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数学说课稿【通用文档】
高中数学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数学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中数学说课稿1 大家好,今天我向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高中数学说课稿【通用文档】,供大家参考。
高中数学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数学说课稿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数学说课稿 1
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正弦定理》。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这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也有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而且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在高考当中也时常考一些解答题。因此,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知识非常重要。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知识水*,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内容,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使学生会运用正弦定理解决两类基本的解三角形问题。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察与逻辑思维能力,能体会用向量作为数形结合的工具,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情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创造*等的教学氛围,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内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二、教法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的特点,为是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空破难点,以学业生的发展为本,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讲遵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内容,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
三、学法
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采取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3分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本节课由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工人师傅的一个三角形模型坏了,只剩下如右图所示的部分,∠A=47°,∠B=53°,AB长为1m,想修好这个零件,但他不知道AC和BC的长度是多少好去截料,你能帮师傅这个忙吗?”激发学生帮助别人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从而进入今天的学习课题。
(二)猜想—推理—证明(15分钟)
激发学生思维,从自身熟悉的特例(直角三角形)入手进行研究,发现正弦定理。 提问:那结论对任意三角形都适用吗?(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得出猜想)
在三角形中,角与所对的边满足关系
注意:1.强调将猜想转化为定理,需要严格的理论证明。
2.鼓励学生通过作高转化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
3.提示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能把长度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继而思考向量分析层面,用数量积作为工具证明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三)总结--应用(3分钟)
1.正弦定理的内容,讨论可以解决哪几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2.运用正弦定理求解本节课引入的三角形零件边长的问题。自己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激发学生知识后用于实际的价值观。
(四)讲解例题(8分钟)
1.例1. 在△ABC中,已知A=32°,B=81.8°,a=42.9cm.解三角形.
例1简单,结果为唯一解,如果已知三角形两角两角所夹的边,以及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都可利用正弦定理来解三角形。
2. 例2. 在△ABC中,已知a=20cm,b=28cm,A=40°,解三角形.
例2较难,使学生明确,利用正弦定理求角有两种可能。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已知两边和其中
一边的对角时解三角形的各种情形。完了把时间交给学生。
(五)课堂练习(8分钟)
1.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45°,C=30°,c=10cm (2)A=60°,B=45°,c=20cm
2. 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20cm,b=11cm,B=30° (2)c=54cm,b=39cm,C=115°
学生板演,老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答。
(六)小结反思(3分钟)
1.它表述了三角形的边与对角的正弦值的关系。
2.定理证明分别从直角、锐角、钝角出发,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3.会用向量作为数形结合的工具,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五、教学反思
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猜想、实验、归纳等思维方法,最后得到了推导出正弦定理。我们研究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从特殊到一般,我们不仅收获着结论,而且整个探索过程我们也掌握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强调研究性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高中数学说课稿 2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这次说课活动。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感谢各位老师在百忙之中来此予以指导。希望各位评委和老师们对我的说课内容提出宝贵意见。
我说课的内容是<*面向量>的教学,所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一册下,教学内容为第96页至98页第五章第一节。本校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基础相对较好。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四个方面来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概念之一,有着深刻的几何背景,是解决几何问题的有力工具。向量概念引入后,全等和*行(*移),相似,垂直,勾股定理等就可以转化为向量的加(减)法,数乘向量,数量积运算(运算率),从而把图形的基本性质转化为向量的运算体系。向量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在数学和物理学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是在学生了解了物理学中的有关力,位移等矢量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向量的深入学习。为学习向量的知识体系奠定了知识和方法基础。
(2)教学结构的调整
课本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一课时,首先从小船航行的距离和方向两个要素出发,抽象出向量的概念,并重点说明了向量与数量的区别。然后介绍了向量的几何表示,向量的长度,零向量,单位向量,*行向量,共线向量,相等向量等基本概念。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同时深化其认知过程和探究过程。在教学中我将教学的顺序做如下的调整:将本节教学中认知过程的教学内容适当集中,以突出这节课的主题;例题,习题部分主要由学生依照概念自行分析,独立完成。
(3)重点,难点,关键
由于本节课是本章内容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学习本章的基础。为了本章后面知识的学习,首先必须掌握向量的概念,要抓住向量的本质:大小与方向。所以向量,相等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是这节课的重点。本节课是为高一后半学期学生设计的,尽管此时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多数学生对向量的认识还比较单一,仅仅考虑其大小,忽略其方向,这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我认为向量概念也是这节课的难点。而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多用复杂的几何图形中相等的有向线段让学生进行辨认,加深对向量的理解。
二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新大纲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的合理需要,我从三个方面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向量,零向量,单位向量,共线向量,*行向量,相等向量的概念,会用字母表示向量,能读写已知图中的向量。会根据图形判定向量是否*行,共线,相等。
(2)能力训练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联想等发现规律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共同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三说教学方法的选择
Ⅰ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采用了”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突出以下两点:
(1)由教材的特点确立类比思维为教学的主线。
从教材内容看*面向量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与物理学中的有向线段,矢量的概念类似。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类比作为思维的主线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2)由学生的特点确立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方法
通常学生对于概念课学起来很枯燥,不感兴趣,因此要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希望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要多表扬,多肯定来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考虑到我校学生的基础较好,思维较为活跃,对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方法也有一定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将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等探索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Ⅱ教学手段
本节课中,除使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外,我还使用了多媒体投影仪和计算机来辅助教学。多媒体投影为师生的交流和讨论提供了*台;计算机演示的作图过程则有助于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更易于对概念的理解和难点的突破。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Ⅰ知识引入阶段———提出学习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
由生活中具体的向量的实例引入:大海中船只的航线,*象棋中”马”,”象”的走法等。这些符合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归纳——形成概念
由实例得出有向线段的概念,有向线段的三个要素:起点,方向,长度。明确知道了有向线段的起点,方向和长度,它的终点就唯一确定。再有目的的进行设计,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本课新的知识点:向量的概念及其几何表示。
(3)讨论研究——深化概念
在得到概念后进行归纳,深化,之后向学生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①向量的要素是什么?
②向量之间能否比较大小?
③向量与数量的区别是什么?
同时指出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和学习的主题。
Ⅱ知识探索阶段———探索*面向量的*行向量。相等向量等概念
(1)总结反思——提高认识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行向量,也即共线向量,并且规定0与任一向量*行.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规定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行向量不一定相等,但相等向量一定是*行向量,即向量*行是向量相等的必要条件。
(2)即时训练—巩固新知
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设计了一组即时训练题,通过学生的观察尝试,讨论研究,教师引导来巩固新知识。
[练习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
①向量与是共线向量,则A、B、C、D四点必在一直线上;
②单位向量都相等;
③任一向量与它的相反向量不相等;
④四边形ABCD是*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是=;
⑤模为0是一个向量方向不确定的充要条件;
⑥共线的向量,若起点不同,则终点一定不同.
