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内地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策略探析9篇

发布时间:2022-08-18 14:00:09 来源:网友投稿

内地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策略探析9篇内地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策略探析 ┃2009.6下魅力中国┃为进一步加强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和培养工作,去年二月,**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参照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地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策略探析9篇,供大家参考。

内地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策略探析9篇

篇一:内地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策略探析

009.6 下 魅力中国┃为进一步加强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和培养工作,去年二月,**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参照内地**高中班选派管理教师的形式,向承担**少数民族学生培养任务的内地高校选派管理干部。笔者作为选派人员之一,于2008 年 3 月份被派到华中科技大学开始开展**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主要工作是协助各级领导、老师和辅导员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及服务工作。现结合自己一年多的经验,在此对华中科技大学**籍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探索及经验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关于华中科技大学**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调查( 一 ) 基本情况华中科技大学**籍少数民族学生共计118 人,分布于学校14 个院系中。其中:维吾尔族71 人,哈萨克族19 人,回族18,蒙古族3人,乌孜别克族 2 人,俄罗斯族 1,达斡尔族 1人,锡伯族3 人。( 二 ) 思想政治状况这批**籍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稳定,积极向上,能做到遵纪守法,学习认真刻苦,学习生活已经能够融入校园大环境中。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出于自身的民族感情和民族习惯,有本民族意识,但他们能理性地看待本民族的意识,他们不过分渲染本民族的民族意识,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但有时自控能力、自我塑造、创新、竞争等方面较弱。( 三 ) 学习状况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从民族集居地来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地缘、年龄、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听老师授课存在较大困难,主要靠自学来完成学业。一些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普遍反映在一些基础课程,如英语、数学等科目上力不从心。为此学校开设了基础课程补习班,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单独辅导。但是也有部分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有“吃不饱”的情况发生。他们完全没有必要参加补习班的学习,甚至补习班会打乱他们既定的学习计划。( 四 ) 生活方面大部分问题体现在伙食方面。有的清真食堂没有配备专门的穆斯林厨师,有的清真食堂中,有大量的汉族同学在那里用餐,导致食堂饭菜供应不足。其次,是由于语言,地缘以及生活习惯上的差异,部分**少数民族同学难以和周围人交流,产生孤独和戒备心理。再次,一部分学生对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上有自己的见解。最后,就是部分同学来自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二、加强**籍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 )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政治思想队伍的培养随着国家对西部大开发培养更多科技人才的要求,今后**少数民族学生的数量也会增多,需要有一批了解党的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工队伍。这方面教育管理人员的培养和教育,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派出部分政工干部到**高校进行交流和学习。同时可以有计划引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相关民族政策专业的毕业生担任专职学生工作干部,定期对专职干部进行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培训。要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经常组织学生工作干部学习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少数民族知识,了解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以便正确、及时处理学生中出现的民族和宗教问题。( 二 ) 充分发挥“两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基础相对薄弱,而大学里的思想政治教育均是运用汉语进行教学。由于语言障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两课”各门课程中的有关理论听不懂、理解不了。这就要求从少数民族同学的实际出发,结合理论学习,针对当前的形势和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紧密联系少数民族的思想和社会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三 )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首先,将民族学生的预科学习放在学生即将升入的本科院校进行。学生从高中直接进入教学水平较高,人文素质较强的高校进行预科学习,对于民族学生尽早适应大学的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都有积极作用。其次,重视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一方面,招生时在保证完成计划和质量的前提下,侧重考生的数理化成绩,可以制定高于**标准的录取标准;另一方面,学生在预科的第四学期安排数理化课程,并将成绩作为预科结业的必要条件。同时,学校可以筹集专项的奖励基金,对比较突出的少数民族学生予以奖励,从而促进其积极性。( 四 ) 准确把握学生实际困难,加强规范管理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偏远地区,多数为贫困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他们承受着经济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卑和自尊交织的矛盾心理的双重压力。为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各校应在除了常规“奖、贷、减、免、勤、资、补”等助学体系、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外,还在评选各项奖学金和安排勤工助学岗位时,适当向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倾斜,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同时,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另外,要认真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引导工作。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数量多且集中的预科班学生,是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大家既需要关注像普通学生一样的思想教育,同时也要考虑到其特殊的民族背景,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参考文献:[1] 倪培强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新 [J]. **师范大学学报 ,2005,(1):51-55 。[2] 亚力坤 . 浅谈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6,(6):32-33 。(作者单位:**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对华中科技大学**籍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探索⊙ 吐尔逊·塔瓦库力摘要:少数民族学生因为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就变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尤其是在内地高校更为突出。

 加强对**籍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现实、意义重大的课题。

 本文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籍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内地**籍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路。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47

篇二:内地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策略探析

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策略探析

  摘 要:随着内地高校**学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做好**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服务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文章着重以吉林省高校为范围,分析讨论了当前**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服务管理现状,并尝试提出思路对策,建议从提高思想认识、强化队伍建设、建立帮扶机制、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就业指导等方面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关键词:内地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

 2014 年第二次中央**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内地高校对**籍少数民族学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根据 2016 年1 月内地高校支援**第七次协作计划工作部署会议精神,2020 年仅协作计划招收的**少数民族学生数将达到 1 万人,此外还包括大量内高班、内职班与统招生。这将对内地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服务管理、教育教学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吉林省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服务管理现状

 梳理

 目前吉林省高校就读的**籍少数民族学生生源主要来自**的统招生、协作计划生和全国其他省市的内高班学生,高校就读**籍少数民族学生生源稳定,在校就读学生人数呈递增趋势。相对来讲,内高班生源有在内地较长时间学习生活的经历,更容易尽快融入大学生活,但其他两类学生则普遍存在融入感不强的现象,集中表现在学业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足,情绪波动较大、心理活动丰富,社交范围狭窄、课余生活单调,就业观念保守,创业能力不足等方面。各高校高度重视**籍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做到了思想自觉、责任自觉、行动自觉,积极探索教育服务管理举措,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主要举措和取得的成绩

 1.教育服务管理机制初步建立。近年来,吉林省各地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出台了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实施意见、工作细则,初步建立了教育服务管理机制。2018 年以来吉林省每年招取一定数量的**籍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专人服务管理。部分高校探索设立专门的服务管理办公室或工作室(站),

 并支持专项经费,推行精准化、个性化服务管理,加强了校方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也建立了其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为**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

 2.服务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学校相关管理人员、辅导员、班主任等通过参加国家教育部教育司开办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专题培训班、吉林省教育厅组织召开的全省民族文化节经验交流及培训会、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经验交流会、**维吾尔自治区举办的**学生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培训班等,不断加强学习有关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了解**发展与稳定形势,学习掌握**“四史”,了解相关政策和规定。既有理论知识学習又有实践经验交流,逐步提高了**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服务管理能力水平。

 3.思想政治教育常抓不懈。近年省内各高校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通过讲座、报告、深度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切实引导**籍少数民族学生树立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五个认同”、树立“三

 个离不开”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抵御和防范“三股势力”和宗教极端思想向校园渗透的能力。

 4.针对性开展法治教育和网络安全教育。常年开展法制教育和网络安全教育,通过形势政策教育课、座谈会,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宪法和法律,明确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和严禁宗教干预教育的法律规定,引导少数民族学生遵纪守法,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倡导文明上网,规范网络言行,引导少数民族学生自觉远离涉恐涉暴信息,避免接触或者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和民族分裂思想,形成自觉抵制“三股势力”的渗透、拉拢、煽动的氛围。

 5.主动交往交流交融氛围日渐浓厚。目前省内各高校实现了**籍少数民族混班混宿全覆盖,各族学生学在一起、住在一起,近距离接触日益频繁。经过学校的大力宣传教育,组织各类民族团结主题文体活动,如吉林大学组织举办的每年一届的大学生民族文化节等,进一步加深了各族学生相互了解的程度,内地学生与**籍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少,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不断加强。**籍少数民族学生加入学生社团、担任学生助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参加人数逐年增加。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吉林省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1.校园“去宗教化”有待进一步规范。内地学校非常重视尊重不同民族学生的饮食习惯问题,但由于对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维吾尔自治区政策相关政策的不了解和认识上的不充分等原因,加之内地学校学生构成的复杂性,**生、内地生、留学生等,造成在考虑学生饮食习惯时让宗教渗透搭了便车,这典型地体现在部分学校食堂还一定程度上存在明显带有宗教色彩和含义的标识。

 2.思想动态关注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籍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初入大学,远离长期生活的家乡,情绪波动大,这就需要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内派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去,开展谈心谈话,通过聊天、谈心、交朋友,增进情感交流,准确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真实思想,尤其是对敏感问题的真实看法,以及行为动态。

  3.学困生学业帮扶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籍少数民族学生存在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困难的学生较多,这是一个共识性的问题,各校也针对此问题采取多样举措,开展帮扶,帮助学生提升。如长春工业大学的“学习帮帮团课业辅导班”、吉林大学的“**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课外学习辅导班”、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举行的“MHK 模拟考试”等。但到目前为止仍未有非常成熟有效的经验,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长效性不足、坚持性不够,往往是虎头蛇尾或者是重结果轻过程。

