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余光中散文经典语录3篇(2023年)

发布时间:2023-02-19 17:35:28 来源:网友投稿

余光中散文经典语录1  1、成功其实很简单,就是当你坚持不住的时候,再坚持一下。  2、上帝让我成为一个有实力的人,而不是一个好看的布娃娃。  3、看得破的人,处处都是生机;看不破的人,处处都是困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余光中散文经典语录3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2023年余光中散文经典语录3篇(2023年)

余光中散文经典语录1

  1、成功其实很简单,就是当你坚持不住的时候,再坚持一下。

  2、上帝让我成为一个有实力的人,而不是一个好看的布娃娃。

  3、看得破的人,处处都是生机;看不破的人,处处都是困境。

  4、当一个人有了想飞的梦想,哪怕爬着,也没有不站起来的理由。

  5、悲观是瘟疫,乐观是甘霖;悲观是一种毁灭,乐观是一种拯救。

  6、世上只有一件东西,能始终经受住生活的冲击:一颗宁静的心。

  7、当你把高尔夫球打不进时,球洞只是陷阱;打进时,它就是成功。

  8、生命要得到丰盛的收获,必需阳光;同时,也需要“雨”的浇灌。

  9、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10、青春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但这种快乐往往完全是因为它充满着希望。

  11、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12、跟自己说好,悲伤时可以哭的很狼狈,眼泪流干后,要抬起头笑得很漂亮。

  13、变坏的绝不是新生的一代,只有在年长的人已经腐化之后,他们才会败坏下去。

  14、生长的东西也不是轻易地生长起来的,他们叫着,喊着,坚持自己生存的权利。

  15、年轻人要勇敢地走自己的路,许许多多的革命前辈就是从无数的坎坷中锻炼出来的。

  16、青年人,我们要鼓足勇气!不论现在有人要怎样与我们为难,我们的前途一定美好。

  17、让生活变好的金钥匙不在别人手里,放弃我们的怨恨和叹息,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

  18、体育和运动可以增进人体的健康和人的乐观情绪,而乐观情绪却是长寿的一项必要条件。

  19、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20、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余光中散文经典语录3篇扩展阅读


余光中散文经典语录3篇(扩展1)

——余光中的经典语录名人名言3篇

余光中的经典语录名人名言1

  · 人生有许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纹,总要过后才觉得美好。

  · 台湾人不可能不拿筷子吃饭,也不能不过传统节日。不是把文化减掉就可以独立,这样反而会对政治产生反作用……政治的论战是暂时的,政治正确也会变来变去,唯有文化是愈来愈累积,是加法,且是集大成。

  · 乡愁,是一张邮票。

  · 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也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大陆’,登高的壮士叫她‘九州’,落魄的英雄叫她‘江湖’

  · 新大陆的大蜘蛛雄踞在 密网的中央,吞食著天文数字的小昆虫, 且消化之以它的毒液。 而我扑进去,我落入网里—— 一只来自亚热带的 难以消化的 金甲虫。

  · 文明的群兽,摩天大楼压我们 以立体的冷淡,以阴险的几何图形 压我,以数字后面的许多零 压我,压我,但压不断 飘逸於异乡人的灰目中的 西望的地*线。

  · 迷路於钢的大峡谷中,日落得更早—— (他要赴南*海黎明的野宴) 钟楼的指挥杖挑起了黄昏的序曲, 幽渺地,自蓝得伤心的密根歇底沏。

  · 爵士乐拂来时,街灯簇簇地开了。 色斯风打著滚,疯狂的世纪构发了—— 罪恶在成熟,夜总会里有蛇和夏娃, 而黑人猫叫著,将上帝溺死在杯里。

  · 而历史的禁地,严肃的艺术馆前, 巨壁上的波斯人在守夜 盲目的石狮子在守夜, 槛楼的时代逡巡著,不敢踏上它, 高高的石级。 而十九世纪在醒著,文艺复兴在醒著, 德拉克鲁瓦在醒著,罗丹在醒著, 许多灵魂在失眠著,耳语著,听著, 听著—— 门外,二十世纪崩溃的喧嚣。

  · 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里, 我仍是一块拒绝溶化的冰—— 常保持零下的冷 和固体的硬度。

