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当前检察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4篇

发布时间:2022-08-24 18:20:04 来源:网友投稿

当前检察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4篇当前检察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当前检察建议工作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建议思考 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为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结合执法办案,参与社会治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前检察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4篇,供大家参考。

当前检察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4篇

篇一:当前检察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检察建议工作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建议思考

  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为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结合执法办案,参与社会治理、预防和减少犯罪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促进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之下,检察机关要发挥好检察建议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功能作用,能够保障法律正确实施,化解社会矛盾,预防减少犯罪,促进法制社会建设。

 一、当前检察建议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检察干警对检察建议工作的认识仍不到位

 部分检察干警学习彻落实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不深、不細、不实,主观上片面认为检察建议是一种柔性

 监督,没有认识到发出检察建议只是起点,收到回复也不是终点,对被建议单位的实际落实情况未跟踪回访督促。

 (二)重数量轻质量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

 一是存在批量发送检察建议的问题。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中,对同一问题向同一行政机关连续发出多份内容类似的检察建议。二是没有开展必要的调查核实。一些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涉及行业系统较广,专业性较强,但发出建议前仍停留于有限的书面材料,未做必要的现场调查求证事实、挖掘发案根源或咨询相关部门、专业人员等对专门问题的意见,没有深入了解被建议单位的管理流程、规章制度等,导致发出的检察建议不能切中要害,无法落实到被建议单位的具体制度和管理之中。三是文书说理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够。有的再审检察建议书交代原审诉讼情况不完整,案件是否经过了法院再审程序不清楚,导致是否符合检察监督受理条件存疑;有的检察建议书没有指明违法事实违反了哪些规定,没有引用具体的法律法规依据,而是以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代替;有的文书说理不够透彻,没有切中要害,空话套话偏多,没有就被建议单位的管理漏洞和案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违反相关法律规定造成的后果进行说理、论证;有的针对性不强,对不同单位不同事项指出的问题多有雷同,模板化地使用“规章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应该加强监督”

 等空话套话,提出的建议缺乏系统充分的分析论证,建议内容雷同,形式单一;有的对策措施较为抽象,所提建议过于原则、空泛,不利于具体操作,缺乏可供被建议单位借鉴和依据的综合性、长效性的整改建议。

 (三)个案多类案少的问题仍较突出

 检察建议更多重于个案,缺乏宏现分析,缺乏深层次思考,从笔者所在的基层院 XX年发出的检察建议来看,针对毒品治理、公共安全、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脱攻扶贫等热点,难点问题的综合分析较少,提出的类案检察建议较少。如纠正违法检察建议共 25 件,类案仅有 4 件,占 16%。又如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有 9 件,针对普遍性、规律性社会治理问题提出的类案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仅有 1 件,占11.11%。

 (四)检察建议工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需改变

 从检察建议类别来看,主要以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纠正违法检察建议为主,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再审检察建议相对较少。从笔者所在的基层院 XX年发出的检察建议来看,再审检察建议内部也不平衡,民事再审检察建议 3 件、刑事再审检察建议 1 件,行政再审检察建议为空白。这说明检察建议工作发展不平衡,与新时代检察机关刑事、民事、行政、

 公益诉论“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十大业务”扎实推进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符合。

 (五)在把检察建议做到刚性方面探索创新力度仍不够大

 一是跟踪监督不够有力。一些检察建议存在“一发了之”的现象,有的办案人员未主动向被建议单位征询意见,了解其检察建议执行情况;有的未实际了解被建议单位在落实检察建议时存在的困难,也未下力气协调解决被建议单位反馈的问题困难等。二是宣告送达方式运用不够。不善于运用宣告送达检察建议的方式,有些被建议单位不接受、不配合这种方式。三是检察建议公开力度不足。公开送达、公开发布检察建议开展还需加强。

