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之美6篇
谈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之美6篇谈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之美 浅谈苏州园林意境之美自古以来,苏州园林便成为各文人墨客竞相赞赏的对象,“虽有人造,宛若天成”等句式用来形容苏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之美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谈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之美
苏州园林意境之美 自古以来,苏州园林便成为各文人墨客竞相赞赏的对象,“虽有人造,宛若天成”等句式用来形容苏州园林不夸张半分。“风蓬鸣秋雨,水槛出苍烟”,不禁赞叹造园者情操之高雅及园林如诗如画的意境之美,堪称“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游走于园林间,像是在品诗,又如在赏画。为了表达园林的情趣、理想、追求,园林中的建筑与景观又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这充满着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糅合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产生深远的意境,带给人美的享受。苏州古典园林以其小巧精美、构思新奇而著称于世,精致优雅的苏州园林,有着其自为体系的的独特文化景观,令人叹为观止。苏州园林文化形成的原因,实质上有一种特有的因素夹杂其中:即封建社会文人失意退隐、消极避世、独善其身的阴影,以此形成一种园林退隐文化。现存于世的苏州古典园林,大多建于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其主人多为贬谪、隐退的官吏或崇尚风雅、无心爵禄的吴中名士。
“退隐”成为苏州园林的基本文化内涵。园林主人,大多在仕途上有过执着的追求,在经历仕途凶险之后,逐渐泯灭原有的建功立业的理想,萌生了退隐之心。以此在其心灵深处确立起以自然、恬静、淡泊、随遇而安为特征的人生哲学与生活情趣;以求得内心的平衡,打发人生时光。、苏州园林在布局上灵活多变、自由自在、潇洒自然;没有表现等级秩序的均衡对称格局,没有庄重的庙堂气息。园林的咫尺天地却有着走不完、走不尽的小路,石径连以回廊、小桥、亭子、“穿山越水”、山水相通、幽径叠出。这也似述园林主人曲折不凡的人生经历,暗喻人生道路的曲径通幽。园林主人在怀才不遇的忧愤之中,把志趣放在园林的装饰点缀之中,从中表现出园林主人在志趣上追求高雅的品性。
这种隐含在苏州园林山、石、水、木、亭、台、楼、阁中的信息,可以在我们观赏园林景观中隐约感受到。园林主人对园林的精心布局后形成一种文化信息,给我们留下巨大的想像空间。我们可以透过这典雅、含蓄的园林布局景观窥探出园林主人的内心世界。
苏州园林作为我国私家园林的典范,表现出浓厚的美学价值,其最重要的美学特征便是意境美。中国的私家园林大多讲究在有限的空间内布景铺陈,从中体现精巧的构思,雅致的情趣;从而在内敛含蓄之中引出无尽的情思与遐想,展现出一份闲情雅致。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产生,正是造园者把自身心灵深处的东西物化于具体的景致
之中,使主观在客观中得到观照,使意与境,情与景有机融合。也即指造园者的主观意趣、造园思想,负载于具体景物形象上,并通过暗示、象征等手段,让观赏者在欣赏园林物化形象的同时,体会到造园者所要表达的弦外之音、象外之致,从而产生园林的意境美。
苏州园林是多种艺术的结合体。作为私家园林,虽然它占地不大,却拥有着高超的造园技术和艺术修养。园林景区的划分主次分明,曲折开朗的配合,使得园林在有限的空间内构成了富于变化的风景,以此扩大园林的空间感和丰富景致。
苏州园林中的匾额对联深刻地展现出园林的意境美。不言而喻,匾额对联是园主表达其造园主旨、咏怀抒情的最佳载体。由于造园主大多为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文人雅士,其匾额对联多出自古代的典籍、文人诗句。因此其特点便是雅致精妙,回味悠长,寓意深刻。虽然园林中的匾额对联只有数个字,但其中却负载着广博而深邃的文化信息,对景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拙政园的“雪香蔚亭”中有一副对联:“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静。”这两句诗与亭子四周的枫、柳、松、竹交相掩映;纯朴形象的两句诗巧妙地使“雪香蔚亭”赋予山野之趣,勾画出一幅幽静的山林画境。再如沧浪亭内的一处观鱼处,题名“濠上观”,采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的典故而命名。一处简单的水亭命以“濠上观”,不尽使游人思索当年庄子与惠子争论千古的哲学思辨,从而对世界的体悟与思考,使得对景色的审美内涵大大丰富,也营造出深远悠长的意境美。
苏州园林中的植物也被赋予艺术的比拟和象征,以此形成意境。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比德”之说,即把自然美和人的道德情操联系起来,着重于把握自然美所拥有的人的精神意义。在苏州园林之中,传统的点缀配置的花木有松、竹、梅、玉兰、山茶、兰花、牡丹、荷花等。这些植物因不同的自然形态特点,具有各自的“比德”意义,代表着不同的性格品德。如松树象征的坚贞不屈,竹子的高风亮节,梅花的清新雅致,兰花的幽谷飘逸、荷花的洁身自好,牡丹的富贵尊贵„„人们在流连欣赏这些树木花草的美景时,还会体悟到园林主选择植物美化园林所折射出的内涵丰富的审美意象。