  · 我本来也是很液体的 也很流动,很容易沸腾, 很爱玩虹的滑梯。

  · 但*的太阳距我太远 我结晶了,透明且硬, 且无法自动还原。

  · 矗然,钢的灵魂醒著 严肃的静铿锵著

  · 西螺*原的海风猛撼著这座 力的图案,美的网,猛撼著这座 意志之塔的每一根神经, 猛撼著,而且绝望地啸著 而铁钉的齿紧紧咬著,铁臂的手紧紧握著 严肃的"静。

  · 於是,我的灵魂也醒了,我知道 既渡的我将异於 未渡的我,我知道 彼岸的我不能复原为 此岸的我 但命咦陨衩氐囊稽c伸过来 一千条欢迎的臂,我必须渡河

  · 面临通向另一个世界的 走廊,我微微地颤抖 但西螺*原的壮阔的风 迎面扑来,告我以海在彼端 我微微地颤抖,但是我 必须渡河!

  · 矗立著,庞大的沉默。 醒著,钢的灵魂。

余光中的经典语录名人名言2

  · 大江东去,浪涛腾跃成千古

  · 太阳升火,月亮沉珠 哪一波是捉月人? 哪一浪是溺水的大夫?

  · 赤壁下,人吊髯苏犹似髯苏在吊古 听,鱼龙东去,扰扰多少水族

  · 当我老去,千尺白发飘 该让我曳著离骚 袅袅的离骚曳我归去

  · 罗,采石矶之间让我游泳 让不朽的大江为我涤罪 冰肌的江水祝我永生 恰似母亲的手指,孩时 呵痒轻轻,那样的触觉

  · 大江东去,千唇千靥是母亲 舔,我轻轻,吻,我轻轻 亲亲,我赤裸之身 仰泳的姿态是吮吸的资态 源源不绝五千载的灌溉 永不断奶的圣液这乳-房 每一滴,都甘美也都悲辛 每一滴都从昆仑山顶

  · 风里霜里和雾里 幕 旷旷神话里走来 大江东去,龙 *媒 向太阳 龙尾黄昏,龙首探入晨光 龙鳞翻动历史,一鳞鳞 一页页,滚不尽的水声

  · 大江东去,枕下终夜是江声 侧左,滔滔在左耳 侧右,滔滔在右颊 侧侧转转 挥刀不断

  · 似醒似睡,缓缓的柔光里 似悠悠醒自歉年的大寐

  · 一只瓜从从容容在成熟 一只苦瓜,不再是色苦

  · 日磨月磋琢出深孕的清莹 看茎须缭绕,叶掌抚抱

  · 古*喂了又喂的乳浆 完满的圆腻啊酣然而饱

  · 充实每一粒酪白的葡萄 直到瓜尖,仍翘著当日的新鲜 茫茫九州只缩成一张舆图 小时侯不知道将它叠起 一任摊开那无穷无尽 硕大似记忆母亲,她的胸脯

  · 你便向那片 仲橘? 用蒂用根索她的恩液 苦心的慈悲苦苦哺出 不幸呢还是大幸这婴孩 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

  · 皮鞋踩过,马蹄踩过, 重吨战车的履带踩过 一丝伤痕也不曾留下 只留下隔玻璃这奇迹难信 犹带著后土依依的祝福

  · 在时光以外奇异的光中 熟著,一个自足的宇宙 饱满而不虞腐烂,一只仙果 不产生在仙山,产在人间 久朽了,你的前身,唉,久朽

  · 为你换胎的那手,那巧腕 千眄万睐巧将你引渡 笑对灵魂在白玉里流转 一首歌,咏生命曾经是瓜而苦 被永恒引渡, 成果而甘

  · 月是情人和鬼的魂魄,月色冰冰 燃一盏青焰的长明灯 中元夜,鬼也醒著,人也醒著 人在桥上怔怔地出神


余光中散文经典语录3篇(扩展2)

——余光中经典语录3篇

余光中经典语录1

  1、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浪子回头》

  2、许多被鞭笞的灵魂在雨地里哀求大赦,魑魅呼喊着魍魉回答着魑魅。——《鬼雨》

  3、这世界,来时她送我两件礼物,一件是肉身,一件是语文。——《余光中散文》

  4、正是樱花当令的季节,樱花盛放如十里锦绣。——《黑灵魂》

  5、所以这就是岁月啊千面无常的岁月。——《蒲公英的岁月》

  6、有客自远方来,眉间有远方的风雨。——《读脸的人》

  7、在诗的品位上,一个人要能兼顾白居易与李贺,韩愈与李白,才算是通达而*衡。——《左手的掌纹》

余光中经典语录2

  1、以海为邻,住在无尽蓝的隔壁,却无壁可隔,一无所有,却拥有一切。

  2、说是人生无常,却也是人生之常。

  3、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

  4、你是侏儒中的侏儒,至小中的至小。但你是一切。

  5、掉头一去是风吹白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6、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7、不要问我心里有没有你,我余光中都是你。

