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公共外交媒体与战争9篇

发布时间:2022-08-23 15:05:04 来源:网友投稿

公共外交媒体与战争9篇公共外交媒体与战争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JournalofUniversityofIntenmtionalRelations,2012No.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共外交媒体与战争9篇,供大家参考。

公共外交媒体与战争9篇

篇一:公共外交媒体与战争

关系学院学报20 12年第3期Jo u rn a l o fU n iv er sity o fIn ten m tio n a lR ela tio n s, 20 12N o . 3新中国的对日公共外交——以解决日本战犯问题为例朱晓琦(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10 0 8 7 1)[ 摘要】

 20 世纪50 年代, 尽管中日两国没有恢复邦交, 新中国的对日公共外交却已经开始。中国政府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妥善圆满地解决了日本战犯问题。

 它不仅解决了横亘在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争遗留问题, 更将中国人民宽大为怀、 不念旧恶的形象传到了日本, 推动了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

 作为新中国公共外交的历史遗产, 新中国解决日本战犯问题通过中国官方与日本民间的关系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 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也将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日本战犯问题; 公共外交; 新中国; 中日邦交正常化; 国家形象[ 中图分类号】

 D 822. 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3489( 2012)03. 0095. 06一般来讲, 公共外交是一个国家为了提高本国知名度、 美誉度和认同度, 由中央政府或者通过授权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部门, 委托本国或者外国社会行为体, 通过传播、 公关、 媒体等手段与国外公众进行双向交流、 开展针对全球公众的外交活动, 以澄清信息、 传播知识、 塑造价值, 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利益的实现。

 口舯’ 从核心特征来看,公共外交的实施主体是一国政府, 针对的对象则是另一国的公众, 其行为目的是国家形象的最优化。

 岬扯坤从实施手段上看, 公关、 媒体等传统手段固然是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但是当上述媒介受到阻碍时, 人际传播也可能成为公共外交的有效途径, 对塑造国家形象产生积极效果。19 56年, 国际局势处于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中日关系也处于不正常状态。

 新中国政府以处理日本侵华战犯为契机, 展开了对日公共外交。

 在这一过程中, 公共外交的实施主体是新中国政府,针对的不仅仅是当时被宽大处理和释放的1 0 0 0 余名日本战犯, 还有包括他们家人在内的广大日本民众。

 新中国政府这一行为的目的, 就是最大限度地促进日本人民对中国的了解, 优化中国在日本国民乃至更多的外国民众心中的国家形象。

 因此, 19 56年新中国解决日本战犯问题, 应当被纳入到公共外交的研究范畴。

 它作为新中国公共外交的历史遗产, 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从现有成果来看, 目前对于新中国宽大处理日本战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以“中央政府中领导人的意见分歧与统一” 为重点, 从政治学的视角分析关于战犯问题的政策决策过程; f 31二是以档案资料的梳理为中心, 从法学的视角分析对日本战犯的改造和审判过程。

 嗍遗憾的是, 目前的研究很少从公共外交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考察, 缺少从中E t关系的角度对“解决战犯问题”的实施、 动因、 效果的系统性分析, 特别是缺乏9 5万方数据

 从日文资料出发的对日本国内反响的考察。

 那么, 中国政府为什么选择在19 56年处理日本战犯问题?为什么解决战犯问题成为新中国对日公共外交的突破口?这一政策是怎样实施的?效果如何?本文将以《周恩来外交文选》 、 《周恩来年谱》等第一手资料和中、 日新闻媒体( 包括中国的《人民日报》 、 日本的《朝日新闻》 和《读卖新闻》 等)的报道为基础, 从公共外交的视角重新回顾新中国宽大处理日本战犯这一对中E l关系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 通过系统的分析解答上述问题。一、 历史背景在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下, 新中国处于苏联一方的社会主义阵营, 而日本在美国单独军事占领之下, 追随美国, 采取了敌视中国的政策。19 51年《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的签订, 标志着日美同盟的建立。

 19 52年4 月 28 日, 即旧金山对日合约正式生效之日, 日本吉田茂政府在美国的压力下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签订了《日台和约》 , 双方建立所谓的“外交关系” , 为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设置了严重障碍。

 口刖蛳尽管中日关系处于不正常状态, 不断变动的国际形势却为中日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日本方面, 鸠山一郎于19 54 年组成新内阁, 制定了日本国“开展自主国民外交, 缓和国际紧张局势, 期待亚洲复兴和实现世界和平” 的外交政策, 表示“要改善日中关系, 促进同苏联、 中共的贸易” 。

 ” n 询中国方面, 在19 55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签署5周年之际, 毛泽东在同刘少奇、 周恩来联名致电苏联祝贺时明确表示“中苏两国愿同日本建立正常关系” , 从而公开说明了中苏同盟已不再针对日本。

 口p 1州从此, 中国对日外交的重心开始从声援日本共产党取得政权转移到以实现官方正常关系为目标和以发展民间贸易和文化交流为中心的“以民促官” 上来。

 17 ]19 52年、 19 53年、 19 55年中日三次民间贸易协议的签订, 推动了两国经贸关系的稳步发展。

 在此背景下, 迅速化解仇恨不仅有9 6助于开启中日友好的新篇章, 也将对打破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和政治孤立具有积极意义。由此可见, 到20 世纪50 年代中期, 推动中日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从当时中日两国的交往情况来看, 在经济领域, 中日民间贸易协定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政治领域, 中日两国处于未复交的状态, 政府间交往暂时无法开展; 在文化领域, 两国的人员、 信息交流不够通畅, 普通日本国民对新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

 在公共媒体推动两国关系发展作用有限的情况下, 进一步扩大两国人员往来、 促进日本民众对中国的了解, 将对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 解决在押日本侵华战犯问题就成为进一步推动中日关系发展的突破口。二、 政策及其实施20 世纪50 年代初, 在山西太原和辽宁抚顺关押着1 0 0 0 多名日本战犯和战俘, 其中大部分是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政府移交中国政府的, 其余则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残留在阎锡山部队中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获的日本官兵。

 m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在押的日本战犯成为一个亟待处理的问题。( 一)确定解决战犯问题的基本方针19 55年3月 , 在中日两国关系发展出现新契机的历史背景下, 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对日政策和对日活动的方针和计划》 , 提出了中国对日政策的五项基本原则:第一。

 主张美军从日本撤退, 反对美国在日本建立军事基地, 反对重新武装日本和复活军国主义。第二, 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 争取改善中日关系,逐步达到外交关系的正常化。

 第三, 争取日本人民, 建立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 对日本人民的处境表示同情。

 第四, 给日本政府以压力, 鼓励美国, 迫使日本政府改变对中国的关系。

 第五, 问接地影响和支持日本人民反美和要求日本独立、和平、 民主的运动。

 19 ]伊‘5哪这是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制定的对日工作总方针、 总万方数据

 政策的具体阐述和发挥, 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关于把广大日本人民同少数军国主义者区别开来的指导思想。

 其核心在于强调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责任不在广大日本人民, 而在发动侵略战争的少数军国主义分子, 日本人民包括普通士兵也是受害者; 争取广大日本人民, 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 区分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同广大13本人民,争取后者, 孤立前者。

 【5l叫95’ 上述五项基本原则,成为新中国制定对13政策、 开展对日活动的基本准则, 也成为解决日本战犯问题的根本指导原则。19 55年12月 28 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了对在押日本战犯的处理意见:

 宽大处理13本战犯, 不判死刑和无期徒刑, 极少数判有期徒刑。

 11咿5” ’ 19 56年4 月 25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公布了《关于处理在押日本侵略中国战争中战争犯罪分子的决定》 ( 以下简称《决定》 )。

 具体内容如下:

 “现在在我国关押的日本战争犯罪分子, 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战争期间, 公然违背国际法准则和人道原则, 对我国人民犯了各种罪行, 使我国人民遭受了极其严重的损害。

 按照他们所犯的罪行本应该予以严惩, 但是, 鉴于日本投降后十年来情况的变化和现在的处境, 鉴于近年来中、 日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发展,鉴于这些战争犯罪分子在关押期间绝大多数已有不同程度的悔罪表现, 因此, 决定对于这些战争犯罪分子按照宽大政策分别予以处理” 。

 该《决定》明确指出“对于次要的或者悔罪表现较好的日本战争犯罪分子, 可以从宽处理, 免予起诉……处刑的罪犯在**期间如果表现良好, 可以提前释放……” |¨ 1这样, 处理在押日本战争犯罪分子的原则和有关事项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下来。( 二)解决战犯问题的具体实施按照上述指导原则, 新中国政府对在押的日本战犯进行了处理。

 具体来看, 可以分为对战犯采取区别对待原则、 接待前来探访的战犯家属、 安排民间团体交接、 安排分批返回日本等四个步骤。第一, 对战犯采取区别对待原则。

 区别对待在押日本战犯, 就是对大部分人免予起诉, 予以遣返; 对少数职位高、 罪行大而又坚持反动立场的人进行公审并依法判刑以后又根据他们的悔改表现及身体情况, 分批提前释放。

 这样, 在19 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分批处理的在押10 6 2名日本战犯中, 绝大部分( 共计10 17 人)由于“罪行比较不是那么严重, 而且在关押期闻又有不同程度悔罪表现, 不予起诉, 送回日本” ; 对于“另外一部分罪行严重” 的45人进行了审判。

 ‘1哪4删1956年6 月 21日,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对在押335名日本战争犯罪分子宣布免予起诉、 并立即释放。

 7 月18 日,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同时在抚顺和太原两地,对在押日本侵略中国战争中第二批328 名战争犯罪分子宣告免予起诉, 并立即释放。

 同年8 月 21日, 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再次在抚顺对在押的354名日本战犯宣布免予起诉并立即释放, 此为中国政府于19 56年释放的第三批日本战犯。

 m ” 4 4 8 琊4第二, 接待前来探访的战犯家属。

 在战犯被正式释放归国前, 中国政府允许其家属来华探视,并为家属的探视提供便利。

 对于一些战犯家属增加探视时间、 延长在华停留期限的要求给予了满足;了解到一部分来华战犯家属旅费不足的情况, 中国政府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这些家属提供了援助。

 |l3】第三, 通过民间团体开展交接事宜。

 当时中日两国并未正式恢复外交关系, 但两国红十字会却早已有所接触。

 在解决战犯问题的过程中, 中国政府专门安排中国红十字会与日本红十字会、日中友好协会、 日本和平联合会三团体接洽并建立联系, 妥善安排被释放人员的交接工作。第四, 安排分批返回日本。

 中国红十字会受中国政府的委托, 与日本民间团体共同负责承担了安排被释放人员归国的工作。

 19 56年6月 28 日,首批被免予起诉释放的335名日本战争犯罪分子被安排从塘沽乘船回日本。

 同年7 月 24 日, 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将被释放的328 名战犯与被假释的武部六藏移交给日本民间团体, 并安排他们于当月 离津回国。

 同年8 月 26日, 第三批被释放的日本战犯同样经过中国红十字会移交给日本红十字9 7万方数据

 会等三团体的代表, 并被安排返回日本。

 至此,羁押在中国的1 0 62名日本战争犯罪分子全部按照宽大处理原则处理完毕。三、 政策动因对于在押的日本战争罪犯, 新中国政府为何采取宽大处理的政策呢?笔者将着重从“新中国宽大处理日本战犯” 这一公共外交政策的实施主体——新中国政府人手, 考察这一政策动机。解决战犯问题是新中国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宣示国家主权的需要。

 战后日本在美国单独军事占领之下, 追随美国, 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 使中E t两国关系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

 特别是19 52年《日台和约》 的签订, 给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设置了严重障碍。

 阳‘19 0)在这样的背景下, 依照中国法律处理在押日本侵华战犯这一战争遗留问题, 对于宣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主权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 周恩来明确指出, 对于E t本战犯,“按照中国的法律程序进行处理, 这是属于中国主权的事情, 日本政府无权过问。

 ” “0]( P . 497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对大部分战犯免予起诉、 立即释放:

 对4 5名职位较高、 罪行较大或虽职位不高但罪恶严重、 情节恶劣的战犯进行审判。

 “四十多人对一千多人来说, 比例是很小的。

 我们为什么要对这小部分战犯判刑呢?” 周恩来指出, “这是因为对中国人民要有一个交代。

 ” 【1岍1卿独立自主地解决战犯问题, 宣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主权。更为重要的是, 解决战犯问题有利于结束仇恨, 争取日本人民, 从而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早日实现。

 关于解决日本战犯问题的时机, 周恩来曾经淡到, “由于日本还不承认新中国, 和台湾单独订立了合约, 中日两国还处于战争状态, 因此过早地处理这些战犯, 在内容上、 形式上都不妥当, 必须经过一个时期。

 只有在与日本人民的来往多起来时再处理, 才是适时的。

 ” 【10]口559到了20 世纪50 年代中期, 随着鸠山一郎内阁对外交政策的调整和中日两国民间贸易的发展, 中日两国关9 8系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契机, 解决在押E l本侵华战犯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20 世纪50 年代, 在中日两国之间传媒的影响力较小、 两国民间往来极为有限的情况下, 解决日本侵华战犯问题为新中国展开对日公共外交提供了良机, 因为在新中国政府宽大政策下被释放回国的侵华日本战犯成为日本民众认识和感受新中国的主要媒介, 成为中日两国友好的纽带。

 从这个意义上说, 对于日本战犯的宽大处理政策体现了中国人民宽大为怀、 不念旧恶、 高瞻远瞩、 通情达理的气度, 无疑有助于赢得日本民众的好感, 对于增进中日人民的友情具有积极的作用。周恩来说, “我们两国在历史上是友好的, 中间只在很短的一段时间有过不愉快的情况, 现在应该把这一段忘掉, 发展我们长期友好的关系……谈到友好合作, 不能不考虑到目前我们两国的外交关系尚未恢复。

 两国外交关系的恢复, 需要两国政府的努力, 但也需要两国人民的推动……这次中国政府主...

