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到底”教学法应用方法研究3篇
“一案到底”教学法应用方法研究3篇“一案到底”教学法应用方法研究 总第98期....第1期...........................................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案到底”教学法应用方法研究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一案到底”教学法应用方法研究
98 期....第 1 期...........................................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No..1....Serial..No..982017 年 1 月.................................Journal.of.Beijing.Xuanwu.Hongqi.Spare-time.University..................................Jan.201762 2017.1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一案到底”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王艳平(北京市朝阳区职工大学,北京.100013)[摘要]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案到底”教学法及其意义,然后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按照“一案到底”教学法进行了案例的撰写及问题的设计,并且对“一案到底”教学法的教学组织实施技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一案到底”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上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关键词]“一案到底”教学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图分类号 :G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6668(2017)01-0062-04[作者简介]王艳平(1979-),女,北京人,北京市朝阳区职工大学远程教育处教师。研究方向:成人教育、计算机科学技术。一、“一案到底”教学法的提出教学改革对教育质量的提高及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参与课堂”“让学习主导课堂”“把学生组织起来”“把学习过程完善起来”“增加课堂的吸引力”“拓展课堂教学宽度”的六大发展趋势决定了案例教学的优势日益凸显。在案例教学法中,多数教师用不同的案例讲解不同的知识点或使用多个案例讲解一个知识点的方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多案例教学有时会存在一些问题。(一)容易浪费较多宝贵的课堂时间由于面授课程课堂时间有限,案例越复杂、案例越多,学生就要花费越多的时间了解案例、理解案例,从而会减少学生分析案例、掌握知识点的时间。(二)课堂教学显得松散如果每一个知识点都要使用不同的案例进行教学,那么一节课下来、一个章节下来、整个课程下来,学生会觉得知识点有些零散,不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该课程的知识点。(三)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点记忆不深刻如果使用多案例讲解多知识点,容易造成学生记忆凌乱、知识点理解不深刻。“一案到底”教学法能有效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这也就是该教学法的魅力所在。“一案到底”教学法是案例教学法中的一种,国内外学者对这种方法总结研究较少。.目前,这种教学法还没有严格的定义,甚至在不同的教学中有不同的叫法,如 :“一例到底”“一案贯底”“一案通”“一例到底”。笔者认为:“一案到底”教学法是指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涉及教学大纲的所有知识点以一则典型案例或材料为主线收稿日期:2016-10-20
63 2017.1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Xueketantao 学科探讨贯穿于课程的始终。“一案到底”案例教学法中的“案”可以是案例,也可以是人物、事件、项目、企业等。二“一案到底”教学法的案例撰写(一)分析教学内容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教师必须认真分析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实施“一案到底”教学法,教师要充分全面地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取出相应的知识点。并且还要掌握所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这样教师才能撰写出一个包含所有教学内容的案例。首先,教师要列出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点,然后再查找章与章之间、点与点之间的关系,最后确定整个课程需要讲解的内容以及讲解的先后顺序,并确定各章节所需的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图 1)(二)撰写教学案例教学案例质量的高低是“一案到底”教学法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学案例的撰写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案例要有综合性。“一案到底”教学法的核心案例要贯穿一堂课的始终,因此该案例必须具有综合性,能涵盖所有的知识点。在 WORD 软件的解讲中,笔者撰写了以“温馨的回忆”为主题的案例(图 2)。案例里涉及到了文档的编辑、版面的设计、图片的排版、表格的设置、样式的使用等所有的知识点。第二,案例要有趣味性。众所周知,案例的趣味性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一案到底”教学法的使用中,教师要尽量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才能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活跃度。如果学生对案例不感兴趣,整堂课中学生一言不发,课程将很难进行下去,那么会导致“一案到底”教学法课堂失败。当看到以“温馨的回忆”为主题的案例时,学生非常感兴趣,并且改变了他们关于 WORD 软件只能在工作中使用的错误想法。学生掌握这个案例之后,可以融会贯通地制作促销海报、节日贺卡、公司组织结构图等作品。第三,案例要有实用性。教师在案例的选取时要考虑到案例的实用性。案例要尽量接近学生的工作、生活,这样学生才会感觉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在 EXCEL 软件知识点的讲解中,笔者以“职工工资的统计”为例进行全面的分析,使学生深深地感到学好 EXCEL 软件非常有用。学完相应的知识点后,学生可以轻松地完成《新员工职前培训表》《职工档案表》《工资表》《资产负债表》《出库单》《销售统计分析表》的制作。三、“一案到底”教学法的问题的设计当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教师通过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把知识点一一地挖掘出来,这样不仅能体现案例的鲜活性,还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因此,问题的设计在“一案到底”教学法 Word 软件 Word 概述 Word 的特点和功能Word窗口组成
Word基本操作 建立和编辑文档和功能文档版面设计
文档打开、关闭 文档显示模式 页面设置 文档编辑 打印、预览 文档安全 图形处理…….. 字体设置 段落设置 边框和底纹 项目符号编号 …… 图 1 WORD 软件知识点树形结构图图 2 “温馨的回忆”案例部分内容
