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大学建设成效其他标志性成果7篇
反映大学建设成效其他标志性成果7篇反映大学建设成效其他标志性成果 “双一流”建设监测指标体系 数据填报常见问题解答 “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与成效评价课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反映大学建设成效其他标志性成果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反映大学建设成效其他标志性成果
dquo;双一流”建设 监测 指标体系数据填报常见问题 解答
“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与成效评价课题组 2020 年 1 月
目
录
一、 关于总体“双一流”建设监测指标体系
................................ ..............................
4 4
1.
“双一流”建设监测背景、作用、特点是什么? ..................................................... 4 2.
各监测点填报内容的时间节点具体是什么? ............................................................ 4 3.
写实性描述监测点如何填写?.................................................................................. 4 4.
关于“清单”类监测点,是否需要填写总数? ........................................................ 5 5.
对于限定填报数量、填报字数的监测点,如何选择填报内容? ............................... 5 6.
留白监测点如何填写? ............................................................................................ 5 7.
没有相关信息的监测点如何填写? .......................................................................... 5 8.
填报信息涉密怎么办? ............................................................................................ 5 二、 关于 “双一流”建设大学 监测 指标体系
................................ ..............................
6 6
9.
C0233 正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人数及课时数中,外聘正教授是否包含在内? ............ 6 10.
C0234 年度公开出版的代表性教材与 C0614 编写中小学教材有什么区别? ....... 6 11.
C0241 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含留学生)在国内外大赛获奖清单,对奖项级别是否有要求?是按照奖项列清单还是按照获奖人列清单? ........................................ 6 12.
C0242 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含留学生)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的代表性
论文清单,每年填写 50 项以内,指的是本、硕、博各 50 篇还是总计 50 篇? .......... 6 13.
C0321 各类杰出人才清单中,一人有多项重点重大项目,能否重复填写? .......... 7 14.
C0324 教师中担任国内外重要期刊负责人清单中,一人担任多个期刊主编或副主编,如何填写? ............................................................................................................ 7 15.
C0325 国际重大比赛评委、裁判人数及清单中,除了监测点内涵中里提到的体育比赛和表演类比赛,其他的学科竞赛类的比赛,比如互联网+、电子设计大赛、国际生物分子设计大赛等的评委包含在内吗? ........................................................................ 7 16.
C1011 师生参加本领域重要国际会议并做报告人员清单中,对参加国际会议的规格以及做报告的形式有要求吗? ................................................................................... 7 17.
C1012 非国家公派赴境外交流学生,指的是当年派出学生还是已完成派出学生?7 三、 关于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监测 指标体系
................................ ............................... ..
8 8
18.
多个学科共同取得的成果如何填写? .................................................................... 8 19.
C0222 硕士导师数和博士导师数中,一名导师只能属于一类吗?还是可以重复计算? .............................................................................................................................. 8 20.
C0241 来本学科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本/硕/博)及博士后、交流学者人数中,攻读学位的学生指的是当年招收的学生,还是毕业的学生? ........................................... 8 21.
C0241 来本学科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本/硕/博)及博士后、交流学者人数中,交流学者是否有时间限制? .............................................................................................. 8
22.
C0321 本学科主要方向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清单,其中,主要学科方向是指的二级学科吗? ..................................................................................................... 8 23.
C0321 本学科主要方向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清单,“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有限定范围吗?比如年龄,职称的要求? ............................................... 9 24.
C0321 本学科主要方向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清单,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的代表性学术成果有形式要求吗?成果时间是否也要限定在 2016 年以来? 9 25.
C0512 成果转化和咨询服务到校经费中,是否包括与咨询服务相关的委托项目和课题经费? ................................................................................................................... 9
一、关于总体“双一流”建设监测指标体系 1. “ 双一流 ” 建设监测背景、作用、特点是什么?
答:为便于政府全程掌握“双一流”建设进展,及时进行政策宏观调控;便于高校实时了解“双一流”建设情况,加快推进自身持续能力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教育部成立“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与成效评价课题组,对“双一流”建设监测指标体系进行研究。
课题组在全面听取意见建议、反复研讨完善的基础上,形成“双一流”建设监测指标体系。“双一流”建设监测指标体系的设计坚持以定量为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选取能够反映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成效的关键要素和核心监测点,客观呈现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状态。
2. 各监测点填报内容的时间节点具体是什么?