 4.民汉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有待进一步深化。如前文所述,目前,内地高校混班混宿已基本做到了全面覆盖,民汉学生接触更趋频繁,各民族学生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氛围日渐浓厚。但依然存在交往交流交融不充分的问题,尤其是**籍少数民族学生抱团现象非常明显,所以如何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交往范围,深化民汉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仍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思考的课题。

 5.就业创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各校都积极开展了就业创业能力培训,但由于**籍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基础差、适应能力不足等原因,就业创业能力较差,学校

 针对性开展的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专项培训较少,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就业的比例还很低。

 二、内地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服务管理策略的思考

 依托内地优势教育资源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就需要从根本上加强**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服务管理。

 (一)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严字当头、爱字当心、细字把关”教育理念,以“教育细化、服务细致、管理细心”为具体工作思路。内地高校从事**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人员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对**区情、社情及民族、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深入了解,掌握**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文化的差异性,迅速改变以往不太懂、不太会、不善于管理的问题。严格执行学校管理制度,逐步形成敢管、会管、管好的状态。

 (二)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尽快配齐配强**籍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目前部分高校已按照一定的比例配

 置了专职辅导员,但部分学校迟迟没有落实到位。专职辅导员有着和**籍学生相同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能较准确地把握**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助于提升教育管理水平。二是充分借助**内派服务管理教师力量。自 2000 年开办**内高班以来,**向内地承办内高班、内职班及相关高校派出服务管理教师,累计近万人次。内派服务管理教师大多来自**各地州教育教学管理一线岗位,长期从事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服务管理工作,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极大地推动了各学校**学生的教育管理能力。内地高校应充分借助内派教师力量,加强专职辅导员培养工作,安排专职辅导员与内派教师“结对子”,开展“点对点”的帮培,充分发挥内派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三)建立帮扶机制。加强对学困生学业帮扶辅导。每学期开学,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普查工作,对学业后进学生提出学业预警,并开展学业辅导,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逐步建立互帮互学互助制度,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内派教师对家庭有突然变故、学业成绩薄弱、家庭经济困难、思想波动异常的学生及时给予关怀和指导。加强学生思想状况和动向的了解,加强帮扶教育工作,协调建立“一对一”结对

 联系,可以由辅导员、班主任、内派教师,和思想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的高年级学生骨干、党员学生与**籍少数民族学生“一对一”结对联系,在学业提升、语言学习、生活适应等方面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

 (四)优化育人环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组织召开民族文化交流、民族团结一家亲等主题交流班会、座谈会等,由**籍学生向大家介绍**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增强周邊同学对**的认识和了解,便于互相尊重,拉进学生间的距离。组织举办大学生民族文化节、民族文化艺术活动周活动等,通过举行文艺晚会或者演出活动,鼓励各族学生积极参与,展演本民族文化艺术,展示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在这些活动中认识自己,扩大人际交往圈子,快速融入内地高校的文化氛围,促进各民族师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五)加强就业指导。对**籍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缺乏就业准备等问题,高校应开展相关针对性的少数民族学生求职创业专场培训。在学业教育中,注重加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也尽早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启蒙,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预期,找准职业定位。进一步改变就业观念,鼓励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

 的同时考取行业企业认可度高的多种类型的培训(或认证)证书。积极引导学生就业观念转变,鼓励应届毕业生考研,鼓励毕业生参与“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引导毕业生到内地就业创业,对于有意向在内地工作的学生,学校就业部门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向有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学生适当予以经济补贴,提高内地就业率。

 [参考文献]

 [1]杨建莺等.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4(9).

 [2]董光柱等.**生服务与管理方法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8).

 [3]王雪.初探内地**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J].学理论,2017(4).

篇三:内地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策略探析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交往现状及对策冉红卫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交往现状及对策101冉红卫I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上海201620摘 要:民族交往是民族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是促进民族交融、民族团结的必要途径。加强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交往,有助于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与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在深入了解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交往现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增强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交往实效的对策:加强教育引导,树立积极向上的交往观;夯实交往的文化基础,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加强情感交流,促进心灵契合;培养民族团结进步典型,引领民族交往;建立相互嵌入式交往环境,做好重要交往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关键词: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交往中图分类号:G64l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034(2020)02—0101—05民族交往是民族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是促进民族交融、民族团结的必要途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非常重要,它关系着国家的稳定,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民族团结,必须重视民族交往,促进民族交往。当前,我国有数以万计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高校求学,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会回到**工作,他们在内地高校求学期间积极向上的民族交往,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进而更好地融人中华民族大家庭。本研究通过调研深人了解了当前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交往的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增强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交往成效的对策,以促进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及更好地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一、民族交往对促进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发展和融入的价值(一)民族交往及其价值交往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很多著作中都有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人的活动的全面性,取决于人的交往范围的扩大旧J。民族交往,是社会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接触、交流和往来以及民族关系的协调,即指民族联系中的互动和民族关系的整合过程,也就是民族生存和民族发展的一种方式”∞j。民族交往是民族关系的基础,“没有民族交往无所谓民族关系”H J。马克思主义民族交往理论认为,民族交往有着重要的价值,它不仅能促进民族及其个体成员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还对民族关系发展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民族交往有助于消除民族差别,从而为民族融合创造条件””J。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并在民族平等基础上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正确道路。2010年,胡锦涛同志在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衡量民族工作成效的“四个有利于”重要标准,“有利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其中之一M J。2014年第二次中央**工作座谈会及中央民族工作会上,***总书记进一步提出“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思想和措施"j。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在不断巩固发展的同时,也万方数据

 102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十分复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民族交往,采取切实措施促进民族交往,增强民族交往实效。(二)民族交往促进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与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近年来,我国很多内地高校参与**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培养工作,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高校求学。据报道,“自1989年国家启动内地高校支援**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协作计划以来,内地高校已经累计招收**少数民族学生6.4万余人,培养毕业生2.9万余人,他们绝大多数回到**工作,已成为**各个行业的骨干力量。”¨1截至2016年7月,通过“协作计划”“统招计划”“内高班计划”等各种途径考入内地高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已达6.7万余人,涉及内地400余所高校一J。内地高校办学条件、教育水平相对优越,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由于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也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往环境。事实证明,在内地高校学习期间,**少数民族学生积极与汉族学生和其他民族学生开展交往,在交往中提高了普通话水平,学到了好的学习方法,开阔了眼界,进而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也正是这种积极的民族交往,使得他们能更好地了解国情,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让他们能很好地融人中华民族大家庭。因此,内地高校应该重视民族交往的价值,为民族交往创造良好的环境,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开展民族交往,通过民族交往、交流,融人中华民族大家庭。二、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交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交往现状,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课题组在上海、江苏、湖北、黑龙江、贵州5省市lo所高校开展了抽样调查。所选省市中有东部沿海省市、西部省份、中部省份,所选高校包括2所985高校、4所21 1高校、4所地方高校,所选省市和高校具有代表性,抽样调查结果基本可以反映总体情况。调查共2020年6月第20卷第2期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9份,问卷回收率为97.8%,其中有效问卷477份,问卷有效率为95.4%,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本次调查还组织访谈22场次,访谈学生127人,访谈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2。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从交往认知与意愿、交往对象及频度、交往方式与内容以及交往实效等方面了解了当前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交往的现状,通过访谈探讨了影响因素并听取了对策建议。表1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Ⅳ=477)单位:人表2访谈调查对象基本情况(Ⅳ=127)单位:人(一)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交往现状1.交往认知与意愿调查显示,内地高校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都认同交往的重要性,因此愿意积极参与交往。对于“如何评价与汉族学生交往的重要性?”,77.9%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很重要”,16.4%认为“比较重要”。对于“你与汉族学生的交往意愿如何?”,68.6%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有很强的意愿”,20%表示“有较强的意愿”。访谈发现,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都认为,加强同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学生的交往,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融人中华民族大家庭。以上调研和访谈结果表明,对于与汉族学生的交往,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有很强的意万方数据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交往现状及对策冉红卫愿与积极正向的评价。2.交往对象及频度调查显示,71.4%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自己的交往对象“既有本民族或风俗习惯相近的学生,也有很多汉族学生或其他少数民族学生”,远高于“主要是本民族或风俗习惯相近的学生”或“仅限于本民族或风俗习惯相近的学生”。关于与汉族学生交往的频度,69.5%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自己“经常与汉族学生交往”,只有9.8%表示自己与汉族学生“很少交往”或“没有交往”。这表明,在内地高校,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的交往对象都包含汉族学生,且与汉族学生的交往活动总体上是频繁的。3.交往方式与内容调查显示,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交往,目前主要通过班级活动、学习活动、社团活动等几种方式进行。调查还了解到,网络交往,比如通过微信、QQ等网络平台进行交往,已经成为当前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交往的一个重要渠道。调查显示,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交往交流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37.2%)、班级事务(30.5%)、社团工作(18%)以及兴趣爱好(10.6%)等。而对于“你与汉族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情况(主要指交朋友、恋爱等行为)”,50.4%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很少”,33.7%表示“从来没有”,只有11.2%表示“有一些”。关于“你会和异性汉族学生谈恋爱吗?”,高达76.2%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不会”。另外,通过对汉族学生的访谈发现,对于“你与**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情况(主要指交朋友、恋爱等行为)”,大部分汉族学生表示“很少”或者“从来没有”,将近80%的汉族学生也表示不会与**少数民族学生谈恋爱。可见,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交往缺乏情感交流。4.交往实效分析调查显示,关于“你是否有关系很好的汉族学生朋友?”,14.7%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有,而且很多”,67.5%表示“有一些,但不多”或“很少”,17.8%表示“没有”。关于“你如何评价与汉族学生交往的效果?”,24.3%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很103好”,45.3%表示“较好”,30.4%表示“不好”。可见,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对于自己与汉族学生交往成效的总体评价是不高的。以上几个方面的调查数据表明,在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交往意愿积极,交往活动频繁,但他们的交往更多地集中在学习与一般事务等浅层次领域,缺乏深层次互动,双方的情感交流不够,交往实效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二)影响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交往实效的主要因素1.民族心理距离“民族心理距离”,是指在族际交往环境中,不同民族之间因民族文化、民族认知、民族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的交往主客体彼此在心理上对其他民族产生的距离感与隔阂感H 0|。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正确引导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然而,一些民族交往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民族心理距离,这种心理距离在**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往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少数民族在文化、风俗、语言、饮食习惯等方面与汉族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民族心理距离的产生。在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交往实效不高,民族心理距离的存在便是一个重要原因。2.社会环境影响信任是促进人际关系融洽和社会秩序良性循环的重要前提,是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社会基础。中国与世界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证明,信任对于促进民族关系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当今各民族基本上形成一种信任关系,但可能导致民族间不信任的因素仍然存在。111]乌鲁木齐“7·5”事件以及其后三股势力挑动的暴恐事件更是对**信任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造成了不利影响¨2|,这种影响也表现在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交往中。无论**少数民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都觉得民族间的信任不够,交往中有一层难以突破的壁垒,使得交往很难加深情感,难以达到真正的交融和民族团结的目的。因此,探索增强民族交往实效的对策,即如何通过民族交往交流增进民族交融,是当前内地高校新万方数据