 此外,检察干警的专业素质能力与检察建议工作的新要求相比仍有差距,在检察建议工作方面,因案件涉及的行业系统较多,涉及领域专业知识性强,而检察干警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有限的,专业知识水平尚不能完全达到检察建议的要求。

 二、原因分析 经过调研分析,发现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一些地方对检察建议工作还重视不够,结合本地实际谋划和推动工作的主动性不够,没有真正在如何补强工作短板、强化检察建议刚性上想办法、上措施。一些办案人员还存在就案办案思想,缺乏延伸监督的意识,对检察建议工作有淡漠、畏难情绪,甚至把检察建议视为办案“主业”之外的“份外”工作,对检察建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自身能力不足

 与批捕、公诉等办案工作不同,检察建议可能涉及财务管理、工商税务、环保等不同的专业领域,要求检察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还要对被监督的专业领域知识有所了解。受制于自身业务能力水平的限制,检察人员往往有畏难情绪、更多倾向于办好案件,而不愿从事检察建议工作。同时,被监督领域专业知识缺乏也导致检察人员难以找准问题所在,对症提出对策建议,一些建议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检察建议的效力尚未明确

 如《民事诉讼法》第 208 条第 2 款规定明确了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改进工作的检察建议,也即再审检察建议,然而,再审检察建议的法律效力没有明确,在民事诉讼法里

 面没有相应的规定。正因为没有相应的规定,如果出现人民法院不采纳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的再审检察建议时,就没有了进一步的措施,也不用承担任何法律后果,检察建议便变得毫无约束力,不仅使已经出现的判决错误得不到监督,更损害了检察机关的威信。

 三、提升检察建议刚性的对策 (一)转变理念,提高思想认识

 进一步提高对检察建议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和规范检察建议工作,丰富检察办案的内容,树立检察建设也是办案的理念,实行检察建议案件化办理,严格办案标准,严把事实关,证据关,法律关,严谨适用检察建议,促进检察机关法律监职能的有序拓展。与此同时,认真学习《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及文书格式,教育引导干警充分认识检察建议工作的重要性,努力用好检察建议。

 (二)注重规范,提升建议刚性

 1.以管理促规范。切实强化对检察建议的管理,通过管理促进检察建议工作规范化。一是建立检察建议集中归口管理制度,将检察建议集中归口到法律政策研究部门管理,重点对检察建议的内容、格式、程序、编号、结构规范等进行核查,加强检察建议制作的规范化。二是建立检察建议质量

 评查、评议、评比制度。定期开展检察建议质量评查,总结推广质量高、效果好的案例;经常性组织开展优秀检察建议评比活动,加强经验交流,推广成功经验。三是建立定期分析研判机制。案件管理部门将检察建议工作情况纳入案件数据统计分析内容,会同各业务部门进行定期综合分析,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以质量提刚性。切实强化检察建议质量,通过高质量不断提高检察建议的刚性。一是强化检察建议的精准适用。对于办案中的再审检察建议、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检察建议等,应当严格按照法律和高检院规定办理;对于纠正诉讼违法类检察建议,应当侧重于带有整体性、普遍性、根本性的问题,对具体违法问题有其他监督方式的,可综合运用口头纠正或者纠正违法通知书的形式;对于督促依法履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改进工作类检察建议,应当立足检察职能,结合检察办案,严格依法、准确及时、注重时效。二是强化检察建议文书说理。规范检察建议的格式和行文,按照案件化办理的规范和标准强化检察建议书说理性,确保提出的建议切中要害、有理有据、切实可行、令人信服。三是增强检察建议的及时性。在办案中一经发现某些隐患,应及时制发检察建议,而不应在案件发生或判决后,时过境迁才去建议,从而失去预防犯罪的意义。