答:监测点统计时间分时期数和时点数,时期数又分自然年和学年。自然年统计时间为上年的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如财务、科研和图书信息按自然年度时期统计汇总数。学年统计时间为上年的 9 月1 日至本年的 8 月 31 日。时点指统计截止时间,为本年 12 月 31 日,如“2016 年以来”,指 2016 年 1 月 1 日至本年度 12 月 31 日。
填报表格特殊要求除外,时间格式为“yyyy”和“yyyy-mm”。
3. 写实性描述监测点如何填写?
答:写实性描述监测点体现指标体系“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设计理念,用于具体呈现“双一流”建设某方面的现实状态。写实性描述
监测点的填写要求在规定字数要求内,遵循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进行描述。
4. 关于 “ 清单 ” 类监测点,是否需要填写总数?
答:“清单”类监测点,如有数量要求,则在一定数量范围内,建设学校、学科自主选取水平较高、代表性较强的成果、人员等填写相应表格内容,不填写总数;如未设置数量要求,则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相应表格内容,并标清序号,以序号反映总数。
5. 对于限定填报数量、填报字数的监测点,如何选择填报内容?
答:限定填报数量或填报字数的监测点的填写以反映高校、学科在相应监测内容方面的建设水平、发展成效为原则,自主选择填报内容。限定填报项目不要求填满,结合实际填写即可。
6. 留白 监测点如何填写?
答:留白监测点体现指标体系开放性的设计理念,用于填写已有监测点以外的其他相关标志性成果,反映各高校、学科的发展特色。高校、学科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填,具体内容由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根据自身实际自主提出,以反映建设成效和建设特色为原则,不作具体格式与字数要求。
7. 没有相关信息的监测点如何填写?
答:由于指标体系兼顾了各种类型的大学、学科,因而出现某类型大学、学科在个别监测点上无相关资料可填写的情况是正常的。如遇这类监测点,则统一填写“0”。
8. 填报信息涉密怎么办?
答:如填报信息有涉密情况,则进行脱密处理后填报。
二、关于“双一流”建设大学监测指标体系 9. 3 C0233 正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人数及课时数中,外聘正教授是否包含在内?
答:外聘正教授不包含在内。
10. C0234 年度公开出版的代表性教材与 C0614 编写中小学教材有什么区别?
答:C0234 公开出版的代表性教材强调高等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使用教材,C0614 主编中小学教材特指面向中学生、小学生出版的教材。
11. C0241 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含留学生)在国内外大赛获奖清单, , 对奖项级别是否有要求?是按照奖项列清单还是按照获奖人列清单?
答:奖项级别没有具体要求。学校可结合实际填写反映人才培养水平的相关项目。
填报按照奖项填报,同一个奖项只列出一次,算做一项,参与学生可在表格中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中逐一罗列。
12. C0242 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含留学生)以第一作者/ / 通讯作者发表的代表性论文清单,每年填写 50 项以内,指的是本、硕、博各 50 篇还是总计 50 篇?
答: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以上均含留学生),各类型学生每年共填写 50 篇代表性论文,不区分学生类型。
13. C0321 各类杰出人才清单 中,一人有多项重点重大项目,能否重复填写?
答:若一人在同一年度有多项项目,仅填 1 项;若一人获得的多项项目在不同年度,则该人可重复出现。
14. C0324 教师中担任国内外重要期刊负责人清单中,一人担任多个期刊主编或副主编,如何填写?
答:该监测点反映学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如有一人任职多个期刊主编或副主编,请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项填写,同一人不重复出现。
15. C0325 5 国际重大比赛评委、裁判人数及清单 中 ,除了 监测点内涵中 里提到的体育比赛和表演类比赛,其他的学科竞赛类的比赛,比如互联网+ + 、 电子设计大赛 、 国际生物分子设计大赛等的评委包含在内吗 ?
答:该监测点内涵说明属于举例式解释,仅列举了个别奖项,并未穷尽,其他类别的国际重大比赛可由学校自行判定。
16. 1 C1011 师生参加本领域重要国际会议并做报告人员清单中,对参加国际会议的规格以及做报告的形式有要求吗?
答:该监测点对参加国际会议的规格、做报告的形式没有具体要求,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体现学校国际交流水平的项目进行填写。
17. C1012 非国家公派赴境外交流学生,指的是当年派出学生还是已完成派出学生?
答:学校自然年内实际资助且当年出境进行学术交流的学生数,
不是指当年赴境外交流的毕业生数、赴境外交流结束回校的学生数。
三、关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监测指标体系 18. 多个学科共同取得的成果如何填写?