苏州园林还通过空间构景上的收敛、对比、藏露、借景与对景,虚实对比,催人触景生情,创造出美的意境。陆游诗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庄”表明了审美是一个曲折推渐的过程。艺术作品只有富于变化,才能引人入胜,耐人寻味。苏州园林的建筑正是通过以模拟和亲近自然山水为审美取向,在布局空间上有畅通,有阻隔,迂回曲折;使其布局构景有着诗歌与音乐般的韵律感与节奏感,从而引发游
人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苏州园林的意境美在于它的诗情画意,诗意一方面融合在景物里,一方面隐藏在诗里。在苏州园林里,不管你走到厅堂,还是坐在亭台,或是走在楼廊,都随处可见一副副对联,这些对联不仅可以将眼前之景归纳融入诗句,起到点景作用,同时也耐人琢磨,为游园之乐增添更深的意味。例如,“柳絮池塘春暖,藕花风露宵凉”,“恰是画楼灯影上,两行烟柳近黄昏”,“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山水静观山”。这些对联均给人呈现了诗意的氛围,与眼前的风景相映成辉,为园林更添意境。
园林之美,虽“宛若天成”却真是“由人造”,造园者匠心独运,空间组织有序,空间处理手法多样而又恰到好处,景物层次丰富,且赋予景物美好的象征意义,再加上对联诗句的润色,让游人徜徉其中,不觉身在园中,犹觉身处自然。苏州园林作为中国私家园林的典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篇二:谈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之美
音乐中的美妙 ——浅谈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说到建筑人们总会用“凝固的音乐”来称赞。作为造型艺术的建筑处处释放着它的美感自古就给人以美的享受。苏州园林是一首凝固的音乐是一个感性的建筑也是一件多姿多彩的艺术。
苏州园林一直都是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皆与苏州优越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及艺术家的创造才能有关。
亚里士多德说“艺术的本质是创造性的摹仿说艺术就是创造。
”诚然艺术家只有通过创造才能把艺术美融入到艺术中去。
苏州园林在古代大多是地主、 退休官僚和文人寓居之地。他们遵循崇尚自然、摹仿自然的艺术原则邀请文人与之出谋划策商讨布局设计并通过造园工匠精湛的技艺在城市中创造了一座座由山水、建筑、花木共同构成了的“文人写意山水园”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使得致仕隐居不必到真山林中自家的“城市山林”就是山林。苏州园林就是造园工匠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他们追求如若自然、不露斧凿痕迹的最高审美境界。并创造出了独具东方园林特色的艺术美。
苏州园林善于把有限的空间巧妙地组成变幻多端的精美景致结构上以小巧玲珑取胜。因此通过它的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从而造就了它的艺术美。色彩是光作用于物体所给人的一种视觉反应苏州园林采用“粉墙黛瓦栗柱”这种淡雅的
建筑色彩中国文化中关于颜色的内容其主要与黑和白两极的色彩有关中国绘画与书法都是黑与白的对比黑白色在视觉上造成了极大的反差但从整体看却又那么和谐唯美与周围的环境想必又显得那样统一。
也象征着道家那种 “无为”
得生活方式暗含了犹如世外桃源退隐、避世的特质。太湖石作为立体的抽象艺术绝对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一大亮点 由于它的灵秀剔透、多姿多态而为园主所钟情。在苏州园林里除了太湖石砌山外更多地作为独峰观赏。居住在有石的环境里显示出了对石文化的崇尚更营造了一种如在山林的美妙意境。苏州园林重要的特征之一山随水绕、山环水抱、水石交融、景色才能达到和谐之美。园林中的山与水就是通过高低对比形成一种比例这样才能显出山的壮观水的秀丽。苏州园林不像西方的花园那样鲜花满地 但是园内的植物却达到了成百上千种将各个季节的花木参差的栽种和修剪在一起却意外的一年四季花开飘香岁岁年年姹紫嫣红。园内建筑物根据不同的功用建成了厅、堂、轩、馆、楼、阁、榭、舫、廊、亭、台等不同的形式且打破了传统的房屋对称模式在错落中形成一种美感。私家园林的面积总是有限的但是空间的不足却使得工匠在墙上开出形状各异的花窗花窗所造成隔而不断、似分又连的景象添加了景致的层次与深度。
造园工匠对园林的建造上似乎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
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 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所以山水、花木、建筑与光互相映衬、虚实交错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最终将视觉艺术、静态艺术、空间艺术统一为一个整体并达到最美。因此不得不说苏州园林是一门时间性空间性矛盾统一的 “四度空间的艺术” 。
艺术美具有永久性。苏州园林经过千年时间的洗礼它依然是中国园林艺术中那朵最美的奇葩 不仅因为它是艺术家创造性的创作更是因为它代表着一种社会文化内涵。它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它从侧面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传达园主的思想感情。我们知道只有有价值的东西、 有思想的东西、 有生命的东西 才能永久的存在。园林里的重峦叠嶂园林里的书法刻画园林里的花木寓意园林里的儒释道哲学观念等等。园林里的种种说明了苏州园林具有永久性。这也使得苏州园林依旧那么完整的、那么多的存在着处处体现它的艺术美。