[练习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a与b共线,b与c共线,则a与c也共线
B.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的始点与终点是一*行四边形的四顶点
C.向量a与b不共线,则a与b都是非零向量
D.有相同起点的两个非零向量不*行
Ⅲ知识应用阶段————共线向量,相等向量等概念的初步应用
在本阶段的教学中,我采用的是课本上一道典型的例题:在一个复杂图形中观察,辨认*行,相等的有向线段。选用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等探索活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对难点的突破。
例如图所示,设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分别写出图中与向量相等的向量。(同时思考:向量与相等么?向量与相等么?)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
(1)分析解决问题
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包括向量的概念,:向量相等的概念。抓住相等向量概念的实质:两个向量只有当它们的模相等,同时方向又相同时,才能称它们相等。进而进行正确的辨认,直至最终解决问题。
(2)归纳解题方法
主要引导学生归纳以下两个问题:①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它只与零向量相
等;②两个向量只要它们的模相等,方向相同就是相等向量。一个向量只要不改变它的大小和方向,是可以任意*行移动的,既向量是自由的。
Ⅳ学习,小结阶段———归纳知识方法,布置课后作业
本阶段通过学习小结进行课堂教学的反馈,组织和指导学生归纳知识,技能,方法的一般规律,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具体的教学安排如下:
(1)知识,方法小结在知识层面上我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醒学生要抓住向量的本质:大小与方向,对它们进行类比,加深对每个概念的理解。
在方法层面上我将带领学生回顾探索过程中用到的思维方法和数学方法如:
类比,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等进行强调。
(2)布置课后作业
阅读教材96至97页内容,整理课堂笔记,习题5。1第1,2,3题。
高中数学说课稿 3
说课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4》第二章第四节“*面向量的数量积”的第一课时---*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
下面,我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媒体设计及教学评价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思考进行说明。
一、 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面向量的数量积是继向量的线性运算之后的又一重要运算,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数学、物理等学科中应用十分广泛。本节内容教材共安排两课时,其中第一课时主要研究数量积的概念,第二课时主要研究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通过物理中“功”的事例抽象出*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探究数量积的性质与运算律,使学生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推理论证的能力。其中数量积的概念既是对物理背景的抽象,又是研究性质和运算律的基础。同时也因为在这个概念中,既有长度又有角度,既有形又有数,是代数、几何与三角的最佳结合点,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很好的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使得数量积的概念成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自然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熟知了实数的运算体系,掌握了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具备了功等物理知识,并且初步体会了研究向量运算的一般方法:即先由特殊模型(主要是物理模型)抽象出概念,然后再从概念出发,在与实数运算类比的基础上研究性质和运算律。这为学生学习数量积做了很好的铺垫,使学生倍感亲切。但也正是这些干扰了学生对数量积概念的理解,一方面,相对于线性运算而言,数量积的结果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两个有形有数的向量经过数量积运算后,形却消失了,学生对这一点是很难接受的;另一方面,由于受实数乘法运算的影响,也会造成学生对数量积理解上的偏差,特别是对性质和运算律的理解。因而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数量积的概念。
二、 教学目标设计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对本节课的要求有以下三条:
(1)通过物理中“功”等事例,理解*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2)体会*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
(3)能用运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从以上的背景分析可以看出,数量积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首先无论是在概念的引入还是应用过程中,物理中“功”的实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作为数量积概念延伸的性质和运算律,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同时也是进行相关计算和判断的理论依据。最后,无论是数量积的性质还是运算律,都希望学生在类比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探究来发现,因而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类比思想都无疑是很好的载体。
综上所述,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了解*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理解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2、体会*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掌握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
并能运用性质和运算律进行相关的运算和判断;
3、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
三、课堂结构设计
本节课从总体上讲是一节概念教学,依据数学课程改革应关注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理念,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的逻辑关系,我按照以下顺序安排本节课的教学:
即先从数学和物理两个角度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归纳和抽象得到数量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研究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然后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巩固概念,加深印象,最后通过课堂小结提高学生认识,形成知识体系。
四、 教学媒体设计
和“大纲”教材相比,“课标”教材在本节课的内容安排上,虽然将向量的夹角在“*面向量基本定理”一节提前做了介绍,但却将原来分两节课完成的内容合并成一节,相比较而言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加重了许多。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顺利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本节课的实际特点,在教学媒体的使用上,我的设想主要有以下两点:
1、制作高效实用的电脑多媒体课件,主要作用是改变相关内容的呈现方式,以此来节约课时,增加课堂容量。
2、设计科学合理的板书(见下),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主要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使学生清楚本节内容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形成知识网络。
*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
一、 数量积的概念 二、数量积的性质 四、应用与提高
1、 概念: 例1:
2、 概念强调 (1)记法 例2:
(2)“规定” 三、数量积的运算律 例3:
3、几何意义:
4、物理意义:
五、 教学过程设计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六个活动:
活动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正如教材主编寄语所言,数学是自然的,而不是强加于人的。*面向量的数量积这一重要概念,和向量的线性运算一样,也有其数学背景和物理背景,为了体现这一点,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我们已经研究了向量的哪些运算?这些运算的结果是什么?
问题2:我们是怎么引入向量的加法运算的?我们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研究了这种运算的?
期望学生回答:物理模型→概念→性质→运算律→应用
问题3: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产生位移S,
(1)力F所做的功W= 。
(2)请同学们分析这个公式的特点:
W(功)是 量,
F(力)是 量,
S(位移)是 量,
α是 。
问题1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了解数量积的数学背景,让学生明白本节课所要研究的数量积与向量的加法、减法及数乘一样,都是向量的运算,但与向量的线性运算相比,数量积运算又有其特殊性,那就是其结果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问题2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在与向量加法类比的基础上明了本节课的研究方法和顺序,为教学活动指明方向。
问题3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了解数量积的物理背景,让学生知道,我们研究数量积绝不仅仅是为了数学自身的完善,而是有其客观背景和现实意义的,从而产生了进一步研究这种新运算的愿望。同时,也为抽象数量积的概念做好铺垫。
活动二:探究数量积的概念
1、概念的抽象
在分析“功”的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4
问题4:你能用文字语言来表述功的计算公式吗?如果我们将公式中的力与位移推广到一般向量,其结果又该如何表述?
学生通过思考不难回答:功是力与位移的大小及其夹角余弦的乘积;两个向量的大小及其夹角余弦的乘积。这样,学生事实上已经得到数量积概念的文字表述了,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明晰数量积的概念。
2、概念的明晰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与
,它们的夹角为
,我们把数量 ︱
︱·︱
︱cos
叫做
与
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
·
,即:
·
= ︱
︱·︱
︱cos
在强调记法和“规定”后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一概念,提出问题5
问题5: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与线性运算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影响数量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并完成下表:
角
的范围0°≤
<90°
=90°0°<
≤180°
·
的符号
通过此环节不仅使学生认识到数量积的结果与线性运算的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而且认识到向量的夹角是决定数量积结果的重要因素,为下面更好地理解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做好铺垫。
3、探究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这个问题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在给出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后,只介绍了向量投影的定义,直到讲完例1后,为了证明运算律的第三条才直接以结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我觉得这样安排似乎不太自然,还不如在给出向量投影的概念后,直接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所以做了调整。为此,我首先给出给出向量投影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5。
如图,我们把│
│cos
(│
│cos
)叫做向量
在
方向上(
在
方向上)的投影,记做:OB1=│
│cos
问题6: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这样做不仅让学生从“形”的角度重新认识数量积的概念,从中体会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同时也更符合知识的连贯性,而且也节约了课时。
4、研究数量积的物理意义
数量积的概念是由物理中功的概念引出的,学习了数量积的概念后,学生就会明白功的数学本质就是力与位移的数量积。为此,我设计以下问题 一方面使学生尝试计算数量积,另一方面使学生理解数量积的物理意义,同时也为数量积的性质埋下伏笔。
问题7:
(1)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功的数学本质:功是力与位移的数量积 。
(2)尝试练习:一物体质量是10千克,分别做以下运动:
①、在水*面上位移为10米;
②、竖直下降10米;
③、竖直向上提升10米;
④、沿倾角为30度的斜面向上运动10米;
分别求重力做的功。
活动三:探究数量积的运算性质
1、性质的发现
教材中关于数量积的三条性质是以探究的形式出现的,为了很好地完成这一探究活动,在完成上述练习后,我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8:
(1)将尝试练习中的① ② ③的结论推广到一般向量,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2)比较︱
·
︱与︱
︱×︱
︱的大小,你有什么结论?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明晰数量积的性质,然后再由学生利用数量积的定义给予证明,完成探究活动。
2、明晰数量积的性质
3、性质的证明
这样设计体现了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引领者,而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研究者,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品质。
活动四:探究数量积的运算律
1、运算律的发现
关于运算律,教材仍然是以探究的形式出现,为此,首先提出问题9
问题9:我们学过了实数乘法的哪些运算律?这些运算律对向量是否也适用?
通过此问题主要是想使学生在类比的基础上,猜测提出数量积的运算律。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猜测: ①
·
=
·
②(
·
)
=
(
·
) ③(
+
)·
=
·
+
·
猜测①的正确性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猜测②的正确性,我提示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猜测②的左右两边的结果各是什么?它们一定相等吗?
