲要 全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