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3篇

发布时间:2022-12-31 09:05:06 来源:网友投稿

《小摄影师》的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默读课文,提出问题,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摄影师》,教学设计3篇,供大家参考。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3篇

《小摄影师》的 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默读课文,提出问题,初步展开讨论。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质疑。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课前同学们自己已经读过了课文,查阅了有关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高尔基?

  2、学生之间交流收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老师小结:高尔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尔基的笔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爱他。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是关于他非常爱孩子的事。

  二、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

  6、画出不懂的问题,留待下节课交流解决。

  三、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小摄影师》的 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小摄影师》的 教学设计3篇(扩展1)

——《小摄影师》的 教学设计

《小摄影师》的 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默读课文,提出问题,初步展开讨论。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质疑。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课前同学们自己已经读过了课文,查阅了有关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高尔基?

  2、学生之间交流收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老师小结:高尔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尔基的笔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爱他。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是关于他非常爱孩子的事。

  二、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

  6、画出不懂的问题,留待下节课交流解决。

  三、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小摄影师》的 教学设计3篇(扩展2)

——小摄影师优秀教学设计

小摄影师优秀教学设计1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谁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课文。

  〖速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

  指名由学生回答,不要拘泥于一种方法,只要说的有道理,就应当给予肯定。

  〖讲解课文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小男孩怎样来到高尔基面前的?

  (从两方面想:一是小男孩想给高尔基照张相片,贴在他们的墙报上。二是高尔基突然接到小男孩扔进的纸团,得知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自己拍照,让门卫放小男孩进来。)

  2、突然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一眨眼的时间内发生的,说明高尔基一点儿也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

  3、用突然一词说一句话。

  二、学习第2~5自然段

  1、读第2~5自然段。

  2、门卫为什么不让小男孩进高尔基办公室?

  (从二方面想:一是高尔基工作很忙正在读书也是他的工作;二是不让人进来打扰高尔基是门卫的责任。)

  3、高尔基在很忙的情况下让小男孩进来说明什么?

  (这是破例,是对小男孩特殊照顾,也说明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热忱的关心和爱护。)

  三、学习第6~11自然段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写小摄影师给高尔基照相。)

  2、小摄影师给高尔基照相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是怎样的?请将它们画出来。(6、7、9、10自然段中的部分语句)

  3、朗读画出的语句,从这些句子中,你读出了什么?

  (仔细打量知道小摄影师观察细致,也含有思考的意思。摆弄很久小摄影师不停地摆弄相机,为拍照作准备,同时让高尔基多次调整坐态;哭着走远说明小摄影师出于礼貌不能用高尔基胶卷,想马上回家取胶卷;上车走了是小摄影师因为自己耗费了高尔基许多宝贵时间而悔恨,对自己一时疏忽而懊悔。)

  4、高尔基在照相时动作、神态、语言是怎样的呢?将这些语句画出来。(7、10、13、15自然段中的部分语句。)

  ⑴ 朗读画出的语句。

  ⑵ 吩咐是什么意思?文中谁按谁的吩咐?从吩咐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呢?(口头指派或命令,一般指上级让下级干什么或长辈让晚辈干什么才使用它。高尔基按小摄影师的吩咐。小摄影师吩咐高尔基,让高尔基多次调整坐态,占用他很多时间,他任其摆布,听从吩咐,说明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⑶ 从画出的`其它语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从面带微笑说明他对下一代的热忱慈爱,当小男孩哭着说忘带胶卷时,高尔基赶紧站起走到窗口大声喊道:我给你胶卷说明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热爱的感情非常强烈;从高尔基见小男孩,不见记者的态度上,说明他对下一代的成长非常重视。)

  5、这段又一次出现突然这个词,读含有突然一词的那句话。这次突然说明什么?(情况急剧变化。)

  6、再用突然说一句话。

  四、读第12~15自然段

  1、小男孩会再来吗?

  (再来可能性大。理由有两点:一是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的强烈愿望促使他必然来;二是高尔基如此热情接待他,配合他,他相信自己再来仍会受到高尔基热情接待。)

  2、高尔基工作很忙,他不接待记者,却希望小男孩再来这说明什么?

  (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总结全文

  作者写小摄影师给高尔基照相这件事,分别写了小摄影师和高尔基的语言、动作、神态,从中我们体会到高尔基对青少年一代的关心和爱护,希望同学们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期望,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板书

  小摄影师

  男 孩 对比衬托 高尔基(关心爱护)

  想进去 放进来

  摆弄 微笑

  坐、哭 站起来

  跑 喊


《小摄影师》的 教学设计3篇(扩展3)

——小摄影师课文教学设计

小摄影师课文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默读课文,提出问题,初步展开讨论。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质疑。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课前同学们自己已经读过了课文,查阅了有关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高尔基?