  8、因为我余光中有你,所以我叫余光中。

  9、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于我而言,日月星辉之中,你是第四种难得。

  10、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11、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下面*铺着皓影,上面流转着亮银,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12、“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

余光中经典语录3

  1、“人的一生有一个半童年。一个童年在自己小时候,而半个童年在自己孩子的小时候。”——《左手的掌纹》

  2、今生今世

  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

  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回荡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今生今世》

  3、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寻李白》

  4、旅行之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是一种改变。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这样,我们才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5、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独白》

  6、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浪子回头》

  7、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昏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

  8、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逍遥游》

  9、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也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使人尊敬,有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级又有趣的人,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狎,交接愈久,芬芳愈醇。——《余光中散文》

  10、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11、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听听那冷雨》

  12、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听听那冷雨》

  13、期待是一种半清醒半疯狂的燃烧,使焦灼的灵魂幻觉自己生活在未来。

  14、与海为邻

  住在无尽蓝的隔壁

  却无壁可隔

  一无所有

  却拥有一切。——《与海为邻》

  15、女孩因物质而选择男人是可惜和浪费,她们失去了追寻自己是谁的机会,吃苦趁年轻才能发掘出身体里的宝藏,老了面临险境后悔晚矣!不要选“容易的路”,那其实是最艰难的。未经世故的女人习于顺境,易苛以待人;而饱经世故的深谙逆境,反而宽以处世。

  16、你是个独立的人,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除非你向世俗妥协。——《写给未来的孩子》

  17、《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8、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定脚跟,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有猛虎,才能创造慷慨悲歌的英雄事业;涵蕴耿介拔俗的志士胸怀,体贴入微;有蔷薇才能看到苍蝇搓脚,蜘蛛吐丝,才能听到暮色潜动,春草萌芽,才能做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在人性的国度里,一只真正的猛虎应该能充分地欣赏蔷薇,而一朵真正的蔷薇也应该能充分地尊敬猛虎;微蔷薇,猛虎变成了菲力斯旦(Philistine);微猛虎,蔷薇变成了懦夫。韩黎诗:“受尽了命运那巨棒的痛打,我的头在流血,但不曾垂下!”华兹华斯诗:“最微小的花朵对于我,能激起非泪水所能表现的深思。”——《左手的掌纹》

  19、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听听那冷雨》

  20、说是人生无常,却也是人生之常。——《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21、在节奏舒缓的年代,一切都那么天长地久,耿耿不灭,爱情如此,一纸痴昧的情书,贴身三年,也是如此。在高速紧张的年代,一切都即生即灭,随荣随枯,爱情和友情,一切的区区耿耿,都被机器吞进又吐出,成了车载斗量的消耗品了。——《催魂铃》

  22、你是挣不脱的夸父,飞不起来的伊卡瑞斯。每天一次的轮回,从曙到暮。扭曲不屈之颈,昂不垂之头。去追一个高悬的号召!——《向日葵》

  23、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听听那冷雨》

  24、如果有两个女孩,同样的漂亮,他会选择脸上有小小雀斑的那一个。因为,这一点小小雀斑会让这个女孩多一份温柔,少一份骄傲。

  25、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未知》

  26、天空蓝得很虚幻,不久便可以写上星座的神话了。——《石城之行》

  27、“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左手的掌纹》

  28、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听听那冷雨》

  29、“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我对朋友这么说过。——《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30、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包一片月光回去,回去夹在唐诗里,扁扁的,象压过的相思。——《满月下》


余光中散文经典语录3篇(扩展3)

——余光中经典语录

余光中经典语录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语录吧,语录不讲求篇章结构,形式较为灵活。你所见过的语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余光中经典语录,欢迎大家分享。

  1.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浪子回头》

  2.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听听那冷雨》

  3.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听听那冷雨》

  4.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忘记玫瑰的芳香。《写给未来的你》

  5.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听听那冷雨》

  6.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寻李白》

  7.就这样将自己搁浅在夜的礁上,昨天已成过去,今天尚未开始。《南太基》

  8.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赖都歇的俱寂,仙人一样睡去。《听听那冷雨》

  9.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包一片月光回去,回去夹在唐诗里,扁扁的,象压过的相思。《满月下》

