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浅论校生违法犯罪原因及预防-徐远辉

发布时间:2022-11-02 12:15: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论校生违法犯罪原因及预防-徐远辉,供大家参考。

浅论校生违法犯罪原因及预防-徐远辉

 

  论文编号:

 自贡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论文评选 参

  评

  作

 品

 论文题目:

  浅论在校生违法犯罪原因及预防 作者姓名:

  徐 远 辉

  工作单位:

 自贡二十中

 职务(职称)

 :

 安全稳定办公室主任

 联系电话:

  15808227166

  自贡市教育局印制 2011 年 6 月

  浅论在校生违法犯罪原因及预防

 自贡二十中学校

 徐远辉

 【摘要】

 近年来, 在校生犯罪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 预防在校生犯罪需要家庭、 社会、 学校等方面力量齐抓共管, 其中, 学校在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 剖析在校生犯罪的原因, 探寻在校生犯罪产生变化和发展规律, 并采取相应措施遏制和预防在校生犯罪,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图从在校生违法犯罪的多个原因和怎么预防在校生犯罪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在校生 违法犯罪 原因 预防

 一、 在校生违法犯罪原因 (一)

 学校因素 1、 部分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有偏差,重智育,轻德育。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出现了 偏差,片面追求升学率,重升学,重创收,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德育工作不力。

 其主要表现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违反教学原则,变相分快慢班,双差生相对集中,差班的教师积极性受挫,学生的自尊心受创。

 有的学生丧失自信心和上进心,感到“升学无望,就业无门” ,就盲目产生“补偿心理”; 思想政治工作薄弱。

 有的学校迫于升学压力,重智育,轻德育。

 抓德育,抓思想工作,仅满足于一般性号召和

  对违纪犯法学生进行处分。有的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视差生为 “包袱”,一旦违纪便给予处分,甚至以“辞退” ,开除等方式将违纪的双差生推向社会。

 处分愈多愈造成恶性循环; 学校管理松懈。

 有的学校虽然制订了项管理制度,却流于形式,常规管理处于序状态。

 学生奔波于“三点一线”上,不学生觉得生活单调枯燥,产生厌学情绪,想上的“盲点” 得不到疏导,体内充沛的力和能量得不到合理的疏泄,于是另觅精寄托。

 2、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

 学校重智轻德导致了 教师要面对繁重的学任务,疲于应付,难以对学生学习生活的问题作必要了 解,走访学生家长活动也中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完全割裂。

 学与家长缺乏稳固的联络渠道,老师往往只在学生犯了 错误时,才向家长告状。

 这种方法非但不能为学生所接受,甚至会使学生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处处与家长和老对着干,甚至不惜去犯罪。

 3、 教师对“问题学生” 的帮助教育不够。

 有些学校老师把后进生、 双差生和失足学生都简单地归为“问题学生” ,视之为“包袱”、 学校或班级的“害群之马”。

 不是因人而异地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进行耐心的帮助教育,而是鄙视他们、 歧视他们,以简单、 粗暴的方法对待他们。

 有的老师对这些学生侮辱同学或在班级、 学校胡作非为不敢管、 不愿问,采取置之不理、 听之任之的态度,要你别在我上课时捣乱就好,这客观上帮助了 此类学生不良品行的发展,导致不良行为愈演愈列,直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则采用罚站、 停课、 劝退等方法,致使一学生旷课、 逃学,流散于社会,成了扰乱社会治安的后备军。

 (二)

 其它原因

  1、 从在校生自身因素看, 主要表现在, 一是受腐朽思想影响。

 他们大多追求个人吃喝玩乐, 妄想不劳而获, 从而驱使他们铤而走险, 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是法制观念浅薄。

 在校生大多没有受过普法教育, 不学法、 不知法、 不懂法, 加上自控能力差, 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 从家庭教育看, 主要表现在:

 一是单亲家庭的影响。

 在校生犯罪案件中, 有很大一部分是单亲离异家庭, 导致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失衡,在校生很容易形成孤僻、 冷漠、 自卑等不良性格特点和反叛心理。

