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群众关系4篇
党和群众关系4篇党和群众关系 浅谈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浅谈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我们党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出发,坚持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是党执政的力量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和群众关系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党和群众关系
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浅谈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我们党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出发,坚持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是党执政的力量源泉,形成了对待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从而使我们党在开展群众工作方面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在新形势下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刻认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鱼水关系、血肉关系,离开了人民群众,党就失去了根基;深刻认识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限创造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捧 义事业成功的保证;深刻认识我们手中的 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 益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把发挥人民群众 讯 的主体作用与坚持党的领导有机统一起来 邬 。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体作 郯 用,不仅要靠自身的努力奋斗,而且要有 栌 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90 年来,人民群 封 众之所以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发 射 挥主体作用,关键是有了我们党坚强有力 的领导。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并不是要削 蹭 弱党的领导,而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地 瞒 位、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党的群众工作的 莺 基本原则和重要特色,就是把尊重人民主 浩 体地位与坚持党的领导有机统一起来。在 喘 新形势下,要从群众实际出发,积极稳妥 娃 地引导群众接受党的主张;要注意向群众 胎 学习,把当好群众的先生与当好群众的学 甓 生结合起来,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 对 问计于民,虚心向群众请教,善于汲取群 售 众智慧,根据群众意愿制定方针政策。
篇二:党和群众关系
