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最大公因数》说课稿3篇(完整)

发布时间:2023-03-30 15:25:05 来源:网友投稿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最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约分做准备。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中只出现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最大公因数》说课稿3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年《最大公因数》说课稿3篇(完整)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1

  一、 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最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约分做准备。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中只出现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能力目标:能根据两个数的不同关系灵活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情感目标:利用课件,让孩子结合在生活经验,体会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体会数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通过动手能力的培养,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的理念。

  3、教学重、难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二、设计理念

  在概念教学中,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充分地发挥情境的作用,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由“求”转变为“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体现方法多样化。材料准备了自制课件,方格纸。

  三、说教学流程

  结合教材、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下面五环节:

  1、复习导入: 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掌握了因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出示两个数让学生说出它的所有因数。(3、6、8、12),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

  2、教学新课 :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去自主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因而在学习新课之前我首先把学习目标出示给学生,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出示自学提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自学,在给出目标后,我又帮助学生拟定了两个学习的提示,让学生学有所依,学而得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在学习“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探究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时,让学生为24分米宽,36分米长储藏室铺上正方形地砖,怎么样铺的满而没有剩余,让学生自己小组合作学习,并在遇到困难时在小组群体中自由自在地交流,无拘无束地讨论,独立思考、相互学习。在讨论与交流中,思维呈开放的态势,不同见解、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引发、相互点燃,在汇报交流中强化对比,选出合适方法,从而实现个人与他人、小组与全班的全程对话。例二是让学生结合教学目标进行一一合作讨论,8和12的共有的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是那些?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评议。最后小结出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并进行小结。

  5、教师的教:教师在引导学生汇报时结合本节课的特点进行相机教学,对重难点问题反复讲,让学生理解。

  四、练习应用。

  在学生的练习中,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表现好的给予肯定。

  五、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五中的第1、2题。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2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最大公因数》,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7981页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出示课件)这部分教材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因数、倍数的含义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来学习。通过本节课学习,为学生以后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出示课件)根据《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能力为重。因此,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这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四、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结合本节课实际,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引导自学法、尝试探究法等等。相应地,指导学生采用自学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来学习。

  五、教具、学具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操作,我要求学生准备长方形方格纸等教具。

  六、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理念,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这节课我安排了玩一玩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五个教学步骤来进行。这样设计符合教研室倡导的学导练三三教学原则,符合新课标提出的自学探究、合作交流等新的学习形式,也体现出蔡林森教授所创新的洋思教学方法。突出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实现高效课堂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式。

  (一)玩一玩

  这一步骤,我采用游戏的方式来完成。

  学号是16的因数,这些同学请起立。

  学号是12的因数,这些同学请起立。

  哪些同学站起来2次?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顺势进行鼓励:嗯,同学们可真聪明。有关因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呢?,你们愿意继续来学习它吗?

  (新课开始,用游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复习了旧知,又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看一看:

  这一步骤,我出示自学了提示,让学生自学。

  自学提示:

  自学课本80页的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

  16和12的因数分别有哪些?

  哪些是16和12独有的因数,

  哪些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

  什么叫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6分钟后检测。

  (这样,学生带着问题来自学、探究。体现出学生可持续能力的培养。体现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练。)

  独有公有 最大

  16的因数:1,2,4,8,168,16

  12的因数:1,2,3,4,6,123,6,12

  可以看出:1、2、4这三个数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所以说:1、2、4这三个数是16和12的公因数。

  2、议一议:学生再看1、2、4这三个数,你想说点什么?(学生知道了1是最小的公因数,4是最大的公因数)

  板书:4是最大的公因数。

  (三)、做一做:

  学生自学完毕,请程度偏下的两位同学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在答题卡上完成。这一步能检查出学生自学的效果。体现出学生的尝试探究,体现出科学的学习态度。

  1、填一填:

  (1)10 和15的公因数有:()

  (2)14和49的公因数有:()

  (四)、议一议:

  1、初议:做对的同学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做错的同学对照课本找错因,找不出错因的同学让别的同学帮忙改正。

  2、设疑:15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3,对吗?

  2是4和16的最大公因数吗?

  6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几?

  3、运用:现在,你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了吗?

  请用你喜欢的方式求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A、找对应因数

  B、从18的因数中找27的因数

  或者从27的因数中找18的因数

  C、排序法

  D、短除法

  E、分解法

  总之:不论采用哪种方法,我们都要:先找出它们的因数,

  再找出它们独有的和公有的因数,然后找出在公有的因数中,谁最大?

  4、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最大公因数

  (整个议一议环节,体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体现了以学定教。)

  (五)练一练:

  (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我进行了分层训练。第一层:基本性练习。第二层:综合性练习。第三层:发展性练习。实现层层深入,由浅入深。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的道理。)

  (出示课件)第一层:基本性练习

  1、把下面的数填到合适的位置。

  1,2,3,4,6,9,12,18,

  12的因数:

  18的因数:

  12和18的公因数:

  2、填一填:

  8的因数:

  16的因数:

  8和16的公因数:

  8和16的最大公因数:

  (出示课件)第二层:综合性练习

  3、说出下列各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5和11 8和9 5和8

  4和89和3 28和7

  通过练习,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课件)第三层:发展性练习

  4、看例1:现在,你知道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吗?边长最大是几分米?今后,在装修、铺地砖时,遇到此类问题,你知道该怎样解决了吗?如果你是工程师,你会选用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吗?为什么?

  七、板书设计:

  这节课,我的板书设计科学、醒目、美观,便于学生直观理解。

  八、反思:

  回顾这节课,学生通过自学,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但要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因此,教学时,我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中的内容。本课时是在学生找一个数的因数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为以后学习约分打下基础。教材中直接呈现了找出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分别找12、18的因数,再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材采用的集合的方式呈现探索的过程。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探索找两个公因数的方法,能准确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让学生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三、说教学重、难点

  新课标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经历探索的过程。

  因此确定教学重点为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难点为用多种方法正确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四、说教学方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本节课学生对因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教法与学法上,可以让学生在半独立的状态下进行自主学习、交流探索。而教师在交流过程中,主要是引导、组织学生归纳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让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中去归纳、总结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这也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说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

  ( 一)、复习导入,学习新知

  因为学生已经很熟练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因此,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导入新知。(导入这一环节准备用时3分钟)

  1、师:同学们,我们已学过找一个数的因数,如果老师现在给你一个数,你能很快找出它的因数吗?

  生回答师板出12的因数:1、2、3、4、6、12

  2、师:你们真棒!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很快写出18的全部因数吗?

  生独立写并汇报18的因数:1、2、3、6、9、18。

  3、师:那么准,那你们看看它们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请大家找一找,在12和18的因数中有没有相同的因数?相同的因数有几个?

  生同位交流,共同找出:1、2、3、6。

  师:像这样即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我们就说这些数是12和18的公因数。此时师板书出集合图形。

  4、师:中间这一区域有什么特征?应该填什么数?

  生独立思考后分小组讨论。

  生汇报:中间所填的数应该即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

  5:师:在这些公因数里面,哪个数最大?生:6最大。

  6:师:对,6在这两个数的公因数里面是最大的",那么我们就说6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找最大公因数。

  师板书课题:找最大公因数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且能很快地找出来。同时这也就突破了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这一层次的设计我准备用时12分钟。

  (二)、尝试练习,合作探究

  书45页练一练中的1、2两题:

  (1)利用因数关系找最大公因数

  师:请大家把书翻到第三45页,独立完成第1小题。

  8的因数有:1、2、4、8。

  16的因数有:1、2、4、8、16。

  8和16的公因数有:1、2、4、8。

  8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8

  师引导学生观察:8和16之间是什么关系?与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随着老师的问题提出来就独立的思考观察,然后在小组内自行解决。

  (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并在小组内得到发展,对后进生来说也是一个促进。)

  生汇报:8是16的因数,所以8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8。

  然后师放手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小结;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并及时出一些这方面的题练习,如:4和12,28和7,54和8

  (2)利用互质数关系找最大公因数

  师:请大家独立完成第二题。

  生汇报5的因数有:1、5。

  7的因数有:1、7

  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

  师同上一样引导学生独立观察5和7之间是什么关系?与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关系?

  分小组讨论汇报。

  生:5和7是质数,所以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

  引导生小结:像这样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他们的公因数只有1。

  练习:4和5,11和7,8和9

  (3)、整理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方法找最大公因数?

  生:列举法,用因数关系找,用互质数关系找

  师:我们在做题时要观察给出的数字的特征,运用不同的方法去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教师在讲解找最大公因数时,不仅要告诉学生具体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将这些单独的内容联系起来,给出学生统一的解题步骤,这样学生才有章可循。)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也准备用时15分钟。

  (三)、巩固练习,体验成功

  完成书第46页的3、4、5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在巡视的过程中对于后进生要特别的指导点拨。

  巩固练习准备用时8分钟。

  第四环节:全课小结

  用2分种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五、说板书设计

  我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本课的内容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各位评委老师,我仅从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这只是我预设的一种方案,但是课堂千变万化的生成效果,最终还要和学生、课堂相结合。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3篇扩展阅读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3篇(扩展1)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3篇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1

  一、分析教材

  本节课是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加减法》中的内容。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本单元继续教学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要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为以后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准备。

  二、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结合教材的特点,我力求达到下面的教学目标:

  1、经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结合具体实例,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不重复的思考习惯。

  3、培养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是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四、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我发挥“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合作交流并根据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力求突出以下三点: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3、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经验,在迁移中学。

  五、教学过程

  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四个环节:

  一、活动探究,认识公因数

  分为五个步骤:

  1、动手操作:在教学公因数的概念时,让学生经历操作思考的过程,认识公因数。首先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小长方形纸片,分别用边长6厘米和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铺满一个长18厘米、宽12浪漫的的长方形操作活动。通过学生的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看看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来说明为什么?

  2、想象延伸:接下来让学生思考还有那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学生思考后,回答边长是1厘米,2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引导学生说出只要边长“既是”1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就能铺满大长方形。从而引出公因数的概念,再强调因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也是有限的(最小是1),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公因数的概念的过程。

  3、归纳总结:只要正方形的边长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这样的正方形就能铺满大长方形。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

  4、根据学生的总结我及时板书课题,让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变成抽象思维。

  5、反例教学:让学生说明4是12和18的公因数吗?为什么?