 3.注重监督实效。坚持“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加强沟通,确保监督实效。一是建立健全检察建议抄送制度。根据相关要求和检察建议类型,定期抄送同级人大相关部门,按要求抄送纪委监察委、党委组织部门,视情抄送被建议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法官惩戒委员会、法官遴选委员会等。二是探索检察建议公开宣告制度。涉及到公众知情权的,可以在公开媒体、官方网站及“两微一端”等檢察媒体向社会公告;也可以面对面宣告,由检察机关领导、检察官到送达单位进行宣告;还可以采取情况通报会等方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代表、相关单位或人员参加,以公开促公正树公信。三是全面推行检察建议跟踪监督制度。承办检察官要紧紧盯住检察建议效果,监督落实情况,对期满未收到检察建议回复结果的,要负责跟踪督促落实,必要时可以提请上级院跟进监督。

 (三)问题导向,加强类案监督

 注重对同类案件、同类问题综合提出类案检察建议,防止为追求数量而人为拆分。结合司法办案注重对同类案件和问题的调研分析,通过向行业发送有高度、有分析、有数据的检察建议,促进整个行业体系规范,针对检察办案中发现的倾向性,苗头性,共性社会问题,或者针对某一领域频发的某一类犯罪,认真分析社会治理中的漏洞及存在的缺陷,

 查找问题根源,制发有深度、有影响的检察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检察产品和法治产品。

 (四)全面协调,促进平衡发展

 结合内设机构改革,配齐配强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人员,推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全面充分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十大业务”齐头并进,在民事、行政检察中用好用活检察建议,更好实现法律监肾职能的同时,注重与法院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再审检察建议作用,使检察工作和审判工作实现双赢多赢共盈。

 (五)补齐短板,提升队伍素质

 切实强化政治素质建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绷紧讲政治这根弦,强化政治思维,始终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司法办案的各个环节,落实到检察建议工作中。切实强化业务素养建设,补短板强弱项,提升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切实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坚持严管厚爱,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检,在做每一项检察工作时刚直不阿、干净纯洁,廉洁办理每一起检察建议案件。

篇二:当前检察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检察院工作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建议思考

 基层检察调研是基层人民检察院在检察长的领导下按照上级要求,围绕检察工作重点,对本地区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和执行政策以及检察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所进行的资料方面的收集、整理、分析、报告或建议等各种活动统一过程的总称。在检察工作中,检察调研是提高工作水平、实现科学决策的基本方法,也是干部的一项基本能力。它肩负着总结实践经验、探索工作规律的重要职责,也是领导决策和检察业务开展的基础和提高检察队伍素质及执法水平的有效方法。近些年来,各级检察机关从上至下已经开始重视检察调研工作,但就目前从事调研的人数和调研文章的数量、质量来看仍不容乐观,更需进一步提高。在此,笔者想针对当前基层检察调研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略谈几点粗浅看法及应对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一、当前检察调研工作的现状

 被誉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的检察调研,在整个检察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调查研究的基本特性来讲,重不重视调查研究,坚不坚持调查研究,不仅是一个工

 作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能否真正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原则问题。检察机关调研工作是锻炼检察干警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检察干警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检察工作顺利开展、树立检察机关形象的有效手段。基层检察机关由于担负着大部分的检察业务工作量,有着十分良好的调研素材资源,却因人手少工作量大,没有设立专门的调研机构而让调研工作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从而造成了基层检察机关调研工作不应有的疲软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

 1 1 、调研人才紧缺, 畏难情绪严重 。在基层检察机关,由于笔杆子大多素质高,调出去得多,常年留在办公室热爱宣传、调研工作做得好的干警少,人才溃乏严重。而业务部门的不少干警总觉得自己不是写作这块料,因而放弃学习写作,畏难情绪严重。

 2 2 、对调研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当前,很多基层检察干警对撰写调研文章认识不足,总强调办案业务而忽视调研,没有认识到检察调研工作的重要性。很多基层检察机关的干警认为,调研工作只是办公室或研究室的事,业务办案部门只要把本科室的事干好就行了,不愿干这额外的活。

