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对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作思考和建议【精选推荐】

发布时间:2022-11-17 20:1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对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作思考和建议【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对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作思考和建议【精选推荐】

 对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近年来,受厄尔尼诺现象持续增强的影响,我国洪涝情势严峻。

 城市洪涝灾害危害大、影响面广,城市防洪排涝安全是城市稳定发展 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各 城市防洪排涝标准低、洪涝工程建设滞后、排水能力不足、应急处置 薄弱等问题愈发凸显,多数城市不同程度遭受洪涝威胁和侵害。据统 计,** 年至 ** 年,全国超过 360 个城市遭遇内涝,其中六分之一单 次内涝淹水时间超过 12 小时,淹水深度超过半米。城市洪涝灾害的 频繁发生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必须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作,保障 城市防洪排涝安全。本文以相关调研为基础,对如何加强城市防洪排 涝工作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

 城市防洪排涝工作现状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已建城市堤防 2.8 万多千米,保护区 域 8.8 万多平方千米;已建城市排水管道总长 51.1 万多千米,其中 雨水管道总长约 19.2 万千米,雨污合流管道约 10.8 万千米,城市防 洪排涝设施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为保障城市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根据国家防洪标准规定,城市根据其 __地位的重要性或非农业人 口的数量分为四个等级。其中,大于等于 150 万人的特别重要的城市, 防洪标准重现期为大于等于 200 年;大于 50 万人小于 150 万人的重

  要城市,防洪标准重现期为 100~150 年;大于 20 万人小于 50 万人的 中等城市,防洪标准重现期为 60~100 年;小于等于 20 万人的一般城 镇,防洪标准重现期为 20~50 年。但我国各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发展并 不平衡,目前只有 300 多座城市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占有防洪 任务城市总数的 50%,其中全国重点防洪城市 31 个,有 10 个达标, 占 32%;全国重要防洪城市 54 个,有 16 个达标,占 30%。尽管全国 城市排水管道总长比 1978 年增加了 26 倍,但城市管线系统排水能力 仍不足,绝大多数不足 1 年一遇。** 年 9 月, __印发了《关于加强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要求用 10 年左右时间建成较完善的城 市排水防涝、防洪工程体系。

 我国现行水管理体制下,通常情况城市建成区内的排水、内涝治 理工作由城建部门负责,流域和区域的防洪工作由水利部门负责;只 是在部分实施了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城市,由水务部门对防洪排涝进行 统一管理,对排水设施、河道治理、防洪工程等统筹规划。因此,当 前各地城市防洪排涝的管理体制是有差异的,城建部门和水务部门作 为主管部门的情况都存在。据统计,全国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中,有 370 座城市城区防洪由水务(水利)部门负责,103 座由城建部门负 责,152 座由水务(水利)和城建部门共同管理,另有少数城市由其 他部门管理或未明确管理部门。

  由于防洪排涝工作的系统性和应急性特征,各城市在加强城市防 洪排涝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视部门统筹和协作,而且充分发挥好本级防 汛抗旱指挥部管理体系的统筹协调作用,以促进防洪排涝工作高效、 有序推进。

 防洪排涝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由于大多数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普遍不足,部分城市出现了“逢雨 必淹”的现象,许多城市一到汛期就面临巨大的防洪排涝压力。面对 日益突出的城市洪涝问题,需要对当前城市防洪排涝工作进行深入思 考,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找出深层次原因。

 (一)相关规划设计理念有缺陷,城市排水标准较低

 一是按设计排水标准设置城市排水管网,而超过标准的地表径流 缺乏管理。城市一遇暴雨,排水管网盛不下的地表径流顺着城市各环 路汇流到低洼的立交桥下,没有其他去处。城市规划建设切断了自然 状态下天然排水河网,设计了滞洪池,却缺乏排水通道,或排水通道 狭窄、排水沟与河湖流域水系联结不畅通,加之城市道路竖向布置不 当,加剧了城市洪涝风险。

  二是城市排水标准较低。目前我国各地城市排水标准普遍偏低。

 70%以上的城市管线系统排水能力不足 1 年一遇,90%以上老城区的排 涝能力甚至比规范规定下限还要低。

 (二)相关设施建设和排水通道治理亟待加强,排水系统整体效 率有待提高

 一是城市边缘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分散建设,排水沟渠、管网、泵 站等未按规划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并存在基础设施项目截断、破坏 排水管网的现象,产生排水管道断头,降低排水系统使用效率。

 二是城市郊区的中小河道因城市的扩张由原乡间排水沟渠转变为 城市排水和行洪通道,但由于治理不足、管理跟不上等原因,导致淤 积、人为占用等现象突出,排水和行洪能力差,在高强度降雨时排洪 不畅,行洪安全受到极大影响。

 (三)城市洪涝的疏导和调蓄空间不足,雨洪控制和利用工作滞 后

 一是城市建设区的扩大导致洪峰流量增大,但作为防洪排涝体系 重要一环的蓄滞洪区由于用地紧张无法落实。城区内排水与滞涝设施

  不配套,或缺乏城市河湖滞蓄涝水,每遇高强度降雨,积水汇集于低 洼地带。

 二是雨洪控制和利用措施严重滞后。作为防洪排涝的一项重要措 施,城市雨洪控制和利用提出很早,近年来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所 建工程大部分停留在示范性质,未形成大规模利用。

 (四)城市防洪排涝精细化管理严重滞后

 一是预警、应急处置和调度管理有待完善。洪涝预报预警的精准 度和决策支撑水平尚需提高,河湖调度部门与道路排水部门在人员对 接、预案对接、信息对接、措施对接上仍需要改善,河湖防洪抢险与 排水部门抢险工作的结合应更紧密。

 二是对城市洪涝风险进行综合预防与管理的水平有待提高。防洪 影响评价制度的落实需要加强,对洪水风险的科学规避和管控措施滞 后,对城市洪水损失和风险的分担机制缺乏。很多情况下,虽然有预 警,但没有硬性措施去落实,特别是对于基层单位和社会公众,引导 和约束的机制欠缺,不少基层单位防汛排水责任难落实,居民应急防 护和自救的体系薄弱。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至少包括三大方面:一是由于 历史原因造成排水系统设计缺陷。我国城市开始大规模管道排水系统 建设时,多沿用前苏联的模式和标准,但我国降雨不均且夏季多暴雨 的气候环境与莫斯科高寒少雨且降水相对均衡的气候特征相差甚大, 导致排水设计标准较低,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二是由于城市发展挤压 了城市洪涝疏导和调蓄的空间。城市建设区不断扩大,地面不透水面 积比例越来越高,深刻改变了城市地面的水文特性,径流总量增大, 洪峰时间提前;由于城市用地紧张,部分低洼地甚至河道被填平占用, 蓄滞洪区建设也难以实施。三是由于重视程度不足造成雨洪控制和利 用的措施仍较为滞后。很多严重缺水城市,一方面利用远距离调水、 开采应急备用水源等手段千方百计保障水资源供给,另一方面却将宝 贵的城市雨洪水流走,并造成内涝压力难以缓解。

 

推荐访问:关于提升城市内涝治理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城市防洪 排涝 思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