答:世界一流学科监测指标体系面向各个建设学科,主要反映各建设学科的建设成效、发展特色。在填报过程中,如涉及多学科成果,可结合监测点具体要求和建设学科实际情况,以体现自身建设成效为原则如实填写。
19. C0222 硕士导师数和博士导师数 中, , 一名导师 只能属于一类 吗? 还是 可以重复计算 ?
答:硕士导师、博士导师依据学校《招生简章》中公布的硕士指导教师和博士指导教师名单。监测数据填报硕士导师不统计博士导师。
20. 1 C0241 来本学科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本/ / 硕/ / 博)及博士后、交流学者人数 中,攻读学 位的学生指的是当年招收的学生,还是毕业的学生?
答:该监测点反映学科的国际人才吸引力,攻读学位的学生指的是当年招收录取的留学生。
21. 1 C0241 来本学科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本/ / 硕/ / 博)及博士后、交流学者人数 中,交流学者是否有时间限制?
答:交流学者没有时间要求。
22. 1 C0321 本学科主要方向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清单,其中,主要学科方向是指的二级学科吗?
答:由于各个学科情况不同,未明确学科方向具体概念,可结合
学科自身实际,自主填写。
23. 1 C0321 本学科主要方向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清” 单,“学科带头人” “中青年 学术骨干” ” 有限定范围 吗 ?比如年龄,职称的要求?
答:该监测点要求学科带头人填 1 人,中青年学术骨干 5 人以内,同时,相应表格中要求填写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年龄、职称等信息,因而未对其做具体要求,学科可结合实际自主填写。
24. 1 C0321 本学科主要方向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清单,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的代表性学术成果有形式要求吗?成果时间是否也要限定在 2016 年以来?
答: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的代表性学术以反映其学术水平为原则,可以是课题项目,也可以是学术论文、专著、报告等,不拘于形式,在时间上也同理,不要求 2016 年以来。
25. C0512 成果转化和咨询服务到校经费中,是否包括与咨询服务相关的委托项目和课题经费?
答:包括。
篇二:反映大学建设成效其他标志性成果
16 卷 第 2 期2022 年 3 月 Journalof HigherEducation Management Vol.16 No.2Mar.2022 doi : 10.13316 / j.cnki.jhem.20220224.006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的成效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经验证据马浚锋 1 ,罗志敏 2( 1. 广州大学 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 2. 郑州大学 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 收稿日期: 2021 09 09修回日期: 2022 01 2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学项目( 20BGL232 )作者简介:马浚锋,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原理与政策研究;罗志敏,教授、博导,管理学博士,从事院校内外部治理研究.网络出版时间: 2022 03 01网络出版地址: https :// kns.cnki.net / kcms / detail / 32.1774.G4.20220225.1101.005.html摘 要:在首轮“双一流”建设周期期满之际,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成效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归纳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成效的评价维度后,收集 2015 — 2019 年 39 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57 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校际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构建计量模型,评估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政策效应.结果显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的实施在综合实力、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方面对入选高校产生了积极影响,且政策效应估计值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体而言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然而,少数反映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成效的指标呈现的影响虽为正向但不显著,这反映了该政策效应与政策目标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基于此,本研究展望新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政策导向:在学科建设上需关注“冷门绝学”,适当增添人文社会科学“色彩”;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需更注重“内源”发展,坚持“外援”“内源”相结合;在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上需注重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关键词:“双一流”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政策效应;政策评估;双重差分法文献标志码: A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 OSID ):中图分类号: G640文章编号: 1673-8381 (2022 ) 02-0059-16一、引言2015 年 10 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以五年为一个建设周期,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2017 年 1 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要求“采取认定方式确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这标志着“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入启动阶段. 