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公共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3篇

发布时间:2022-09-01 19:55:05 来源:网友投稿

公共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3篇公共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基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分析肖可以(湘潭大学图书馆 湖南湘潭 411105) [摘要]文章以2007-20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共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3篇,供大家参考。

公共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3篇

篇一:公共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分析 肖可以 (湘潭大学图书馆

 湖南湘潭

 411105)

 [摘 要]文章以 2007-2010 年《中国图书馆年鉴》 、 《中国统计年鉴》 中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相关数据为来源, 对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在财政投入、 从业人员及技术职称机构、 文献藏量、 服务能力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县级公共图书馆

 财政投入

  中国分类号:

 G258.2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n Development of County Public Libraries in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System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in county public library provided from China Library Yearbook and China Statistics Yearbook 2007-2010 , clos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data was show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nancial input, structure o f the employees’ professional titles, quantity of record holdings, service capacity and so on ,and suggestions have been given on the basis of the problems. [Key words]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System; County Public Library; Financial Input

 党的十五大以来,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大力加强文化工作, 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 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1]、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 、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等一系列文化发展政策和规划, 并把文化发展纳入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

 平等、 免费、 无区别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的核心理念之一, 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公平享受社会资源, 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近年来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框架下启动的文化建设项目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送书下乡 工程、 流动书屋工程等。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 提供的数据获知我国总农村人口数为 67113 万人,占到总人口数量的 50.05%,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在整个国家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任务十分艰巨, 作为文化事业单位的县级图书馆是各级政府主办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 是政府文化职能的基本实现部门, 是农村居民获取文化权利、 满足居民基本文化生活需求的直接服务窗口。

 通过县级公共图书馆, 带动各乡镇图书室、 村图书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经费现状及存在问题

  基金项目:

 湖南省图工委科研资助项目“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中乡 镇社区图书馆建设模式选择研究”(编号:

 :

 2011L005)

 研究成果之一。

  1.1 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财政经费投入不足 根据《中国图书馆年鉴》 2007、 2008、 2009、 2010 年的公共图书馆的数据统计, 截止到2010 年底, 全国公共图书馆机构数 2884 个, 在四年内增加了 85 个。

 其中县级公共图书馆共有 2512 个, 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四年的时间内增加了 98 个。

 从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数量看来,在近几年数量均有小幅增长。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拨款是公共图书馆持续不断发展的根本保障, 从 1996 年开始每年增额超亿元, 1999 年突破 11 亿元; 从上表 1 可以看出, 2010 年突破58 亿元,比 2007 年增长约 19 亿元,也是 1979 年(4570 万元)的 120 倍。

 在近三十年期间,公共图书馆年均增长率为 17.2%,最小的增长率是 8.93%,最高增长率是 36.17%。对于县级公共图书馆来说,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总收入在 2009 年已达 24.3 亿元、 财政拨款 22.2 亿元, 比 2007 年增长了近 50%。

 从表 1 可以看出我国对公共图书馆的经费的投入不断的在增长, 但是我国人口多、 人口分布不均匀、 地域广等特征, 经费长期不足仍然是制约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如 2010 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 58.4 亿元, 仅占全国财政收入(83101.51 亿元)的 0.07%。

 尤其这与西方国家差距较大。

 据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协会 (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 简称 IMLS)

 。

 2009 年发布的最新年度报告《公共图书馆调查:

 2007财年》 的数据显示, 2007 年美国共有 9214 个公共图书馆(系统)

 , 总运作收入为 110 亿美元[2, 占美国财政收入的 0.39%。

 表 1 2007-2009 年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情况 年度 项目 2007 2008 2009 公共图书馆总数 2 799 2 820 2 850 县级图书馆总数 2 414 2 444 2 491 公共图书馆总收入(万元)

 4 50 512 531 926 613 175 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万元)

 3 95 441 477 616 550 808 县级图书馆总收入(万元)

 1 67 275 195 808 243 449 县级图书馆财政拨款(万元)

 1 47 944 177 274 222 355 新增藏量购置费(万元)