 3 3 、向实践和群众学习不够。一些检察干警既不虚心向群众学习,也不向实践学习,见群众就爱摆架子、耍官腔,

 不愿甘当小学生,虚心向群众求教,结果写出来的东西总是空对空,不能拓宽调研言路,无法从群众和实践中求得“真经”。

 4 4 、调研流于形式,缺乏必要的深度。一些干警为调研而调研,缺乏对检察调研本身的热爱和坚持,往往把调查研究看成工作中的一个程序,只在一些政策的制定和决策的酝酿阶段或者迫于上级任务压力不得不去完成时,仅满足于能够按要求开展调研应付一下就行了。从程序上看,就是“我到场”、“我了解”了,而且还有相关的记录和影像资料,每个程序都走到位了。其结果就是导致这些干警的见解仅停留在感性、经验的层面,而缺乏全面、理性的思考和抽象性的表述,从而大大限制了调研成果功能的发挥,使得一些改革建议因为考虑不周全产生了不少新的诟病,欠缺必要的可行性。

 三、应对的方法和对策

 1 1 、高度重视,激发活力。院领导要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每位院党组成员每年至少撰写一篇以上高质量的调研论文,并要对分管部门的调研工作加强指导和督促,以带动全院调研工作的开展。同时,在制度上,要把检察调研工作与各项检察业务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与办案业务工作一起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2 2 、勤学苦练,以点带面。基层检察干警工作任务重、时间少,要做好理论调研工作,只能靠发扬“钉子”精神,挤时间、勤思考、多练笔。对于一些不擅长写作的干警更要做好其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畏难情绪,要告诉他们:“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把小信息写好了,才能由小到大、由易到难,更好地掌握好撰写检察调研文章的写作方法,越写越顺手。

 3 3 、贴近实际,突出调研针对性。突出检察调研的针对性,是提高检察调研应用水平、促成研究成果及时转化的必要条件。基层检察干警要从平时的深入群众过程中进行实地调研,主动发现、收集跟检察工作有关的重难点问题以及亮点突出的特色工作,作为必要的素材予以储存,从而为进一步建好资料库,做到及时总结,及时归类整理,为写好检察调研作好准备。

 4 4 、研究技巧,提高写作整体水平。精心挑选一些写作能力强的干警,组成调研写作小组。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外出培训、举办“理论研讨会”等活动,定期组织干警交流写作心得、研究写作技巧,不断提高调研干警调研写作整体水平,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调研队伍。要使本院干警认识到,只会办案、不会调研的干部不是全面发展的干部;调研并不是高不可攀,同时也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途径和手段,只有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开展调研工作,坚定调研宣传的信心。

 5 5 、完善机制,以福利待遇力促调研宣传。一是把信息调研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作为科室和个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和硬性指标予以落实。二是健全精神奖励制度,适当提高物质奖励标准,兑现奖罚。将全年内在检察调研工作方面表现突出的干警评选为单项优秀工作者进行表彰和通报表扬,予以物质奖励。对发表的调研文章按照奖励标准兑现奖金,对未完成任务的个人扣罚奖金,实行奖罚分明。三是将检察调研工作与干警的成长进步挂钩。要通过激励机制将调研任务做得突出的干警提拔重用、晋升职务并提高职级待遇,从而鼓励更多的干警成为既能办案也能写作的多面手,全方位地搞好基层检察机关的调研宣传。

篇三:当前检察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检察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尤其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不断提升政治站位,满足新时代检察政治工作的需要,引领检察队伍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因此,如何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新课题,也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基层检察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近年来,检察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继承优良传统,总结新鲜经验,探索有效途径,实现了长足发展,但仍有部分基层检察机关思想政治工作乏力,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 思想认识不到位。新形势下检察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与严峻挑战,主要表现为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导致认识出现偏差。一是部分干警学习满足于自身现阶段

 的思想政治状态,学习新理论,践行新观念动力不足,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期待;二是部分政工人员的思想观念因循守旧,知识结构老化,不能从理论的高度创造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工作;三是少数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存在重业务倾向,轻视甚至忽略思想政治工作。