学生通过讨论不难发现,猜测②是不正确的。
这时教师在肯定猜测③的基础上明晰数量积的运算律:
2、明晰数量积的运算律
3、证明运算律
学生独立证明运算律(2)
我把运算运算律(2)的证明交给学生完成,在证明时,学生可能只考虑到λ>0的情况,为了帮助学生完善证明,提出以下问题:
当λ<0时,向量
与λ
,
与λ
的方向 的关系如何?此时,向量λ
与
及
与λ
的夹角与向量
与
的夹角相等吗?
师生共同证明运算律(3)
运算律(3)的证明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节约课时,这个证明由师生共同完成,我想这也是教材的本意。
在这个环节中,我仍然是首先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类比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归纳,然后教师明晰结论,最后再完成证明,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推理论证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类比创新的意识,将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活动五:应用与提高
例1、(师生共同完成)已知︱
︱=6,︱
︱=4,
与
的夹角为60°,求
(
+2
)·(
-3
),并思考此运算过程类似于哪种运算?
例2、(学生独立完成)对任意向量
,b是否有以下结论:
(1)(
+
)2=
2+2
·
+
2
(2)(
+
)·(
-
)=
2—
2
例3、(师生共同完成)已知︱
︱=3,︱
︱=4, 且
与
不共线,k为何值时,向量
+k
与
-k
互相垂直?并思考:通过本题你有什么收获?
本节教材共安排了四道例题,我根据学生实际选择了其中的三道,并对例1和例3增加了题后反思。例1是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的综合应用,教学时,我重点从对运算原理的分析和运算过程的规范书写两个方面加强示范。完成计算后,进一步提出问题:此运算过程类似于哪种运算?目的是想让学生在类比多项式乘法的基础上自己猜测提出例2给出的两个公式,再由学生独立完成证明,一方面这并不困难,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通过类比这一思维模式达到创新的目的。例3的主要作用是,在继续巩固性质和运算律的同时,教给学生如何利用数量积来判断两个向量的垂直,是*面向量数量积的基本应用之一,教学时重点给学生分析数与形的转化原理。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量积的含义,熟练掌握性质及运算律,并能够应用数量积解决有关问题,再安排如下练习:
1、 下列两个命题正确吗?为什么?
①、若
≠0,则对任一非零向量
,有
·
≠0.
②、若
≠0,
·
=
·
,则
=
.
2、已知△ABC中,
=
,
=
,当
·
<0或
·
=0时,试判断△ABC的形状。
安排练习1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与实数乘法比较的基础上全面认识数量积这一重要运算,
通过练习2使学生学会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进一步感受数量积的应用价值。
活动六:小结提升与作业布置
1、本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面向量数量积的两个基本应用是什么?
3、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思维模式进行概念的归纳和性质的探究?在运算律的探究过程中,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
4、类比向量的线性运算,我们还应该怎样研究数量积?
通过上述问题,使学生不仅对本节课的知识、技能及方法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下
一节做好铺垫,继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布置作业:
1、课本P121习题2.4A组1、2、3。
2、拓展与提高:
已知
与
都是非零向量,且
+3
与7
-5
垂直,
-4
与 7
-2
垂直求
与
的夹角。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考虑检测全体学生是否都达到了“课标”的基本要求,因此安排了一组教材中的习题,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继续加深对数量积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其次,为了能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领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又安排了一道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
六、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课标指出:相对于结果,过程更能反映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体现出学生成长的历程。因此,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结合“课标”对数学学习的评价建议,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 通过与学生的问答交流,发现其思维过程,在鼓励的基础上,纠正偏差,并对其进行定
性的评价。
2、在学生讨论、交流、协作时,教师通过观察,就个别或整体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表现做出评价,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 通过练习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并在讲评中,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4、 通过作业,反馈信息,再次对本节课做出评价,以便查漏补缺。
高中数学说课稿 4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 》是 中数学教材第 册第 章第 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 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 中,占据 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 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 突出重点
难点: 通过 突破难点
关键: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1. 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应着重采用 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3. 学情分析:(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 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
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 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 ,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知识 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 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4. 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 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教学程序:
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部分
高中数学说课稿 5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 》是 中数学教材第 册第 章第 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 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 中,占据 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 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1. 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应着重采用 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3. 学情分析:(说学法)
(1)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 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 ,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知识 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4. 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 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教学程序:
(一)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部分
高中数学集合教学反思
集合这章内容,教学参考书上安排的课时为五课时,我们的导学案也是安排五课时,实际教学时,由于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估计不足,第一课时的导学案用了两课时才完成。集合这一章的特点是概念不多,但这章所涉及到的内容很广,学生学习本章内容时,不仅要理解本章的概念,还要理解与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其他内容,这些内容有初中学习过的内容、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相关知识,再加上高中学习方法与初中不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学生感觉学起来比较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实际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如:集合的元素具有三个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的关系、运算等都是从元素的角度定义的,所以解集合问题时,教会学生对元素的性质进行分析,反复训练,让学生通过实例体会这三个性质。
第二,掌握相关的符号语言、venn图,正确使用列举法、描述法表示集合,特别要注意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这是一个教学难点。第二个难点是集合的运算—交集和并集。突破难点充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以数形结合思想为指导,借助图形思考,可以使各集合间的关系直观明了,使抽象的集合运算建立在直观的基础上,使解题思路清晰明朗,直观简捷,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第三,指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这三种语言,灵活准确地进行语言转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集合问题涉及到的其他内容,遇到了讲透,不拓展。
高中数学说课稿 6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等差数列(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节是数列课程的新授课,为后面等比数列以及数列求和的知识点作基础。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在数学思想的方面,数列在处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中,更多地培养了学生运用函数与函数关系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1)在知识上: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
(2)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以形象的实际例子作为学生理解与练习的模板,使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巩固学习到的知识;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情感上:通过对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分析:
对于高中学生,知识经验比较贫乏,虽然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但并不具备教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本堂课将从实际中的问题出发,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较易接触的一些数学问题,籍此启发学生对于数列知识点的理解。本节课大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学会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四、教学过程
通过复习上节课数列的定义来引入几个数列
1)0,5,10,15,20,25.....2)18,15.5,13,10.5,8,4.5 3) 48,53,58,63,68.....通过这3个数列,初步认识等差数列的特征,为后面的概念学习建立基础。由学生观察第一个数列与第三个数列的特点,并与第二个做对比,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二)新课探究
1、由引入自然的给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强调:
① “从第二项起”满足条件;
②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
③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由学生将等差数列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归纳出数学表达式:
an+1-an=d (n≥1)
同时为了配合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讲本不是等差数列的第二组数列修改成等差数列。并由观察三组数列的不同特点,由此强调: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并再举出特例数列1,1,1,1,1,1,1......说明公差也可以是0。
2、第二个重点部分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在归纳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我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给出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d,运用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办法------迭加法:整个过程通过互相讨论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又化解了教学难点。
若一等差数列{an }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据其定义可得:
a2 – a1 =d a3 – a2 =d a4 – a3 =d …… an – an-1=d将这(n-1)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就可以得到an– a1= (n-1) d即an= a1+(n-1) d(1)
当n=1时,(1)也成立,
所以对一切n∈N﹡,上面的公式都成立
因此它就是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对照已归纳出的通项公式启发学生想出将n-1个等式相加。证出通项公式。
在这里通过运用迭加法这一数学思想,便于学生从概念理解的过程过渡到运用概念的过程。
接着举例说明: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1,公差是2,得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1+(n-1)×2,
即an=2n-1以此来巩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运用。
(三)应用举例
现实生活中,以学生较为熟悉的iphone手机的数据作为例子。观察Iphone手机的发布时间,iphone第一代发布于20**年,第二代发布于20**年,第三代发布于20**年,第四代发布于20**年。现在第六代发布于今年20**年。首先,让学生观察从04年到10年每两代iphone发布的间隔时间,让学生自行寻找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估测第五代iphone的发布时间,并验证第五代iphone发布于20**年。同时,再让学生预测在未来,下一部iphone发布的时间,是学生体验到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方法与步骤。为了加深联系,再给出了每代iphone的价格:iphone1 4299;iphone2 4800;iphone3 5299;iphone4 5988;iphone5 6300。在给出的数据上,将价格随时间的变化以坐标轴的形式作图表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到虽然这些数据非等差,但是可以大致变为等差的直线图像,让学生体会到“拟合数据”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练习,预测14年如今iphone6的上市价格为6888元,并与学生通过数列进行推理的价格进行对比,让学生对自己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一定的认同感。
五、归纳小结
提问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1、等差数列的概念及数学表达式,并强调关键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a1+(n-1) d
3、将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将数列知识点运用到实际中的方法。
4、在课末提出启发性问题,若是有人将每一部iphone都买入,那他一共花费了多少钱?借此引出了下一节,等差数列求和的知识点。让学生尝试自行去思考这样的问题。
5、布置作业
高中数学说课稿 7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二立体几何(人教版)第九章第二章节第八小节《棱锥》的第一课时:《棱锥的概念和性质》。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棱柱的后续内容,又是学习球的必要基础。第一课时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棱锥的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猜想、类比、比较、转化的能力。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和能力的知识”,因此,应该利用这节课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2. 教学目标确定:
(1)能力训练要求
①使学生了解棱锥及其底面、侧面、侧棱、顶点、高的概念。
②使学生掌握截面的性质定理,正棱锥的性质及各元素间的关系式。
(2)德育渗透目标
①培养学生善于通过观察分析实物形状到归纳其性质的能力。
②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理论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的观点。
3. 教学重点、难点确定:
重 点:1.棱锥的截面性质定理 2.正棱锥的性质。
难 点:培养学生善于比较,从比较中发现事物与事物的区别。
二、说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法:
“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
在教学中根据高中生心理特点和教学进度需要,设置一些启发性题目,采用启发式诱导法,讲练结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2、教学手段:
根据《教学大纲》中“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的教学要求,针对本节课概念性强,思维量大,整节课以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讨论为主,采用“多媒体引导点拨”的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演示为载体,以“引导思考”为核心,设计课件展示,并引导学生沿着积极的思维方向,逐步达到即定的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掌握规律、主动发现、积极探索。
三、说学法:
这节课的核心是棱锥的截面性质定理,.正棱锥的性质。教学的指导思想是:遵循由已知(棱柱)探究未知(棱锥)、由一般(棱锥)到特殊(正棱锥)的认识规律,启发学生反复思考,不断内化成为自己的认知结构。
四、 学程序:
[复习引入新课]
1.棱柱的性质:
(1)侧棱都相等,侧面是*行四边形
(2)两个底面与*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边形
(3)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是*行四边形
2.几个重要的四棱柱:
*行六面体、直*行六面体、长方体、正方体
思考:如果将棱柱的上底面给缩小成一个点,那么我们得到的将会是什么样的体呢?
[讲授新课]
1、棱锥的基本概念
(1).棱锥及其底面、侧面、侧棱、顶点、高、对角面的概念
(2).棱锥的表示方法、分类
2、棱锥的性质
(1). 截面性质定理:
如果棱锥被*行于底面的*面所截,那么截面和底面相似,并且它们面积的比等于截得的棱锥的高与已知棱锥的高的*方比
已知:如图(略),在棱锥S-AC中,SH是高,截面A’B’C’D’E’*行于底面,并与SH交于H’。
证明:(略)
引申:如果棱锥被*行于底面的*面所截,则截得的小棱锥与已知棱锥
的侧面积比也等于它们对应高的*方比、等于它们的底面积之比。
(2).正棱锥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正棱锥的定义:
①底面是正多边形
②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
①各侧棱相等,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相等,它们叫做正棱锥的斜高;
②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内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棱锥的高、侧棱和侧棱在底面内的射影也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引申:
①正棱锥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
②正棱锥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相等;
(3)正棱锥的各元素间的关系
下面我们结合图形,进一步探讨正棱锥中各元素间的关系,为研究方便将课本 图9-74(略)正棱锥中的棱锥S-OBM从整个图中拿出来研究。
引申:
①观察图中三棱锥S-OBM的侧面三角形状有何特点?
(可证得∠SOM =∠SOB =∠SMB =∠OMB =900,所以侧面全是直角三角形。)
②若分别假设正棱锥的高SO= h,斜高SM= h’,底面边长的一半BM= a/2,底面正多边形外接圆半径OB=R,内切圆半径OM= r,侧棱SB=L,侧面与底面的二面角∠SMO= α ,侧棱与底面组成的角 ∠SBO= β, ∠BOM=1800/n (n为底面正多边形的边数)请试通过三角形得出以上各元素间的关系式。
(课后思考题)
[例题分析]
例1.若一个正棱锥每一个侧面的顶角都是600,则这个棱锥一定不是( )
A.三棱锥 B.四棱锥 C.五棱锥 D.六棱锥
(答案:D)
例2.如图已知正三棱锥S-ABC的高SO=h,斜高SM=L,求经过SO的中点且*行于底面的截面△A’B’C’的面积。
﹙解析及图略﹚
例3.已知正四棱锥的棱长和底面边长均为a,求:
(1)侧面与底面所成角α的余弦(2)相邻两个侧面所成角β的余弦
﹙解析及图略﹚
[课堂练习]
1、 知一个正六棱锥的高为h,侧棱为L,求它的底面边长和斜高。
﹙解析及图略﹚
2、 锥被*行与底面的*面所截,若截面面积与底面面积之比为1∶2,求此棱锥的高被分成的两段(从顶点到截面和从截面到底面)之比。
﹙解析及图略﹚
[课堂小结]
一:棱锥的基本概念及表示、分类
二:棱锥的性质
截面性质定理:如果棱锥被*行于底面的*面所截,那么截面和底面相似,并且它们面积的比等于截得的棱锥的高与已知棱锥的高的*方比
引申:如果棱锥被*行于底面的*面所截,则截得的小棱锥与已知棱锥的侧面积比也等于它们对应高的*方比、等于它们的底面积之比。
2.正棱锥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正棱锥的定义:
①底面是正多边形
②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
(1)各侧棱相等,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相等,它们叫做正棱锥的斜高;
(2)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内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棱锥的高、侧棱和侧棱在底面内的射影也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引申: ①正棱锥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
②正棱锥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相等;
③正棱锥中各元素间的关系
[课后作业]
1:课本P52 习题9.8 : 2、 4
2:课时训练:训练一
高中数学说课稿 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及其推
导过程;能根据条件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椭圆概念的引入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
索能力;通过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并渗透数形结合和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让学生大胆探索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椭圆的定义及椭圆标准方程,用待定系数法和定义法求曲线方程。
(2)教学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建立和推导。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1、动画演示,描绘出椭圆轨迹图形。
2、实验演示。
思考: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呢?
(二)实验探究,形成概念
1、动手实验:学生分组动手画出椭圆。
实验探究:
保持绳长不变,改变两个图钉之间的距离,画出的椭圆有什么变化?
思考:根据上面探究实践回答,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
2、概括椭圆定义
引导学生概括椭圆定义椭圆定义:*面内与两个定点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的点的轨迹叫椭圆。
教师指出:这两个定点叫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椭圆的焦距。
思考:焦点为的椭圆上任一点M,有什么性质?
令椭圆上任一点M,则有
(三)研讨探究,推导方程
1、知识回顾:利用坐标法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2、研讨探究
问题:如图已知焦点为的椭圆,且=2c,对椭圆上任一点M,有
,尝试推导椭圆的方程。
思考:如何建立坐标系,使求出的方程更为简单?