  学生通过上面的一正一反教学总结出:公因数要同时是两个数的因数。

  为了及时巩固,完成练一练:先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因数,填写在书上。

  (设计目的: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公因数,使知识不在枯燥无味。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自主探索,求最大公因数:

  学生在已经掌握公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学以致用。教学例题时,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小组交流。通过具体的运用,巩固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说说怎样找12和18的公因数,学生可能说三种方法,一是先找12的因数,从12的因数中找18的因数;二是先找18的因数,再从中找出12的因数,三是分别找出12和18的因数,再找出相同的因数。通过比较三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哪种方法比较简捷。在此基础上,揭示最大公因数的含义,并介绍用集合圈的形式来表示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明确集合图中省略号的作用。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弄清怎样用集合图来表示两个数的公因数。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感受数学方法的严谨性。)

  三、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

  首先设计关于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判断题,进一步让学生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认识。做到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

  接着让学生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然后分别完成课本自主练习2、3题。小组交流。

  (练习的设计是从认识到理解,再到拓展应用,逐层加深,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由课内到课外延伸,增加运用实践机会。)

  四、全课小结、过程回顾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说你掌握的方法。

  学生回忆整堂课所学知识。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按一定的线索梳理新知,形成整体印象,便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所教学的主要内容写在黑板的中间位置,这样板书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再看板书时,使学生能够连贯的回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做到一目了然。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3篇(扩展2)

——《找最大公因数》数学说课稿3篇

《找最大公因数》数学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中的内容。本课时是在学生找一个数的因数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为以后学习约分打下基础。教材中直接呈现了找出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分别找12、18的因数,再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材采用的集合的方式呈现探索的过程。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探索找两个公因数的方法,能准确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让学生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三、说教学重、难点

  新课标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经历探索的过程。

  因此确定教学重点为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难点为用多种方法正确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四、说教学方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本节课学生对因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教法与学法上,可以让学生在半独立的状态下进行自主学习、交流探索。而教师在交流过程中,主要是引导、组织学生归纳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让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中去归纳、总结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这也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说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

  (一)、复习导入,学习新知

  因为学生已经很熟练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因此,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导入新知。(导入这一环节准备用时3分钟)

  1、师:同学们,我们已学过找一个数的因数,如果老师现在给你一个数,你能很快找出它的因数吗?

  生回答师板出12的因数:1、2、3、4、6、12

  2、师:你们真棒!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很快写出18的全部因数吗?

  生独立写并汇报18的因数:1、2、3、6、9、18。

  3、师:那么准,那你们看看它们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请大家找一找,在12和18的因数中有没有相同的因数?相同的因数有几个?

  生同位交流,共同找出:1、2、3、6。

  师:像这样即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我们就说这些数是12和18的公因数。此时师板书出集合图形。

  4、师:中间这一区域有什么特征?应该填什么数?

  生独立思考后分小组讨论。

  生汇报:中间所填的数应该即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

  5:师:在这些公因数里面,哪个数最大?生:6最大。

  6:师:对,6在这两个数的公因数里面是最大的,那么我们就说6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3篇(扩展3)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3篇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学习本课之前,本册教材已经安排了认识因数和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这些内容与本节课紧密相联,是学习本课的铺垫和基础。同时,找最大公因数又是约分的基础,而约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和掌握最大公因数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本课在分数运算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材编写者编写本节课时,贯彻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非常注意促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讨论、归纳等学习活动,在“找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

  这里分析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一项重要依据。

  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之前,五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倍数和因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积累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数学学习一个重要特点是:探索发现和抽象概括的过程中需要具体的、形象的数学例证作支撑;同时他们在进行数学概括时往往不够完整,在数学表达上往往不够严谨,这些都需要精心的引导。

  以上学情,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教法、学法的一项重要依据。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热情,培养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教材处理:

  教材首先呈现了找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式分别找12和18的因数,再让学生将这些因数填入两个相交的集合圈中,引导学生重点思考的问题是: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填哪些因数?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教材用集合的方式呈现思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材在练一练中,呈现了两组找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练习,一组是8和16,另一组是5和7。第一组是两个数存在倍数关系找最大公因数;第二组是找互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我在教学这两种特殊情况时,给出更多的数字,安排了三对数,第一组4和8,16和32,6和24,每对都存在倍数关系,先让学生找一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然后观察最大公因数,发现每组的最大公因规律。第二组安排了三对数3和7,8和9,15和16,都存在互质的关系,也先让学生找一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然后观察、发现每组的最大公因数都是1,然后现去想一想,每组数都有些什么特点,从而概括这两种特殊情况组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二、说方法

  教法、学法选择: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把四基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对本节课主要选用了探究性学习方式。同样的,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为了使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和谐统一,我还选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我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以手段多样化,促进学生的探索研究。主要使用了四种教学手段:

  1、学具操作:合理的使用学具能促进学生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帮助学习建立数学建模。

  2、白板运用:恰当的演示,给课堂带来清晰的层次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引导方式。强大的电子白板可以更好的辅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3、实物展示台:有利于反馈的时效性,使反馈的受益面更大,让个别学生生成有代表性、典型意义的学习资源面向全体

  4、课堂板书:必要的板书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思维与教学过程同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

  三、说过程

  一、复习导入。(复习找因数的方法)

  回忆旧知识,又是为向新知识的延升做好铺垫。

  让学生找出12的所有因数。并说说是怎样找的?找因数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白板上出示1、2、3、4、5、6、7、8、9、10、12、15、18、20数字和集合圈1)

  让学生将12的因数拖入集合圈中,回忆找因数的方法。怎么找因数才能又快又有顺序?

  用乘法算式,有序、不易遗漏

  二、探究

  探究1:认识公因数。

  再找一找18的所有因数,并出示集合圈2,让学生将18的所有因数拖入集合圈2中。

  9、18

  学生可能会拖入9、18,还有其它的因数?能不能想想办法,用两个集合圈,即能表示12的所有因数,又能表示18的所有因数?

  移动集合圈。展示交集动态的过程。

  师:左边的集合圈填的是什么?(12的因数)右边的集合圈填的是什么?(18的因数)中间的圈里是?(即是12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

  那我们可以给他取个名字?(公因数)

  我们可以将4放到中间的集合圈中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即是12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我们就称他为12和18的公因数。

  巩固练习。

  你学会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了吗?试一试吧。

  找6和9的公因数,找30和45的公因数

  探究2:认识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因数

  如果请你找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你会觉得是哪一个数字呢?

  巩固练习。

  在前次练习的基础上,找6和9;30和45的最大公因数。

  我们学会了找最大公因数,那同学们能找出这三组数的最小公因数吗?你有什么发现?

  所有数的最小公因数都是“1”。

  探究3:找特殊数组的最大公因数。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4和8 16和32 6和24

  2、3和7 8和9 15和16

  做完后分小组相互交流,从中你能发现些什么?

  每组的两个数有些什么特点,和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有这些特点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都有这些规律呢?分小组验证。

  反馈得出结论:两个数是倍数关系的,较大的数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他们的最大公因数为1。

  三、练习反馈:

  有两根小棒,长分别是12厘米,18厘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棒,不许剩余,每根小棒最长有多少厘米?

  师:看到这个问题,你会怎么想?这里有几个关键字:同样长,不许有剩余,最长多少?遇到这样的问题其实是让我们求什么呢?

  四、归纳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那些知识?

  2、我们是运用什么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

  (不但让学生谈知识技能方面的收获,还着重让学生谈谈了学习方法、情感态度方面的收获,再一次激起良好的情绪体验。)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3篇(扩展4)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10篇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1

  教学 例3时先用边长6厘米和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分别铺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教师选择正方形纸片铺长方形的活动教学公因数,是因为这一活动能吸引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用同两张正方形纸片分别铺一个不同的长方形,面对出现的两种结果,会发现“为什么有时正好铺满、有时不能”,“什么时候正好铺满、什么时候不能”这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他们沿着长方形的边铺正方形纸片,就会想到正好铺满与不能正好铺满的原因可能和边长有关,于是产生进一步研究长方形边长和正方形边长关系的愿望。分析长方形的长、宽和正方形边长之间的关系,按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成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联系铺的过程与结果,从长方形的长、宽除以正方形的边长没有余数和有余数的层面上,体会正好铺满与不能正好铺满的原因。第二个层次根据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而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的经验,联想边长几厘米的正方形还能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先找到这些正方形,把它们边长从小到大排列,知道这样的正方形的个数是有限的。再用“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概括地描述这些正方形边长的特征。显然,前一层次形象思维的成分较大,思考难度较小,对后一层次的抽象认识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反思:突出概念的内涵、外延,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

  我用“既是……又是……”的描述,让学生理解“公有”的意思。例3先联系用边长1、2、3、6厘米的正方形正好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的"现象,从长方形的长、宽分别除以正方形边长都没有余数,得出正方形的边长“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一方面概括了这些正方形边长的特点,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既是……又是……”的意思。然后进一步概括 “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形成公因数的概念。

  由于知识的迁移,学生很容易想到用集合图直观形象地显示公因数的含义。第27页把8的因数和12的因数分别写到两个集合圈里,这两个集合圈有一部分重叠,在重叠部分里写的数既是8的因数,也是12的因数,是8和12的公因数。先观察这个集合图,再填写第28页的集合图,学生能进一步体会公因数的含义。概念的外延是指这个概念包括的一切对象。

  运用数学概念,让学生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例4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出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有的先分别写出8和12的因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有的在8的因数里找12的因数,这样操作比较方便,但容易遗漏。我有意引导学生选择第一种。练习五的第3题就是这种方法的应用。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自制课件,协助教学。

  限于操作的局部性,我认真制作了实用的课件,让直观、清晰的页面直接辅助我教学,学生表现积极,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提问、释疑、解惑,练习的热情很高。

  本课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并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从整节课学生表现情况和课后作业反馈来看,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知识掌握较好,学习积极并具有热情,就实效性讲很令人满意。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2

  一、分析基础知识,准确制定教学目标。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倍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我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准确地制定了教学目标,即理解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的意义。知道任意两个数都有公因数;能够采用枚举法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通过动手、观察、思考等教学活动,从拼摆过程中发现公因数,再通过进一步探究明确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的含义。

  二、在现实的情境中教学概念,借助直观操作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以往教学公因数的概念,通常是直接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因数,然后让学生发现有的因数是两个数公有的,从而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而本节课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找出已知面积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确定怎样使这样的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其次,引导学生观察这样的几组数据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右面的这些数据都是左面这些数据的因数。三是揭示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指出用红笔标出的这些数据是左面这两个数的公因数,找到这里面最大的一个公因数,完成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把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