 ( 二) 工作缺乏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是基层检察机关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一大难点。如何做到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因人施教、学用一致,坚持质量为先、规模与效益并重,这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仍有部分检察机关采取“大锅饭”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表现为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党支部学习及党小组学习以念念文件、传达上级精神、提几点要求代替组织生活,学习方式过于生硬,学习内容过于空泛,联系实际不多,针对性不强,对涉及党员思想、工作、生活的问题分析不多,对党员关注的热点和核心问题把握不准,释疑解惑的说服力不强,解决思想问题不够。

 ( 三) 工作具有单一性。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统领检察院的文化建设、队伍建设,但部分检察机关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一般集中在对中央和上级检察机关的重大决策部署的宣传传达上,缺乏对干警职业道德、检察纪律作风等多维度的教育。面对新时代思想政治建设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变化

 的难题,不能创造性地探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 四) 工作缺乏实效性。一是存在学习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表面上学习搞得红红火火,深层次思考怎么活用、怎么指导实践较少。比如: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三会一课”学习、全体干警大会学习存在照本宣科,为学文件学文件,学习研讨交流做得少的问题,没有把学习的内容真正入脑入心,指导日常工作。二是以谈工作代替谈学习。重业务工作开展,轻理论学习,没有在做实上下功夫,通常用老方法、老经验、老思路、老观念来开展工作。三是学习贯彻不够彻底。存在学习上的实用主义,通常要用什么才去学什么,与工作关系密切的才学,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就少学,尤其是对党的新政策、新方针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学习的前瞻性不强,目光狭窄,影响了工作的格局。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重业务轻教育现象突出。检察机关的主要职责是依法履行法律监督。部分干警甚至领导普遍认为业务工作是重头戏,只要业务做好了,成绩出来了,检察机关的品牌就竖起来了,政治思想工作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因此许多检察机关在工作部署、经费保障等方面,更侧重业务部门,直接导致出现思想政治工作弱化、乏力现象。

 ( 二) 工作方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新形势下,基层检察干警的思想追求和道德情趣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机制运行还不活,思想政治工作还主要采取“灌输式”教育,政工部门不能开创性的运用检察培训机构、社会培训机构、革命纪念地、网络媒体等教育资源,导致学习效果普遍不佳,主动融入组织生活不强等问题。

 ( 三) 工作机制方面有待完善。一是政工部门编制少,工作繁杂。目前,基层院的政治部门人员普遍较少,大多为 2 至 3人,除院党组正常的工作外,还要对接上级院 3 到 4 个对口部门,保持与本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机关团体业务联系,分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受限。二是考核机制不完善。上级院年终考核一般对思想政治工作要求较少,基层检察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又多以集中学习、会议传达等为主要方式,会后学习、落实很难用硬性指标来衡量,直接导致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三、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思想政治建设的建议 检察机关是党领导下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在新时代需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用新思想、新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新时代检察政治工作水平,努力实现“四个新常态”。

 ( 一) 强化学习, 实现政治素养高常态。检察机关政治工作要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第一位,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一是加强政治教育。切实用新思想武装干警头脑,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活动,引导全体检察干警成为新思想的忠诚信仰者、坚定拥护者和积极践行者,为检察工作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二是强化检察理念。要求全体干警立足检察本职,结合本院实际,对照业务类别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干警、深入群众,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不断强化“人民检察为人民”的职业理念和素养,丰富完善检察职业道德准则的内涵要求。三是建立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学习制度,组织干警每周学习,采取集体学和个人学,纸质学和网络学相结合,辅之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知识竞赛、考试评比等方式,通过反复学、系统学、深入学,使新思想融入血脉、铸入灵魂、化为行动。