将各组学生的讨论方案归纳起来评议,选定以下两种方案,由各组学生自己完成设点、列式、化简。
方案一方案二
按方案一建立坐标系,师生研讨探究得到椭圆标准方程
=1(),其中b2=a2-c2(b>0);
选定方案二建立坐标系,由学生完成方程化简过程,可得出=1,同样也有a2-c2=b2(b>0)。
教师指出:我们所得的两个方程=1和=1()都是椭圆的标准方程。
(四)归纳概括,方程特征
1、观察椭圆图形及其标准方程,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1)椭圆标准方程对应的椭圆中心在原点,以焦点所在轴为坐标轴;
(2)椭圆标准方程形式:左边是两个分式的*方和,右边是1;
(3)椭圆标准方程中三个参数a,b,c关系:;
(4)椭圆焦点的位置由标准方程中分母的大小确定;
(5)求椭圆标准方程时,可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b的值。
2、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填下表
标准方程
图形a,b,c关系焦点坐标焦点位置
在x轴上
在y轴上
(五)例题研讨,变式精析
例1、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椭圆上一点P到两焦点距离和等于10。
(2)两焦点坐标分别是,并且椭圆经过点。
例2、(1)若椭圆标准方程为及焦点坐标。
(2)若椭圆经过两点求椭圆标准方程。
(3)若椭圆的一个焦点是,则k的值为。
(A)(B)8(C)(D)32
例3、如图,已知一个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2,从这个圆上任意一点P向x轴作垂线段,求线段中点M的轨迹。
(六)变式训练,探索创新
1、写出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标准方程
(1),焦点在x轴上;
(2)焦点在x轴上,焦距等于4,并且经过点P;
2、若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则k的范围。
3、已知B,C是两个定点,周长为16,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
4、已知椭圆的焦距相等,求实数m的值。
5、在椭圆上上求一点,使它与两个焦点连线互相垂直。
6、已知P是椭圆上一点,其中为其焦点且,求三解形面积。
(七)小结归纳,提高认识
师生共同归纳本节所学内容、知识规律以及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八)作业训练,巩固提高
课本第96页习题§8。1第3题、第5题、第6题。
课后思考题:
1、知是椭圆的两个焦点,AB是过的弦,则周长是。
(A)2a(B)4a(C)8a(D)2a2b
2、的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是边AC,BC所在直线的斜
率之积等于,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2、与圆外切,同时与圆内切,求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是什么样的曲线?
教学设计说明
椭圆是圆锥曲线中重要的一种,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后继学习其它圆锥曲线的基础,坐标法是解析几何中的重要数学方法,椭圆方程的推导是利用坐标法求曲线方程的很好应用实例。本节课内容的学习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展现新课程的理念,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使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始终。
椭圆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通过实验演示,创设生动而直观的情境,使学生亲身体会椭圆与生活联系,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椭圆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椭圆概念引入的过程中,改变了直接给出椭圆概念和动画画出椭圆的方式,而采用学生动手画椭圆并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椭圆概念形成的数学化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椭圆方程的化简是学生从未经历的问题,方程的推导过程采用学生分组探究,师生共同研讨方程的化简和方程的特征,可以让学生主体参与椭圆方程建立的具体过程,使学生真正了解椭圆标准方程的来源,并在这种师生尝试探究、合作讨论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独立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设计例题、习题的研讨探究变式训练,是为了让学生能灵活地运用椭圆的知识解决问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调动、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开阔学生知识应用视野。
高中数学说课稿 9
各位同仁,各位专家:
我说课的课题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内容取自苏教版高中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 第1。2节
先对教材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地位和作用: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本章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对三角内容的整体学习至关重要。同时它又为*面向量、解析几何等内容的学习作必要的准备,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函数这一基本概念。所以这个内容要认真探讨教材,精心设计过程。
教学重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可以看作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初中用边长比值来定义转变为坐标系下用坐标比值定义的观念的转换以及坐标定义的合理性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学生学习能力
1。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一些常见的知识和求法。
2。我们南山区经过多年的初中课改,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多数同学对数学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
3。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尚有待加强必须在老师一定的指导下才能进行
针对对教材内容重难点的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能力目标:
(1)理解并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3)通过对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的推导,提高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学习转化的思想,(2)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为达到教学目标须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教法学法:温故知新,逐步拓展
(1)在复习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的基础上一步一步扩展内容,发展新知识,形成新的概念;
(2)通过例题讲解分析,逐步引出新知识,完善三角定义
运用多媒体工具
(1)提高直观性增强趣味性。
教学过程分析
总体来说, 由旧及新,由易及难,
逐步加强,逐步推进
先由初中的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过度到直角坐标系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再发展到直角坐标系中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给定定义后通过应用定义又逐步发现新知识拓展完善定义。
具体教学过程安排
引入: 复习提问:初中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是怎样定义的?
由学生回答
SinA=对边/斜边=BC/AB
cosA=对边/斜边=AC/AB
tanA=对边/斜边=BC/AC
逐步拓展:在高中我们已经建立了直角坐标系, 把“定义媒介”从直角三角形改为*面直角坐标系。
我们知道,随着角的概念的推广,研究角时多放在直角坐标系里, 那么三角函数的定义能否也放到坐标系去研究呢?
引导学生发现B的坐标和边长的关系。进一步启发他们发现由于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导致OB上任一P点都可以代换B,把三角函数的定义发展到用终边上任一点的坐标来表示, 从而锐角三角函数可以使用直角坐标系来定义,自然地,要想定义任意一个角三角函数,便考虑放在直角坐标中进行合理进行定义了
从而得到
知识点一:任意一个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提醒学生思考:由于相似比相等,对于确定的角A ,这三个比值的大小和P点在角的终边上的位置无关。
精心设计例题,引出新内容深化概念,完善定义
例1已知角A 的终边经过P(2,—3),求角A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此题由学生自己分析独立动手完成)
例题变式1,已知角A 的大小是30度,由定义求角A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结合变式我们发现三个三角函数值的大小与角的大小有关,只会随角的大小而变化,符合当初函数的定义,而我们又一直称呼为三角函数,
提出问题:这三个新的定义确实问是函数吗?为什么?
从而引出函数极其定义域
由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知识点二:三个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同时教师强调:由于弧度制使角和实数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所以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例题变式2, 已知角A 的终边经过P(—2a,—3a)( a不为0),求角A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解答中需要对变量的正负即角所在象限进行讨论, 让学生意识到三角函数值的正负与角所在象限有关,从而导出第三个知识点
知识点三:三角函数值的正负与角所在象限的关系
由学生推出结论,教师总结符号记忆方法,便于学生记忆
例题2:已知A在第二象限且 sinA=0。2 求cosA,tanA
求cosA,tanA
综合练习巩固提高,更为下节的同角关系式打下基础
拓展,如果不限制A的象限呢,可以留作课外探讨
小结回顾课堂内容
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加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课堂作业P16 1,2,4
(学生演板,后集体讨论修订答案同桌讨论,由学生回答答案)
课后分层作业(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必作P23 1(2),5(2),6(2)(4) 选作P23 3,4
板书设计(见PPT)
高中数学说课稿 10
抛物线焦点性质的探索(说课)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抛物线焦点的性质”是抛物线的重要性质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抛物线的一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和研究的抛物线有关问题的基本工具之一;本节教材对于培养学生观察、猜想、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教学目的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第22页“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中明确提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的智能图形、快速计算、机器证明、自动求解及人机交互等功能在数学教学中的巨大潜力,努力探索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设计和组织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数学活动,支持和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开展课题研究,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本人在现行高中新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二册(上)抛物线这一节内容为背景材料,以多媒体网络教室为场地,以《几何画板》为教学工具与学习工具,设计了一堂《抛物线焦点性质的探索》,具体目标如下:
(1) 知识目标:了解焦点的有关性质;并掌握这些性质的证明方法;体会数形结合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决解析几何题中的指导作用
(2) 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过程,能够根据条件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思维能力(主要包括量变与质变,常量与变量,运动与静止)培养学生通过计算机来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创新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于钻研、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在挫折中成长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通过抛物线焦点性质的探索及证明,使学生得到数学美和创造美的享受。
3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关键 本节安排两节课,
第一节课:主要内容是利用《几何画板》探索抛物线的有关性质;
第二节课:证明第一节所得到的有关性质。
重点:
(1)如何利用《几何画板》探索、发现抛物线焦点的性质;
(2)如何证明这些性质。
难点;
(1)如何利用《几何画板》探索、发现抛物线焦点的性质;
(2)如何证明这些性质。
二、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学生在网络教室(每人一机),其中装有《几何画板》软件及上课系统,每个学生的窗口,其他学生及教师都可以通过教师机切换,从而和其他学生交流,也可以通过网上论坛交流研究结果。
三、网络教学环境设计
学生在网络教室(每人一机)中有几何画板软件,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网络,自已阅读,下载有关,利用《几何画板》的操作、试验、猜想,通过自已的研究获得结论,并互相讨论观察到的现象、交流研究结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