不管再经过多少年 苏州园林都会以它独特的艺术美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它迷人的魅力 仍会让人游于园中而因它的美流连忘返还会是凝固的音乐中最美妙的一首。
篇三:谈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之美
园林艺术之建筑篇- 建筑建筑规划论文建筑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具有使用与观赏的双重作用。它常与山池花木共同组成园景在局部景区中还可构成风景的主题。山池是园林的骨干但欣赏山池风景的位置 常设在建筑物内 因此建筑不仅是休息场所 也是风景的观赏点。建筑的类型及组合方式与当时园主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 因而园林建筑以其数量之多与比重之大形成为一种突出的现象。
一般中小型园林的建筑密度可高达3 0 % 以上如壶园、畅园拥翠山庄大型园林的建筑密度也多在 1 5 % 以上如沧浪亭、留园狮子林等。正因为如此园林建筑的艺术处理与建筑群的组合方式对于整个园林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建筑不但位置、形体与疏密不相雷同而且种类颇多布置方式亦因地制宜灵活变化。建筑类型常见的有厅、堂轩、馆、楼、阁榭、舫、亭、廊等等。其中除少数亭阁外多围绕山池布置房屋之间常用走廊串通组成观赏路线。各类建筑除满足功能要求外还与周围景物和谐统一造型参差错落虚实相间富有变化。
由于使用性质的不同建筑处理也有不同。厅堂多位于园内适中地点周围绕以墙垣廊屋前后构成庭院是园林建筑的主体。厅堂造型比较高大宏敞装修精美 家具陈设富丽 在反映园主奢靡生活方面 具有典型性。
留园五峰仙馆、狮子林燕誉堂均为这类例子。可观赏周围景物的四面厅多建于环境开阔和风景富于变化的地点四周门窗开朗并绕以檐廊既可在厅内坐观又便于沿廊浏览如拙政园远香堂。书斋花厅环境要求安静常与主要景区隔离自成院落在建筑处理上则另有一种格调。如留园的还我读书处拙政园玉兰堂前面
都有小庭院虽无山池之胜但几株花木散点石峰也堪构成小景。至于亭、榭曲廊主要供休憩、眺望或观赏游览之用同时又可以点缀风景所以此类建筑多设于山巅水边或园林四周所谓“花间隐榭水际安亭”就是这种手法的表述。
园林建筑的造型与组合都求其轻巧玲珑富有变化建筑形式亦无定制普通住宅房屋多用三间五间惟有园林建筑一室半室随宜布置结构采用斗拱的极少装修亦不雕鸾贴金力求朴素大方。
园林建筑的空间处理大都开敞流通。尤其是各种院落的灵活处理以及空廊、洞门、空窗、漏窗、透空屏风、桶扇等手法的应用使园内各建筑之间建筑与景物之间既有分割又达到有机联系融为一体。例如留园古木交柯与石林小院二处内外空间穿插景深不尽。
园林建筑的色彩 多用大片粉墙为基调 配以黑灰色的瓦顶 栗壳色的梁柱栏杆、挂落内部装修则多用淡褐色或木纹本色衬以白墙与水磨砖所制灰色门框窗框组成比较素净明快的色彩。而且白墙既可作为衬托花木的背景同时花木随着日照位置和阳光强弱投影于白墙上可造成无数活动景面。
园林建筑还可以作为造景的手段。不论是对景、借景、或景物的变换与联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建筑用于对景方式多种多样如拙政园远香堂北面正对雪香云蔚亭东面正对绣绮亭反之从雪香云蔚亭南望可畅览远香堂与倚玉轩一带。这种把建筑
与建筑 建筑与景物交织起来融为一体的处理是苏州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一种优秀手法。
建筑用于借景的有远借、邻借、俯借、应时而借等方式。建筑的门窗、廊柱之间也可作为取景框其中不乏构图的佳例。
季节气候与房屋处理亦有关系。
如拙政园的三十六鸳鸯馆即为考虑冬夏二季不同的应用听雨轩则以观赏雨景为主题。
建筑在园林中与山、池、花木的有机配合是造园艺术手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山上设亭阁体形宜小巧玲珑加上树木陪衬形象自然生动。同时又因其位于园中制高点上无论俯瞰园景或眺望园外景色都是重要的观赏点。拙政园的雪香云蔚亭待霜亭绣绮亭可作为此类建筑的代表。这几座山亭不但本身形体优美造型各异而且与环境配合恰当为园景增色不少。以建筑为主体山石为辅的处理手法有厅山如留园五峰仙馆前后院、—楼山如留园冠云楼东侧书房山如王洗马巷七号某宅庭院等。
临水建筑为取得与水面调和建筑造型多平缓开朗配以白墙漏窗及大树一、 二株 能使池中产生生动的倒影。
建筑与水面配合的方式 可分为几种类型一种是凌跨水上如拙政园的小沧浪。网师园的濯缨水阁耦园的山水间一种为紧邻水边如拙政园的香洲、倚玉轩、留园的绿荫轩、清风池馆另一种与水面之间有平台过渡如拙政园的远香堂留园的涵碧山房、怡园的藕香榭等。后者往往由于平台过于高大与水面不能有机结合显得不够自然。
建筑在园林中与花木的配合也极为密切。不仅花木配置可以构成庭院小景而且花木形态、位置对建筑的构图也起很大作用。从现存的园林里可以看到许多建筑与花木配合恰当组成优美园景构图的实例尤其建筑与生长多年的大树有机配合是一种传统手法注如留园、拙政园网师园、沧浪亭等处都有不少此类例子。
苏州古典园林的建筑是在封建社会中发展起来的 因此虽有不少传统艺术手法可供借鉴但其类型与性质都是为了适应当时园主剥削阶级奢靡生活的需要以致建筑物过于密集对于园林再现自然的意趣终有矛盾加上当时建筑艺术受到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造成有的建筑装修雕饰繁琐费工费料。
一院落
院落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一种建筑组合形式。由于当地园林面积不大须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许多幽静的环境 或在连续的建筑之间插入不同景色的过渡空间增加园景的变化因而以院落来划分空间与景区成为常用的手法。
按组合形式的不同院落大致可分三种类型即庭院、小院和大型院落。
1 庭院多位于厅堂前后以墙垣房屋构成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平面。院内常设花台、树木、峰石在白墙的衬托下成为主要建筑的前景。如拙政园玉兰堂、狮子林燕誉堂留园五峰仙馆的前院等。