 ( 二) 凸显作用, 实现政工队伍优常态。始终坚持抓政工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加强政工队伍建设。一是配强政工团队。积极与党组协调,在政工部门原有人员基础上,每个科室专门设置一名人员负责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全院齐抓共管合力。二是更新知识架构。政工团队坚持日常学习制度,掌握最新理念,把握最新政策,提升为干警答疑解惑能力,不断增强政工团队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三是充分表率作

 用。政工部门不仅带头学,更是主动宣讲,凡是要求干警做到的,政工人员首先做到,确保以真抓实干的作风形成无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干警作出榜样和表率。

 ( 三) 注重培训, 实现业务能力强常态。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注重以教育培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一是深入推进培训。坚持全员培训,分级实施。分期分批安排干警到检察官学院接受脱产学习。同时注重规范培训职能分工,突出重点,保证培训的全员覆盖。对于业务部门,加大政策理论学习、研讨的力度;对于行政部门,则加大法律法规培训教育力度。二是科技引领培训。依托网络和远程教育等现代传媒,将最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典型案件评析等内容,等及时更新发布,让干警足不出户、利用碎片化时间就能接受培训,实现工作与培训的良性互动。三是注重培训实效。紧密联系检察业务和队伍建设实际,将思想政治工作培训效果和检察工作结合,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使检察队伍整体职业技能得到有效提升。

 ( 四) 从严治检, 实现纪律作风严常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检的新形势新要求下,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续发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强化制度约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组织全体干警学习,并与之签订检察人员廉洁从检承诺书和党员干部廉

 洁从政承诺书,建立《加强执法办案说情报告和通报制度》,强化执法办案内部活动监督,防止干警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二是监督关口前移。注重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特别是加强对干警八小时外和节假日监督,形成主动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歪风邪气侵袭的防护网、保护罩,管住干警的社交圈、娱乐圈和生活圈,切实将外部制度约束化为干警行动自觉。三是建立定期通报制度。以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工作纪律、工作成果等内容为重点,定期进行考核通报,与干警的年终考核挂钩,作为评先评优的参考依据,形成全方位、常态化、立体式的考核监督体系。

篇四:当前检察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检察建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建议思考

 检察建议作为检察机关民行部门的一种常态化监督方式,在民行监督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平罗县检察院院通过开展执行监督、审判程序违法行为监督、督促履行职责、公益诉讼等专项活动,以发检察建议的监督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

 一、XX 年至 XX 年上半年检察建议的办案情况及数据分析

 (一)办案情况。民行部门办理的不服生效裁监督、执行监督、审判程序违法行为监督、督促履行职责监督、公益诉讼五种案件类型中会出现检察建议的监督方式,自 XX 年1 月至 XX 年 6 月,我院民行部门发检察建议共计 X 件,其中执行监督发检察建议 X 件,审判程序违法行为监督发检察建议 X 件,督促履行职责监督发检察建议 X 件,公益诉讼监

 督发诉前检察建议 X 件。所发检察建议中审判程序违法行为监督案件有 X 件未被采纳,其他均被采纳,采纳率为 X%。这两年无发再审检察建议案件。

 (二)数据分析。从 XX 年至 XX 年各项数据上看,出现两级分化:一是传统业务各项数据均呈下降趋势,如执行监督发检察建议数 XX 年 X 件、XX 年 X 件、XX 年 X 件;审判程序违法行为监督发检察建议数 XX 年 X 件、XX 年 X件、XX 年 X 件;督促履行职责发检察建议数 XX 年 X 件、XX 年 X 件、XX 年 X 件。二是新型业务公益诉讼数据在不断扩大。XX 年下半年 X 件,XX 年上半年 X 件。其原因如下:

 1、常规性民行业务案件数量逐渐下划,难于突破。基层民行案源主要靠依职权主动寻找的,而依职权监督案件主要依靠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发现问题。近年来,因针对法院开展执行、审判程序违法行为监督专项活动、针对本县域行政执法机关开展督促履行职责专项活动效果良好,法院、行政执法机关自身也在规范执法行为,故这三方面的案源数逐渐减少;且此类案件的办理一般采取查阅卷宗的方法,方法单一,发现案件问题不够突出,有些案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无法发掘,难于突破。

