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关于完善公务员考核的调研报告9篇
人社局关于完善公务员考核的调研报告9篇人社局关于完善公务员考核的调研报告 关于人社局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干部队伍基本情况(一)机构设置根据××文件规定,人社局内设&time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社局关于完善公务员考核的调研报告9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人社局关于完善公务员考核的调研报告
人社局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一、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 根据××文件规定,人社局内设×个股室,分别为:。同时下辖××个事业单位,分别为:。
(二)人员情况 全局目前共有编制××名,其中行政编制××名,事业编制××名,在编在岗干部职工××人,其中男××人,女××人。
干部学历情况:研究生学历××人,本科××人,大专××人,中专以下 1××人。
二、人社系统机构设置及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人社工作政策性强,征缴、监察、参保、仲裁等工作联系紧密,内容复杂,致使县级人社部门在机构设置及队伍建设方面仍有许多问题,距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干部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干部的业务技能已不能适应新政策、新环境的需要。现部分工作人员年龄较大,学习接受能力不强、工作责任心不断下降,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二)干部学习培训不到位。相关培训学习针对性不强,容易大而化之,陷入形式主义,不能充分结合当前人社工作实际,
无法解决现实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难以起到提升自我的作用。另外,所办培训多为单一业务培训,复合型交叉型培训教少,培训内容也较为简单。工作人员的专业政策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都有所欠缺,难以适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基层队伍建设不到位。一是人员管理较为吃力。人社部门缺乏对基层平台人员统筹调配使用的权限,他们工作中承办的是人社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但在工作中又难免受到乡镇及街道办事处的影响和干涉。二是基层引进和留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难度大。
三、加强人社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面对存在的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人社干部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今后,人社干部队伍建设要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原则,全面加强人社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作风和能力建设,为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提供坚强有力地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一要把思想建设贯穿人社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进一步深化学政策、学理论、学业务、学做事、学做人的各项活动。从全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解决对策办法,将具体措施落实到工作中,全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推动各项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要把能力建设贯穿人社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部署,制定出台符合人社
系统干部队伍发展需要的干部管理制度,提高人社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力、创造力、发展力和服务力,增强放眼全局、把握全局、服从全局、服务全局的意识和本领。注重年轻干部的教育培养,为人社事业全面发展再做新贡献。
三要把机制建设贯穿人社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按照严格“入口”,畅通“出口”的要求,建立系统内干部交流制度,使人社干部能进能出,保持人社干部队伍的活力。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建立竞争择优机制,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在系统内部实行竞争上岗,部分岗位可以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创新干部选任方式,从严管理干部。要建立监督约束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考核制度、惩戒制度等制度,形成对人社干部严格监督的制度保障。
四要把作风建设贯穿人社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继续开展以精神文化、廉政文化、行为文化、道德文化、学习文化和环境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形成风清气正、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展示人社部门新形象、树立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真心服务群众,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严执行廉洁从政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从领导干部做起,从小处抓起,厉行节约。
篇二:人社局关于完善公务员考核的调研报告
分类号 :C93
论文编号:
2019312048
U
D
C:
密
级:
公
开
硕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新时代背景下的公务员考核评价研究 —以 以 A 区人社局为例
作者姓名:胡 胡
健
学科名称:
公共管理
研究方向:
社会保障
学习单位:
华北理工大学
学习时间:3 年
提交日期: 2019 年 5 月 月 15 日 申请学位类别:
管理学硕士
导师
姓名:
陶四海 副教授
单位: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论文评阅人:
马月丹 副教授
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 匿 匿
名 匿 匿
名 论文答辩日期:2019 年 年 5 月 月 15 日
答辩委员会**:
郑焕金 教
授
关 关
键
词:
新时代; 公务员;考核评价;党管干部;人社局
唐山
华北理工大学
2019 年 6 月 万方数据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Civil Servants
in the New Era ——Take A District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Bureau as an Example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Science in Management by Hu Jian
(Social Medicine and Health Management) Supervisor: Professor Tao Sihai
June, 2019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独 创 性 说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华北理工大学以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北理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已获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学校规定提交学位论文,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采用影印、缩印或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公开、检索和交流。
作者及导师同意论文公开及网上交流的时间:
☑ 自授予学位之日起; □ 自
年
月
日起。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摘
要 - I - 摘
要 公务员考核评价从考核评价指标的设置、具体的考核过程、考核结果的产生以及结果运用等方面对于公务员群体具有较强的引导、激励和监督作用,在公务员管理相关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进入新时代,尤其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务员管理相关工作,如何进一步加强公务员的考核评价工作,契合“党管干部”原则,更好地服务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的新时代公务员管理模式,是一个亟需研究的课题。
本研究以分析公务员考核评价工作与新时代加强“党管干部”原则与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管理方式的关系为主线,以现代管理理论、中国共产党干部管理理论及公务员考核评价相关政策为依据,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规范分析法对新时代下公务员的考核评价进行了研究。
研究以 A 区人社局为例,分析了公务员考核评价的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规范性依据和标准,考核评价的内容和指标体系,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考核评价的结果。研究发现,目前 A 区人社局虽然能够依照相关规定对公务员群体进行考核评价,能够较为科学的评价公务员工作实际,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暴露出一定的不足,比如重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轻平时考核尤其是普通公务员平时考核,考核指标设置不够科学、考核评价方法不够有效等,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加强党对公务员队伍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对优秀公务员的识别判断能力、服务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的实际需要。
围绕新时代公务员考核评价的新趋势和新要求,从进一步加强“党管干部”和服务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原则出发,按照“两条线、多层次、重统筹、广覆盖”的思想,探索了在公务员考核评价工作中推进新时代行政文化建设、优化具体考核行为和工具、强化考核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的工作路径,尤其是针对 A 区人社局的实际工作需求,以 A 区人社局为蓝本,探索构建了一套以过程考核(公务员平时考核)、目标考核(年终考核)和例外考核(容错纠错考核)相结合的综合性公务员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为公务员考核评价工作的改革提供参考。
图 4 幅;表 16 个;参 56 篇。
关键词:新时代;公务员;考核评价;党管干部;人社局 分类号:
C93万方数据
华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II - Abstract The assessment of civil servants has a strong guiding, stimulating and supervising role for civil servants in terms of the setting of assessment indicators, the specific assessment process, the production of assessment result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result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nagement of civil servants. Entering a new era, especially 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party’s 19th National Congress,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s the cor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work related to civil servant management, how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evalu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ivil servants, and fit the principle of “party management cadres”, better The new era of civil servant management mode, which serves the same position as civil servants, is an urgent issue.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valu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ivil servants and the new era to streng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nciple of "party management cadres" and the parallel management of civil servants" duties and ranks. Based on modern management theory, the theory of cadre managemen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relevant policies of civil servants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empirical analysis metho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normative analysis method, the evalu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ivil servants in the new era were studied. The study takes the A-sector human-sector bureau as an example, and analyzes the normative basis and standards based on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the evalu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ivil servants, the content and index system of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the methods and methods of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and the results of assessment. The study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A District People"s Social Security Bureau can conduct assessments and evaluations of civil servants 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regulations, it can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the actual work of civil servants, but still expose certain deficiencies to a certain extent, such as the annual assessment of key cadres and light The usual assessment, especially the ordinary civil servants" assessment, the assessment indicators are not scientific enough, the assessment methods are not effective enough, etc.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w era to strengthen the party"s management of the civil servants, further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dentify and judge outstanding civil servants, and serve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quality.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professional team. Focusing on the new trends an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evalu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ivil servants in the new era, we will proceed from the principle of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party management cadres" and serving the civil servants" duties and ranks, and exploring according to the "two lines, multiple levels, heavy overall planning, and wide coverage" ideas. In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civil servants, the work path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dministrative culture in the new era, optimizing specific assessment behaviors and tools, and strengthening the application of assessment results, especially for the actual work needs of the District A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Bureau, Based on the bureau, the bureau has explored and constructed a comprehensive civil servic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process assessment (civil civil servant assessment), target assessment (year-end assessment) and exception assessment (fault correc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 assessment). Work reforms provide a reference.