篇二:公共外交媒体与战争

9社会科学研究2020年第5期总第210期No.5. 2020Sum 210国际社会中任何一个国家都注重发展与邻国关系。与世界上其他大国相比,我国周边地缘安全环境较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周边邻国众多、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各国利益相互交汇。因而,周边外交一直在我国外交战略布局中居于重要地位。与传统外交不同,公共外交更为注重加强对外国民众的宣传和沟通,有助于增强外国公众对本国的正确认知,为国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1] 。因此,加强周边公共外交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增进与周边国家合作,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也有助于我们运筹外交全局,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周边公共外交发展历程二战时期,交战各国开动宣传机器、加强对外宣传力度,试图影响对方国家民众的认知及政府政策制定。二战结束以后,对外宣传和公共外交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2] 。一般认为,公共外交概念由美国塔夫兹大学学者埃德蒙·格里恩提出。尽管公共外交这一词语来自于海外,不过,我国对这一概念并不陌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些思想家就提出了“和而不同”“以德怀远”“散游诸侯”等公共外交思想。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对外宣传工作,注重加强与海外支持中国革命的友人合作。新中国成立以来,周边公共外交也成为了我国周边外交的重要内容。从总体看,我国周边公共外交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周边公共外交的形成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安全环境问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采取了经济制裁、政治孤立、军事遏制等政策。如何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封锁,确保国家安全成为我国当时面临的重要任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建立了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等新闻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对外宣传工作。1958 年,为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中央决定由中央外事小组负责对外宣传。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相继用 20 多种语言对外进行广播,而到 1966 年,对外广播语种已达 32 种。这一时期,我国与周边国家民间交流异常活跃,有力促进了与周边民众的沟通与交流,为政府外交开辟了新空间。同时,我国还通过乒乓外交改善了中美关系,结束了中美两国 20 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局面。中美兵乓外交也被公共外交研究学者视为公共外交领域的经典案例[3] 。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八大是我国周边公共外交的发展阶段。1978 年 11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成功召开,邓小平结合世界形势变化深刻指出世界主题正在发生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我国外交政策开始调整与周边国家关系。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安全环境变化和国际政治中权力要素调整,各国更加注重增加软实力、大力开展公共外交。我国也因应时代环境变化积极开展周边公共外交。2009 年 7 月,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开展公共外交直接关乎我国的国际形象,外交工作要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这为我国公共外交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2010 年 6 月,外交部新闻司公共外交办公室升格为外交部公共外交办公室。2012年底,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成立,其主要职责为动员、协调、组织社会资源和民间力量开展公共外交。第三,十八大以来,我国处于周边公共外交的完善阶段。2013 年 10 月,我国举办了首次周边外交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把周边外交工作做得更好[4] 。此外,中共中央******还强调我国要着力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宣传工作、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人文交流,以夯实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周边公共外交发展迅速。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二、我国周边公共外交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周边公共外交紧密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展开,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收稿日期:2020-3-26基金项目:河北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对周边国家公共外交战略的构建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HB14ZZ003)作者简介:沈德昌(1975—),男,山东济宁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研究;郭琳琳(1997—),女,河北邯郸人,硕士,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研究。中国周边公共外交发展历程及经验沈德昌 1   郭琳琳 2(1.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2.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摘  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重视开展周边公共外交。历经长期发展,我国周边公共外交取得了重要成就,塑造了我国良好国家形象,密切了与地区国家联系。本文分别从我国周边公共外交的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完善阶段分析了周边公共外交发展历程,同时指出了我国周边公共外交成就,并从凸显公共外交的中国特色、增进与周边国家在各领域合作、重视政治引领作用以及公共外交手段多样化几个方面总结了周边公共外交的经验,以期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外交关系的深入发展。关键词:周边公共外交;发展历程;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5-0289-02

 290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总第210期No.5. 2020Sum 210展。同时,周边公共外交服务于党和国家总体对外战略,构成了国家外交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国家对外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第一,塑造了我国良好国际形象。我国周边公共外交促进了周边国家民众对我国的认知,也使其对我国评价更趋于客观。“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更深层次的合作,建设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备受国际社会关注。据调查,海外受访者对“一带一路”的整体认知度达到 20%,印度、日本、意大利等国对其认知度达到 40% 以上。近年来,我国周边出现了各种灾难,给当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我国积极提供各种援助以帮助受灾国家渡过危机,受到周边国家对中国外交的高度肯定。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对周边遭受疫情挑战国家进行了大量医疗物资援助,彰显了中国在本地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第二,增进了与周边国家在各领域合作。目前,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平稳发展,在各领域合作得到加强。在经济领域,周边国家注重和我国开展多形式经贸合作,我国已成为周边国家主要贸易合作伙伴、商品主要出口市场。通过与中国经贸合作,周边国家经济也得到较快发展。在政治领域,我国与周边国家政治互信不断加强,周边国家领导人多次访问中国以促进双方在政治领域合作。我国提出的亚洲安全观、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等重要倡议得到了周边国家积极响应。在文化领域,中国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异常活跃,交流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第三,建立了较完善周边公共外交机制。在国家层面,中宣部、外交部、国务院新闻办、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等部门成为领导我国公共外交主要机构。上述机构与周边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大型人文交流活动。在地方层面,一些省市外事部门也结合本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多形式公共外交。上海、天津、广东等省市建立了本地区地方公共外交协会。此外,我国高校、智库、企业等各种社会力量也积极参与公共外交,促进了我国公共外交主体多元化。三、周边公共外交的经验我国周边公共外交经过长期实践取得了重要成就,同时也积累了诸多丰富经验,非常值得从理论层面深入总结并继续发扬。第一,凸显公共外交的中国特色。中国在历史上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时就提出了“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等重要外交理念,形成了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5] 。我们应积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营养,并赋予其时代内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开展周边公共外交时注重以诚待人、以理服人、广交朋友,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关系健康发展,也凸显了公共外交的中国特色。第二,重视政治引领作用以开创外交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周边公共外交,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推动周边公共外交向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近年来,我国在外交领域提出了亲诚惠容、正确义利观、新型大国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重要外交理念。2018 年 6 月,******在中共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良好外部条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在国际社会中产生了重要影响,越来越多周边国家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合作,共享治国理政经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基于对世界大势的深刻分析、准确把握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为周边公共外交指明了发展方向、开辟了发展空间。第三,公共外交手段多样化。我国对于周边国家公共外交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包括首脑外交、文化外交、媒体外交。首脑外交一般为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直接参与对外事务的外交方式。首脑外交有助于促进国家领导人直接对话,促进国家间战略信任。******在涉外活动中,非常注重通过公开演讲、接受采访、发表文章、与民间各界交流等多种方式向国际社会宣介我国的发展道路、外交理念,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2015 年,******应邀参加了俄罗斯举办的纪念卫国战争 70 周年胜利活动。出访前夕,******在《俄罗斯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国抗日战争与俄罗斯卫国战争对维护世界和平起了重要作用。俄媒体大量转发文章,给俄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演讲中广泛使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方法,注重引用当地俗语,更好地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而文化外交有助于增进国家及民众之间在文化方面的理解和认知,为国家深入合作提供了重要基础。文化外交在具体实践中,主要包括文艺交流、体育交流、学术交流等形式。媒体外交中,媒体是公众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媒体报道什么、如何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民众的认知和行为选择。在全媒体时代,媒体外交价值和意义更为突出,我国要重塑媒介观念,就要积极使用各种新媒体,以强化媒体传播力、渗透力。四、结语新时代,中国外交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也掀开了新篇章。在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中,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将会更加紧密,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离不开周边国家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从这一点而言,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将直接影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进程,从而加大周边公共外交力度将会进一步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深入发展,有助于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参考文献:[1]韩方明.公共外交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韩召颖著.输出美国美国新闻署与美国公众外交[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3]Jan Melissen.The New Public Diplomacy:

 Soft Pow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Palgrave Macmillan UK.2005.[4]“***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周边环境,推动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N].人民日报,2013-10-26(1).[5]陈向阳.中国睦邻外交思想·实践·前瞻[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林丽华)

篇三:公共外交媒体与战争

010.12-论 战现代传媒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 王旭东现代战争中, 高科技手段的不断更新以及作战形式的多样化,使现代战场变得更加神秘莫测, 难以预料。

 战争中的主动权之争越来越激烈,从三维立体空间的制海权、制空权到军事概念上的制新闻传播权、制信息权,众多新的作战思想和作战样式改变了战争的呈现形态,现代战争中的舆论导向也被提上了日程。在战争中我们越来越发现传媒在现代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堪称打击敌人的新型武器。一、战争与媒体的交互塑造今天,无论战争形态还是媒体形态,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战争中的媒体和媒体中的战争都在高科技力量的驱动下,变得越来越“虚拟化”; 媒体借助信息本身的力量发挥作用,达到协助战争、影响战争、控制战争的目的,使得敌对双方在信息领域里展开对抗和争夺,通过掌握信息的生产、传递、处理的主动权,破坏敌方信息舆论,为打赢战争创造有利条件,媒体使战争中强者的意志无所不在,而使弱者的声音注定消弭于无形;它附庸于政治和军事权利,为之传播经过精心挑选的公共信息,并给冷血的战争饰以“人道主义”的油彩。这就是今天战争和媒体交互塑造的现实。二、军事战争实例中的传媒力量如今,报纸、广播、电视特别是网络, 越来越多地介入到战争当中,随着媒体战所运用的传播技术的更新、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传播速度的迅捷,现代传媒已经成为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战争的观察者、记录者变成战争的参与者和协助者,由战争的配角成为仅次于军事打击的第二主角。1 、美国传媒为实现对伊采取军事行动铺平道路伊战爆发当天, 美国借助媒介轻而易举地取得新闻主动权。伊战中那些号称“媒体巨无霸”的美国报刊、广播、电视,开足马力,以超强的信息采集制作能力和传播能力,为战争服务。编造萨达姆政权与“基地”组织相勾结屠杀伊拉克人民、从非洲购买用于制造核武器的浓缩铀等“新闻”,把几乎所有的媒体舆论引导到“伊拉克是邪恶中心”、“美国为了抵制恐怖袭击必须先发制人”上,为对伊采取军事行动铺平了道路。美伊战争期间,美国既发布真实的新闻,又用假消息迷惑对方,有意制造扑朔迷离的战场氛围,使敌真假难辨,最终赢得了整场战争的胜利。2 、 阿富汗战争中本·拉登的反美宣传、心理大战在美军轰炸阿富汗之前, 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通过其派驻巴基斯坦的外交人员多次举行新闻发布会,否认与“ 9 · 11 ”袭击有任何关系,并要求美国出示证据。同时,本·拉登将自己号召“圣战”的讲话录像带秘密送往被称为“阿拉伯 CNN ”的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在伊斯兰世界的民众中产生了极大的反美宣传效果。