 2、人员配置少,各项业务开展不均衡。基层民行业务涉及七项职能,基层民行因人员配置较少,随着公益诉讼这项新业务的开展,将主要工作精力放在公益诉讼上,导致其他常规业务发展不均衡,案件数量呈下降趋势。

 3、新型业务公益诉讼逐渐上涨是检察业务发展的趋势所在。公益诉讼自 XX 年 7 月全面展开以来,检察机关自上而下均很重视,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故随着这项业务的不断拓展,近几年会出现逐渐上涨的趋势。

 二、所发检察建议涉及的问题如下:

 (一)审判程序违法行为监督发现以下违法情形:

 1、送达回证只注明“当事人拒绝签收,本院留置送达,”字样,法院在没有任何见证人或采用拍照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的情况下,适用留置送达;

 2、诉讼代理人在还未接受委托的情况下代当事人签收相关文书;

 3、法院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超期;

 4、审理期限超期;

 5、引用法律条文错误;

 6、中止在前合议在后,即裁定在送达生效前未经合议;

 7、开庭笔录中合议庭成员未全部签字;

 8、未按规定时间立案;

 9、直接送达不符合规定。

 (二)执行监督发现以下违法情形:

 1、查封未制作裁定;

 2、查封标的价值大于被执行标的;

 3、扣押被执行人财产未作出裁定;

 4、扣押被执行人财产未作出裁定;

 5、未穷尽执行措施而终本;

 6、执行超期;

 7、送达诉讼文书没有直接送交受送达人;

 8、未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

 9、超期送达《执行通知书》;

 10、未立先执;

 11、适用公告方式错误;

 12、未向申请执行人送达鉴定结论;

 13、法律文书未向双方当事人送达;

 14、执行标的已执行并由申请执行人领取,但执行卷宗的材料均是后面补充的,执行程序不符合规定;

 15、错误适用留置送达方式;

 16、法律文书的送达未采取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

 (三)督促履行职责中发现的问题如下:

 1、部分单位行政处罚决定书制作不规范。行政处罚决定书及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均未写明罚款的具体金额;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未向被处罚人告知不服行政处罚决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部分行政处罚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告知被处罚人不服行政处罚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时间为 3 个月有误,应为 6 个月。

 2、部分单位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被处罚人未按要求在 15 日内缴纳罚款,并未加收滞纳金。

 3、部分单位文书盖章不规范。如在行政处罚决定书草拟签批稿和内部工作文书案件调查终结报告上加盖印章;部

 分单位案件制作的送达回证、执法调查通知书等对外法律文书未加盖印章。

 4、部分单位扣押的物品是否发还反映不出来。

 5、部分单位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被处罚人终止违法行为,责令进行整改。但是案卷材料中没有相关材料反映被处罚人是否整改,无法反映行政执法人员是否积极履行职责。

 6、部分单位行政执法取证不够规范。如行政处罚案卷中附了多张现场照片,但是没有注明拍照日期,没有在图片下面用文字简要说明情况;行政处罚案卷询问笔录为一人;行政处罚案卷中现场勘验检查笔录中检查人员只有一人;部分行政处罚案件询问笔录无调查人员签字;送达回证送达人未填写,送达方式未填写。

 7、部分单位案卷材料不齐全。如案卷材料中仅有行政处罚决定书正本,没有签批的草稿,无法反映审批程序、承办人及领导意见。

 8、部分单位案件处理不够妥当。如案卷材料并未反映被处罚人申请减免罚款,最终并未罚款。对一些应当作出处罚的案件,考虑到当事人的家庭情况等因素未作出处罚。

 (四)公益诉讼主要是诉前检察建议,其呈现的特点是法律的谦抑性。其主要目的是督促行政执法机关更好的履行职责,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受侵害,主要涉及生态资源与环境保护、国有财产、食品药品、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领域。作为新型业务,经不断拓展必然是呈上升趋势。