  三、把握内涵外延,准确理解概念的含义。

  概念的内涵是指这个概念的所反映的一切对象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公因数是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可见“几个数公有的”是公因数的本质属性。因此在因数的基础上学习公因数,关键在于突出“公有”的含义。本节课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也是……”即“公有”。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找出12和16的因数,然后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揭示出“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这句话的含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习过程。

  概念的外延是指这个概念包含的一切对象。对具体事例是否属于概念作出判断,就是识别概念的外延,这对加深概念的认识很有好处。本节课我注意利用反例,来凸现公因数的含义。在用集合图法来表示12和16的公因数的时候,找到填写错误的学生的例子,提示学生注意:并集里填写的是两个数的公因数,而没有交在一起的集合图中,只填写这两个数的都有的因数,从而进一步明确公因数的概念。

  四、教学中的不足:

  教师的提问有时指向性不是很强,学生不能很快地明白老师的意图,影响了学生的思考,须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两个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2*方厘米和3*方厘米,这两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时,学生有些困难,我应该让学生动手在本上画一画,帮助学生找到,降低难度,这点考虑不周,没有切实联系实际。

  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应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多阅读、多听课,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3

  一、分析基础知识,准确制定教学目标。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倍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我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准确地制定了教学目标,即理解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的意义。知道任意两个数都有公因数;能够采用枚举法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通过动手、观察、思考等教学活动,从拼摆过程中发现公因数,再通过进一步探究明确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的含义。

  二、在现实的情境中教学概念,借助直观操作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以往教学公因数的概念,通常是直接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因数,然后让学生发现有的因数是两个数公有的,从而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而本节课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找出已知面积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确定怎样使这样的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其次,引导学生观察这样的几组数据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右面的这些数据都是左面这些数据的因数。三是揭示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指出用红笔标出的这些数据是左面这两个数的公因数,找到这里面最大的一个公因数,完成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把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

  三、把握内涵外延,准确理解概念的含义。

  概念的内涵是指这个概念的所反映的一切对象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公因数是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可见“几个数公有的”是公因数的本质属性。因此在因数的基础上学习公因数,关键在于突出“公有”的含义。本节课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也是……”即“公有”。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找出12和16的因数,然后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揭示出“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这句话的含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习过程。

  概念的外延是指这个概念包含的一切对象。对具体事例是否属于概念作出判断,就是识别概念的外延,这对加深概念的认识很有好处。本节课我注意利用反例,来凸现公因数的含义。在用集合图法来表示12和16的"公因数的时候,找到填写错误的学生的例子,提示学生注意:并集里填写的是两个数的公因数,而没有交在一起的集合图中,只填写这两个数的都有的因数,从而进一步明确公因数的概念。

  四、教学中的不足:

  教师的提问有时指向性不是很强,学生不能很快地明白老师的意图,影响了学生的思考,须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两个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2*方厘米和3*方厘米,这两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时,学生有些困难,我应该让学生动手在本上画一画,帮助学生找到,降低难度,这点考虑不周,没有切实联系实际。

  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应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多阅读、多听课,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4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下续学习约分作准备。教材先创设了一个剪纸的问题情境,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概念。这样处理的好处便于揭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现实意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但是将解决问题与概念引入结合在一起,教学上自然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将主题图的自由探索与尝试选正方形的大小来剪。适当降低了一些难度并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最后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很容易就引入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在现行《课标》中有关求最大公因数的要求是:“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重在“找”,而现行教材的分子分母都比较小,学生熟练了以后都能准确的进行约分,关键还是在练习的力度上多下功夫。

  融入生活实际。我把找公因数的问题融入实际生活情景中,比如:“有两根绳子,一根长12米,另一根长28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而且没有剩余,每段最长应是几米?一共截几段?”这时学生理解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和作用,就不难解决这一问题。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并清楚地知道“为什么学”,真正做到了生活知识数学化。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5

  一、,找一个数的因数

  要成对找,这在教学因数时就是一个难点。

  二、教学例题3时,应先组织学生大胆猜测:“哪种纸片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再让学生实践验证。

  猜测、验证的过程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必要途径。在实践验证的过程中,我紧扣用边长( )厘米的正方形铺长方形,能铺( )层,每层铺( )个。并与其中有两种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长方形的情况作比较,组织学生交流:“怎样的正方形才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由于前面铺垫充分,学生很顺利地得出了结论。例题3的教学, “哪种哪种纸片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还有哪些边长整厘米数的正方形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任何两个数的公因数个数都是有限的吗?”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就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三、教学例4时,应充分放手让学生探索8和12的.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

  交流中,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方法,学生在交流中出现问题时,应让他们自我修正,自我完善。并对四种方法进行比较“看哪种方法更便捷”。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也要通过练习,让学生自己谈对最大公因数的感悟。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6

  一、分析基础知识,准确制定教学目标。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倍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我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准确地制定了教学目标,即理解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的意义。知道任意两个数都有公因数;能够采用枚举法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通过动手、观察、思考等教学活动,从拼摆过程中发现公因数,再通过进一步探究明确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的含义。

  二、在现实的情境中教学概念,借助直观操作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以往教学公因数的概念,通常是直接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因数,然后让学生发现有的因数是两个数公有的,从而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而本节课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找出已知面积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确定怎样使这样的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其次,引导学生观察这样的几组数据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右面的这些数据都是左面这些数据的因数。三是揭示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指出用红笔标出的这些数据是左面这两个数的公因数,找到这里面最大的一个公因数,完成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把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

  三、把握内涵外延,准确理解概念的含义。

  概念的内涵是指这个概念的所反映的一切对象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公因数是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可见“几个数公有的”是公因数的本质属性。因此在因数的基础上学习公因数,关键在于突出“公有”的含义。本节课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也是……”即“公有”。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找出12和16的因数,然后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揭示出“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这句话的含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习过程。

  概念的外延是指这个概念包含的一切对象。对具体事例是否属于概念作出判断,就是识别概念的外延,这对加深概念的认识很有好处。本节课我注意利用反例,来凸现公因数的含义。在用集合图法来表示12和16的公因数的时候,找到填写错误的学生的例子,提示学生注意:并集里填写的是两个数的公因数,而没有交在一起的集合图中,只填写这两个数的都有的因数,从而进一步明确公因数的概念。

  四、教学中的不足:

  教师的提问有时指向性不是很强,学生不能很快地明白老师的意图,影响了学生的思考,须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两个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2*方厘米和3*方厘米,这两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时,学生有些困难,我应该让学生动手在本上画一画,帮助学生找到,降低难度,这点考虑不周,没有切实联系实际。

  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应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多阅读、多听课,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7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一课应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研究学习”、“自主探索”,学生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是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是认知过程的探索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概念形成的过程。应引导学生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尽可能挖掘学生潜能,能让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解决问题,形成概念。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帮助王叔叔铺地装,将学生自然地带入求知的情境中去,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交流、探索。“哪一个正方形纸片能正好铺满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为什么?”这样更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为什么边长是1厘米、2厘米、4厘米的地砖可以正好铺满?而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地砖不能正好铺满?”让学生在反复地思考和交流中加深对公因数这一概念的理解。

  教师抛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探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找出“16和12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思考:

  1.增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衔接不够紧凑,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在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的轻松、扎实。今后的教学中,在这一点上要都多下功夫。本课时的教学中,在组织学生交流找“16和12的公因数”的方法时,指名回答的形式过于单调,有的同学没有选着摆一摆的方法,而是直接用边长去除以小正方形边长来判断,我没有很好利用学生生成的.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局限学生的思维发展。

  2.方法多样化和方法优化

  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有层次地介绍各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比较和优化。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8

  对于本节课,我觉得有以下需要解决和认识。

  1.复习寻找因数的方法。

  2.联系实际体会学习寻找公因数的必要性。

  3.探索寻找2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4.结合集合方法直观显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5.理解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以及应用。

  6.结合短除法寻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这个在人教版中作为了解,在本课中,我向孩子们了解介绍,但未做要求)

  在课上,我以为长16dm宽12dm的客厅铺上正方形方砖,刚好铺满,能选用集中方砖,这在无形中蕴含这寻找16和12的因数,这样能够孩子们体会寻找公因数的必要性,引起探究欲望。

  孩子们有不同的方法和方式去表示公因数的方式,在最后介绍集合方式,在交集中更直观现实公因数,这样更直观的显示,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学习短除法也为后面教学约分做好先知铺垫,也为孩子们介绍一种寻找最大公因数的简便方法,满足不同水*学生学习的需要。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9

  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精心设计一个童话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先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学讨论,帮助王叔叔选择地板砖。再思考探索正方形地板砖的边长与长方形地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然后用问题的形式,通过复习16和12的因数,让学生再找两个数的因数、找两个数的公有的因数、找两个数公有的因数中最大的因数的过程中,发现用边长1厘米、2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都正好铺满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2、4这些数和16、12有什么关系,同时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总之,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复习巩固旧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新知。而且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数学现实参与数学课堂,不断地利用原有的经验背景对新的问题做出解释。此过程中我还注意了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索,重视引发学生思考,注重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我从方法上作进一步指导,小组长帮助,生生互帮等。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主。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会了本节课的内容。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10

  一、我认为,这节课的闪光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复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复习用多种方法找每个数的因数,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2、通过复习、发现、总结,什么是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在研究的过程中交流、总结自己的发现。

  3、通过填写集合图,使学生了解集合的思想,并进一步体会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关系。

  4、通过练一练活动,引导学生独立发现并总结出:

  (1)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5、在进一步的练习中,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方法,进行集体交流,相互学习,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这节课的不足,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特别是鼓励性的评价。

  2、教学思想“由一般到抽象”的过程体现的不够明了。

  3、对于教材的拓展不够深入。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和提高对学生评价的意识,重视评价的功能。

  2、在备课时,要清楚把握教学内容的梯度,使教学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之中。

  3、加强对教材的拓展,切实做到以教材为载体,以教学内容为导向,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3篇(扩展5)

——《因数和倍数》的说课稿3篇

《因数和倍数》的说课稿1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时学习中缺少主动性,一部分学生怕困难,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考虑问题也不够全面。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性,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学生的亲自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达到学习知识,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感受数学中的奥妙。

  二、教材分析

  《倍数和因数》是冀教版第五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的最重要知识之一,在四年级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亿以内的数,已经掌握整数加减乘除四则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一单元更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可以说这一单元对以后的数学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单元主要包括了五个课时。第一课时,自然数。第二课时倍数,第三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第四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第五课时 认识因数、质数、合数,第六课时,分解质因数。第七课时,综合练习。

