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国改革开放史(简要)(精选文档)

发布时间:2022-08-25 18:4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改革开放史(简要)(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中国改革开放史(简要)(精选文档)

 

 中国改革开放史内容集

 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2013年6月25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革命历史对共产党人来说是最好的营养剂。——2014年7月7日上午,******在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中的重要讲话要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习大国建设。——2019年2月27日,******为第五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作序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压在自己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我们应有信心,我们更要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土地改革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施行。《中国土地法大纲》不但肯定和发展了1946年五四指示中提出的将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原则,而且改正了其中对地主照顾过多的不彻底性,成为一个在全国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公布与实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二十多年土地革命基本经验教训,是一个正确的土地纲领,它体现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调动了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对保证战争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为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而制定的法规。该法于1950年6月30日生效,1987年11月24日失效。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同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的法令。共6章40条。明确指出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951:三反五反运动“三反”“五反”运动是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和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的统称。建国初,不法资本家为了牟取暴利进行违法活动。在资产阶级的腐蚀和影响下,政府机关里的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现象严重滋长,有的干部堕落变质。在1951年10月开始的增产节约运动中,揭发出大量的贪污浪费现象。中共中央于12月1日和12月8日,发表重要文件。从此,三反运动在全国展开。在三反运动中,又揭发出资产阶级不法分子同国家机关中的贪污分子密切勾结、从事犯罪活动的严重情况。1952年2月上旬,五反运动首先在各大城市开始,并且很快形成高潮。1952年3月5日,中共中央规定了对违法资本主义工商户处理的基本原则:过去从宽,今后从严;多数从宽,少数从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工业从宽,商业从严;普通商业从宽,投机商业从严。1952年10月,三反五反运动结束。“三反”“五反”运动,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为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6: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的良好开端和曲折发展从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到1966年“*****”发动前夕,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党的八大召开为标志,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这期间,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一大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这是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在此期间,发生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严重失误。党觉察失误后,作了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经过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得到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左”倾错误在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并未得到彻底纠正,而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还有发展。

 1958: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它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使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大肆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

 1966-1976:

 “*****”的内乱和对内乱的抵制与抗争1966年至1976年的“*****”,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内乱。这场全局性、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使党和国家的工作、社会秩序受到巨大破坏,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造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教训极其深刻。随着“*****”的发展,在党的领导层内,在党内外广大干部群众中,对“左”倾错误和极左思潮的抵制和抗争不断发展起来。这期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取得进展,外交工作也打开了新局面。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粉碎“***”,党依靠自己的力量结束了“*****”。经过“*****”的严峻考验,党、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和整个社会的性质都没有改变。历史证明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971: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2758号决议进行表决。决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下通过。当电子计票牌显示出表决结果后,会议大厅迅雷般的掌声轰鸣,持续达两分钟之久。不少国家的代表放声高歌,热烈欢呼,有不少人像过节一样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是一个辉煌的时刻,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值得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热爱和平、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感到自豪的时刻。从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的合法席位至今,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今天,在联合国的几乎所有机构里都可以看到中国代表的身影,并以充满活力的姿态发挥着中国作为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作用。

 新中国在1949年至1976年的历史性巨大成就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10月“*****”结束,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这个时期前后历时整整27年。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总的说来,是我们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这是对于党在这个时期历史的主题和主线、本质和主流所做的科学概括。党和国家在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主要是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尤其是1966年开始的“*****”时期,曾经犯过严重错误,但是从总体上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在探索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这个时期取得的历史性的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面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第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取得历史性的巨大进展。第三,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重要的积极成果。第四,创造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国际环境。

 1978:伟大历史转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二大以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而载入史册。以这次会议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大以后,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化改革开放,经受住国内外****的严峻考验,完成治理整顿的任务。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由之路。

 1979:经济特区的提出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按其实质,经济特区也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中国经济特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长于20世纪90年代。经济特区的设置标志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中国大陆地区共有7个经济特区。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1988年4月,设立海南经济特区。1992年中国加快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模式移到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等国家级新区新的特区扩大改革等发展起来,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重要标志。2010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霍尔果斯、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1980: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深圳经济特区于1980年8月正式成立,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深圳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沿海,东起大鹏湾边的梅沙,西至深圳湾畔的蛇口工业区,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2010年延伸到全市,2011年延伸至深汕特别合作区。深圳毗邻香港,交通便利,气候温和,风景优美,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中央的指示,深圳特区将建成以发展工业为重点的工、商、农、住宅、旅游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2018年1月6日,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1986: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是科学家的战略眼光与政治家的高瞻远瞩相结合的产物,凝练了我国发展高科技的战略需求。1986年国务院组织了全国200多位科学家对计划建议进行了大半年的论证,在我国科学技术需要急起直追的年代,863计划的实施有力推动了我国高技术的进步。2016年,随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出台,863计划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原来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基金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而成,是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突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技术瓶颈。

 1987: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三步走”发展战略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以下概括。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的经济纲领,是中共十三大的一个重要内容。具体为:第一步:到本世纪(即20世纪)八十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新时期党和政府及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总目标。

 1992: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

推荐访问:改革开放简史 中国改革开放史(简要) 简要 中国改革开放 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