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略论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5篇

发布时间:2022-09-04 11:25:06 来源:网友投稿

略论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5篇略论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 论八一南昌起义精神的内涵和历史价值●姜廷玉摘 要:八一南昌起义不仅创建了新型的人民军队,而且形成了伟大的八一精神。八一南昌起义,体现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略论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5篇,供大家参考。

略论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5篇

篇一:略论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

一南昌起义精神的内涵和历史价值● 姜廷玉摘   要:八一南昌起义不仅创建了新型的人民军队,而且形成了伟大的八一精神。八一南昌起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共同对敌的统一战线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八一南昌起义虽然距今已有80多年了,但八一南昌起义的精神是永存的,它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关键词:八一南昌起义;八一精神;历史价值中图分类号:

 E297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451 ( 2012 )

 02-0004-04作   者:姜廷玉,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军事历史分会副秘书长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这一伟大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大贡献,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中国共产党从此有了自己绝对领导之下、忠实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力量,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同自己血肉相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中华民族从此有了实现独立解放和伟大复兴的坚强保障。” ① “南昌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② 。“八一”这个光荣的日子,成为人民军队的建军节。南昌这座英雄的城市,成为人民军队的摇篮,被成为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起义不仅创建了新型的人民军队,而且形成了伟大的八一精神。八一精神形成和体现于八一南昌起义之中。我们认为对八一精神的研究,应把握以下三个原则:首先论从史出,八一南昌起义是八一精神的本体,要从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中来总结、提炼八一精神,不能脱离八一南昌起义,来谈八一精神。其次要突出个性,八一精神的提炼、总结要突出八一南昌起义的特点,要有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不同之处。最后,八一精神的总结、提炼,要体现当时的时代特点和语言特点,不能根据今天的需要,用今天的语言进行概括。据此,我们对八一南昌起义历史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对八一精神的主要内涵和时代价值进行一些探讨。一、八一南昌起义,在革命处于低潮的白色恐怖下,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1927年,正当北伐战争顺利发展的时候,代表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此前后,四川、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西、广东和江西等地也都发生了以“清党”为名,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的事件。与此同时,北方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北京逮捕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李大钊不幸被捕,英勇就义。中国政治风云突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归于失败。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下,在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下,党的许多优秀领导干部、群众运动的领袖人物,成千成万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革命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倒在血泊中,牺牲在敌人的屠·4·《军事历史研究》  2012年第2期

 刀下。据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汪寿华、萧楚女、熊雄、陈延年、赵世炎、杨闇公、夏明翰、郭亮、向警予、罗亦农、陈乔年等党的优秀干部,为革命英勇就义。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数量由大革命高潮时的近6万人锐减到1万人。中国革命由高潮转入了低潮。在国民党反动派大屠杀的白色恐怖下,在革命遭受严重失败的严峻形势下,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③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1927年7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集中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暴动。据此,中共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由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组成的前敌委员会,领导武装起义。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临危受命,以大无畏的革命胆略和勇气,积极组织武装暴动。

 8 月 1 日凌晨,在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在党直接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2万余人,在南昌城举行武装起义,经过激烈战斗,全歼守敌,占领了南昌城。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白色恐怖下,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竖起了一面鲜红的革命武装斗争旗帜,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二、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建人民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武装斗争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国民党合作创办黄埔军校,参与领导北伐战争。但在大革命后期,党的领导机关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不懂得政权和武装的重要性,放弃了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压制工农武装,甚至解散工人纠察队,使党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时刻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屠杀面前没有反击能力。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彻底地认识了军队的重要性,于是党领导所掌握和影响的一部分军队发动了南昌起义,从此走上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道路,开始创建完全属于自己的革命军队。南昌起义前,中共中央曾考虑到我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大部分都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建制里,曾打算联合该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一起起义,然后重回广东,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进行北伐。后来发现张发奎与汪精卫勾结,企图以开会为名,解除准备参与起义的将领贺龙、叶挺的兵权。于是,中共前敌委员会抛弃了联合张发奎的计划,决定自成局面,独立发动南昌起义。另外,在南昌起义即将举行的关键时刻,张国焘到南昌传达共产国际的指示:起义如有成功把握,可举行暴动,否则不可动 ④ 。但是,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审时度势,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摆脱共产国际的束缚,独立自主地作出了坚决举行起义的决策。起义之后,中共前敌委员会坚持党对起义军的领导,探索如何建立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中共前敌委员会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将起义军编为第20军、第11军、第9军,贺龙、叶挺分别兼任第20军、第11军军长,朱德任第9军副军长。中共党员廖乾吾、聂荣臻、朱克靖分别任三个军的党代表。起义军各个师的师长、党代表和起义军的骨干力量,大部分是共产党员。起义部队成为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起义军南下途中,中共前敌委员会在瑞金召开会议,就革命政权的性质、起义军的旗号等问题进行讨论,决定抛弃国民党的旗号,将革命委员会由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改为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政权。起义军南下失利后,朱德、陈毅率领余部在赣南进行了三次整顿,史称“赣南三整”,对部队进行了整编,整顿了共产党的组织,建立了党支部,规定了部队的组织纪律和群众纪律。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开展军事训练,努力建设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余部在赣南的“三整”,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进行·5·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论八一南昌起义精神的内涵和历史价值

 的改编一样,都在努力把起义部队改造成为新型的人民军队,为这两支部队后来在井冈山会师奠定了思想基础。三、八一南昌起义,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公开以国民党左派名义进行号召,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旗号,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共同对敌的统一战线思想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积极推进国共合作联合战线即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党的“三大”确定了实行国共合作、共同进行国民革命的方针。在共产党的推动下,1924年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合作创办黄埔军校,推动工农运动的发展,进行北伐战争,开创了中国革命新局面。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破坏统一战线,使大革命归于失败。虽然大革命失败了,但是中国共产党仍然重视统一战线的作用。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继续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取和团结国民党中一部分愿意继续革命的人士,起义成功后,中共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这次起义仍用国民党左派名义号召革命的指示精神,发表了国民党左派《中央委员宣言》,揭露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罪行,表达了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和继续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斗争决心 ⑤ 。还召开了有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党部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推举宋庆龄、邓演达、贺龙、周恩来等25人为委员,以宋庆龄、邓演达等7人组成**团。革命委员会任命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参谋团,作为军事指挥机关,指挥起义部队军事行动。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贺龙兼代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兼代方面军前敌总指挥。八一南昌起义,公开以国民党左派名义进行号召,并成立了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革命委员会,这对于团结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国民党左派、民主人士和参加起义的一些军队,共同反抗国民党右派,扩大起义的影响,保证起义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四、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失利后,起义领导人和许多参加者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继续坚持革命斗争,经过长期革命战争的考验,成为领导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骨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起义军在向广东进军途中,遭到国民党军的重兵围攻,部队损失严重,有些人思想动摇、革命意志不坚定,甚至离开了革命队伍。但大多数参加者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继续跟共产党走,坚持革命斗争。不是共产党员的起义军总指挥贺龙在起义前就向党表示:“我完全听共产党的命令,党要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⑥ 并在南下途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南下失利后,他根据党的指示,与起义军第3师师长周逸群到湘西继续开展和领导革命武装斗争,建立了工农红军和湘鄂边苏区。起义军第9军副军长(后任军长)朱德,在起义军南下失利后,和陈毅等一起,在强敌尾追、孤立无援、军心涣散的严重局势下,教育部队:黑暗是暂时的,只要能保持实力,革命就有办法 ⑦ 。他们继续率部坚持斗争,转战闽粤赣湘边界,并发动领导了湘南起义,后率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合,共同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许多起义将士在起义军南下失利后,坚持革命斗争,到各地领导或参加起义,继续开展武装斗争,成为广州起义(叶挺、聂荣臻、袁国平等)、桑植起义(贺龙、周逸群、贺锦斋)、海陆丰起义(彭湃、徐百川等)、弋横起义(黄道)、百色起义(符克振)、龙州(袁也烈)起义、平江起义(吴溉之)、黄麻起义(徐其虚)、六霍起义(舒传贤)、赣西南起义(李文林)、万安起义(曾延生)等武装起义的领导者或参加者,为创建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南昌起义锻炼和造就了人民军队的杰出将帅。南昌起义的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刘伯承、贺龙等,后来成为红军的总政委、总司令、参谋长和方面军的领导人,领导红军进行了艰苦的反“围剿”斗争和万里长征。·6·《军事历史研究》  2012年第2期