  10.人的一生有一个半童年。一个童年在自己小时候,而半个童年在自己孩子的小时候。《左手的掌纹》

  11.人行秋色之中,脚下踩的,发上戴的,肩上似有意无意飘坠的,莫非明艳的金黄与黄金。《左手的掌纹》

  12.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听听那冷雨》

  13.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也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使人尊敬,有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级又有趣的人,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狎,交接愈久,芬芳愈醇。《余光中散文》

  14.说是人生无常,却也是人生之常。《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15.天空蓝得很虚幻,不久便可以写上星座的神话了。《石城之行》

  16.我深深地怀念那个摩肩抵肘的时代。站在今日画了黄线的整洁月台上,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直到记起了从前那一声汽笛长啸。《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17.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听听那冷雨》

  18.许多被鞭笞的灵魂在雨地里哀求大赦,魑魅呼喊着魍魉回答着魑魅。《鬼雨》

  19.也许我们已不再年轻,也许我们已不再流行,用心跳的次数计算下次约会的距离《钟乳石》

  20.一首歌,咏生命曾经是瓜而苦,被永恒引渡,成果而甘。《白玉苦瓜》

  21.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听听那冷雨》

  22.一只玲珑的小宝盒,藏着珍贵的小秘密,是我贴身的耳朵呢,还是你贴身的嘴唇?《小宝盒》

  23.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昏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听听那冷雨》

  24.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独白》

  25.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绝色》

  26.只是到了夜里,人籁寂寂,天籁齐歇,像躺在一支坏了的表里,横听竖听,都没有声音。《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余光中散文经典语录3篇(扩展4)

——余光中散文读后感5篇

余光中散文读后感1

  很喜欢余的散文。读余光中先生的散文总会从文里感觉到一股淡淡的蓝,这种被淡淡的蓝霭氤氲包裹的气息,又总能牵引我深深的走入文中,去感受作者的"心里世界,随着他的文路去触摸他的天空、他的雪雨霁月、他的深深思乡情愁……

  每篇散文里作者无论走在哪里,身在何方,都有他那颗炽热的思乡情怀总在系恋着祖国,思恋着故乡,无论夜里醒来的床前明月,还是梦里阳关的大道,无不是作者行途中执着的灯盏,引领作者的心回归故里田园,投入到祖*亲的怀抱。

  余光中的文字贵而不浮,绚丽而不虚幻,温婉而不俗媚,他的文字大气磅礴,不愧称之为文化大家。正如杨克所说:“余光中是*最好的散文家之一,他的散文浸淫着一种诗意和古典神韵,有一种*的文化底蕴,比较华美。”

  借用杨克的话来对余光中先生的散文简评结笔,也正是抒出我对余先生的景仰之情……

余光中散文读后感2

  我很喜欢余光中的散文。读余光中先生的散文总会从文里感觉到一股淡淡的蓝,这种被淡淡的蓝霭氤氲包裹的气息,又总能牵引我深深的走入文中,去感受作者的心里世界,随着他的文路去触摸他的天空、他的雪雨霁月、他的深深思乡情愁…

  每篇散文里作者无论走在哪里,身在何方,都有他那颗炽热的思乡情怀总在系恋着祖国,思恋着故乡,无论夜里醒来的床前明月,还是梦里阳关的大道,无不是作者行途中执着的灯盏,引领作者的心回归故里田园,投入到祖*亲的怀抱。

  我觉得余光中的文字贵而不浮,绚丽而不虚幻,温婉而不俗媚,他的文字大气磅礴,不愧称之为文化大家。正如杨克所说:“余光中是*最好的散文家之一,他的散文浸淫着一种诗意和古典神韵,有一种*的文化底蕴,比较华美。”

  如果借用杨克的话来对余光中先生的散文简评结笔,也正是抒出我对余先生的景仰之情……

余光中散文读后感3

  很喜欢余的散文。读作家余光中爷爷的散文总会从文里感觉到一股淡淡的蓝,这种被淡淡的蓝霭氤氲包裹的气息,又总能牵引我深深的走入文中,去感受作者的心里世界,随着他的文路去触摸他的天空、他的雪雨霁月、他的深深思乡情愁……

