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公无私成语故事3篇
大公无私的成语故事1 春秋时,晋国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个县令,晋*公就去问当时大夫祁黄羊,对他说:“南阳县缺个县令,你看,应该派谁去当这个官比较合适呢?” 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他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大公无私成语故事3篇,供大家参考。
大公无私的成语故事1
春秋时,晋国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个县令,晋*公就去问当时大夫祁黄羊,对他说:“南阳县缺个县令,你看,应该派谁去当这个官比较合适呢?”
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他为人公正,做那里的县令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
*公惊奇地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
祁黄羊笑着说:“您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当南阳的县令,您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我和他只是私人的恩怨,并不能掩盖他的才华嘛。”
晋*公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也觉得解狐这个人确实不错,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果然很有治理的才能,为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段时间,晋*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
祁黄羊毫不犹豫地说:“祁午能够担任这个职位的。”
晋*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是你的.儿子,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
祁黄羊说:“可是您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法官这个职位,所以我推荐了他;您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晋*公很满意祁黄羊的回答,于是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果然能公正执法,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说这两个故事后,十分称赞祁黄羊。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才,便不推荐他。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啊!”
大公无私的成语故事2
【成语】:
大公无私
【拼音】:
dà gōng wú sī
【解释】:
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成语故事】:
春秋时,晋*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于是,*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的。”*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祁黄羊。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啦!”
大公无私的成语故事3
春秋时,晋*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于是,*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的。”*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祁黄羊。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啦!”
大公无私的成语故事3篇扩展阅读
大公无私的成语故事3篇(扩展1)
——成语故事:大公无私5篇
成语故事:大公无私1
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春秋时,有一天,晋*公问祁黄羊:“南阳县官缺额,你看派谁去最合适?”祁黄羊想了想,说:“派解狐去最合适!”晋*公觉得很奇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答道:“你只问我什么人最适合这个职位,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晋*公采纳了祁黄羊的意见,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果然,解狐很有作为,为当地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受到人们的称颂。
有一天,晋*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位法官,你看谁能胜任?”祁黄羊回答:“祁午最能胜任!”晋*公说:“祁午是你的儿子,你推荐自己的儿子,不怕人家讲你吗?”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胜任法官,并没有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祁午当了法官后,非常称职,深受人民的爱戴。
孔子十分称赞祁黄羊,说他是个公正严明的人,称得上是“大公无私”.
成语“大公无私”形容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
成语故事:大公无私2
春秋时,晋*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
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
*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
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于是,*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
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的。”
*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
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祁黄羊。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像祁黄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啦!”
【拼 音】 dà gōng wú sī