Figure 4; Table 16; Reference 56 Keywords: New Era;Civil servant;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Chinese books catalog:C93
万方数据
目
次 - III - 目
次 引
言 ....................................................................................................................... 1 第 1 章
绪论 ............................................................................................................... 2 1.1 选题背景 ......................................................................................................... 2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3 1.2.1 公务员考核的内涵及作用 ................................................................... 3 1.2.2 公务员考核的历史演变 ....................................................................... 4 1.2.3 公务员考核评价中的问题 ................................................................... 4 1.2.4 改进公务员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 ....................................................... 4 1.2.5 公务员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 5 1.2.6 国外研究综述 ....................................................................................... 6 1.3 研究对象与目的 ............................................................................................. 7 1.3.1 研究对象 ............................................................................................... 7 1.3.2 研究目的 ............................................................................................... 8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8 1.4.1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8 1.4.2 研究方法和路线图 ............................................................................... 9 1.5 创新点 ........................................................................................................... 11 第 2 章 公务员考核评价主要理论基础 ................................................................... 12 2.1 中国共产党干部管理理论 ........................................................................... 12 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2 2.3 组织行为理论 ............................................................................................... 13 2.3.1 公平理论 ............................................................................................. 13 2.3.2 期望理论 ............................................................................................. 14 2.3.3 目标管理理论 ..................................................................................... 14 第 3 章 A 区人社局公务...
篇三:人社局关于完善公务员考核的调研报告
社局关于主题教育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主题教育调研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实际,x 党委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局属各单位党支部就调研提纲要求进行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充分认识开展“ ** ”主题教育的重要性
开展“**”主题教育,是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关键举措,是继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不断总结经验方法,持续反对“四风”,走实群众路线,持续推进作风建设,聚焦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始终把政治建设这个“灵魂”和“根基”牢牢抓在手上,认真学习贯彻***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着力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切实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拧紧管党治党的螺丝,务求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二、开展“ ** ”主题教育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是解决形式单一,学思践悟不够的问题。要把“**”主题教育的政治功能摆在首位,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
案)》,系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党性教育,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组织十九大应知应会知识测试、撰写心得体会、开办学习专栏、开展专题学习讨论等形式,注重做到“三多”:多看一些音像资料,多开展一些党员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多开展通俗易懂的讲党课活动,注重用视频、专题片、图版、一问一答等形式开展教育,强化党员对“**”主题教育学习内容的掌握,调动学思践悟的积极性。还可以入党纪念日、座谈、讲座、考试、演讲、外出参观、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提高“**”主题教育的多样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二是解决学习覆盖不够,以学促做不紧密的问题。在“**”主题教育中,要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突出支部的组织功能,特别是对于流动党员、失联党员和边缘党员,要落实支部责任,摸清底数,精准定位,就近依靠党组织开展学习教育。对于长期外出党员,要求定期返回和通过网上支部、微信、远程视频等方式参加所在支部的“**”主题教育活动。各支部在开展活动时,要主动将暂未转移组织关系的外来党员纳入参加对象。通过搭建网络党支部、流动人口党员服务中心支部等平台,有效拓宽流入党员教育管理覆盖面,丰富流出党员参与渠道,实现学习教育对象无真空地带,使得全体党员学的深、悟得透、干得实。
三是解决督导检查方式,以工作实效检验成果的问题。
一是改进督导检查形式。党支部要突出实效导向,更加注重通过集中座谈、个别询问、走访群众等形式,了解掌握基层党组织“**”主题教育开展的实际效果,听取基层党员和群众对党建工作的意见建议,检验和评价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影响力、战斗力和执行力,了解基层党员的能力素质、工作作风、精神面貌和群众口碑。二是简化活动印证资料。上级在检查查阅基层党支部资料时,要以《基层党组织活动会议记录》和《党员活动手册》为主,辅之以党课讲稿、心得体会发言稿、开会照片等必要的原始性图文资料,避免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减少其它不必要的党建资料整理和展板制作,切实减轻基层党组织负担,确保“**”主题教育受到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欢迎。
三、开展“ ** ” 主题教育需要达到的效果
1.强化党章意识,达到坚定政治信仰的目的。要原原本本地学党章、悟原理,牢记纲领,明确党章规定的权利义务,时刻铭记党的宗旨,严格按照党章要求约束自己,践行入党誓言,做到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同时,要领会党章精神要义,捕捉现实中体现的党章精神,信仰的光芒,通过学习杨善洲、焦裕禄精神,用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我们牢记初心,坚定信仰。
2.坚守规矩纪律,做合格党员。要以学促知,以知促行,自觉增强“四个意识”,模范遵守党的规矩、纪律和宪法法
律。注重自身道德养成,牢牢树立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大力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努力打造一支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党员干部队伍,在各种考验面前始终坚持原则,明辨是非,在各种诱惑面前不为所动,意志坚定,自觉接受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监督,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建议,不断增强党员干部队伍党性,提升工作业务水平,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证。
3.学深悟透系列讲话,有力推动工作落实。学深学透****系列重要讲话,是党员领导干部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做好新时期党建工作,服务好中心工作的必然要求,对人社工作来说,我们要坚持把党建工作与推进重点工作、服务科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一要加强党建引领,强化党建保障,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和“三型五好班子”为目标,以“**”活动载体为抓手,积极探索基层党建新模式,进一步创建一批特色鲜明、党员欢迎、便于操作的特色载体活动,按照“一支部一品牌,一领域一特色”要求,持之以恒抓党建示范点创建。二要紧盯项目建设不放松,按照“十三五”发展投资导向,从全市人事人才、就业创业发展的需要出发,抓好新项目谋划;盯紧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早日建成;抓好上报审批项目跟踪落实,争取早日完成立项审批,早日开工建设。三是大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将增加就业、控制失业作为重中之重,紧紧抓住省级农民工等返乡人员创
业示范县和国家级新型城镇化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建设机遇,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四是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完善社会保险“五险合一”信息系统建设,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着力在增进人民福祉上实现新提升。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新机制,认真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努力构建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相对稳定的人才队伍。六是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狠抓案件受理调处,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效能,切实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七是持续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突破行动和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全面落实街长制工作责任,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通过开展“**”主题教育,使党员干部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更加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更加立足岗位作贡献,增强学习、政治领导、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依法执政、群众工作、狠抓落实、驾驭风险的本领,更加严守党的纪律,树牢“四个意识”,践行群众路线,接受人民监督,**、永远奋斗。
篇四:人社局关于完善公务员考核的调研报告
目标:1、 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气势,感受生命的律动。2、 理解文章修辞手法的运用。3、 领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安塞在我国陕西省北部)文体:
散文作者:
刘成章, 陕西省延安人。现任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代表作《羊想云彩》 。
生 字注音kàng
huì
jī
)
晦暗()
羁绊(zhuó
rǒng
mò)
冗杂()
冗杂(亢奋()烧灼(烧灼()
蓦然()
蓦然())hàn
pángbó
)
磅礴(jiá震撼()戛然而止()
例:
指出下列语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指出其表达效果。•一捶起来就发狠了, 忘情了, 没命了!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 如百十个被强震不断激起的石头, 狂舞在你的面前。
骤雨一样, 是急促的脚步; 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 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样, 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 多么豪放、 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本文大量运用排比, 有句子内部的, 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试举例加以说明, 并指出其表达效果样, 是
• 1、 铿锵的短句。• 2、 激昂的排比。• 3、 疾猛的节奏。语言特点内容和形式取得了完美的统一
1 、 容不得束缚, 容不得羁绊, 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 冲破了、 撞开了那么一股劲!品味下列语句的深刻含义:写出了陕北高原的人们的性格特征, 是粗犷、 豪迈、 开放的。
生命如雷霆万钧如山崩地裂压顶而来, 使一切变得渺小, 天地间只有生命的能量呼啸不已。
这样的生命, 这样的力量, 是任何力量都束缚不了, 阴挡不了的, 它是真正的原始的自已的生命力的流露。了, 阴挡不了的, 它是真正的原始的自已的生命力的流露2 、 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 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3 、 黄土高原啊, 你生养了 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 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 在那儿, 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 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 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本文写出了 安塞腰鼓壮阔、 豪放、火烈的特点。
表达出作者赞美了 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腰鼓强健的舞姿、 沉重的响声、 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赞美陕北高原人们粗矿、 豪迈、 开放的性格特征。震撼总结
1 、 以“爱心” 为对象, 仿照下面的句式, 再造两个句子, 使之与例句一起构成一组排比句练习 :例:
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例:
爱心是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 使孤助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使孤助无依的爱心是————; 爱心————。爱心是一股流淌在沙漠的泉心, 使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命的希望; 爱心是一片身挂冬日的阳光, 使贫穷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2 、 用对比的方式, 续写下面的句子, 要求衔接连贯, 节奏协调。雷锋, 在这个世界上只活了2 0 年, 可是在这短短的时间里, 他活得多么充实, 多么高尚, 多么光彩!
对照雷锋思想, 一些只为自己而活着人,光彩!