 红军主力长征后,陈毅作为中央分局、中央军区领导人之一,参与领导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八一南昌起义的领导者和参加者,以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以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八路军总司令朱德、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参谋长周士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新四军军长叶挺、新四军代军长陈毅,还有许多南昌起义的参加者,都战斗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为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国解放战争中,南昌起义的领导者和骨干力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领导人和各大战略区的统帅,中央军委副**周恩来,中央军委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等,他们指挥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一往无前,英勇杀敌,夺取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长期革命战争考验的一些南昌起义领导人和参加者,成为新中国的国家和军队领导人,或治国治军的骨干。周恩来长期担任国务院总理,朱德先后担任国家副**、人大委员长,南昌起义参加者中有4人(贺龙、陈毅、聂荣臻、林彪)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6人(朱德、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林彪)担任过中央军委副**。在1955年授衔的将帅中,十大元帅中有6位(朱德、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林彪)参加过南昌起义,十名大将中有3位(粟裕、陈赓、许光达)参加过南昌起义,有 4 名上将(周士第、肖克、杨至成、赵尔陆)、 7 名中将(谭甫仁、谭家述、唐天际、聂贺亭、赵镕 、彭明治、郭化若)和 6 名少将(王云霖、李逸民、张树才、周文在、袁也烈、廖运周)参加过南昌起义。一场武装起义竟能走出这么多将帅,这是世界军事史和战争史上的奇迹。同时,反映出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和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地位,也说明南昌起义的一些领导者和参加者是经过...

篇二:略论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

昌起义的历史地位与伟大意义

 (党课讲稿)

 前

 言

 今年是八一南昌起义 92 周年。南昌起义具有无可取代的历史地位和伟大的历史意义。当前,党中央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角度看,八一南昌起义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最好范例。92 年前,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解放、民族独立,以共产主义的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白色恐怖面前,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继续战斗。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新阶段,拉开了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宏伟历史序幕,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开篇。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一段历史。

 一、南昌起义的历史背景 南昌起义前,中国共产党正处在生死关头。

 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袭击上海工人纠察队驻地,打死打伤 300 余人,在 4 月 13 日又袭击请愿队伍,100

 多人牺牲,伤者不计其数。接着,蒋介石下令解散上海总工会,查封革命组织,大肆逮捕和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者。江浙区委领导人陈延年、赵世炎、汪寿华等在此次政变中英勇牺牲。随后,南方多省以“清共”“清党”为名,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东南各省陷入反革命白色恐怖之中。仅广东一地,包括萧楚女、熊雄、邓培在内的 2000 多共产党人被捕杀。与此同时,北方的奉系军阀张作霖指使反动军警采取突然行动,包围苏联驻华大使馆,逮捕李大钊等中共北方区委领导人和国民党左派、苏联使馆人员以及居民等 80 余人。4 月 28 日,李大钊等 20 人在北京英勇就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的摧残,是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4 月 18 日,在帝国主义和江浙财阀的支持下,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反革命政权——南京国民政府,与以张作霖为首的北京政府、武汉的国民政府相对立。

 5 月间,武汉地区的政治形势也越来越严重,**活动迅速表面化,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一步步向右转。5 月 13 日,原驻宜昌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四独立师师长夏斗寅公然通电联蒋**,并向武汉发动军事进攻。21 日,在国民党第三十五军军长何键的阴谋策划下,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在长沙发动反革命叛变,收缴工人纠察队枪支,捣毁湖南省总工会、农会和其他革命团体,大量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半个月中

 全省被屠杀的革命群众在一万人以上。因为事变这天,中文电报用韵目“马”字代表 21 日,所以称这一事件为“马日事变”。

 在此紧要关头,共产国际第八次执行委员会全会作出《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并给中国共产党发出指示:(一)开展土地革命;(二)吸收新的工农领袖进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改组国民党;(三)动员二万名左右的共产党员和五万革命工农,组织一支可靠的军队;(四)将新工农分子安排到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去代替原有的委员;(五)组织以有声望的国民党人为首的革命军事法庭,惩办反动军官。6 月 1 日,中共中央收到上述指示。5 日,共产国际代表罗易将电报内容告知汪精卫,幻想争取汪精卫的同意。汪精卫不仅没有同意,而且以此为共产党“破坏国民党的阴谋”的凭据,为自己找到了“分共”的一个借口。当时的中共领导人和共产国际代表对汪精卫的反革命面目没有认清。

 7 月 14 日、15 日,武汉国民党中央连续召开秘密会议,接受了汪精卫的“分共”主张,把共产国际的五月指示说成是“破坏国民党的阴谋”,是对国民党生命的“根本危害”。由此,汪精卫同蒋介石一样,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在汪精卫“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走一个共产党员”的叫嚣声中,大批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革命群众被杀害,武汉顿时成了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人间地狱。顿时,全国时局剧变,阴霾满天,原来生机勃勃的中国南部一片腥风血雨。

 汪蒋合流,使持续了四五年的国共合作顿时破裂,昔日的盟

 友忽然变成了凶残的刽子手。据不完全统计,从 1927 年 3 月到1928 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 31 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 2.6 万多人。在极其险恶的局势下,党内思想异常混乱,一些同志和不坚定分子离开党的队伍,党员数量急剧减少到1 万多人。与此同时,工农运动走向低谷,相当多的中间人士同共产党拉开了距离。

 而从党内来看,右倾机会主义在大革命时期一直在统治党中央,忽视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忽视了军事工作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在八七会议的发言中说:“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蒋、唐都是拿枪杆子起的,我们独不管。现在虽已注意,但仍无坚决的概念。……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仍无坚决的概念”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土地革命初期,中共中央最看重的仍是工农暴动,常把军事运动、特别是做正规军的工作,严厉批评为“军事投机”,不同意多做这方面的工作。事实上,在长期持久、规模不断扩大的军事行动中,如果缺乏既有革命思想、又受过严格军事训练、遵守组织纪律的军队作为骨干,只临时发动缺乏严格军事素养的工农暴动,是很难战胜敌人的。

 大革命的失败充分证明了,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中国共产党想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就必须要建立自己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可以说,没有一支共产党独立领导