【解 释】完全为人民利益着想,毫无私心。
【英文】Selfless
【归类】词语,成语。
【造句】 *员要襟怀坦白,大公无私。
【近义词】 舍己为公、铁面无私、黑白分明、两袖清风。
【反义词】 假公济私、自私自利、利欲熏心,谋私。
【原文】
晋*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公问:“解狐非子之仇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 (军事长官),其谁而为之?”对曰:“午可。”*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相关人物介绍:
祁奚(前620(壬申年)--前545),姬姓,祁氏,名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人(今山西祁县人),因食邑于祁(今祁县),遂为祁氏。周简王十四年(前572年),晋悼公即位,祁奚被任为中军尉。祁奚本晋公族献侯之后,父为高梁伯。"下宫之难"后,晋景公曾以赵氏之田"与祁奚"。悼公继位,"始命百官",立祁奚为中军尉。*公时,复起为公族大夫,去剧职,就闲官,基本不过问政事。祁奚在位约六十年,为四朝元老。他忠公体国,急公好义,誉满朝野,深受人们爱戴。盂县、祁县均设有祁大夫庙。他曾推荐自己的杀父仇人解狐替代自己的职位。
由于时代所限,祁奚在政治上并无卓越的业绩可称。晋景、厉、悼、*四世,秦、楚、齐、晋争霸正酣;晋内忧迭起,是政治家施展抱负的大好机会。况景公继位(前599年)至厉公末年(前574年),正是祁奚20到40多岁期间,年富力强,理应有充足的精力参与国家事务。但这数十年间,却是祁奚政治生涯的空白时期,颇令人费解;究其原因,恐是晋公室宗族势力较弱所致。历史上,晋宗法血缘关系比较松弛,经过多次晋宗族相残事件后,异姓和异支的卿大夫贵族逐渐把持了朝政。至景公、厉公以后,晋同姓大夫仅剩栾氏、郤氏、羊舌氏、祁氏四家了。景公和厉公采取的是重用异姓卿族,压制同姓宗族的政策,厉公杀三郤(即郤锜、郤犨、郤至),亡郤氏;*公时灭栾氏;到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祁奚孙、叔向子,相恶于君",六卿"遂以法尽灭其族……分其邑为十县",晋公室益弱。可见,景公、厉公以后,同姓大夫正在逐步退出晋国政治舞台而让位于"六卿",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上述问题了。
《诗小雅》赞:"言惟有德之人,能举似已者也。"相传解狐为祁县东冀里人,为人正直廉洁,做官时也曾举自己的仇人刑伯柳为上党守。柳往谢解狐,解狐说:"举子,公也;怨子,私也,子往矣怨子如初也。"其耿直倔强的性格同祁奚何其相似。祁午也是晋国当时著名的`贤才。他"好学而不戏,守业而不淫,柔惠小物而镇定大事,有质直而无流心",任中军尉后,"军无秕政"。袁启疆称祁午"为诸侯之选"。左氏和孔子由此慨叹,"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给祁奚以极高的评价。
君子认为祁奚为这种情况下能够推举有德行的人。称道他的仇人而不是谄媚,安排他的儿子而不是勾结,推举他的副手而不是结党。《商书》说:"不偏私不结党,君王之道浩浩荡荡",这说的就是祁奚啊。解狐能被推举,祁午能被安排,羊舌赤能有官位,建立一个官位而成就三件事,这是由于能够推举好人的缘故啊。唯其有德行,才能推举类似他的人。《诗》说:"正因为具有美德,推举的人才能和他相似。"祁奚就是这样做的。
成语故事:大公无私3
春秋时,晋国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个县令,晋*公就去问当时大夫祁黄羊,对他说:“南阳县缺个县令,你看,应该派谁去当这个官比较合适呢?”
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他为人公正,做那里的县令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
*公惊奇地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
祁黄羊笑着说:“您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当南阳的县令,您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我和他只是私人的恩怨,并不能掩盖他的才华嘛。”
晋*公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也觉得解狐这个人确实不错,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果然很有治理的才能,为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段时间,晋*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
祁黄羊毫不犹豫地说:“祁午能够担任这个职位的。”
晋*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是你的儿子,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
祁黄羊说:“可是您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法官这个职位,所以我推荐了他;您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晋*公很满意祁黄羊的回答,于是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果然能公正执法,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说这两个故事后,十分称赞祁黄羊。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才,便不推荐他。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啊!”
成语故事:大公无私4
春秋时,晋*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
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
*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
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于是,*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
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的。”
*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
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祁黄羊。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像祁黄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啦!”
【拼 音】 dà gōng wú sī
【解 释】完全为人民利益着想,毫无私心。
【英文】Selfless
【归类】词语,成语。
【造句】 *员要襟怀坦白,大公无私。
【近义词】 舍己为公、铁面无私、黑白分明、两袖清风。
【反义词】 假公济私、自私自利、利欲熏心,谋私。
【原文】