64 2017.1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学科探讨 Xueketantao中起着关键作用。(一)紧扣知识点问题的提出是为了让学生主动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点的过程。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涵盖课程所有知识点,并要有针对性。(二)层层递进“一案到底”教学法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是一个系统,各个问题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由于学生的水平不同,问题设计要先简后难。先设计的问题比较简单,既能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然后再一点点地增加难度,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并且,问题之间要环环相扣。上一个问题为下一个问题做铺垫,下一个问题在上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更进一层。另外,问题之间又有区别,每一个设问的问题,针对性也不相同,彼此之间脉络清晰,逻辑分明。四“一案到底”教学法的教学组织实施技巧“一案到底”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提高综合能力的过程。如果在“一案到底”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采取一些相应的授课技巧,能够更好地发挥“一案到底”教学法的优势。(一)营造案例氛围教师要根据案例特点、学生爱好和当地硬件条件来确定案例以书面材料方式、多媒体方式,还是以实物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总之,哪一种方式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采用哪一种方式。(二)掌握学生情况在第一次授课时,教师要通过访谈、调查问卷等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通过课堂测验等方式掌握每个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共同兴趣点和班级整体水平去选取、撰写案例。(三)建立知识体系学生通过认真分析案例,回答教师提出的每一个个问题,探究每一个知识点。如果不及时归整,就会像散落在地上的一粒粒珠子,显得零散。所以“一案到底”教学法要求教师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后,要及时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以知识结构树形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四)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案到底”教学法采用的一般教学方式。如何占用较少的课堂时间高效率地进行问题的讨论是“一案到底”教学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在组织学生讨论时要尽量做到以下两点。1. 合理分组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要注意分组的合理性。在采取每三至四人为一组,自愿结合原则的情况下,教师还要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差的结合,活跃的和较沉闷的相结合。而且,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还要倡导每个成员都要有均等的发言时间,这样才能促使每一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课程的讨论中去。2. 维护秩序在“一案到底”教学法中,学生讨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但有时也会出现学生过分活跃,课堂秩序混乱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要生硬地把课堂气氛压下去,给学生泼冷水,而要善于引导课堂,维护课堂秩序。五“一案到底”教学法的效果“一案到底”教学法中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紧贴现实生活的、与教学大纲紧密结合的一个案例贯穿于课程的教学过程始终,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研究,能更好地、融会贯通地理解、掌握所学到的书本知识,尤为重要的是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现实不脱轨。“一案到底”教学法中的案例是一个大型案例贯穿整个课程,它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综合性,复
65 2017.1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Xueketantao 学科探讨杂性。该案例包含了教学大纲中所有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系统性地掌握知识,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一案到底”教学法较之于多案例教学法所具有的一个优势是节约了大量的课上时间。学生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了解不同的案例,也不用努力地记忆每一个案例,有效节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一案到底”教学法中的案件具有兴趣性、实用性,并通过讨论问题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发掘知识点,既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了教学质量。参考文献:[1] 王华荣 . 以案例教学推动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4):62-64.[2] 王荣芳 . 案例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 中国人才,2012(4):68-69.[3] 张丽华,仇芒仙 . 可视化程序设计综合案例教学探索与实践[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43-44.[4] 邓先礼 .“一案到底”教学法在软件设计课程中的实施[J]. 鸡西大学学报 ,2014(7):24-27.务组织。.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曾指出,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5] 。但是,目前我国基层社区不仅存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不足的问题,还面临着人才结构不够合理,高层次应用性人才缺乏等“短板”,尚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专业化社会服务需求。期待今后在管理的层面,本次调研工作的点滴收获能对基层社区的社会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专业层面的社工需求等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更期待部分研究成果今后在探索中得以实践佐证研究。参考文献:[1] 孙志祥 . 中国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研究综述 [J]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网 .2011(9):67-69.[2] [3][5] 朱进 . 新时期社会工作与管理 [M] 研究书版社 .2013(4):91-96.[3] 吴桂英 .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民政事业发展研究 [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10):122-126.[4] 周小华 , 付平 . 社会组织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61-64.[5] 蒋俊杰 , 王华 . 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和谐发展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3):74-83.(上接第 50 页)
篇二:“一案到底”教学法应用方法研究
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思想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育人课程,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新课改的要求以及该学科的属性,若要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传授和正确的价值引导,势必离不开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创新。“一案到底”教学法作为案例式教学法的衍生产物,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有着独特的优势。它的情境预设性与教学针对性更强,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贴近学生,从而提升课堂育人的实效性。然而,该教学法并不是万能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往往伴随着相应问题的发生,存在不足之处。因此,笔者拟从以下五个部分对“一案到底”教学法进行系统具体的分析,以期能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帮助广大一线高中思政课教师更好地了解、研究和运用该教学法。第一部分:具体概述。即阐述该教学法的理论来源、定义、核心理念及特征,初步对该教学法的相关概述进行梳理,从宏观上把握主要脉络。第二部分:现实意义和优势。本部分包括两块内容:一是在实际教学中,“一案到底”教学法的现实意义;二是其与常见的案例式教学法相比较之下的显著优势,从直观上解答该教学法作为本文选题的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第三部分:实际运用分析。本部分旨在深入挖掘“一案到底”教学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成因。