 此外,战争爆发后,“半岛”电视台播放的在阿富汗轰炸中民众死伤的惨景,更加深了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本·拉登的讲话显示他十分了解军事战争中传媒战的重要性。战场被扩大到了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增强了人们的第一感受。

 针对本·拉登对以色列的指责,以色列外交部长佩雷斯也发表了电视讲话, 点名本·拉登是恐怖主义分子, 布什总统、布莱尔首相、 美国国防部长亲自出面,解释轰炸的必要性。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首次记者招待会上便再次强调战争不是针对阿拉伯世界提要:现代传媒在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可以达到协助战争、影响战争甚至控制战争的目的,堪称打击敌人的重型武器。

 我军要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加强军队新闻队伍建设,强化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业务能力,着力打造全能型新闻队伍。43

 舆-2010.12论 战以及阿富汗人民,而是针对恐怖主义者。

 同时,大力宣传人道主义救助行动, 甚至空投无线电收音机到阿富汗,试图冲破塔利班的新闻防线。

 这一动作显然是希望减少在阿拉伯世界引起的心理震撼。这是一场实足的世界宣传、心理大战。由此可见, 现代媒体战场比硝烟战场的空间大得多,几乎囊括整个地球。

 在阿富汗战争中,发生冲突的不是两个军队,而是两种声音,这种宣传是一次总体和立体的宣传,不仅组合运用了不同形式的媒体,而且辅之以广告、公共关系和外交等多种战略,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媒体和其他战略协调运用,都是为打赢战争创造有利条件。3 、西方媒体的失实报道为科索沃战争披上合法外衣在科索沃战争中, 新闻变成了一种战争手段。这次科索沃战争美国撇开联合国,师出无名。

 为了给自己披上合理合法的外衣,美国对其媒体更是做了精心设计。在科索沃战争之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抛出了一个塞族人屠杀阿族人的所谓 “万人坑”事件。

 他们用计算机模拟出万人坑,然后在新闻中宣传,把南联盟塞族描绘成了魔鬼一般。美国媒体的这种妖魔化运作,不仅在其国内形成了一种“为了人权实施军事干预是正确的”积累效应,从而争取到越来越多国内民众对战争的支持,而且由于其传媒的强势地位,在国际上也大大削弱了第三方介入和反应的政治和道义基础。美军全面控制了传媒在战争进程中的报道,几乎所有的文字和画面都是在美国军方控制和支配下向外界传播的。这些报道和镜头在电视上播出以后, 世界舆论一片哗然,而美国则变成了正义的化身。然后就是连续 78 天的大空袭, 3 万多架次作战飞机、两万多枚精确炸弹使南联盟的数百条交通干线中断,电厂、通信、经济目标几乎被摧毁。因此, 全世界的人们在科索沃战争时看到的都是相同的画面,相同的解说词,相同的新闻报道……当南斯拉夫电视台发出不同声音、传播不同画面时,美国空军就毫不犹豫地将其炸毁。英国《独立报》记者罗伯特·菲斯克在战后发表文章,谴责他的同事对科索沃战争的报道失实。此文首次使记者之间的争吵引起公众的注意。在历时 3 个月的科索沃战争期间,菲斯克大部分时间待在贝尔格莱德。他说, 报道科索沃战争的记者分为三类:第一类盲目地听信北约的一面之词;第二类感到无可奈何,只能说服自己相信这场战争是正义的;最后一类是坚持真理的少数,他们看不惯北约的扩张野心和傲慢无礼的态度。菲斯克说他属于最后一类。无论是哪场战争,在双方开战前后,敌对双方都会报道很多关于战争的信息,而且会很快引起公众的广泛注意,这些报道往往会对这场战争的进展发生一定的、甚至是重要的作用。三、加大我军新闻队伍建设力度新闻队伍是新闻事业发展的主体,加强军队新闻队伍建设,既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也是适应时代发展及信息化社会进步的迫切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军队新闻发展只有把以人为本、服务受众的宗旨,融入新闻传播的全过程,落实到新闻宣传的实践中,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除了要求信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外,作为军队新闻工作者更要以部队为中心,多报道官兵的需要、时代的发展、国际的形势,这就对军队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发展,加强我军新闻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我军新闻队伍中,还存在着新闻工作人员专业基础不扎实、业务能力和驾驭新兴媒体能力不强等问题,有必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建设力度。首先, 强化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我军新闻事业是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军队新闻工作人员,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是我军信息化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统领舆论宣传,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牢牢把握新闻话语权,才能有效地完成新闻宣传任务。其次,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业务能力。

 媒体的主业是信息采编,扎实的业务素质是每个新闻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作为军队新闻工作者更是这样。提高军队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一靠学习,二靠实践。军队政治宣传机关应倾心尽力,把新闻工作者队伍打造成“学习型队伍”,多在提高他们新闻敏感、调查研究、社会交往与新闻创新能力上下功夫。

 此外,更要注重在实践锻炼中强化业务能力。

 要加大培训演练力度,坚持边培训、边研讨、边实践,努力建设能力型新闻队伍。再次, 着力打造全能型新闻队伍。

 目前,新闻媒体发展迎来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的全媒体时代,它要求军队新闻工作者具有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适应融合媒介岗位的需求。新兴媒体的崛起,要求军队新闻工作者在应对海量信息中具备统合能力,为受众提供多种形式的新闻产品。

 因此,培养具有采写、摄录、编辑和运用网络技能等多种能力的全媒体军事新闻人才,有利于加速军队新闻事业的发展,更好地达成传播效果。在国家受到外来军事威胁时, 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的作用,为打赢信息化军事战争,保卫国家安全贡献力量。(作者系第二炮兵某部新闻学硕士)责任编辑:于 都44

篇四:公共外交媒体与战争

期2Q !

 三生!

 月 E Q 型虫垡型Q 盟鱼呈璺Q 丑Q 四i箜墨£ Q 心垒曼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N O . 4』 堂:

 至Q !兰中国媒体外交:

 发展、 挑战与思考洪帆+ 郭振雪摘要媒体外交是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媒体外交经历了20世纪5010年代末的起步和探索、 80q0年代末的初步发展和2000年至今的渐趋成熟活跃三个阶段, 其在取得发展和进步的同时, 还面临不少挑战和制约性因素。

 中国媒体外交还需要“内外兼修” , 学习国外媒体在外交中的先进做法和经验, 以适应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和需求。关键词中国媒体外交发展挑战在西方国家, 媒体( 又被称为媒介、 传媒)被誉为立法权、 行政权和司法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 。

 一般来说, 媒介就是一种能使传播活动得以发生的中介性的公共机构。

 具体说, 媒介就是拓展传播渠道、 扩大传播范围或提高传播速度的一项科技发展。

 ①媒体的诞生和发展对人类的经济、 政治、 文化、 外交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全球化、 市场化、 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浪潮中, “媒体介入外交, 外交融人媒体” 的趋势越发明显。

 媒体对一国外交政策施加影响的最早案例莫过于冷战期间美国新闻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关于**“这是一场无用战争” 的报道。

 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逊根据沃尔特的报道认为美国公众不支持**, 导致“在美国历史上, 第一次由一位新闻节目主持人宣布一场战争的结束” ②。

 此后, 随着媒体的不断发展, 其对外交的影响也日趋扩大, 两者的结合也日趋紧密, 媒体外交逐步成型, 并成为公共外交的主体和核心。

 本文试对中国・洪帆, 南京日报社; 郭振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通信作者及地址:

 洪帆, 南京市龙蟠中路233号; 邮编:

 210002; E —m a il:

 n jrbx x zx @ sin a . co rn①[ 美]约翰・费斯克:

 《关键概念:

 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 [ M ],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 0 4 年版, 第16 1页。②T h o m a s R . D y e , A m e r ic a nP o litics inT h eM e d iaA g eB r o o k , C o leP u b lish in g C o m p a n y , 19 9 2. P . 9 6 .万方数据

 第4 期洪帆郭振雪:

 中国媒体外交:

 发展、 挑战与思考媒体外交的发展历程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 并就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中国媒体外交的发展历程在回顾中国媒体外交的发展历程之前, 有必要厘清媒体外交的概念。

 最早对媒体外交下定义的是西方学者。

 他们认为, 媒体外交是“利用新闻媒介来阐述和推进外交政策的方式” ①或者“新闻媒介积极参与并发挥影响的外交方式” ②。

 上述定义着眼于媒体在外交决策中的作用。

 所谓媒体外交, 通常是指这样一种综合外交策略, 即依靠包括互联网、 广播、 电视、 电影、 书报、 音像在内的国际传播媒介, 通过培植或影响国际公共舆论, 减少国际公众、 民众( M a ss)对本国产生的错误( 消极)观念, 着意于提高本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影响力, 进而左右他国的意志与行为来实现自身的外交战略意图。

 ③有学者认为, 凡是那些由政府幕后操纵、 运用大众传媒的力量, 在特定的领域向其他国家的民众释放信息、 影响舆论、 塑造行为, 希望在其他国家的民众中问建立信任、 获得支持以及增强联系, 进而间接影响他国政府行为的活动, 都是媒体外交。

 ④还有学者认为,所谓媒体外交就是一国运用大众传媒在海外施展、 增加、 扩大其说服力、 对外影响力、 威望、 认同力的过程, 从而得以实现国家既定的外交战略意图。

 ⑤作为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媒体外交的发展取决于诸多客观条件, 而大众传媒的发展和新闻自由理念的广泛传播则是媒体外交能够得以实施的重要条件之一。新中国的媒体外交最早可以追溯到19 4 4 年6月 抗日战争行将结束之际, 应英美等国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邀请中外记者到延安和其他解放区进行考察。

 全球知名的报社和媒体机构, 比如美国的《***科学箴言报》 、 《纽约时报》 、 《时代》 杂志、 英国的《泰晤士报》 以及塔斯社、 美联社、 路透社、 合众社等都在受邀之①B o sa hE b o . “M e d ia D ip lo m a c ya n dF o r e ig mP o lic y :

 T o w a r daT h e o r e tic a lF r a m e w o r k , ” inM a le ked . ,N e w s M e d ia a n dF o r e ig nR ela tio n s, N J:

 A blex , 19 9 7 , P . 4 4 .⑦P a tr ic kOH ef f em a n . “M a ss M e d ia R o le s in F o r e ig n P o lic y , ” inM a ss M e d ia a n d A m e r ic a nF o reig nP o l时, A blex P u b lish in gH o u se , 19 9 1, P . 53, 6 4 .③李智:

 《试论国际传播在国家树立国际威望中的作用》 [ J], 载《国际论女x )20 0 5年第l期。④赵可金:

 《媒体外交及其运作机制》 [ J], 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 0 4 年第4 期, 第22页。⑤李敢、 熊曙光:

 《论美国媒体及媒体外交》 [ J], 载《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 0 7 年第3期, 第3l页。万方数据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第4 期列。

 通过西方记者的笔和强大的媒体传输系统, 西方国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场有了比较客观、 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这是我党利用媒体宣传政策、塑造形象、 消除误解、 以正视听的初步尝试。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媒体在对外宣传和外交中的特殊作用, “逐渐形成了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对外宣传体系” ①。

 从此, 新中国媒体与外交的融合日趋紧密, 现代意义上的媒体外交日渐成型。

 中国媒体外交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0 世纪50 _ 7 0 年代末;8 0 年代初至9 0 年代末; 20 0 0 年至今。( 一)20 世纪50 —7 0 年代末新中国成立后, 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确立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实行“另起炉灶”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一边倒” 三大方针。

 在美苏争霸、 东西两大阵营对立和“一边倒” 外交政策的影响下, 中国媒体外交的主要任务就是立足社会主义阵营, 与兄弟国家一道批驳和反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诋毁和恶意攻击, 宣传中苏友谊, 为新生政权的巩固构建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20 世纪60 年代, 在中国外交“两个拳头打人” 的历史背景下, 中国媒体外交的工作重点也随之发生转变, “反帝反修” 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