晋*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公问:“解狐非子之仇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 (军事长官),其谁而为之?”对曰:“午可。”*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相关人物介绍:
祁奚(前620(壬申年)--前545),姬姓,祁氏,名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人(今山西祁县人),因食邑于祁(今祁县),遂为祁氏。周简王十四年(前572年),晋悼公即位,祁奚被任为中军尉。祁奚本晋公族献侯之后,父为高梁伯。"下宫之难"后,晋景公曾以赵氏之田"与祁奚"。悼公继位,"始命百官",立祁奚为中军尉。*公时,复起为公族大夫,去剧职,就闲官,基本不过问政事。祁奚在位约六十年,为四朝元老。他忠公体国,急公好义,誉满朝野,深受人们爱戴。盂县、祁县均设有祁大夫庙。他曾推荐自己的杀父仇人解狐替代自己的职位。
由于时代所限,祁奚在政治上并无卓越的业绩可称。晋景、厉、悼、*四世,秦、楚、齐、晋争霸正酣;晋内忧迭起,是政治家施展抱负的大好机会。况景公继位(前599年)至厉公末年(前574年),正是祁奚20到40多岁期间,年富力强,理应有充足的精力参与国家事务。但这数十年间,却是祁奚政治生涯的空白时期,颇令人费解;究其原因,恐是晋公室宗族势力较弱所致。历史上,晋宗法血缘关系比较松弛,经过多次晋宗族相残事件后,异姓和异支的卿大夫贵族逐渐把持了朝政。至景公、厉公以后,晋同姓大夫仅剩栾氏、郤氏、羊舌氏、祁氏四家了。景公和厉公采取的是重用异姓卿族,压制同姓宗族的政策,厉公杀三郤(即郤锜、郤犨、郤至),亡郤氏;*公时灭栾氏;到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祁奚孙、叔向子,相恶于君",六卿"遂以法尽灭其族……分其邑为十县",晋公室益弱。可见,景公、厉公以后,同姓大夫正在逐步退出晋国政治舞台而让位于"六卿",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上述问题了。
《诗小雅》赞:"言惟有德之人,能举似已者也。"相传解狐为祁县东冀里人,为人正直廉洁,做官时也曾举自己的仇人刑伯柳为上党守。柳往谢解狐,解狐说:"举子,公也;怨子,私也,子往矣怨子如初也。"其耿直倔强的性格同祁奚何其相似。祁午也是晋国当时著名的贤才。他"好学而不戏,守业而不淫,柔惠小物而镇定大事,有质直而无流心",任中军尉后,"军无秕政"。袁启疆称祁午"为诸侯之选"。左氏和孔子由此慨叹,"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给祁奚以极高的评价。
君子认为祁奚为这种情况下能够推举有德行的人。称道他的仇人而不是谄媚,安排他的儿子而不是勾结,推举他的副手而不是结党。《商书》说:"不偏私不结党,君王之道浩浩荡荡",这说的就是祁奚啊。解狐能被推举,祁午能被安排,羊舌赤能有官位,建立一个官位而成就三件事,这是由于能够推举好人的缘故啊。唯其有德行,才能推举类似他的人。《诗》说:"正因为具有美德,推举的人才能和他相似。"祁奚就是这样做的。
成语故事:大公无私5
今天小编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成语故事。想要获取更多成语故事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学成语故事栏目,小编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内容哦!
春秋时,有一天,晋*公问祁黄羊:“南阳县官缺额,你看派谁去最合适?”祁黄羊想了想,说:“派解狐去最合适!”晋*公觉得很奇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答道:“你只问我什么人最适合这个职位,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晋*公采纳了祁黄羊的意见,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果然,解狐很有作为,为当地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受到人们的称颂。
有一天,晋*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位法官,你看谁能胜任?”祁黄羊回答:“祁午最能胜任!”晋*公说:“祁午是你的儿子,你推荐自己的儿子,不怕人家讲你吗?”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胜任法官,并没有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祁午当了法官后,非常称职,深受人民的爱戴。
孔子十分称赞祁黄羊,说他是个公正严明的人,称得上是“大公无私”.
成语“大公无私”形容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
大公无私的成语故事3篇(扩展2)
——大公无私成语造句3篇
大公无私成语造句1
一、大公无私成语解释
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二、大公无私成语近义词
铁面无私[tiěmiànwúsī]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私人情面。
公而忘私[gōngérwàngsī]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杀身成仁[shāshēnchéngrén]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原意是说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现指牺牲生命,以维护正义事业。
公正无私[gōngzhèngwúsī]
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不徇私情[bùxùnsīqíng]
徇:曲从。不曲从私人交情。指为人公正,秉公处事。
舍身取义[shěshēnqǔyì]
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
三、大公无私成语造句
1、大公无私人人敬,自私自利人人憎。
2、人民爱戴大公无私的干部,最恨以权谋私的贪官。
3、他大公无私的行动,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4、只有大公无私,说话做事才能理直气壮。
5、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自身的物质利益。
6、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要提倡大公无私的精神。
7、道德防线不能破,否则肯定惹大祸;廉政勤政是本份,大公无私显精神。
8、在人世间,要幸福只有一条路。不是怀着大公无私的良心,便是完全不怀良心。
9、老师经常教育我们破除私心杂念,要有大公无私的精神。
10、法官断案一定要大公无私,不能徇私枉法,偏袒一方。
11、提伯尔特是被罗密欧杀死的,如果你大公无私的话,殿下,你必须判罗密欧死刑。
12、*员就是要大公无私,光明磊落,为大多数人谋利益。
13、孔子十分称赞祁黄羊说他是个公正严明的人,称得上是大公无私。
14、老张是个大公无私的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家都支持他当厂长。
15、他这种大公无私不畏强权的行为,如今有几人能做到呢?