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 A 所高二年级四个成绩相当的班级在思想政治课实施该教学法的现实情况进行试点调研,以期围绕该教学法的现状和局限性为出发点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第四部分:优化路径。本部分主要基于第三部分中该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几点自己的思考,笔者拟从以下四个维度出发:一是多重渠道获取素材;二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三是树立现代化教学理念;四是处理好与其他教学法的关系,找出优化策略,力求推动“一案到底”教学法更好的适应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升教学实效性。第五部分:教学设计。这是本文的最后一部分,结合前面的研究成果,笔者以高中政治教材中必修四《哲学生活》第十课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单独一课为例,制作教学设计,通过课后反馈等渠道分析该教学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成效与不足,展现该教学法在操作过程中最为真实、完整、具体的一面。关键词:“一案到底”教学法;高中思政课;运用IIAbstractThe senior middle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s an education coursethat combines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aspects, and it shoulders the fundamental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Combin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reform and the attributes of the subject, effective knowledge transfer and correct valueguidance to students in teaching practice are bound to be inseparable from the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s a derivative product of thecase-based teaching method, the "one case to the end" teaching method has unique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Its contextual presuppositionand teaching pertinence are stronger, which can effectively inspire students and getclose to students, thereby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education.However, the teaching method is not omnipotent, and there are often problems andshortcomings in the specific teaching process. Therefore, the author intends toconduct a systematic and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one case to the end" teachingmethod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parts, in order to provide a certain theoretical and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courses, and help the majority of first-line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to improve their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Understand, research and use the teaching methodwell.Part 1: specific overview. That is to explain the theoretical sources, definitions,core 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initially sort out therelevant overview of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grasp the main context from a macroperspective.Part 2: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advantages. This part includes two parts: one is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one case to the end" teaching method in actualteaching; the other is it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the commoncase-based teaching method, and intuitively answer the teaching method as Theapplication value and research value of the topic of this article.Part 3: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alysis. This part aims to dig deeper into theproblems and related causes in the actual application of the "one case to the end"teaching method.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author conducts a pilotsurvey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teaching method in th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es of four classes in the second grade of A high school,hoping to make further in-depth thinking arou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limitations
IIIof the teaching method.Part 4: Optimize the path. This part is mainly based on the problems of theteaching method in the second part, and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s on how to solvethese problems. The author intends to proceed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dimensions:one is to obtain materials from multiple channels; the other is to improve theprofessionalism of teachers ; The third is to establish a modern teaching concept; thefourth is to 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teaching methods, find outoptimized strategies, and strive to promote the "one case to the end" teaching methodto better adapt to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s, and improveteaching effectiveness.Part 5: Teaching design. This is the last part of this article. Combining the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the author takes the compulsory four "philosophical life" inthe high school political textbook, the first frame of the tenth lesson "Establishing asense of innovation is the requirement of materialist dialectics" as an example to makea teaching design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teaching methodin actual teaching activities through channels such as after-class feedback, and showthe most true, complete and specific aspect of th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operationprocess.Key words: "One case to the end" teaching method;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lesson; Application