  在对整数和自然数的认识中,概念较多,而且容易混淆,难以理解和掌握,本套教材在整数概念的认识和相关计算的编排上,采取与相关知识整合、分散编排的方式,降低学习的难度,增强知识的应用性。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并能进行判断。

  2.了解倍数的含义,在1~100的自然树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3.5的倍数。

  3.了解乘数也叫因数,在1~100的自然树中,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会分解质因数。

  4.在观察、探索、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5.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探索数学问题的良好品质。

  四、重点

  1、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寻找2.3.5的倍数的特征。

  4、区分倍数和因数

  5、区分质数和合数

  6、分解质因数。

  五、说教法、说学法

  1.在第一课时自然数这一课时,有两个知识点,认识自然数,认识奇数和偶数。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立足于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决定采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引导法,观察发现法以及直接讲授法来指导学生学习新知,培养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兴趣。

  2.在第二课时《倍数》这一课时,有两个知识点,认识倍数是基础,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是重点,也是难点。我会创设情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思考,在思考中体会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方法,使之获得内心感受。

  3.在第三、四课时《2、3、5的倍数的特征》这两个课时,这两个课时都是找规律。我会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新知。

  4.在第五课时《认识因数、质数、合数》这一课时,我会利用故事激趣,设疑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故事,引入质数、合数的概念,举例讲授质数、合数的概念,通过练习让学习加深理解。然后会让学生合作探究找一个因数的方法。从而导入这节课的教学活动。

  5.在第六课时《分解质因数》这一课时,通过复习因数质数、合数导入新知,然后在合作、交流、讨论中探究新知,最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来探究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因数和倍数》的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前后关系: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但这只是对数字的浅在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情感、价值目标:

  2、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教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3)教学重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与方法

  (4)教学难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二、谈设计理念

  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在操作中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其次以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评价,促成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巩固学生方法表达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学生只掌握了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确的表达。

  三、谈教学过程:

  (1)合作交流、揭示主题

  用12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进行不同的摆法展示,为了避免简单的操作,引导学生通过算式来想他是怎么摆的。组织交流,引出算式与概念鉴定。

  (2)教学概念、正反促成

  利用横里读、竖里读,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知识概念,并及时出示整个前提:是在不含0的自然数,让学生自己举例,示范说、相互说,最后以教师举学生不容易想到了例子:4×4=16,18÷6=3,促成学生不仅从乘法的角度去思考,而且也可以从除法的角度进行,也为后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做好伏笔。

  (3)设疑,置疑,激发学生的反思力度

  在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时,“才说到12、18是3的倍数(板书:3的倍数),3的倍数是不是只有12、18这两个数呢?”组织交流:3的倍数有哪些呢?同学互评,交流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形成了知识的整体性教学,加大了探索的力度,提高了思维的难度,“分钟内你们写完了吗?如果再给半分钟呢?为什么?”

  (4)判断中进行教学内容的递深,形成了反思、学习、强化的整个学习过程。在学生做出“6是倍数”的正确判断之后,并不简单换章,而是以此为契机

  “教学找一个数的"因数”以谈话导入,形成知识相互的联系与区别,“谈话: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所以6可能是某些数的倍数,也可能是某些数的因数,那我们就来找一个数的因数。你能找出36所有的因数吗?”

  (5)讨论互评,自主学习

  放手让学生学习找一个数的因数,从无序到有序,从自寻到互学,请学生板书,学生评价,“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可以介绍给大家吗?还有其他方法吗?”

  1×36=36

  36÷1=36

  2×18=36

  36÷2=18

  3×12=36

  36÷3=12

  4×9=363

  6÷4=9

  6×6=36

  36÷6=6

  (6)自主不失指导,掌握不失总结

  如:提问:5为什么不是36的因数?(因为36÷5不能整除,有余数)

  小结:不能被这个数整除的数就不是这个数的因数。

  小结:我们即可以从乘法算式,也可以从除法算式找到一个数的因数。

  提问:那对于一个数的因数从36的因数、15的因数这两个例子又有什么发现?

  总结:对于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它们是不同的,但通过乘法算式、除法算式又是相互依存的、相互联系的。

  四、教学板书

《因数和倍数》的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们团队所执教的是《因数和倍数》。

  一、说教材:

  《因数和倍数》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 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在这一内容的编排上与以往教材不同,没有数学化的语言给“整除”下 定义,而是在本课时通过乘法算式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给出因数与位数的概念。这节课是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的引入,为本单元最后的内容,以及第四单元的 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须且重要的铺垫。

  根据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前后关系,确定了以下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因数与倍数的方法。

  情感,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教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出一个数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时学习中缺少主动性,一部分学生怕困难,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考虑问题也不够全面。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主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 堂学习的参与性,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学生的亲自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达到学习知识,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感受数学中的奥妙。

  三、教法与学法指导

  当今社会,人类的语言离不开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要围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出发,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心理特征来进行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设计。

  1、遵循学生主体,老师主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线的理念,利用学生对乘法的运算理解概念。

  2、小组合作讨论法。以学生讨论,交流,互相评价,促成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巩固学生方法表达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学生只掌握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确的表达。

  四,教学过程

  1、揭示主题

  老师直接揭示主题,大胆创新,打破了传统的为了导入而导入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提供了开放的空间。

  2、合作交流,理解因数,倍数的概念及其意义。

  教师出示前置性作业,小组内交流,汇报学习成果,教师适时点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交流中培养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有了更好的理解。

  3、学习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是本节课中技能目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独立的列举一个数的因数,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得出。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真正地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加深理解,化解难点。

  4、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寻找共性,找出不同,得出一个数的因数,使学生学会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技能与方法,做到即关注了过程,又关注了结果。教师的教学水到渠成,学生的学习则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引导学生置疑,集体交流,化解疑问便于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更好的消化理解。

  五、练习

  练习题设计形式多样,有梯度。既注重基础,又有所提高,从而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3篇(扩展6)

——五年级教学设计《最大公因数》3篇

五年级教学设计《最大公因数》1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并能用集合图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公因数。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灵活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如果老师现在给你一个数(12),你能很快找出它的因数吗?(生回答师板书)

  师:你们真棒!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很快说出18的全部因数吗?(生回答师板书)

  师:哪几个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

  生:1、2、3、6

  师:能不能简单的说说它们是12和18的什么数吗?

  生:公因数

  师:在这些公因数里面,哪个数最大?

  生:6最大

  师:6就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找最大公因数(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学生当裁判,玩游戏:

  (1)请学号是12因数的同学到前面来。(左)

  (2)请学号是18因数的同学到前面来。(右)

  (个别同学站位出现问题,请全体同学做裁判,1、2、3、6号应该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2、 学习集合图:

  生:让1、2、3、6号站在中间。因为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可以用集合圈来表示。(课件出示)

  (1)师:两个集合圈交叉重合的部分表示什么?填什么数?(生:填公因数)

  (2)师:那圈里的左边、右边填什么数?(同桌交流,汇报结果)

  3、得出结论: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在这些公因数里面,哪个数最大? (生:6最大)6就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4、师:找两个数的公因数,除了上面的方法,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我先找出12的全部因数,再在12的因数中圈出和18相同的因数。

  5、小结:

  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①先找出各个数的因数 ②找出两个数公有的因数 ③确定最大公因数

  三、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完成下面各题:

  找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4和8 6和12 5和10 21和7

  观察每组数,我们发现:(上面的每组数都是倍数关系,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 )

  (2)、3和5 2和7 11和19 13和23

  观察每组数,我们发现:( 上面的每组数都是不相同的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

  (3)、8和9 11和 12 5和6 14和15

  观察每组数,我们发现:(上面的每组数都是相邻的自然数(0除外),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

  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有:

  1、列举法

  ①先找出各个数的因数

  ②找出两个数公有的因数

  ③ 确定最大公因数

  2、画集合图的方法

  3、特殊数的方法:

  (1)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

  (2)如果两数是不相同的质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3)如果两数是相邻的自然数(0除外),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四、巩固拓展:

  1、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

  (1) 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 )

  (2)两个数的公因数一定小于这两个数 。 ( )

  (3)最大公因数是1的两个数一定都是质数 。 ( )

  2、学校组织了男生30人,女生20人的合唱队,男女生分别排队,要使每排人数相同,每排最多有多少人?

  3、写出下列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8/12 ( ) 5/7 ( ) 9/10 ( ) 6/18( )

  五、总结回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找最大公因数

  12的因数有:1、2、3、4、6、12

  18的因数有:1、2、3、6、9、18

  1、2、3、6是12和18的公因数

  6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作这两个数的公因数

  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叫作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五年级教学设计《最大公因数》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第十册66-69页最大公因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互质数的概念。

  2、初步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4、感受数学价值并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互质数的概念。

  2、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共研,学习新知:

  我们已经会求一个数的因数,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两个数的因数又该怎样来求呢?

  出示课件:

  16的因数有:1、2、4、8、16

  12的因数:1、2、3、4、6、12

  那么既是16又是12的因数是:1、2、4

  16和12的公有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是:4

  出示课件:

  16的因数:1、2、4、8、16

  12的因数:1、2、3、4、6、12

  8的因数:1、2、4、8

  师:我们就把1、2、4叫做16、12和8的什么呢?

  生:公因数

  师:4就是16、12和8的什么呢?

  生:最大公因数。

  师: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公因数是什么意思?

  生: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就叫公因数。

  生:就是几个数都有的因数,就叫公因数。

  师:同学谁能说一下什么又是最大公因数呢?

  生:几个数公因数里面最大的一个,就叫最大公因数。

  师生共同总结概念:

  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因数里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二、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出示课件:

  同学们能不能找出15和18的公因数,再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呢?

  15的因数18的因数15的因数18的因数

  不清

  15和18的公因数

  三、合作探究,认识互质数

  1、5和7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各是多少?

  5的因数:1、5.7的因数:1、7.

  5和7的公因数有:1.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

  2、7和9呢?

  7的因数:1,7.9的因数:1,3,9.

  7和9的公因数有:1.7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1

  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师总结: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同学们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同学们想不想去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呢?

  四、深化练习、掌握方法:

  那么大家想一想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怎么去求呢?

  小组讨论方法: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讨论结果。

  师引导出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18=2×3×330=2×3×5

  归纳出:18和30的公有的质因数是2和3,

  那么最大公因数就是2×3=6

  能不能用更简便的方法呢?