 87 486 93 754 104 404 图书购置费(万元)

 78 262 83 832 106 529 县级图书馆新增藏量购置费(万元)

 20 506 23 085 27 937 县级图书馆图书购置费 18 548 19 939 32 332 数据来源:

 《中国图书馆年鉴》 2007-2009 年 对于县级图书馆而言, 经费紧张尤其突出, 经费投入远远落后于省、 市级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投入, 在基层图书馆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出现“人吃书”或者是“书吃人”和零购书现象。

 目前, 我国已形成有“每一级政府都是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体“的体制, 在“省→地(市)

 →县(区)

 →乡(镇)

 ” 政府序列中, 其财政能力大体上呈现从高到底的逐渐偏弱的状态, 由此到导致不少基层政府(主要指县级其以下政府)

 无力提供覆盖全区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 例

  如, 截止到 2010 年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数量有 2512 个, 占全国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总量的87% , 从上表 1 可以看出, 新增藏量购置费、 图书购置费逐年在递增, 但县级公共图书馆每年的购书费只占全国公共图书馆购书费的 30%, 所以县级图书馆的图书馆购置费普遍低于市级以上图书馆, 今后随着各级政府对基层公共图书馆的重视, 部分的沿海发达地区的事业经费已经比较可观, 并且西部地区财政投入也有所增长。

 一方面要对政府的投入制定合理的规划, 确保有效的利用, 使其能够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另一方面, 应该引入多渠道、 多形式拓展运行经费来投入到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1.2 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经费投入地域差异明显 从表 2 可以看出, 本研究选取对我国大陆 (不含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31 个地区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在 2009 年的政府财政拨款、 各省 GDP 收入、 购书专项经费、 每馆购书费占总支出比重等评价指标, 来分析我国各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投入情况。

 2009年全国的总财政拨款约 550 080 万元, 而县级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拨款约为 222 355 万元[3],只占总财政拨款数额的 40.4%, 与县级公共图书馆占总公共图书馆总量的 87%而言, 县级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是较少的。

 其中而拨款前 5 位的经济发达地区上海、 广东、 北京、 浙江、辽宁地区的县级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总额就达到了 67671 万元, 占全国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总额的 30.4%, 而排名后 5 位经济欠发达地区青海、 贵州、 宁夏、 **及海南 5 省的县级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共计 8224 万元, 仅占全国公共图书财政拨款总额的 3.69%。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的缩写), 意为国内生产总值, 指的是一国(或地区)一年以内在其境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是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县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基层图书馆, 它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向关系的, GDP 与公共图书馆的收入、 支出关系紧密。

 从表 2 可以看出 2009 年各省 GDP 排名前五广东、 江苏、 山东、 浙江、 河南中, 其中有广东和浙江 2 个省份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拨款排在前五位之内。而经济欠发达的 2009 各省 GDP 排名后五位的青海、宁夏、海南、 贵州、 甘肃地区, 恰恰有 4 个地区的县级图书馆拨款排在后 5 位之中。

 这充分说明经济状况较好的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经费比较充分, 经济状况不好的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经费较少, 因此, 各级政府应该增加对公共图书馆经费的投入, 购建合理的服务功能分区将成为整个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从表 2 中是我国 2009 年 31 个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的购书专项经费、 每馆购书费、 购书费占总支出比重、 平均每馆新购图书册数的各项基本数据, 从而分析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经费投入状况和各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相似性。

 根据以上数据可将我国 31 个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能力划分为三个类型[4]。

 从表 3 可以看出, 在这三个类型中, 能力领先类型区的 7 个地区大都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 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公共图书馆的建设。

 例如, 2009 年上海县级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拨

  表 2

 2009 年我国各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经费投入情况 地

 区 财 政 拨 款(千元)

 省份 GDP( 亿元)

 购 书 专 项经费(千元)

 每 馆 购 书 费(万元)

 购书费占 支出比重 (%)