 104疆少数民族学生民族交往亟待解决的难题。三、增强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交往实效的对策当前,我国的民族工作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和前景,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3]。内地高校要进一步认识到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采取切实措施,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民族交往实效,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并融人中华民族大家庭。1.加强教育引导,树立积极向一J!:的交往观内地高校应该重视交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价值,重视民族交往在增进民族团结上的作用,加强对包括少数民族学生、汉族学生等交往主体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交往观。要教育引导学生通过交往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更要通过民族交往交流促进民族交融。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增强“五个认同”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把他们培养成自觉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骨干力量。2.夯实交往的文化基础,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14]252文化隔阂是造成民族交往困难的重要原因。**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高校上学,面对全新的文化环境,他们在交往中必然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要增强民族交往的成效,首先要建设好有利于交往的文化氛围。高校应教育引导各民族学生尊重彼此的民族文化和习俗,这将有助于消除文化隔阂,增进民族交往和民族团结。更加重要的是,“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14忙52,因此,高校要引导**少数民族学生与其他各民族学生一起,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建设各2020年6月第20卷第2期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3.加强情感交流,促进心灵契合增强民族交往实效与促进民族团结,关键在于各民族的情感交融、心灵契合。为此,所有交往主体都需要用心、用情参与交往交流。**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上学,远离父母和亲人,面对陌生的环境,面临学业或生活上的困难,他们特别需要关心和照顾。因此,内地高校的老师和学生都应该更多地关心、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看待,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内地高校可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为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安排一些老师和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为他们...

篇四:内地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策略探析

以上海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分析他们的总体心理适应情况,并对其文化心理适应、学业适应以及人际交往适应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对策:采用合力育人模式,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培育和塑造积极人格,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自我教育;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内在动机。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的现状与对策—— — 以上海高校为例62文 / 周源源 洪汉英上海各高校招收的**少数民族学生中,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占多数。为了了解他们的总体心理适应情况, 并对其文化心理适应、学业适应以及人际交往适应的现状进行分析,笔者对上海高校中的部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总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问卷143份,有效问卷达到95.3%;其中男生78 人,占54.5% ;女生65 人,占45.5%。同时,为进一步了解心理适应问题的根源,还深度访谈了10名学生,男生和女生分别5人,其中维吾尔族学生7人,哈萨克族学生3人。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对策。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总体心理适应情况一方面,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总体心理适应能力还是较强的。调查显示,认为自己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非常强的大学生比例为14.9%,比较强的占52.2%,一般的占9.3%,较差的为10.3%,非常差的占13.3%。进一步考察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时发现,17.1%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很快适应学习生活环境,72.3%的学生认为自己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慢慢适应,只有10.6%的学生认为自己很难适应。另一方面,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环境还是存在一定的不适应,具体表现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心理体验等诸多方面。这些不适应不仅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自身成长等因素所致,更是由于文化适应不良造成的,因为他们在大学生活中还要经受强烈的文化冲击。访谈中,大部分学生都提到,因为自己显而易见的外貌特征以及不太流利的汉语水平,总感觉会被身边的同学贴上少数民族的标签,这也导致他们在学校的生活中产生心理不适应。这种心理不适应不仅表现在外显的语言交际和生活习俗上,还表现在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等内在冲突带来的一系列心理体验上,而这些对他们的心理感受和行为导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现状分析文化心理适应现状分析。文化心理适应是指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的文化不同的异质文化后,个体基于本文系2014年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定向委托项目“**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项目编号2014- D- 163)

 的阶段性成果。**专业 SPECIALIZED OPINION ·育人DOI:10.16855/j.cnki.zgmzjy.2016.01.032

 63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作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心理调适与行为调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奥博格在1960年首先提出“文化休克”这一概念,将其界定为“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症”。此外,跨文化心理学家拜瑞也从文化抉择角度提出了文化适应的四种模式,分别为“消极固守” “盲目顺应”“积极整合”和“边缘化”。调查显示,在“如何看待本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融合”的问题中,表示“完全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对主流文化了解比较少,也不愿意去了解的”占26.9%,这些学生处于“消极固守”阶段,即弱势文化群体中的个体如果想一味地维持母体文化,他们就会尽量避免同主流文化互动,在文化适应上选择“消极固守”的文化分离模式。没有学生选择“不认同本民族文化,只对主流文化感兴趣”这一选项,即“盲目顺应”。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同时也愿意去了解并接受主流文化的占66.5%,这些学生处于“积极整合”阶段。对本民族文化或者国家的主流文化都抱有无所谓态度的占6.6%,这些学生处在“边缘化”阶段,个体既不想维持母体文化,又不想与主流文化积极互动。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文化适应是积极主动的,但仍有部分学生采用消极的文化适应模式。学业适应现状分析。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总体学习情况的调研中,“客观评价你自己的学习成绩”,无人选择“成绩非常好”,选择“成绩较好”的占5.3%,选择“成绩一般”的占48.8%,选择“成绩较差”的占34.1%,选择“成绩非常差”的占11.8%。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处在成绩一般或者较差的群体中,整体的学习状况不太理想。在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中,选项主要分布情况如下:语言障碍(92.4%)、思维习惯差异(43.2%)、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89.7%)、学习动力不足(58.9%),由此可见,语言障碍以及学习方法的运用不当是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的主要求助对象”的调研中,各种回答所占比例如下:向老师求助(32.1%)、 向 身 边 的 汉 族 同 学 求 助(19.3%)、 向 本 民 族 的 优 秀 学 生 求 助(11.4%)、自己努力解决(27%)、不愿意想任何办法去解决 (10.2%)。在对学习动机的进一步访谈中,接受访谈的所有学生都提到,学习主要是为了让自己以后过得更加幸福,其中有9名学生提到是为了父母以及家人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只有2名学生提到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这一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属于外在的,内在动机的激发不够,而通常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更为持久和稳定。另外,大部分接受访谈的学生提出,因为自己在招生计划中属于定向生(上海市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招收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是定向生),而**教育厅又不会专门为定向生解决就业,加之地区经济的结构性差异,**地区对部分专业人才的需求并不大,所以这些学生认为专业学习再优秀,回**的就业竞争力也不够,这也是他们学习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人际交往的适应现状分析。调查显示,在回答“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是不同民族交往的主要障碍”时,95.3%的学生认为交往障碍的首要因素是语言。对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与班级同学的相处情况的调查显示,选择“能与班级同学和谐相处”的占64.2% ,“与班级同学关系一般”的占19.5%, “与班级同学来往很少”的占9.2%,“与班级同学偶尔有冲突”的占7.1%,没有人选择“与班内同学经常发生冲突”。在与寝室同学的关系中, “与寝室同学能和谐相处”的占46.8%, “与寝室同学关系一般”的占36.7%, “与寝室同学偶尔有冲突”的占16.5%,没有人选择“与寝室同学经常发生冲突”。人际交往通常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交往是表面化的交往。表现为一般性的礼貌、客气等。第二个层次的交往是利益交往。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或共同本文作者之一洪汉英(右二)与**少数民族学生谈心。洪汉英 供图专业 SPECIALIZED OPINION ·育人

