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下审计风险防范(精选文档)

发布时间:2022-10-25 15:3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下审计风险防范(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下审计风险防范(精选文档)

 

 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下审计风险的防范

 [摘要] 本文从建立和完善审计项目 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提出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下防范审计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 审计结果; 公告制度; 审计风险; 防范

  一、 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放大了 审计风险

  实行审计结果公示制度, 审计工作被置于公众监督之下, 增加了 审计风险。

 (一)

 审计环境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1. 体制风险。

 目前, 我国现行的行政型国家审计有较浓厚的政府内部监督色彩, 独立性不强。

 国家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 根据国家赋予的权限, 对政府(包括下级政府)

 及其所属的各部门、 各单位的财政预算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 直接对政府负责。

 政府的某些行政活动有悖于法律, 或存在短期行为, 会影响审计机关的独立性。

 而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往往注重和留意行政管理权, 审计情况上报难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2. 法律法规不完善。

 随着改革的深入, 各种新情况、 新问题不断涌现, 但现有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不规范, 不能适应变化了 的情况, 造成审计过程中遇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缺乏法律依据。

 这样, 从审计工作的实施到结论的做出, 就必然存在审计风险。

 审计机关要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进行处理处罚, 如果定性错误, 或者处理不当, 不仅会影响审计机关形象,还会引发行政复议和诉讼。

 3. 经济活动复杂。

 审计的发展变化受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经济环境的深刻影响, 经济环境对审计作用的发挥起着决定性作用。

 随着审计业务领域的进一步拓宽和审计对象经济活动的复杂化, 有的经济活动难以用法律界定, 对此类经济活动往往双方意见不一致, 审计定性界限难以把握, 审计风险也随之而来。

 这些都将对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产生重大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审计风险。

 (二)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自身存在的审计风险

  1. 我国现行审计方法模式滞后, 大部分仍停留在以传统账目为基础的审计水平上, 目前主要是运用判断抽样审计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物、 往来款项等进行审计, 而审计风险控制因素考虑较少, 审计风险较高。

 现代审计中抽样技术的广泛使用, 无论是判断抽样, 还是统计抽样, 都因样本不够大而存在一定的误差, 极易遗漏重要事项形成审计风险。

 2. 审计工作不规范与审计权力实施不当。

 长期的审计实践, 从审计通知书的发出, 到审计报告的提出乃至报告后的监督, 从审计程序、 形式、甚至文字的表达上都形成了一定的规范, 这种规范是审计工作日趋成熟的体现, 也是审计活动日趋科学、 严谨的体现。

 但是在实践工作中, 许多审计机关在实际操作中为降低成本, 随意放弃必要的审计程序, 审计方法选用不科学, 工作无序, 这也是产生审计风险的一个方面; 同时, 我国审计机关依法审计, 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但若权力实施不当, 就会使被审计单位蒙受损失, 审计机关将遭受行政诉讼。

 3. 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 而审计人员又不能有所察觉所带来的审计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真实性审计等审计项目要

 求得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是不可能的。

 在现代审计中, 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查和评价时, 很可能出现判断错误, 造成审计风险。

 二、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下审计风险的防范

  (一)

 建立和完善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防范审计风险, 为逐步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奠定基础。

 审计风险客观存在于审计过程的方方面面, 而控制审计风险的对策就是要对审计的全过程, 从计划到实施,直至最终出具审计意见、 签发审计决定书等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为确保各项审计工作和审计项目的质量符合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 审计机关应当制定和运用审计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

 审计机关应运用审计日记的形式将质量控制的触角延伸到审计组乃至每个审计人员, 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根据每个审计业务环节的质量控制点和目标责任, 制定出严格的考核控制措施, 努力做到岗位明确、 职责清楚, 操作有序, 行为规范,从而有效减少审计风险。

 (二)

 审计人员要提高风险意识。

 审计人员是审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和操作者, 自始至终都主导着整个审计过程, 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审计风险的高低, 这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

 因此必须加强审计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 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能力, 建立一支能适应现代审计需求的干部队伍。

 要从思想上、 观念上深入理解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下的审计风险, 重视审计风险, 调动起防范审计风险的主动性和群体积极性, 并在执行审计业务的过程中, 寻求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控制审计风险, 减少或避免审计公告后产生的审计风险。

 (三)

 全面实现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审计环境,以利于防范审计风险。

 审计环境对审计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是深远和持久的。

 从目前情况看, 虽然审计署高度重视, 并有学者建议改变审计行政模式为审计立法模式, 把从当前的国务院、 地方政府管审计系统改为隶属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以便直接监督政府机关和官员, 以充分体现审计监督的综合性、 独立性、 高层次性。

 但无论是行政型还是立法型审计模式,加强立法和法律监督工作都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应加强对社会公众的思想道德建设, 更新人们的政治、 经济、 法律、 文化、 道德观念, 优化审计环境。

 审计公告制度只有在良好的审计环境中实施, 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四)

 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下的审计评价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在审计过程中, 应加强审计风险的预测、 控制和分析, 科学评估审计风险,确定审计重点的重要技术方法。

 审计评价要实事求是, 客观公正, 如果不切实际加以评价, 就会带来审计评价风险。

 由于现代审计内容的不断扩展,审计评价无统一标准和模式, 审计人员很难对被审计单位情况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价和反映。

 因此对现阶段经济生活中反映出来的新事物、 新问题,法律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审计评价更要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审计人员应强化审计风险意识, 并不断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审计方法, 以制度的刚性约束审计风险, 在审计成本和审计资源允许的情况下, 尽可能挖掘审计的广度和深度, 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实行审计公告制度后所产生的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 王煦法。

 浅谈针对审计风险的若干新思想和新方法[J]. 中国审计, 2004, (17)。

 [2]吴家宽。

 规避审计风险“六法” [J]. 中国审计, 2004, (21)。

 [3] 刘桂琴。

 浅谈如何规避国家审 计风险[J]. 审 计理论与实践,2003, (5)。

 [4]章轲。

 以制度的刚性约束审计风险[J]. 中国审计, 2004(5)

推荐访问: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下审计风险防范 审计 风险防范 实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