IV目 录摘 要............................................................................................................................I IAbstract......................................................................................................................II目 录..........................................................................................................................IV绪 论............................................................................................................................1(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11、选题起源.......................................................................................................12、研究意义.......................................................................................................2(二)研究综述........................................................................................................21、国内研究现状...............................................................................................22、国外研究现状...............................................................................................43、整体评述.......................................................................................................5(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51、研究方法.......................................................................................................52、研究创新之处...............................................................................................5一、 “ 一案到底 ” 教学法的相关概述........................................................................7(一)“一案到底”教学法的理论来源................................................................71、国内教学法理论依据................................................................................72、西方教学法理论依据................................................................................8(二)“一案到底”教学法的定义阐释................................................................9(三)“一案到底”教学法的核心内涵..............................................................101、“一案到底”教学法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目标..........................102、“一案到底”教学法坚持“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10(四)“一案到底”教学法的基本特征..............................................................111、目标性......................................................................................................112、连贯性......................................................................................................113、时代性......................................................................................................124、预设性......................................................................................................12、 二、 “ 一案到底 ” 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的现实意义及其优势........... 13(一)“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运用的现实意义...............131、有助于贯彻中学生核心素养理念..........................................................132、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课育人成效..........................................................143、有助于强化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14(二)“一案到底”教学法与常见“多案”教学法的比较优势...................151、“一案”能够充分提高教学效率..........................................................152、“一案”能够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63、“一案”能够营造师生协作的氛围......................................................16三、 “ 一案到底 ” 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运用的现状分析 ——以 以 A A 中学为例..................................................................................................................................18(一)“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现状调查...................18
V1、学生问卷调查分析..................................................................................182、教师问卷调查分析..................................................................................20(二)“一案到底”教学法存在的问题...........................................................211、 教师层面................................................................................................212、 学生层面................................................................................................223、 教...
篇三:“一案到底”教学法应用方法研究