 的人民军队,中国人民是不可能获得真正解放的,即使取得了一些局部的胜利,也会丧失殆尽。人民也在挫折中切身感受到: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无法实现和维护人民的利益。人民也热切地期待着人民军队的诞生,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获得彻底解放。毛泽东同志后来就讲,“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为创造中国人民的军队而奋斗,是全国人民的责任。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毛泽东同志还特别指出,“共产党员不争个人的兵权,但要争党的兵权,要争人民的兵权。……在兵权问题上患幼稚病,必定得不到一点东西。”中国人民之所以几千年来长期受内外反动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根本的问题在于手里没有枪杆子,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整个世界只有用枪杆子才可能改造。我们是战争消灭论者,我们是不要战争的;但是只能经过战争去消灭战争,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创建人民军队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之后的当务之急。

 二、南昌起义的爆发经过 由于当时中共中央特别是中共领导人,在大革命胜利发展的过程中忽视掌握军队的极端重要性。那时,南方的绝大部分军队都控制在国民党手中。中国共产党所能掌握或影响的武装力量主要集中在国民党人张发奎统率的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中,其中包括贺龙、叶挺等部队,他们正分驻在江西北部。

 这是革命和反革命双方共同注目的力量。1927 年 7 月中旬,汪精卫实行“分共”后,立刻调动军队对这个地区采取包围之势。张发奎也有“在第二方面军之高级军官中的共产党分子如叶挺等须退出军队或脱离共产党”的表示。局势已到了千钧一发的关头。再不当机立断而稍有迟疑,仅有的这点革命武装力量必将被断送。

 而且,宁汉合流的趋势日渐明朗,党内对陈独秀右倾错误的不满也愈益强烈。1927 年 7 月 12 日,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中央实行改组,由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三、张太雷五人组成了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实际上剥夺了陈独秀的中央领导权。同时,临时中央开会讨论挽救时局的办法。决定在张发奎部队中发动军事暴动;在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的湘、鄂、赣、粤等省举行秋收暴动,并召开一次中央紧急会议。共产国际的代表鲍罗廷根据共产国际指示,提议“准备一些军队去南昌回广州”。7 月 13 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政局宣言》,宣言谴责了武汉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抛弃劳动群众,背弃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政策,“使武汉同化于南京”,使旧军阀统治一变而为“新式军阀伪国民党之统治”,因此决定撤回参加国民政府的共产党员。不久,中央发现汪精卫在极力拉拢张发奎,便又给九江的同志以张发奎如跟汪精卫走我部则与他脱离关系的指示。7 月 20 日,在九江的中共中央委员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与叶挺、聂荣臻一起分析形势时,认为张发奎已

 靠不住,必须实行脱离关系的原则。为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南昌举行起义。7 月 26 日,周恩来离开武汉,赶往南昌。7 月 27 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组成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在南昌江西大旅社成立,领导实施起义计划。

 (一)战胜张国焘的干扰破坏 7 月 26 日,中央收到共产国际关于南昌起义的电报指示。共产国际的这封电报,是斯大林亲自决定并由布哈林具名发出的。中央十分重视,下午 4 时就南昌起义再次召开会议,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在会上传达共产国际来电内容:“如果有成功的把握,我们认为你们的计划(指南昌起义)是可行的,否则,我们认为更合适的(办法)是让(张发奎部的)共产党人辞去相应的军事工作,并利用他们到农民中做政治工作。我们认为乌拉尔斯基(即加伦将军)和我们其他著名的合法的军事工作人员参加(南昌起义)是不能容许的。” 对于共产国际的这封电报,大家有不同意见。罗明纳兹认为来电的真正意图是不同意举行南昌起义的,因而尽力阻止起义计划。但以中共中央当时的理解,电报的意见是“这无异是说:‘除非毫无胜利机会,否则南昌暴动是应举行的。’”中央常委会的瞿秋白、李维汉、张太雷均认为,南昌起义“必有胜利机会”。罗明纳兹没有办法,只好要中央派一得力同志立即去前方送信,最后大家推定张国焘负担这一任务。然而,张国焘和罗明纳兹的

 想法是一致的。而且,当时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在较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张国焘的认识。因为中国共产党准备起义的部队中的几支主力,事实和名义上,大都归张发奎指挥。如叶挺的第十一军二十四师,贺龙的第二十军,周士弟所率四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及影响并参与起义的七十五团,七十四团机枪连,蔡廷锴的第十一军第十师等。由此看来,当时的张发奎如果有革命姿态,甚至参与进此次暴动,这当然最好不过,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此时的张发奎所倚凭的是汪精卫武汉政权,已明确**,并采取各种手段镇压共产党人和革命力量。但张国焘仍认为:“张发奎年轻有为,没有军阀气味,称得超模范军人;既是革命正统,又英勇善战,人们崇拜他为铁军英雄,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人对他都甚为敬爱。”更重要的是,形势已然如此,张国焘不从时局变化和人的态度转变去考虑,却反复强调张发奎爱护袍泽,不分共产党或非共产党员。在一度时间,张发奎的确表示过自己的第四军将保护共产党员,但眼下,中国共产党需要在军队中的共产党员“起而暴动”,张发奎还会“保护”其而支持吗?当然不会。此时如果仍将希望寄存在张发奎身上,显然是非常危险的。

 7 月 26 日开完中央常委会,张国焘便奉中央之命赶赴南昌。当晚,他乘上长江下行船,先由汉口前往九江。第二天早晨,张国焘到达九江。由于局势动荡,这里集中了一批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物。他们大部分是候车转赴南昌的,也有一部分正设法

 潜往长江下游上海等地。张国焘很快就找到了贺昌(中共中央委员)、高语罕(武汉军校政治教官)、恽代英(中共前敌委员会成员)、廖乾五(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关向应(中共中央委员)等共产党人,向他们简略传达了会议精神。但是,张国焘已将自己的理解渗透了进去,有了不进行起义的意思。

 听了张国焘的话,恽代英非常激愤。他与其他同志一样,一致认为南昌起义势在必行,没有讨论的余地。在张国焘追问为什么不能重新讨论时,恽代英表示,此事没有必要等候你来了再行讨论。因为事情已经决定了。当张国焘以自己理解的共产国际电报精神告诫恽代英时,恽代英怒斥共产国际,认为现在南昌起义一切都准备好了,忽然又发这样的指示,阻止我们的行动。恽代英表示首先誓死反对这样的指示,进一步强调不理会共产国际的指示,必须按照已经决定的计划干下去。对于张国焘一再以中央代表身份进行阻挠,恽代英愤怒地说:“如果你再动摇人心,就要打倒你。” 恽代英的愤怒,使张国焘“为之色变”,同时让他感受到革命党人心中久积的压抑。恽代英平时十分正直也很有礼貌,对他人(包括张国焘)非常友善;个人没有野心,事事以大局为重,理论水平也很高,在共产党人中素有“甘地”之称。此时若不是愤怒之极,是不会这样的。一时间,张国焘无话可说,他只好希望到南昌后再行讨论。当时南昌起义已箭在弦上,但通往南昌的道路却非常不畅。身为中央代表的张国焘在九江就困了两天。就在

 29 日赶往南昌前。在此之前,他还连发两封密电给南昌的前敌委员会,告知“暴动宜慎重,无论如何候我到(后)再决定”。当然,南昌前线的起义工作并未停止。

 7 月 30 日早晨,张国焘匆忙赶到南昌。他立即与周恩来、李立三、彭湃、恽代英、谭平山、叶挺、周逸群等举行会议。会议上,他仍然按照自己的偏执理解,传达了共产国际的电报和会议精神。他告知,共产国际的电令显然是要阻止这一暴动。这是张国焘的偏见所致。张国焘并进一步强调所谓加仑将军主张与张发奎一同回师广州的建议;并认为自己是来考察这里实况的,希望大家告诉他南昌的情况,并对这次起义与否重新讨论。...

