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电子版(范文推荐)

发布时间:2022-09-02 11:2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电子版(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电子版(范文推荐)

 

 北京 市普通高中学生 综合素质 评价手 册

  (试

  行)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及数字系统平台建设项目 组 网址:

 www. bjkecheng. cn

 邮箱:

 gaozhongkegai@163. com

 2008 年 5 月 28 日

 目

  录 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目标…………………………………………………………… (1)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目标…………………………………………………………… (2)

 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重点工作(节选)

 ——推进评价与考试改革…(3)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

 ………………………………(4)

 第一部分 新学期伊始的我……………………………………………………… (10)

 第二部分 学期结束时的我……………………………………………………… (16)

 第三部分

 思想道德……………………………………………………………(23)

 第四部分

 学业成就评价…………………………………………………(30)

 第五部分

 合作与交流…………………………………………………………(34)

 第六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41)

 第七部分

 运动与健康…………………………………………………………(58)

 第八部分

 审美与表现…………………………………………………………(61)

 第九部分

 个性发展……………………………………………………………(66)

  1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目 标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 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

 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 并特别强调使学生: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热爱中国共产党, 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

 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维护社会正义, 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 履行公民的义务,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具有社会责任感;

 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会收集、 判断和处理信息, 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 环境意识、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具有强健的体魄、 顽强的意志, 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职业意识、 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正确认识自己, 尊重他人, 学会交流与合作, 具有团队精神, 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选自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

  2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目 标 1.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 增强与社会进步、 科技发展、 学生经验的联系, 拓展视野, 引导创新与实践。

 2. 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构建重基础、 多样化、有层次、 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3. 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改进校内评价, 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5. 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 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 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 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选自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

  3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重点工作( 节选)

 ——推进评价与考试改革 全面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按照目标多元、 方式多样、 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 建立综合性的、 动态的学生成长记录手册, 通过观察、 交流、 实践操作、 作品展示、 学业成绩考核等方式, 以及自评和互评相结合, 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加快高考和高中会考改革, 制定课程改革后的高校招生考试方案和高中学业水平监控与测试方案, 充分体现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精神, 合理设置考试科目,严格按照学科课程标准和市教委提出的课程安排指导意见确定考试范围, 既要全面、 公正地评价学生的高中学业成绩水平, 又要有利于高等院校选拔适宜的新生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新的高校招生考试方案须经市政府同意, 并报教育部核准备案后公布施行。

 在明确学校进行学分认定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模块考核办法, 建立区县和学校相结合的、 公正有效的模块考核制度,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既要保证获得学分的真实可信, 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进一步建立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学校评价机制, 引导学校围绕办学理念、 发展规划、 学校管理、 课程实施、 教师队伍建设、 学生发展、 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经常性、 制度性的自我评价。

 市教委将结合新课程实施工作的推进, 对示范性普通高中进行复评。

  4京教基[2007] 16 号

 附件 5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试行)

 根据教育部 《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市教委 《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试行)》 等文件的精神, 在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过程中, 要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 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为做好这项工作, 结合我市实际, 特制定本评价方案, 请各区县和学校参照执行。

 一、 评价的指导思想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通过评价指标导向和评价信息反馈, 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认识、 自我教育, 明确发展方向。

 同时, 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 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业务, 作为全体高中干部、 教师的职务行为。

 二、 评价目的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高中阶段学生进行的全员、 全方位、 全程评价,其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其次, 是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 发展观、 学生观和评价观, 转变教育教学行为和方式, 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实现师生的互动, 引导并促进教师发展; 第三, 通过综合素质评价, 引导家长和社会逐步形成科学的观念, 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终结性评价结果, 要为高中学生升入高等院校或走上社会参加工作提供参考。

 三、 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

 发展性原则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发展水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 使学生认识自身发展需求, 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健康发展。

 (二)

 自主性原则 通过设计综合的评价内容、 多样的评价方式, 在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 引导每个学生积极、 主动地参与评价活动。

 (三)

 过程性原则

  5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贯穿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 良好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培育、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个性的发展和多种潜能的开发、 体质的增强等全面、 和谐发展的过程之中。

 (四)

 激励性原则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必须面对全体学生, 引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责任,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 激励他们不断进取, 不断完善自我、 发展自我。

 (五)

 共同建构原则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要由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通过沟通、 协商共同建构。

 在共同建构的过程中, 使评价结果得到评价对象最大程度的认同, 更好地发挥评价结果促进评价对象发展的作用。

 四、 评价指标体系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 号)

 中将学生发展目标分为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

 其中, 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道德品质、 公民素养、 学习能力、 交流与合作能力、 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 学科学习目标是指各学科课程标准列出的本学科学习的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