2017 年 9 月,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42 所高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95 所高校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至此,“双一流”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2020年 12 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明确提出“以动态监测积累的过程信息与数据为主要支撑”“以评促建,注重持续提升”“既考核在现有资源条件下的建设成果及其对学校整体建设带动效应,也衡量在已有发展基础上的成长提升及发展潜力”.这标志着“双一流”建设正式进入成效评价阶段.对首轮“双一流”建设(2016 —2020 年)进行成效评价,总结经验和教训,对新一轮“双一流”建设(2021 — 2025 年)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事实上,作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自“双一流”建设实施之日起便受到学界的持续关注.在评价导向上,王建华辨明了“双一流”建设评价的价值旨归 [1 ] ;史秋衡、谢玲立足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方向性重构、国家战略需求的回应、育人本真的回归,厘清了“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价值逻辑 [2 ] .在评价内容上,周光礼等一致指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既需要参考国际可比指标,更需要克服世界大学排行榜技术性标准的缺陷,探索本土化评价方案 [3 ] ;刘小强、蒋喜锋将评价重心下放至学科建设成效,认为首轮“双一流”建设的“学科模式”不利于一流的科研创新,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宜采取“学科 + 中心”模式 [4 ] .在评价方法上,钟秉林、王新凤提出了注重结果导向,共性与分类、主观定性与客观定量相结合的多元协作的评价方法 [5 ] ;刘莉、刘念才基于目标管理的 SMART 原则,根据“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在全球性排名中的表现与趋势,认为应结合近期、中期和远期建设目标进行“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 [6 ] .在评价体系上,蔡三发等运用层次分析法,围绕“学科方向前沿引领性、学科科研平台、学科团队协同能力、学科社会服务能力、国际交流与合作、学科研究生质量”构建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7 ] .在评价结果上,部分学者尝试基于科研论文视角对“双一流”建设结果进行量化比较 [8 ] .从评价导向、内容、方法、体系到结果,这些研究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可供参考的结果.然而,这些研究大多回答了“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应该要怎样”的问题,却较少回答“双一流”建设成效“到底怎么样”这一问题.在评价结果方面,现有研究仅基于绝对值的增量评价“双一流”建设成效,而忽视了时间累积效应对“双一流”建设的影响,因而我们仍然难以确定这些增量源自“双一流”建设政策的实施而非其他因素,现有成效评价的学理支撑仍显欠缺.可见,“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既是热点,也是难点,目前学界鲜有研究能够对“双一流”建设政策的实施成效进行科学评价、合理诊断,为政策效应提供较具说服力的实证逻辑.尽管我们能对一定时期内的高校发展状况作出整体性判断,如相关部门、建设高校纷纷进行了整体性评价或自评,但在“重点支持、扶优扶强”的政策导向下,我们还需要深入研判、科学评价“双一流”建设政策的实施给入选高校带来的效应,这样才能洞悉政策落地情况与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政策安排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拟聚焦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的实施给入选高校带来的效应.从国际影响力和全球比较优势上看,在 2015 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ShanghaiRanking′sAcademicRankingofWorldUniversities ,简称 ARWU )中,我国仅有 13 所大学进入世界 300 强;而经过首轮“双一流”建设,到了 2021 年,我国 42 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共有 30 所进入世界 300 强,该数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从资源投入力度上看,2016 — 2020 年我国 33 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经费预算年均增长率为 8.12% ,经费投入合计为 17288.44 亿元,2020 年其经费预算高达3465.47 亿元,而国内 100 所地方高校的经费预算仅为 1723.05 亿元 ① .从创新驱动力上看,2016 — 2020 年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数量共为 695 项,其中,42 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获奖数量占比为 61.01% ② .可见,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超常规投入、高强度建设”的特征,国际排名、创新成果等方面的数据显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已初见成效.然而,仅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成效作整体性评价是不够的,缺乏足够的学理支撑,我们还需要全面、科学地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政策效应.此外,由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均为“985工程”或“211 工程”高校,其原有办学基础较好,加上时间累积效应对其发展的影响,故我们难以0 6 第 16 卷①②数据来源于高校公布的各年度收支总预算;其中,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大学 9 校由于个别年份经费预算数据缺失而未被纳入统计.数据来源于软科官网发布的 2016 — 2020 年内地高校国家三大奖折合数统计.