16、他因大公无私而众叛亲离。
17、杨善州大公无私,坚守信念。
18、经理说他用人大公无私,不分旧人新人,唯才是用。
19、做人民的公仆应大公无私。
20、在我眼中,她是一个大公无私的教师。
21、当今世界能大公无私的人太少,利己不损人的也不多。
22、我们还有的球员大公无私,他们总是以球队赢得比赛。
23、包拯是一个清正廉明公私分明大公无私的人。
24、大公无私这个精神只有一小部份人身上有。
25、几天前,我又期盼着当一位大公无私的法官。
26、慢慢地,我感受到了母亲的甜蜜和大公无私。
27、我们要做大公无私的人,不应该做那种损人利己的事。
28、他为人耿直,大公无私,非常值得信赖。
29、为政者要具有大公无私的胸怀,施政方能无偏无颇。
30、和大生产相联系的无产阶级,把大公无私的"思想,提高到新的高度。
31、包拯大公无私,深受百姓的喜爱。
32、军人的奉献精神和大公无私深深的打动我们每个人。
33、王大爷对工作尽职尽责,大公无私,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34、因为他的大公无私,才使人情关说弊病杜绝。
35、身为公务员就当处事光明磊落,大公无私。
大公无私的成语故事3篇(扩展3)
——经典故事:大公无私
经典故事:大公无私1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叫祁黄羊的官吏,为人十分正直,做事情从来都实事求是,从不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有一天,他的大王鲁*公问他说:“南阳县缺少了一个县令,你看派谁去比较好?”祁黄羊想了一会儿,说:“臣下觉得派解狐去最适合,他有能力干好这个工作。”
鲁*公听了非常惊讶,便问他:“你不是跟解狐有仇吗?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去?”祁黄羊回答说:“您只问我什么人最合适,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鲁*公听了连连点头,从心底里赞赏祁黄羊做事的态度。于是,鲁*公便接受他的建议,派解狐去当南阳县的县令。解狐到任后,果然大有作为,替地方上的`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当地的百姓都很称赞他。祁黄羊虽然和解狐有仇,但是当鲁*公征求祁黄羊的意见时,祁黄羊并不因为私仇而排斥解狐,而是公事公办向鲁*公推荐解狐。感悟:祁黄羊这种胸襟坦荡、大公无私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大公无私的成语故事3篇(扩展4)
——书的成语故事3篇
书的成语故事1
齐景公在纪国故地游览,得到了一把金壶,打开一看,中间藏有朱红色的文书,文书上面刻写着:“不要吃翻过来的鱼,不要用低劣的马。”齐景公说:”呵,这话说得好呵!不要吃翻过来的鱼,是讨厌它的腥味,不要用低劣的马,是讨厌它,不能跑远路。”
晏子听了齐景公的话,应声说:“不是这样的。不要吃翻过来的鱼,不是告诫上位的不要耗尽民力吗?不要用低劣的马,不是告诫居上位的不把不贤的人安置在自己的身边吗?”
齐景公觉得晏子说得很对。他接着问晏子:“既然纪国藏有这样好的文书,为什么会亡国呢?”