 根据“基础性发展目标” 和“学科学习目标” 的要求, 特制定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该评价指标体系由基础指标和发展指标两部分构成。

 (一)

 基础指标 基础指标是依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要对高中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 是所有高中学生通过学习都应达到的目标。

 它立足于学生走入社会后的生存和生活能力, 包括思想道德、 学业成就、 交流与合作、 运动与健康、 审美与表现等五方面。

 (二)

 发展指标 发展指标是依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要对高中学生提出的拓展性发展要求, 是学生在共性发展的基础上, 体现个人与众不同的个性发展目标。

 即学生根据自身的生理、 心理、 知识、 能力发展的特点自主选择发展的内容, 立足于走入社会后的竞争能力。

 它包括个性特长、 有新意的成果及其他自主选择的内容。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6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J1. 道德品质 · 道德意识 · 道德行为 一、思想道德 J2. 公民素养 础 · 公民意识 · 公民态度 · 公民行为 J3. 知识技能 ·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 ·在相关学科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水平 J4. 学习能力 学业 · 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搜集、 识别、 管理、 使用信息的能力 · 独立探究的能力 · 合作学习的能力 ·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思能力 二、

 成就 J5. 学业情感 · 学习态度 · 学习愿望和责任感 · 学习意志 · 学业价值观 J6. 自我认识与调控 · 了解自我 · 调控自我 J7. 同伴认识与交流 · 了解、 关心同伴 · 尊重、 理解他人 · 明辨是非, 正常交往 · 与同伴的交流 · 与同伴的合作 基

  指

  标 三、合作与 交流 J8. 适应环境 · 适应学习环境 · 适应社会环境

  7J9. 体育锻炼 · 体育锻炼的习惯 · 体育锻炼的方法 J10. 卫生与保健 · 卫生习惯 · 保健习惯 · 保健方法 · 身体形态 · 身体机能 四、

 运动与 健康 J11.

 体质健康 · 身体素质 J12. 感受美 · 对美的感受能力 J13. 欣赏美 · 对美的欣赏水平 五、审美与 表现 J14. 表现美 · 对艺术的表现能力 F1. 特长 · 学科特长 · 体育运动特长 · 艺术特长 F2. 有新意的成果 发展 · 活动成果 · 设计成果 · 制作成果 发 展 指 标 六、

 个性 F3. 其他(自主选择)

  (三)

 评价标准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采用绝对评价、 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体系, 并更加重视个体内差异评价标准的运用。

 绝对评价可以确定学生与客观标准的差距, 相对评价可以确定学生在集体中的相对位置;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在充分认识学生成长环境的基础上将学生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 或者对学生若干侧面进行比较; 通过综合运用多个评价标准体系对学生进行评价, 使不同认知水平、 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引导所有学生都充满信心地朝着各自的理想目标发展, 从而体现学生发展的自主性和个性化。

 五、 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一)

 评价类型 按照评价的目的,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行为表现所进

  8行的评价。

 它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袋” 为手段记录和储存评价信息, 用多元主体评价和共同建构的方式取得评价结果。

 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袋以《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设计的评价内容为依据进行分类, 把能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过程的、 有代表性的信息及时记入“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袋”。用“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袋” 搜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过程的评价信息和取得评价结果的过程, 是多元主体评价和共同建构评价结果的过程。

 终结性评价, 即高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是在学生高中毕业时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的具有鉴定功能的总结性评价, 评价结果应反映学生三年来思想道德、学业成就、 交流与合作、 运动与健康、 审美与表现和个性发展等方面达到的水平。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具有鉴定和为选拔提供参考的功能和作用。

 (二)

 评价主体 为了 更好地发挥不同评价主体的作用, 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过程中, 要根据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的了解程度, 科学、 合理地设计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内容, 以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学生本人、 教师、同学和家长都是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

 (三)

 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是实现评价目的的重要保证之一。

 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过程中, 既重视观察、 访谈、 论文式测验等定性评价方法的使用, 又不能忽视纸笔测验、 评价量表等一些定量评价方法的使用; 既重视社会实践、 实际操作等评价方法的使用, 又不能忽视模拟实践, 情景测验等评价方法的使用; 既重视使用以等级表示评价结果的方式, 也不能忽视用数量表示评价结果的方式; 既重视书面评价、 口头评价方式的使用, 也不能忽视情感的、 行为动作评价方式的使用, 以取得最佳评价效果。

 评价的组织与实施的具体办法详见《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六、 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应用 (一)

 评价结果的呈现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呈现电子文本和纸质文本两种; 以电子文本为主, 使其实现网络化和简约化。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形成性评价结果以“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袋” 的形式呈现。

  ...

推荐访问: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心理素质 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电子版 综合素质 电子版 评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