对照雷锋思想,练习 :些只为自己而活着人,则显得多么可怜, 多么渺小, 多么没有意义啊!
还有很多>>>>
http://www.dmpic.net/asyg.htm
朗读欣赏
篇五:人社局关于完善公务员考核的调研报告
市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公务员制度基础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化干部人事改革,持续激励广大公务员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重大意义。为落实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XX 市通过走访基层干部、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调研等方式,就县以下职务与职级并行开展情况以及如何全面推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进行调研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重大意义 (一)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 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重大改革任务。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推行公务员职务
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改革任务。为此,******多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有关文件,并提出明确要求:各级组织部门要做好实施的组织指导工作,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和培训工作。要制定有效管用、切合实际的实施办法,确保新旧制度平稳过渡、队伍稳定。******的重要指示,指明了建立和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基本原则、路径方法和工作要求。今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还把全面推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在 4 月 29 日召开的全国公务员工作暨学习贯彻公务员法座谈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同志强调,要全面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进一步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5 月 6 日至 10 日,中组部举办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业务培训班,分 4期对中央机关干部人事部门和市地以上党委组织部负责同志、处(科)长进行培训,培训覆盖面广、规模大,充分体现了中组部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是长期谋划和试点后取得的重大改革成果。一直以来,党中央对建立公务员职务职级制度都有长期谋划和筹备,2002 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提出“完善干部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制度”,2004 年《中共中央
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完善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制度”,2009 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健全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行干部职级与待遇挂钩”,2013 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
按照党中央部署,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先行制定实施了县以下机关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2013 年在江西省九江县等4 个县进行了试点,XX 年全面推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在审议县以下机关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文件时提出,要抓紧研究制定地市以上机关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按照党中央要求,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研究制定了适用于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机关的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试点意见,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后,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试点意见》。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在天津等 4 省市部分机关和教育部等4 个中央机关暂时调整适用公务员法有关规定,2017 年 6 月起开展了试点。2018 年 8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试点中期报告。12 月 29 日,新修订的公务员法颁布,确认和巩固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改革成果,为这项制度的全面推行提供了法律依据。2019 年 1 月 30 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以下简称《并行
规定》)。3 月 19 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并行规定》,标志着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正式建立。
(三)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是持续激励公务员担当作为的重大制度创新。长期以来,公务员队伍晋升空间受限问题一直存在,特别是基层公务员更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十几年“老科员”现象屡见不鲜,对公务员队伍的激励存在不足。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大制度创新。一方面,这项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就是激励担当作为。制度设计强化政治把关,落实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让有为的公务员优先晋级,让好干部脱颖而出。职级晋升有严格的职数限制和条件要求,体现竞争择优,不是大水漫灌、平均主义,制度设计注重实绩,把公务员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作为职级晋升的根本依据,树立了鲜明的用人导向。另一方面,这项制度通过建立与领导职务并行的职级序列,干部的晋升通道由原先的“单轨制”变成“双轨制”,改变了过去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情况,干部晋升的比例更大、职数更多,拓宽了职业发展空间,组织上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选配年轻干部的余地更大,更加有利于调动公务员立足本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使广大公务员晋升有方向、有目标、有盼头。同时依据职级的属性、定位,加强日常管理,实现“官”
与“员”各归其位、各负其责。通过推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搭建科学管理平台,加快推进分类考录、分类考核、分类培训,实现公务员队伍的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管理效能和科学化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
二、XX 市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实践与经验 (一)周密部署,有序落实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为落实好中办《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位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的精神,我市于 XX 年 2 月 15日召开全市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重点布置了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工作,明确各县(市、区)组织部门牵头,统一政策口径,遇到疑难问题统一汇总上报,统一答复。各县(市、区)均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组织、人社、编办、财政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按照文件要求,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按先易后难的思路,抓紧实施。对办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超前研究,按照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尽快拿出解决办法。对于一些技术上、环节上的问题,主动解放思想、开动脑筋,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吃不准的问题主动向上报告和请示,由省认真研究后统一解答,确保了该项
工作的顺利开展。XX 年底,全市 X 个县(市、区)符合晋升条件人员共 X 人,其中办事员 X 人,科员级 X 人,副科级 X 人,正科级 X 人,副处级 X 人;其中考核通过 X 人,占符合晋升总人数的 X%,考核未通过 X 人,占符合晋升总人数的 0.6%;晋升人员 100%兑现工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严格审核,严把职级晋升入口关。通过“调查摸底、单位初审、组织人事部门终审”的程序步骤,由各县(市、区)组织部、人社局对晋升职级人员的任职年限、工资级别、年度考核情况等多方面信息,逐一核对审查把关,对不符合晋升职级条件的进行剔除。
二是严格考察,树立鲜明用人导向。由各县(市、区)组织部、人社局熟悉组织人事的工作人员组成考核组,深入晋升职级人员所在单位进行考核。通过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综合评价等方法,深入了解和掌握晋升职级的人员在德、能、勤、绩、廉、学等方面表现情况。真正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廉洁自律、群众公认的好干部作为晋升的对象。坚决杜绝平衡照顾、论资排辈,“时间久、自然有”。
三是严格监督,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在规定时间内对拟晋升职级人员进行公示。把职级并行工作作为选人用人工作重点内容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工作客观合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四是严格晋升,及时兑现相关待遇。对经审核、考察符合条件的人员,晋升副科级以上职级的,由各县(市、区)委常委会讨论研究决定。要求各单位在一定期限内办理工资变动手续,确保待遇及时兑现到位。
(二)因地制宜,强化县以下机关职级晋升人员管理。因中央和省对县以下机关职务与职级并行晋升人员如何管理只有导向性的意见,没有出台相关的细化办法。因此,我市积极鼓励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制定管理办法,进一步发挥县以下机关职务与职级并行的激励作用。以象州县为例,该县对职务与职级晋升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对实施对象开展考察、测评工作,并依据考察、测评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经县委常委会讨论,区分两种情况进行处理:一是对考察、测评结果均排在全县最后 20 名的干部,由所在单位的党委(党组)书记及所对应的县分管领导对其进行提醒谈话,其中对考察、测评结果均排在全县最后 10名,且测评分值低于 70 分的干部,经组织考察认定综合表现较差的,按考察当年县定公务员绩效奖金最低等次额度的50%发放;二是对连续两年考察、测评结果均排在全县最后10 名且两年测评分值均低于 70 分的干部,经组织考察认定综合表现较差的,取消当年绩效奖金的同时给予取消已获晋升的职级。两年后,根据其本人申报,经考察合格的可以重新晋升认定,有效发挥了职务与职级并行的激励作用。
(三)蹄疾步稳,全面推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随着新修订的《公务员法》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的出台,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我市认真组织学习领会文件精神,理清工作思路,及时谋划部署,推进工作落实。目前职级套转工作已基本完成,职级晋升工作稳步推进。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精心组织,及时推进。制定方案,压实责任。6 月3 日,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XX 市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实施方案》,并于 7 月初获省党委组织部批复。《实施方案》明确标准条件和操作程序,层层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牵头研究重点工作,推动解决重大问题。部门联动,密切配合。各级组织与编办、财政、人社、网信等部门认真谋划,统筹安排,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认真做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实施工作。加强培训,吃透政策。各级组织人事部门通过召开业务培训会、工作推进会、专题研讨会,组织全体干部认认真真研讨读中央和省有关政策法规原文,真正学懂弄通、吃透精神,做到全面理解实施目的,熟悉掌握实施程序,准确把握晋升条件,准确运用实施政策,确保贯彻落实到位。做好舆论引导。坚持内外有别,多做少说,正确引导舆论,避免舆论炒作,在实施过程中密切跟踪社会反应,及时收集社会评
议。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提前做好预案,确保了实施工作平稳顺利。
二是认真谋划,摸清底数。加强调查研究,我市投入足够力量,深入开展摸底调研,全面掌握全市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队伍结构、级别构成等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组织各单位开展模拟套转,在模拟套转中,核实套转对象个人信息,重点核实基本信息是否与干部档案信息一致、公务员(参公人员)登记时间、现职务层次、任现职务层次时间、县级以下机关职级、任县以下机关职级时间是否正确等,同时收集存在问题。通过模拟套转,准确掌握符合套转职级和晋升条件的公务员人数,为全面实施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工作夯实了基础。据统计,市直各单位参加套转 X 人,各县(市、区)套转 X 人。
三是严肃纪律,严格把关。严把政策关,做到“五不准”。严格执行中央、省有关文件规定,不准自行扩大实施范围,不准自行突破职级职数比例限制,不准自行放宽晋升职级的条件,不准擅自出台提高职级待遇等政策,不准借机突击、违规提拔干部。把执行新修订公务员法与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情况纳入选人用人专项检查范围,对违反政策法规的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加强指导和监督。加强对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实施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实施工作始终坚持
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始终把握和实施中央政策,确保改革切实发挥激励广大公务员担当作为、推进公务员精细化管理作用。
四是加强教育,保持稳定。强化正面教育引导,通过会议培训、业务宣讲、政策解答调研交流等深入开展政策解读,准确宣讲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总体思路、主要原则和重大举措,旗帜鲜明地讲清楚并行制度“四是四不是”,即:是全新的职级制度,不是县以下职级制度;是干部激励政策,不是单纯的工资政策;是竞争择优机制,不是普惠机制;是实干实绩导向,不是简单的资历导向。教育引导广大公务员理解、支持、拥护改革。强化思想教育引导,对有思想波动的部分公务员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加强疏导,解开思想“疙瘩”;引导他们讲政治、顾大局、守规矩,把心思更多用到做好本职工作上,形成合理的职业预期,确保思想稳定。对极少数只关注自身诉求、不顾改革大局的,严肃批评教育。
三、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职级晋升考核考评标准不够细化。按中央和省相关文件精神,对达到规定任职年限和级别条件的公务员,依据其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综合考虑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与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等情况确定是否晋升。由于没有细化和量化考核合格标准,职级晋升主要还是看年度考核,且考核
工作一般由单位自行考评,很多时候都是由单位领导分派优秀指标,缺乏详细考核指标以及上级部门的监督,年度考核流于形式,甚至成为一些人投机取巧的方式,不利于制度激励作用的发挥。
(二)部分公务员“等靠要”心理滋长蔓延。县以下基层科级干部工作责任和压力较大,科级领导和一般*****和奖金待遇相差不大,公务员当领导的欲望逐渐降低。自从执行了职务与职级并行后,部分公务员就有了“等靠要”的心理,平时工作成绩平平,认为年度考核中自己也与优...