 64的利益在一起打交道,这种交往会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比较现实,直接涉及人际交往中的本质核心—— —利益问题。第三个层次的交往则是精神交往。这种交往是关于道德、信仰、原则、感情、友谊等方面,是一种高层次的交往。也可以把这三种交往分别称为混合型关系、工具型关系、情感型关系。在对学生的访谈中发现,目前高校在安排宿舍方面,基本不采用单一民族住宿的形式,而是采取不同民族混居的形式。访谈结果表明,虽然大部分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问卷调查中表示,能和班级同学或者寝室同学较为和谐地相处,但这种和谐主要体现在表面化的交往上,很难达到第二个层次,而第三个层次的交往就更加少见。他们主要的人际圈设置在本民族内部,在本民族内部基本以第二、第三层次的人际交往为主。进一步访谈发现,他们认为在和其他民族学生的交往中存在一定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对交往的回避、恐惧,在交往过程中不自信,交往的范围狭小以及对别人的言谈举止特别敏感,容易将人际问题上升到族群问题等。提升内地**少数民族学生心理适应力的策略采用合力育人模式,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首先,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要多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多方位关怀。要由过去只注重从扶贫、救济和助学的物质层面上提供支持,转为注重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从思想上、情感上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关怀。正如美国国家教育学会前会长内尔·诺丁斯指出:“显而易见的是,受到关注的时候,学生们愿意为他们喜爱和信赖的人而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其次,将家庭教育纳入合力育人的范畴。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基础,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深远。**少数民族学生社会化的成长环境更加特殊和复杂,他们一方面要受到本民族文化系统的约束,另一方面又要适应现代主流文化系统的发展要求。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宗教知识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家庭教育,由此可见,家庭成员对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意向的引导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包括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家庭经济困难的程度等,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办法,以最大限度地将家庭教育纳入合力育人的模式中。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就利用家访、优秀家长评选等手段和方法,将家校教育有机地结合,建立家校合力育人的长效机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培育和塑造积极人格,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自我教育。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强调挖掘人的潜能,从一种全新的角度来阐释心理学,提出了全新的人格观。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结果可以看出,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因为文化差异、家庭经济困难、学业中存在的障碍等,导致其自信心受挫,自卑感加强,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他们在内地求学的困难,因此,通过一定的途径,引导他们培育积极的人格,提升情绪和自我管理能力,将有效地缓解他们面临的各种压力。首先,为培育和塑造其积极人格,教育者应树立积极的教育理念。积极教育把挖掘学生的潜力作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品质为最终目的。因此,教育者应该帮助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挖掘自己内在的积极品质,并在实践中对这些积极品质进行培养。其次,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自我教育。积极自我教育一旦生成,就会对个体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随着个人的成长,它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在日常的教育中要向学生传授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管理的方法,如运用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理论即ABC理论来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运用凯利的归因理论来解释事件和行为的因果关系。教会学生积极自我教育的技能,才能使他们更好地管理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内在动机。虽然大部分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有过内高班或者预科班的学习经历,但调查表明,语言障碍仍然是他们学习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障碍,因此,学校可以从实际出发,为他们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加强其语言能力或者思维习惯转变的训练。正如前文中提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集中在让父母、家人或者自己过上更为幸福的生活,这些学习动机都是外在的。通常而言,外在动机具有速效性、短时性以及较为被动等特点,在外在动机的激发下,很容易出现一种较为功利主义的目的,而当动机指向的目标难以达成时,人们通常就会出现偏离目标的行为。因此,教育者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如通过合理的专业课设置,设定“跳一跳,够得着”的阶段性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收获的快乐;除此之外,还要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创设平等互动的教学环境和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等。总之,要将学生的外部动机和内在动机很好地结合起来,从一个完全外控的学习行为发展为受到内部激励的学习行为。(作者周源源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学生辅导员、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洪汉英系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工作部教师、上海高校辅导员洪汉英工作室主持人)专业 SPECIALIZED OPINION ·育人责任编辑:赵岩

篇五:内地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策略探析

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tactics of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in Xinjiang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main channel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inority students in Xinjiang, and further perfects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 of emergencies and group events And other related rules and regulations; proposed the introduction of ethnology, religious related personnel, rich teachers and management team, breaking the Xinjiang ethnic minority religious beliefs of the shackles.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will elevate the high level university of Shaanxi province to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in Xinjiang to a new degree of theoretical and systematic, and make a strong contribution to promote the cau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Keywords:

 :

 Xinjiang Minority students;Loc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ituation Analysis;Implementation measures Thesis

  :

 :

 Theoretical Study

 万方数据

 目 录 I

 目

 录 1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研究意义 ...................................................................................................................... 2

 1.2.1 理论意义 ............................................................................................................ 2

 1.2.2 现实意义 ............................................................................................................ 3

 1.3 文献综述 ...................................................................................................................... 4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4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5

 2 **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理论 .................................................................................... 8

 2.1 教育管理理论 ............................................................................................................... 8

 2.1.1 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 ......................................................................................... 8

 2.1.2 教育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 10

 2.1.3 教育管理原则 ................................................................................................... 11

 2.2 加强**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意义 ............................................................. 12

 2.2.1 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 12

 2.2.2 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 13

 3 **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现状 .............................................................................. 14

 3.1 调查研究样本特征 .................................................................................................... 14

 3.2 **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情况 ............................................................................ 15

 4 **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成效及问题 ............................................................... 21

 4.1 教育管理的主要成效 ................................................................................................. 21

 4.1.1 完善少数民族学生发展服务平台 ................................................................... 21

 4.1.2 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且立场坚定 ....................................................................... 21

 4.1.3 相关工作被不同民族大学生认可 ................................................................... 22

 4.2 教育管理中的现存问题 ............................................................................................. 22

 4.2.1 教育管理意识欠缺 ........................................................................................... 23

 4.2.2 体制机制建设缺失 ........................................................................................... 23

 4.2.3 异域文化带来冲击 ........................................................................................... 24

 4.2.4 宗教信仰工作滞后 ........................................................................................... 25

 4.3 教育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 25

 4.3.1 教育管理工作认识不足 ................................................................................... 25

 万方数据

 目 录 II

 4.3.2 教育管理工作模式落后 ................................................................................... 26

 4.3.3 学生间特殊性认识不足 ................................................................................... 27

 4.3.4 教育管理队伍非专业化 ................................................................................... 27

 4.3.5 宗教信仰工作认识不足 ................................................................................... 28

 5 优化**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建议 ...................................................................... 29

 5.1 健全教育管理机制 ..................................................................................................... 29

 5.2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 29

 5.3 树立教育管理目标 .................................................................................................... 30

 5.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31

 5.5 改进宗教信仰工作 ..................................................................................................... 32

 6 结语 ...................................................................................................................................... 33

 致谢 .......................................................................................................................................... 34

 参考文献 .................................................................................................................................. 35

 附录 .......................................................................................................................................... 38

 万方数据

 1 绪论 1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生活着各具特色、不同风情的 56 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文化共同形成了辉煌的中华文明,少数民族文化更是中华文明中的瑰宝,值得我们在挖掘保护的基础上传承。我国的大部分少数民族栖息在边疆地区,交通闭塞、经济欠发达、民族间交往隔阂等因素制约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事业作为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途径之一同样受到了限制,特别是占我国国土面积近六分之一的**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种类多、分布范围广且多居住在自然条件较为复杂的地区,加剧了师资力量短缺,人才难以引进且流失严重的问题,阻碍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制约了民族团结和民族交流。

 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都尤为重视这个问题,曾在各种场合发表讲话、做出指示。

 1963 年,毛泽东在《**要做好经济工作和民族团结》的讲话中指出:“解决处理好**的汉族劳动人民与少数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相信和团结好劳动人民,处理好民族关系,遵守党的民族政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挂帅作用,同时要求汉族干部了解和学习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 [1] 。

 1987 年,邓小平在谈到与**有关的问题时,指出:“中国采取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解决民族问题,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这是我们自身的优势,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带来的优势。”[2] 。这次会谈的重要指示,奠定了**维吾尔自治区进行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1998 年,江泽民在多个场合曾反复强调:“我们的民族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保证了各民族人民团结友爱、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与我国的发展历史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相比,都带有进步性。”[3] 。他在着重强调民族平等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解决民族问题的同时提出了“三个离不开”原则,使其共同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有生力量。

 2012 年,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工作目标任务提出了明确的指示:“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走符合**实际的发展道路,推进**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

 ***同志在 2014 年 5 月举行的第二次**座谈会上特别强调到维护**社会的稳定,实现**地区的长治久安,根本在人,关键在教育 [4] 。同年 8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对民族教育需要实现新发展和新跨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16 年 12 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问题是万方数据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坚持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摆在全过程、全方位培养人才中的第一位,努力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局面”。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事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保障,更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少数民族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开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和我国教育事业的切入点 [5] 。

 细数建国以来**维吾尔自治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更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9 年实施内地高校支援**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协作计划;2006 年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开辟了**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全新局面。

 我国的高等教育政策也在随着时代和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而发展。地方高校逐年扩大对**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范围和力度,大幅度提高招生比例,为更多的**籍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地方高等院校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提供了机会;同时,针对**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就成为我国地方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陕西省作为支撑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省份,虽然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但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迅速、高等院校分布较多,成为**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最佳选择。**籍少数民族学生在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与汉族和其他民族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要求地方高等院校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管理工作时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陕西省教育厅和陕西省高教工委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6] 的相关要求,结合陕西省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水平等相关因素,重点支持与帮扶 10 所与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高等院校,具体为: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美术学院、西安工程大学、西北政法大...

