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个td(范文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好几个td(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
空气 1.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①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其中氧气约占 1/5。
②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 94% 0. 03% 0. 03% 2.
混合物和纯净物 (1)
纯净物: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等是纯净物。
(2)
混合物: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如空气、 海水是混合物。
【注意】
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它们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
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3)
常考的纯净物与混合物
①纯净物:
冰水混合物、 干冰、 蒸馏水、 五氧化二磷等具体的物质······
②混合物:
空气、 自来水、 矿泉水、 海水、 石灰石、 石灰水、 所有的溶液····
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成分 主要性质 主要用途 氧气 化学性质:
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 不易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略大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不活泼 潜水、 医疗急救、 炼钢、
气焊以及登山和宇宙航行等 氮气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略小 化学性质:
很不活泼(惰性)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根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医疗上用作冷冻麻醉;
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等 利用惰性作保护气;
用于航标灯、 闪光灯、 霓虹灯的电源;
用于激光技术, 制造低温环境 稀有气体 4. 保护空气 (1)
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① 有害气体: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
②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2)
空气污染的危害:
损害人体健康, 影响作物生长, 破坏生态平衡,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3)
保护空气的措施: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改善环境状况, 使用清洁能源,
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 积极植树造林、 种草等。
(4)
空气质量日报、 预报:
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注意:
二氧化碳没有在该项目内)
5.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
实验原理:
利用过量的红磷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使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 观察集气瓶中进水的多少, 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
实验现象:
①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②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 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 1/5 体积。
(3)
实验结论:
O2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4)
实验注意事项:
①装置不能漏气;
②红磷要过量; ③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 再打开弹簧夹。
(5)
实验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 1/5 原因:
A.
红磷量不足, 使瓶内氧气未耗尽;
B.
瓶塞未塞紧, 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C.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瓶塞, 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
② 能否用铁、 铝代替红磷? 不能
原因:
铁、 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 硫代替红磷? 不能
原因:
产物是气体, 不能产生压强差 二.
氧气 1. 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是无色、 无味的气体, 不易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略大。
在压强为 101kpa 时, 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 在-218℃时变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
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
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同时放出热量。
(1)
氧气的助燃性 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 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常用这种方法检验氧气。
(2)
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的比较 在O2中燃烧的现象物质 在 空 气 中燃 烧 的 现象 持续红热 放出热量 文字表达式 注意 木炭 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 碳+氧气→二氧化碳
硫 发 出 淡 蓝色火焰, 产生 有 刺 激性 气 味 的气体 放出热量 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放出热量 硫+氧气→二氧化硫 硫的用量不能过多,
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红磷 产 生 大 量白烟 放出热量 产生大量白烟 放出热量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此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为白色固体, 现象应描述为白烟
加热 铁丝 铁 丝 在 空气 中 不 能燃烧 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生成黑色固体, 放出大量的热量铁+氧气→四氧化三铁预先放少量水或细沙 三.
制取氧气 1.
实验室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氯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 ——→ 水+氧气 二氧化锰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二氧化锰 加热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试剂状态 固态、 液态 固态 固态 反应条件 常温下 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加热条件下 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加热 气体发生装置
收集 装置
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1)
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发生变化的物质。
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2)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 分解反应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④缓慢氧化:
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很慢, 甚至不容易被察觉, 这种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
注意: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 同时也一定是一个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不一定是要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
2.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步骤 注意事项 (1)
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原理:
根据气体热胀冷缩 操作:
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试管, 把导管一端浸入水里, 两手紧贴试管外壁, 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
装:
将药品装入试管
在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 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以防止加热时,生成的气体把试管内的固体带到导管中, 堵塞导管 (3)
定: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铁夹夹在离试管口约 1/3 处。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4)
点:
先预热, 后对药品加热 先让试管均匀受热; 然后对准药品部位用外焰加热 (5)
收:
收集氧气
等导管口有连续、 均匀的气泡冒出时用排水法进行收集, 收集满的集气瓶瓶口应盖上玻璃片, 正放在桌上 (6)
撤:
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7)
熄:
熄灭酒精灯 实验结束时, 应先将将导管移出水槽, 最后熄灭酒精灯 目的: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3. 检验所收集的气体的方法: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如果木条复燃, 说明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4. 验满方法:
①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如果木条复燃, 说明瓶内的氧气已满;
②用排水法收集时:
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 说明瓶内的氧气已满。
5. 氧气的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
- 推荐入党积极分子会议记录(下)2022-10-24
- 夏令营专家推荐信4篇2023-10-24
- 2023年度关于推荐信11篇2023-11-05
- 小升初班主任推荐信优秀6篇(精选文档)2023-11-05
- 研究生推荐信6篇【完整版】202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