 每 馆 购 图 书册数 总

 计 2223 551 335 353 323 324 11.2 12.0 0.57 北京 135 084 11 866 2 7701 88.7 13.8 5.75 天津 85 069 7 500 1 0273 37.6 12.0 0.82 河北 45 977 17 026 3 243 2.2 7.4 0.16 山西 52 532 7 300 4 095 3.4 7.2 0.21 黑龙江 43 673 8 288 1 871 2.2 4.2 0.16 吉林 43 408 7 200 2 399 4.2 5.2 0.42 辽宁 148 168 15 066 42 255 11.5 10.5 0.45 山东 97 707 33 805 11 345 8.0 10.4 0.75 上海 291 751 14 900 62 590 239.2 21.3 5.22 江苏 130 090 34 061 18 424 22.1 13.7 1.05 浙江 180 485 22 832 35 674 41.6 15.8 1.85 安徽 44 087 10 053 4 221 5.4 8.1 0.65 福建 57 232 11 950 6 241 9.7 12.6 0.71 广东 212 148 39 082 35 075 27.2 14.0 1.38 广西 43 874 7 700 2 544 4.7 8.5 0.31 海南 9 197 1 647 1 824 6.5 11.6 0.35 湖北 48 896 12 831 6 210 6.2 9.8 0.34 湖南 52 213 12 931 5 249 4.2 7.7 0.25 河南 62 086 19 367 3 674 3.2 6.3 0.27 江西 45 438 7 589 4 220 3.3 6.4 0.15 内蒙古 56 448 9 726 3 181 3.2 5.2 0.32 宁夏 12 038 1 335 718 4.3 5.1 0.21 ** 34 375 4 270 3 025 3.7 7.9 0.16 青海 8 911 1 081 351 1.0 3.8 0.06 陕西 52 062 8 187 1 797 1.9 3.8 0.11 甘肃 40 065 3 380 1 211 1.5 3.3 0.08 四川 76 959 14 151 10 602 7.1 11.0 0.91 云南 58 047 6 168 5 173 4.0 9.2 0.47 贵州 17 721 2 887 1 345 1.4 5.7 0.14 重庆 37 810 6 527 6 793 13.3 12.2 0.87 西藏 - 437 - - -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2009》 、 《中国图书馆年鉴 2009》 、 《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 2009》 。

  表 3 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能力划分表 能力领先类型区(发达地区)

 广东、 上海、 浙江、 江苏、 北京、 山东、 天津 能力一般类型区(中等发达地区)

 河北、 辽宁、 河南、 吉林、 安徽、 福建、 湖北、 湖南、重庆、 四川、 江西、 山西、 云南 能力落后型区(欠发达地区)

 海南、 西藏、 陕西、 贵州、 甘肃、 **、 黑龙江、 宁夏、内蒙古、 青海、

  款达29 175万元, 占到全国县级公共图书馆拨款的13.1%, 为同期青海地区的33倍; 第二类型区域, 能力一般类型区的13个地区大多是位于我国中部, 也是我国的中等发达地区, 该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数量较多、 人口较多、 信息化、 网络化程度不够强; 第三类型区域, 能力落后型区大多省份属于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该类地区共同特点是经济基础薄弱、 公共图书馆经费投入不足、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落后等, 导致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相对滞后。

 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县级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已出现了明显的从东→中→西逐步降低的趋势。

 在今后的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中, 应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和类型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和战略, 分别就能力领先类型区、 能力一般类型区、 能力落后类型区的经济基础、 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研究和制定出各自的发展战略和思路。

 二、 县级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 技术职称发展情况 从表 4 可知:

 (1)

 从从业人员数量看, 我国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公共图书馆为主体的图书馆事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发展和进步, 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三大体系中, 公共图书馆凸现引领作用, 体现了繁荣文化活动核心地位。

 公共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中之重。近几年国家不仅加大了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 表 4 我国公共图书馆 2007-2009 年从业人员、 技术职称现状比较 年度 项 目 2007 2008 2009 所 占 平均比例 公共馆从业人员数量(人)

 50190 50637 52688 - 县级馆从业人员数量(人)

 29593 29765 30395 59% 省级馆从业人员数量(人 )

 7486 7449 7863 15% 县级馆机构数(个 )

 2414 2444 2491 50% 省级馆机构数(个)

 37 37 37 2% 省级高级职称(人)

 1131 1191 1200 15% 县级馆高级职称(人)

 999 1070 1226 4% 省级馆中级职称(人)

 2305 2451 2453 32% 县级馆中级职称(人)

 7839 8097 8745 28% 数据来源:

 《中国图书馆年鉴》 20...