篇六:内地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策略探析

18 年第 08 期总第 257 期 Teaching of Forestry RegionNo. 08 2018General No. 257doi :

 10. 3969/ j. issn. 1008-6714. 2018. 08. 003内地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盐城工学院为例孙     进(盐城工学院,江苏盐城 224001 )    摘   要:做好内地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盐城工学院**籍少数民族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关键词:内地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6714 ( 2018 )

 08-0005-03    收稿日期:

 2018-04-18作者简介:孙进( 1992 —),男,江苏南通人,助教,辅导员,硕士研究生,从事教育理论研究。    一、盐城工学院**籍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情况截至 2018 年 3 月,盐城工学院**籍少数民族在校生共计 79 人,其中男生 32 人,占 40. 5% ,女生47 人,占 59. 5% ;其中,维吾尔族学生 51 人,占64. 6% ,哈萨克族学生 12 人,占 15. 2% ,回族学生 7人,占 8. 8% ,其他民族包括锡伯族、蒙古族、藏族、土家族共计 9 人,占 11. 4% ;所学专业主要为财务管理、金融、食品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从生源地的分布来看,多集中于喀什、阿克苏、克州地区以及乌鲁木齐、伊犁等地,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喀什、克州地区农牧民的年人均纯收入都在8 000 元以下,来自这部分地区的贫困学生较多;从宗教信仰来看,学院**籍少数民族中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    二、盐城工学院对**籍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的基本经验与做法    学院非常重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实行了多项措施,教育和管理效果显著。学生处、后勤处、保卫处等相关部门已经特别召开了多次会议,采取了多项举措,比如“少数民族兼职辅导员会议”、南北校区清真食堂开办、穆斯林浴室的建造等。(一)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一直以来,学院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学校建立以分管校长———学生处———少数民族辅导员为主体的教育管理体系,形成了全体师生共参与的工作局面,使相关工作落到了实处。(二)丰富校园生活,增强学生责任感学校通过组织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增强学生责任感与归属感。在 2017 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我校为少数民族预科班成绩优异者颁发“ 2017 年优秀新生奖学金”;迎新生晚会上安排少数民族学生参加表演,突出民族特色;古尔邦节庆祝活动、中秋节庆祝活动,都让少数民族学生体会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三)在助学上向**籍少数民族学生倾斜掌握贫困**籍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情况,学校“奖补贷”、绿色通道、勤工助学等助学措施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上向这部分学生倾斜。(四)提高教师的教育管理水平通过培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管理水平。学校每年组织相关专家对全校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全体政工干部、后勤系统工作人员进行了少数民族知识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员工的教育管理水平。(五)沟通协调,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通过沟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为日常学习与生活提供保障。在**籍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生活及沟通交流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职能部门积极与学校— 5 —万方数据

 相关部门协调,寻求解决,并形成学生———少数民族辅导员———校级各部门的三级联动机制。在后勤管理处、物资处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穆斯林浴室已正式投入使用,运转正常,并获得穆斯林学生的一致好评;经与后勤管理处协调,清真餐厅在就餐窗口、品种及价格方面已有大幅改善,方便了学生就餐;教务处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困难问题下发相关文件,确定可以用《大学语文》和《中国历史》两门课程来替代《大学英语》等级要求,而且在所有课程成绩计算上用特定公式进行转换。    三、盐城工学院在**籍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管理者缺乏相应知识储备学院**籍少数民族学生分布在相关二级学院,由负责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籍内派教师和各二级学院辅导员共同管理。由于大多数二级学院辅导员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风俗缺乏相应的了解,难以深入了解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对他们的教育仍囿于固定的传统模式,因此效果不佳。另外,辅导员与学生家长存在语言方面的交流障碍,不能及时、有效地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存在的问题。(二)教育管理方式欠妥对于内地高校管理者而言,**籍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维族学生往往是重点照顾对象,在少数民族工作会议上多次强调一线辅导员需密切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动态。诚然,由于“三股势力”的影响,这部分青年学生成为被重点侵蚀的对象,近年来江苏部分高校也曾出现多起**籍少数民族学生动乱的事件,影响较为恶劣。正因如此,部分一线辅导员在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上“求稳怕乱”“降低标准”,过于谨小慎微,无形中使得这部分学生产生“应该被照顾”的想法,更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三)文化适应困难,小团体盛行首先,**籍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维族学生与内地学生语言背景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生在语言交流上存在障碍。其次,**籍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并且所用教材超过其实际能接受的水平,因此课堂上很难真正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另外,这部分学生来自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生活相对比较拮据,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在此背景下,“三股势力”组织趁机拉拢文化适应困难的民族大学生,夸大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以其信仰的伊斯兰教文化为依托,强化“我族”与“异族”分裂意识,割裂民汉关系,从而引导这部分学生走向极端。    四、对于加强盐城工学院**籍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及思考    (一)对于加强盐城工学院**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成效1. 全面掌握思想、学习、生活、信仰等情况通过调查研究,对**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特点、心理特征、地区文化差异、生活习惯、学习状况、宗教信仰等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为进一步增强对**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制定完善相关制度,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一切为了少数民族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原则,学校制定和完善了教育管理的相关制度。比如《盐城工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评比条件》中,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在奖学金评定中成绩等级和班级名额可适当放宽。3.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综合素质各二级学院主动搭建平台,鼓励少数民族学生成为学生骨干,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参加党校的培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这些工作使少数民族学生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视,自觉加强学习,同时也能够主动去影响教育本民族的其他同学。当前学校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干部,他们在学生工作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对于加强盐城工学院**籍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目前,盐城工学院正处于快速建设和发展之中,维护校园稳定、构建和谐文明的绿色校园是学校重点工作之一。**籍少数民族学生因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和风俗背景,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教育管理者在开展工作时应根据其实际情况,通过个性化的制度设计和切实有效的实施方式不断增强**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归属感。1. 逐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在学生处安排以及各二级学院的共同配合下,学校已经组建起一支相对成熟的少数民族辅导员队伍,重点负责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少数民族辅导员在管理上仍有较大问题,因此,学校层面应积极采取措施,集中对少数民族辅导员进行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培训,以便处理突发的民族和宗教问题。— 6 —万方数据

 少数民族辅导员与一般辅导员不同,在工作上更应讲究艺术,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既不过分接近,也不让学生产生很大的距离感;处理学生问题时,不能有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行;深入学生中间,掌握学生学习、生活动态,把工作做在前面。另外,应定期组织少数民族辅导员进行工作经验总结,探讨工作上存在的不足,加强合作与交流,从而摸索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逐步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2.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助困”体系**籍少数民族学生因文化适应困难出现语言交流障碍、产生自卑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更易成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因此加强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学校层面应针对**籍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完善心理预警系统,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状态;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心理咨询、访谈。学校近年来一直注重完善少数民族学生的“助困”体系,由于**籍少数民族学生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奖、助学金的评定审批、勤工助学工作上应着重向这部分学生倾斜,解决贫困学生生活上的困扰;往返路费补助、寒衣补助、遇突发事件学生补贴等工作要做细。3.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1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深度,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丰富自身的理论修养,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研究透;又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多引用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例证,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 2 )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相对于传统媒介而言,新媒体具有形式丰富多样、覆盖面广等优点,但也存在漏洞大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充分了解新媒体优劣势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的作用。在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当代大学生熟知的网络平台,如 QQ 群、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手段,让学生自觉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从而吸收正确的观点,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而面对网络上各类负面思潮的影响以及社会转型期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冲击,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改变教育思路和风格,在教育的过程中融入真情实感,将情与理有机结合,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参考文献:[ 1 ]张之明,王鑫 . 关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J ] . 北方文学, 2011 ( 8 )

 .[ 2 ]田玉宝,张琼琼,姜丹 . 内地**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沈阳工业大学为例[ J ] . 文化视野, 2016 ( 14 )

 .[ 3 ]杨琦 . 论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J ] . 社会纵横, 2010 ( 4 )