确定这些增量主要来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的实施而非其他因素.因此,为进一步验证并评估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效应,本研究选取首轮“双一流”建设中 42 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 研 究 对 象,通 过 双 重 差 分 ( DifferenceGinGDifferences , DID )法构建计量模型,判断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实施后入选高校的办学状况较政策实施前是否发生了显著变化、综合实力是否显著提高,以期考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政策成效.二、研究设计首先,本研究根据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归纳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成效的评价维度,采用 DID 法构建标准 DID 模型,得出基准回归结果,评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的实施所产生的效应.其次,本研究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对基准回归结果进行验证,判断政策效应估计结果是否具有可靠性.(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成效的评价维度剖析科学合理、精准有效的政策效应评价总是从政策目标的划分开始的,因此,在设定计量模型之前,本研究需要剖析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的目标,并以此为逻辑起点,为指标变量的选取提供合法性基础.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来讲,建设方案是其围绕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面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创建而确定的行动框架.本研究对 42 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公布的建设方案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分析后,采用词频分析法,结合文本内容,从整体上把握它们在推进世 界 一 流 大 学 建 设 中 的 重 点 和 方 向 (见表 1 ),进而归纳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成效的评价维度.由表 1 可知,“学科”在建设方案文本中的涉及面 最 广,计 数 点 达 到 3493 个,覆 盖 率 为1.50% ,表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科建设,说明了学科建设在世界一流大学创建过程中起着异常关键性的作用.紧随其后的“创新”、“人才”、“国际”(国际化)和“科研”(科学研究)在文本中也均是围绕学科建设展开的,即这些高校旨在通过组建高水平创新研究团队产出一批在全国及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建设方案对“机制”(管理机制改革)和“教学”(教育教学)也有广泛涉及,结合文本内容来看,它们凸显出这些高校对人才管理机制、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即通过扩大高层次人才队伍规模、激发人才活力来服务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值得注意的是,“资源”(办学资源)在文本中也占据一席之地,共有 743 个计数点,覆盖率为 0.32% ,即这些高校通过科研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等途径整合办学资源,这是其社会服务能力的表征.可见,对建设方案的文本分析表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主要围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科研创新成果产出、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提升综合实力,且注重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由于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错综复杂,判断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依据也较为主观、难以量化,指标较难统一和观测,因此,本研究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成效的评价聚焦于综合实力、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维度.表 1 42 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方案各主题计数点及覆盖率情况主题 计数点/个 覆盖率/ %学科3493 1.50创新2422 1.04人才2158 0.93国际1857 0.80机制1531 0.66科研1220 0.52教学845 0.36资源743 0.32(二)模型设定因果识 别 方 法 以 DID 、断 点 回 归 ( RegreGssionDiscontinuity , RD )、工具变量( InstrumenGtalVariable , IV )为代表,如卡德( DavidCard )和克鲁格( AlanB.Krueger )运用 DID 法计算了新泽西州最低工资提高带来的效应 [9 ] ;安格里斯特(JoshuaD.Angrist )和拉维( VictorLavy )使用RD 法评估班级规模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影响[ 10 ] ;阿西莫格鲁( DaronAcemoglu )等以欧洲殖民地1 6第 2 期 马浚锋,等 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的成效研究
死亡率差异为 IV 识别了制度因素对欧洲殖民地经济表现的影响 [11 ] .然而,良好的 IV 一般不易找到 [12 ] ,所以我们需要DID 法来处理难以观察的干扰因素,它能够有效控制个体在政策实施前后不随时间变化的异质性和随时间变化的增量,从而提取出政策实施给个体带来的净效应.这一方法由阿申费尔特( OrleyAshenfelter )在研究培训项目对工资的影响时引入 [13 ] ,随后经由安格里斯特 [14 ] 、卡德 [ 15 ] 、因本斯(Guido W.Imbens )[ 16 ] 等学者发展成熟;目前在计量经济学界以及社会学界,当评价政策效应时, DID 模型已被广泛应用 [17 ] .本研究采用 DID 法构建计量模型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第一,DID 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内生性问题的困扰,政策对于微观经济主体而言一般是外生的,因而不存在逆向因果问题;结合固定效应的 DID 模型估计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缓解遗漏变量偏误问题.第二,传统方法下评估政策效应主要是通过设置一个政策发生与否的虚拟变量并进行回归分析,相较而言, DID 模型设置更加科学,能更加准确地估计出政策效应.根据 DID 模型的一般形式,本研究将计量模型设定为如下基本表达式:Y it = α 0 + α 1 Treat i
推荐访问:反映大学建设成效其他标志性成果 标志性 成效 成果
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
- 20XX年度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考核工作方案2022-08-30
- 2023年工作成效总结10篇2023-11-21
- 2023年度城市管理督察组上半年工作成效总结材料(范文推荐)2024-04-16
- 关于持续推进学习教育成果转化实践与思考(精选文档)2022-10-05
- 环保社会实践报告成果(十四篇)2023-07-03
- 赋权改革下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研究2023-11-23
- 2023年关于持续推进学习教育成果转化实践与思考(全文完整)202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