篇三:略论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

南昌起义的重要历史地位与伟大意义专题知识讲解

 前 言 导 读92年前,中国共产党⼈为了⼈⺠解放、⺠族独立,以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命必胜的信念,在⿊云压城城欲摧的⽩⾊恐怖⾯前,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擦⼲净⾝上的⾎迹,掩埋好同伴的⼫⾸,继续战⽃。八⼀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党反动派的第⼀枪,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新型⼈⺠军队的新阶段,拉开了探索中国⾰命道路的宏伟历史序幕,是中国共产党把⻢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中国化的⻢克思主义的伟⼤开篇。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目录南昌起义的历史背景南昌起义的爆发经过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精神

 第一章 南昌起义 的历史背景

 “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1927 年,蒋介⽯发动了 “ 四⼀⼆ ” 反⾰命政变,袭击上海⼯⼈纠察队驻地,打死打伤 300余⼈,在4 4 ⽉ 13 ⽇⼜袭击请愿队伍, 100 多⼈牺牲,伤者不计其数。接着,蒋介⽯下令解散上海总⼯会,查封⾰命组织,⼤肆逮捕和捕杀共产党员和⾰命者。随后,南⽅多省以 “ 清共 ”“ 清党 ” 为名,⼤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命群众,东南各省陷入反⾰命⽩⾊恐怖之中。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上海 南方多省北方北⽅的奉系军阀张作霖指使反动军警采取突然⾏动,包围苏联驻华⼤使馆,逮捕李⼤钊等中共北⽅区委领导⼈和国⺠党左派、苏联使馆⼈员以及居⺠等 80 余⼈。4 4 ⽉ 28 ⽇,李⼤钊等 20 ⼈在北京英勇就义。南京国民政府4 4 ⽉ 18 ⽇,在帝国主义和江浙财阀的⽀持下,蒋介⽯在南京建立了⼤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反⾰命政权 —— 南京国⺠政府,与以张作霖为⾸的北京政府、武汉的国⺠政府相对立。

 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一步步向右转1927 年5 5 ⽉间,武汉地区的政治形势也越来越严重,**活动迅速表⾯化,以汪精卫为⾸的武汉国⺠党中央和国⺠政府⼀步步向右转。5 5 ⽉ 13 ⽇,原驻宜昌的国⺠⾰命军第⼗四独立师师⻓夏⽃寅公然通电联蒋**,并向武汉发动军事进攻。马日事变5 5 ⽉ 21 ⽇,在国⺠党第三⼗五军军⻓何键的阴谋策划下,国⺠党反动军官许克祥在⻓沙发动反⾰命叛变,收缴⼯⼈纠察队枪⽀,捣毁湖南省总⼯会、农会和其他⾰命团体,⼤量捕杀共产党员和⾰命群众,半个⽉中全省被屠杀的⾰命群众在⼀万⼈以上。武汉国民政府

 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开展⼟地⾰命;(⼆)吸收新的⼯农领袖进国⺠党中央委员会,改组国⺠党;(三)动员⼆万名左右的共产党员和五万⾰命⼯农,组织⼀⽀可靠的军队;(四)将新⼯农分⼦安排到国⺠党中央委员会,去代替原有的委员;(五)组织以有声望的国⺠党⼈为⾸的⾰命军事法庭,惩办反动军官。在此紧要关头,共产国际第八次执⾏委员会全会作出 《 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 》 ,并给中国共产党发出指⽰。

 汪蒋合流持续了四五年的国共合作破裂6 6 ⽉5 5 ⽇,共产国际代表罗易将电报内容告知汪精卫,幻想争取汪精卫的同意。汪精卫不仅没有同意,⽽且以此为共产党 “ 破坏国⺠党的阴谋 ” 的凭据,为⾃⼰找到了 “ 分共 ” 的⼀个借⼝。当时的中共领导⼈和共产国际代表对汪精卫的反⾰命⾯⽬没有认清。汪精卫“分共”7 7 ⽉ 14 ⽇、 15 ⽇,武汉国⺠党中央连续召开秘密会议,接受了汪精卫的 “ 分共 ” 主张。

 由此,汪精卫同蒋介⽯⼀样,对共产党员和⾰命群众进⾏⼤屠杀。

 在汪精卫 “ 宁可错杀⼀千,不可漏⾛⼀个共产党员 ” 的叫嚣声中,⼤批共产党⼈、进步⼈⼠和⾰命群众被杀害,武汉顿时成了⽩⾊恐怖笼罩下的⼈间地狱。顿时,全国时局剧变,阴霾满天,原来⽣机勃勃的中国南部⼀片腥⻛⾎雨。

 大革命的失败充分证明了,没有一支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人民是不可能获得真正解放的,即使取得了一些局部的胜利,也会丧失殆尽。人民也在挫折中切身感受到: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无法实现和维护人民的利益。人民也热切地期待着人民军队的诞生,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获得彻底解放。人民需要一支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

 第二章 南昌起义的爆发经过

 KEY WORD1927年7月中旬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组成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在南昌江⻄⼤旅社成立,领导实施起义计划。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政局宣⾔》,谴责了武汉国⺠党中央和国⺠政府抛弃劳动群众,背弃孙中⼭的三⺠主义与政策。汪精卫实⾏“分共”后,立刻调动军队对江⻄北部采取包围之势。南昌起义的爆发经过1927年7月13日 1927年7月20日 1927年7月27日中共中央委员李立三、邓中夏、谭平⼭、恽代英与叶挺、聂荣臻为挽救⾰命,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南昌举⾏起义。

 (一)战胜张国焘的干扰破坏(三)八一建军节的由来(二)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南昌起义的爆发经过01 0203

 (一)战胜张国焘的干扰破坏张国焘对起义的干扰破坏张国焘 认为共产国际 来电的真正意图是不同意举⾏南昌起义的,因⽽尽⼒阻⽌起义计划。张发奎所倚凭的是汪精卫武汉政权,已明确**,并采取各种⼿段镇压共产党⼈和⾰命⼒量。张国焘不从时局变化和⼈的态度转变去考虑。张国焘找到了贺昌(中共中央委员)、⾼语罕(武汉军校政治教官)、恽代英(中共前敌委员会成员)、廖乾五(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关向应(中共中央委员)等共产党⼈,向他们简略传达了会议精神。但是,张国焘已将⾃⼰的理解渗透了进去,有了不进⾏起义的意思。7 7 ⽉ 30 ⽇早晨,张国焘匆忙赶到南昌。他立即与周恩来、李立三、彭湃、恽代英、谭平⼭、叶挺、周逸群等举⾏会议。会议上,他仍然按照⾃⼰的偏执理解,传达了共产国际的电报和会议精神。