论学刊党 的 十三届中全 六会通过的《中 共 中 央 关于 加 强 党同人 民 群众联系的 决 定》,充分 体 现了马 克 思 主 义 的 建 党学说,发 扬 光大 了 党 的优良 传 统,提 出 了 发人 深省的 问题,拿 出 了远 见卓 识 的 办法。我 们在学习和 贯 彻这 一 文 件 时,应 学 会 哲 学思 考,从 更高 更 深的 层 次上 观 察 和处 理 问 题,从整 体 上 全局上 密 切 党同人 民 群众的 联 系。对 党 群关 系 的 好坏要 有本 质 的 估t在 今天,党 群关 系究 竟 是 一 种 什 么 样 的 状况呢 ?《决定》指 出:“我 们党 同 群 众 的 关系、千 部 同 群众 的 关 系总的说 是 好 的。但是, 这些 年 来 在 一 些 党 员 干 部中 滋 长 了 官 僚 主 义、主观 主义、形 式 主 义、个人 主 义 和以 权谋 私 等 腐败 现象,有 的 发展 到 相当严 重 的 地 步。”据此,我 们 觉得应有“两个充 分估 计”:即 充分估 计 党 群关 系 的主 流 和本 质 是 好 的,充分 估 计党内消极 腐 败 现 象的 严重 性 和 危 险 性。说 充 分 估 计 党 群 关系的 主流和 本 质 是 好的,主要 依 据 以 下“五个 标 志” :(1 )党制19 9 0 年 第 5期订的 路 线、方 针、政 策,使 人 民 群 众 的 利 益和 愈志得 到 了 比 较 充 分 的 休现。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以来,党 相 信人 民,依 靠人 民,顺应 人 民 的要 求,坚 持 了一 条 建 设 有中国 特 色 的 社 会 主 义 的 路 线.提 出 了一 系 列 的 富 民 政 策。这些 都 深 得 民心,深 合民 意,使 群 众感 到 有 希 望,有 奔头,因 而 人民 普遍 拥护 党,信 赖 常。( 2 ) 社 会 主义生 产 关系 的调 整和改 革,使 党 和 群众 关 系 亲 近 了。在农村,实行 了 家庭 承 包制 后,党员和 干 部 与 群 众 一 样 承包 责 任 田,一 样参 加 劳 动,过 去 那 种“干 部 田 头站,群众 田 里 千”的现 象 没 有 了,过 去 财 权 把 握在 干 部手 里,分配 多 少 由 党 员 干 部说 了 算,现 在分 配 方 式 改变 了,由 群众 向 集 体“两 上 交”,自然 形 成 了 一 种 监督,过去 集 体生 产,党 员 干部 往往搞“一 刀切”、瞎 指 挥,现 在 群众 有自 主 权,干 部 对生 产 也 懂 行 多 了。在 城 镇,企 业 承 包 制就是 在公 有 制基础上,增 强 工 人 阶 级 主 人翁 地 位 的一 种 有 效 实 践形 式,具 体 反 映 在:它 以 改 变 国家与 企 业 关系的 性质 为 起点,符合增 强 工 人 阶 级 主人 翁地位 的 内 在逻 辑,它 以 国家、企业、个 人 三者利 益的结合为 基 础,激发了 增 强 工 人阶 级 主 人翁地位 的 内 在 动力,它 以 民 主 管 理为 重 要 内容,适应了 增 强 工 人 阶 级 主 人翁地位的内 在 要 求。( 3 )国 家 实力 的 增 强和 人 民 生 活 的 改 善,使群众 对党 的 领 导 基 本是 满 意 的。广 大群 众 在这十 年中 得 到 的 实 惠,物 质 文 化生活 水平 的提高,是 人所 共 知 的。有 的 群 众 讲:“我 们 不 能 放 下筷 子 骂娘,昧 着 良 心 说 话。今天能够 走上兴旺 富 裕 之 路,九九 归 一,还 不 是 靠 党的领 导 好”。( 4 )廉 政勤 政 建设 的 加 强,使 党 在 群 众 中威信提高 了。党的 十 一 届三 中 全 会 以 来,我们党恢 复 和 发 扬 了“三 大 作 风”,使 党 的肌 体 注入了 新 的 活力。特别是 近 年 来。党 对 群 众 反 映 最强 烈 的 不 正 之 风,坚 持 一 个 问题一 个 问 题 的 解 决,并 且 从 上 层 领导机关 带头 做起,从而 促 进 了 党 风 政 风 的 好转。总起 来看,我 们党的 大多数 干 部 是 廉 洁 奉 公、勤政为民 的。( 6 )社 会 主 义 民主 的推 进,使 党 同 人 民群众联 系 的 渠道 拓 宽 了。这 些 年 来,党 十分 重 视人 民 代 表大会 的 工 作,有 效 加 强 了 共 产党 领 导的多党合 作 和 政治 协 商制度,充 分 发 挥 了 工 会、共新 形 势 下 党 同 人 民 众 群 的 关 系应 当 从 深 更 层 次 察 观 和 处 理徐 其 耀1 2DOI: 10.14110 /j.cnki .cn -37 -1059 /d.1990.05.003青 团、妇 联 和 其 它 群众 团 体 的 作 用,并 努 力开辟了 其 他 联系 群 众 的 新 渠 道 和 新形 式,及 时 听 取 群众意 见、批 评、建议,从 而 使 党与人 民 群众 之 间出 现 了 平 等、融 洽 的 气 氛,人 民 群 众 从来也没 有象今天这 样 心 情舒畅,充 满 信 心。说 充分 估 计党 内 消极 腐败 现象的 严 重 性 和 危险 性,这 主 要 因 为:( 1 ) 官 僚 主义 有 所滋 长。一 些 党 员 千 部 高高在上,不 下 基 层,不 联 系 群众,不 倾 听 群众 的 意 见 和 呼 声,不 关 心 群 众 的疾苦。