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走向教学的“诗和远方”3篇

发布时间:2022-09-01 14:15:03 来源:网友投稿

走向教学的“诗和远方”3篇走向教学的“诗和远方” 100周春梅老师的新著《一间辽阔的教室》,书名一下子吸引了我。一间教室里,一位老师和几十名学生,不说逼仄,也谈不上辽阔。显然,周老师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走向教学的“诗和远方”3篇,供大家参考。

走向教学的“诗和远方”3篇

篇一:走向教学的“诗和远方”

0周春梅老师的新著《一间辽阔的教室》,书名一下子吸引了我。一间教室里,一位老师和几十名学生,不说逼仄,也谈不上辽阔。显然,周老师不是从物理空间来谈教室,而是从心理空间上来讲的。对于这个具有很强象征意味的说法,值得每一位老师细细思量。学生在学校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教室度过的。他们从家庭走进教室,又从教室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教室里的生活对他们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建设一间怎样的教室,或者说创造一个怎样的教室世界,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作为老师,如果不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应该说是不负责任的。周老师说:“光能照进来,风能吹进来,我在一间辽阔的教室……”是的,这光,这风,这辽阔,是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创造的,而老师对教室的想象,对教育的追求,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教室,就有什么样的课堂生态。老师心中有诗和远方,孩子们就会怀揣梦想,和老师一道眺望遥远的地平线。教室里要有“诗”。老师的任务不只是带领学生学习某门学科知识,学生的学习也不只是为将来在社会上谋得生存而做准备。老师和学生当下的生活状态真实地发生在教室里,生活中缺少诗意的存在,就只剩下枯燥乏味的生存。当我们看到老师和学生为了获得更理想的分数而苦苦挣扎时,心中除了凄凉还有什么呢?这样的生活,师生会感到幸福吗?试想,学生经过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教育,没有发现教室的诗意,学习的美好,会在他心中留下些什么呢?老师是带领学生发现生活诗意的人,他们应该有更广阔的世界。教室里不能只有课本和习题,学生要从这里去发现世界的真善美,去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周老师带着学生安静地读书思考,追求精神生命的丰盈与辽阔,孩子们的思绪早已越过教室,飞向更为高远的天空。可以想象,师生相互切磋,相互影响,是一幅多么诗意盎然的画面。这些画面,定格在孩子□文 / 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

 阙新建

  的

 和远方们的心里,成为他们一生成长的精神底色,走出教室,自有一种坚定、自信和对生命更深的体悟。教室里有“诗”,是因为教师本身就是一首音韵优美的“诗”。周老师说:“我们曾经在课上说了多少话啊。那些话,或许不深,或许不广,但如同潺潺流淌的溪水,流过他们成长的岁月,温柔地浸润他们的心灵。”有魅力的老师,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如同一句句的诗行,浸润着孩子们的生命。多年以后,他们也许已经记不得你曾经讲过什么,你的形象却深深地印在他们心里。就像我们读过的诗,可能只零星记得一些词句,但诗的意境却是无法从心中抹去的,因为它曾经震撼了你的心灵。老师应该是一个心地纯粹的人,是一个会天真地做梦的人。这样的老师才会看到教室的辽阔,才能带着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去追赶天边的地平线。教室并不是世外桃源,现实世界种种不良影响也会侵犯教室的宁静祥和。老师要有勇气和定力,守住教室的门,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向着远方奔跑。读书是为了什么?也许每个孩子走进教室时都有自己的答案,不管答案是什么,老师要守护那一份纯真,向学生指引远方的光亮。我们的目光不能只触及教室的四壁,不能因为现实的利益把自己困在斗室之内,辽阔的教室里要有大境界,大抱负,要有高远的理想,并为之奋斗。这又何尝不是对老师的考验呢?当老师站在讲台上意气风发、循循善诱时,是否也怀揣一颗赤子之心,去丰满自己的精神世界呢?在一间辽阔的教室里,老师不只是说了什么,更在于他做了什么。学生不仅听其言,还在观其行。因此,老师不只是指引方向的人,更是带着学生一起奔跑的人。向着远方,一路奔跑,相互鼓励,这才是辽阔教室所呈现的动人景象。一间辽阔的教室,它带给了我对教室的许多美好想象。在周老师的教室里发生的故事正是对辽阔教室的恰当诠释。在教室里,每天都会发生许多故事,看似平凡,但因为有了诗和远方,便显出动人的力量。教室的大小由我们精神空间的大小所决定,正因为这样,教室里便有无限种可能,它成为了所有人留恋和怀想的地方。于是,教室成为了一个神圣的地方。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教室,当有一天我们以无比眷念的心情离开它的时候,教室里的风景值得我们一生回味,那里有欢笑,有梦想,有诗和追寻的远方。让我们一起去想象和创造这样一间辽阔的教室。