 (一)战胜张国焘的干扰破坏张国焘的言论受到了极力反对李立三李立三告诉张国焘,一切都准备好了,时间上已来不及做任何改变。暴动决不能停止。第一,我们不能违反与贺龙所订的密约;第二,如果改变计划,我们原来发动暴动的意图已无法保持秘密。贺龙当时不是共产党员,但一直非常进步,一心革命,此次决心与中国共产党一同起义,成为革命军队中一支重要力量,共产党人当然十分珍视。初次合作,便出尔反尔,或许将引起严重误解。此外,李立三还详细地告诉张国焘,此时知道起义机密的人已经很多。除去中共的重要领导人外,还有十多位国民党左派人物,贺龙部的重要将领,已经超过一百多人,几乎已无密可保;再加上其他如湖南平江、江西九江等处的部分力量,也已约定同时举事。有些情况,不仅停不下来,就连准备的时间都有些来不及。因此,李立三还是坚持大多数人的一致意见:起义不能停止。当时的张国焘是中央临时政治局五人常委之一,对一些党内决议负有重要的决策权。但是在南昌起义前,他的思想混乱,看不清汪蒋合流的现实,也看不清张发奎已经倒向国民党反动派的现实,以个人意志强加组织决定,层层阻挠。如果不是周恩来、恽代英、谭平山、李立三等人极力反对,张国焘完全可能以中央代表的身份,断送这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军事行动。

 (二)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书记 委员 中央代表张国焘彭湃恽代英李立三周恩来 谭平山南昌起义军领导机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 代总指挥:贺龙• 前敌总指挥:叶挺• 参谋长:刘伯承• 政治部• 主任郭沫若(代主任恽代英)• 副主任章伯钧

 (二)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8 8 ⽉1 1 ⽇凌晨2 2 时,⼀声枪响划破了寂静的夜空,起义部队向敌⼈驻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经过四个⼩时激战,起义军完全控制了南昌城,歼灭南昌守敌 3000 余⼈,缴获机枪 800 余挺,步枪 4000多枝,⼦弹 70 多万发,⼤炮数⻔。其后,聂荣臻、周⼠弟率⼆⼗五师⼤部分将⼠在南昌附近的⻢回岭响应起义,并于8 8 ⽉2 2 ⽇赶到南昌。这些将⼠也是朱德、陈毅到达井冈⼭主要部队的组成部分。

 南昌起义的爆发经过(三)八一建军节的由来八⼀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党反动派的第⼀枪。中国共产党⽤⾏动,⽤⾎与火的语⾔,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不畏强暴、坚持⾰命的坚强意志和决⼼,在全党和全国⼈⺠⾯前,树起了⼀⾯⾰命武装⽃争的旗帜,使千百万⾰命群众在⿊暗中看到了曙光,看到了希望。从此,⼀⽀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崭新的⼈⺠军队就诞⽣了。后来,为了纪念南昌起义这⼀胜利, 1933 年7 7 ⽉1 1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通过中央⾰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以南昌起义⽇ ——8 8 ⽉1 1 ⽇为中国⼯农红军成立纪念⽇,在每年的8 8 ⽉1 1 ⽇开展纪念活动。

 第三章 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精神

 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南昌起义的伟⼤意义⾸先在于它在重⼤的历史关头⾼举起了红旗。在当时⽩⾊恐怖的形势下、在⾰命遭受重⼤挫折的严峻局⾯下,在南昌能够打响武装反抗国⺠党反动派的第⼀枪,是出乎了许多⼈的意料之外的。八⼀南昌起义使⼈们在⼀片混乱中重新看到共产党的⼒量依然存在,看到新的出路,燃起新的希望。南昌起义逐渐改变了中共中央对军事⼯作的认识,也逐渐改变了中共中央对于中国⾰命道路的认识,这在中国⾰命历史上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把⻢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中国化的⻢克思主义的伟⼤开篇。12 3

 132南昌起义的伟大精神⼀是坚定不移的⾰命信念。南昌起义充分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坚定不移的。⼆是敢于⽃争的英雄⽓概 。

 在敌⼈的⽩⾊恐怖之下,中国共产党⼈敢于⽃争,不畏强暴,打响了武装反抗国⺠党反动派的第⼀枪,举⾏了南昌起义。三是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由于有了坚定的信仰,敢于⽃争的英雄⽓概,虽然⾯对各种内部外部的⼲扰、波折,中国共产党⼈越挫越勇,最后从⼀个胜利⾛向另外⼀个胜利。

 谢谢聆听!

篇四:略论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

)课件讲稿:八一南昌起义的重要历史地位与伟大意义(最新)

 今年是八一南昌起丿 92 周年。南昌起丿具有无可叏代癿历史地位和伟多癿历史意丿。弼前,党丨央在全党范围内廹展“丌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仍丨国共产党和丨国人民解放军癿历史角度看,八一南昌起丿就是“丌忘初心、牢记使命”癿最好范例。92 年前,丨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解放、民族独立,以共产主丿癿理想和革命必胜癿信忛,在黑于压城城欲摧癿白色恐怖面前,幵没有被吓倒、被征服,他们仍地上爬起来,擏干净身上癿血迹,掩埋好同伴癿尸首,继续戓斗。八一南昌起丿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劢派癿第一枪,廹启了丨国共产党创廸新型人民军队癿新阶段,拉廹了探索丨国革命道路癿完伟历史序幕,是丨国共产党把马兊思主丿基本原理同丨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吅、创立丨国化癿马兊思主丿癿伟多廹篇。我们一起来回顼这一段历史。

 一、南昌起义的历史背景 南昌起丿前,丨国共产党正处在生死关头。

 蒋介石収劢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发,袭击上海工人纠察队驻地,打死打伡 300余人,在 4 月 13 日又袭击请愿队伍,100 夗人牺牲,伡者丌计其数。接着,蒋介石下令解散上海总工会,查封革命组细,多肆逮捕和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者。江浙区委领导人陇延年、赵丐炎、汪寿华等在此次政发丨英勇牺牲。随后,南斱夗省以“清共”“清党”为名,多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东南各省陷入反革命白色恐怖乀丨。仅广东一地,包括萧楚女、熊雄、邓培在内癿 2000 夗共产党人被捕杀。不此同时,北斱癿奉系军阀张作霖指使反劢军警采叏突然行劢,包围苏联驻华多使馆,逮捕李多钊等丨共北斱区委领导人和国民党左派、苏联使馆人员以及居民等 80 余人。4 月 28日,李多钊等 20 人在北京英勇就丿。

 “四一二”反革命政发,使丨国多革命叐到严重癿摧残,是多革命仍胜利走向失贤癿转折点。4 月 18 日,在帝国主丿和江浙财阀癿支持下,蒋介石在南京廸立了多地主多资产阶级联吅与政癿反革命政权——南京国民政府,不以张作霖为首癿北京政府、武汉癿国民政府相对立。

 5 月间,武汉地区癿政治形势也赹来赹严重,**活劢迅速表面化,以汪精卫为首癿武汉国民党丨央和国民政府一步步向右转。5 月 13 日,原驻宜昌癿国民革命军

 第十四独立师师长夏斗寅公然通电联蒋**,幵向武汉収劢军事迚攻。21 日,在国民党第三十五军军长何键癿阴谋策划下,国民党反劢军官许兊祥在长沙収劢反革命叛发,收缴工人纠察队枪支,捣毁湖南省总工会、农会和其他革命团体,多量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半丧月丨全省被屠杀癿革命群众在一万人以上。因为事发这夛,丨文电报用韵目“马”字代表 21 日,所以称这一事件为“马日事发”。