  把两个短除法合并成一个短除法

  21830→用公有的质因数2除

  3915→用公有的质因数3除

  35→除到两个商是互质数为止

  把所有的除数乘起来,得到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

  2×3=6

  学生总结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般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完成练习。

  求12和20的最大公因数

  学生动手练习,师巡视指导,学生上黑板演示过程。

  五、小小能手、我来闯关:

  第一关:填一填

  1.15的因数有(),20的因数有()它们的公因数有(),最大公因数是().

  2.8和9的公因数有(),最大公因数是()

  第二关:判一判

  1.公因数有1的两个数是互质数().

  2.12的因数只有2、3、4、6、12。()

  3.成为互质数的两个数一定都是质数.()

  第三关:做一做

  木材市场运来一批长12米,16米和20米的木材,把这三种长度的木材截成同样长,最长可以截成每根是多少米?

  六、全课小节、畅谈收获:

  学生谈本节课上的收获。师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并指出我国古代的《九章算术》已经有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七、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

  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

  最大公因数:公因数里最大的一个。

  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

  把18和30分别分解质因数

  218230

  39315

  35

  18=2×3×3

  30=2×3×5

  18和30的公有质因数是2和3,因此:

  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合并两个短除法

  21830→用公有的质因数2除

  3915→用公有的质因数3除

  35→除到两个商是互质数为止

  把所有的除数乘起来,得出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教学反思

  教材对求最大公因数的编排,只是让学生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贮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的是几分米?由此引出最大公因数,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让学生用不同的小正方形摆拼、观察、思考,重视知识形成过程,同时,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法的数学思想。在摆拼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操作,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新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了和谐、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

  1.借助操作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以直观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习过程。学生通过操作,发现用边长1厘米、2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都正好铺满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2、4这些数和16、12有什么关系。这时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又是……”即“公有”。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显示公因数的意义。实实在在让学生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效果较好。

  2.预设探究过程,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找出了各种求“18和27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调控学生的能力。

  3.提倡思考方法的多样化。

  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上,鼓励学生找最大公因数方法的多样化。学生可能想到三种方法,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对方法进行优化,我认为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是一个很有效、很简便的方法,应该让学生掌握。在这中间教师应注意引导、小结、鼓励,重视方法和策略的渗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年级教学设计《最大公因数》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定义,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设情境,感受新知

  1、情境引入

  情境图→文字→表格

  最近杨老师家买了新房子,其中有一个长16分米、宽12分米的贮藏室,她想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储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

  你知道凌老师对铺地砖的要求是什么吗?(交流 “正方形地砖” “都是整块的” “边长还要是整分米数” 什么是整分米数?)

  2、合作探究

  (1)讨论

  用长方形方格纸代表长16分米、宽12分米的储藏室地面,每个方格可以代表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小组讨论下,边长可以是几分米呢?(学生操作)

  (2)交流

  A、交流边长是“4” 为什么?→你们觉得行吗?→铺满

  B、交流边长是“2” 出示一个角→你觉得长边、短边可以分别铺几块呢?→铺满

  C、交流边长是“1” 铺一个角→你觉得长边、短边可以分别铺几块?→铺满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讨论交流

  还有没有别的铺法?边长是3分米的地砖行吗?为什么?边长是5分米呢?

  (宽边虽然可以铺整数块,但长边不行,会多出来。16÷5,12÷5都有余数,得到的不是整数,而题目要求是整块的)

  (2)抽象公因数概念

  我们发现边长1、2、4分米的地砖能铺满,而且是整数块,其它的都不行。那“1、2、4”与16和12到底有着什么特殊关系呢?

  (1、2、4不仅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1、2、4是12和16的公因数)

  同意吗?(能听懂他的意思吗?说的是什么?)

  那我们就用以前的方法找找16、12的因数。

  16的因数有:1、2、4、8、16

  12的因数有:1、2、3、4、6、12

  你发现什么?

  (我发现1、2、4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能不能简单的说说,它们是12和6的什么数吗?

  (1、2、4是12和16公有的因数,1、2、4是12和16的公因数) 板书“公因数”

  说能说一说什么是公因数

  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那16和12的公因数有:1、2、4。

  (3)用集合圈表示

  我们可以用集合圈来表示两个数的公因数

  (点击课件出示两独立集合圈)

  这集合圈我们可以看成是16的因数,这一个集合圈我们可以看成是12的因数(课件动态显示两集合圈移动形成交集)

  现在中间的表示什么呢?应该填?(生说师点击课件)

  那这圈里的(指左边、右边)填?表示?

  (4)认识最大公因数

  如果凌老师想用最少的块数铺好地面,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

  你是怎么想的?

  (从公因数中找最大的。边长大的话占地面积就要大,铺的块数就要少)

  实际上这4就是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板书“最大公因数”

  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4

  2、运用新知识,解决“老”问题

  如果现在让我们考虑“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我们可以直接?(写因数,找公因数)

  那如果解决“边长最大是几分米”呢?(最大公因数)

  三、合作交流、探索方法

  大家刚才帮助凌老师解决边长可以几分米时,先找两个数的因数、然后圈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再找最大的公因数,就是我们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求最大公因数:18和27 15和10 两生板书

  交流反馈。

  想想看,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

  如果我指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你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现在只找出18的因数,你能找到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吗?

  “先找小的数18的因数,再看哪些是27的因数”

  那如果只找了27的因数呢?

  “先找27的因数,再看哪些是18的因数”

  你能找出10和15的最大公因数吗?

  这些方法实际都是属于列举法,在解决问题时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总结提升

  1、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和8 6和18 1和7 8和9

  2、小游戏

  (1)找同桌学号的最大公因数

  你们是怎么找的?

  (2)凌老师上学的时候学号是36号,与我的同桌学号最大公因数是12。你知道我的同桌是几号吗?

  你是怎么想的?

  当时我们班级人数不到60人,我同桌的学号有6个因数。现在你知道他到底是几号吗?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3篇(扩展7)

——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说课稿3篇

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最大公因数》的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等几方面展开说课。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课程标准》对本课教材作了以下要求:1、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2、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知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的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也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

  二、基于学生定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及课标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发扬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以学定教说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为此,课前我对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到: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93的学生能熟练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87的学生能正确表述 “因数的含义、一个数因数的特点”。

  2、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有97的学生喜欢以“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

  根据学生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难点为: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关键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针对教学重点,我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作到分层递进,由扶到放,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针对教学难点,我主要遵循三条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整个教学过程着重突出探、疑、动、悟。

  在学法上我采取让学生用动手操作、自主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主要讲究重操、重学、重习、重实。

  四、基于活动定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于是,我决定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从“四导”入手:导新、导学、导练、导总结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景,设疑导新

  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的大地震。我国*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在第一时间给日本捐送了救灾物资。我家孩子也在家折了一些千纸鹤想寄给日本的小朋友,她折了红色千纸鹤10个,黄色千纸鹤15个,要想让它们分别装入信封,每种颜色的一样多并且没有剩余,每个信封可以装几个?最多装几个?同学们想不想帮他回答这个问题呢?学完本节课“最大公因数”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这一现实情景的对话设计,积极引导着学生进入今天的`数学探究之中。这一环节着眼一个“疑”。

  (二)动手操作,导学探究。

  1、操作实验、感知概念

  出示例题: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长16分米,宽12分米储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请同学们想一想,按这个要求,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呢?...看来,一下子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困难,我们可以借助学具来完成。”这一过渡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画一画的探究之中。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同学们可能找出了边长是1分米、2分米、和4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正好把贮藏室铺满。学生在动手

  操作中感知形成的表象,为抽象数学概念提供了直观支柱。

  2、联系旧知、建立概念

  请同学们结合因数的知识想一想:正方形的边长1、2、4和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1、2、4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也可能会说,1、2、4是16和12的共同的因数;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等。

  从学生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要使正方形的地砖是整块的,它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接着把16和12的因数,通过罗列的方法写在黑板上,(板书)同学们不难发现,1,2,4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引导学生说出:16和12的公因数是:1、2、4。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4。所以地砖的边长可以是 1 dm、2 dm、4 dm,最大是4dm。接着让学生总结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板书)最后用集合圈形式的展示,让学生懂得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还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使学生更直观,更清晰,更形象地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学生凭借对因数概念的理解,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经历了抽象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获得了数学概念,也获得了数学方法。有效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3、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现在让我们解决怎么装千纸鹤的问题,可以怎么办?”同学们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了问题。(因为10和15的公因数是1、5,最大公因数是5,所以每袋可以装1个或5个,最多可以装5个。)这一活动,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设计意图】:“活动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本环节我力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互动,在互动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这一环节主要着眼于“探”、“动”。

  (三)分层导练,巩固新知

  有梯度练习的设计,意在能让学生更好的巩固新知,并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和拓展。为此,我把练习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

  1、基本练习 :准备一些数字卡片,1、2、3、4、6、9、12、18,按老师的口令站队,是12的因数的站在左边,是18的因数的站在右边,这样就有一些同学不知道该站在哪边,老师再明确: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的,请站在中间。通过游戏巩固了学习知识,也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和公因数的联系和区别。

  2、开放提高: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在两个学生用列举法板书之后,让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出:列举出27的因数,再看哪些是18的因数,从而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也可能会想出:列举出较小数18的因数,再看哪些是27的因数,从而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针对学生的回答,我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你真了不起,发现了快捷、有效的好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通过这个练习,进一步突破了教学难点。

  3、拓展应用:育才小学六(2)班有男生24名,女生30名,参加了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如果男女生分别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一样多,每组可以有几人,最多有几人?当学生找出可以施行的方案后,老师又追问:“如果是你,你认为每组几人比较合适?” 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三个层次的练习做到了有趣、有益、有层、有度。这一环节主要着眼于“悟”。

  (四)引导总结,完善建构

  最后让学生说出这节课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归纳小结,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

  五、师生参与成板书

  好的板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网络图,因此本节课我的板书设计突出以下几点:(1)条理清楚,层次明确。(2)突出重点,与课堂小结相呼应。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自主的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应用概念。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放飞了孩子的心灵!

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说课稿2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分析教材

  本课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中的内容。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本单元继续教学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要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为以后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准备。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结合教材的特点,我力求达到下面的教学目标:

  1、经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结合具体实例,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不重复的思考习惯。

  3、培养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是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我发挥“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合作交流并根据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 力求突出以下三点: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3、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经验,在迁移中学。

  教学过程

  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四个环节:

  一、 活动探究,认识公因数

  分为五个步骤:

  1、动手操作:在教学公因数的概念时,让学生经历操作思考的过程,认识公因数。首先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小长方形纸片,分别用边长6厘米和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铺满一个长18厘米、宽12浪漫的的长方形操作活动。通过学生的`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看看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来说明为什么?