篇六:人社局关于完善公务员考核的调研报告
楚县加强改进乡镇公务员的考核和管理的调研报告(调研)重要动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扎实有效地改进乡镇公务员的考核和管理巴楚县组织精干力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深入调查了解的方式对全县乡镇公务员的考核和管理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以及下一步的对策作了较深入的调查研究。现汇报如下
一、乡镇公务员队伍现状
自 1993 年国家实行公务员管理制度以来至今已 10 余载。在实施过程中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多项有关公务员管理的政策、 法规 经过实践积累 公务员制度不断的发展完善公务员管理工作也不断的规范化和严谨化。
但因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科技进步和人文的不同公务员的管理情况也各不相同。经过调查现对巴楚县公务员管理工作情况作如下说明巴楚县十二个乡镇共有行政编制 616 个现有公务员 585 人其中领导干部 175 人一般干部 410 人。研究生 1 人占总数的 0.17%本科 94 人占总数的 16.06%大专 317 人占总数的 54.18%中专 135 人占总数的 23.07%高中 35 人占总数的 5.98%初中 3 人占总数的 0.51%。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直以来巴楚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公务员引进、培养和使用的优惠政策促进了全县县公务员队伍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公务员队伍。
1、精心组织多措施保证实践锻炼效果。一是建立实践锻炼基地。在全县范围内选择发展形势好、工作任务重干部能力强的乡镇作为实践锻炼基地确保初任公务员有东西学、有事情做、有干部带。二是明确实践锻炼任务。要求乡镇公务员在实践锻炼期间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定期汇报学习、工作情况参与一项为民办实事工作记好一本工作笔记撰写一篇有价值调研报告。
2、创造条件多方式开展实践锻炼。一是定人帮带。安排乡镇领导担任帮带联系人指导他们参与乡镇的各项工作经常与他们谈心、谈话为他们指方向、出主意、提意见鼓励他们沉下身子、积极工作。深入农户、田间地头开展学习、走访、调研活动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研究解决的对策。二是定村实践。把乡镇公务员推到农村工作一线挂任村居委会主任助理等职安排他们参与村重点、难点工作让他们在工作中熟悉农村、了解农业、认识农民。
3、搭建平台多方位展示公务员才智。一是发挥乡镇公务员的专业特长。让他们全面参与村务公开、财务核算、文件归档等日常工作将掌握的法律、计算机等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一方面提高了镇、村工作的成效另一方面将新的工作方式、工作理念带到了镇、村。二是发挥乡镇公务员业务优势。
将实践锻炼与计划生育、 园区建设等重点、 难点工作相结合特别是将一些具体工作放手交给他们 让他们独当一面 锻炼他们的组织、 协调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学会化解具体矛盾、处理实际问题。三是发挥乡镇公务员的文体才艺。安排初任公务员参与组织乡镇及村各项文体活动为群众送文化大餐。通过文体活动的开展使公务员走
到群众中学会了如何与群众沟通交流了解到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观念。
4、强化考核多形式加大管理力度。一是强化日常管理考核。乡镇对公务员的出勤情况逐日记载并对其工作作风、态度、内容进行跟踪管理考核对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提醒、教育。二是坚持定期管理考核。每月召开工作交流会由公务员汇报上个月工作完成情况和下个月的工作计划交流工作体会、思考感悟探讨工作方法与思路由帮带联系人对他们的工作表现、工作绩效、精神风貌等进行点评由乡镇村综合各种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对需改进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个人并限期整改。三是实行定量管理考核。制定量化的工作考核办法对乡镇公务员完成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定量进行考核。对没有按期完成的要求他们说明原因、限时完成对工作质量达不到要求的要求他们及时查漏补缺、整改提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几年来巴楚县的公务员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总体上来看公务员队伍现状同新形势、新任务和全县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还不能适应政府行政职能转换的要求。
1公务员的基本文化知识和素养比较低。全县乡镇公务员整体学历比较低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不到 100 人。而这些人员中有大部分是通过函授等继续教育的形式取得本科学历正规全日制大学毕业者很少所以政府行政职能转换对公务员要求较高的行政管理、公文写作、及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等基本技能均处于较低的水平。
2公务员的专业技能比较差。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对行政部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公务员更是责无旁贷。为了顺应市场机制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实行了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把领导型政府转变成服务型、协调型政府。因此对政府行政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公务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是新时期对公务员的新要求。
而当前我县乡镇公务员专业水平处于较低的状态。
对有些岗位工作所要的专业性很强的行政管理能力和岗位专业技术能力及法律法规与行业或产业政策比较欠缺不能应用自如甚至有些就是门外汉。
3公务员的创新能力不够创新意识不强。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求稳定成了机关部分工作人员的主流。缺乏创造性的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
2、公务员考核中流于形式影响着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健康发展。考核人员中有的认为“考核年年搞哪有精力搞” 考核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有的情面观念重你好我好大家好怕得罪人影响自己有的不具备考核工作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素质低下难以胜任此项工作导致考核结果失真。而被考核者素质不高敷衍了事表现为写个人总结和述职报告时三言两语。一些单位和部门对考核工作认识不深宣传不利许多人缺乏参与意识把公务员考核等同于过去的年终评先进 优秀等次实行轮流坐庄 搞平衡 搞照顾或者搞论资排辈。
3、考核结果等次偏少而且不重视考核信息的反馈致使公务员考核的激励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都规定公务员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按照公务员考核实施暂行办法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数一般掌握在本单位、本部门参加考核人数的左右最多不能超过 15。为了照顾到大小不同部门 一般单位的作法是 按照各部门实际人数乘以的比例和四舍五入的方法将名额分配下去结果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不管部门工作优劣一律按人数
分配指标有指标就可评优挫伤了公务员的积极性二是四舍五入的办法使人数少的部门获得的评优机会反而比人数多的部门多。称职等级较容易确定这其中既包括相当一部分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都比较好的公务员也包括一部分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比较差的公务员。然而他们都享受同样的待遇没有任何差别难以起到奖优罚劣的激励作用。
4、考核结果的使用不当对优秀公务员的奖励太轻 影响考核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的公务员和被确定为称职的公务员 在职务晋升、 晋级增资和奖金发放等方面实际上没有多少区别。
5、公务员培育力度不大。实用公务员是成长起来的“土专家” 、 “田秀才” 靠的是几年的实践积累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具有专业技术的比例不高。
6、公务员作用发挥不充分。一是为公务员服务不到位对公务员没有足够的重视公务员的潜能发挥不足二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为公务员提供物质等方面的支持较少对公务员也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 导致公务员多侧重于自我封闭的学习 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跟不上实际效果较差公务员层次提高慢。
引起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针对巴楚县的现状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设想
、澄清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近年来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与考核者对考核工作不够重视有很大关系。因此要巩固已取得的成果深化考核突**决考核中的难题就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 把考核工作提高到公务员制度的核心地位 只有把对考核的重视提高到推动和促进人事制度改革的高度来认识 考核才能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为此首先要加强考核者的再教育 把考核的有关规定和措施作为考核者任职学习的主要内容 并对被考核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考核关系到每个人的工作和前途 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配合考核工作的积极性其次把考核工作列入考核者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范畴中从机制和制度的高度来加强他们对考核工作的领导并坚决有力地贯彻执行。
2、要提高认识加强公务员考核的制度化建设。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考核在公务员管理中的重要意义通过考核对公务员的劳动和贡献作出公平合理的评价做到功过、是非分明既是识人、用人的基础和依据也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增强公务员的责任感。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公务员的考核工作加强考核的制度化建设。要把考核与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结合起来 在实行目标化管理过程中 根据公务员岗位目标完成的情况来确定考核的等次显得过于笼统在实际执行中较难把握可比性差两个情况相差不大的人很难分出优劣。