4.1 使学生学会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过程,能够根据条件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 问题1 回顾一下抛物线的定义,并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思考用《几何画板》如何作出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图象。 由于创设了一个创作的《几何画板》的窗口及网络窗口,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得到以上问题的多种作法,以下就其中的一种作法作为探索、研究抛物线焦点性质的基本图形。
高中数学说课稿 11
1.教材分析
1-1教学内容及包含的知识点
(1)本课内容是高中数学第二册第七章第三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
(2)包含知识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两*行线的距离公式
1-2教材所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
本节课是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在此之前,有对两线位置关系的定性刻画:*行、垂直,以及对相交两线的定量刻画:夹角、交点。在此之后,有圆锥曲线方程,因而本节既是对前面两线垂直、两线交点的复习,又是为后面计算点线距离(在直线和圆锥曲线构成的组合图形中)提供一套工具。
可见,本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1-3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1-4高考大纲要求及在高考中的显示形式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近年的高考中,通常以直线和圆锥曲线构成的组合图形为背景,判断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或构成三角形求高,涉及绝对值,直线垂直,最小值等。
1-5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教学目标
(1)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公式及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用公式来求点线距离和线线距离。
(2)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方法和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能力。
(3)认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法思想,培养学生转化知识的能力。
(4)渗透人文精神,既注重学生的智慧获得,又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
确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20**年4月第一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高考考试说明》(20**年)
1-6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确定依据:由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
(2)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确定依据:根据定义进行推导,思路自然,但运算繁琐;用等积法推导,运算较简单,但思路不自然,学生易被动,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分析“尝试性题组”解题思路可突破难点
(3)关键:实现两个转化。一是将点线距离转化为定点到垂足的距离;二是利用等积法将其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三顶点的距离。
2.教法
2-1发现法:本节课为了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使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自觉学习,通过学生自己练习“尝试性题组”,引导、启发学生分析、发现、比较、论证等,从而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
确定依据:
(1)美国教育学家波利亚的教与学三原则: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阶段渐进性原则。
(2)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
2-2教具:多媒体和黑板等传统教具
3.学法
3-1发现法: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学生经过练习、观察、分析、探索等步骤,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论证后得到一般性结论,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得理论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一句话: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
3-2学情:
(1)知识能力状况,本节为两线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有对两线位置关系的定性认识和对两线相交的定量认识,为本节推证公式涉及到直线方程、两线垂直、两线交点作好了知识储备。同时学生对解析几何的实质中,用坐标系沟通直线与方程的研究办法,有了初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想正逐渐趋于成熟。
(2)心理特点:又见“点到直线的距离”(初中已学习定义),学生既熟悉又陌生,既困惑又好奇,探询动机由此而生。
(3)生活经验: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点线距随处可见,怎样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是每个追求成长、追求发展的学生所渴求的一种研究能力。丰富的课堂数学活动能够让他们真正参与,体验过程,锤炼意志,培养能力。
3-3学具:直尺、三角板
3. 教学程序
时,此时又怎样求点A到直线
的距离呢?
生: 定性回答
点明课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创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学习情景。
练习
比较
发现
归纳
讨论
的距离为d
(1) A(2,4),
:x = 3, d=_____
(2) A(2,4),
:y = 3,d=_____
(3) A(2,4),
:x – y = 0,d=_____
尝试性题组告诉学生下手不难,还负责特例检验,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的信心。
请三个同学上黑板板演
师: 请这三位同学分别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生: 回答
教学机智:应沉淀为三种思路:一,根据定义转化为定点到垂足的距离;二,利用等积法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三个顶点之间的距离;三,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视回答的情况,老师进行肯定、修正或补充提问:“还有其他不同的思路吗”。
说解题思路,一是让学生清晰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二是其求解过程提示了证明的途径(根据定义或画坐标线时正好交出一个直角三角形)
师:很好,刚才我们解决了定点到特殊直线的距离问题,那么,点P(x0,y0)到一般直线
:Ax+By+C=0(A,B≠0)的距离又怎样求?
教学机智:如学生反应不大,则补充提问:上面三个题的解题思路对这个问题有启示吗?
生:方案一:根据定义
方案二:根据等积法
方案三: ......
设置此问,一是使学生的认知由特殊向一般转化,发现可能的方法,二是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感受数学的生机和乐趣。
师生一起进行比较,锁定方案二进行推证。
“师生共作”体现新型师生观,且//时,又怎样求这两线的距离?
生:计算得线线距离公式
师:板书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行线间距离公式
“没有新知识,新知识均是旧知识的组合”,创设此问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反思小结
经验共享
(六 分 钟)
师: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知识,能力,情感)。有哪些疑问?谁能答这些疑问?
生: 讨论,回答。
对本节课用到的技能,数学思维方法等进行小结,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共同进步,各取所长。
练习
(五 分 钟)
P53 练习 1, 2,3
熟练的用公式来求点线距离和线线距离。
再度延伸
(一 分 钟)
探索其他推导方法
“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出课堂”,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4. 教学评价
学生完成反思性学习报告,书写要求:
(1) 整理知识结构
(2) 总结所学到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
(3) 总结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发明发现,学习障碍等,说明产生障碍的原因
(4) 谈谈你对老师教法的建议和要求。
作用:
(1) 通过反思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思维内化,知识深化和认知牢固化的一个心理活动过程。
(2) 报告的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3) 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缺陷,思维障碍,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教法的满意度和效果,以便作出及时调整,及时进行补偿性教学。
5. 板书设计
(略)
6. 教学的反思总结
心理历练,得意之处,困惑之处,知识的传承发展,如何修正完善等。
高中数学说课稿 12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结构分析
《圆的方程》安排在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第七章第六节。圆作为常见的简单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圆的方程属于解析几何学的基础知识,是研究二次曲线的开始,对后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等内容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解析几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圆的方程是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后,又掌握了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但由于学生学习解析几何的时间还不长、学习程度较浅,且对坐标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难。另外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有待加强。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②会由圆的标准方程写出圆的半径和圆心坐标,能根据条件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③利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①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
②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和加强对待定系数法的运用;
③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 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
②在体验数学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以上对教材、教学目标及学情的分析,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
(2)难点: ①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
②选择恰当的坐标系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
为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进行分析:
好学教育: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启发式”问题教学法,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探究活动层层深入,使教师总是站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上。另外我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直观的引导了学生建模的过程。
2。学法分析 通过推导圆的标准方程,加深对用坐标法求轨迹方程的理解。通过求圆的标准方程,理解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才可以确定一个圆。通过应用圆的标准方程,熟悉用待定系数法求的过程。 下面我就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和设计加以说明:
【三】教学过程与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是由七个问题组成的问题链驱动的,共分为五个环节:
创设情境 启迪思维 深入探究 获得新知 应用举例 巩固提高
反馈训练 形成方法 小结反思 拓展引申
下面我从纵横两方面叙述我的教学程序与设计意图。
首先:纵向叙述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问题一 已知隧道的截面是半径为4m的半圆,车辆只能在道路中心线一侧行驶,一辆宽为2。7m,高为3m的货车能不能驶入这个隧道?
通过对这个实际问题的探究,把学生的思维由用勾股定理求线段CD的长度转移为用曲线的方程来解决。一方面帮助学生回顾了旧知——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方法,另一方面,在得到汽车不能通过的结论的同时学生自己推导出了圆心在原点,半径为4的圆的标准方程,从而很自然的进入了本课的主题。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问题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
通过对问题一的探究,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到用坐标法研究圆的方程上来,此时再把问题深入,进入第二环节。
(二)深入探究——获得新知
问题二 1。根据问题一的探究能不能得到圆心在原点,半径为的圆的方程?
2。如果圆心在,半径为时又如何呢?