2 小院多布置在房屋左右或走廊一侧面积较小构图形式灵活多样。它的作用可使个体建筑或连续的房屋走廊获得通风、采光和美化也可减少走廊
的单调 同时并可作为次要部位的对景或衬托。
小院内的布置 通常只植乔木一、二株或栽天竹蜡梅、芭蕉竹丛配以少数湖石无异大型盆景。这种小院在园林中极为普遍如留园的古木交柯、华步小筑网师园小山丛桂轩侧院以及其他各园曲廊转折处都可见到。
3 大型院落多自成一组完整的建筑群。常用围墙房屋、走廊、山石、花木等共同组成不规则的复杂空间。这种院子在空间上与外界有所划分又可使内外空间互相穿插增加了风景的层次和变化。如拙政园以玲珑馆为主体而组成的枇杷园可为代表其空间变化与景物处理丰富谐调清新有致北部以土山为屏障又和其他部分相互衔接障而不隔手法颇为自然。
院落的空间处理一般有封闭、开敞二种形式
封闭式庭院可以造成一种安静的气氛自成一区独立的环境。如留园还我读书处、耦园的西园藏书楼前的庭院四面用房屋与走廊封闭或用粉墙包围给主要建筑前景造成静谧的环境。
开敞式院落在园林中也相当普遍不论庭院、小院或大型院落均多采用。开敞式院落可以利用空廊或院墙上的洞门空窗、漏窗与外界沟通取得空间的联系。这种院落不仅可使空间互相流通避免小空间造景的窒息而且还能使院落内外相互借景增加园景展开的效果。如拙政园小沧浪水院就是开敞式院落较好的例子。
以几个院子组成的院落群是院落组合的进一步发展。有些园林以一个主要庭院为中心周围配以若干小院使空间划分与景面开展更为丰富留园石林
小院是这类院落群组合的典型例子。它在主要空间的周围布置六个形状、大小不同的小院每个小院的处理手法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同时为了突出石林小院的景物主题——石峰各小院中亦以湖石作陪衬。拙政园海棠春坞一组空间以厅前庭院为主题厅两侧各配有一个小院不仅使厅的四面有景可观而且通过两侧小院衬出前院空间比较宽大也是处理得较为成功的例子。
二建筑类型
园林建筑的类型根据功能与形式虽有各种名称但具体建筑物的名称也常混用不甚严格。现选择常见的几种主要建筑物说明如下。
1 . 厅、堂、轩、馆
园林中的厅堂过去是园主进行各种享乐活动的主要场所名称有大厅、四面厅鸳鸯厅、花厅荷花厅、花篮厅等等但也有一厅兼有几种用途而不能明确区分的。厅堂按构造分用扁作者长方形木料做梁架叫厅用圆料者称堂。
大厅是园林建筑的主体 面阔三间五间不等面临庭院一边于柱间安连续长窗 槅扇 两侧山墙亦间或开窗 供通风采光之用。
典型的例子如留园五峰仙馆。
大厅也可作四面厅形式便于四面观景面阔亦三间五间四周绕以回廊长窗则装于步柱之间不做墙壁廊柱间多在檐枋下饰以挂落下设半栏坐槛可供坐憩之用实例以拙政园远香堂为代表。
鸳鸯厅是另一种大厅形式厅内以屏风、罩、纱槅将厅等分为前后两部分梁架一面用扁作一面用圆料似两进厅堂合并而成故有此名。它的作用是南
半部宜于冬春北半部宜于夏秋留园林泉耆硕之馆、狮子林燕誉堂等都采用这种形式。拙政园三十六鸳鸯馆平面为鸳鸯厅形式但其梁架是连四轩而成称为满轩。
花厅主要供生活起居兼作会客之用位置多接近住宅厅前庭院往往布置花木石峰构成幽静的环境拙政园玉兰堂即一例。
荷花厅为临水建筑为便于观赏水景厅前常有宽敞的平台如怡园藕香榭、留园涵碧山房等。
花厅和荷花厅梁架多用回顶卷棚也有少数花厅作成花篮厅或贡式梁架的。回顶深三界即三步架的称三界回顶五界的称五界回顶。花篮厅是当心步柱不落地代以垂莲柱柱端雕花篮。花篮厅梁架形式不拘但不用圆料而用扁作王洗马巷七号某宅花篮厅即为此例。贡式梁架是用扁方料仿圆料做法挖梁底使曲成软带形如铁瓶巷某宅西花厅。
厅堂内的天花普遍用轩也是一个特点。它用椽子作成各种形状有茶壶档轩弓形轩一枝香轩、船篷轩、菱角轩、鹤胫轩等。轩上梁架即可作草架草架做法不拘桁柱可使天花随室内平面布局作成各种轩的形式。
厅堂的屋顶常用歇山与硬山两种形式。
歇山顶用于四面厅 间亦用于鸳鸯厅硬山顶除四面厅外均可应用。厅堂的檐高一般为明间面阔十分之八次间面阔一般等于檐高。
厅堂为满足过去剥削阶级豪华奢侈的生活要求常于周围建若干附属房屋使空间组合比较复杂留园的五峰仙馆即是典型例子。此厅西北角与汲古得绠处相连东南接鹤所西南与清风池馆及西楼相通这些都可作为厅堂的辅助面积而相互联系功能上明显地反映了过去园主的生活方式。拙政园三十六鸳鸯馆的四个耳室也是这类辅助用房。
轩与馆亦属厅堂类型但有时用于次要部位或作为观赏性的小建筑如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留园的清风池馆。
2 . 楼、阁
楼阁位置多设于园的四周或半山半水之间一般作二层上层高度为下层十分之七左右。
楼阁如在园林中作为重要对景 位置应显明突出 如作为配景则位于隐僻处居多。前者可以拙政园的见山楼与浮翠阁为例后者见于沧浪亭的看山楼与留园远翠阁西楼、还我读书处等。
楼的面阔多作三间或五间偶有四间三间半或一间带走廊的。进深可至六界屋顶常作歇山或硬山式。园林中的楼造型多富有变化半槛、挂落随意设计。楼的向园一面往往装长窗外绕栏杆但也有装地坪窗的。两侧多砌山墙或辟洞门、空窗、砖框花窗。楼梯可设于室内或由室外假山上至二楼。前者如网师园的集虚斋、五峰书屋等后者如拙政园的见山楼、留园的明瑟楼、冠云楼等。临池建楼体量应与水面相称如留园的曲溪楼与拙政园西部的倒影楼一大一小 是较好例证。
此外 为了使形体和池面调和 上层每。
较下层略为收进
其间施以水平砖制挂落板。下层往往用白粉墙上层为木构或一部分用木构使外观轻快活泼。
阁与楼相似重檐四面开窗造型较楼更为轻盈。平面常作方形或多边形。屋顶作歇山式或攒尖顶构造与亭相仿。阁也可建于山上或水边虽只一层也用此名。拙政园的浮翠阁、留园的远翠阁均为二层例子狮子林的修竹阁、拙政园的留听阁则为依山临水的一层建筑。
3 . 榭舫
榭与舫多属临水建筑。其形体为了与水面调和从整个形体轮廓到门窗栏槛与鹅颈椅每以水平线条为主。榭常为水阁置于池畔体态随环境而异。建筑基部一半在水中一半在池岸跨水部分常做成石梁柱结构临水立面开敞设有栏杆屋顶多为歇山回顶式如网师园的濯缨水阁、拙政园的芙蓉榭耦园的山水间等。
舫又称旱船是一种船形建筑多建于水边。前半部多三面临水船首的一侧每设有平桥与岸相连仿跳板之意。舫的平面分前中后三段。前舱较高中舱略低尾舱...