3、考核标准要合适要尽量具体化、量化。在公务员考核中确立科学的考核标准至为关键。为此建议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使每个公务员都有明确的职务、责任、权力和应有的利益做到四者有机统一为公务员考核提供科学依据以利于公务员考核制度建设。其次增强现行考核标准的针对性最好是每一个岗位都有相对应的考核标准而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笼统几条再次要数量化将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分配合适分值。考核标准量化以后在考核中既容易掌握又便于分出高低就可以避免单凭主观意愿或随大流给被考核者评定等级了。
4、提高考核的功用充分发挥激励竞争机制在考核中的作用。在考核中要充分注意到公务员作为人的社会价值追求和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要从公务员自身的需要来制定考核的政策与标准把公务中的潜能开发绩效提高与个性发展引入考核目的中来即把考核结果公开用于满足公务员个人需要的各个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竞争机制在考核中的功用。
公务员考核管理工作是一项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工作 必须坚持和实现党管公务员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不断创新党管公务员的方式和方法建立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让考核实现量化提高考核效率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管理公务员的综合表现和工作能力。
篇七:人社局关于完善公务员考核的调研报告
务员考核工作的调研报告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调研报告 我市公务员管理处对全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组织了 调研。
专门下发了 《关于在全市开展公务员考核工作调研活动的通知》。
各市(县)
区、 市直各部门及时组织自查, 回顾总结了 近几年的公务员考核工作的情况, 上报了 书面汇报材料。
接着我们又到宜兴市、 北塘区、 滨湖区、 惠山区等进行公务员考核工作实地调研, 并召开了 部分市 级机关公务员考核工作专题座谈会。
一、 我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现状 总的来看, 我市公务员考核工作发展是健康的, 考核的内容、 标准、 程序、优秀比例的掌握, 考核结果的兑现等, 能按照省、 市的有关要求操作。
各地各部门在考核工作的方式、 方法上, 也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 领导重视, 摆上位置。
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是搞好考核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全市在经过多年考核实践的基础上, 在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和落实国家、 省、 市有关考核工作政策规定的过程中, 许多单位的领导及公务员管理部门, 在认真总结分析考核工作的经验教训中, 越来越认识到考核工作的重要性。
考核工作是公务员管理的重要环节, 是检验公务员履职情况的重要依据, 是单位、 部门管理工作的重要体现, 是促进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 各市(县)
区、 各部门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把搞好考核工作放上重要位置, 认真组织, 落实措施, 坚持考核质量, 扩大考核效果。
许多单位的主要领导重视考核工作, 有的还亲自动员部署, 抓好每个环节的措施落实。
(二) 建立制度, 规范考核。
建立制度是规范考核工作, 提高考核效果的重要措施。《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 和《省公务员考核实施办法》 的出台, 为全市考核工作制度化、 规范化奠定了 基础。
多年来的实践探索, 逐步使大家认识到, 任何工作仅有制度框架, 如果没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和操作方法,就难以坚持和奏效。
对此, 许多机关部门结合自身的工作性质、 特点, 研究出台切合自身实际的考核制度和考核办法。
如滨湖区出台了 《滨湖区区管干部年度考核实施办法》, 对考核对象、 考核内容和标准、 考核程序、 考核结果使用、 几类特殊人员考核等次的确定等五个方面作了 进一步的明确, 以文件形式下发至区属各机关单位, 规范了 区管干部的考核工作。
市规划局为加强平时考核, 相继出台了 《市规划局机关效能考评办法》、《市规划局机关内部管理考核办法》, 把全局工作具体分解为公共工作、 业务工作、 重点目标、 其他工作四部分 23 项, 工作目标的分解细化, 使考核工作有了具体内容; 同时每季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 使机关年度考核有了 扎实的工作基础。
市房管局制定了《房管局日常考核规定》。
市法院系统建立了 法官业绩档案, 对法官的职业道德、 纪律作风、 审判质效指标、 庭审能力和调研能力一一存档, 作为
年度考核确定等次的依据。
市公安局、 市地税局根据摊子大、 管辖范围广、公务员人数多的特点, 将基层派出所、 税务所的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人, 根据不同业务、 不同岗位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 在年终对基层所工作目标考评的同时, 一起对公务员进行考核, 使考核工作更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
考核指标量化细化, 考核措施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促进了 考核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使考核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 定性定量相结合, 增强考核的科学性。
许多单位在考核实践中, 顺应形势发展变化, 不断创新考核的方式方法, 使考核工作常抓常新, 具有活力。如有的单位在定量考核的基础上, 将民主测评、 民意测验引入考核之中, 在不违背考核程序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 个人述职述廉结束后, 增加民主测评或民意测验这一程序; 有的在确定公务员考核等次上, 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既发扬了 民主, 提高了 群众参与考核的程度, 又便于领导掌握公务员的全面情况, 群众公认程度。
团市委在年终考核中, 让基层团干部对团市委机关干部进行测评, 扩大了 参与民主测评的范围, 广泛听取了 基层的意见。
民主测评、 民意测验的引入, 拓展了 考核工作视角, 使考核工作更全面更科学。
(四) 创新考核方法, 提高考核效能。
要使我市公务员考核工作有较大的转变,创新考核方法显得尤为迫切。
市委组织部、 市人事局积极探索市公务员绩效考核考评信息化管理建设。
在借鉴省人事厅组织开发的信息化考核系统及兄弟城市经验的基础上, 与市人才信息与技术服务中心一起, 共同研究开发 《市公务员绩效考核考评信息系统》, 8 月在市人事局机关试用, 在多次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完善, 取得了 初步的成效。
之后又在 10 个市级机关试点使用。
从试点使用的情况来看, 这个系统尽管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但在强化岗位职责和个人工作目标的考核方面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 我市公务员考核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市的考核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及组织人事部门的认真组织下, 考核工作越来越制度化、 规范化。
但是, 公务员考核工作还存
[1]
[2]
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大, 这些都影响了考核效能的发挥。
一是认识上还不到位。
个别单位的领导和少数公务员, 对考核工作意义的认识未完全到位。
有的认为考核工作年年搞, 年年都是老一套, 少数单位对考核工作的形式、 方法缺乏创新, 满足于依葫芦画瓢, 考核中只图形式不求实效; 有的把考核工作当作是负担。
认识上的偏差影响 了考核工作的质量。
二是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备。
目前大多数单位没有制订适合自身职能和特点的细化、 量化考核指标体系, 公务员考核仍然停留在自我总结、 定性考核阶段。定性考核是一种比较模糊的评价方法, 印象和人为因素很大, 容易影响考核结果的客观、 公正。
三是考核标准掌握不严格。
从近五年考核等次分析, 全市基本称职、 不称职等次的比例极低, 约占到参加考核人数的 0. 09%; 事实上高比例的称职以上等次并不能与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之间简单地划上等号。
有的领导经常埋怨对公务员管理缺乏措施和手段, 公务员之间忙闲不一, 工作推诿、 扯皮, 公务员能进不能出, 能上不能下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但又不运用公务员行为规范、 纪律、 辞退、 考核等法律法规, 实施严格管理, 以制度和规定来约束公务员的行为。
特别是在对待违纪公务员的处理和确定考核等次上,心慈手软, 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 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 该处分的不处分,该定基本称职、 不称职的放宽确定等次的标准。
有的单位为达到回避矛盾的目的, 在确定公务员考核等次时完全依赖民主测评或民意测验的结果, 有的甚至以无记名投票的形式确定优秀等次, 这种不以工作实绩为基础, 仅凭测评结果确定考核等次的简单化做法, 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由于少数单位掌握的标准不严格, 采用的方法具有随意性, 挫伤了 认真做事的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也影响了考核工作的严肃性。
四是考核的激励作用不明显。
以前有些单位曾将公务员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的结果, 与单位发放的奖金及目标奖挂钩, 强化了 考核激励作用。
由于市级机关实行了 统一标准的津补贴, 各单位不能再发放奖金, 平时考核无法与奖金挂钩, 年终考核的结果虽然与工作性津贴挂钩, 但额度大大降低, 与平时考核结果不相关, 考核的激励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连续多年考核优秀的公务员, 在职务晋升上没有体现出优先考虑的原则, 影响了 公务员争当优秀的积极性。
三、 对进一步做好公务员考核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规范的考核是实施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观公正的考核是激励公务员尽职干事的导向, 严格认真的考核是改进机关工作作风、 提高机关工作效能的有力措施。
因此, 不能满足于现有考核模式和习惯的做法, 要不断解放思想, 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指导考核工作, 不断探索考核工作新方法、 新途径。公务员考核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 科学政绩观为指导, 以上级有关公务员考核规定为依据, 建立以岗位职责和部门工作目标完成绩效为基础, 以定量与定性考核、 日常和定期考核相结合为主要方法, 以信息化考核考评系统为依托的公务员考核体系。
(一)
在考核内容体系上求突破。
由于各机关部门的工作职能不同、 岗位职责不同, 采用内容笼统的考核目标体系, 很难使各单位都达到考核实效。
因此, 全市各机关部门要联系本单位实际, 拓宽思路, 以求真务实的作风, 大胆探索适合本单位、 本系统, 既简便易行, 又切实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法; 要结合市确定的重点目 标和部门工作目标, 联系部门职能、 岗位职责将工作目标任务分解细化, 形成具有自身部门特点的目标考核体系, 使考核目标成为公务员尽职的导向, 效能建设、 部门管理的措施。