 ◇教室里JIAOSHI FAZHANZ智库观察

篇二:走向教学的“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高海迪   “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道出了现实生活的无奈,却也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芒。我以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应当有诗的气质和朝向远方的情怀。不可回避的是,教师的物质待遇并不高。于是,我们看到了许多教师在教育生活中的“苟且”,将追求降低到“为稻粱谋”的层面。虽然,我们不应该嘲笑一个人为了生存而从事某种职业,但一个人的高贵往往体现在“从生存的卑微中,看到其神圣而美好的一面”。而这“美好的一面”,涉及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这种心灵世界形成的精神张力,足以将人从“苟且”的现实世界导向自我救赎,从而在“眼前的苟且”中看到职业的“诗和远方”。教师的教育生活内部虽然时而会出现矛盾和困惑,却更多弥漫着温馨与幸福。这让我想起了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一书中的论说,尽管教学的过程困难重重,但教师的可贵之处正在于看到了艰难,而选择敞开心灵,勇往直前。如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中所言:“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一名优秀的教师绝不会止步于对教学技术的追求,绝不肯放弃对自己的教学主张的探索。如此,教师的教育生活就会一下子从技术层面跃升至一种诗性的精神状态,充满理想主义的气息和浪漫主义的情怀。这样的教学面对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人”本身;这样的课堂关注的不仅是教学的设计,而且是学生探索的热情;这样的课程学习,往往超越了课堂的狭窄时空,走向了更广阔的生活世界。这样的教学过程即是教师建立自我教学尊严,与学生共同创造融合彼此心灵世界、走向远方的美好体验。德国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临终时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上写着:活过,爱过,写过。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常在心里这样问自己:除了苟且,我有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吗?(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三水校区)

篇三:走向教学的“诗和远方”