 “**” 期间泛滥的极“左” 思潮加剧了中国媒体对外宣传中的极“左” 倾向。

 打倒“帝、 修、反” , 推进“世界革命” 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 之一, 也成为中国主流媒体宣传的主要内容, 给“**” 初期的中国外交造成了极大的损失。“20 世纪7 0 年代, 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 划分理论和‘一条线’ 外交政策” ②。

 随着中国外交领域“极左” 思潮逐步得到纠正和“一条线” 外交政策的实施, 中国外交迈人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性大发展时期。

 19 7 2年2月 ,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美关系步人正常化进程; 9 月 ,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中日恢复邦交。

 外交局面的好转使中国媒体在对外宣传中的口吻也渐趋缓和, 充满“火药味” 和“革命味” 的宣传内容逐渐减少。①任海、 徐庆超:

 《媒体外交初探》 [ J], 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 11年第5期, 第8 7 页。②王慧婕、 韩玉贵主编: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 [ M ],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20 0 1年第1版, 第37 4 页。万方数据

 第4 期洪帆郭振雪:

 中国媒体外交:

 发展、 挑战与思考外交是内政的延伸, 媒体外交也不例外。

 纵观建国之初到20 世纪7 0 年代末的中国媒体外交, 在美苏冷战格局的国际环境下, 囿于国内政治局势、 外交政策和一段时间内领导人对国际局势的判断出现偏差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媒体外交中的意识形态对抗色彩比较浓厚, 尤其是“*****” 前期, 国内极“左” 思潮的泛滥使媒体在对外宣传中往往不能把握“适度原则” , 从而严重冲击和干扰了中国外交。

 更重要的是, 在东西对峙的冷战格局下, 媒体对外宣传中的一些过激言论和失实报道未能向世界传输和展示中国的正面形象, 导致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出现了重大偏差, “红色中国” 、 “极权主义” 、 “极权政治” 等充满政治色彩的词汇是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时的常用语。

 国内民众也不能对外部世界, 特别是西方国家有比较客观、 公正和理性的认知, “腐朽” 、 “堕落” 、 “肮脏” 、 “垂死” 等贬义词是这一时期大部分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的主流印象。( - - )20 世纪8 0 年代初至9 0 年代末19 7 6年10 月 , “*****” 结束。

 经过短暂的徘徊,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中国媒体外交也随之进入新纪元。20 世纪8 0 年代, 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外交政策也随之发生了重大调整。

 从国际环境看, 二战后形成的两极对立格局仍在持续, 美苏争霸出现“美攻苏守” 的新态势,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针对中国的“和平演变” 图谋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从国内环境看, 以19 7 8 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 中国迈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步伐, 而外交政策的调整使中国外交进入了“全方位” 发展的新阶段。

 适应外交政策调整的要求, 中国媒体外交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不断向西方国家介绍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树立中国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的新形象, 消除西方对中国的偏见和误解, 为“全方位” 外交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19 9 1年底, 苏联解体, 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冷战格局终结, 世界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大挫折。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欢呼“历史的终结” 之时,将“西化、 分化” 的重点转向中国。

 从19 9 0 年到20 0 1年的12年中, 美国或亲自出马, 或指派“代理人” 出面, 先后10 次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中提出所谓谴责中国人权状况的议案, 企图以此为借口“干涉” 中国内政。

 9 0 年代中期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 、 “中国崩溃论” 等“妖魔化” 中国的论调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受万方数据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第4 期到了一定的损害。

 这一时期中国媒体外交的主要使命就是不怕邪、 不信邪, 与“反华” 言论展开有力、 有理、 有据的斗争, 塑造国家形象, 维护国家利益。

 19 9 9年5月 8 日,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举世震惊。事件发生后, 中国媒体在第一时间向国内外报道了事件的最新进展和民众的反应, 有力地配合了中国政府在外交领域的斗争, 使国内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得到了有效释放, 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使这起严重破坏中美关系的意外事件得到了比较妥善的解决, 称得上是中国媒体外交成功的经典案例之一。( 三)20 0 0 年至今进入2l世纪, 中国与世界大国的关系经过短暂的调整和磨合而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以邻为伴、 与邻为善” 的“睦邻、 安邻、 富邻” 外交政策的实施使中国的周边环境进人“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

 中国与第三世界的关系不断加强。并日益彰显出负责任大国的风范和魅力。

 以此为契机, 中国媒体外交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这一时期, 中国媒体外交经受了一次次重大考验, 交上了一份份合格的答卷。

 20 0 1年7 月 13日, 中国申奥成功, 圆了几代中国人的“奥运梦” 。

 申奥是国家实力的比拼, 是国家形象的展示, 更是对媒体外交能力、 智慧的检阅, 尤其是申奥宣传片的制作更离不开媒体的参与。

 中国精心制作的只有四分多钟的申奥宣传片通过生动、 形象的视觉艺术, 全方位、 多角度地展示了北京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也展示了中国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以及对奥运会的期盼, 从而深深打动了眼光挑剔的国际奥委会评委。

 如果说申奥成功是中国媒体外交在新世纪一次成功“热身” 的话, 那么20 0 8 年的北京奥运会则是中国媒体外交走向相对成熟的里程碑。

 北京奥运会是国际体坛的盛大节日, 也是全世界媒体的盛典。

 对中国而言, 奥运会本身就是一次成功的“媒体外交” 。

 媒体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直播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 也让世界领略了中国古老文明的博大精深和现代文明的英姿勃发, 展示了中国开放包容、 健康发展的大国形象。弱国无外交, 媒体外交也不例外。

 中国媒体外交能够在新世纪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并逐步走向成熟固然与中央政府的大力扶持密不可分, 但其背后折射出的却是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扩展。

 实力决定魅力。

 媒体外交预期效果的实现程度与魅力指数和一国的“硬实力” 呈正相关关系, 但其本质却是拓展和提升国家“软实力” 的有效方法和途万方数据

 第4 期洪帆郭振雪:

 中国媒体外交:

 发展、 挑战与思考径。

 近年来, 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国际反恐、 地区维和等一系列事关全球安全和人类福祉问题上的立场和表现, 使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海外孔子学院的蓬勃发展使以汉语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深入人心。

 上述努力与中国媒体外交一道构成了提升中国“软实力” 的有效合力, 也为媒体外交的实施构建了坚实的平台。中国媒体外交面临的挑战媒体外交“已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种‘新外交范式” ~, 而中国的媒体外交才刚刚走进公共外交舞台的中央。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

 ②在中国和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互动日渐频繁的背景下, 中国媒体外交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制约性因素。第一, 新媒体的出现使媒体外交的参与主体趋向多元化, 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加大了传统媒体外交管控信息来源和信息质量的难度, 增加了传统媒体外交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

 “作为一种技术手段, ‘新媒体’ 主要是指在现代数字通信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全新媒体形态, 内容形式包括诸如数字杂志、 数字报纸、数字广播、 手机短信、 移动电视、 社交网络、 桌面视窗、 数字电影和触摸媒体等。

 ” ③新媒体所具有的“全时...

篇五:公共外交媒体与战争

与战争

 信息战并不是一个新名词, 早在 2500 年前, 著名军事家孙子所说的“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其实就是信息战的雏形。

 后来, 在两军交战过程中, 通过探子、 细作侦察或打探敌人情报,然后运用这些情报进行诱骗、 离间、 攻击或防御作战等也是一种信息战的手段。

 信息战作为一种战役样式正式提出来, 还是 1994 年的事儿。

 从 1995 年开始, 美军已经把信息战放在打赢未来战争的首位。

 当时美军率先提出信息战概念, 主要是考虑到美国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 在这样一个多媒体共存的环境中, 信息战已经包含了平时和战时、 战略和战役的内容。

 战略是一个军事术语, 原本是指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

 战略信息战中的战略一词, 其实是借用战略的一般性概念, 泛指某些重大的、 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信息战。

 战略信息战是1996 年才出现的一个词, 国内外都没有定义, 说法也不尽相同, 有的称作战场之外的信息战, 有的称作广义信息战。

 为了便于和发生在战场上、 战斗中或战役中的信息战区别开来,我们暂且把那些包括政治、 军事、 经济、 社会、 心理和科技等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的、 发生在各个领域中的信息战称之为战略信息战。战略信息战是一种什么样的战争呢? 它和战斗空间信息战相比, 具有哪些显著特点呢?

 战略信息战的范围广。

 战斗空间信息战主要是指在一次战役或战斗空间内所进行的信息战,而战略信息战的范围要广得多, 它不仅包括军事, 还涉及到政治、 经济、 科技、 外交、 心理、地理等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的所有领域。

 战略信息战的方式特殊。

 战略信息战不是一种暴力行动, 交战双方完全没有必要诉诸武力,也不需要进行兵力动员、 集中、 对抗、 威慑或实战, 它是一种信息对抗行为, 是大规模软对抗行为, 更多的是发生在和平时期。

 采用的方式主要是心理战、 舆论战、 欺骗战等, 利用的手段主要是大众传播媒体、 各种舆论工具、 国际互联网络等等, 一般不需要动用舰艇、 飞机和坦克等武器装备, 而且也不限于电磁侦察或干扰之类的手段, 非电磁、 非战争、 非常规、非致命等特种手段经常采用。

 战略信息战危害巨大。

 战略信息战的攻击目标是国家要害部门, 比如金融中心、 通信网络、交通枢纽、 甚至是国家首脑和军队高级将领, 目的是使整个国家的经济、 政治或军事陷入瘫痪, 使整个国家的国家利益受到根本的损害, 或使整个国家解体、 改变颜色、 发生巨变或政权交替。

 战略信息战攻击的目标特殊。

 战略信息战主要是攻击敌人的认识体系和思维体系, 通常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和心理战等方式进行, 所以这种特殊的战争不分国界, 没有前线和后方, 也不分贫富强弱, 谁都可以参加, 但谁都可能随时自觉不自觉地陷入这样的信息战之中。

 战略信息战的参战人员不一定军人。他们可能是操纵通信设备的人员、控制卫星线路的人员、计算机专家或某些国际性犯罪集团, 可能是别有用心的黑客, 故意捣乱的犯罪团伙, 颠覆政权的敌对势力, 或是某个喜欢恶作剧或好奇的中学生、 计算机操作员等。

 战略信息战营造了一种新型的战争样式, 它可以发动独立的战略信息攻击战争, 也可以配合实际的武力入侵作战在战前数月、 甚至数年就发动信息战和信息攻击, 因此, 战略信息战是

 一种不必宣战、 不受任何国际法规约束、 不必耗费大量资金和武器的、 效费比非常高的一种新型战争。

 战略信息战将从根本上改变某些传统的观念:

 在作战空间方面, 战略信息战可覆盖陆、 海、 空、 电磁等所有空间; 在交战时间方面, 战略信息战可全天候、 全天时作战; 在攻击目标方面, 战略信息战可以攻击上至国家政治、 金融、 交通等各个关键部门, 下至航空母舰、 战斗机、 巡航导弹等单一的武器系统; 在攻击对象方面, 可以是敌对国家的军队, 也可以是与敌对国家结盟、 友好或支持对方的国家。

 战略信息战可以超越国界进行攻击, 可对敌人前方和后方同时进行攻击, 可对战场内战场外同时攻击。

 敌方无法预测何时遭受战略信息战的袭击, 无法得到任何预先警报。

 诱骗、 心理战、 威慑或成功的信息战攻击行动, 可能最终使敌方领导人主动放弃战争企图, 从而达到信息战的目的。

 在现代条件下, 数字化、 网络化和一体化技术为这种新型的对抗形式提供了有利条件, 所以不采用传统的狂轰滥炸式硬摧毁, 用这种全方位战略信息攻击和瘫痪作战的形式, 同样可以使敌人丧失心理防御能力, 从精神上、 心理上、 意志上、 信仰上彻底摧毁它, 让它自己陷入瘫痪, 根本就不想打仗, 或根本就无力再战或进行战争防御。

 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就是这种战略信息战的具体体现。

 尼克松在《1999:

 不战而胜》 一书中其实也在宣称一种战略信息战。战略信息战不是真刀真枪地交战, 它很少死人, 花钱不多, 但效能却很高, 比原子弹和精确制导武器的作用大得多。

  战略信息战——一种静悄悄的战争

  海湾战争中, 获准传送战区军事新闻的美国 CNN 有线电视新闻网国际新闻部的军事节目,有 90 多个国家收看, 100 多家电视公司购买了 CNN 的节目播映权。

 为了进行卫星直播, 在沙特还建立了转播站。

 “美国之音”的阿拉伯语节目 24 小时广播, 英国 BBC 东方部的节目由每天 3 小时延长到 10 个多小时。

 这些广播宣传机构在海湾战争爆发前几个月就开始按照美国和多国部队的战略意图进行宣传和进行心理战。

 “海湾之声”电台连续播送了 40 天, 每天18 个小时, 可在 4 个频率上广播, 功率大, 效果好, 内容包括新闻、 阿拉伯音乐、 劝降、号召向多国部队供应食品和水、 保证同伊拉克人民保持友好关系及与阿拉伯兄弟谈心等。

 主要是对伊拉克进行反宣传和煽动, 促使伊军士兵投降或开小差。

 美国还在战区上空散发了15 万台频率固定在反伊联盟电台节目上的简易晶体管收音机。

 海湾战争中有 1600 多名记者云集沙特, 对战争进行报道。

 新闻界首次在美军参加的战争中通过电台广播和卫星电视及时向全世界报道战况。

 同时, 中央总部还举行了 98 次电视新闻发布会, 其中 53 次是介绍战况。强大的电视、 广播宣传网络第一次把心理战扩大到全世界, 渗透到家家户户。

 在整个战争期间,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关注着海湾战况, 可惜看到的却只是交战一方的报道。

 这种单向的宣传对扭转世界人民对战争的看法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经常看美国的 CNN 有线新闻网的卫星电视, 经常读美国和西方的战场新闻报道, 经常听美国人如何为世界和平而不怕流血牺牲前往海湾征战, 关于萨达姆·候赛因如何愚昧无知、 如何无能、 如何不懂战争指挥、 如何不懂国际法、 如何独裁的报道如雷贯耳, 这样一来, 人们就会对这场战争的性质、 对萨达姆和伊拉克产生一定的偏见和误解, 这就是心理战的结果, 尽管它可能是不公正甚至是错误的, 但人们毕竟听了、 看了、 读了, 在人的潜意识中总会留下一定的印象, 所以最终将影响人们的思想和决策。

 美国人在对巴格达阿美尼亚地下防空洞的袭击中, 炸死了许多平民, 这是直接违反战争法中关于目标区分原则和保护平民原则的, 是一种战争犯罪行为。

 但事件发生后, 伊拉克用微乎

 其微的声音在控诉美军的暴行, 没有人能够听到。

 而美军却恶人先告状, 用全世界都能够听到的一种最强音在反诉伊拉克, 说是那本来是一个军事指挥部, 但当天晚上伊军官兵的家属藏进了那个指挥部, 美军轰炸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所以造成了误伤。

 这种解释就完全符合战争法了, 因为是平民钻到军事目标中去了, 美军轰炸的是军事目标不是平民的防空洞,所以成了合法的轰炸。

 伊拉克赔了夫人又折兵, 到头来还一身的不是。

 不仅如此, 美军还说伊拉克如何如何把米格-29 等先进的武器装备藏到受战争法保护的清真寺附近, 以免遭多国部队飞机的轰炸等等。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令人真假难辨, 结果总是美军按照国际法办事,是“正义之师”, 而伊拉克是法盲, 是“邪恶之旅”。

 信息战往往就是这样使一个国家失去全世界人民的支持和同情。

 海湾战争期间, 美军通过压制伊拉克境内所有电台和转播站的电视及无线电转播, 并对通信站和指挥中心进行无线电信号干扰, 同时实施电子欺骗和电子战斗, 让伊拉克的公民和将士只能听到美国人想让他们听或看的信息。

 美军还可以进行更大规模的信息战, 比如, 向前线参战士兵的家属和亲人发布假造的有关将士阵亡通知, 动摇军心和士气, 涣散部队的斗志;或冒充萨达姆发布一系列假命令, 把入侵科威特的共和国卫队师撤走, 或把它调入美国精心设立的伏击圈予以歼灭。

 心理战飞机、 电台和电视台加强宣传攻势, 鼓动人民推翻现政权,或策动库尔德人发动武装政变。或者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创造一些虚拟的场景, 如记者招待会、 新闻发布会或伊军高级军官会议等, 把萨达姆的真实图像叠加在这样一些场景之上, 再用语音合成技术模拟萨达姆的讲话, 郑重其事地宣布正式从科撤军、 结束战争、向多国部队无条件投降或解散国家政府等等。可以想象, 那将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后果?是不是比出动几个航母战斗群、几十架战略轰炸机和几千辆坦克更有效? 是不是比向伊拉克发射几十枚战斧导弹更管用?

 设想一下, 如果伊拉克反过来对美国发动一场战略信息战又将如何呢? 在美国, 像国家的保密档案资料, 国会图书馆内所有的图书资料, 外交部签署的国际协议和条约, 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掌握的绝密资料和特工人员的情况, 全国股票市场和金融系统的行情、 国家的黄金、 美元和经济储备, 民用航空、 铁路和轮船班次的控制, 电话、 电报、 电视、 广播、 通信、报纸、 杂志、 出版等所有信息传播媒体等等。

 还有最重要的国防部系统, 它的战略信息系统规模十分庞大, 拥有 210 多万台计算机、 10 万个局域网、 100 个广域网、 200 个指挥控制中心和 16 个计算机中心, 连接着 200 万个国防部用户和 200 万个非国防部用户。

 国防部还广泛使用着国际互联网络这样的网络, 有几千台计算机并入国际互联网络。

 这些战略信息通常是存储在光盘、 软盘等计算机的海量存储器当中, 通过光纤电缆、 电话线路、 通信卫星和计算机网络传输给用户。

 我们假设, 伊拉克派遣一批****秘密渗透到美国国内, 用定时炸弹炸毁了经营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计算机网络, 接着夺取并控制了华盛顿市卫星电视上行链路地面发射站, 开始播送伊拉克自己制作的几盘心理战电视节目, 并破坏了航班、铁路和电话枢纽及计算机控制系统,同时袭击了全球导航定位卫星系统并制造了假的定位信号, 同时, 伊拉克国内的计算机专家还利用从国际上高新聘请的黑客们通过因特网向美国计算机网络注入专门设计的计算机病毒, 这时的美国会出现什么后果呢? 美国在几分钟后就出现全国性的金融混乱, 股票市场瘫痪, 投机的黑客乘机把国民银行的巨款悄悄地转移到自己的账号上, 或转存到设在瑞士银行的账号上, 美国国库空虚, 迅速陷入经济危机之中; 全世界人民都在通过卫星电视收看伊拉克制作的节目, 盟国对美国政府失去信任, 美国国内诱发大量犯罪或出现局部地区动乱; 美国武装力量之间或各军兵种之间因出现误会而自相残杀, 核武器因突然失控而引发局部战争

 甚至世界大战; 船舶、 飞机、 火车因失去指挥和控制不断造成坠机、 撞车或沉船事故; 巡航导弹因突然失去 GPS 导航系统而陷入混乱, 可能在错误定位信息的制导下飞往美国的盟国或友好国家, 也许转了一圈又返回来在白宫或是五角大楼爆炸……。

 一个穷困潦倒的乞丐,无所顾忌; 而富豪巨贾们, 腰缠万贯, 价值连城, 所以牵挂甚多。

 战略信息战给乞丐和富豪提供了一个平等对抗的机遇, 信息战成为穷国的原子弹, 它无时无刻都在威胁着像美国这样的大富豪。

  战略信息战——传媒参与的战争

  谬误重复千遍就能变成真理, 反动的观点天天灌输可能就成了正义之声, 所以宣传、 舆论、心理战等在战略信息战中占有重要位置。

 战略信息战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民众的意识和观念,摧毁武装力量的精神和战斗潜力, 影响国家领导人或决策机构的意志和信仰, 为政治颠覆、经济侵略、 军事渗透奠定无形的基础。

 美国想摧毁苏联的核武器, 费了 40 年的劲, 想了不少辙, 花了数千、 上万个亿, 结果总是与其愿望相违背。

 美国越是想遏制苏联的核武器, 苏联就越是大力发展核武器, 以打破核垄断, 最后是竞争越来越激烈, 核武器越来越多。

 硬的不行来软的, 通过战略信息战最终导致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出台, 致使苏联从内部分化瓦解, 一夜之间, 一个强大的、 堪与美国分庭抗礼的苏联顷刻分崩离析。

 今日俄罗斯的核武器虽然依然庞大, 但美国再也不会担心对自己构成威胁, 因为在战略信息战中败北的俄罗斯已经成为美国的朋友。

 针对一国领导人、 公民、 武装力量和政府要害部门所进行的战略心理战通常是积极的心理攻击, 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任何信息载体都可以进行这种信息攻击, 比如可以通过口头宣传、书刊、 文字、 声像或文学作品, 可以通过大众新闻媒体、 观光游客、 间谍、 商人、 顾问及新闻工作人员, 可以是公开宣传, 也可以是舆论欺骗、 谣言惑众等。

 通过这样的信息攻击, 造成一些人意志消沉、 心理变态、 精神恍惚、 信仰动摇, 最终达到危害社会、 破坏经济、 削弱部队战斗力的目的, 造成国家的衰落、 精神和心理潜能的沦丧、 抵抗和生存意识的削弱, 或导致国家人才外流、 国有资产和...

篇六:公共外交媒体与战争

大学2 0 13届硕士学位论文新媒体时代公共外交发展研究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培养单位学习年限张文波郝全梅教授传播学传播理论与传播史文学院20 10 年9 月 至20 13年6 月二。

 一三年六月

 T h e sis f o rM a ster’ Sd e g r e e , S h a n x i U n iv e r sity ,2 0 13P u b licd ip lo m a c yinN e wM e d iaA g eS tu d e n tN a m eW en —boZ h a n gS u p e r v iso rP ro f . Q u a n —m eiH a oM a jo rS p e c ia ltyC o m m u n ic a tio nC o m m u n ic a tio nth e o r ya n dh isto ryD e p a r tm e n tC o lle g eo fL ib e r a l A r tsR e se a r c h D u r a tio n2 010. 09—2013. 06Ju n e , 20 13

 目 录IIIIIiMJtlllIIIIiIIIiiIllIllIHIIIIIlll中文摘要……………………………………………………Y 2317 8 9 6A B S ’ I’ R A C ’ I’ …………………………………………………………………………………………………………儿第一章公共外交序言……………………………………………………………………. . 11. 1公共外交的历史渊源……………………………………………………………. . 11. 2公共外交概念辨析与特征………………………………………………………. . 21. 2. 1公共外交概念辨析…………………………………………………………21. 2. 2公共外交的特征……………………………………………………………4第二章中外公共外交的发展历程………………………………………………………. 62. 1新媒体时代公共外交发展趋势…………………………………………………. . 62. 1. 1公共外交全球化……………………………………………………………62. 1. 2公共外交的社会化…………………………………………………………72. 1. 3公共外交网络化……………………………………………………………82. 2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历程………………………………………………………. . 92. 3新媒体时代中国公共外交探索…………………………………………………132. 3. 1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 142. 3. 2突发性事件中的公共外交………………………………………………. . 162. 3. 3地区公共外交……………………………………………………………. . 162. 3. 4 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 。

 17第三章中国公共外交的现状……………………………………………………………203. 1中国公共外交发展面临的挑战…………………………………………………203. 1. 1国际舆论的挑战…………………………………………………………. . 203. 1. 2政府公信力下降的挑战…………………………………………………. . 203. 1. 3新媒体的挑战……………………………………………………………. . 2l3. 2中国公共外交存在的问题………………………………………………………223. 2. 1实施主体单一……………………………………………………………. . 223. 2. 2传播内容单一……………………………………………………………. . 223. 2. 3外交渠道单一……………………………………………………………. . 223. 2. 4 受众定位不清晰…………………………………………………………. . 23第四章加强公共外交的政策建议………………………………………………………24