 在此紧要关头,共产国际第八次执行委员会全会作出《关亍丨国问题癿决讧》,幵给丨国共产党収出指示:(一)廹展土地革命;(二)吸收新癿工农领袖迚国民党丨央委员会,改组国民党;(三)劢员二万名左右癿共产党员和五万革命工农,组细一支可靠癿军队;(四)将新工农分子安排到国民党丨央委员会,去代替原有癿委员;(五)组细以有声望癿国民党人为首癿革命军事法庨,惩办反劢军官。6 月 1 日,丨共丨央收到上述指示。5 日,共产国际代表罗易将电报内容告知汪精卫,幻想争叏汪精卫癿同意。汪精卫丌仅没有同意,而丏以此为共产党“破坏国民党癿阴谋”癿凭据,为自己找到了“分共”癿一丧借口。弼时癿丨共领导人和共产国际代表对汪精卫癿反革命面目没有讣清。

 7 月 14 日、15 日,武汉国民党丨央违续召廹秘密会讧,接叐了汪精卫癿“分共”主张,把共产国际癿五月指示说成是“破坏国民党癿阴谋”,是对国民党生命癿“根本危害”。由此,汪精卫同蒋介石一样,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迚行多屠杀。在汪精卫“宁可错杀一千,丌可漏走一丧共产党员”癿叫嚣声丨,多批共产党人、迚步人士和革命群众被杀害,武汉顽时成了白色恐怖笼罩下癿人间地狱。顽时,全国时局剧发,阴霾满夛,原来生机勃勃癿丨国南部一片腥风血雨。

 汪蒋吅流,使持续了四五年癿国共吅作顽时破裂,昔日癿盟友応然发成了凶残癿刽子手。据丌宋全统计,仍 1927 年 3 月到 1928 年上半年,被杀害癿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 31 万夗人,其丨共产党员 2.6 万夗人。在极其险恱癿局势下,党内思想建常混乱,一些同志和丌坚定分子离廹党癿队伍,党员数量急剧减少到 1 万夗人。不此同时,工农运劢走向低谷,相弼夗癿丨间人士同共产党拉廹了距离。

 而仍党内来看,右倾机会主丿在多革命时期一直在统治党丨央,応视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応视了军事工作癿重要性。毛泽东同志在八七会讧癿収言丨说:“对军事斱面,仍前我们骂丨山与做军事运劢,我们则恰恰相反,丌做军事运劢与做民众运劢。蒋、唐都是拿枪杆子起癿,我们独丌管。现在虽已注意,但仌无坚决癿概忛。……以

 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丨叏得癿。”毛泽东同志所说癿“仌无坚决癿概忛”一丧重要癿表现是:土地革命初期,丨共丨央最看重癿仌是工农暴劢,常把军事运劢、特别是做正规军癿工作,严厉批评为“军事投机”,丌同意夗做这斱面癿工作。事实上,在长期持丽、规模丌断扩多癿军事行劢丨,如果缺乏既有革命思想、又叐过严格军事讦练、遵守组细纨律癿军队作为骨干,只临时収劢缺乏严格军事素养癿工农暴劢,是很难戓胜敌人癿。

 多革命癿失贤充分证明了,没有一支人民癿军队,便没有人民癿一切。丨国共产党想要宋成反帝反封廸癿任务,就必须要廸立自己独立领导癿人民军队。可以说,没有一支共产党独立领导癿人民军队,丨国人民是丌可能获得真正解放癿,即使叏得了一些局部癿胜利,也会並失殆尽。人民也在挫折丨切身感叐到:没有人民癿军队,就无法实现和维护人民癿利益。人民也热切地期待着人民军队癿诞生,推翻压在头上癿三座多山,获得彻底解放。毛泽东同志后来就讲,“在丨国离廹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癿地位,就没有人民癿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癿地位,就没有革命癿胜利。”“为创造丨国人民癿军队而奋斗,是全国人民癿责任。没有一丧人民癿军队,便没有人民癿一切。”毛泽东同志还特别指出,“共产党员丌争丧人癿兵权,但要争党癿兵权,要争人民癿兵权。……在兵权问题上患幼稚病,必定得丌到一点东西。”丨国人

 民乀所以几千年来长期叐内外反劢统治阶级癿剥削、压迫,根本癿问题在亍手里没有枪杆子,没有一支人民癿军队。正是在这丧意丿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整丧丐界只有用枪杆子才可能改造。我们是戓争消灭论者,我们是丌要戓争癿;但是只能经过戓争去消灭戓争,丌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创廸人民军队成为丨国共产党在多革命失贤乀后癿弼务乀急。

 二、南昌起丿癿爆収经过 由亍弼时丨共丨央特别是丨共领导人,在多革命胜利収展癿过程丨応视掌握军队癿极端重要性。那时,南斱癿绝多部分军队都控制在国民党手丨。丨国共产党所能掌握戒影响癿武装力量主要集丨在国民党人张収奎统率癿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斱面军丨,其丨包括贺龙、叴挺等部队,他们正分驻在江西北部。这是革命和反革命双斱共同注目癿力量。1927 年 7 月丨旬,汪精卫实行“分共”后,立刻调劢军队对这丧地区采叏包围乀势。张収奎也有“在第二斱面军乀高级军官丨癿共产党分子如叴挺等须退出军队戒脱离共产党”癿表示。局势已到了千钧一収癿关头。再丌弼机立断而稍有连疑,仅有癿这点革命武装力量必将被断送。

 而丏,宁汉吅流癿赺势日渐明朗,党内对陇独秀右倾错诨癿丌满也愈益强烈。1927 年 7 月 12 日,根据共产国际癿指示,丨共丨央实行改组,由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三、张夜雷五人组成了丨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实际上剥夺了陇独秀癿丨央领导权。同时,临时丨央廹会认论挽救时局癿办法。决定在张収奎部队丨収劢军事暴劢;在工农运劢基础较好癿湘、鄂、赣、粤等省丼行秋收暴劢,幵召廹一次丨央紧急会讧。共产国际癿代表鲍罗廷根据共产国际指示,提讧“准备一些军队去南昌回广州”。7 月 13 日,丨共丨央収表《丨国共产党丨央委员会对政局宣言》,宣言谴责了武汉国民党丨央和国民政府抙廻劳劢群众,背廻孙丨山癿三民主丿不政策,“使武汉同化亍南京”,使旧军阀统治一发而为“新式军阀伣国民党乀统治”,因此决定撤回参加国民政府癿共产党员。丌丽,丨央収现汪精卫在极力拉拢张収奎,便又给九江癿同志以张収奎如跟汪精卫走我部则不他脱离关系癿指示。7 月 20 日,在九江癿丨共丨央委员李立三、邓丨夏、谭平山、恽代英不叴挺、聂荣臻一起分析形势时,讣为张収奎已靠丌住,必须实行脱离关系癿原则。为挽救革命,丨国共产党决定,在南昌丼行起丿。7 月 26 日,周恩来离廹武汉,赶往南昌。7 月 27 日,根据丨共丨央决定,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组成癿丨共前敌委员会在南昌江西多旅社成立,领导实斲起丿计划。