晏子回答说:”纪国的亡国是有缘故的。我听过,君子有了至理名言,把它悬挂在里巷的大门上,以便时刻能够看到它,照着实行,纪国虽然有这样的至理名言,却不拿来实行,只是把它刻写在文书上,投到金壶里藏起来。这样,纪国不亡国还等什么呢?“
【注释】
齐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姓姜,名杵臼。
纪: 原为周代诸侯国,被齐国所灭。
晏子:指晏婴,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子春秋》记载晏子言行,实出于后人依托。
【说明】
如果知道了至理名言,就要时刻牢记,照着去做,如果学到了至理名言只是把它藏起来,或是束之高阁,根本不准备实行,再好的至理名言也是没有用处的。而且这种错误态度,必定会导致事业的失败。
书的成语故事2
成语名称:郝隆晒书
成语拼音:hǎo lóng shài shū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有学问。
实用性:生僻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指人腹中装书,很有学问。
成语来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七月七日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成语造句:郝隆晒书的故事让人发笑。
郝隆晒书的成语故事
西晋时期,大司马桓温手下的参军郝隆饱学多才,没有得到重用。他辞去参军的职务回故乡隐居。每年的七月七日当地有晒衣服的风俗,家贫的郝隆解开衣扣袒胸露腹晒太阳,人们问他何故?他傲然地回答道自己在晒书。
郝字开头的成语
郝隆晒书
包含有郝字的成语
郝隆晒书
书的成语故事3
成语名称:黄耳寄书
成语拼音:huáng ěr jì shū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传递家信。
实用性:生僻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黄耳:犬名;书:书信。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指传递家信。
成语来源:《晋书·陆机传》:“初机有骏犬,名黄耳,甚爱之。……其后因以为常。”
成语造句:黄耳寄书并不神奇。
黄耳寄书的成语故事
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陆机离开家乡浙江会华亭到京城洛阳做官。他很久没有收到家信,就写好一封信装入竹筒套到猎犬黄耳的脖子上,让它送到浙江老家,聪明的黄耳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会华亭并索取回信,来回只用25天时间。
黄字开头的成语
黄粱梦 黄狸黑狸 黄耳寄书 黄粱一梦 黄绢幼妇 黄粱美梦 黄羊任人 黄公好谦
包含有黄字的成语
黄粱美梦 黄绢幼妇 黄粱一梦 黄耳寄书 黄狸黑狸 黄粱梦 周瑜打黄 骊黄牝牡 螳螂捕蝉 梦熟黄粱
大公无私的成语故事3篇(扩展5)
——猴的成语故事
猴的成语故事1
猿猴取月
传说古代波罗奈城有五百猕猴。
有一天五百猕猴*林中,见树下井中有月亮的倒影。
猕猴王就对所有的猕猴说:“今天月亮掉到井里,我们大家得想办法捞出来挂到天上去。”
于是这些猴子就在树一只接一只地往井中延伸,结果树枝断,全部落井。
猿猴取月的成语故事延伸
【注音】yuán hóu qǔ yuè
【出处】宋·黄庭坚《沁园春》词:“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得近伊。”
【解释】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白费力气。
【同韵词】*不见血、椎心泣血、以血还血、金针见血、旋生旋灭、黄金世界、不惜一切、张设布列、穷凶极虐、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关于猴的成语故事:猿猴取月点评
猿猴取月的故事滑稽可笑,更让人深思。猿猴取月的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事情的方方面面,不要盲目的去做,这样不仅是在做无用功,还会伤害到自己,反而得不偿失。
大公无私的成语故事3篇(扩展6)
——贼头贼脑的成语故事
贼头贼脑的成语故事1
【成语名字】
贼头贼脑
【汉语拼音】
zéi tóu zéi nǎo
【近义词】:
贼眉鼠眼、贼头鼠脑
【反义词】:
光明正大
【成语出处】
1、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他们大凡吃物,不肯大大方方,总是贼头贼脑,躲躲藏藏,背人而食。”
2、清·李渔《玉搔头·奸图》:“后面跟了一个贼头贼脑的人,毕竟是个奸细。”
3、胡奇《琴声响叮咚》:“他同几十年前一样,瘦得像一只贼头贼脑的猴儿。”
【成语解释】
形容举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贼头贼脑造句】
我们不出声,等了好几分钟,终于见到小刺猬贼头贼脑地伸出了一个尖尖的小脑袋,两只小眼睛东张西望了一会儿,确定安全后,又开始蠕动起来。
【贼头贼脑的"成语故事】
《镜花缘》第十四回:那日到了无肠国,唐敖意欲上去。多九公道:“此地并无可观。兼之今日风顺,船行甚快,莫若赶到元股、深目等国,冉去望望罢。”唐敖道:“如此,遵命。但小弟向闻无肠之人,食物皆直通过,此事可确?”多几公道:“老夫当日也因此说,费了许多工夫,方知其详。原来他们未曾吃物,先找大解之处;若吃过再去大解,就如饮酒太过一般,登时下面就要还席。问其所以,才知吃下物去,腹中并不停留,一面吃了,随即一直通过。所以他们但凡吃物,不肯大大方方,总是贼头贼脑,躲躲藏藏,背人而食。”唐敖道:“即不停留,自然不能充饥,吃他何用?”
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
- 经典故事:大公无私(完整文档)2023-02-26
- 成语故事:惩前毖后【优秀范文】2022-10-16
- 三人成虎成语故事3篇【通用文档】2023-03-31
- 2023年最新孟母三迁成语故事20字(3篇)(精选文档)2023-06-06
- 关于成语故事24篇2023-10-16
- 成语故事大全800字15篇202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