篇四:谈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之美
州古典园林浅析———— 以网师园为例
摘要
苏州古典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苏州园林往往面积不大,但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事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以网师园为例,通过对他的特点及各种造园技法浅析,从而对苏州古典园林有大概的了解。
关键词 苏州园林 网师园 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继承与发展
正文 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代表,叶圣陶先生说过: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一 一 苏州园林的特色主要有四个方面:
1 、借景的造园手法 苏州园林,最主要的焦点便是借景与对景在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中国园林讲究“步移景异”,对景物的排列和观赏的角度都别具匠心,这是与西方园林最主要的区别特征。中国园林尝试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展现外部空间和结构。园内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其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以流畅、流通、流动。透过格子窗,广阔的自然风光被浓缩成微型景观。题词铭记无处不在,为园林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涓涓清流脚下而过,倒映出园中的景物,虚实交错,把观赏者从可触摸的真实世界带入无限的梦幻空间。就技法来说,借景或把园外的美景,通过精心选择和剪裁,收纳到园林中来,这称为远借;或用一处景致映衬另一处景致,这称为互借,等等。这样不仅使得面积有限的苏州园林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景观,更深远的层次,而且还极大地扩展了欣赏者的空间感受。在拙政园“倚虹亭”中能看到园外的北寺塔;沧浪亭的花窗中,能欣赏到屋外的竹林,这都是常用的借景手法。
2 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
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苏州园林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 ,他也影响了后来的皇家园林。
拙政园中借景的典范
3 、完美的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 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是伟大的历史建筑物!
4 、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的。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
二 二 江南园林代表————网师园
1 简介 网师园,是苏州典型的府宅园林。它地处苏州旧城东南隅葑门内阔家头巷,后门可达十全街,地方志记载为带城桥阔家头巷 11 号。全园布局紧凑,建筑精巧,空间尺度比例协调,以精致的造园布局,深蕴的文化内涵,典雅的园林气息,当之无愧地成为江南中小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
2 布局 网师园的结构由中轴的主园为主体,西边的内园提供紧凑部局的细腻,东边则是宅第可观赏建筑之美。在中轴的安排则以池水为重心,南方为宴乐之地,北方则为书房读册之地。
3 特色 该园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为主,小尺度空间,满足少量人群的静赏为目的 ,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的,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网师园整体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网师园平面图
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在不大的范围内造就了众多而各有特性的建筑,处处显示了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手法。
4 造园手法 小院布局合理,独具匠心,主体建筑江小院分南北两个空间,北部为一大一下宾主相从的书房,是实地空间,但实中有虚,藏中有露,屋后另有天井。南部为一个大院落,散布着山石 清泉 半亭。南北两部形成空间大小,明暗 开合 虚实的对比,十分精致。殿春簃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三主二副,为仿明式结构。园内建筑以造型秀丽,精致小巧见长,尤其是池周的亭阁,有小、低、透的特点,内部家具装饰也精美多致。
5 组景手法 5.1 主辅对比手法 主景区市全园的主体空间在它的周围安排若干较小的辅助空间,形成众星拱月的格局。琴室的入口从主景区几经曲折方能到达,一厅一亭几乎占去小院的一半,余下的空间但见粉墙垣及其前的少许山石和花石点缀,其幽邃安阀的气氛与操琴的功能十分协调 5.2 透景手法 园林北上角上的“集虚斋”前庭市另一处幽奥小院,院内修竹数竿,透过月洞门和竹外一支轩可窥见主景区水池的一角之景,是运用透景的手法而求得奥中有旷,设计处理上与琴室又有所不同。
5.3 在网师园的组景中,还运用了主从与重点,空间对比,起伏与层次,渗透,尺度处理,理水等手法。在网师园的组景中,还运用了主从与重点,空间对比,起伏与层次,渗透,尺度处理,理水等手法。
6 植物配置 网师园景观区的植物配置简洁自然,却生动表达了主题,在春夏秋冬四季景观的组织中,植物景观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分别是春(竹 迎春花 紫藤)——夏(桂花 玉兰 梧桐)——秋(秋枫 荷花)——冬(黑松 白皮松 罗汉松等)。而看书读画轩前的各类古松,则暗含冬日不畏严寒的高亮气节。殿春植物景观则别有洞天,园内的芍药解析着簃的由来。而在建筑与高墙之间狭长的院落中则错落布置着翠竹 芭蕉 腊梅 蓝天竹等,几块松皮石笋顽皮地立于叶片丛中,正是微
阳淡抹,浅画成图,凸显了意境。
局部植物配置图
7 小结 综合以上可知,网师园作为一处成功的园林典范虽占地不大,但有人可在咫尺园林之中可以看淡山水“山不高而又峰峦起伏、水不深而有汪洋之感”,设计布局中运用了多种造景、组景手法,在叠山、理水、植物等方面也有独造之处,由此,我们可以吸取借鉴它的许多成功经验,同时他也是众多苏州园林的一个缩影,起到了我们对苏州园林认识的促进作用。
三苏州古典园林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 古典园林理论研究相对于古典建筑研究而言,显得极不充分,理论体系的空白较多,大体由于以下原因:
1 、中国古代园林实物保存较少,现存遗迹的原真性较差。
我国古代造园实践长达数千年,但是由于缺少实物资料,理论界对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早期园林风格一直难下结论。现存明清园林大都经过后世不同程度的改建。同一园林往往多种风格叠加,面貌混杂,给研究带来一定困难。
2、有针对性的文献较少,造园文献多为文人随笔,对物质、技术性内容研究不足。、有针对性的文献较少,造园文献多为文人随笔,对物质、技术性内容研究不足。
古代造园叠山文献大多以品赏性的文人随笔、笔记为主,可靠性既差,又缺乏必要的具体细节陈述。正如童寯先生在《江南园林志》中指出,这些园林文论“率皆嗜好使然,发为议论,非自身之经验。与技法无涉。即便有涉及,而于精妙处,则如隔靴搔痒。
”这些都造成古代园林研究的难度加大。目前,有关明清以来造园的技术、手法和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严重不足,这与早期园林文献不足,内容过于空泛有很大关系。