好学教育:
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对问题一进行归纳,得到圆心在原点,半径为4的圆的标准方程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的圆的标准方程。然后再让学生对圆心不在原点的情况进行探究。我预设了三种方法等待着学生的探究结果,分别是:坐标法、图形变换法、向量*移法。
得到圆的标准方程后,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三个应用*台,进入第三环节。
(三)应用举例——巩固提高
I。直接应用 内化新知
问题三 1。写出下列各圆的标准方程:
(1)圆心在原点,半径为3;
(2)经过点,圆心在点。
2。写出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
我设计了两个小问题,第一题是直接或间接的给出圆心坐标和半径求圆的标准方程,第二题是给出圆的标准方程求圆心坐标和半径,这两题比较简单,可以安排学生口答完成,目的是先让学生熟练掌握圆心坐标、半径与圆的标准方程之间的关系,为后面探究圆的切线问题作准备。
II。灵活应用 提升能力
问题四 1。求以点为圆心,并且和直线相切的圆的方程。
2。求过点,圆心在直线上且与轴相切的圆的方程。
3。已知圆的方程为,求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你能归纳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吗?
已知圆的方程是,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方程是什么?
我设计了三个小问题,第一个小题有了刚刚解决问题三的基础,学生会很快求出半径,根据圆心坐标写出圆的标准方程。第二个小题有些困难,需要引导学生应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圆心坐标和半径再求解,从而理解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才可以确定一个圆。第三个小题解决方法较多,我预设了四种方法再一次为学生的发散思维创设了空间。最后我让学生由第三小题的结论进行归纳、猜想,在论证经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的过程中,又一次模拟了真理发现的过程,使探究气氛达到高潮。
III。实际应用 回归自然
问题五 如图是某圆拱桥的一孔圆拱的示意图,该圆拱跨度AB=20m,拱高OP=4m,在建造时每隔4m需用一个支柱支撑,求支柱的长度(精确到0。01m)。
好学教育:
我选用了教材的例3,它是待定系数法求出圆的三个参数的又一次应用,同时也与引例相呼应,使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学生建模的习惯和用数学的意识。
(四)反馈训练——形成方法
问题六 1。求过原点和点,且圆心在直线上的圆的标准方程。
2。求圆过点的切线方程。
3。求圆过点的切线方程。
接下来是第四环节——反馈训练。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三个小题作为巩固性训练,给学生一块“用武”之地,让每一位同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找到自信,增强学习数学的愿望与信心。另外第3题是我特意安排的一道求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方程,由于学生刚刚归纳了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因此很容易产生思维的负迁移,另外这道题目有两解,学生容易漏掉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这时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结合初中已有的圆的知识进行判断,这样的设计对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具有良好的效果。
(五)小结反思——拓展引申
1。课堂小结
把圆的标准方程与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加以小结,提炼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待定系数的方法 ①圆心为,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圆心在原点时,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②已知圆的方程是,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方程是:。
2。分层作业
(A)巩固型作业:教材P81—82:(习题7。6)1,2,4。(B)思维拓展型作业:试推导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3。激发新疑
问题七 1。把圆的标准方程展开后是什么形式?
2。方程表示什么图形?
在本课的结尾设计这两个问题,作为对这节课内容的巩固与延伸,让学生体会知识的起点与终点都蕴涵着问题,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在知识的拓展中再次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另外它为下节课研究圆的一般方程作了重要的准备。
以上是我纵向的教学过程及简单的设计意图,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横向的进一步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横向阐述教学设计
(一)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突破难点
好学教育:
求圆的标准方程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我布设了由浅入深的学习环境,先让学生熟悉圆心、半径与圆的标准方程之间的关系,逐步理解三个参数的重要性,自然形成待定系数法的解题思路,在突出重点的同时突破了难点。
第二个教学难点就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这是学生固有的难题,主要是因为应用问题的题目冗长,学生很难根据问题情境构建数学模型,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为此我首先用一道题目简洁、贴近生活的实例进行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真正走入问题的情境之中,并从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从而消除畏难情绪,增强了信心。最后再形成应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模式,并尝试应用该模式分析和解决第二个应用问题——问题五。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形成了方法,难点自然突破。
(二)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探究主线
本节课的设计用问题做链,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贯穿始终。从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到应用都是在问题的指引、我的指导下,由学生探究完成的。另外,我重点设计了两次思维发散点,分别是问题二和问题四的第三问,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为学生设立充分的探究空间,学生在交流成果的过程中,既体验了科学研究和真理发现的复杂与艰辛,又在我的适度引导、侧面帮助、不断肯定下顺利完成了探究活动并走向成功,在一个个问题的驱动下,高效的完成本节的学习任务。
(三)培养思维 提升能力 激励创新
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我分别在问题一和问题四中,设计了两次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问题的设计中,我利用一题多解的探究,纵向挖掘知识深度,横向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使学生的有效思维量加大,随时对所学知识和方法产生有意注意,使能力与知识的形成相伴而行。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预设,具体的教学过程还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向生成性课堂进行转变。最后我以赫尔巴特的一句名言结束我的说课,发挥我们的创造性,力争“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高中数学说课稿 13
教学指导思想:新的教学理念下课堂教学已经是一个多维度多中心的整体。教师学生都是参与课堂的主体,而教学设计与实验则是课堂的载体,它将调度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并在参与中尽量获取知识与能力上的探讨,共鸣与思维能力的升华与内化。教学应该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呈现,注重学生把数学问题取之生活,用之生活。 本案将从现实中提取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在生活去发现问题,提炼猜想归纳,分析解决,得出事物或者问题发展规律;在此过程中学生得到的是自身发现能力的挖掘,建构模型的开发,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以及综合创新与创造力的潜能训练,这将有利于学生的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算术*均数与几何*均数是不等式这一章的核心,对于不等式的证明及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等应用问题都起到工具性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后面不等式的证明及前面函数的一些最值值域进一步研究,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现实问题进行数学实验猜想,构造数学模型,得到均值不等式;并通过在学习算术*均数与几何*均数的定义基础上,理解均值不等式的几何解释;与此同时在推理论证的基础上学会应用。
3、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基于对教材,教学大纲和学生学情的分析相应制定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更为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意识的培养。因此,结合本节课内容与实验,设计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对于算术*均数与几何*均数的理解以及定理的掌握;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设置提出问题,揭示课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习惯;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设计,模型转化,类比猜想实现定理的发现,体验知识与规律的形成过程;通过模型对比,多个角度,多种方法求解,拓宽学生的思路,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综合创新与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生活问题数学化,并注重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习惯,有利于数学生活化,大众化;同时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研究领略获取新知的喜悦。
教学重点: 算术*均数与几何*均数的理解以及定理的掌握;
教学难点:算术*均数与几何*均数以及定理发现探索过程的构建及应用;
教学关键:学生对于实验的实践及函数模型的构建。
教学模式:探究式 合作式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高中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他们希望能够自己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现在经历课改的学生不仅仅停留在接受学习的框框内,他们更需要充满活力与创造发现的课堂。课堂实验可能存在问题:对EXEL软件不够熟练。对于模型构造思路不够清晰。
三、教法分析
不同于传统的讲授课,基于数学实验的教学实践课,教师的教应有瞻前性,应该在实验课前让学生对于软件的应用有充分的准备,并进行分组讨论得到数学模型。依据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问题教学法"确定本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生活中发现问题,实验中分析问题,设计中解决问题,总结问题,论证后延拓问题"五环节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能更好地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发生,发展和"再创造"的全过程,主动地吸收新知识的精髓。
四、学法指导
新的教学理念下课堂教学已经是一个多维度多中心的整体。教师学生都是参与课堂的主体,而教学设计与实验则是课堂的载体,它将调度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并在参与中尽量获取知识与能力上的探讨,共鸣与思维能力的升华与内化。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根据数学实验课的教学特点,这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多训练,多实践。"的研讨式学习方法。这样做,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通过这样使学生"学"有新"思","思"有所"得","练"有所"获"。学生才会学习数学中体验发现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交流合作,并学以致用,才能适应素质教育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五、实验内容与实验程序:
问题:元旦晚会我们学校即将举行游园活动,每个班级有一条20米长的红丝带在灯光球场围成一矩形的场地活动,请问大家应该怎么围才能使我们班级的场地面积最大
1问题提炼:(用数学语言表达)
2实验步骤:
A 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整数长度为边,按照制图方法绘制5个矩形,并比较面积
B 把上面的矩形按照边长与面积的不同列表归纳
长度(m)
宽度 (m)
面积 ()
C 根据以上表格数据,请用exel软件作出柱状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1)在边长变化过程中,面积的大小变化情况与趋势
(2)由这种趋势请同学们自己猜想总结一个结论。
3 实验的感言与进一步构造数学模型的思考。
六、教学流程
1,生活问题创设情景:通过生活问题设置情景并构建实验
2,构建模型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构建函数及不等式解决问题并发现均值不等式
3,定理总结结论表述:用数学语言表达均值不等式并用文字语言总结陈述
4,定理论证课堂练习:用几何与代数方法分别论证结论并进行课堂练习