 .[ 4 ]马丽萍 .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乌鲁木齐五所高校为例[ D ] . 乌鲁木齐:**师范大学, 2010.[ 5 ]章继胜,张佩成 . 基于生态性大学理念的**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以正在建设生态性大学的浙江农林大学为个案[ J ] . 西北民族研究, 2011 ( 4 )

 .Study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XinjiangMinority Students in Mainland Universities——— Taking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SUN Jin(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Yancheng 224001 , China )Abstract :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intaining national unity and stability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of Xinjiang minority students in mainland universities. Taking Xinjiang minority students of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s the research object , on the basis of thorough investigation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 work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Key words :

 mainland universities ; student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Xinjiang ;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责任编辑:钱晓玲〕— 7 —万方数据

篇七:内地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策略探析

iddot;137·青年与社会 2019年9月上新时代下内地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路径探究马思源 迪妮尕尔·艾尔夏提 傅 蓉 艾克拜尔·卡迪尔(济南大学,山东 济南 250022)摘 要:因成长经历、学习方法、生活方式、语言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做好**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内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环节和难点环节。文章通过分析**籍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新时代背景下内地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可行路径。这对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及促进**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和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新时代;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是内地高校大学生中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群体,是促进**地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维护我国边疆安全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有生力量。“一带一路”是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战略提出要发挥**地区的特殊区位优势和开放作用,把**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推进**地区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受民族文化和婚姻风俗的影响,绝大多数**籍少数民族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回乡就业,这就要求高校不断培养一批又一批忠于祖国、政治过硬、维护民族团结、专业知识丰富、沟通交往能力强的**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回到**进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经过自 1999 年起 13 年的高校扩招,近年来全国高校录取人数和比例保持平缓态势,在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的普遍推广下,内地高校中**籍少数民族在校生人数不断攀升。因成长经历、学习方法、生活方式、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高校在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中遇到诸多问题。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路径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意义。一、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及问题分析(一)民族组成多,生源复杂根据对部分驻济高校的走访调查,目前驻济高校中来自**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由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壮族、蒙古族等组成,其中,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占绝大部分。在内地高校就读的**籍少数民族学生生源分为四类 :预科班升入、内高班考入、普通高考考入、对口援疆扶贫定向就业招录。不同的生源类型学生在学习上表现也不尽相同,其中内高班考入和普通高考考入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对口援疆扶贫定向就业招录学生学习能力次之,预科班升入学生的学三、建设企业文化、提升职工素质的价值企业充分重视建设企业文化以提高职工素质对其企业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作用。通过高效的推动其企业文化的建设能够有效的促使其企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并提高企业的各方面质量。那么相关的企业文化建设人提高其职工的素质对其企业有哪些具体的影响?总结可得 : 首先,积极的建设企业文化能够有效地提升职工对其企业的工作原则以及工作中指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通过推动职工认识企业的基本原则与宗旨能够有效地促使职工在其自身的工作行为上得到改善与优化。其次,通过在企业工作地点进行相应的企业精神宣传,能够有力地推动职工对其企业逐步的形成归属感从而有力地推动职工自觉形成企业文化提高的意识。再而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人员在企业中积极的创建文化活动,能够有效地促使职工开拓视野增强其个人的文化素养,此外积极的创建文化活动也能够推进职工间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交流从而有效的提升企业职工的工作的积极性,有效地增强职工的工作素养。最后,通过企业间文化建设人员积极的培养其职工人员的文化素养能够进一步的促使其职工人员的心态得到相应的改善,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人员通过在企业中积极的建设企业文化对职工人员有极大的影响作用,能够有效的提高职工人员的素养与工作积极性,进一步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四、结语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建设人员通过充分的提高职工的文化素养能够有效地推动其企业的发展,通过积极的提高职工的素质从而进一步的促使其企业精神与文化能够得到相应的宣传,进而潜移默化的感染职工的思想观念。那么企业文化建设人员可通过哪些方式对其职工的素质与工作效率进行培养与提高,总结可得 : 首先结合其职工的个性进行相应的企业文化建设。其次则是充分的与时俱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相应的企业文化宣传从而有力地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则是充分的组织其文化活动进而推动职工进行自我文化与素质的提升。参考文献[1] 李敏园.XS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7.[2] 王莎.微信公众平台对企业文化的建构与传播研究[D].浙江大学,2017.[3] 宋慧颖.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企业文化建设探究[D].渤海大学,2017.[4] 刘畅.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7.[5] 梁臣.中国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7.作者简介:陈丹(1989.06- ),女,陕西西安人,陕西工运学院,助教,本科,研究方向:职工素质教育。

 ·138·青年与社会 2019年9月上习能力最差,基础最为薄弱。多数**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的偏远地区,由于历史和环境原因,当地经济发展较差,父母收入单一,家庭子女众多,家庭经济相对较差。特别是进入内地求学后,较高的路费和生活费加重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二)宗教意识和民族文化意识浓厚,“抱团”现象严重虽然到内地高校求学的**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人数逐年增多,但是这个群体在整体大学生中所占的比例还是较小,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与内地学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与之对应的,受宗教文化、民族传统习俗等影响,他们往往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意识,私下里更习惯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形成关系密切的“小团体”,活跃于学院、班级的大集体之外。这种“小团体”现象非常不利于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对于文化交融、思政教育的开展也带来了难度。同时,由于乡土情结、气候文化特别是婚恋观念的影响,绝大多数内地求学的**少数民族学子选择回疆就业。(三)基础知识储备不足,学业压力大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办学条件等客观原因的制约,加上历史和民族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地区的整体教育水平落后,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充分,直接导致**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基础知识储备不足,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掌握能力严重不足,制约了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理工科方向的发展。于是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籍少数民族学生更倾向于填报文史类专业,对于理工类专业热度不高。而文史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往往供大于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技工类人才需求不够,造成供需矛盾。与此同时,国家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实施高考加分政策,且单独划线录取,来到大学后与内地其他省份的学生一起学习,统一的课程考核标准下这些学生势必存在着相当大的学习压力。(四)文体活动参与度高,科技竞赛无人问津由于成长环境和民族文化影响,**籍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性格热情开朗、能歌善舞,愿意、乐于参加文艺体育活动,能够很好的活跃气氛且取得很好的成绩。但由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同时在学业上存在较大压力,反而使得**籍少数民族学生将更多的精力用在文体活动上,甚至逃课去参加文体活动,造成成绩继续下降的恶性循环。另外由于学生在文化知识学习能力上的欠缺,在强调发撒思维、增强动手能力的科技竞赛中无法参与,在“第二课堂”上存在明显的重娱乐轻科创的倾向。二、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路径(一)强化校规校纪,严管彰显厚爱目前高校中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籍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并不严格,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工作人员存在思想顾虑。考虑到这个群体的特殊身份,学生工作人员担心严格管理会造成师生矛盾,产生舆情影响,因而在管理中求稳从轻 ;没有正确认识到“特殊身份不等于特殊权利”,在评奖评优、困难补助、惩治违纪中降低标准。这一切不利于**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容易助长学生“等、靠、要”的不良风气。因此,在日常管理中,要严格遵循校规校纪,坚决维护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做好民族餐厅和学生宿舍两块阵地的管理工作。对于学生的错误思想和错误行为必须开展严厉批评,用公平、公正的严管来彰显爱生、护生的厚爱。(二)精准帮扶,助力少数民族学子健康成长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资助育人工作要将“扶困”与“扶志”、“扶困”与“扶智”结合起来。目前国家、省市自治区、各高校对于**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断提高经济资助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做好感恩教育,从思想的源头帮助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树立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培养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社会责任感。(三)做好生涯规划工作,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一带一路”方针下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将极大的促进**地区交通、经济、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也将加大**地区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交流和合作。这个伟大战略需要更多的青年参与进来,需要高校不断培养一批又一批忠于祖国、政治过硬、维护民族团结、专业知识丰富、沟通交往能力强的**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回到**进行现代化建设。这就决定了在我们的高校教育中,要对学生做好学涯规划和生涯规划工作,找准方式下大力气对课程薄弱点进行突破,同时利用**籍少数民族学生自身语言优势学习经贸、旅游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做好“一带一路”上的传声者、交流者和建设者,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建设美丽**。(四)发挥朋辈力量,开展激励和帮扶活动针对**籍少数民族学生课业压力大、学习动机不强的现状,要针对性开展榜样激励和学业帮扶活动。一方面,发掘**籍少数民族学子的优秀事迹广泛宣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用榜样的力量推动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 ;另一方面,安排政治素质高、学习能力好的内地学生“一对一”结对子,在思想、学习、生活和文体活动上有起更好的带动作用,用“他们不过来,我们主动过去”的交往策略,促进**籍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民族团结统一。参考文献[1] 董巍峰.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视角下和谐校园构建途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05):4-6.[2] 覃梦蒙,胡天佑.**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质量保障难点探析[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9(02):114-117.[3] 张新宇,艾尼玩尔·居买,木合塔·米吉提.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路径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2):146-147.[4] 徐思.“一带一路”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新西部,2019(12):38-39.作者简介:马思源(1992- ),男,汉族,山东滕州人,济南大学政法学院辅导员,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高校党建;迪妮尕尔·艾尔夏提(1994- )女,维吾尔族,**乌鲁木齐人,济南大学政法学院辅导员,助教,本科,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傅蓉(1989- ),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济南大学政法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政府管理;艾克拜尔·卡迪尔(1989- ),男,维吾尔族,**且末县人,济南大学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助教,本科,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

篇八:内地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策略探析

iddot;中外教 育研 宄 - 问渠哪得清如许浅谈内地学校对**班学生的管理情况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张颖琼**昌吉州阜康市第二中学

 2011 年 11 月 No. 11

 【 摘要】有实力,才能有魅力;有魅力,才能有发展,育人及教书中的精益求精,使我们**内高班的学生获得了佳绩。“ 爱、

 严、细” 的管理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爱字当头,严格要求,细在其中,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成长的氛围。

 【 关键词 】内地学校**学生管理 【 中图分类号】

 G63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6—9682 (2011 ) 11—01 76— 02 【 Abstract 】

 The s~ength, can be attractive; charming, ability has development, educat i on and teaching of ref i ne on, so that we in Xin j iang hi曲 school students receive a success. “love, strict, f i ne” management principles- - take t he student aS the cente~ love word pawn, strict requirements, f i ne in which, for X in jiang st u dents

 a comprehensive, healt hy development to create a good learning atmosphere ofgrowth.