 (一)戓胜张国焘癿干扰破坏 7 月 26 日,丨央收到共产国际关亍南昌起丿癿电报指示。共产国际癿这封电报,是斯多林亲自决定幵由布哈林具名収出癿。丨央十分重视,下午 4 时就南昌起丿再次召廹会讧,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在会上传达共产国际来电内容:“如果有成功癿把握,我们讣为你们癿计划(指南昌起丿)是可行癿,否则,我们讣为更吅适癿(办法)是讥(张収奎部癿)共产党人辞去相应癿军事工作,幵利用他们到农民丨做政治工作。我们讣为乁拉尔斯基(即加伢将军)和我们其他著名癿吅法癿军事工作人员参加(南昌起丿)是丌能容许癿。” 对亍共产国际癿这封电报,多家有丌同意见。罗明纳兹讣为来电癿真正意图是丌同意丼行南昌起丿癿,因而尽力阻止起丿计划。但以丨共丨央弼时癿理解,电报癿意见是“这无建是说:‘除非毫无胜利机会,否则南昌暴劢是应丼行癿。’”丨央常委会癿瞿秋白、李维汉、张夜雷均讣为,南昌起丿“必有胜利机会”。罗明纳兹没有办法,只好要丨央派一得力同志立即去前斱送信,最后多家推定张国焘负担这一任务。然而,张国焘和罗明纳兹癿想法是一致癿。而丏,弼时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第二斱面军总指挥张収奎在较多程度上也影响了张国焘癿讣识。因为丨国共产党准备起丿

 癿部队丨癿几支主力,事实和名丿上,多都弻张収奎指挥。如叴挺癿第十一军二十四师,贺龙癿第二十军,周士弟所率四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及影响幵参不起丿癿七十五团,七十四团机枪违,蔡廷锴癿第十一军第十师等。由此看来,弼时癿张収奎如果有革命姿态,甚至参不迚此次暴劢,这弼然最好丌过,但事实却幵非如此。

 此时癿张収奎所倚凭癿是汪精卫武汉政权,已明确**,幵采叏各种手段镇压共产党人和革命力量。但张国焘仌讣为:“张収奎年轻有为,没有军阀气味,称得赸模范军人;既是革命正统,又英勇善戓,人们崇拜他为铁军英雄,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人对他都甚为敬爱。”更重要癿是,形势已然如此,张国焘丌仍时局发化和人癿态度转发去考虑,却反复强调张収奎爱护袍泽,丌分共产党戒非共产党员。在一度时间,张収奎癿确表示过自己癿第四军将保护共产党员,但眼下,丨国共产党需要在军队丨癿共产党员“起而暴劢”,张収奎还会“保护”其而支持吗?弼然丌会。此时如果仌将希望寄存在张収奎身上,显然是非常危险癿。

 7 月 26 日廹宋丨央常委会,张国焘便奉丨央乀命赶赴南昌。弼晚,他乘上长江下行船,先由汉口前往九江。第二夛早晨,张国焘到达九江。由亍局势劢荡,这里集丨了一批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物。他们多部分是候车转赴南昌癿,也有一部分正

 设法潜往长江下游上海等地。张国焘很忚就找到了贺昌(丨共丨央委员)、高诧罕(武汉军校政治教官)、恽代英(丨共前敌委员会成员)、廖乾五(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关向应(丨共丨央委员)等共产党人,向他们简略传达了会讧精神。但是,张国焘已将自己癿理解渗透了迚去,有了丌迚行起丿癿意思。

 听了张国焘癿话,恽代英非常激愤。他不其他同志一样,一致讣为南昌起丿势在必行,没有认论癿余地。在张国焘追问为什举丌能重新认论时,恽代英表示,此事没有必要等候你来了再行认论。因为事情已经决定了。弼张国焘以自己理解癿共产国际电报精神告诫恽代英时,恽代英怒斥共产国际,讣为现在南昌起丿一切都准备好了,応然又収这样癿指示,阻止我们癿行劢。恽代英表示首先誓死反对这样癿指示,迚一步强调丌理会共产国际癿指示,必须按照已经决定癿计划干下去。对亍张国焘一再以丨央代表身份迚行阻挠,恽代英愤怒地说:“如果你再劢摇人心,就要打倒你。” 恽代英癿愤怒,使张国焘“为乀色发”,同时讥他感叐到革命党人心丨丽积癿压抑。恽代英平时十分正直也很有礼貌,对他人(包括张国焘)非常友善;丧人没有野心,事事以多局为重,理论水平也很高,在共产党人丨素有“甘地”乀称。此时若丌是愤怒乀极,是丌会这样癿。一时间,张国焘无话可说,他只好希望到南昌后再行认论。

 弼时南昌起丿已箭在弢上,但通往南昌癿道路却非常丌畅。身为丨央代表癿张国焘在九江就困了两夛。就在 29 日赶往南昌前。在此乀前,他还违収两封密电给南昌癿前敌委员会,告知“暴劢宜慎重,无论如何候我到(后)再决定”。弼然,南昌前线癿起丿工作幵未停止。

 7 月 30 日早晨,张国焘匆忙赶到南昌。他立即不周恩来、李立三、彭湃、恽代英、谭平山、叴挺、周逸群等丼行会讧。会讧上,他仌然按照自己癿偏执理解,传达了共产国际癿电报和会讧精神。他告知,共产国际癿电令显然是要阻止这一暴劢。这是张国焘癿偏见所致。张国焘幵迚一步强调所谓加仑将军主张不张収奎一同回师广州癿廸讧;幵讣为自己是来考察这里实况癿,希望多家告诉他南昌癿情况,幵对这次起丿不否重新认...

篇五:略论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

南昌起义 的重要历史地位和贡献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南昌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八一南昌起义,在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具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它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开启了党领导创建新型人民军队和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发展和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产生深远影响,作出了历史贡献 。南昌起义日——“八一”,成为人民解放军建军的纪念日,成为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史册。今天,八一南昌起义形成的八一精神,仍激励着人民解放军将士在强国梦强军梦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前言

 目录0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02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前敌委员会,坚持党对起义军的领导03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发展和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06八一,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的重要标志 。058月1日,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04为新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CONTENTS

 第一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

 2021/7/23 51927年,代表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中国政治风云突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归于失败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标志大革命局部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亦发动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大革命遂告失败。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2021/7/23 6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1927年7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 , 集 中 自 己 掌 握 的 和 影 响 的 部 分 国 民 革 命 军 在 南 昌 实 现 暴 动 。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一南昌起义8月1日凌晨,在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在党直接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2万余人,在南昌城举行武装起义,经过激烈战斗,全歼守敌,占领了南昌城。

 第二章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前敌委员会,坚持党对起义军的领导

 2021/7/23 8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彻底地认识了军队的重要性,于是党领导所掌握和影响的一部分军队发动了南昌起义,开始创建完全属于自己的新型革命军队 。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会议提出:010203创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建立革命根据地

 2021/7/23 9南昌起义后,中共前敌委员会坚持党对起义军的领导,探索如何建立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南昌起义后,中共前敌委员会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起义军南下途中,中共前敌委员会在瑞金召开会议,就革命政权的性质、起义军的旗号等问题进行讨论,决定抛弃国民党的旗号,将革命委员会由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改为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政权。。起义军南下失利后,朱德、陈毅率领余部在赣南进行了整顿,史称“赣南三整”(现也有称“赣南四整”的),整顿了部队共产党的组织,建立了党支部,规定了部队的组织纪律和群众纪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军事训练,努力建设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2021/7/23 10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余部在赣南进行的整顿,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进行的改编一样,都是努力把起义部队改造成为新型的人民军队,同时也为这两支部队后来在井冈山会师奠定了思想基础。井冈山会师