严 重 脱 离了 群 众,贻 误 了 党 的 事 业。( 2 )主 观 主义 有 所 抬 头。一 些 党 员 干 部 遇 事 不 同 群众商 量,不 走群众 路 线,不 作调 查论 证,靠拍脑 袋决 策,搞独 断 专 行,致 使 国家 和 群众蒙 受损 失。( 3 )形 式 主 义有 所 发 展。一 些 党员 干 部 在 工 作 中 图形式,做 表 面 文章,搞 花架 子,哗 众取宠, 或者 大 轰大 嗡,大 操大 办,劳 民 伤 财, 或 者 弄 虚作假 , 好大喜功,报 喜 不 报 忧,听 喜 不 听忧。_(4) 个 人 主 义 有所 蔓 延。一 些党员 干 部 把党 的 宗 旨抛 置 脑 后,讲排场,摆 阔 气,挥霍人 民的 资产,有 的 以 权 谋私,有 的 滥 用 职 权, 贪 污受 贿 , 腐化堕 落 ,侵 吞人民 群众 的 劳 动 果 实,中 饱私 囊。以 上 这“四 种主义”的 存 在 和 发 展,在 一 定 程 度 上 败坏 了 党 的 优良 传统 和 作风,破坏 了 党 与 人 民 群 众 的 亲 密 关系。“如 果 听 任腐 败 现 象 蔓 延,党就 有 走向自 我毁 灭的 危险。”对 党 群 关 系 的 背 , 典 有 客观 的 分析最 近,我 总在 思 考 这 样 一 个 问 题,为 什 么 有些 地 方 党群关 系 日 趋 紧 张,甚 至 比 较 尖 锐,为 什么 我 们满 心 想把党 群关 系 搞得 好 好 的,费 了 很大的 劲,但 却 往 往 不 易凑 效,甚 至 事 倍 功半,为 什么 我们党时时 为人 民 着 想,处处 为人 民 谋利 益,而 有 时 却 不 说 党的好 话,对党 员干 部 还 有 看 法 ?对 此,当然 我们 首 先 应 当从 党的工 作、从党员 干部 身上查 主 观原 因,诸 如:机 关 服务 不 适应,群众 有 难 处,不 合 理摊 派 多,群 众 有 意见,干 部 以权 谋 私,群 众 有 情绪,工 作 方法 简 单粗暴,群众有 怨 声,一 些 党政 干 部 不 理 民 情,群 众有 感 觉,少 数党 员 只顾 自 己,群 众有反 映,经济 关 系 不 平等,群 众有 想 法 等 等。同 时, 我 们也 不 能把 现在 的党群关 系 简 单 地 同 五十 年 代 初 相 比,说 目 前 的问题 和 原 因 如 何 如 何。而 应 当从 当今 的 大背 景 中,看到今 天 密 切 党 群 关 系 的 艰 巨 性 和 复 杂 性,从而以 面 对 现实 的 态度来 看待 和做 好 密 切 党 群关 系的工 作。一 方面,从 共 产党 这 方 面 来说,在新 形 势 下遇 到 了 三 种 新 的 考 验,弄 得 不 好,极 易 疏 远 党 群关 系。(1 )和 平 时期 执政 的 考 验。夺取 全 国 政权 以 后,党 的 地 位 发 生 了 根 本 性 变 化,被 压 迫 的党成 为 领 导全 国 政 权 的 党,成 为社 会 主 义 事 业 的领 导 核 心。党 的干 部 担 负 着 各 级 国家 机 关、经 济和 文化 教育部 门 的 领导职 务。这种 情 况,使 党 为人 民 谋 利 益,实 现 党 的历 史 使命,有 了 较 好 的 条件。然 而,在 这 种 环 境 下,党员 领导 干 部 同 群 众的 关 系 却很 容 易 颠倒,只看到 群众是被 领导 者,而忘记 了 自 己 是人 民 的公 仆,似乎 离 开 群 众 也 过得去,不 会 再 有什 么 危 险。其 结 果 难 免 同 群 众产生 隔 阂,脱离群众。诚 如 邓 小 平 同 志 在 1 95 6 年党的 八 大 上 提 醒 全 党的: “由 于 我 们 党 现在 已 经 是全 国 范 围 内执政 的 党,脱 离 群众 的危险 比 以 前 大大 地 增 加 了,而脱 离群 众对 于 人 民 可能 产生 的危害 也 比 以 前 大 大增加 了。”( 2 ) 实 行 改革 开放和 发 展 商 品 经 济 的 考 验。伴随着 社会 主义 商 品 经济 的 发 展,领 导 机关 和 党 员 干 部 的思 想 意 识、精神 面 貌、生 活 方 式 和 思维方 式正 在 发生 深 刻 的 变化,这是 一 件好事。但 商 品 经 济本身具 有 两 重性,难 免带 来“一 切 向 钱 看 ” 等 拜 金 主 义的 消 极影 响。如 果 听 任商 品 交换原 则 在党 内政 治生活 中盛 行,党 群 关系就 会受 到 损害, 党员干 部 的 声 誉就会被败 坏。特 别 是 对外开 放 后,资 本 主 义 腐 朽思想 和 生 活 方 式 的 侵袭,会使 一些 人育 目 仿效 和 追求豪 华 奢 侈 的 生 活 方 式,使腐 败 现 象 大 量 滋长 租漫 延,从而淡 忘 和 失 掉 共 产党人 的 党 性、理 想 和正 气,损 害 党 在 群众中 的 形象。( 3 )现 代 工 作方 式 的 考 验。伴 随 着现 代 化 建 设 的 进 程,知 识 和信 息 的 作 用 对党 的领 导 愈 来愈 重 要。但 也应 当 看到,我们 的同 志 在 钻 研 业 务、重 视 信 息 的 同 时,群众 观点就 有 可能淡 薄,对 从 群众 中来、到 群 众中 去 的 工 作 方法就 会 有 所 忽 略,甚 至 丢掉党 与 人民 群 众 联 系 的 优 良 传 统 和 作风,同 样 会 产 生 脱 离群 众 的 危险 性。另 方 面,从人 民 群众 这 方 面 来 说,在 新形 势