 【 K ey words 】

 Mainland schools

 Xinjiang st u dents Ma n agement 一、 内地学校对**高中班的教育教学管理 为响应国务院号召,大力开发西部建设,为西部地区培养优秀 人才,全国各地承办内高班的学校非常重视**班工作 , 他们深感 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从历史责任、民族政策、宗教 面考虑**班的办学策略,找到当地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把 “学生的政治修养” 放在工作首位,把立德树 ^ 作为教育的根本任 务 ,根据**班学生的培养 目标及管理特点,成立**部,负责内

 高班的管理工作,形成 “校长主抓、**部具体负责、其他部门分 工协作” 的局面,以 “和谐” 为主旋律,高度重视和培养全面发展 的**创新型人才、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健康人格和学习成绩和谐发 展;坚持 “以人为本、追求卓越、持续发展” 的理念,培养一批拥 护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适应**稳定和发展的 “德才兼 备 、民汉兼通” 的少数民族人才,为此,学校领导及教师们无私忘 我地工作,在不断探索中,使**班的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

 二、**学生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 。

 更重要的是思想品 德的培养和提升。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营造育人氛围。

 把为国家和少数民族培养人才当成了学校的责任 , 为完成这 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学生的政治修养” 放在工作首位,开创 “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自主发展” 的 “三 自教育” 管理模式 ,

 展开以德育为首 、 思想教育为主线的教育管理,多渠道对学生进 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

 第一 , 有 良好的亲友探访制度。亲友来访 , 需经严格审查及 相关程序后 ,方允许探访 ;遇上学生权益被侵犯或违纪的情况,

 班主任及相关人员有责任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处理 , 遇到重大事 项及时上报学校。

 第二 ,重视**班教师的教育培训。进入**部的班主任 、

 任课教师要进行 “求真、创新、奉献” 的教育培训 ,熟悉**部 德育管理要求; 有领导或老师外出学习回来,及时组织全体班主 任、任课教师进行指导培训 、体会交流。

 第三 , 注重德育理论和实践研究 。

 **部每周都有班主任例 会, 主管领导进行安排并集体探讨近期学生心理动态, 有针对性 地进行下周工作。

 同时每学期确定一个主题, 开展系列研讨活动,

 推出有教育管理经验的老师,进行交流 ,资源共享 ; 定期开设特 色主题班会, 进行观摩,把优秀主题班会制作成光盘供全校教师 借阅;探索新形势下行之有效的德育途径 ,提高德育工作成效。

 第四,挖掘环境资源 ,注重育人 “软环境” 建设。**班学生刚 到就安排进行观光游览并在其 中潜移默化 的培养学生爱 国爱家 的思想修养, 树立建设美丽花园式**的理想愿望。四年高中生 活中, 利用节假 日、周末时间带学生远涉山水、玩味 自然,合理 利用环境资源进行良好性情的陶冶和高尚情操的教育, 使**学 生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感、心存高远的志向; 利用校园自然和人文 环境开辟德育基地, 鼓励学生积极美化校园, 创设 “时时受教育 ,

 处处受感染” 的德育氛围。

 2.弘扬正气,鞭策落后 ,促进学生健康人格与学习成绩和 谐发 展 。

 第一 , 重视新生的规范教育,促其迅速适应校 园生活。刚到 内地 , 很多学生保 留着原来不 良生活行为习惯及淳朴原始的少数 民族风俗,为尽快让学生适应内地快节奏的生活、学习 , **部 加强对学生 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和督促 , 邀请专家分年级对** 班学生的穿着仪表指导培训 ,利用校广播加强宣传 ,弘扬正气,

 鞭策落后。经过预科学习过渡,每学年在高一开展行为规范、校 印 、等多方 是否合理, 是否能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 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 教师工作创新的动力、 乐于奉献的精神。制度管理是为 了更好地 办好学校的服务功能,制度管理的是人, 所以制度管理要体现感 情色彩 , 制度是为人服务的。因此 , 校长在制定管理制度和执行 管理制度时 , 一定要注重管理制度的合理化。合理化 的制度 , 人 性化的管理, 才能使教师幸福、快乐地投身于教学工作, 教师的 创造力 、 工作激情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 , 只有这样学校的教 学质量才有保障,才能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评价教师要公平、

 公正、客观 , 特别是在教学评估方面 , 评优选先、晋级晋职的时 候 ,做到大家心服口服,真正起到 良性竞争的作用 , 起到有效促 进工作的作用。使教师在竞争中共同成长,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合理的制度 , 人性化的管理 ,

 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 亮丽的校园文化 , 公平、公正、客观的评 价, 会使教师们心情愉快 、 努力进取、 积极向上, 促进学校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 [M ]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 2 王可植. 教师职业道德 [ M ] . 成都:四JIl教育出版社,2000. 6 — 176 —

 万方数据2011. 11 下 l 青卑与社会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ional Research

 ·中外教育研宄 · 史 、安全等方面的知识竞赛 ,培养学生规范及安全防护意识。

 第二 , 重视后进生 的转化工作 。建立全员德育制度,全校教 师都是德育导师,尤其是**部的教师, 担负着所教班级中德育 后进生的教育转化 。此外 ,还开设 “行为规范” 、“法制” 、“心理 健康和人生价值观” 、“理想前途”、“学习方法” 等培训课程 ,并 建立严格考核制度 ,促进后进生转化 。

 第三, 加强教育,树立正面典型。每学年开展 “三好学生” 、

 “文明典型”、“刻苦标兵” 、“就餐标兵” 、“优秀值周队员” 等个 人评选活动 ,每月、每学期开展 “文明班级”、“优秀寝室” 集体 评比活动, 给予当选的学生个人或集体奖励, 将照片及先进事迹 在学校宣传窗和校园网上展示 , 在 同学身边树立可亲、可敬、可 信和可学的榜样。

 3.多形式、 多角度开展爱国爱校教育,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第一,引领学生亲近、走近党, 树立中国共产党的信仰。新 疆学生入校伊始班主任就开始进行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动员 教育 ,倡导全体同学写入党 申请书 ,成立**班学生业余党校 ,

 每学期都有学生参加学习, 根据隋况吸纳一部分学生为党外积极 分子。开展刊出墙报、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参观访 问、夏令营、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 ,使学生感受改革开放给祖国 和家乡带来 的变化 ,坚定爱党爱国爱家乡的信念。

 第二 , 开学初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陈列室 , 校广播也开设专题 介绍学校辉煌的历史和优秀毕业生 , 举行校史知识竞赛 , 激发学 生热爱学校 的情怀 ,从而转化为努力学习、为校争光的行动。

 第三, 每周晨会, 强化学生爱国热情。升旗时及国旗下地讲 话 ,要在班会上趁热打铁 ,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第四,校园文化节,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寒假期间,举办校 园文化节, 开展 “庆国庆歌咏比赛” ; “校园歌手大奖赛”; “讲文明、

 树新风” 系列读书活动及文艺表演 比赛等 ,丰富学生假期生活 ,

 使其锻炼多方面才艺,从中受到教育启发,培养集体主义观念。

 4.不 良心理的预防和疏导 ,促进 学生心理和谐发展。

 第一 , 宣传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开设心理健康课 ,分年级 开设 “如何适应高中生活” 、“建立健康男女关系” 、“青春期卫生 保健” 等心理讲座;开设 “心灵信箱”、心理咨询室 ,回复学生 来信, 不良的心理能及时被疏导,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重视 贫困生 的心理辅导 ,开展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第二, 要求班主任在业余时间学习心理健康学方面的相关知识,