  2、想象延伸:接下来让学生思考还有那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学生思考后,回答边长是1厘米,2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引导学生说出只要边长“既是”1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就能铺满大长方形。从而引出公倍数的概念,再强调因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也是有限的(最小是1),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公因数的概念的过程。

  3、归纳总结:只要正方形的边长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这样的正方形就能铺满大长方形。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

  4、根据 学生的总结我及时板书课题,让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变成抽象思维。

  5、反例教学:让学生说明4是12和18的公因数吗?为什么?

  学生通过上面的一正一反教学总结出:公因数要同时是两个数的因数。

  为了及时巩固,完成练一练:先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因数,填写在书上。

  (设计目的: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公因数,使知识不在枯燥无。让学生到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自主探索,求最大公因数:

  学生在已经掌握公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学以致用。教学例4时,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小组交流。通过具体的运用,巩固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说说怎样找12和18的公因数,学生可能说三种方法,一是先找12的因数,从12的因数中找18的因数;二是先找18的因数,再从中找出12 的因数,三是分别找出12和18的因数,再找出相同的因数。通过比较三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哪种方法比较简捷。在此基础上,揭示最大公因数的含义,并介绍用集合圈的形式来表示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明确集合图中省略号的作用。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弄清怎样用集合图来表示两个数的公因数。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感受数学方法的严谨性。)

  三、 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用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

  首先设计关于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判断题,进一步让学生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认识。做到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

  接着让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然后分别完成2、3题。小组交流。

  (练习的设计是从认识到理解,再到拓展应用,逐层加深,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由课内到课外延伸,增加运用实践机会。)

  四、全课小结、过程回顾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说你掌握的方法。

  学生回忆整堂课所学知识。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按一定的线索梳理新知,形成整体印象,便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说课稿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最大公因数》的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等几方面展开说课。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课程标准》对本课教材作了以下要求:1、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2、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知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的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也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

  二、基于学生定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及课标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发扬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以学定教说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为此,课前我对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到: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93的学生能熟练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87的学生能正确表述 “因数的含义、一个数因数的特点”。

  2、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有97的学生喜欢以“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

  根据学生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难点为: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关键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针对教学重点,我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作到分层递进,由扶到放,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针对教学难点,我主要遵循三条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整个教学过程着重突出探、疑、动、悟。

  在学法上我采取让学生用动手操作、自主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主要讲究重操、重学、重习、重实。

  四、基于活动定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于是,我决定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从“四导”入手:导新、导学、导练、导总结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景,设疑导新

  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的大地震。我国*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在第一时间给日本捐送了救灾物资。我家孩子也在家折了一些千纸鹤想寄给日本的小朋友,她折了红色千纸鹤10个,黄色千纸鹤15个,要想让它们分别装入信封,每种颜色的一样多并且没有剩余,每个信封可以装几个?最多装几个?同学们想不想帮他回答这个问题呢?学完本节课“最大公因数”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这一现实情景的对话设计,积极引导着学生进入今天的`数学探究之中。这一环节着眼一个“疑”。

  (二)动手操作,导学探究。

  1、操作实验、感知概念

  出示例题: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长16分米,宽12分米储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请同学们想一想,按这个要求,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呢?...看来,一下子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困难,我们可以借助学具来完成。”这一过渡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画一画的探究之中。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同学们可能找出了边长是1分米、2分米、和4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正好把贮藏室铺满。学生在动手

  操作中感知形成的表象,为抽象数学概念提供了直观支柱。

  2、联系旧知、建立概念

  请同学们结合因数的知识想一想:正方形的边长1、2、4和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1、2、4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也可能会说,1、2、4是16和12的共同的因数;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等。

  从学生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要使正方形的地砖是整块的,它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接着把16和12的因数,通过罗列的方法写在黑板上,(板书)同学们不难发现,1,2,4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引导学生说出:16和12的公因数是:1、2、4。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4。所以地砖的边长可以是 1 dm、2 dm、4 dm,最大是4dm。接着让学生总结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板书)最后用集合圈形式的展示,让学生懂得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还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使学生更直观,更清晰,更形象地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学生凭借对因数概念的理解,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经历了抽象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获得了数学概念,也获得了数学方法。有效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3、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现在让我们解决怎么装千纸鹤的问题,可以怎么办?”同学们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了问题。(因为10和15的公因数是1、5,最大公因数是5,所以每袋可以装1个或5个,最多可以装5个。)这一活动,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设计意图】:“活动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本环节我力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互动,在互动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这一环节主要着眼于“探”、“动”。

  (三)分层导练,巩固新知

  有梯度练习的设计,意在能让学生更好的巩固新知,并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和拓展。为此,我把练习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

  1、基本练习 :准备一些数字卡片,1、2、3、4、6、9、12、18,按老师的口令站队,是12的因数的站在左边,是18的因数的站在右边,这样就有一些同学不知道该站在哪边,老师再明确: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的,请站在中间。通过游戏巩固了学习知识,也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和公因数的联系和区别。

  2、开放提高: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在两个学生用列举法板书之后,让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出:列举出27的因数,再看哪些是18的因数,从而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也可能会想出:列举出较小数18的因数,再看哪些是27的因数,从而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针对学生的回答,我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你真了不起,发现了快捷、有效的好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通过这个练习,进一步突破了教学难点。

  3、拓展应用:育才小学六(2)班有男生24名,女生30名,参加了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如果男女生分别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一样多,每组可以有几人,最多有几人?当学生找出可以施行的方案后,老师又追问:“如果是你,你认为每组几人比较合适?” 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三个层次的练习做到了有趣、有益、有层、有度。这一环节主要着眼于“悟”。

  (四)引导总结,完善建构

  最后让学生说出这节课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归纳小结,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

  五、师生参与成板书

  好的板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网络图,因此本节课我的板书设计突出以下几点:(1)条理清楚,层次明确。(2)突出重点,与课堂小结相呼应。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自主的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应用概念。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放飞了孩子的心灵!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3篇(扩展8)

——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评课稿3篇

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评课稿1

  在晚自习上,我观看了王XX老师讲授的《最大公因数》这堂录像课。王老师这节课,听后给人的感觉是“很扎实”,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很到位,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脑、动手、动口,在合作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本节课教学重点突出,课堂气氛和谐融洽,教学过程清晰流畅,各个教学环节衔接自然,学生思维活跃,参与面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情境的创设者、知识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而参与、体验、主动获得知识的是学生自己,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思想。教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关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目标到位,教学重点突出、难点设置合理。

  本节课主要目标是: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理解公因数中最大公因数是谁。王老师通过地面铺砖的这种生活情景,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疑惑,这样调动了学生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重点让学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难点是如何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王老师这节课首先以列举法来引导学生找公因数,随后,又用集合图的方式反映12和16的公因数各有哪些,然后让学生观察发现12和16的公因数中最大公因数是谁,通过一系列媒体资源的展示,逐一解决了每个问题,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印象。他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程序中,作到分层递进,由扶到放,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形成概念。

  王老师这节课通过铺地砖的事例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引导学生参与探讨知识形成过程,尽可能的挖掘出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努力出解决问题,形成概念。

  〔2〕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出方法。

  王老师整节课是通过课件演示,采用了列举法,集合法,这两种方式教学12和16的公因数有哪些,其中最大公因数是几,利用这种方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为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创新增添了活力。

  〔3〕练习层次分明,巩固新知

  练习的设计,能让学生更好的巩固新知,并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和拓展。尤其是通过游戏巩固了学习知识,也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和公因数的联系和区别。

  巩固练习做到了有趣、有益、有层、有度。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多媒体课件运用灵活

  1、导入设计巧妙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理念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教学活动,并不是对教材的简单复制,而是教师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是一种再开发、再创造的活动过程,这也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主要形式。本节课王老师把数学知识设置在具体情境之中,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用铺地砖的问题引出的。课堂上,王老师运用多媒体动态呈现王叔叔家用地砖铺贮藏室地面的现实情境,请同学们帮助王叔叔选择地砖。学生在帮助王叔叔选择地砖的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正方形地砖的边长与长方形地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通过讨论交流,抽象出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概念。教学概念的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自然揭示了教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教师能够“以学论教”,在探索新知中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发现了可以选择边长是1dm、2dm、4dm的正方形地砖。接着,各小组围绕这几种可选择的地砖的边长与长形地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很快发现:1、2、4是16的因数,也是12的因数。在这个基础上,王老师请学生用简洁的话说一说“1、2、4是16和12的什么数”,由学生抽象出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最后用集合圈形式的展示,让学生懂得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还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然后,返回帮王叔叔选择地砖的问题,进而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在这里的充分放手,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索空间。这样安排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主动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四、通过教学,学生既获得了数学概念,也获得了数学方法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感悟,就能为抽象出概念提供感性认识基础。这节课的内容学生掌握的非常好。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使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这两个抽象的概念,变得非常具体、直观,学生摸得着,看得见。从而增强了感知事实、建立概念的效果。学生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调控学生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评课稿2

  《最大公因数》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习约分、通分打下基础。

  一、亮点

  1、知识衔接紧密,流畅自然。在教学中,庄老师首先从学过的因数、倍数谈话引入,然后让学生回忆因数的特征,接着通过一个找因数的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从刚才的同学站立情况看,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有的同学站立两次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从而引入新课。

  2.注重提醒班级学生的坐姿、书写姿势。学生在进行练习做题的时候,庄老师及时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注意*时的课堂训练。

  3. 注重知识点的相互衔接及知识的重难点的教学。在教学中,庄老师从已有知识因数出发,然后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入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接着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数的求法,最后教师总结出求最大公因数的题目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的题目,另一种是特殊的题目。

  二、建议

  1、快节奏、大容量的教学容易导致知识的半生不熟,程度好的学生可以跟上老师的思路,而部分接受新知识较慢的学生会来不及思考,容易导致知识学习上的障碍。因此,还需要新知识的讲解要把节奏放慢一些,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消化过程,明晰求最大公因数的解题步骤。

  2、可以在引入的环节精简一下,把游戏作为开启学生,引发矛盾冲突的知识结合点,从而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同学站立了两次,这是为什么,由此引入新知识的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些。另外在例2的教学中,不必要小步子走,可以直接放手让学生思考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通过这样的环节调整,可以节省出时间,让学生充分的进行思考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评课稿3

  江老师的课,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用复习题为新课做铺垫,一举两得。由一句学习名言“温故而知新”导入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整个教学过程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恰当,教学内容充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巧妙的语言衔接,变化多端的引导,使整个教学环境有序,师生互动和谐。