下 也出 现 了 几 种 新的 思想 情 况,弄得不 好,就会离 散 党 群关系。我觉得,至少 有 这 样 几 点:(l )在 和 平 建 设 时期,人们 对 党 的 作 用 估 计 比 过 去低。黑暗 的 旧 社会,人 民 为 了 求 翻 身,求 解放,把 共 产党 当 救 星,作靠 山。今天 有 些人 则认为政党是 阶 级 斗 争 的工 具,应该 弱 化 它在 建 设 中 的 作用。因 而自 觉 不 自 觉地 不重 视 党的 领 导 作 用。
一些人 要求 入党也 没有 过 去 那 样 积 极 和 迫 切 了。持 这种 态 度,势 必对 密 切 党 群关 系 产 生 消 极 影 响。( 2 ) 在物质 利益上,人 们对 党 的 期 望 值 比 过去 高。三 年 困 难时 期,人们 虽 然 缺 吃 少 穿,但 对 党 却 毫无 怨 言。可今天,生 活 水平 已 提高了几 个 档 次,许 多 人 却 不 知 满足,还 是“端 起碗 来 吃肉,丢 下筷 子 骂 娘 粉。经济 上 有 点 困 难,物价有点 上 涨.马 上 就感 觉受 不 了,批 评 党 和 政府这 也 不 是,那也 不 是。这样,势 必增加 了 密 切 党 群 关系的的 难度。(3) 在思想 活 跃 的 今天,人们 的 民 主 参 与意 识比 过 去 浓。经 过十 年改 革开 放 的 实践,广 大群 众 民 主 意 识 增 加,参玫议 改 指 力 增 强,这 是好事。但是,许 多 时 候,由 于 诸 方 面 的 原 因,他 们的 建 议 和 要 求 一 时还 难 以 兑 现 和 满足,这 样就 容易 对 党 和 政府 产 生意 见 和 隔 阂。( 4 ) 在国际 反动 思 潮的 影 响下,人 们 的 自由 化 倾 向 比 过 去 多。一 些 人由 于 学 习 少,识 别 能 力 差,容 易 接 受 西 方资产阶 级的 一 套东 西,对党 的 现行 路线、方针、政策 和 共产 主 义信 念 产 生怀疑 和 动摇。( 5 ) 在若 干 难 事 的 处 理上,人 们 的 对 立 情 绪 比 过 去 大。如 目 前 的 农 村,在 计 划生 育、两 上 交、殡 葬 改革、上 河 工 等 问题 上,由 于 直接 牵涉 到农 民 的 利益,影 响 到农 民 的 传统 习 俗,因 此 顶 牛 情绪很 严重。一些 乡 村 干 部对我们说: “我们 都 是农 民的儿 子,对农 民 都是有 感 情 的。在 一 地作 官,谁 不想 为 农 民 办点 好事 啊。可 是现 在 干的 很 大 一 部分工 作是 不 干上 头 不 答 应,真 干 群 众 又不 理 解。真难 哪 1”因 此,如 果 把 干 群关 系 产 生“裂痕”的责任,完全 加 到乡 村 干 部身 上,未 免 也 有 点 冤 枉。他 们 同 样 有 难咽 的 苦水。我 讲 以 上 两 个 方面,决 不是 掩盖我们 在 党群关系 上 的过 失,而 是 要大 家看 问题不 要 简单 化、模 式 化,而 要 弄 清 现实,认 清特 点,对症下药,从 多 方面 入 手,把 密 切 党 群 关 系 的 工 作 做 深、做细、做全、做 实。对 党 群 关 系 的影晌 要 有 , 醉 的惫 识今 天,党 中 央 为 什 么 作 出 这 样 一 个专 门《决定》,特 别 提 出 和 强调 加 强 党 同人民 群众 联 系 的问题 ? 我 感 到 解决这 个 问 题 非 常 重 要,异 常 迫切,影 响所及,事关 要 大。如 同党 中 央 在 《 决 定 》中 指出的那 样:“能否 始终 保持 和 发展 同 人 民 群众 的 血 肉联 系,直 接关系到 党 和 国 家 的 盛 衰 兴亡。”对 此,我觉 得 应 当 在坚 持 四 项 基 本原 则的高度 上形 成共 识:第 一、加 强 党 同 人 民 群众 的 联 系,是党 的 性质 和 宗 旨 提出 的基 本 要 求,它 关系 到 共产 党 的 存亡。从 本质 上 讲,党 是 马 克 思主义 与 工 人 运 动相结 合 的 产物。我们 党 从 诞生那 天起,就 以 代 表 全国 各 族 人 民的 根 本 利益 为 己 任,以 全 心 全意 为 人民 服务 为唯 一 宗旨。在长 期 斗争实 践 中,党深深扎根 于 群 众 之 中,依 靠 群 众 克 服 困 难,战 胜 敌人,同 时,人 民 群众 舍...