5,学习感言教学小结:由学生发表学习感言,老师总结本堂课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发现问题――实验猜想――构建模型――发现规律――论证再运用;学习方法:协作探讨,自主实验,猜想证明,发现应用。
七、教学反馈评价
本节课利用生活问题设计数学实验,是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新试点,是学生进行数学研究性学习与自主学习的一重要手段与途径。
本节课通过生活问题的合作交流探讨,学生学习方式有了新的改变;在实验的构造过程,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创造性得到锻炼与提高;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分工合作精神更是得到充分的考验与体现,学生学会了合作与分享;通过对数学模型的构建,学生更加体会进行自主研究,合作学习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发现能力。
当然本节课的一个突出点在于从书本某一个知识作为切入点构造生活问题,设计数学实验,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再利用,再编改。使得学生在课堂,课外自主学习与接受知识的方法途径更加多样,参与课堂的方式更加深入,更容易通过自己探究体验发现的乐趣。这是传统教学所没办法达到的。
高中数学说课稿 14
数学:人教A版必修3第二章第三节《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说课稿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来自**。我说课的题目是《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内容选自于高中教材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二章第三节,课时安排为三个课时,本节课内容为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我们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统计,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对统计的相关知识作了大致的了解。本节课我们要继续探讨的是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它为接下来要学习的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打下基础。这是一个与现实实际生活联系很紧密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使学生认识到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不能用函数模型描述的变量关系,从而体会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重要性.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直观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②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难点:①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理解;②作散点图和理解两个变量的正相关和负相关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明确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认识现实生活中变量间除了存在确定的关系外,仍存在大量的非确定性的相关关系,并利用散点图直观体会这种相关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事物之间相关关系的了解,让学生们认识到现实中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辩证法思想。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在教法上,我采用“问答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层层深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2。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分析
㈠问题引出:
请同学们如实填写下表(在空格中打“√”)
然后回答如下问题:①“你的数学成绩对你的物理成绩有无影响?”②“如果你的数学成绩好,那么你的物理成绩也不会太差,如果你的数学成绩差,那么你的物理成绩也不会太好。”对你来说,是这样吗?同意这种说法的同学请举手。
根据同学们回答的结果,让学生讨论: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数学成绩和物理成绩存在某种关系。(似乎就是数学好的,物理也好;数学差的,物理也差,但又不全对。)教师总结如下:
物理成绩和数学成绩是两个变量,从经验看,由于物理学习要用到比较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数学成绩的高低对物理成绩的高低是有一定影响的。但决非唯一因素,还
有其它因素,如图所示(幻灯片给出):
因此,不能通过一个人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就准确地断定他的物理成绩能达到多少。但这两个变量是有一定关系的,它们之间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关系。如何通过数学成绩的结果对物理成绩进行合理估计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身边事例的分析,引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由此可以激起学
生们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㈡探究新知
⒈概念形成
教师提问:“像刚才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还有?”学生们思考之后,请几位同学就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老师就举出的例子,引导学生作出分析,然后由老师总结得出相关关系的概念。[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能是确定的关系(如:函数关系),或非确定性关系。当自变量取值一定时,因变量也确定,则为确定关系;当自变量取值一定时,因变量带有随机性,这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
「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入手,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概念,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来。
⒉探究线性相关关系和其他相关关系
「课件展示」
例1在一次对人体脂肪和年龄关系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获得了一组样本数据:
问题:针对于上述数据所提供的信息,你认为人体的脂肪含量与年龄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特别向学生强调在研究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时,必须从散点图入手(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散点图)。并且引导学生从散点图上可以得出如下规律:(幻灯片给出)
①如果所有的样本点都落在某一函数曲线上,那么变量之间具有函数关系(确定性关系);②如果所有的样本点都落在某一函数曲线的附近,那么变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不确定性关系);③如果所有的样本点都落在某一直线附近,那么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不确定性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个典型事例的分析,向学生们介绍什么是散点图,并总结出如何从散点图上判断变量之间关系的规律。
下面我们用TI图形计算器作出这两个变量的散点图。
学生实验:先把数据中成对出现的两个数分别作为横坐标、纵坐标,把数据输入到表格当中(第一列横坐标、第二列纵坐标);然后,用TI图形计算器作散点图:
[引导学生观察作出的散点图,体会现实生活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确定性。散点图中的散点并不在一条直线上,只是分布在一条直线的周围,即为线性相关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们感受散点图的主要形成过程,并由此引出线性相关关系。为后面回归直线和回归直线方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件展示」四组数据,请学生作出散点图,并观察每组数据的特点。
根据四组数据,学生作出四个散点图。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用TI图形计算器展示、对比自己作出的散点图,我们引出线性相关关系,正负相关关系的概念。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知识,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作散点图,并交流讨论,进一步加深对散点图的理解,并由此引出正负相关关系的概念,突破难点。
㈢例题讲解,深化认识
「课件展示」
例2一般说来,一个人的身高越高,他的人就越大,相应地,他的右手一拃长就越长,因此,人的身高与右手一拃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为了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我们收集了北京市某中学20**年高三年级96名学生的身高与右手一拃长的数据如下表。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散点图。你能从散点图中发现身高与右手一拃长之间的近似关系吗?
(2)如果近似成线性关系,请画出一条直线来近似地表示这种线性关系。
(3)如果一个学生的身高是188cm,你能估计他的一拃大概有多长吗?
「设计意图」这个例子很容易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这道题的解答,使对前面知识的认识更加牢固。
㈣反思小结、培养能力
⑴变量间相关关系、线性关系和正负相关关系
⑵如何做散点图
「设计意图」小节是一堂课的概括和总结,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较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也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㈤课后作业,自主学习
习题2.31、2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
高中数学说课稿 15
一、说教材
1.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反比例函数”的第一节课,是继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之后,二次函数之前的又一类型函数,本节课主要通过丰富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体会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从中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因此本节课重点是理解和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类比,转化,建模。
2.学情分析:对八年级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已经对函数,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以及应用有所掌握,但他们面对新的一次函数时,还可能存在一些思维障碍,如学生不能准确地找出变量之间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如何从事例中领悟和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和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人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分析,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把本课的目标定为:
1.从现实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说教法
本节课从知识结构呈现的角度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建立了“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知识→应用知识”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清晰地再现了知识的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于是,从教学内容的性质出发,我设计了如下的课堂结构:创设出电流、行程等情境问题让学生发现新知,把上述问题进行类比,导出概念,获得新知,最后总结评价、内化新知。
四、说学法
我认为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函数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通过类比、转化、直观形象的观察与演示,亲身经历函数模型的转化过程,为学生攻克难点创造条件,同时考虑到本课的重点是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教学,也考虑到概念教学要从大量实际出发,通过事例帮助完成定义。
好学教育:
因此,我采用了“问题式探究法”的教法,利用多媒体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问题深化,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并随着问题的深入而跳跃。
推荐访问:高中数学 说课稿 高中数学说课稿 高中数学说课稿10分钟 高中数学说课稿10分钟视频 高中数学说课稿10分钟范文
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
- 高中数学学习计划表2022-12-03
- 最新高中数学教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六篇)(范例推荐)2022-12-12
- 高中数学学习心得体会【10篇】2023-01-22
- 2023最新高中数学教师年度个人工作总结1000字左右(8篇)2023-04-13
- 2023小学音乐说课稿【10篇】(完整文档)2022-12-29
- 2023年《雪儿》说课稿3篇(2023年)2023-01-01
- 电功说课稿五篇【完整版】2023-01-03
- 《七巧板》说课稿3篇(完整)2023-01-07
- 2023年醉翁亭记说课稿【10篇】(2023年)20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