 4 . 1公共外交行为主体多元化………………………………………………………244 . 2以跨文化视角迸行公共外交……………………………………………………254 . 3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公共外交…………………………………………………264 . 4 准确定位受众使公共外交更具针对性…………………………………………294 . 4 . 1基于普通公众的公共外交………………………………………………一294 . 4 . 2基于特殊公众的公共外交………………………………………………一314 . 5提高翻译能力……………………………………………………………………3l4 . 6 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32结语…………………………………………………………………………………………………………………33参考文献…………………………………………………………………………. 34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6致谢…………………………………………………………………………………………………………………37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8承诺书…………………………………………………………. . . ……………………39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4 0

 C o n te n tsC h in e sea b str a ct……………………………………………………………………………………………………IA B S T R A C T ………………………………………………………………………. ………………………………一IIC h a p te rI P r e f a c eo fP u b licD ip lo m a cy …………………………………………………………………・l1. 1 H isto r yo f p u b licd ip lo m a cy …………………………………………………………………………11. 2 P u b licd ip lo m a c yc o n c e p ta n dch a ra cteristics……. ……………………………………………21. 2. 1 P u b licd ip lo m a c yco n cep t……………………………………………………………………21. 2. 2 C h a r a cter isticso f p u b licd ip lo m a cy ………. . ……. ………………………………………4C h a p te rII T h ed e v e lo p in gc o u r s e o fC h in e sea n df o r e ig np u b licd ip lo m a cy ……………52, 1D e v e lo p m e n ttr e n do f p u b licd ip lo m a c yinn e wm e d iaa g e………………………………・62. 1. 1 P u b licd ip lo m a c yg lo b a liz a tio n ………………………………………………・……………62. 1. 2 P u b licd ip lo m a c yso ciety ……………………………………………………………………・‘72. 1. 3 P u b licd ip lo m a c yn etw o rk …. ………. . ……………………………. ………………………- 82. 2 C h in a ’ Sp u b licd ip lo m a c yh isto ry …. ………………………………………………………………・92. 3 N e w m e d iae f ao f C h in a 'sp u b licd ip lo m a c ytoex p lo r e…………………………………. 132. 3. 1 B u ild s th en e w ssp o k e sm a nsystem ……………. ……. . …. ……. ……………………. . 142. 3. 2E m e r g e n c ie so f p u b lic d ip lo m a c yin th e. …. ………………………………………. . . . 162. 3. 3R e g io n a l p u b licd ip lo m a cy ………. …. ……………………………. ……………………・・162. 3. 4B eijin gO ly m p icG a m e s a n dth eS h a n g h a iW o r ldE x p o …. …. ……。

 . …………一17C h a p te rIIIT h esta tu sq u oo f C h in a ’ sp u b lic d ip lo m a cy ………………………………………・203. 1 T h ed e v e lo p m e n to fC h in a 'sp u b licd ip lo m a c yf a c e sch a llen g es. . . …………. ………. ・203. 1. 1 In tem a tio n a lp u b lico p in io nch a llen g es………………. ……………………………, . ・203. 1. 2 D e c r e a se dg o v e r n m e n tcred ibilitych a llen g e………………………………………・・203. 1. 3 N e w m e d iach a llen g es………………………………………………………………………- 213. 2C h in a ’ Sp u b licd ip lo m a c yp r o b lem s……………………. ………………………………………・223. 2. 1Im plem entationo f th esin g le………………………………………。

 ………. …………. …223. 2. 2T h ec o n te n ts o fasin g letra n sm issio n …………………………………………………- 223. 2. 3 D ip lo m a ticch a n n els…………. , ………. , …. ……. . …………………. …. ………………. …223. 2. 4A u d ie n c ep o sitio n in gis n o t clea r……………. . …………………. ………. …………. …23C h a p te rivstr e n g th e n p u b licd ip lo m a c yp o lic ya d v ic e …………………………………………, - 24

 4. 1 P u b licd ip lo m a c yb e h a v io rd iv er sif ica tio n ……………………………………………………. 244. 2 C r o ss・cu ltu r a lp e r sp e c tiv e o f p u b licd ip lo m a cy ………. ……………………………………. 254. 3 F u ll u s eo f n e wm e d iatoc a r r yo u tp u b lic d ip lo m a cy . ……………………. ………………264. 4 A c c u r a tep o sitio n in ga u d ie n c em a k ep u b licd ip lo m a c ym o r eta r g e te d ……………。

 294. 4. 1 B a se do nth eg e n e r a lp u blic’ Sp u b licd ip lo m a c y ……………………………………294. 4. 2B a se do nsp e c ia l p u b licd ip lo m a cy ……………………………………………………. . 314. 5Im p r o v etr a n sla tio na b ility ……. ……………………………. ……………………………………. . 314. 6 T oen h a n ceth eg o v ern m en t’ Scr ed ib ilityco n str u ctio n ……………………………………. 32C o n clu sio n ………………………………………………. ………………………………………. …………………33R ef eren ces………. …………………. …………………………………………………. …………………. . ………34R e se a r c h a ch iev em en ts………………………………………………………………………………………. . 36A ck n o w led g m en t………. ……………………………. ……………………………. . …………………. . ………37P e r so n a lp ro f iles…………………. ……………………………. …………………………. …. …………………38L e tte ro fco m m itm en t…………. ……………………………. ………………………………………. ………. 39A u th o r iz a tio nsta tem en t……………………………………. ………………. …. ……………………………40

 中文摘要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公共外交作为一种新兴的外交方式, 成为了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软实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众多新媒介纷纷进入人们生活当中, 世界俨然已经进入到新媒体时代, 公共外交与新媒体的结合,也赋予了这个新兴外交方式新的发展特点。

 “外交” 从传播学的视角来说就是一国对另一国信息的传递, 利用新媒体进行的公共外交能更有效地将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结合起来, 在信息传播的相互性和双向性上, 对受众的态度和行为进行影响。西方国家对于公共外交的研究开始较早, 而且新媒体也被广泛应用到公共外交活动当中。

 尤其是在美国“9 ・11” 事件之后, 西方国家意识到了公共外交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 形成了一个研究的高潮。

 我国对于公共外交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 0 年代, 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以及对于国际事务的广泛参与, 中国声音急切需要传达出去, 而公共外交恰好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 作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外交已经成为对外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 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有效利用公共外交塑造国家形象, 成为了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即以传播学视角对公共外交进行研究, 通过分析公共外交的历史渊源、 参与主体、 目标受众及传播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以期得出公共外交在新媒体时代新的发展趋势, 希望能为我国公共外交活动提供借鉴和启发, 以抛砖引玉。关键字:

 新媒体; 公共外交:

 挑战:

 对策

 A B S l7 R A C TW ith m e c o n tin u o u s d e v e lo p m e n to fg lo b a liza tio na n d in f o r m a tio nte c h n o lo g y , p u b lic d ip lo m a c ya s an e wk in d o fd ip lo m a c yh a s b e c o m e a llim p o r ta n tso f tp o w e rtoe n h a n c eth eim a g eo fth eco u n try . W ithth er a p idd e v e lo p m e n ta n dw id ea p p lic a tio no fn e tw o r kte c h n o lo g y ,m a n yn e wm e d lah a v e a c c e sstop eo p le’ sliv es, th ew o r ld se e m sto h a v e e n te r e dth e e r a o fn e wm e d ia . p u b lic d ip lo m a c ya n d th e c o m b in a tio no fth e n e wm e d ia , g w e nth ech a ra cteristics o fth ed e v e lo p m e n to f th e e m e r g in gn e wd ip lo m a ticw a y .D ip lo m a c y "f r o mth ep e r sp e c tiv eo fth e C o m m u n ic a tio n1S o n ec o u m r yo na n o th e r c o u n tr yin f o r m a tio n tr a n sm issio n , th eu s e o fn e wm e d ia , p u b Jlcd ip lo m a c ym o r eef f ectiv ein te r p e r so n a lc o m m u n ic a tio n , o r g a n iz a tlo n a lcom 枷nication,d isse m in a tio nr e cip r o citya n dtw o , w a yo n th e a ttitu d es a n db e h a v io ro fth ea n dm a ssc o m m u n ic a tio nc o m b in ein f o r m a tlo na u d ien ce.W e ste mc o u n tr ie sb e g a nea rlier stu d ies f o rp u b lic d ip lo m a c y ,a n dn e wm e d ia a r e a lso w id e lyu se d to w h ic h th ep u b lic d ip lo m a c ya ctiv ities・E sp e c ia llva f ter th ee v e n ts o f ” 9 ・11¨ in th eU n ite dS ta tes, W estemc o u n tr ie sh a v e r e a liz e dth eim p o r ta n tr o le o fp u b licd ip lo m a c yinsh a p in gth e im a g eo fth e c O u n tr y ,f o r m e dar e se a r c h clim a x . C h in a ’ sp u b lic d ip lo m a c yb e g a n1nth e 19 9 0 s, so u n dC h in au r g e n tlyn e e d s to b e c o m m u n ic a te dtog oo u t w ithth er isin g p o w e ro fC h in a , a sw e ll a s b r o a dp a r ticip a tio nin in te r n a tio n a ia f f a ir s. p u b lic d ip lo m a c yh a p p e n sth issta g e , a sC h in a ’ s o v e r a ll d ip lo m a c ya nim p o r ta n t p a r to fp u b lic d ip lo m a c yh a s b e c o m ea nim p o r ta n tm e a n so te x te m a l d isse m in a tio no fin f o rm a tio n , th eef f ectiv e u s eo fp u b lic d ip lo m a c yin th e e r a o f n e wm e d ia sh a p eth eim a g eo fth ec o u n tr y ,h a sb e c o m e a nim p o r ta n tissu eth a t w en e e dtostu d y .C o m m u n ic a tio n P e r sp e c tiv e stu d yo fp u b lic d ip lo m a c y , th r o u g hth ea n a lv sis o fth e h isto r ica lo r ig in so fp u b lic d ip lo m a c y ,top a r ticip a tein tn em a in . th ec o n te n ts o fm eta r g eta u d ie n c ea n dth e d issem in a tio nm e c h a n ismto d r a wp u b lic d ip lo m a c yin th e e r ao fn e wm e d ia , N e wtr e n d s, a lo n gw lth a

 b r ie fin tr o d u ctio n co n te m p o r a r y d e v e lo p m e n tsta tu s o f C h in a ’ S p u b licd ip lo m a c y ,h o p in gtop r o v id ea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C h in a ’ Sp u b lic d ip lo m a c ya ctiv ities a n din sp ir e dto sta r t ad iscu ssio n .K e y w o r d s:N e w M e d ia ; P u b licD ip lo m a c y ;C h a lle n g e s;C o u n te r m e a su r e sIII

 第一章公共外交序言第一章公共外交序言1. 1公共外交的历史渊源外交是一个历史范畴, 自古代起就有了国家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便逐渐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国家问的外交活动。

 在人类几个文明发源地, 很早就有关于外交活动的记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 政治制度的绵延变革, 作为国家之间传递信息的外交活动也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

 如果按照社会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归类, “外交形态经历了一个从古代宫廷王朝外交到现代国家的职业外交再到当代全球化世界的总体外交三个阶段” 。

 ㈣其中, 王朝外交、 职业外交和总体外交分别是适应农业社会、 工业化社会以及全球信息化社会时代的。

 而在各个阶段中, 信息传播的内容、 方式以及力度都是有很大区别的。与外交的发展一样, 公共外交也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发展为成形以及再到专业化的历史过程。

 尤其是进入到现代化社会, 随着网络技术和各种新媒体的广泛参与,公共外交已经成为不可遏制的趋势, 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当今世界俨然已经进入到了公共外交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 公共外交的真正建立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产物。

 美国是第一个提出公共外交这一概念的国家, 由于战争的需要, 美国相继建立起了负责战时宣传的公共信息委员会以及战时新闻处, 特别是二战期间, 同盟国与法西颠之间展开了宣传舆论大战, 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 同盟国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公共外交的力量让美国政府看到了对外宣传的重要性, 而且在和平时期也应该开展良好的对外宣传。

 正如杜鲁门总统说的“今天对外关系的本质是美国必须将国外信息活动动作为美国对外事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④之后的19 53年, 美国成立了新闻署,目的就是通过强有力的对外宣传加强其他国家以及民众对美国政策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历届政府的不断努力, 美国在7 0 年代成立了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 公共外交开始成为美国外交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 公共外交基本被看做就是对外宣传, 与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公共外交定义还有很大区别。两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