dash;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 年第 26 期/9 月(中)—117巧用德育案例一案到底,上一堂入心的道德与法治课周智勇(中山市港口镇大南中学 广东·中山 528447)摘 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品德课程进行了整体的改革,因此,要把品德课上出实效,就必须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一堂入心的道德与法治课,应该满足:“生活性”、 “开放性”和“活动性”三个标准。才更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键词 德育故事 道德与法治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列宁说:爱听美妙的故事是儿童的天性。不仅儿童,其实在生活中,几乎所有人都喜欢听故事。特别是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通过富有德育功能和哲理故事的渗透、引导,可以影响人的德性和促使人们对真、善、美的情感追求。下面,我们不妨摘取课堂中的几朵浪花来感受德育故事在新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与作用吧。1 用德育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新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理论读本,随着时代的发展定会出现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变化脱节的情况。而且从写作的内容来看,枯燥而“说教”的成分依然不可避免。如果在教学中,仍然采取单纯的“道德教化”,学生势必不喜欢,效果也不会很佳。因此,如果结合教学内容引入一些与时俱进的富含哲理的德育故事,既可感动学生,又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如在导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第二框《爱在家人间》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呈现一个从网上下载的最新的真实故事:靖靖一家是山西吕梁临县人,家里只有一孔旧窑洞,两亩薄田。几年前,父亲在外挣钱养家,母亲薛晓林操持家务,照顾孩子。2016 年 4 月,母亲薛晓林突感身体不舒服,被医院确诊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透析或肾移植手术所需高昂的医疗费压得这个贫困的家庭踹不过气来。2017 年 2 月,十岁靖靖的一篇作文《救救妈妈》在网上热传,其中一句“把我卖了吧,换钱给妈妈治病。”催人泪下,且深深地刺痛着大家的心。故事讲完后,我问: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人说:“小靖靖很懂事,明白事理,有感恩之心。”有人说:
“小靖靖热爱自己的母亲,是孝敬父母的表现。”这时我趁机说:
“同学们说得很对,小靖靖的做法体现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孝敬父母呢?”这样很自然地导入新课,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收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完全不同于空泛的说教与灌输。2 以德育故事牵引问题,带动思考与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学生合作探究环节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抓住要点。一般来说,新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仍然存在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教师若一味硬性灌输,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倒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厌学。面对一些在现实中很难践行的大道理,如果教师能恰当地利用一些德育故事,甚至借助现代媒体演示,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为生动,启迪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并从故事中领悟所蕴涵的观点或道理,从而达到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或者提振精神、激发斗志的目的。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课第一框《学习伴我成长》为例。关于什么是学习动机?新教材这样写道:“认为学习很重要或者很有价值,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并希望取得成就,这样一种倾向就是学习的动机。”如此描述“学习动机”,不但让七年级学生云里雾里,教师也可能不明就里。其实简而言之,“学习动机”指的就是推动我们努力学习的动力,又称“学习动力”,它有内在学习动机和外在学习动机之分。课开始时,一教师便运用视频展示了一个故事《挑战自己》。这个故事讲的是:2016 年 5 月,湖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四女生杨博雯,收到了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莫纳什大学等六所澳大利亚名校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最终她选择了到墨尔本大学深造。2012 年 7 月山东青岛姑娘杨博雯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入校时,当很多同学还沉浸在“大一新鲜人”的迷茫中时,她已经确定好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她说:“我从大一时就决定要出国留学,所以大学四年从来没有逃过课。”除了在校努力用功外,杨博雯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拓视野、锻炼能力。正是由于及早确立了目标,树立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再加上父母的支持和鼓励,自己的勤奋努力,才成就了她的今天。视频展示结束后,老师要求学生分组合作探究:(1)杨博雯努力学习的动机有哪些?(2)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培养自己的学习动机?通过这个励志故事,学生心灵受到强烈震撼的同时,也对学习动机也有了更深的认识。相信在以后生活中,学生一定能正确认识和自觉培养自己的学习动机——这就是德育故事的魅力所在。3 巧引德育故事,筑牢人生信仰每年春天开始的时候,都有一批各行各业感动国人的故事跃然屏幕,如“感动中国人物”、 “全国道德模范人物”等电视节目中的典型人物,他们的优秀事迹给予我们许多感动和力量。如在学习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青春的证明》教学内容时,我就通过播放与教学内容紧密关联的诸如“感动中国人物”、 “全国道德模范人物”等节目中感人至深的励志人物的励志故事,激励学生以这些典型人物为榜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奋发向上,执着有为,顽强拼搏,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让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熠熠生辉。参考文献[ 1 ] 陈雪华.思想品德教学素材的选择和利用 [ J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 ( 06 ) .[ 2 ] 吴铎.德育课程与教学论 [ M ]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课 | 程 | 教 | 学万方数据
推荐访问:“一案到底”教学法应用方法研究 教学法 一案 方法
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
- 学前教育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分析2023-09-21
- 目标设置教学法在中学排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23-09-22
- 多元化教学法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正常人体学的应用2023-09-23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2023-09-24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戏剧教学法的应用策略探索2023-09-25
- 办公室蟹爪兰养殖方法及繁殖方法3篇2023-02-22
- 最新法律方法论文(12篇)2023-07-10
- 高中生物如何学最好方法优质(完整)2023-09-19
- 面向2035,年的上海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展评价——基于WSR,系统方法论视角2023-09-23
- 点-面-点分析方法在机采动态一体化管理中的应用2023-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