3 、园林理论与工匠技术实践长期脱节 长期以来,“士匠分涂”的积习,导致对一线造园工匠的技术、经验总结不足。许多世代相传的技艺未能及时总结并诉诸理论,仍限于工匠内部的口传心授。随着建国以来老一辈工匠的去世,许多技术面临失传。建国以来,全国各地的古园林整修,由于缺乏熟练工匠、缺少专家指导,对许多古代名作造成了严重损害,形成新的建设性破坏。另一方面, 园林理论研究者大多疏于探讨具体的技术研究, 往往造成对园林风格和技术评价缺乏具体标准,往往因一家之喜好,决定作品之优劣,这些都给传统园林艺术的发展带来很多消极影响
四 四 苏州园林的继承与发展 如何在研究借鉴西方先进理念与设计方法的同时,加深对本土园林观文化内涵的研究与认识,营造既符合“全球一体化”趋势、又具有本国地域性文化特色的现代园林景观,避免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完全丧失自我,以致被世界文化所淘汰。学习、研究西方现代园林景观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对推动中国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无疑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然而,无论是学习西方经验,还是继承中国传统,都应以科学、严谨、全面的治学态度,注重其内涵与本质的研究。例如:贝律铭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在楼梯前方,有一堵很高的墙让人的视线在这里停止,水如瀑布一般从墙上泻下来,一直流到楼梯方,犹如一汪活水倾泻而下。水中有一些植物,顶上有光洒下。这是用活了苏州园林的精华。光、绿、的植物、声音,更可贵的是,传统和现代的东西结合起来,分外的美丽。
五 五 结语
总体说来,苏州园林的建筑无论是从空间的转换层面还是景观的布置设计方面都给人带来一种极其舒畅的艺术享受。品位苏州园林就仿佛是在欣赏一幅立体的画,抑或是品读一首无声的诗。古代的园林设计大师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形形色色的花木,四时不断,创造出有诗情画意的景观,山石的堆叠似有意似无意,自然而然形成一幅美妙的山水长廊。这种艺术与生活结合的建筑风格代表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也与古人所信奉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息息相关。置身园林就仿佛置身自然,当周围的豪华建筑鳞次栉比,争相竞艳时,苏州园林却是仿佛隐身在这大自然的怀抱,“道法自然,夫唯不争而谓之争”,如隐士之于五川,似帝王之于山河。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魅力征了众多建筑师的心,傲立于这世界的建筑顶峰。
参考文献:
《江南园林志》
童寯
《苏州古典园林》 刘敦桢 《中国古典园林史》 周维权
清华大学出版社
《植物景观造园应用实例》 薛聪贤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篇五:谈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之美
1, 王佳1, 蔡平㈣, 曹光树2, 张亚君z( 1苏州大学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 江苏苏州215123; 2江苏省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 2150 0 6)摘要:苏州古典园林中有很多构型独特、 富含韵味的漏窗, 为极具观赏性的园林建筑小品之一。
选择了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一些极具特色的漏窗, 通过对图案花纹特点及文化含义的理解, 探究和赏析苏州古典园林的漏窗之美。关键词:
苏州园林; 古典园林; 漏窗中国古典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传达给世人的是“引而不发, 显而不露” 的高深思想, 用道家虚实论的观点来看就是表达与思想两者之间虚实相生的体现。
这样高深含蓄的思想得益于中华民族独特而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审美情趣。
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古典园林艺术, 同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学、 绘画艺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传统的造园艺术往往追求意境上的深邃, 从而达到“隔则深, 畅则浅” 的意境。
造园者常采用欲扬先抑或欲露贝IJ藏的手法, 千方百计地将景“遮挡” 起来, 使其若隐若现, 似有还无。
而漏窗这一表现形式的出现, 成就了苏州古典园林在意境表达上的创造。苏州占典园林漏窗的特征之一就是追求如诗如画的意境。
大多数造园活动都是由文人和匦家来主持的, 因此不免反应了这些文人和画师的趣味、 气质和情操。
因此, 苏州古典园林漏窗一开始就与诗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并在诗人和画家的苦心经营下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计成在《园冶》 一书中将漏窗称为“漏砖墙” 或“漏明墙” , 即设置漏窗的墙体“凡有观眺处筑斯, 似避外隐内之义” , 这恰好迎合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含蓄内在和丰富内涵。
《营造法式》 中则形象而生动地称漏窗为。
花墙洞” 。
漏窗的功能不在于空间上的流通和视觉上的流畅, 而是在空间上起到相互渗透的作用, 从而产生一种亦幻亦真的独特意境, 这也与道家所提倡的虚实相生论相吻合。苏州古典园林漏窗的构图样式繁多, 姿态万千, 形成了不同的图案。
在景观设计当中有规则式布局和自然式布局两大类, 同样, 在漏窗构图艺术当中, 按照漏窗中部的窗芯弯曲变化大致上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
硬景漏窗、 软景漏窗。
“硬景” 指多以规则线条组成漏窗图案的形式, “软景” 则指多以较自然、 不规则形式的线条来组成丰富的画面。作者简介:
周伟( 19 8 3一). 男. 安徽铜陵人. 苏州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苏州固林艺术与设计。E —m a ll:
v o y a g e7 7 7 @ sm a C O ll]。
※通讯作者。南方农业2 0 0 9 年8 月 第3 卷第8 期4 2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l硬景漏窗之美常见的硬景构图多采用直线、 弧线、 圆形等几何形体图案组成。
全用直线的有万字、 定胜、 六角景、 菱花、 书条、 绦环、 橄榄、 套方、 冰裂纹等, 如图1、 图8 ; 全用弧线的有鱼鳞、 钱纹、 球纹, 秋叶、 海棠、 葵花、 如意、 波纹等, 如图2一图6 ; 用2种及2种以上线条构成的有寿字、 夔纹、万字海棠、 六角穿梅花等, 如图7 ; 还有四边为几何图案, 中间加琴棋书画等物的式样。1. 1“刑” 字漏窗之美“刑” 字( 图1)、 十字( 图4 )等是非常传统的图案, 分别象征旋转的太阳和静止的太阳, 是原始先民崇拜太阳的标识。
“璀” 符号最早为人类所奉的太阳神或火神之象征, 见于新石器时代和甲骨文、 金文中。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把。
础” 符4 3号作为古代宗教的标志。
顺时针的“刑” 符号代表佛教。
“础” 字漏窗图案意蕴之深邃, 值得我们咀嚼品味, 慢慢体会那古老的文化符号。1. 2“冰裂纹” 漏窗之美冰裂纹( 图8 ), 也源于对天体的崇拜, 多边形图案源于“天圆” 之说。
冰裂纹的应用较为广泛, 它们通透空灵、 纹理交错, 逶迤远去, 让人产生无穷的联想。