  2、学生之间交流收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老师小结:高尔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尔基的笔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爱他。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是关于他非常爱孩子的事。

  二、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

  6、画出不懂的问题,留待下节课交流解决。

  三、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小摄影师》的 教学设计3篇(扩展4)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5篇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1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最后一自然段,再互相讨论一下,该怎样读好些。(学生反复朗读后讨论)

  师:谁能把这一段读一读?(学生朗读)

  师:读得真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高尔基不愿意见记者,但他特别希望小男孩能再来,所以前一句要读得*淡一些,后一句要读得热情一些。

  师:确实是这样。你从哪里可以看出高尔基非常希望小男孩再来?

  生:前面有一句“是个小男孩吗?”还有这一句中的“一定”。

  师:对!那么高尔基为什么不愿意见记者,却又特别希望小男孩能再来呢?(学生讨论交流)

  生:记者来肯定是为了宣传高尔基,高尔基不感兴趣,所以不愿意见。小男孩来照像是为了给班级办墙报,是为了学习,所以高尔基尽管忙,还是热情接待了他。小男孩子没有能照成像,肯定会失望的,所以他希望小男孩能再来。

  生:不光是小男孩失望,班里的同学们也肯定会失望的,高尔基是不会让同学们失望的,所以他希望小男孩能再来。

  师:是啊!你看高尔基多么关心孩子们,爱护下一代啊!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小男孩子会再来吗?

  (生读课文)

  点评:由读入手,在读的过程中领悟情感,体验高尔基对孩子们的关心和爱护;在读中想象,让这浓浓的情感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受到情感的熏陶。

  评析:

  试用修订版大纲中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阅读教学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规定的情境,在感悟语言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上面的两个教例,在这一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讨。

  (一)品析词语,揣摩情感。

  “吩咐”一词在文中包含着的内涵:高尔基被小男孩的天真可爱所感染,因而也就听从“吩咐”,任其“摆弄”。从中足以看出高尔基的童心童趣和对小男孩的喜爱。一般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因而这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是学生很难体会出来的。教例中紧扣“吩咐”一词让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理解,再通过说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把理解语言和体会情感结合起来,揣摩出其中包含的高尔基对小男孩子的喜爱之情,这就是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二)朗读体验,领悟情感。

  情感是附载在语言文字这一客体之中的。因此,它需要靠读者在读中去感知与感悟。如果说“吩咐”一词着重表现的是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喜爱的话,那么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两句话则集中体现了高尔基对整个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并且这种情感是那样的强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教例中,教师没有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朗读,通过朗读去体验、去感知、去感悟,通过反复朗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高尔基对待记者的冷淡和不见,对待小男孩的热情和“一定”要见这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正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达到了“在读中有所感悟”的目的。

  (三)激发想象,升华情感。

  有了这种体验和感悟,“高尔基为什么不愿见记者而热切希望小男孩能再来”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师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让学生再读全文并进一步思考:“小男孩会再来吗?”激发学生的想象,进一步把他们引进课文规定的情境之中。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并且给学生提供了展开想象的空间,学生会自然地由此想到高尔基还会等待小男孩来吗?可以想见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更加深刻。在他们积极的思维中,引起情感的共鸣,让高尔基对下一代的浓浓爱意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认读11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其中一个多音字“相”,会写田字

  格里的九个生字,把字写规范。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做什么的,“摄影师”

  是干什么的人。

  2、启发谈话。课前同学们自己已经读过了课文,查阅了有关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

  下高尔基?学生之间交流收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阅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不懂的地方划出来。

  2、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 。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出示: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找出来,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读一读,并谈谈体会。

  2、交流问题,体会感情。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

  “鞠了个躬”可以看出小男孩很有礼貌。

  他仔细打量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在这看报纸。”

  “仔细打量”“咧开嘴笑了”可以看出他的可爱。用礼貌用语“请您”称呼高尔基,说明他有礼貌。

  3、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

  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

  对高尔基充满崇敬。 他要给高尔基照相,贴在墙报上。结合“亲爱的、您、请您”等词语来理解。

  四、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五、作业:练习复述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小摄影师

  对比托衬

  男孩――————————→小男孩

  会动脑、有礼貌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摄影师 《小摄影师》 教学设计3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