篇七:公共外交媒体与战争

体 从未像现在这样 及时 、 广泛而深入地 向民众传递着战争 的消息。

 一直关 注 着这 场战争的金一 南教授 向本刊谈 到了媒体 的表现和他 的看法。

 战争的媒体与媒体的战争 金一南 新 闻战早 于 电磁攻击 新 闻媒 体 战 是 现 代 信 息 战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美 国信 息 作 战 的 第 一 步 就 是 新 闻 战 。

 在 我 们 对 战 争 的传 统 认 识 中 , 开 战 即 是 开 火 , 停 战 即是 停 火 。

 但 现 代 战 争 意 义 上 的 开火 即 意 味 着 电磁 攻 击( 即 旨在 摧 毁 对 方 信 息 通 讯 系 统 的 行 动 ) 的 开 始 , 以瘫 痪 x, l -~ 的 网络 为 目的 。

 同 样 , 电磁 攻 击 不 停 止 , 就 意 味 着 战 争 没 有 结 束 。

 新 闻 战 比 电磁 攻 击 更 要 早 一 些 。

 政 府 充 分 动 员 有 利 于 己方 的 各 种 舆 论 ,压 制 敌 方 的 舆 论 , 营 造 一 种 统 一 战 线 或 联 盟 战 略 态 势 , 使 x, l - 方 陷 入 战 略 孤 立 。谁 掌 握 了 舆 论 , 谁 就 占据 主 导 地 位 , 获 得 更 多 的道 义 支 持 。

 这 就 充 分 说 明 ,

 现 代 信 息 战 早 在 新 闻 战 的 时 候 就 已 开 始 了 , 新 闻 战 是 现 代 战 争 的最 前 沿 。

 新 闻战 是 务 虚 的 ,它 的 对 象 是 社 会 舆 论 、

 大 众 心 理 。一 旦 进 入 电 磁攻 击 , 就 意 味 着 战 争 进 入 了 比较 务 实 的 阶 段 , 随 之 而 来 的有 可 能 是 双方 的 交 火 。

 信 息 战 最 大 的特 点 是 将 战 争 的 形 态 进 行 了 极 度 的扩 展 ,从 战 场 扩 展 到 了 非 战 场 , 从 前 方 扩 展 到 了 后 方 , 从 军 人 扩 展 到 了 和 平 居 民 , 从 国 内 扩 展 到 了 国外 。

 战争是新 闻永恒 的主题 新 闻 与 战 争 的互 动 非 常 明 显 , 现 代 技 术 在 新 闻 中 的 广 泛 应 用 为 这 种 关 系 提 供 了 可 能 , 为 战 争 宣 传 和 心 理 攻 势 提 供 了便 捷 的 工 具 。3 月 20 日 ,第 一 批 炸 弹 投 到 巴格 达 上 空 时 , 伊 拉 克 的 通讯 频 道 被 美 国 人 切 入 ,美 国 的播 音 员 用 阿 拉 伯 语

 说 :

 我 们 终 于 等 到 了这 一 天 , 针 对

 伊 拉 克 的攻 击 开 始 了 ! 这 就 是 用 信

 息 突 击 的 方法 , 以 自 己 的 信 号 淹 没 伊 拉 克 的信 号 。

 美 国就 是 同 时 用 这 两 种 方 法 瓦解 对 方 意 志 的 。

 媒 体 与 军 事 行 动 的 互 动 还 表

 现 在 当 己方 出现 不 利 局 势 时 , 如 战 场 出现 胶 着 状 态 、 军 事 推 进 受 阻 、 伤 亡 和 俘 虏

 陆 续 出 现 , 美英 方 面 的 高 级 将 领 都 会 出现 在新

 闻 发 布 会 上 , 表 示 一 切 在 预 料 中 , 伤 亡 是 轻 微

 的 、 推 进 是 非 常 迅 速 的 , 从 而 充 分 利 用 媒 体 稳

 住 局 势 和 军 心 。

 媒体 是一把双 刃剑 战 争 开 始 后 , 联 军 方 面频 繁 举 行 新 闻 发 布 会 , 发 布 了非 常 多 的 假 消 息 , 如 伊 拉 克第 5 1 师 师 长 率 部 投 降 、 精 锐 部 队 哗 变 等 , 这 无 疑 是 将

 新 闻 战 列 入 心 理 战 的重 要 事 例 。

 这 是 此 次媒 体 报 道 的 特点 之 一 。

 另 一 个 特 点 是 将 作 战 部 队 向新 闻界 开 放 。

 这 产 生 了两 方 面 的结 果 。

 一 方 面 , 随 军 记 者 在 与军 人 的接 触 中 , 感 情 和 立 场 会 发 生 潜 移 默 化

 的 变 化 , 从 而 x, l ~ Ty 的 行 动 产 生 理 解 , 做 出有 利 于 军 方 的 报 道 。另 一 方 面 , 普 通 观 众 相 信 自 己掌 握 了 真 相 。其 实 我 们 忘 记 了 , 我 们 看 到 的 东西 是 被 选 择 过 的 。

 新 闻 媒 体 有 其 两 面性 , 任 ~- I - -具 的 完 全 掌 握 都 是 不 可 能 的 。

 在 利 用 它 的 同 时 , 也 可 能 被 它 所 伤 害 。

 因此 , 媒 体 是 一 把 双 刃 剑 。

 当 它 不 厌 其 烦 地 详 细 描 述 战 争 的 u, -J-候 , 一 方 面 是 在 推 动 战 争 , x, l -战 争 起 动 员 作 用 , 号 召 了 民众 ; 但 同 时 , 也 将 战 争 的 残 酷 和 无 情 展 现 在 公 众 面 前 , 从 而 起 到 了揭 露 战 争 、 遏 制 战 争

 的作 用 。任 何 一 方 在 利 用 媒 体 的时 候 , 都 对 其 两 面 性 无 可 选 择 。

 ▲

 7y x, - J-媒 体 工 ~

 · 世 器 知 识 , · 20~ . 8 1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篇八:公共外交媒体与战争

讲品牌国家

 品牌国家的兴起• Branding (构建品牌)– 赋予产品和服务能被识别的情感色彩• Brand states (品牌国家)– 重要的不再是地理和政治背景, 而是在日益全球化的消费者受众中引起的情感共鸣– Sovereign states(主权国家)

 :

 人口、 领土、 政府、 主权– 品牌国家:

 形象、 声誉• 品牌与国家的融合– Microsoft、 McDonald、 Nike、 Nokia、 Volvo、 Mercedes-Benz– 形象和声誉成为国家的战略资产• 竞争– 不仅相互间竞争, 还要与一些超级品牌(EU、 CNN、Microsoft、 罗马天主教会)

 竞争

 对欧洲政治图景的影响• 重风格, 不重内容• 国家品牌构建正在取代民族主义– 品牌国家运用其历史、 地理和族群特色构建自己的独特形象——温良的– 民族主义扎根于排他性的民族认同——敌对的• 品牌国家使民族沙文主义边缘化, 有利于促进欧洲和平

 欧洲国家的例子• 爱沙尼亚(Estonia)– 既不喜欢“后苏联国家” (post-Soviet state)

 的标签, 也不喜欢被称作“波罗的海” 国家– 自称“预备欧盟” (pre-EU)

 或“斯堪的纳维亚” 国家– 没有诺基亚、 沃尔沃, 宣称自己是“绿色国家”• 英国– 酷不列颠(Cool Britannia)• 英国的形象:

 全球媒体、 设计、 音乐、 电影和时尚产业的中心• 使英国显得时髦、 有魄力、 酷– Rule Britannia——Cool Britannia– 改变口号不仅仅是在词藻上粉饰门面, 而是意味着政治范式的转变:

 从地缘政治和权力的现代世界走向形象和影响力的后现代世界• 欧洲国家意识到相互间在领土、 基础设施、 受教育程度、 政治制度等差别已不大, 必须通过品牌战略来突出自身特点

 欧盟的例子• 欧盟的品牌战略– 文明和繁荣的灯塔– Logo:

 蓝色十二星旗– Euro:

 火车(Eurostar-train)

 、 比赛(Euro soccer championships、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 货币• 作为奢侈品牌的欧盟– 排他性的声望, 成员国身份象征着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加入欧盟的高代价:

 只有已经达到了 安全和富裕标准的国家才能加入欧盟, 享受其提供的安全和富裕– 抵押悖论(mortgage paradox)

 :

 欧盟不会让给贫穷和不稳定的国家加入– 没有了 苏联威胁, 安全和繁荣从生存手段变成了 奢侈品:

 买得起——满足感, 归属感, 安全感

 欧盟品牌的内涵• 为欧洲人寻找一个新的、 后现代的存在理由• 年轻一代– 不再相信欧洲一体化带来和平的神话, 法德战争或其他欧洲内部的战争都已显得荒唐可笑– 后物质主义的:

 重视宽容、 多样化、 自我表达• 欧盟价值– 性别平等, 废除死刑, 避免转基因生物进入市场– 政策风格:

 世界上唯一一个由法律、 文明和高水平的相互信任构成的密集网络减轻了 权力政治影响的国际政治空间• 价值高于利益– 欧盟不明确表述“欧洲利益” , 而是将外交政策建基于规范– 原则:

 和平、 民主、 法治– 理念:

 可持续发展、 社会市场经济– 规范:

 善治、 制度建设• 欧洲梦– 将国际政治国内化

 关于国家魅力的两种视角• 国家魅力可以转换成政治权力– 对一个国家及其国民的关注、 好感、 信赖有助于增强该国的政治影响力• 国家魅力不能直接转换成政治权力– 影响国外消费者、 投资者的认知, 从而增强该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国家品牌战略的本质• 改善对外信息传播——误解– 在国家logo、 媒体广告上大量投入不一定能获得所期待的效果• 评价低的原因不同, 重点措施就不同– 实际情况与认识之间存在差距——改善传播– 认识反映了 实际情况——改变政策、 行为

 Anholt-GfK Roper Nation Brands Index

 Anholt-GfK Roper Nation Brands IndexOverall Brand Ranking(Top 10 of 50 Nations)SM201020091United StatesUnited States2GermanyFrance3FranceGermany4United KingdomUnited Kingdom5JapanJapan6CanadaItaly7ItalyCanada8SwitzerlandSwitzerland9AustraliaAustralia1 0SwedenSpain, Sweden (tie)Source: 2010 and 2009 Anholt-GfK Roper Nation Brands IndexSM

 构建国家品牌的难点• 国家品牌相对稳定、 持久, 只能逐渐地变化– 最有效的途径:

 观光——直接体验• 国家品牌能诱使人们支持该国的外交政策吗?• 国家应该有统一的形象吗? 谁有权决定国家的形象呢?– 将特定的文化作为国家的代表, 就意味着排斥其他文化, 会引起政治上的问题

篇九:公共外交媒体与战争

学报(社会科学版)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2003 年第 3 期No.3   2003  [收稿日期]   2003[作者简介]   赵可金(1975 —  ) ,男 ,山东省人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文的一部分 ,感谢南京大学任东来教授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庄建中研究员 ,美国研究中心王义桅博士等学者的建议。  ①  Thomas L. Friedman ,“ Listening to the Future ?” (The New Y ork Times , May 5 , 2002. )弗里德曼把穆斯林世界敌视美国的态度升级归结为许多因素:美国的反恐战争、 沙龙反对阿拉法特的战争、 穆斯林世界现代化的失败、 穆斯林被谴责为 “ 9· 11”的罪魁祸首、 国会对以色列无可置疑的支持以及在西方媒体上对以色列的纵容等。1203本文是作者提交给 2002 年 11 月 1 日 — 3 日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举办的 “ 当代美国国会与两岸关系”全国研讨会的论· 美国研究·美国公共外交的兴起3赵可金(复旦大学   美国研究中心 ,上海   200433)  [摘   要]   “ 9· 11”事件发生之后 ,公共外交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越来越多的着眼于公共外交的学术著述和政策计划先后推出。其实 ,美国的公共外交并不是一个新事物 ,早在冷战期间就作为遏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考察公共外交概念、 特征以及外交价值的基础上 ,认为公共外交是21 世纪外交理念转型的一个趋向 ,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关键词]   “ 9· 11”事件   传统外交   公共外交   政府间外交[中图分类号]   D87.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0289(2003)030086007“ 9· 11”事件与美国公共外交的兴起“ 9· 11”恐怖事件发生之后 ,公共外交得到了美国的媒体、 国会和思想库等各方面的重新关注。对于 “ 9· 11”事件 ,美国上下都在苦苦思索 “ 世界为什么憎恨美国” ?人们很快把主要问题归 结 在 公 共 外 交 的 不 得 力上。问题 ,比如戴维· 霍夫曼(David Hoffman) 、 克里斯托弗·罗斯 (Christopher Ross) 、 爱德华· 考夫曼 (Edward Kauf2man)等人 ,在 “ 9· 11”事件之后 ,纷纷撰文指出现有的宣传体系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 “ 美国应该把战争的武器(weapons of war) 和大众传媒武器 (weapons of mass com2munication)结合起来 ,它必须在穆斯林世界支持本土的公开媒体、 民主和市民社会方面承担更重要的工作。