  教学手段多样化,多媒体课件运用灵活,也是整个课堂的亮点。特别是课堂临时应变能力强,表现出了一位资深教师具备的素质。在面对着提出问题无人回答的时候,巧妙的一句“谁来试试”,给予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对问题思考之后回答的信心,重拾课堂的和谐与融洽,更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使孩子在自主学习中沉淀新知识,教学过程中江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掌握了求公因数合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习题设计精简,并很有针对性引入了成倍数关系和互质关系的最大公因数的求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对练习的设计层次清楚,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本节课是非常成功的,也是非常优秀的。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3篇(扩展9)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6篇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大的麦穗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1

  一、教材简介:

  《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说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全文共7节,可分为3段:第一段(第1节)写苏格拉底要求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第二段(第26节)写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和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教训;第三段(第7节)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大学者苏格拉底是西方教育史上启发式教学的创始人。他总是通过问答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他的这种谈话教学形式被后人称为苏格拉底方法,或称产婆术(精神助产术)。这篇课文中,苏格拉底创设的麦地课堂是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成为经典,富有生命力。

  二、学情分析:

  对最大的麦穗三个层次的理解,即:整个麦田中客观存在着一株最大的麦穗→摘在手中,后来扔掉的一株最大的麦穗→明白抓住眼前的机遇的道理,学生通过读书,很快就能找到答案。课文所写的摘麦穗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以小见大,思想性很强,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难度的。

  三、教学目标:

  联系本班实际,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反复朗读、品味,体会文中所揭示的深刻人生哲理。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文中的哲理进行感悟,重点理解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样就突破了难点。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我采用自主学习、探究感悟,多种形式的读,合作学习等形式展开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他们敢读、会悟、想说,表达得充分,积极性很高,无形中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养。

  五、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能力。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

  六、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第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展示一幅金灿灿的麦田图片,满眼是饱满的麦穗,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丰收的麦田,引入课文。

  第二、精读感悟,赏析文本。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特的感悟,给予学生一个对话交流的空间。让所有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对文本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或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通过学生的解读和朗读,引导学生来到大师的面前,看看他的表情,听听他的呼吸声,触摸他的心脏,倾听他的心声,回归文本,对文本进行深入地解读。从苏格拉底的一言一行中感悟到他的善教,展示苏格拉底的大家风范。

  第三、联系实际总结课文。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文中的哲理进行感悟,理解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的意思。老师在学生表白心声中送名言,激励学生用名言鞭策自己,并积累名言,提高自己的底蕴。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2

  说教材: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章通过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着重读好苏格拉底说的话,体会弟子们所悟出的道理。

  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记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

  3、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4、领悟“必须善于抓住眼前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说教法学法:

  《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是运用联想,借事说理。所以教学时应抓住事件或言行中那些值得思考、发人深省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文章最后一段话,要让学生明白“眼前的一穗”指什么?“最大”的“追求”又指什么?为什么拿在手中的才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时采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来正反印证。

  对于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采用分组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含义。

  课文最后一小节要求背诵,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学生主要是采用读书感悟、小组合作讨论、举例说明的方法学习课文。

  说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简介苏格拉底其人其事,揭示课题,质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

  默读课文,自学字词,了解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

  指名分段朗读,检查自学效果,正音,理解课文脉络。

  四、精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思考、交流:

  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说话用什么样的语气?你认为可以用什么词来表示?为什么?

  2、指名分节读第二段(第2至6自然段)

  画出描写弟子们摘麦穗时动作、神态的句子。

  探究、交流:

  从“看看”、“用心地挑挑拣拣”中体会到什么?从“埋头”、“低着头”中体会到什么?从“摇了摇头”、“又……摇”、“摘了……扔掉”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他们因何不愿过早地“定夺”,不下决心摘一穗在手呢?

  重点品读,感悟苏格拉底教育弟子的话。

  3、全班齐读第三段(第7自然段)。

  划分层次,分析各层次间的关系,抓关键词理解文章中心句。

  五、总结全文

  六、布置作业

  注:本课教学安排两课时进行。

  我的感悟:

  语文课上,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因为对学生而言,整体感知主要靠读,有所感悟主要靠读,培养语感主要靠读,情感熏陶主要靠读,积累语言更要靠读。学生唯有在读书中才能学会读书,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主追求“‘读’占鳌头”而努力!

  本课的教学步骤比较简约,但始终把握三个原则:

  1、亲历实践。当学生“零距离”触摸、品味作品时,已不再是一个毫无主见、毫无思想的人,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个人因素,都会影响乃至制约他对文本的理解并打上鲜明的印记。

  2、放飞个性。阅读是一种个性化活动,教师不能只按照教学参考书、标准答案去“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吸收,更不能要求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是整齐划一的,因为“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3

  说教材: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章通过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着重读好苏格拉底说的话,体会弟子们所悟出的道理。

  说教法学法:

  《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运用联想,借事说理。所以教学时应抓住事件或言行中那些值得思考、发人深省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文章最后一段话,要让学生明白“眼前的一穗”指什么?“最大”的“追求”又指什么?为什么拿在手中的才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时采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来正反印证。

  对于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理解含义。课文最后一节要求背诵,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学生主要是采用读书感悟、小组合作讨论、举例说明的方法进行学习课文。

  因为本课只有两个生字,所以根据这一情况,我打算一课时上完。

  说教学过程:

  一、简介苏格拉底,导入新课。

  1、简介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本人并无著作传世,其言行大都见于其弟子柏拉图的一些对话体著述中和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位产婆。苏格拉底也常说他的谈话艺术就像为人接生一样。他认为他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生出”正确的思想,因为真正的智慧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

  [这段的介绍是为了联系后文中他利用小事揭示人生道理的深刻用意。]

  2、出示一幅丰收麦田图,教师叙述:这正是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和弟子们来到了麦田边。

  [运用图片和教师的语言渲染营造环境,将学生带进课文的情境之中。]

  二、学习课文,读书感悟。

  1、苏格拉底对学生提出了一个要求,弟子们必须遵守的规则是什么?指名读,出示。(明确几个要点:必须摘一个最大的、只许进不许退)

  [让学生明确苏格拉底的规则是让弟子们没有回头重选的机会。]

  2、如果现在你就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你会如何选择一条线路去完成老师的任务?指名上黑板画出路线图。

  (此题的结果就是出现多种行走路线,教师此时点出最大的一株麦穗可能出现在各个不同的地方,苏格拉底又规定不能回头重选,这该怎么办呢?)

  3、问学生:各种选择麦穗的方法都可以尝试,可是你能确定你摘到的那株就是最大的吗?

  4、在学生为此困扰时,研读课文2—5节,体会弟子们的认真、犹豫。

  [在教学这段课文时,要指导学生抓住描写弟子们动作、心理活动等的词句。]

  我的感悟:语文课上,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因为对学生而言,整体感知主要靠读,有所感悟主要靠读,培养语感主要靠读,情感熏陶主要靠读,积累语言更要靠读。学生唯有在读书中才能学会读书,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为追求 “‘读’占鳌头”而努力!

  5、可事情的结果令大家始料未及,弟子们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播放录音“你们已经到头了。”

  6、出示第五小节,读一读,体会弟子们那失望的心情。随这句话学习两个生字“垄”、“ 嘲”。

  7、从这件事中,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出示第七小节。自己读一读。

  默读课文,悟一悟最后一句话,可把感受写在书边上。

  “眼前的一穗”指的是什么?“最大”的“追求”又指的是什么?

  我的感悟:古人曾把读书时的品味揣摩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因为唯有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之中,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让学生边默读边品悟,还写上感受,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批注课文虽然使课堂“一时寂静”,但却由此而激活了自己的思维、抒发了自己的感受、展示了自己的个性,这一做法既务实有效,又返璞归真!

  8、你能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谈对最后一段的.理解吗?请学生各抒己见。

  我的感悟:我努力追求的课堂是始终洋溢着自由、*等、亲和的对话氛围,让教学成为以石击石的火花迸射、以思引思的丝丝联结、以情生情的心潮相逐,学生由此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令学生对未来充满了希翼。

  三、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你最喜欢的语段,做成你的名言卡片。

  2、选择一题练习:

  *如果你见到苏格拉底的学生们,你想对他们说什么?请写下来。

  *文章最后一段话,使你想起了生活中的哪些事,请举个具体的事例写出自己的体会。

  我的感悟:

  本课的教学步骤比较简约,但始终把握三个原则:

  1、亲历实践。当学生“零距离”触摸、品味作品时,已不再是一个毫无主见、毫无思想的人,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个人因素,都会影响乃至制约他对文本的理解并打上鲜明的个性印记。

  2、放飞个性。阅读是一种个性化活动,教师不能只按照教学参考书、标准答案去“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吸收,更不能要求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是整齐划一的,因为“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3、情感碰撞。阅读也是文本与读者之间互相建构、互相拥有的过程,需要学生敞开心扉、倾注热情,与文本进行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碰撞。唯此,方能让学生真正享受到由语文所带给他们的快乐!

  把课堂变成对话的*台,学生就能开掘潜能、催发真情、激荡憧憬;把课堂变成对话的*台,学生就能得心应手、个性飞扬、创意无限!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4

  一、教材简介:

  《最大的麦穗》是小学语文第11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全文共7节,可分为3段:第一段(第1节)写苏格拉底要求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第二段(第2—6节)写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和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教训;第三段(第7节)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节。

  2、能前后联系,领悟最后一节语言文字,明白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谈谈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重点:着重读好苏格拉底说的话,体会弟子们所悟出的道理。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第二课时主要理解课文内容。这里主要讲第二课时。

  二、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能力。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最大的麦穗》。

  2、过渡:小小的麦穗,给人很大的启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一定会解开心中的疑惑,并从中受到启发。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第一段,划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的话,并读一读。

  2、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的话: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3、指名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4、齐读

  过渡:弟子们有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三、学习第二段。

  1、自由朗读课文2—6节,思考上述问题,在书上的有关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内交流,要说出自己的理由。

  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要有实效,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帮助学生找到可以操作的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这个教学环节避免了学生许多无效或低效的学习活动,维护了研究性学习的严肃性。

  3、全班交流: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弟子们没有摘到的原因是:眼光不够开阔、犹豫不决……)

  用“边读边议”的方式交流,既是读重感悟的研究结果的呈现,有是自然的思维与说理的训练。

  (2)、想一想,此时,他们的心情如何?他们会想些什么?