古代精巧的工匠们将这种纵横交织的纹路运用在传统园林艺术上, 从而让冰裂纹表达出一种极典型的化腐朽为神奇的残缺之美。2软景漏窗之美常见的软景构图纹样图案取材范围很广泛,图案胚材多取自象征吉祥或风雅的动植物。
属于花卉题材的有松、 柏、 牡丹、 梅、 竹、 兰、 菊、 芭蕉、 荷花, 佛手、 桃、 石榴等, 属于鸟兽题材的南方农业2 0 0 9 年8 月 第3 卷第8 期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南方农业2 0 0 9 午8 月 第3 卷第8 期有狮、 虎、 云龙、 蝙蝠、 喜鹊、 凤凰和松鹤图、 柏鹿图等,属于物品题材有花瓶、 聚宝盆、 文房四宝等, 还有表现戏剧人物和故事、 象形文字的图案。
属于人物题材的多以小说传奇、 佛教和戏剧中的某些场景为题材。
在图案选择上多采用象征吉祥或风雅的动植物, 这也充分体现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文人特色。
到了清代更是出现了以铁片、 铁丝作骨架, 用灰塑创造出人物、 花鸟、 山水等造型的泥塑做法( 图9 一图14 )。2. 1“四雅” 漏窗之美在古代, 弹琴、 弈棋、 书法、 绘画是文人骚客( 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养性所必须掌握的几项技能, 故合称“琴棋书画” , 又称“四雅” , 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独特的四大内容。苏州古典园林狮子林五松园九狮峰后的4 个依次塑有古琴、 棋盘、 函装线书、 画卷不同形状的漏窗中( 图15一图l8 ), 分别套用了琴棋书画4 种图案, 成为经典一景, 尽显文人的风雅和美学追求。
这些富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图案内容为园林增添了不少的雅气, 被人们津津乐道, 又称“四雅” 漏窗。2. 2“四季” 漏窗之美四季之美, 美不胜收, 正所谓“春有百花冬有雪, 夏有凉风秋有月 , 若无闲时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苏州古典园林沧浪亭里最经典的是从明道堂至翠玲珑所呈直角墙面的一组漏窗, 分别由代表“春” 、 “夏” 、 “秋” 、“冬” 的柳树、 荷花、 石榴、 蜡梅图案形成( 图19 一图22),又称“四季” 漏窗。“四季” 漏窗的出现反映了古人将对四季变换和生命轮回的思考赋予了一个载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祈福” 是富于积极向上意义和内容的一部分, 苏州古典园林漏窗构图艺术中采用带有吉祥4 4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意义的动物、 植物、 文字等图案以借形寓意、 谐音喻义来传情达意, 是中国人热爱生活, 努力创造幸福、 美满、 平安和财富的积极心理的外在反映, 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小结形式各异的漏窗, 既沟通了内外的山水, 使得水池、驳岸、 长廊、 假山极富层次和深度, 又能自然地融合于一体。
当现景者漫步在园林中长长的复廊时, 从漏窗中探望, 假山古亭, 名木花草, 若隐若现, 近在咫尺的山体,仿佛被大大地推远了。
而园外的水景, 似近却远, 又有一种近山远水的感觉, 这就充分利用了人视觉上的错觉, 拓宽了景色的境界。
这种通过复廊将园外之水与墙内之山联成一气、 相互借景的手法, 堪称中国古典园林中借景手法的成功范例之一。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每一个漏窗都在展现一种场景,叙述一个故事, 表达一种寓意。
漏窗形式上的丰富, 在中国传统建筑与古典园林中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漏窗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的运用, 符合了造园者的造园情趣与精神追求, 更符合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文人志士的主流观念, 即想表达政治上洁身自好, 避祸、 隐忍自好的主题,同时也符合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 宛白天开” , 道法自然的审美趣味。
文人艺匠们在造园时对整个园林的设计, 在漏窗的形式构造上并没有刻意去追求, 更多的是在过程中的即兴发挥。
而正是这样的创造性发挥, 使得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漏窗千姿百态、 各不相同。
漏窗文化体现了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 正因为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作, 才留给了我们苏州古典园林这样一笔宝贵的财富。
而对漏窗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 有利于继续挖掘古典园林的深邃意境, 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利用。4 5南方农业2 0 0 9 年8 月 第3 卷第8 期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篇六:谈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之美
r tP a n r a m a艺术与设计ˉ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素有“人间天堂, 园林之城” 美誉的苏州, 以精致典雅的古典园林名闻天下。
苏州古典园林历史悠久, 皇家园林可追溯至公元前 6 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 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 历代造园兴盛, 名园日众。
明清时期, 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 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
16~18 世纪苏州园林全盛时期有园林200余处, 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
苏州园林是自然景色、 园林艺术与文学艺术结合的写意山水园,“师法自然”, 追求“虽有人作,宛若天开” 忠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境界, 体现出了强烈的自然融合性。
苏州园林的美, 便在于这“自然山水” 与人类艺术创作的完美融合。一、 沧浪亭水之美无水不成景, 无水不成园。
水是江南园林的灵魂, 是让园林活起来的血液。
苏州园林最美之处便是它的水。
水总是占据园子的中心地带, 亭台楼阁依水而建, 灵石桥梁亦依水而造。
仿佛水是一面镜子, 将周围的一切纳入怀中。
苏州众多园林皆有水, 然而, 水之美唯有在沧浪亭才能得到最好的诠释。
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 始为五代时孙承的池馆。
至宋代, 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 进行修筑, 傍水造亭, 题名“沧浪亭”。
踱步沧浪亭, 未进园门便能看见一池绿水绕于园外。沧浪亭园外景色因水而起, 园门北向而开, 前有一道石桥, 一湾池水由西向东, 环园南去。
清晨夕暮,烟水弥漫, 极富山岛水乡诗意。
园内以山石为主景, 沧浪亭便坐落于迎面的一座小山上。
山上古木参天, 山下凿有水池, 一泓清水贯穿, 波光倒影,景象万千。
但山无水则缺媚, 水无山则少刚, 遂沿池筑一蜿蜒如带的复廊, 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一片。