(二)
在考核方法上求突破。
目前大多数单位公务员考核仍停留在定性考核
阶段, 必须逐步向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 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向努力。
各机关部门要根据自己的职能特点, 把业绩量化划分为若干单元, 设定完成日常工作绩效和质量的量化值、 创新工作量化值、 创优工作量化值等,强化业绩的量化考核考评。
总之, 德、 能、 勤、 绩、 廉等方面能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量化, 避免考核工作凭印象, 评优评先搞平衡的做法。
同时, 要根据考核目 标体系, 搞好平时、 季度、 半年考核工作, 发现公务员履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及时指出纠正, 防止年终考核算总账。
总之, 做到平时业绩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 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建立起以业绩考核为导向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
(三)
在考核手段上求突破。
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 公务员考核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 建立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技术平台, 用好市公务员绩效考核考评信息系统, 在市级机关加大推广使用的力度。
有条件的市(县)
区机关也都要借助网络和现代化办公条件, 将平时考核中的工作计划、 工作记实、领导评鉴实行网络化操作, 以增进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的沟通, 提高平时考核的效率和业绩量化考核的准确性。
要在广泛使用的基础上, 不断拓展和完善公务员绩效考核考评信息系统的功能, 为提升公务员考核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四)
在考核结果的运用上求突破。《公务员考核规定》 对考核结果的使用还比较原则, 要在贯彻公务员法及相关法规的前提下, 拓宽考核结果的运用范围, 加快与考核工作相配套的激励、 约束机制的政策研究。
要根据考核情况选调优秀年轻公务员出国培训和专门培养培训, 加强优秀公务员的多岗位交流培养; 对基本称职、 不称职以及末位公务员要组织提高培训, 建立待岗、降职机制, 以加大考核工作的激励、 鞭策作用。
篇八:人社局关于完善公务员考核的调研报告
员统计、考核等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 XXX,调研组各位领导:
今天, XXX 在百忙之中率队到我 X 开展公务员统计工作调研和检查指导,这是对我 X 人社工作的关心、支持和重视,我们备受鼓舞和激励。在此我谨代表X人社局党组和全系统干部职工,对XXX和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根据 X 厅的调研工作要求,下面,我就我X 公务员统计、考核及新录用公务员导师制等工作的进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公务员统计工作基本情况 为准确把握公务员队伍建设现状、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我 XX 委组织部和我局高度重视公务员统计年报工作,在中央、X部署相关工作以后迅速行动,以年度统计报表为基础,以统计的高质量为目标,指派专人负责抓好统计工作。在此次公务员统计工作中,我局以“基本信息准确、填报格式规范、表间关系平衡、严禁错报漏报”为主线,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完整无缺。统计过程中,全 X各部门积极响应,努力配合,搞好衔接,形成整体合力,实现了在工作部署、报表审核、数据汇总等各个环节口径一致、步调一致、方向一致,有效避免了“错统、漏统”等问题的发生,确保了全 X 公务员统计年报整体质量。截止目前,X 直单位公务员统计工作已圆满结束,县区公务员统计已全面展开。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为加强公务员管理,健全公务员管理体制,摸清我 X 公务员队伍总体规模结构情况,为上级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中央及 X 关于公务员统计年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我X 于 12 月 14-18日在XXX技师学院举办了专题培训会议和X直单位公务员统计现场会。通过开展培训,进一步健全了管理机制,规范了工作流程,确保了统计数据精准高质。
一是高度重视,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我 X 高度重视公务员统计工作,为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我局与 X 委组织部及时制定和下发通知,对全 X 公务员统计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举办了全 X 公务员统计工作业务培训班,对各单位负责年报统计工作的人员进行了专门业务培训,确保各单位都能准确把握填报工作要求、准确理解统计指标、熟练运用统计软件。工作中,要求统计人员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了解和掌握本单位公务员数量的增减、学历、年龄、身份等基本情况,做到不漏、不重、不错,确保统计工作全面和准确。
二是明确分工,形成部门工作合力。在统计工作中,组织人社部门通力合作,做到分工不分家,将全 X 公务员总数按照统计隶属关系分开,党群部门及法、检两院以及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由组织部门负责统计,政府部门及政府派出机构由人社部门负责统计。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积极衔接配合,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实现了在工作部署、报表审核、数据汇总等各个环节口径一致、步调一致、要
求一致,有效避免了“重统、漏统”等问题的发生,确保了全 X 公务员统计年报整体质量。
三是严把关口,切实提高统计质量。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最核心、最基本的衡量标准。在统计工作中,我局严把数据质量关,在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的情况下,按照年报要求我们统一制作“XXX名册”,公务员花名册和人员增减表,将报表中所需人员信息全部完善,本着严把“人员基本信息准确、数字填报有据、表间关系平衡、严禁错报漏报”四个关口,确保了数据的准确、规范和完整,有效提高了统计效率和统计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 X 的公务员统计工作进展顺利,取得预期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门业务不够协调,有的单位有疲于应付的现象; 二是个别单位统计人员的统计业务能力与现行统计工作要求差距仍较为明显,综合素质亟需提高;三是部分单位对统计工作指标解释不清晰,统计口径不统一,容易造成错统、漏统等现象; 四是某些统计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按照统计工作的审核要点审查数据。
针对以上问题,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能分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职责交叉问题。
二是加大对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定期开展培训班,请专业人员前来授课,增强统计业务能力,强化计算机应用水平,全面提升统计人员整体素质。
三是加强与 X
厅相关处室的沟通联系,及时协调解决统计工作中“调进调出人口”易出现差错的问题,以提高汇总工作效率。
四是严格实行“个人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严格按照审核要点逐条仔细、认真审核,做到“谁统计、谁负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确保各项统计工作高效率推进、快节奏落实、高水平完成。
二、我X 公务员平时考核的工作情况 根据中央和 X 关于加强公务员平时考核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我 X 公务员考核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我局在考察学习 X、X 公务员年度考核和 X 绩效考核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结合 XXXX 公务员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认真研究,反复模拟测试,创新考核方法、丰富考核内涵、**考核难题,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考核体系理念,提出了比较适合 XXX 实际的考核办法构想。
公务员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制度建设、体系设计非常重要。为此,我们积极开展考核调研,认真查找目前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公务员考核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一是以量化考核、指标考核为主的考核体系,在实际操作中,这种考核方法并不科学,有的机关部门本身工作难以量化,实绩考核指标难以确定; 二是不同部门不同岗位闲忙不一,传统考核无法解决横向和纵向比较的难题; 三是考评人基本为考核对象的直接或间接上级,主评唯一、过于凸显,导致考核结果不科学、不客观; 四是传统的考核基本上都是单一
的“个人”考核,无法实现与考单位、考班子、考个人相结合; 五是传统的考核基本上是封闭的内部考核,无法实现上下一体考、全员参与的“一网化”考核; 六是有的机关部门平时偏重于业务工作,平时考核流于形式,一定程度上导致年度考核功能弱化,存在重年度考核,轻平时考核的问题; 七是有的机关部门开展考核工作存在畏难情绪,怕得罪人,怕有消极影响,搞一团和气,没有真正认识到考核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八是有的机关部门过分讲求平衡,一遇考核,人人合格,轮流优秀,原则性不强,影响考核的公正性; 九是考核信息化程度还不高,考核系统过于繁琐,无法实现简单、易行、便携的要求; 十是考核结果使用上还有待强化,结果使用不当,影响考核的公正性,激励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我 X 公务员平时考核的构想。总体目标:建立以“绩效考人”的平时绩效考核和以“德能勤绩廉”为总内容的年度考评相结合的 XXXX 公务员综合考核体系。建设以实现信息化、大数据为目的 “一体化”网上考核操作大平台(即:XXXX绩效考核网、XXXX 实绩考核系统)。总体原则:客观公正、注重实绩、考准考实、简便易行、结果必用。总体思路:运用现代化的考核理念、开放式的考核方法、无量化的考核标准、公开化的考核程序、制度化的结果运用、专业化的考核队伍、智能化的考核平台,以公务员记载日志、亮晒实绩为基础,以实绩内容和每月小结为参考,依据岗位职责和主要工作任务,按照“谁了解谁评价”的原则,科学设置上级、同级、下级(其他)评委,每 2 月
对公务员进行以“能绩勤”为主要内容的实绩考核。次年 2 月份前以公务员年度绩效考核总成绩为基础,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 进行年度综合考评。同时将考核结果综合运用到表彰奖励、纪律惩戒、职务任免中,进一步激发全 X 公务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 XXX 经济社会全面加速发展。预期目标:第一,通过“记载日志、亮晒实绩、公示结果”,解决传统考核中存在凭印象、靠关系、看资历的问题。第二,通过建立考核结果运用挂钩制度,解决考而不用、结果不兑现、考好考坏一个样等问题。第三,通过采用“去量化、多维度”的 360 度评价方法,解决考核无法纵横比较,全 X一把尺子,唯领导主评等问题。第四,通过建立全员参与的“一体化”考核体系,解决考核单一化、封闭化的问题。第五,通过建立大考核格局,解决考单位与考个人不挂钩、“考事”与“考人”不结合的问题。第六,通过建立以平时考核为主,年度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解决平时考核流于形式,年度考核一锤定音的问题。第七,通过建立完善配套的考核制度,严格规范的考核程序,解决考核内容笼统、标准不一、程序不规范、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第八,通过建立功能强大的信息化考核平台,解决考核复杂、测评繁琐、统计困难等问题。实施计划:
1.选择 X 直机关及 1 个县区的不超过 5 个县直机关和不超过 3 个乡镇的科级以下公务员进行试点;2.在全 X 各级机关科级以下公务员中全员实行;选择部分处级公务员进行试点;3.争取实现处级以下公务员全员考核。具体实施情况还要根据 X 厅部署进行调
整,据说 X 厅已明确公务员考核信息平台由 X 统一建设,所以我们期待上级部门更多的关心和指导,并实现考核信息化建设。
三、新录用公务员导师制工作进展情况 根据 X 公务员局《关于在全 X 行政机关推行新录用公务员导师制的通知》要求,我 X 高度重视新录用公务员导师制建立工作,拟制定出台《XXXX 关于在全 X 行政机关推行新录用公务员导师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在下一年度全 X 新录用公务员中全面实施导师制,确保每位新录用公务员都配备一名导师。目前,我局已着手起草《意见》,力争在下一年度公务员招录完成前完成起草出台工作。
初步思路是:导师在指导期间定期对新录用公务员思想政治表现、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提高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指导期满后形成评鉴意见。评鉴工作与新录用公务员转正定级工作结合起来,作为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考核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强化对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管理,促进新录用公务员尽快熟悉业务,胜任职位要求。新录用公务员报到后两周内,用人单位要为每位新录用公务员选定一名导师,导师一般从本单位担任中层领导职务和公务员或业务骨干中选聘,并具备思想觉悟高、廉洁自律、责任心强等条件。导师聘期一般为两年,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导师指导期可延长一年。导师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对新录用公务员进行指导和帮助,主要是从思想、作风、心理上关心新录用公务员的成长,加强对学习方面的指导,传授工作经验,培养和
锻炼其业务能力等。推行新录用公务员导师制后,各用人单位将于每年 10 月底前完成当年新录用公务员导师的选聘工作。导师的工作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作为干部晋升、晋级的重要参考。
再过几天,XXXX 年的钟声就将敲响,再次感谢调研组的各位领导百忙之中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在此提前预祝各位新年快乐、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篇九:人社局关于完善公务员考核的调研报告
员平时考核自查报告篇一:县政府平时考核自查报告
**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平时考核自查报告
共 按照中共 ** 县委组织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对公务员平时工作考核进行检查的通知》(〔县委组织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对公务员平时工作考核进行检查的通知》(〔2014 〕69 号)要求,对照标准,认认真真的进行了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号)要求,对照标准,认认真真的进行了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
考核工作关系到机关作风建设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发挥。为进一步搞好我单位工作人员平时考核工作,在执行《考核工作关系到机关作风建设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发挥。为进一步搞好我单位工作人员平时考核工作,在执行《** 县公务员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及县人社局的规定过程中,我单位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把考核工作作为改善机关作风建设,提高机关服务水平,增强机关工作人员责任心的一项大事来抓,成立了由一把手为组长的机关平时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平时考核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确保了考核工作的顺利实施。县公务员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及县人社局的规定过程中,我单位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把考核工作作为改善机关作风建设,提高机关服务水平,增强机关工作人员责任心的一项大事来抓,成立了由一把手为组长的机关平时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平时考核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确保了考核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制定措施,狠抓落实。
首先,我单位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了《公务员法》、《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及《首先,我单位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了《公务员法》、《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及《** 县公务员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等规定,要求工作人员对照标准找差距和不足,制定整改时限,自觉遵守国家、省、市、区关于公务员平时考核的各项法律、法规。县公务员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等规定,要求工作人员对照标准找差距和不足,制定整改时限,自觉遵守国家、省、市、区关于公务员平时考核的各项法律、法规。
其次,我单位制定了 《公务员平时考核手册》,《手册》中对考核内容,考核方法、考核要求、考核标准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并下发到每一位工作人员手中,要求工作人员对照执行,并认真填写工作日志。《公务员平时考核手册》,《手册》中对考核内容,考核方法、考核要求、考核标准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并下发到每一位工作人员手中,要求工作人员对照执行,并认真填写工作日志。
另外,还明确了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做到每位工作人员对自己的职责心中有数。在年终考核中,我单位认真按照办法要求,对照平时记载,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按个人述职、民主测评、考核小组讨论、上榜公示的程度确定每年的考核结果。另外,还明确了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做到每位工作人员对自己的职责心中有数。在年终考核中,我单位认真按照办法要求,对照平时记载,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按个人述职、民主测评、考核小组讨论、上榜公示的程度确定每年的考核结果。
三、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一)考核资料不规范,不够齐全。
对《手册》及日志的填写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对于主要工作任务、完成任务情况(内容、数量等,每项工作是独立完成还是协作完成)、工作效果(包括组织布置任务时的完成要求,每项工作的作用、自我评价等)的填写上不够全面、规范。对《手册》及日志的填写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对于主要工作任务、完成任务情况(内容、数量等,每项工作是独立完成还是协作完成)、工作效果(包括组织布置任务时的完成要求,每项工作的作用、自我评价等)的填写上不够全面、规范。
(二)缺乏对平时考核工作的激励机制。
平时考核结果的运用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在实际工作中,对平时考核结果的使用力度并不大,还没有真正职务晋升、评先表彰等直接挂钩,造成一种平时考核好坏一个样的局面。平时考核结果的运用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在实际工作中,对平时考核结果的使用力度并不大,还没有真正职务晋升、评先表彰等直接挂钩,造成一种平时考核好坏一个样的局面。
四、下一步改进方向。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平时考核是指导、检查、激励、鞭策公务员正确履行职责、努力提高素质,保证完成任务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平时考核制度是公正评价公务员工作实绩和德才表现的客观需要。注重平时考核,加大平时考核力度是避免年度考核工作走向虚化、考核功能走向弱化的有效途径。只有加强平时考核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公务员平时考核制度,加大平时考核工作力度,将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有机结合,发挥合力效应,考核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平时考核是指导、检查、激励、鞭策公务员正确履行职责、努力提高素质,保证完成任务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平时考核制度是公正评价公务员工作实绩和德才表现的客观需要。注重平时考核,加大平时考核力度是避免年度考核工作走向虚化、考核功能走向弱化的有效途径。只有加强平时考核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公务员平时考核制度,加大平时考核工作力度,将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有机结合,发挥合力效应,考核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
( 二)建立健全规范的平时考核制度,确保平时考核落到实处。建立健全规范的平时考核制度,确保平时考核落到实处。
平时考核是机关领导对其直接下级日常履行岗位职责和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情况所进行的考察和记载,是为年度考核积累资料,提供依据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的平时考核制度,有利于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管理,有利于客观公正、准确及时地评价每个公务员的工作实绩。平时考核是机关领导对其直接下级日常履行岗位职责和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情况所进行的考察和记载,是为年度考核积累资料,提供依据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的平时考核制度,有利于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管理,有利于客观公正、准确及时地评价每个公务员的工作实绩。