 由于单亲家长对孩子疏于管理和教育, 导致在校生放任自流, 误入歧途。

 二是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一些家长没有遵循在校生生理、 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 教育方式不当, 有的对子女娇宠溺爱, 有的对孩子简单粗暴, 有的对孩子放任自流。

 三是父母不良行为的影响。

 父母的言谈举止、 态度等对在校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的父母有赌博、 酗酒、 盗窃等不良行为, 给子女以不良暗示。

 由于孩子自身认知水平不高, 缺乏正确辨别是非、 善恶的能力, 在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的诱导和影响下, 很容易形成犯罪心理, 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 从社会方面看, 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会中出现的某些拜金主义思潮,歪曲了一些在校生的心理和思想, 极易把在校生引向犯罪。

 二是不良影视作品的影响, 网络游戏、 电子游戏、 影视剧充满色情、 暴力内容, 对在校生产生间接的教唆和潜移默化的犯罪诱导。

 如李某抢劫后供述, 他的一些作案方法是从电视中学来的。

 还有一些在校生沉迷网吧, 夜不归宿, 没有钱了就去抢劫、 盗窃, 走上犯罪道路。

 三是缺乏有力维护在校生合法权益的组织机构。

 在校生为弱势群体, 当他们因种种原因失学和

  无法就业时, 缺乏有效的监管, 使之处于“学校不管了、 家庭管不了 、社会没人管” 的状态, 使之成为违法犯罪的生力军。

 据统计, 此类人员犯罪占在校生犯罪的 80%以上。

 4、 从学校教育环境看, 主要表现在部分学校周边环境恶劣, 干扰学校和在校生正常的教育和学习秩序。

 学校应是“一片净土”, 但部分地处县城乡 镇的中、 小学校周边环境依然十分恶劣。

 许多中、 小学校周围布满了网吧、 电脑游戏厅、 录像厅、 桌球室、 卡拉 OK 厅等在校生不宜进入的娱乐场所, 使学生在耳熏目 染中接受了 一些不利于他们成长的东西。

 二、 在校生违法犯罪预防 (一)

 学校理念 1、 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决纠正和摒弃重智育、 轻德育的错误做法,真正做到抓德育工作和抓德育质量两手硬。

 教育主管部门在评估学校教育质量时决不能只看统考分数,要把抓德育工作情况列入重要的考核评估项目。

 同时严格招生制度,思想品德不好坚决不能录取,无论给多少钱也不能招收。

 学校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 理想教育和责任心教育,教师要教育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道德观,在学生思想上筑起一道预防犯罪的坚固防线。

 2、 提高学校对预防学生违法犯罪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法制教育工作日常化

  重视对在校学生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增

  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减少学生发生违法犯罪行为的一项治本措施。

 因而,教育行政部门、 学校应充分认识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预防学生违法犯罪工作的重要性。

 在学校普遍开设法制课,法制教育入课堂。

 课堂教学应是学校法制教育的主要形式。

 学校应按一定的教学计划设置课程,预先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有组织、 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基本法律常识的教育。

 学法内容的安排要科学、 系列,教师的讲解要循序渐进、 深入浅出,决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并应将法制课列为学生会考的科目,使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具有日常性。

 (二)

 学校管理 1、 严肃校纪,加强课外活动管理, 严格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有制可依,有章必循。

 班级要大力加强班风建设,用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来形成良好的群体气氛,规范在校生的行为,增强集体凝聚力,有效地化解不良因素对在校学生的侵蚀。

 同时,学校也应该建立监督和检查网络,利用观察法、 访谈法、 总结法,了 解和分析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尽量“防患于未然”。

 学校应该组织各种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定期开展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文艺汇演、 书法展览、 运动会、 故事会、演讲会、 辩论会、 各种技能技艺竞赛、 班团主题活动等等,对在校生课余生活进行指导。