 要求**班每位教师拥有善于观察 、乐于亲近学生的性格 ,及时发 现学生心理困惑,适时交流、沟通、 疏导 , 帮助学生度过心理难关。

 5.帮扶经济困难学生,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念。

 第一 , 定期对贫困生给予生活上的资助,专设 “助学基金” 。

 对家庭确属贫困的学生 ,有特设的帮扶基金 , 学校除给予经济支 援外 , 还采取减免学杂费等途径 , 来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第二,建立困难家庭的学生信息档案。建立贫困生信息库,动 态管理, 把扶贫助学工作落到实处 , 帮贫困生树立售 , 战胜困难。

 第三 , 班主任 自愿为贫困生无偿资助,多渠道帮助贫 困生完 成学业。**班的班主任都是经过挑选的思想素质过硬、优秀的 教师 , 无论家庭条件如何 , 在带班过程 中都或多或少 的给本班贫 困生带来了一些精神、心理及经济上的鼓励与支持。

 6.教育教 学,注重落实常规管理。

 常规教学各环节落实到位 , 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 , 尤其对 **学生常规的教学更利于知识的接受。抓教学各环节 , 把教学 规范管理视 为最基础 、 最重要 、 最根本的工作 ,对各环节要有明 确 的工作要求 :

 教案备写、 课堂教学 、自习辅导、 单元教练反馈、

 作业批改、早读、辅导 、教师教案签审等 ,各环节有章可循 ,克 服了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思路, 学 2011年 11月 No. 11

 生是学习的主导 ,结合课内、外的各种资源,让学生 自己思考 、

 分析和讨论,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综合学习与实践等能力。

 同时实行分层次教学,部分汉语基础好 、 成绩优秀的学生插 到汉族班, 让**班优秀的学生到更优秀的班级进行磨练, 培养 他们的团结意识 ,这对没有插班的学生也是一种激励。

 第一,由于**学生受不同地域环境文化、历史背景、生活 方式、宗教信仰及各地区经济的不均衡发展、教育资源大有差异 等因素影响 , 这些学生虽是经过** 自治区精挑细选、考试录取 的,但学习水平参差不齐 , 结合学生实际 , 教学中有 的放矢、因 材施教 ,同时教师也 自觉把马克思 “五观” (祖 国观、民族观、

 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 教育、四个认 同 (祖 国认 同、中华民 族认同、 中华民族文化认 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 )教育、

 三个离不开 (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 民族离不开汉族 、各少 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 教育等 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中, 通过 课堂教学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思想品德课尤其注重这方 面的教育。

 第二 , 教辅资料征订有规范的操作程序。由**班学科任课 教师筛选认定 ,教研组报校长批准 ,形成学校推介 ,教师选择 ,

 教研组确定 的程序 ;发到学生手中的材料难度适中、实效性强,

 也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增强了资料的适用性。

 第三,El 常生活,关怀备至。**学生每天24小时都生活、

 学 习在学校 , 学校事无巨细提供全天服务和帮助。从一点一滴的 小事人手, 教师担负的是老师和父母的双重责任。

 教学生叠被褥、

 摆放物品、养成 良好的卫生习惯;为**学生专门配备洗衣机洗 衣物等;聘请**厨师,做可口的饭菜; 督促学生节约粮食、养 成 良好 的文 明就餐秩序 ; 学生过生 日,老师和全班学生一起给他 唱生 日祝福歌 ; 学生由于想家而暗自落泪时 , 教师送去温馨和安 慰 ;学生 由于学习成绩下降而烦躁时 , 教师应帮其分析原因 , 重 树信心; 学生由于同学关系紧张而闷闷不乐时, 教师应及时疏导,

 使其明白如何与人交往的道理 ⋯⋯ 第 四,医疗救治 , 及时周到。内地与**有气候差异 ,** 学生远离父母 , 生病现象常有发生,小病到校医室就诊 ; 需要去 医院时,由带队老师或班主任带去医院就诊 ;需要住院的学生,

 领导和老师们细心问寒问暖 , 安排专人陪护和送清真饭菜; 需要 手术的学生 ,学校非常慎重,请专家会诊,手术时 , 领导和老师 们守候在手术室外 , 直到手术成功完成才放下心来 ; 聘请医院专 家为**学生做报告⋯⋯ 四年的内高生活,学生们长大了, 懂得爱 自己、爱师友、爱集体、爱学校、爱生活、更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第五, 安全工作, 警钟长鸣。

 学校有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各种安全保障 , 包括家长或学生亲属到校探亲访友制度 ; 聘当地 派出所 的警察同志协助管理 , 成立保安队, 保证校园安全 ;定期 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民族团结等教育讲座, 培养学生遵纪 守法和 自 我保护意识 。多年如一 日, 在平凡的岗位上 , 履行着神 圣的职责 ,理解、善待学生 ,把爱心和关怀 、真诚地献给学生,

 让他们在德 、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

 内地担任**办班的学校始终坚持 “爱、严、细” 的学生管 理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 , 爱字当头 , 严格要求 ,细在其中,为学 生全面、健...

篇九:内地高校**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策略探析

iddot;251··教育广角·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地区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由于地处边远地区和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与内地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内地高校后的文化中断,使得文化适应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一、文化适应的涵义及其意义1.文化适应的涵义。文化适应 ( Acculturation) 是指由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异质文化中后,个体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调整。Berry (1990) 提出一个文化适应模型,将文化适应分为同化、分离、融合、边缘化四个类型。2.增强文化适应性对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文化适应性问题直接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学业成绩,也影响着对其的教育管理,进而影响我国教育公平和文化多样性传承和发展。因此,要从增强文化适应性入手,不断优化对**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二、少数民族学生文化不适应的表现**籍少数民族学生来到内地高校上学后,文化中断现象会使他们产生陌生和孤独的情绪,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产生一系列文化适应的问题。1.语言差异上的不适应。由于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从小接触的是本民族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了他们对汉语的学习,导致**籍少数民族学生普遍汉语运用能力较弱。而内地高校懂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师生、辅导员和管理人员少之又少,语言差异是管理这部分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2.学习上的不适应。受教育历史原因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的整体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进入内地高校后,与内地学生的差距开始逐渐凸显出来,专业的生疏和教学方式的变化使他们面临很大的学习压力,难以适应。3.生活习惯上的不适应。**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受本民族的宗教文化、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家庭教育的熏陶,形成了本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情感。他们来到内地高校上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饮食习惯、行为方式和身边同学有明显的不同,导致了他们生活习惯上的不适应。4.心理上的不适应。**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到内地高校后,远离了父母和朋友,常常思念家乡、父母、朋友,自我保护机制增强,民族划界意识、民族归属意识也进 一步增强,造成了他们心理上的不适应。维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很难融入到彼此的生活圈中,这就导致很多维族学生聚集在一起的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的“小团体”现象。三、增强文化适应性,优化内地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工作1.尊重民族习惯,尊重宗教信仰。应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风俗习惯。课堂上适时给与民族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上树立自信;生活上学院辅导员要给予重视,在民族节日里,及时送上节日的关怀与祝福;宗教信仰方面,采取宽容尊重的态度 ,少数民族学生在遵守法律、校纪校规的前提下可以开展宗教活动,但不得公开传播宗教。2.加强双语教育,引进懂少数民族语言的工作人员。语言上的差异是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双语教育,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运用能力和水平。同时,还应引进懂少数民族语言的老师、辅导员和管理人员,方便教育和管理**籍少数民族学生学生。3..开展双向教育,促使双方文化适应。文化适应是相互的适应,只有双向互动、互相了解,才能实现文化适应。因此,内地高校要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来校前和来校后的文化适应工作。同时,内地高校还要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政策与风俗习惯教育全员教育活动,深入了解**人文社会情况,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做到心中有数,懂得如何针对性开展工作。文化适应虽然不是文化接触双方的对等适应,但促进双方的互相适应无疑是有效和必要的。

 4.加强人文关怀,努力增强文化适应。

 内地高校在**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要力在充分尊重**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民俗习惯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其认同并融入主流文化,以尽快完成文化适应。一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好文化适应指导。二是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他们时刻感到温暖。三是教学设计要注意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四是注重民族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5.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文化适应。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是与适应主流文化的最佳途径。一是积极开展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的互助交流活动。二是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学生会、社团、演讲、运动会等活动。三是组织文艺演出,展示**独具民族特色文化,加强文化交流。总之,受文化中断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来到内地高校后,他们在语言、学习、生活和心理上面临很大适应性问题。因此,从语言、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性,对优化少内地高校对他们的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参考文献:

 [1]何志华,叶宏.教育人类学视阙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以成都某高校彝族学生为例[J].学术探索,2012(5):181. [2]刘阳.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思考 ——基于文化适应视角[J].民族教育研究,2013(1).增强文化适应性,优化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                 —— 以**籍少数民族学生为例西北民族大学学生工作处  伊里哈木江·加帕尔摘 要:受文化不适应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来到内地高校后,他们在语言、学习、生活和心理上面临很大的压力。因此,要从语言、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性,以优化少内地高校对他们的管理工作。关键词:文化适应性 少数民族 学生管理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12-0251

推荐访问: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策略探析 探析 新疆 少数民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