( 三) 加大对平时考核结果的使用,把平时考核与职务晋升及
评先表彰有机结合,促进平时考核工作。
考核结果使用力度,不仅直接影响考核制度的生命力,而且也是落实考核管理的根本。平时考核结果使用主要应体现在奖惩的力度上,其目的就是从制度上及时保证公务员达到最起码的工作要求,以及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务员积极性和考核结果使用力度,不仅直接影响考核制度的生命力,而且也是落实考核管理的根本。平时考核结果使用主要应体现在奖惩的力度上,其目的就是从制度上及时保证公务员达到最起码的工作要求,以及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务员积极性和 创造性。一是加大平时考核在年度考核中的分值和权重,确立平时考核在年终考核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与评先表彰、职务晋升挂钩。在评选先进、职务晋升时,优先考虑平时考核优秀的公务员。创造性。一是加大平时考核在年度考核中的分值和权重,确立平时考核在年终考核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与评先表彰、职务晋升挂钩。在评选先进、职务晋升时,优先考虑平时考核优秀的公务员。
**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 年 年 10 月 月 16 日 篇二:法院平时考核自查报告
人民法院平时考核自查报告
XX 县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法》和相关配套法规,按照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关于对县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法》和相关配套法规,按照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关于对 XX 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时考核工作进行检查的通知》文件的要求,对照法院考核标准,认真进行了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时考核工作进行检查的通知》文件的要求,对照法院考核标准,认真进行了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领导
考核工作关系到法院作风建设、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发挥。为进一步做好法院工作人员平时考核工作。法院在考核办法过程中,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把考核工作作为改善机关作风建设,提高机关服务水平,增强干考核工作关系到法院作风建设、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发挥。为进一步做好法院工作人员平时考核工作。法院在考核办法过程中,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把考核工作作为改善机关作风建设,提高机关服务水平,增强干
警责任心的一项大事来抓,成立了由一把手为组长的机关平时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平时考核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确保了考核工作的顺利实施。警责任心的一项大事来抓,成立了由一把手为组长的机关平时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平时考核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确保了考核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措施落实
(一)法院定期组织全体干警认真学习了《公务员法》、《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等相关规定,要求工作人员对照标准找差距和不足,制定整改时限,自觉遵守国家、自治区、自治州关于公务员平时考核的各项法律、法规。(一)法院定期组织全体干警认真学习了《公务员法》、《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等相关规定,要求工作人员对照标准找差距和不足,制定整改时限,自觉遵守国家、自治区、自治州关于公务员平时考核的各项法律、法规。
(二)法院制定出台了《XX 县人民法院效能考核办法》、《法院工作人员考勤制度》等,这些制度规定对考核内容,县人民法院效能考核办法》、《法院工作人员考勤制度》等,这些制度规定对考核内容, 考核方法、考核要求、考核结果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并下发到每一位工作人员手中,要求工作人员对照执行。并认真制定了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做到每位工作人员对自己的职责心中有数。年初我们又对原考勤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在平时考核中,法院认真对照办法要求,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全院干警进行了考核,并及时公布考核结果。考核方法、考核要求、考核结果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并下发到每一位工作人员手中,要求工作人员对照执行。并认真制定了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做到每位工作人员对自己的职责心中有数。年初我们又对原考勤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在平时考核中,法院认真对照办法要求,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全院干警进行了考核,并及时公布考核结果。
三、自查重点
一查学习,看对《公务员法》、《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等规定的学习思想上是否重视,理解是否深透,行动是否自觉,落实是否到位,是否按照法院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履行职责,约束行为。一查学习,看对《公务员法》、《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等规定的学习思想上是否重视,理解是否深透,行动是否自觉,落实是否到位,是否按照法院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履行职责,约束行为。
二查思想,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强不强,是否牢固树立二查思想,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强不强,是否牢固树立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是否严格遵守党的章程和纪律规定。“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是否严格遵守党的章程和纪律规定。
三查工作,看是否存在违反审判纪律和工作纪律问题,是否存在损害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的行为,是否存在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问题。三查工作,看是否存在违反审判纪律和工作纪律问题,是否存在损害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的行为,是否存在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问题。
四查作风,看是否存在特权思想、衙门作风、不接受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的问题,是否存在吃、拿、卡、要问题,是否存在对群众和当事人冷、横、硬、推、烦问题,是否文明用语,是否按照规定庭审着装,是否存在庭审抽烟、接打四查作风,看是否存在特权思想、衙门作风、不接受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的问题,是否存在吃、拿、卡、要问题,是否存在对群众和当事人冷、横、硬、推、烦问题,是否文明用语,是否按照规定庭审着装,是否存在庭审抽烟、接打 电话、发手机短信等影响法官形象的现象。
五查廉洁,看是否严格落实国家、自治区的各项纪律规定和要求,是否存在违反“五个严禁”、“八条禁令”的问题,是否违反规定参与投资入股煤矿等商业营利活动,是否违反规定兼任律师、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人的法律顾问。五查廉洁,看是否严格落实国家、自治区的各项纪律规定和要求,是否存在违反“五个严禁”、“八条禁令”的问题,是否违反规定参与投资入股煤矿等商业营利活动,是否违反规定兼任律师、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人的法律顾问。
四、自查方式
(一)5 月 月 16 日至 5 月 月 18 日,召开院党组会,对自查自纠工作研究部署,明确自查自纠的重点内容和方法,提出严格要求。日,召开院党组会,对自查自纠工作研究部署,明确自查自纠的重点内容和方法,提出严格要求。
(二)各部门结合实际,对做好自查自纠工作进行补充动员,确保每位法官参与自查自纠活动。各部门负责人落实“一岗双责”,对本部门自查自纠活动负总责。活动办对自查自(二)各部门结合实际,对做好自查自纠工作进行补充动员,确保每位法官参与自查自纠活动。各部门负责人落实“一岗双责”,对本部门自查自纠活动负总责。活动办对自查自
纠阶段工作认真研究,做出计划,及时通知,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相互衔接。纠阶段工作认真研究,做出计划,及时通知,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相互衔接。
(三)各部门组织深入学习《公务员法》、《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等规定,并组织全院法官学习对学习情况进行检验。(三)各部门组织深入学习《公务员法》、《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等规定,并组织全院法官学习对学习情况进行检验。
(四)各部门和每位法官要对照法院...
推荐访问:人社局关于完善公务员考核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考核 公务员
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
- 调研报告:医保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3篇2022-08-17
- 调研报告参考:加强县域公安人才队伍建设几点思考8篇2022-08-17
-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调研报告【精选推荐】2022-08-25
- 市X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调研报告【优秀范文】2022-09-14
- 人社局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全文)2022-09-21
- 2022年“考核评价”有关排比句大全2022-09-02
- 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考核方案(全文完整)2022-09-19
- 考核汇报会主持词(完整)2022-10-16
- 考核细则--绩效工资分配方案2022-10-17
- 最新事业单位考核个人年度总结(3篇)【完整版】2022-12-04
- 公务员职务晋升近三年个人工作总结:公务员职级晋升个人总结8篇2022-08-18
- 公务员职级晋升个人三年思想工作总结5篇2022-09-01
- 2020年工作总结,公务员职级晋升个人总结(完整文档)2022-09-05
- 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考核表个人总结(全文)2022-09-05
- 2022年度公务员工作推进会发言2022-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