2综合论坛阅读文本大多是编者精心挑选的佳作,不仅是语言知识的载体,同时还能传递思想、表达情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思想内涵。而如今,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总是走程序,忽视了阅读文本自身的价值,连带阅读课的活动设计也变得牵强附会,成了师生面前令人头疼的“苟且”。1 直面阅读课现状,分析“苟且”成因目前,在以提升考试成绩为准绳的应试教育下,教师针对阅读课的教学通常有两种处理模式。第一种,教师花一个课时进行阅读教学。按照Pre-reading---Skimming----Scanning----Language points 这样的步骤授课,如果是公开课,最后一个步骤常会改成Discussion,或者是完成一项任务。第二种,针对那些比较复杂的阅读文章,教师通常会将阅读课分为两个课时进行处理:第一课时梳理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第二课时梳理语言点。不少教师在阅读课的第一课时,采用公式化的流程设计,把阅读文本看作是训练学生阅读技能的载体。一节课下来,学生体验不到阅读材料自身独有的文本价值。而到第二课时,教师又常会孤立地讲解语言知识,枯燥乏味,毫无乐趣可言。2 挖掘阅读文本价值,让阅读摆脱“苟且”尴尬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外语课程的性质定位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程效堂、刘兆义(2008)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有四点:(1)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技能,(2)在篇章中学习语言知识,(3)了解信息,丰富知识,(4)欣赏,获得乐趣。阅读文本不仅仅涵盖了传统的字母、单词、句子、段落和篇章的知识符号,还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各种文体。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挑细选、几易其稿而成。这些阅读文本承载着语言知识、语言文化及深刻的思想内涵。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只有走进文本,将文章意义与语言形式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有效阅读教学。在重视人文素养的英语阅读课堂中,师生赏析阅读材料,体验作品的情感,领悟作品的精妙,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成为了积极主动的阅读者。通过阅读文本,学生了解另一个世界,既开阔了视野,也能帮助提升世界观、人生观,更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3 丰富阅读课活动设计,让阅读走向诗和远方3.1 直截了当,挖掘文本内部信息资源教师在导入阅读文本时喜欢用一些照片或视频材料,在公开课时更加。但是这样的导入,只能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并没有多大的实效。有时整个阅读准备阶段就要耗时不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学生走进文本的时间。我们的导入是为了让学生自然地过渡到要学习的阅读文本,如果花太多的时间去导入,未免有点喧宾夺主。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1SectionB的“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时,首先映入学生眼帘的是一幅图片,这是一个专业登山员在烈日下攀爬悬崖的一个剪影。学生常常会把日常的爬山和专业的登山混为一谈,看了图片后,立马对登山运动的专业和冒险精神肃然起敬,对这项危险又令人激动的运动项目产生了兴趣,而且可以在引入时就把take risks,exciting和dangerous教给学生。此外,可以让学生说说这项运动给人的感觉,或者问问他们想不想体验一下这项运动,并交流下他们的理由。同时还可以问一些问题,如照片中的人是谁?他在哪里?如果遭遇危险,你会怎么做?如果失去一只手臂,还能登山吗?这样的引入,自然又贴近文本,为后面的教学设置了很好的背景铺垫。3.2 由表及里,帮助学生深层理解文本笔者所说的由表及里是指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从语篇中获得文字信息和阅读策略,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积极的情感态度。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1 时,编者把两篇Jane在马来西亚槟城的游记放在一起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写游记的范本,整篇文章是按时间顺序写的,以马来西亚槟城为地点背景,而且两篇游记在内容上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借此可以训练一下学生对比阅读的技巧。根据文本特点笔者在阅读中阶段设计了以下一些活动,引领学生由浅入深走进文本,领悟并感受文本。(1)拟写文章标题。(2)在比较阅读这两篇文章后,完成一个表格。(3)赏析文本中的好词好句,进行朗读体验。3.3 学以致用,开展文本拓展活动不少教师在阅读拓展阶段都喜欢设置一些开放性的任务来升华主题。设计的开放性问题必须是在学生充分领悟了文本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展开的探究活动。脱离文本的讨论活动即使放在阅读前进行,学生的产出也差不多。阅读后阶段的活动要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重组、加工和内化。八年级上Unit8“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学习了如何制作香蕉奶昔文本之后,教师可以现场做香蕉奶昔,课前准备好各种水果和榨汁机,先由教师来示范,然后给学生品尝,品尝完之后再由学生来操作,一位学生操作,一位学生站在旁边用英语来解释每一个步骤,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想和发自内心的英语主动输出,达到学以致用;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不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高晓松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也想说,阅读课不只是眼前的文本考点,还有诗和远方。参考文献:[1]吕良环. 初中英语教师课堂口头指令语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D]. 2011.[2]王文珍.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OL]. 2012.让阅读走向诗和远方

  ——基于文本解读的阅读课活动设计浅谈

 ◆ 李丽(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西藏民族中学 浙江 绍兴

 312000)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的课堂教学实际,从阅读前阶段、阅读中阶段、阅读后阶段这三方面的活动设计入手,对如何引领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提高人文素养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阅读教学;活动设计;人文素养万方数据

推荐访问:走向教学的“诗和远方” 远方 走向 教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