复廊上一百余图案各异的漏窗可供两面观景,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相映成趣、 相得益彰, 自然地融为一体, 此可谓借景的典范。“千古沧浪水一涯, 沧浪亭者, 水之亭园也”, 水是沧浪亭的灵魂,是构成园林美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二、 狮子林石之美狮子林位于苏州城东, 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 650 多年的历史。
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 台、 楼、 阁、 厅、 堂、 轩、 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 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
狮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且精美, 有“桃源十八景” 之称。
叠山以“趣” 为胜, 全部用“适、 漏、 瘦、 皱” 的太湖石堆砌, 并以佛经狮子座为拟态造型, 进行抽象与夸张, 均似狮子起舞之状。
再经过叠石名家的精妙构思, 构成了石峰林立、 出入奇巧的“假山王国”。假山群气势磅礴, 洞壑盘旋, 错综复杂, 宛如一座曲折的迷宫, 即使比做诸葛亮的八阵图, 毫不为过。
进入洞内如入深山峻岭, 时而登峰巅, 时而沉落谷底, 时而开朗, 时而幽深。
蹬道参差, 或平缓,或险隘, 恍惚迷离, 趣味横生。
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堆山最曲折、 最复杂的实例之一, 是中国园林大规模假山的仅存者, 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三、 网师园桥之美苏州园林水多桥多。
桥在园中有着沟通水域两岸, 陪衬亭台楼阁, 丰富园中水景, 烘托水中倒影以借景生色之功效。
桥是园中水、 建筑物、 周边环境中的一个结点, 使不同事物相互作用, 相互融合, 它近水而非水, 傍陆而非陆, 架空而非空, 是水、 陆、 空三个系统的交叉点, 是画龙点睛之笔。苏州园林中桥多而有特色的当属网师园。
网师园地处苏州旧城东南隅, 始建于宋淳熙初年 (公元1174年), 是苏州园林中极具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的中型古典山水宅园代表作品。
园中部有彩霞池, 突出以水为中心的主题。
水面聚而不分, 池西北石板曲桥, 低矮贴水, 东南引静桥微微拱露。
贴水的曲桥一波三折, 行走其上, 可观四面八方的景色, 有 “移步换景”“一步一景” 的艺术效果。
引静桥更具特色, 为苏州最小的石拱桥, 长 2.4 米, 宽 1 米, 三步而逾, 故又称之为“三步桥”。
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引静桥石栏、 石级、 拱洞一应俱全, 桥顶刻有花形秀美的圆形牡丹浮雕, 桥身藤萝缠身, 是一座地道的袖珍小桥。
桥下是一条溪涧, 自南蜿蜒而来, 名曰“盘涧”。
引静桥飞跨盘涧, 使彩霞池东、南两面景物完美融合在一起, 锦上添花般地为园林增色不少。四、 拙政园廊之美廊是苏州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元素, 在园林景观空间组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园中的游廊能够划分景区, 形成空间的变化, 增加景深和引导游人。
它或高或低, 或直或曲, 穿行在山石花木厅堂之间。
苏州园林的廊之美在拙政园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园中蜿蜒的“柳荫路曲” 是曲廊的佳作,似曲似直, 加上柳树的点缀, 别有特色。
西部景区中的水廊则另有一番风味, 依水而筑, 凌水而行,仿佛漂浮在水上。
南部似虹般腾空而起的桥廊“小飞虹”, 舒展自如, 形态优美。“小飞虹” 将狭长的水面分隔为二, 与东侧的空廊和西侧的廊以及南面的建筑, 共同围合了拙政园中著名的“小沧浪” 水院, 极具特色。
廊不仅能为人遮风挡雨, 而且还具有很高的空间艺术价值。
明代计成所著的《园治》中称廊是“蹑山腰, 落水间, 任高低曲折, 自然断续蜿”, 这足以见其不凡的风采。苏州园林的设计, 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自然环境的美, 更重要的是对于文化精神享受的追求。
中国哲学讲究“天人合一”“人与天地参”, 认为亲近自然是生活的需求。
因此, 一个好的居处必须有“观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的景致, 强调可居、 可观、 可游的山水宝地。
为了能有山有水, 苏州园林的建造者不惜钱、 力从外地采购石头来堆积成假山, 挖掘土地引水为池,“竖划三寸, 当千仞之高; 横墨数尺, 体百里之迥”, 使人身在苏州园林“不出城廓而获山林之治, 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趣”。
苏州园林在园中建山引水也是为了以山水来修身养性。
中国的文人士大夫更爱纵情山水, 反复吟咏着“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就中国文化的历史而言, 山和水是表现高尚品位不可或缺的存在。
对于中国文人而言, 一个人的雅是可以从他的山水观念中体现的。
自 然与人的融合是文人的追求的目标, 在这山水的熏陶中, 才能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苏州园林由文人而建, 或可称为“文人园林”。白居易在《草堂记》 中说:“覆篑土为台, 聚拳石为山, 环斗水为池”, 这便是文人园林的范式。
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 的主旨, 在设计构筑中, 采用因地制宜, 借景、 对景、 分景、 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 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 小中见大、 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
通过叠山理水, 栽植花木, 配置园林建筑, 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 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浅谈苏州园林中的设计之美文ˉ 北京化工大学 2009级本科生ˉ 温心扬北京化工大学 2010级硕士研究生ˉ 张扬北京化工大学工业设计系教授ˉ 周小儒[内容摘要] 苏州园林的美, 美在沧浪亭清秀灵动的水、 狮子林奇巧精美的石、 网师园格雅韵高的桥、 拙政园千姿百态的廊, 美在造园者匠心独运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设计。
古代文人喜好休闲、 隐逸、 寄情山水之间的审美思潮, 亦赋予了园林设计深厚的文化底蕴。
苏州园林, 是自然美、 造园艺术和文化内涵的完美融合, 也是人类精神、 智慧的完美体现。[关 键 词] 古典园林设计文化内涵美
推荐访问:谈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之美 园林建筑 苏州 之美
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
- 苏州培训班学习体会2022-10-28
- 2023年苏州房屋租赁合同下载合集2022-11-19
- 苏州市前期物业管理委托合同书2022-12-08
- 最新江苏省苏州市木渎古镇导游词(五篇)(全文)2022-12-22
- 2023年苏州房屋买卖协议书范本(1合集)2022-12-25
- 2022年度阅读之美主题优秀作文800字合集(精选文档)2022-08-28
- 规则之美话题作文,菁选2篇(精选文档)2023-03-03
- 三年级学生读《爱教育》有感:人性之美,菁选五篇2023-03-15
- 2023年中国古典诗词之美论文字(合集)【优秀范文】2023-04-05
- 2023最新四季之美教学反思(八篇)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