篇三:党和群众关系
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李建勇 教授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学系主任2008。5。
30
一,关于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的几种理念:••• 2. 种子与土壤关系之说。
即共产党人好比种子, 人民好比土地, 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只有当种子扎根在土壤中, 才能生根开花, 枝盛叶茂, 也就是说, 种子离不开根只有当共产党深根在人民群众中离不开根, 只有当共产党深根在人民群众中, 才有生命力; (土壤、 阳光和水分)• 3。
鱼水关系之说。
即执政党是鱼, 人民群众是水,鱼儿离不开水, 没有水, 鱼就无法存活, 既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也就没有执政党的地位; (不同性质的水)• 4。
母子关系说。
(两种表述)• 5。
公仆与主人关系说(卢梭)1 。
关于党的概念(古代有结党营私之说,但人民政党为人民)才有生
二,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更犹如水与舟的关系• 水可载舟, 也可覆舟。
逆水行舟, 就会被水所覆。只有顺水行舟, 才能行而自如, 引领潮流, 永保活力。
执政党只有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 才能深得民心, 最终为民拥护和支持为民拥护和支持。• 温家宝在去年两代会上说, 要让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明白这个道理。• 因此人民的执政党要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三,综观中外历史上, 凡是逆水行舟的执政党,其执政地位是不稳定的, 执政寿命是短暂的。• 譬如在抗战胜利后, 当时的国民党逆水而行, 违背广大中国人民的基本意志和根本利益, 逆社会潮流而动, 不顾人民的饥饿和疾苦, ****成风, 又悍然发动内战, 失去民心, 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前苏联共产党在东欧剧变时之所以会迅速垮台就是苏共当时已经远远脱离了 广大人民群垮台, 就是苏共当时已经远远脱离了 广大人民群众, 在苏共内部已经形成既得利益的权贵官僚阶层, 他们不再是人民的公仆, 而是人民的老爷,高高在上, 脱离群众, 故在一夜之间, 许多高层苏共领导一下跳出苏共的船, 上了资本主义的岸,成为大爆发户, 大资本家, 而党员分崩离析, 导致苏共垮台。
• 无论是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 还是东欧剧变时的苏共, 都已成为逆社会潮流而动的独木舟, 不仅不能引领社会, 领导人民,反而退出执政的舞台, 被社会潮流所淘汰。有人说, 抗战后的国民党和苏东剧变时的苏共, 败就败在****。
那么, 是否一苏共, 败就败在党执政。
那么, 是否党执政就必定会是短命的呢? 答案是否定的, 关键是看执政党能否顺水驾舟, 能否顺应社会潮流, 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和意志。
• 举例来说, 新加坡在立法上是一个多党制国家,截止到2005年, 根据《新加坡年鉴2005》 统计,经过社团注册处登记注册的新加坡合法政党就有24个, 然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自1 964年新加坡建国以来一直就是执政党, 执政地位是通过民选确定的。
如果说在早期, 人民行动党能够成为新加坡的执政党是与它在领导新加坡建国的历史成就坡的执政党是与它在领导新加坡建国的历史成就紧密相关的话, 那么在以后的几十年的执政生涯中它是怎样面对反对党挑战的呢? 怎样在民选中获胜呢? 一句话, 靠的是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顺应人民群众的意志, 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 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以动拆迁为例。
• 新加坡法律对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执政党领导层的腐败现象打击是非常严厉的, 同时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执政行为的监督途径也是敞开有力的,执政党的一切公权行为都是透明的, 这就使得新加坡的人民行动党在有24个合法政党的生态中保持不败之地的主要原因。
再如在我国台湾地区今年3月份的领导人选举中, 代表国民党的候选人马英九能够在1 300万选民中以高出民进党候选人谢英九能够在1 300万选民中以高出民进党候选人谢长廷220万张选票当选台湾地区新一届领导人,使国民党成为台湾地区的执政党, 这是因为马英九代表的国民党的主张反映和代表了台湾地区的主流民意, 而谢长廷代表的民进党的主张由于逆水行舟, 被台湾人民所抛弃。
四,建国以来我国党群关系几个阶段的回顾---考察我党对民权、 民生和民主的关注程度• 1 。
1 949-1 956(巩固政权与经济建设时代)• 2。
1 957-1 976(反右、 大跃进、 **时代)• 3。
1 979-1 992(改革开放与计划经济时代)(改革开放与计划经济时代)• 4。
1 993-1 998(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时代)• 5。
1 999-2003(市场经济与依法治国时代)• 6。
2004-(依法治国与建设和谐社会时代)
五,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全面贯彻“新三民主义”• 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执政党和官员树立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 检验标准是新“三民主义” 或三个代表• 1 。
权为民所用(为民用权)• 2。
利为民所谋(为民谋利)• 3。
情为民所系(为民系情)• 综上所述, 只有当执政党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不断反映并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的利益和意志时, 才能有生命力。• 考察指标:执政党应对公共危机和处理特大灾害的能力.