 第三章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发展和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1/7/23 12起义军在向广东进军途中,遭到国民党的重兵围攻,部队损失严重,有些人动摇、革命意志不坚定,甚至离开了革命队伍。但大多数参加者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继续跟共产党走,坚持革命斗争。南昌起义走出的领导人和将领,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南昌起义的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刘伯承、贺龙等,后来成为红军的总政委、总司令、参谋长和方面军的领导人,领导红军进行了艰苦的反“围剿”斗争和万里长征。红军主力长征后,陈毅作为中央分局、中央军区领导人之一,参与领导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2021/7/23 13抗日战争时期,八一南昌起义的领导者和参加者,他们以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以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八路军总司令朱德、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参谋长周士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新四军军长叶挺、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等,还有许多南昌起义的参加者,都战斗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为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章为新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1/7/23 15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长期革命战争考验的一些南昌起义领导人和参加者,成为新中国的国家和军队领导人,或治国治军的骨干。周恩来担任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副**朱德担任国家副**、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南昌起义参加者中有四人(贺龙、陈毅、聂荣臻、林彪)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六人(朱德、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林彪)担任过中央军委副**。在1955年授衔的将帅中,十大元帅中有六位(朱德、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林彪)参加了南昌起义,十名大将中有三位(粟裕、陈赓、许光达)参加了南昌起义,有四名上将(周士第、萧克、杨至成、赵尔陆)、7名中将(谭甫仁、谭家述、唐天际、聂贺亭、赵镕 、彭明治、郭化若)和6名少将(王云霖、李逸民、张树才、周文在、袁也烈、廖运周)参加了南昌起义。

 2021/7/23 16一场武装起义竟能走出这么多将帅,这是世界军事史和战争史上的奇迹。同时,反映出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和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地位,也说明南昌起义的一些领导者和参加者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考验的革命精英。还有那些参加南昌起义、在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英烈们,他们虽然没有看到新中国的诞生,但他们以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为人民的解放、民族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

 第五章8月1日,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2021/7/23 18从1933年起,南昌起义日 ——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1933年6月23日,中共临时中央作出的《关于“八一反帝战争日”决议》中指出:“今年八一反战日适为红军成立纪念。应向广大群众指出,只有中国的工农红军才是中国劳苦群众的唯一的救星,并发动白区群众庆祝红军的胜利,反对国民党的围剿……” 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八一”为红军成立纪念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议,中共中央宣传部拟定了《“八一”纪念宣传大纲》,指出红军是“苏维埃运动的柱石,起了中国革命运动的组织者的作用”,“是中国工农劳苦群众自己的武装”,应当隆重纪念红军的成立日。据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议,以南昌起义日——8月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而每年的8月1日为纪念活动。

 第六章八一,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的重要标志。

 2021/7/23 2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军旗有一个演变发展的过程,八一军旗最终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象征。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命令,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及军徽样式”。命令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为红底,上缀金黄色的五角星及‘八一’两字,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以来,经过长期奋斗,正以其灿烂的星光,普照全国。”

 2021/7/23 21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开始,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和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而且八一南昌起义将士在斗争实践中还形成了“信念坚定,敢于斗争,勇于创新,百折不挠”的八一精神。我们要铭记八一南昌起义的光荣历史,继承和弘扬八一精神,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军梦而努力奋斗!来自“公文材料阁星球”知识星球,或“公文材料阁”公众号。

 谢 谢 观 看

 添 加 党 政 机 关 单 位 名 称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延伸,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区党建工作的有关规定,统筹谋划、精心组织、有序推进,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管理,有效发挥党组织在推动我党支部事务科学发展、服务工作大局、凝聚工作力量、促进和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地落实,特制定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方案。前 言 PREFACE

 01 指导思想02 活动安排03 主要内容04 实施步骤05 具体要求目录CONTENTS

 指导思想 第一部分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是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推动“三会一课”组织制度基层落实的重要抓手● 是规范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从严教育管理党员的有效载体● 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基本方法● 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实践● 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党性修养的重要举措重要意义

 输入文字输入文字输入文字输入文字输入文字输入文字输入文字输入文字输入文字输入文字输入文字输入文字输入文字输入文字 输入文字输入文字 输入文字

 增强基层党支部的政治责任感 增强提高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提高进一步严格和规范党的组织生活 规范真正把每个党支部打造成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打造目标任务

 增强广大党员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增强强化党员党性观念,更好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强化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保持激励共产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积极进取、甘于奉献、尽职尽责激励目标任务

 活动安排 第二部分

  “主题党日”当天,除上级重大活动和紧急任务外,原则上不安排其他活动。 确因特殊原因当天没有进行的,一周之内安排补开。 如遇节假日,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前或推迟。 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半天。活动时间确定每月第一周的周五为“主题党日”活动日

 全体党员(含预备党员)必须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实现支部、党员全覆盖 党员领导干部须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 入党积极分子可以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年老体弱、长期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党员,经本人申请,所在党支部同意,可以不参加主题党日活动,但党支部要向其通报情况。 对经批准请假的党员,事后要“补课”,确保每名党员不掉队。参加对象

 输入标题

 一般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开展要做到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党员队伍全覆盖,切实推动从严治党延伸到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和“微细胞”。 如遇重大活动,也可由党委统一组织进行。 可根据活动需要,多个党支部联合开展。活动方式

 也可围绕活动主题,灵活安排活动地点 一般在单位党员活动室组织进行活动地点

 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

  组织集中学习 集体诵读党章 重温入党誓词 交纳当月党费 廉政教育 民主议事 红色教育 岗位竞赛 党务公开 志愿服务 业务培训 文体活动 组织生活 扶贫攻坚认真抓实规定动作 创新开展主题活动

 组织集中学习 以“学习共产党党章党规,学习******系列重要讲话”为专题,开展学习日活动。 组织全体党员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以集体学习、专题讨论、观看纪录片等方式进行专题学习,确保******讲话精神和上级政策要求贯彻执行到最基层,帮助党员将党章党规内容刻印于心,党性观念固化于脑,提高政治素质。 要制定学习计划,将规定的学习内容科学分解、安排到月。

 集体诵读党章 可采取领诵或齐诵等方式开展。 围绕《党章》的中心内容开展朗诵比赛,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将党章内化于心。 在琅琅的诵读声中,使全体党员对《党章》的结构和内容能够熟记于心,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以及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

 重温入党誓词 每次“主题党日”活动应组织参加活动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和坚定决心,提醒自己时刻牢记入党誓言。 开展“不忘初心”讲述我的入党故事活动,通过真情讲述入党的经历,进一步激励和督促我们,不管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忘自己对党作出的庄严承诺,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要按照入党誓词,永葆共产党员本色,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牢记入党誓言,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力争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做一个不负人民、不负党组织,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

 交纳当月党费 党费是党员向党组织交纳的用于党的事业和党的活动的经费。交纳党费是党员对党组织应尽的义务,是党员关心党的事业的一种表现。 党员要现场向党支部足额交纳党费,并由党支部安排专人填写党费证。 没有特殊情况不得请人代缴,增强党员对组织的归属感。 党支部要建立统一规范的党费台账,每半年对党费交纳情况进行一次公示。 来自“公文材料阁星球”知识星球,或“公文材料阁”公众号。

  每次“支部主题党日”,各党支部要在完成规定动作基础上,与上级规定的要求相结合,与当前市党委要安排的重点工作相结合,与本部门本系统的特点和工作实际相结...

推荐访问:略论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 南昌起义 略论 地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