 ”[2 — p84]越来越多的美国学界知名人士、 政界要员以及社会大众都认识到公共外交的极端重要性。可以说 , “ 9· 11”恐怖事件给自负的美国人上了惨痛的一课 ,媒体、 国会、 思想库等机构自 2001 年 9 月 11 日以来 ,举办了大量的听证和调查活动 ,都很好地反思“ 为什么受伤害的是美国 ?” 、子报复的目标 ?”著名的民意测验机构盖洛普测验对美国的国家形象在世界上的众多国家进行了民意测验 ,结果发现有 53 %的调查者认为自己不喜欢美国 ,特别[1 — p1]一些严肃学者开始从理论上思考公共外交的“ 美国为什么成为恐怖分是在穆斯林世界 ,对美国的敌对、 反感甚至仇视正在升级①。美国人经过反思发现 ,憎恨美国的 “ 不仅仅是伊斯兰人和阿拉伯人 ,甚至包括欧洲、 拉美、 东亚以及自己的盟国” , “ 美国的自大、 自私、 伪善、 自我沉迷与轻蔑其他国家的形象深深种植在全世界人心里” , “ 美国的形象问题不仅是地区性的 ,也是全球性的。

 ”[3 — p77]于是 ,关于加强美国公共外交的呼声不绝于耳。在美国外交界颇有影响的对外关系委员会于 2001 年 11 月建立了一批独立任务小组 ,集结政府、 媒体、 公共关系以及回教与区域研究专家 ,共同研究美国面临的外交困境 ,得出的结论是 : “ 公共外交必须成为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中心要素。

 ”[4]美国政府也日益重视公共外交战略的统合工作。2001年秋 ,白宫成立了 “ 白宫联合信息中心” (WhiteHouse Coalition Information Center) ,后来又于 2002 年秋成立 “ 全球传播办公室” (Office of G lobal Communication) ,具体负责协调、 统合政府部门间以及政府与民间部门之间的公共外交议题 ,并提供政府对于外交政策与增进美国形象的建议。未来办公室的层级将参照 “ 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置 ,负责人也由总统特别任命。美国政府对于公共外交的重视 ,迅速反映在外交政策制定过程之中。在打击阿富汗问题上 ,美国除了迅速集结部队 ,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进行军事上的打68©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击之外 ,还开展了一系列公关攻势 ,例如布什访问美国清真寺 ,英国首相布莱尔、 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等要员 ,纷纷接受阿拉伯半岛电视台采访等 ,向广大的阿富汗民众和穆斯林世界解释美国打击塔利班政权的 “ 正义性” 。就美国的行为来看 ,主要进行了四个方面的努力 :第一 ,明确宣布这次打击不是针对伊斯兰世界 ,而是针对恐怖主义。在阿富汗战场上 ,美国飞机一边在扔下炸弹 ,另一边在抛下一袋袋面粉和无数五颜六色的宣传单。第二 ,美国公开表示同情阿富汗人民的苦难 ,支持阿富汗人民赢得自己的独立政权。尤其是美国第一夫人劳拉就阿富汗妇女的悲惨处境发表电视讲话 ,策划了为期 10 天、 规模可与新型汽车和香水促销广告相媲美的宣传攻势。美国国务院也发表了题为 《塔利班对阿富汗妇女发动的战争》 的报道 ,国务卿鲍威尔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分别在电视谈话节目中提及此事。其他美国政府高级官员也始终对此事加以渲染。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以塔利班对阿富汗妇女的歧视作为国防部一次新闻发布会的开场白。美国所有的主要电视新闻网以及美英两国的主要报纸均对阿富汗妇女问题做过至少一次报道。美国 《时代》 周刊以一位阿富汗妇女的照片和 “ 揭开面纱”这一标题作为其 12 月 3日一期杂志的封面。第三 ,在全世界展开对阿富汗战事集中宣传和报道 ,控制舆论主导权。从华盛顿一直延伸到伦敦、 喀布尔和伊斯兰堡。在这些地方 ,美国都有专人组织新闻发布会 ,管理合影拍照等活动 ,并对外国记者的战争报道加以策划、 引导 ,在 110 个国家组织了 “ 9· 11”事件 3个月纪念活动 ,塑造正义形象。第四 ,积极营造全世界性质的反恐联盟 ,并且是支持北方联盟开展打击塔利班政权的战斗 ,并不是直接采取行动。可见 ,美国政府已经开始注意运用软硬两手 ,一方面打击塔利班政权 ,另一方面却努力改善自己的形象 ,这在以前是不可思议的。种种迹象显示 ,公共外交已经成为美国 21 世纪外交战略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美国的外交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何谓公共外交 ?长期以来 ,我们讨论外交的时候 ,往往把重点集中在外交政策及其制定过程的研究上 ,即把外交政策(for2eign policy)同外交行为 (diplomacy) 划上等号。实际上 ,外交政策和外交行为是有很大差别的 :前者表明一个国家对处理外交事务的立场、 原则、 观点和态度 ,是一种比较刚性的正式原则 ;后者则表示贯彻外交政策的具体形式、 渠道和方法 ,是一种具有弹性的具体操作方式。前者是后者的指导方针 ,后者是前者的实现工具 ,两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但是 ,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因为如果把外交政策等同外交行为 ,那么原本以讨价还价(bargaining) 和相互妥协(negotiation) 为主要特征的外交行为 ,就会失去其应有的灵活性 ,成为强硬的原则性表态或者宣布 “ 外交抗议” 、交辞令。公共外交和政府间外交、 首脑外交、 多边外交一样 ,都是外交行为方式的一种。其实 ,公共外交古已有之 ,只不过不像近代那样大规模地使用。在中国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就有所谓制造舆论 ,蛊惑人心等 ,已经成为诸侯国之间处理邦交关系的一个重要工具。如所谓三十六计中的反间计 ,其根本原理就是通过制造舆论 ,制造对方国家内部的矛盾 ,离间政府部门官员之间的关系 ,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局面 ,已经具备了公共外交的萌芽。虽然公共外交很早就存在 ,但严格来说 ,公共外交真正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是美国学者和外交官使用的说法 ,在英国称为文化外交 (culture diplomacy) ,主要用来指一国政府所从事的对外文化关系。美国国会图书馆为国会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就美国国际文化项目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 , “ 公共外交”是 1965 年塔夫特大学(Tufts University) 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院长埃德蒙· 格里恩(Edmund Gullion) 首次使用 ,后来在其教科书中将公共外交界定为 : “ 超越传统外交范围以外国际关系的一个层面 ,它包括一个政府在其他国家境内培植舆论、 该国国内的利益团体与另一国内的利益团体在政府体制以外的相互影响、 以通讯报道为职业的人如外交官和记者之间的沟通联系、 通过这种过程对政策制定以及涉外事务处理造成影响。

 ”[6 — p26]在当时 ,公共外交主要指美国新闻署所从事的非传统性的外交活动 :信息活动(包括国际广播) 、 教育文化交流活动(比如富布赖特项目、 公民交流项目等) ,还没有被纳入美国外交战略的轨道。根据 1997 年美国政府将美国新闻署并入国务院时的政策设计团体的界定 ,公共外交是通过理解、 增进和影响外国公众的方式来促进美国国家利益的实现。该界定相对比较宽泛 ,带有明确的外交战略和对外政策的目的 ,被看作是外交政策框架的组成部分 ,但是对于公共外交和政府间外交没有区分 ,将公共外交和政府间外交政策捆在一起 ,不利于公共外交影响力的发挥。美国学界对公共外交也有不少论述 ,其中以汉斯·N· 塔克(Hans N. Tuch) 的观点最为典型。他认为公共外交是为了更好地推行美国外交政策 ,减少美国同其他国家的误解和猜疑 ,由官方政府开展的塑造海外交流环境的努力。少国家间的误解和猜疑 ,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从根本上也是从属于美国外交战略的总体需要。从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 ,美国人在谈论公共外交的时候 ,都是把服务外交政策和推动国家利益作为公共外交的根本价值坐标。表面上看 ,公共外交不过是一国政府为自己的国家进行 “ 政治化妆” ,或者说对一国政府政策的掩饰和粉饰。这种看法导致的结果往往是把公共外交置于一种无足轻重的外交附属地位 ,因“ 表示遗憾”之类的外[5 — p22]根据[7][8]在塔克看来 ,公共外交的重点在于减78©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为公共外交看上去无助于国家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利益的扩张。实际上 ,这种看法是受到了传统现实主义实力外交理论的局限 ,没有看到公共外交具有的内在社会价值和文明意义。公共外交绝非一个国家的政府为了促进国家利益而采取的权宜之计 ,而是有着更加深厚理论基础和价值内涵。美国前国际交流署署长约翰·莱因哈特 (John Reinhardt) 在谈到公共外交时认为 ,美国公共外交是“ 美国政府进入国际思想市场的活动。

 ”[9 — p2]从更广泛的意义言之 ,公共外交所反映出来的是一国政府着眼于沟通不同思想文化 ,促进彼此的理解和交流的外交努力 ;或者说从根本上昭示了一国政府增进不同文化实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认知的社会责任 ,是一种开展国家行销 ,塑造一个良好国家形象的战略策划。公共外交具有三大本质特征。一是行为对象是另一国的公众。公共外交的对象应当针对外国的公众舆论 ,通过影响外国的公众舆论 ,进而影响外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二是行为主体是一国政府。如果仅仅是民间的交流和社团之间的交往 ,不能看作是公共外交的内容。比如企业之间的贸易联系 ,大学之间的友好往来 ,社会公众的旅游活动以及社会组织之间的联谊活动等等 ,都只能是民间交流 ,不能算作是公共外交。也就是说 ,只有当一国政府出面组织或者幕后支持 ,按照政府的意志 ,向外国公众舆论和非政府组织提供消息 ,组织交流 ,间接影响外国政府外交政策制定的活动 ,才能算是公共外交。三是行为方式的间接性。开展公共外交 ,不能是政府和政府之间的直接交往 ,而是通过非政府组织和公众舆论间接进行。当然 ,信息的提供者可以是政府机构 ,也可以是民间组织 ,具体如何公布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但是作用的着力点一定是外国的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舆论 ,通过他们影响他国政府的政策 ,进而实现自己的目的。公共外交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改变另一国政治生态的做法 ,通过塑造有利于自己的政治生态 ,促进有利于自己的政策产出。公共外交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公开外交 ,公共外交是相对于传统的政府间外交而言的 ,公开外交是相对于秘密外交而言的。公开外交仅仅涉及政府在开展外交的时候要公开有关的外交政策 ,让公众了解外交内幕的一面 ,但更主要的在于公开政府外交行为 ,接受公共的监督。公共外交则不然 ,其主要意图是通过对其他国家的公众、 舆论以及非政府组织开展解释和说服的工作 ,通过社会的力量推动政府采取有利于开展公共外交的政策。从外交对象上来讲 ,公共外交的对象是外国公众 ,公开外交的对象是外国政府和本国民众。当然 ,两者并非截然不同 ,而是彼此有着十分...

推荐访问:公共外交媒体与战争 外交 战争 媒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