谢谢大家!
篇四:党和群众关系
NGDAO ZHI YOU2011 年第 12 期■ 刘贵丰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是如何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中国政治发展史上的奇迹,那时的党群关系真正达到了血肉相连、水乳交融的程度。党领导人民向着既定的革命目标奋勇前进,引领中国社会走向光明,人民群众也发自内心地支持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坚定地跟着共产党走。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在感情上也非常融洽,彼此之间结下了深厚情意。那么,这种血肉相连、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是怎样形成的呢?一、政治认同是党群之间血肉联系形成的前提一个政党与人民群众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关系,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双方在政治上相互认同。如果彼此之间在政治上缺乏相互认同,群众从内心里不能接受政党的政治理念,政党不承认普通群众的历史作用,不尊重群众,那么要形成良好的关系是不可想象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在政治上就形成了高度的相互认同。先说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它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依靠力量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结成的革命联盟,其中主体力量是工人和农民两大阶级的基本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在这方面,我们党的领袖毛泽东有很多论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有了这种明确的群众观点,才能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才能有做好群众工作的一系列制度和方法。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正是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并在实际工作中身体力行、贯彻落实这种群众观,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当主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与群众打成一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后才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再说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人民群众了解共产党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看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主要包括它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方针政策;二是看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活动。关于第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对外求得中华民族的完全解放和国家的完全独立,对内求得人民大众的完全解放和建设人民民主,建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这个民主革命纲领在不同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表述,不同时期革命任务也有不同的侧重,具体方针政策也会有不同的党建时空DANGJIAN SHIKONG58DOI:10.16321/j.cnki.ldzy.2011.12.023LINGDAO ZHI YOU2011 年第 12 期表现,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贯的,基本内容是逐步充实完善的。这个革命纲领为中国的发展规划了一个美好的蓝图,指明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是中国走向现代文明国家的正确方向,它符合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也就是符合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逐步赢得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关于第二方面,人民群众对共产党不但听其言,而且观其行。人民群众从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共产党是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的政党,不是光说不练的政党。共产党不仅为中国人民规划了一个美好蓝图,而且一步一步把这个蓝图付诸实施、变成现实。其间经过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共产党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付出了世所罕见的巨大牺牲,表现出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优秀政治品质和优良作风。正是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确实是一个一心为了国家、一心为了中华民族、一心为了人民大众的政党,是一个不谋求自己特殊利益的政党。人民群众一旦在政治上认同了共产党,就坚定地站在共产党一边,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以各种方式支持、支援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把共产党看成自己的政党,把共产党人看成自己的亲人,把共产党的领袖看成人民群众自己的领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在政治上相互认同,印证了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的几句话:
“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二、利益共同是党群之间血肉联系形成的基础人类历史上爆发的任何社会革命,都是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利益关系的大调整,民族革命还要调整民族间的利益关系,调整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利益关系与民族间利益关系的强烈愿望是社会革命的根本动因之一。没有任何利益追求的社会革命是不可想象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就是要破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获得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就是要破除地主阶级凭借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普通农民身上获得的特殊经济利益,就是要破除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政治上的代理人所获得的特殊利益,就是要把这些特殊利益还给人民群众。在这个革命中,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而不是高居于人民群众之上的特权阶层,中国共产党的党员绝大部分来自工农大众,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共产党的利益,共产党的利益就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共产党除了追求与人民群众大致相当的利益(比如基本的生活条件)之外,不追求高于群众的特殊利益。所以,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利益高度一致,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共产党作为革命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如何帮助人民群众实现自己的利益呢?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主要领导工人运动,在全国掀起了工人罢工的高潮。工人罢工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是增加工资、实现八小时工作制、改善劳动条件,这就是维护工人的利益。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建立了若干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内我们领导农民进行了土地革命,把地主的土地分给了农民,这就从根本上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我们党放弃了土地革命政策,但是在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内实行了广泛的减租减息政策,用这种办法降低封建剥削的程度,减轻农民的负担。