 三、规范检察建议内容、提升检察建议实效的经验做法

 为了充分发挥检察建议在各项工作中的作用,我院采取三项工作举措,不断提高检察建议的质量和效果,进一步促进法律监督工作,推动检察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一)重视检察建议的及时性。针对查找的问题,在案件审查完毕后,及时向相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整改,完善制度,堵塞漏洞。监督的每个案件,坚持做到“四到位”,即对当事人争议的问题分析到位,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核查到位,对法院卷宗记载的内容审查到位,对案件适用的法律理解到位。

 (二)重视检察建议的可操作性。通过深入研究,找准问题的实质和根源,坚持结合案件焦点,突出解决分歧问题,提出可行性、操作性较强的检察建议。重点关注重大案件背后的社会管理漏洞,切实发挥检察建议在堵漏健制、规范管理罪等方面的作用。

 (三)重视检察建议措施的实效性。我院狠抓影响案件质量的关键环节,严格遵循办案流程和审批程序,对拟发检察建议的案件严格实行从承办人到主管检察长的三级审批制度,切实改变单纯援引法条模式,坚持叙事、论理、说法相结合,既引述法条又讲清法理,使每份文书内容布局更合理、释法说理更透彻。对已发送的检察建议,注重跟踪回访及督促落实,加强与发案单位主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及时了解检察建议后续落实,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估,确保了检察建议的效果。

 四、推进检察建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存在极少数行政执法部门不予配合或认识不同的现象。我院办理的督促履行职责监督案件,主要是针对国土、卫生、安检、公安、环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执法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是否存在程序违法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是否执行完毕进行监督。针对发出的检察建议,大多都能及时的回复并做采纳,只有极少数行政执法部门不予配合或对问题的认识不同,故经过沟通后才予以回复。如新的行政诉讼法实施后,告知被处罚人提起行政诉讼的时效为 6 个月的问题,而平罗某行政执法机关执法人员则认为其上级部门下发的格式文本没有通知更改,延续用以前的格式文本告知被处罚人 3 个月的诉讼时效没有错误。

 (二)检察建议过于柔性,刚 性不强,缺乏对被监督单位的制约措施。民行工作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向被监督单位发检察建议,检察建议的内容基本上均为“你单位存在……问题,违反了……法律的规定,特发检察建议,建议你单位纠正或改进。”大部分被监督单位均能纠正或改进,但也存在个别单位存在抵触情绪而不愿回复的情形。对此,我院均是在沟通协调,沟通协调不成时再继续发跟进监督检察建议,整个过程再无其他刚性的制约措施,增加检察机关开展工作的难度。

 五、在当前改革大背景下,进一步加强检察建议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加大民行监督范围,促进检察建议的公信力。民行工作的监督方式有(提请)抗诉、发再审检察建议、检察建议、终结审查、不支持监督申请等,但在基层检察机关的监督方式上,检察建议是最常用的一种监督方式,其使用范围从最初的不服生效裁判监督到执行监督、审判程序的违法行为监督、督促履行职责的监督到现如今的公益诉讼监督。只有不断扩大民行工作的监督范围,才能凸显检察建议的监督效果,进一步促进检察建议的公信力。

 (二)规范检察建议内容,加强检察建议的采纳率,提升检察建议的实效性。XX 年至 XX 年上半年,我院各项民

 行工作共发检察建议 166 件,其中只有 2 件审判程序违法行为监督案件未被采纳,采纳率为 98.8%。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院民行部门在各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对外发放检察建议的过程中注重质量,规范检察建议内容,针对发现的问题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有理有据,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准确。只有这样才能被法院、行政执法机关等接受,发检察建议的意义才能进一步体现出来。

推荐访问:当前检察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存在问题 对策 思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