  4、面对弟子们的表现,苏格拉底会有什么想法,请大家读读他说的话。

  出示:“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指读,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讨论:如何才能读出自己的体会。练读。齐读。

  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在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5、过渡:苏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麦穗这件小事来教育他的学生,含蓄的告诉学生一个深刻的道理,他的学生听懂了吗?

  四、学习第三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最后一节,划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

  2、同桌交流。相机板书。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揣摩。要重感悟、重语感训练。

  3、出示名言,读一读。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

  ——达尔文

  机遇只垂青(重视)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查理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5

  教材简介:

  《最大的麦穗》是小学语文第11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全文共7节,可分为3段:第一段(第1节)写苏格拉底要求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第二段(第2—6节)写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和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教训

  ;第三段(第7节)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节.

  能前后联系,领悟最后一节语言文字,明白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能联系实际,谈谈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重点:着重读好苏格拉底说的话,体会弟子们所悟出的道理.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第二课时主要理解课文内容.这里主要讲第二课时.

  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能力.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最大的麦穗》.

  过渡:小小的麦穗,给人很大的启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一定会解开心中的疑惑,并从中受到启发.

  学习第一段.

  自由朗读第一段,划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的话,并读一读.

  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的话: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指名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齐读

  过渡:弟子们有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学习第二段.

  自由朗读课文2—6节,思考上述问题,在书上的有关地方做上记号.

  2, 小组内交流,要说出自己的理由.

  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要有实效,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帮助学生找到可以操作的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这个教学环节避免了学生许多无效或低效的学习活动,维护了研究性学习的严肃性.

  全班交流: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弟子们没有摘到的原因是:眼光不够开阔,犹豫不决……)

  用边读边议的方式交流,既是读重感悟的研究结果的呈现,有是自然的思维与说理的训练.

  (2),想一想,此时,他们的心情如何 他们会想些什么

  4, 面对弟子们的表现,苏格拉底会有什么想法,请大家读读他说的话.

  出示: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指读,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讨论:如何才能读出自己的体会.练读 .齐读.

  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在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5,过渡:苏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麦穗这件小事来教育他的学生,含蓄的告诉学生一个深刻的道理,他的学生听懂了吗

  学习第三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最后一节,划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

  同桌交流.相机板书.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揣摩.要重感悟,重语感训练.

  出示名言,读一读.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

  ——达尔文

  机遇只垂青(重视)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查理·艮科尔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

  ——巴尔扎克

  学到这儿,你希望找到一生中最大的麦穗吗 为了找到最大的麦穗,你会怎么做

  总结课文.

  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收获呢 写一句凡人名言在书上.

  交流.

  作业.

  1,朗读文中最喜欢的句段,并背下来.

  2,选择一题练习:

  *如果你见到苏格拉底的学生们,你想对他们说什么,请写下来.

  *最后一段话,使你想起了生活中的哪些事,请举个具体的例子,写出自己的体会.

  附板书:

  最大的麦穗

  (追求)

  要抓住机遇

  眼前的一穗

  (实实在在)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6

  《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说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让弟子到麦地里摘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动张西望的道理。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是从三个方面设计的,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反复朗读、品味,体会文中所揭示的深刻人生哲理。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文中的哲理进行感悟,重点理解“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样就突破了难点。

  教学方法我采用自主学习、探究感悟,多种形式的读,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等形式展开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他们敢读、会悟、想说,表达得充分,积极性很高,无形中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养。 教学流程分三大块进行。

  第一,贴近文本,复习导入。我由现在的季节、时间、名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让学生抓住了学习时机导入了本节课,又以充满激情的配乐朗诵走近了苏格拉底,导入课题。让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第二,精读感悟,赏析文本。我分三个步骤来完成。首先让学生从第一自然段中找苏格拉底对弟子提出要求的句子,认真读,用心去体会他的态度坚决果断,不容置疑。其次,由苏格拉底对弟子的要求,引入我对学生的要求,让学生默读、批画、做批注、谈体会,带入文字去品读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明白了弟子们不能把握时机,当机立断的原因,同时也失去了摘最大麦岁的机会,让学生去想苏格拉底老师和弟子们会怎样想。过渡导入苏格拉底老师会怎么说。最后,出示苏格拉底老师所说的话,让学生体会两个“最大的”指什么?同桌合作交流最大的蕴含在文本后面的意思以及从这段话中体会的道理,师可以适时点拨,再通过朗读指导,学生真正心领神会了,这是,趁势抓住时机,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哪些人把握时机,哪些人错失良机,今后自己应该怎么做?

  第三,总结课文,课堂检测,升华主题。通过总结课文,使学生回归课文,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课堂检测题的安排既是对整篇课文的总结、提升,又是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内化文本。老师在学生表白心声中送名言,激励学生用名言鞭策自己,并积累名言,提高自己的语文底蕴。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3篇(扩展10)

——小学数学《最大公因数》教案 (菁选3篇)

小学数学《最大公因数》教案1

  教学内容

  《最大公因数》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第四节的内容,教材第80到81页的内容及第82页练习十五的第3题。

  设计思路

  这个内容被安排在人教版第十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个单元内,是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知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校买回12棵风景树,现在要栽种起来,栽种时行数不限,但每行栽种的数目相等,可以怎么栽种?16棵呢?

  2、分别写出16和12的所有因数。

  二、教学实施

  1、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集合图。

  指出: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他们的公因数。

  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2、完成教材第80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拿卡片的同学快速站一站,那几个数站在左边,那几个数站在右边,那几个数站在中间,最后集体订正。

  3、出示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1)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试着找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在全班交流。

  (3)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演示方法

  方法一:先分别写出18和27的因数,再圈出公有的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

  方法二:先找出18的因数,再看18的因数中有哪些是27的因数,从中找最大。

  18的因数有:①,2,③,6,⑨,18

  方法三:先找出27的因数,再看27的因数中有哪些是18的因数,从中找最大。

  27的因数有:①,③,⑨,27

  方法四:先写出18的因数1,2,3,6,9,18。然后从大到小依次看是不是27的因数,第一个数9是27的.因数,所以9是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4、完成教材第81页的“做一做”。

  学生先独立完成,独立观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进行交流。

  小结: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有哪些特殊情况

  (1)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2)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三、课堂练习设计(多媒体课件出示)

  选出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9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

  A、1B、3c、4D、9

  2、1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

  A、4B、6c、8D、16

  3、甲数是乙数的倍数,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A、1B、甲数c、乙数D、甲、乙两数的积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认识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可以先分别写出这两个数的因数,再圈出相同的因数,从中找出最大的公因数;也可以先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再从大到小看看那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从而找到最大公因数。

  五、留下疑问(略)

小学数学《最大公因数》教案2

  教学内容:

  课本 P79~81 例 1、例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师生共同探讨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和集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初步了解算理。

  教学难点:

  了解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计算原理。

  教学用具: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语:一年一度的运动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五年级的同学们想用队列表演来展现五年级同学们的风采。可是在训练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两个排的学生人数不一样,一排有 16 人,二排有 12 人,如果两排的学生单独列队,各自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列队方法?怎样确定?

  2、叙述:同学们学以致用的能力还真是很强,知道会用因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有关因数的问题。(板书题目:因数)出示视频4小明家装修客厅铺地砖的视频短片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动画8用正方形摆长方形的动画,请同学们帮帮忙,试着设计一下。

  2、探究方法。

  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1)说一说你是怎样安排的?

  (2)为什么找 16 和 12 公有的因数就可以?出示动画9、找16和12公因数的动画

  4、思考:像 1、2、4 这样,既是 16 的因数,又是 12 的因数,这样的数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其中最大的数是谁?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过渡语: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最大公因数。

  5、想一想:前一段我们已经学过了因数,今天又认识了公因数,你能谈谈它们两者的区别吗?

  6、说一说:最大公因数和公因数有什么关系呢?

  7、试一试:你能找到 18 和 24 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吗?

  8、练习:口答最大公因数。

  4 和6 24和8 5和7 6和11

  问:你是怎样答出的?能说一说过程吗?

  9、除了找因数,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呢?

  分解质因数法。

  10、练习:求 24 和 36 的最大公因数(用喜欢的方法求)。

  [在学生经历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的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选两个数求最大公因数

  12 和 18

  99 和 132

  24 和 30

  39 和 65

  2、找最大公因数。

  (1)A=2×2×5×7

  B=2×3×7

  (A,B)=?

  (2)甲数=A×B×C

  乙数=D×E×F

  (甲数,乙数)=?

  3、反馈练习。

  (1)直接写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27、9)(17、51)(13、39)((3、8)

  (13、11)(15、16)(4、6)(6、8)

  (8、24)(15、30)(16、48)(5、11)

  (11、12)(13、17)

  (2)填空。

  小于10的最大偶数与最小合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小于10的最大奇数与奇数中最小的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自然数中最小的两个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小于10的最大两个合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甲数在20至30之间,乙数在30至40之间,甲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2,甲数是( ),乙数是( )。

  四、全课总结

  你对今天的课有什么评价?谈谈你的感想好吗?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

  16 的因数:1,2,4,8,16

  12 的因数:1,2,3,4,6,12

  16=2 × 2 × 2 ×2 18= 2 ×3×3

  12=2 × 2 × 3 24= 2 ×2×2×3

  (16,12)=2 × 2=4 (18,24)=2×3=6

小学数学《最大公因数》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因数及公因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公因数,理解公因数的特征;通过列举探索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和多样;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发展分析、推理等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加思考和探索活动,感受学习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

  理解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铺垫准备

  1、直观演示,作好铺垫。

  出示边长6厘米和边长5厘米的两个正方形。

  提问:观察这两个正方形,哪一个能正好分成边长都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

  2、引入新课。

  谈话:根据上面我们看到的,如果一个长度是原来边长的因数,就能正好全部分割成小正方形。现在就利用这样的认识,学习与因数有密切联系的新内容,认识新知识,学会新方法。

  二、学习新知

  1、认识公因数。

  (1)出示例9,了解题意。

  启发:观察正方形纸片的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宽,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正好铺满?先在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你是怎样想的?

  结合交流进行演示,引导观察用正方形纸片铺的结果,理解边长6是长方形两边12和18的因数,能正好铺满;(板书:126=2 186=3)边长4是12的因数,但不是18的因数,就不能正好铺满。(板书:124=3 184=4、、、、、、2)

  (2)启发:想一想,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把这个长方形正好铺满?为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说一说,并说说你的理由。

推荐访问:公因数 说课稿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3篇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1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15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