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候,我们还实行了精兵简政,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尽最大可能减轻人民的负担。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我们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保障了农民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在解放战争后期接管大城市的过程中,我们及时制定了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以上这些政策,都是为了给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我们党在根据地内建立了人民政权,人民群众翻身做了主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苏区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许多根据地,都进行了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民主选举,这种选举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人民群众真正找到了当家作主的感觉。这就是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政治利益。当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获得了这些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时候,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形成一个共识,要想保住这些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就必须竭尽全力来支持和支援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革命军队和革命战争,否则胜利果实就可能得而复失。于是广大人民群众迸发出了巨大的令人难以想象的政治热情和政治责任感,竭尽全力支援中国革命,涌现出了许多可DANGJIAN SHIKONG党建时空59
LINGDAO ZHI YOU2011 年第 12 期(上接第22页)能力和质量水平,重点强化县、乡(镇)、村(居)和社区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向村级和社区延伸,统筹、综合、精干设置基本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实现公共服务机构的网络化、规范化、标准化与信息化,形成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平台和网络。有效整合基层公共服务资源,发展功能完备的综合性公共服务设施,合并功能与覆盖人群相近的公共服务机构,实现公共服务机构的“大部门体制”。以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为基础,完善基层公共服务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机制。研究制定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把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人大、审计部门、公众共同参与评估的多元化绩效评估体系,健全基本公共服务问责制度。改变传统的公共服务由政府大包大揽、唱独角戏的管理格局,转变由政府包揽的资源配置方式,调动社会资源和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引导、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的范围,积极落实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实现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作者: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责编 / 朱艳秋)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奏出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奉献之歌。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历史充分证明,共产党、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广大人民群众结成了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生死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才使党群之间有了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肉联系。三、精神认同是党群之间血肉联系在更高层次上的升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干了一件大事,这就是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推翻“三座大山”是异常艰难和充满风险的事业,广大人民群众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冒着极大的风险跟着共产党一起去完成这项异常艰难的事业呢?党与群众一起奋斗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密切的关系呢?我认为,除了以上讲的两条原因之外,还有一条重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献身精神、民族气节感动了中国人民,凝聚了中国的民心。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完整政治纲领的政党,它的奋斗目标一旦确立,即义无反顾地为实现这个目标而英勇奋斗,不管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有多少失败挫折,有多少流血牺牲,这个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决心从未动摇过,这就是党的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奋斗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有过凯歌行进的时期,也有过严重挫折失败的时候。正是在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过程中,我们党逐渐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1935 年遵义会议以后,中国革命终于走向正确的轨道,它经受住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巨大考验,直到1949 年取得革命的彻底胜利。中国共产党这种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感召了广大人民群众,他们愿意与共产党一起奋斗。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坚定信仰的政党,虽然它内部也有极少数不坚定分子,但是大多数共产党人有献身精神。为了自己信仰的主义,宁愿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在敌人的监狱里,在酷刑面前,在刑场上,在两军对阵的战场上,共产党人表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表现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像共产党这样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付出了这样大的牺牲。这种牺牲精神深深感动了中国人民,赢得了中国人民由衷的敬佩。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民族气节也是赢得人民敬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政治立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党从未动摇过。在抗日战争中,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始终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最高利益,识大体、顾大局、忍辱负重、积极抗战。这种政治立场和民族气节不但使自身力量获得极大发展,而且赢得了中国人民的极大尊重和信任。这是我们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迅速战胜国民党,建立新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总之,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之所以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形成,从形成机制上分析,这里面既有两者之间高度的政治认同,也有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更有党群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精神认同。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责编 / 于亚博)60
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