  每篇散文里作者无论走在哪里,身在何方,都有他那颗炽热的思乡情怀总在系恋着祖国,思恋着故乡,无论夜里醒来的床前明月,还是梦里阳关的大道,无不是作者行途中执着的灯盏,引领作者的心回归故里田园,投入到祖*亲的怀抱。

  作家余光中的文字贵而不浮,绚丽而不虚幻,温婉而不俗媚,他的文字大气磅礴,不愧称之为文化大家。正如杨克所说:“作家余光中是*最好的散文家之一,他的散文浸淫着一种诗意和古典神韵,有一种*的文化底蕴,比较华美。”

  借用杨克的话来对作家余光中爷爷的散文简评结笔,也正是抒出我对余先生的景仰之情……

余光中散文读后感4

  余先生回忆起当年写《乡愁》这首诗时的心境,时光流转,仿佛近在眼前。他说:“写《乡愁》,我用的是孩子的视角,一种近乎童话的天真。我想,做一个诗人应该怀着广泛的同情。不设防、不世故,好的诗人应该一辈子天真,在这种前提下,所有的比喻都成为可能。”

  我对他的话感受很深,在刚刚考上大学要来x就读的那年,我在车上,隔着朦胧的玻璃窗,看着父亲母亲追着车子的身影,眼泪悄然而下。那时候,我是那么的真切的体会到从来没有离开过家的我,今天终于要离开了。明明知道还能回来,但是,原来离开家的感觉竟然是那么的深沉,就像有千斤重的坠子在拽着我的心,无法拯救自己,无法挣脱那莫名的愁苦……然而,余先生的乡愁当然远远在我之上,那时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他居住在x,离开祖国大陆足有20年了,担心有生之年回乡无望。他是那么的惊恐,那么的害怕在他的有生之年都无法回到祖国,回到自己的故乡。然而却又是那么的彷徨失措,因为他没有办法啊!就在这样一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下,他把自己的相思、情意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上,因为那是唯一使他与母亲、新娘、祖国联系起来的工具啊,也是他的相思唯一可寄托之处啊!这让我想起了一首诗,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在这首诗里面,长江水就是唯一使男女主人公联系起来的物,借着着滚滚的长江水,他们彼此之间找到了寄托相思之物,在男女主人公的心里,其实是有着万般的无奈,然而却又那么的由衷的感谢这唯一能紧密彼此的长江水啊!多么的让人心痛,为之惋惜的同时却又不得不跟着男女主人公一起去感谢、赞美这长江水!相思并不叫人心痛,叫人心痛的偏偏是无处话相思……读着余光中的乡愁,就有一种心痛,揪心的痛,至少我是如此,他用孩子般纯真的心写出了沧桑的惆怅与孤苦,如果你没有离开过家乡,那么,你就永远不能够明白,在巧妙文字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深沉,一种落叶无法归根的深沉。

  在我看来,欣赏文字不仅仅欣赏它的巧妙,更注重它所带给人的感受。余先生的诗在乍看之下,让人佩服它的寓情于物所选的“物”是那么的工整,巧妙,久久回味之下却发现巧妙之下涵盖的是那么深沉的孤苦与无奈。但是,这又让我想到了更孤苦更无奈的是“惆怅此情难寄”之人。相比之下,余先生还是幸运的,因为他的相思还找得到可寄托之物,也还有可相思之人。