 组织开展影视评、 书评、 读书征文、 摄影绘画展览、 办文学社团、 开展社会调查、 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开辟丰富多彩的寓教性、知识性、 娱乐性为一体的第二课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净化灵魂,使他们能健康成长。

  同时对在校生的课外文化场所,学校应与公安、 文化、 教育等部门应联合整顿学校周边环境。

 离学校较近的营业性卡拉 OK 厅、 录像厅、 电子游戏厅、 娱乐城等应坚决取缔,使学生在校能安静学习。

 2、 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者素质

  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首先学校应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师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其次,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的组织领导作用,作为班主任应从保护学生健康成长和对未来负责的高度出发,严格施教,大胆管理,敬业爱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尤其是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当保持热情,耐心教育,深入了 解他们实施不良行为的真正动机和原因,找准问题,对症下药,使他们认识并纠正错误。

 另外,要有效地预防在校学生违法犯罪,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必须要有一支专门的法制教师队伍。

 学校应有计划地吸收法律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担任法制课程的教师,同时要加强对全体教师的法制培训,把法治思想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育。

 3、 建立学校、 家庭、 社会的联系,齐抓共管,构建和谐校园

 预防在校生学生违法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而,我们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通力协作,特别是要建立以学校为主的在校生教育管理体系,这是综合治理学生违法犯罪的基础。

 加强学校、 家长、 社会的联系,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是预防和减少在校生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

 (三)

 学校教育

  1、 对学生进行法纪教育,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在校生正处在生理、 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 各方面都很不成熟, 思想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较差, 有时分辨不清美与丑、 是与非、 荣与辱的界限, 法制观念淡薄, 以致做出违纪、 违法的事情。

 这不但影响在校生自身的健康成长, 也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不应有的伤害。

 现实生活中, 在校生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而且近年来呈低龄化特点,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校生法律知识的缺乏和法制观念的淡薄。

 报载, 在 2008 年的“严打” 斗争中, 某市公安局一举摧毁了一个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

 令人震惊的是, 该团伙的成员大都是年龄在 16 岁左右的在校生,其主要头目石某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是:“什么法不法, 我就是法。”这个案例警示我们, 必须对未成年学生进行系统的法纪教育, 使他们学法、 知法、 自觉守法, 依法律己, 积极做法律提倡做的事情, 坚决不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 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纪教育应有目的、 有计划、 系统地进行。

 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同而设定不同的内容。

 例如:

 七年级学生重点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等, 八年级学生重点学习《在校生保护法》、《预防在校生犯罪法》、《义务教育法》 等, 九年级学生重点学习《宪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等法律法规。

 通过学习使学生强化法制观念, 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好公民。

 法纪教育的形式可以而且应当是灵活多样的, 例如:

 法制教育课、 主题班会、 法律知识竞赛等。

 2、 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 有助于人们自觉遵守法律。

 为了提高未

  成年学生的守法意识, 有效地预防在校生犯罪, 学校应当切实抓好未成年学生的道德建设, 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未成年学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点人群 。

 当前, 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 是非、 善恶、 美丑界限混淆, 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 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 见利忘义、 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 不讲信用、 欺骗欺诈已成为社会公害, 以权谋私、 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都将侵蚀在校生幼小脆弱的心灵, 是他们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

 所以, 未成年学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点人群。

 学校是对未成年学生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学校要把学生道德建设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在切实抓好未成年学生道德建设中, 学校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未成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题 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以爱祖国、 爱人民、 爱劳动、 爱科学、 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以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大力提倡“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科学的世界观, 它不仅阐明了 自然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 也 阐明了 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通过科学的事实向学生阐明这些道理, 使学生树立这种世界观。

 所谓人生观就是个体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教师可以通过班会、 历史课、思想品德课和第二课堂等活动, 帮助学生认识青年一代所肩负的历史重

  任, 启发学生经常地、 主动地从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角度来分析自己的思想、 言行以及所从事的各项活动, 从而进一步树立正确的...

推荐访问:浅论校生违法犯罪原因及预防-徐远辉 违法犯罪 预防 原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