篇二:公共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medium;"> 

篇三:公共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18 -档案管理图书馆是我们汲取知识最主要的地点之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存在很多问题,并没有达到预期的作用。对于今后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投放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完善相关措施,促进公共图书馆文化体系的建设,为人们的文化生活提供方便。1 公共图书管服务体系的特点1.公共性。公共图书馆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公共”两个字,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都是长期的文化的积累,不仅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还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和重要信息。这些资源的使用是面向公众的,由公众共同使用,共同保护,共同维护,面向社会公共服务。公共图书馆公共资源的保护,建设都是由公众共同承担和监督的。2.公益性。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资源是免费面向大众的免费为公众提供资料信息和服务,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公益性是公共图书馆最本质的特点。3.平等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全体人民,无论你是哪里的人,是教师还是工人,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还是农民,也不论你是多大年龄,不论贫富,你都有权利去享受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而且每个人的权利都是平等的。4.创新性。公共图书馆面向的是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全体人民,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其服务理念也要与时俱进,建立时刻符合时代步伐的服务体系,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为人们提供方便。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公共图书馆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能够更加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公共图书馆是免费面向全体大众的,因此,会吸引到各行各业的人们前来借阅。由于前来借阅的人比较杂,借的书种类又五花八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能够对所藏图书进行分门别类的进行有效的管理,人们前来借阅的时候就可以专门去自己感兴趣的区域,节省了管理者的时间和精力。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是有一定的规定的,所以有的时候需要借书,如果公共图书馆建设了完善的服务体系,建立专门借书的部门,专门对借书人及所借阅的书进行登记,既有利于对借出的图书进行保护还能够对借书人进行监督。3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但是在目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和漏洞,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不健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推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措施的时间比较短,又缺少可以参照的例子,所以,相关的措施和环节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服务体系不完善:由于缺少经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一步步摸索和探究,由于推行的时间比较短,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制度,管理规定都不太完善,空间资源的利用率也有待提高。2.相关部门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认识上欠缺,建设资金不足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的时间长,专业知识多,管理力度也要大,但是由于相关部门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认识不够,导致在建设过程中问题逐渐增多,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建设规划也不合理,这些都是影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予以重视。3.结构类型构造不合理4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改进措施1.完善服务体系规划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不仅需要对所在城市图书馆进行评估与整合,还要建立一个全面覆盖城乡的服务体系。相关部门在建设过程中有加强对所建图书馆的评估管理,注意信息整合的准确性,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可利用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争取尽量大的城乡覆盖面。2.加强建设资金扶持由于每个地域的发展程度不同,所以,图书馆资源的可利用率也不尽相同,发展较慢的地区的图书馆利用率可能就会比较低,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就需要对大量的设施进行优化和采买,因此,相关部门要将强建设资金的扶持,使建设完成的服务体系尽量符合国家的要求。3.合理优化图书结构公共图书馆是针对于各个年龄,各个行业开放的,每一类人对图书都会有不一样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大众,要对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尽量优化,符合大众需求,尽量使每一类人都能够享受到满意的服务。5 总结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十分重要,是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十分漫长和艰苦的过程,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积极解决服务体系建设过程出现的问题,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完善,使之能够更好的为人们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服务。参考文献[1]颜映君.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51-152.[2]窦瑞洋.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85-87.[3]姚杰.公共图书馆构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0:36-38.[4]宋珊.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4:132.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王建新(南京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00)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已经被基本满足,人们因此开始了精神文明的追求。为了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最有效可行的办法。本文主要阐述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关于如何改进、加快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改进措施

推荐访问:公共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体系建设 公共图书馆 文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