余光中散文读后感5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的散文代表作,正如《荷塘月色》之于朱自清。初读《听听那冷雨》,不由大惊:散文可以如此写?细读之则手不释卷。余光中曾戏称:“右手写诗,偶尔左手写散文,算是副产品。”但这样的副产品在当代散文家中有几人能出其右?诗一样的充满跳跃联想的语言是《听听那冷雨》的最大特色。作者在文中大量动用了迭字句。文章开始,就对雨作尽情的描绘: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一句就写出雨的形声。接着他跳跃联想,写道:······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雨伞撑着······这句奠定了整篇一种“忧伤”的基调。马上,他大胆想象:整个*整部*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这样下着雨。此时,我窒息般地感觉到余光中内心那种深深的乡愁以及爱国情怀。本文恰似一首长诗,字字句句,充满令人惊奇的诗的意象。作者笔下的雨时而是“黑白片子”,时而是“宋画”,时而是“一滴湿漉漉的灵魂”,时而是“温柔的灰美人”等等。作者凭非凡的才力和卓越的想象力,把乡愁化为种种意象,而意象又于作者的某段人生遭遇及心灵历程相连相融。可谓情丝和雨丝交织。余光中用诗样的语言对雨进行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方面感觉进行描写,字里行间,古诗韵味俯拾即是,例“牧童遥指”,“剑门细雨渭城轻尘”,“杏花春雨江南”。爱好古典文学者看本文,时时会心一笑。而喜爱现代风格的读者也不会失望,例“雨是潮潮湿湿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一句,已令许多所谓的现代诗人汗颜。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语言没有音乐味,何能成为作家?同样,思想不深邃,更是不成作家。余光中将思想完美融入语言,正如他所说: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当他的思想和文字相遇,美如盐撒于烛,会喷出七色的火花。我读书,常爱划句,但是读《听听那冷雨》,竟然摘不下一句,因为每一句话都这么美。文坛宿耆柯灵说:《听听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这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对*文字和现代文学的表现力增加一点信心,也应该承认这在五四以来的"散文领域中,算是别辟一境。评论毫无过奖,也深刻公道。


余光中散文经典语录3篇(扩展5)

——余光中乡愁赏析朗诵3篇

余光中乡愁赏析朗诵1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散文经典语录3篇(扩展6)

——余光中记事散文3篇

余光中记事散文1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整部*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然后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然后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吗?那里面当然还是*永远是*。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恩聪的跳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柜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然后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之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的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紧,那腥气。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他山居住了两年。美国的西部,然后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第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一来高,二来干,三来森林线以上,杉柏也止步,*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露入看无”的境界,仍须来*。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氛题雨意迷离的情调。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缀都歇的俱寂,然后仙人一样睡去。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弯弯,步上山去。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上山两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头诸峰玩捉迷藏的游戏。回到台北,世人问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问,故作神秘之外,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云绦烟绕,山隐水迢的*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的山水,还是*的山水上只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

  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然后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王禹的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这样岂不像住在竹和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然后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黯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幺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舌底,心底。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上一夜盲奏,千层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挟,掀翻整个太*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然后整个海在他的蝎壳上哗哗泻过。然后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寒潮泻过,秋意便弥湿旧式的庭院了。

  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然后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然后飞入历史的记忆。现在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要听鸡叫,然后只有去诗经的韵里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正如马车的时代去后,三轮车的伕工也去了。曾经在雨夜,三轮车的油布篷挂起,送她回家的途中,篷里的世界小得多可爱,而且躲在警察的辖区以外,雨衣的口袋越大越好,盛得下他的一只手里握一只纤纤的手。台湾的雨季这么长,该有人发明一种宽宽的双人雨衣,一人分穿一只袖子此外的部分就不必分得太苛。而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任雨点敲在黑布伞或是透明的塑胶伞上,将骨柄一旋,雨珠向四方喷溅,伞缘便旋成了一圈飞檐。跟女友共一把雨伞,该是一种美丽的合作吧。最好是初恋,有点兴奋,更有点不好意思,若即若离之间,雨不妨下大一点。真正初恋,恐怕是兴奋得不需要伞的,手牵手在雨中狂奔而去,把年轻的长发的肌肤交给漫天的淋淋漓漓,然后向对方的唇上颊上尝凉凉甜甜的雨水。不过那要非常年轻且激情,同时,也只能发生在法国的新潮片里吧。

  大多数的雨伞想不会为约会张开。上班下班,上学放学,菜市来回的途中。现实的伞,灰色的星期三。握着雨伞。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索性把湿湿的灰雨冻成干干爽爽的白雨,六角形的结晶体在无风的空中*旋旋地降下来。等须眉和肩头白尽时,伸手一拂就落了。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

  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散文经典语录3篇(扩展7)

——余光中《乡愁》全文及赏析3篇

余光中《乡愁》全文及赏析1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乡愁 余光中

  乡愁 余光中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全文及赏析2

  When I was young,

  my homesickness was a small stamp,

  I was here,

  my mother was there.

  After growing up,

  my homesickness was a narrow ticket,

  I was here,

  my bride was there.

  Later,

  my homesickness was a little tomb,

  I was outside,

  my mother was inside.

  And now,

  my homesickness is a shallow strait,

  I am here,

  the mainland is there

推荐访问:散文 经典语录 余光中 余光中散文经典语录3篇 余光中散文经典语录1 余光中散文经典语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