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供大家参考。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讲座)
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工业化、 现代化、 社会化、 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 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时间越来越宝贵, 人越来越为效益所趋使; 自主的、 创造性的劳动和高级的智力劳动越来越多; 人们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拓展, 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 处理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为每个人所不可避免; 各种各样的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巨大, 人与人之间的收入、 社会地位等差异越来越显著。
在现实生活中, 所谓的正常人有许多人整天愁眉苦脸、 心烦意乱、 以安眠药渡日, 长期在苦闷绝望中挣扎、 煎熬, 甚至走向自杀的绝路; 有许多人终日以酒为伴、 沾酒就醉, 打人骂人; 有许多人与人敌对、 冲突、 诉讼、 犯罪; 有许多人常常感冒, 患高血压、 关节炎等非器质性疾病, 甚至身患绝症、 早亡; 有许多人无能、 失意、 潦倒、 贫穷; 有许多人学生学习不好; 有许多人苦恼于性问题; 有许多人不能和人正常的交往融洽相处, 整日疑神疑鬼; 许多家庭因成员的精神病而搞的苦恼万分; 许多夫妻不和、 争吵、 打闹、 离婚„„。
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和扑朔迷离的大环境里, 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
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越来越关注自己及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亲友的心理健康状态。
那么, 什么是健康, 标准如何? 如何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 心理健康涵义
(一)
健康
每个人都渴望健康, 但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局限于没有疾病就是健康, 这种观念被称为健康的疾病观。
人类对疾病的认识要比对健康的认识早很多。
随着现代医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绝大多数人越来越意识到, 心理的、 社会的和文化的因素同生物生理的因素一样,与人的健康、 疾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对健康的定义越来越准确、 科学。
我国的《辞海》 (1979 年版)
把健康定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 功能正常, 体格健壮, 精力充沛并具备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
该定义是从生物学的 1 角度出发, 强调人生理身体的健康。
1946 年, 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卫生组织宣言》 中开宗明义: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 而且是一种个体在生理上、 心理上、 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
” 这一定义是目前最常见、 最具有权威性的定义。
(二)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标志着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发展水平, 即在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时, 能持久地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
但什么是心理健康, 目前仍有争议。
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内外协调的良好心理功能状态。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讲, 心理健康是指
一种高效而满意的、 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 协调一致, 即认识、 情感、 意志、 行为、 人格完整和协调, 能适应社会, 与社会保持同步。
良好心理功能状态, 并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 是个体心理在自身和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心理功能状态, 而不是绝对完美的心理功能状态。
它有两层含义:一是个体的心理与大多数人相比, 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 二是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是心理功能状态这一序列的两级, 是一种相对关系, 不是非此即彼。
二、 心理健康的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
“健康是一种身体上、 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
” 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 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
它包涵了 三个基本要素:
⑴躯体健康; ⑵心理健康; ⑶具有社会适应能力。
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标准, 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 两者密切相关, 缺一不可, 无法分割。
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可不少人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
实际上, 这是不正确的。
在现实生活中,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 互相作用的, 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
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 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 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 使人的抵抗力降低, 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 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 就会整天郁郁寡欢, 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
2
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 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 开阔自己的心胸, 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
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 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 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 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全球每年自杀未遂的达 1000 万人以上; 造成功能残缺最大的前10 位疾病中有五个属于精神障碍; 1、 自杀是中国第五大死因, 中国平均自杀率为 23/ 10万, 每年自杀死亡人数近 30 万人。
这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四分之一人口数。
除了自杀成功者, 每年还有约 250 万的自杀未遂者。
有研究者据此分析, 实际自杀数往往比公布的自杀数高 3~5 倍, 由此推算, 中国自杀人数可能达每年 60 万人以上。
国际平均自杀率仅为 10 万分之 10, 中国自杀率是国际平均数的 2. 3 倍。
每天约有 685 名中国人自杀。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1/5, 自杀人数占世界自杀人数的 1/4。
平均每两分钟就有 1 人死于自杀, 并有 8 人自杀未遂。
自杀者平均年龄 32 岁。
2、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一个报导女性自杀率比男性自杀率高的国家, 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出 25%; 全球每 100 个自杀死亡的女性当中, 有 55. 8 人是中国人。
二是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 3 倍。
3、 自杀是中国十五至三十四岁人群第一位重要的死亡原因。
在中国, 目前保守估计, 大概有有 1. 9 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据调查,
13 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患者达 1600 多万, 1. 5 亿青少年人群
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青少年就有 3000 万。
心理专家提醒您:
当您遇到生活中的困扰,准备选择一位心理咨询师走入咨询室时, 应选择具有心理学、 医学或教育学等相关教育背景、 接受过专业训练, 有长期丰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经验, 阅历比较丰富, 得到专业心理治疗协会或社会认可的心理咨询师。
三、 心理健康的标准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
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
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
人们掌握了 人的健康标准, 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 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
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 就有针对性地加强 3 心理锻炼, 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
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 就要及时地求医, 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一般而言我们可参照上述标准检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健康则要求助于临床心理学家的测查与诊断, 不能随意给自己和他人胡乱下结论。
(一)
智力正常
智力是人的观察力、 记忆力、 想象力、 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
智力正常是人们生活、 学习、 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一般来讲, 智商在 130 分以上为超常。
90 分以上为正常, 70—89 分为亚正常, 70 分以下为智力落后。
但是 IQ 不能说明一个人的成就, IQ 高也不能保证心理健康。
因此, IQ 高的人不要幸灾乐祸。
智力落后的人较难适应社会生活, 很难完成学习或工作任务。
衡量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 可以到专门机构测量, 也可以通过和同龄人的智力水平相比较, 及早发现, 及早应对。
(二)
情绪适中
七情, 就是指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七种情绪活动, 中医认为它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生理反应, 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直接致人于病的。
但是, 倘若情绪活动剧烈、 过度, 超越人体能够承受的限度, 并持久不得平静, 那就必然影响脏腑气血功能, 导致全身气血紊乱。
如《素问. 举痛论》 说:
“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
又如“怒伤肝、 喜伤心、 思伤脾、 忧伤肺、 恐伤肾” 等, 都说明了七情的过度偏激对人体的气血、 脏腑均有一定的损害。
心境良好心理健康的人能协调与控制情绪, 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喜不狂,忧不绝, 胜不骄, 败不馁; 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 也不退缩畏惧; 对于得不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 在社会允许范围内满足自己的需要; 对自己现有的一切心怀感激; 愉快、乐观、 开朗、 满意等积极情绪占优势, 当然, 心理健康的人也会有悲、 忧、 愁、 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 但持续时间不会太长。
情绪稳定、 适中, 他们能控制、 调节、 转移消极情绪, 有较强的调适能力, 善于避免消极情绪对自身的伤害。
(三)
意志健全 4
是指人自觉地确定活动目标, 支配自己行动, 克服重重困难, 以实现预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志是成功做任何事情的阶梯, 如果做事过于优柔寡断、 徘徊不前、 思前想后, 或不计后果、 草率等都是意志不健康的表现。
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有一定的自觉性, 独立性和自制力, 既不刚愎自用, 也不盲从寡断; 经得起挫折与磨难的考验。
(四)
人格统一完善
人格结构包括:
气质、 性格、 能力、 兴趣、 动机、 理想、 信念、 人生观等, 心理健康的人在以上这些方面能够得到平衡的发展。
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 乐观的人生态度, 幽默感, 有创造力。
如果失去这种协调统一, 必然会出现异常心理, 如果一个人对令人愉快的事作出冷漠的反应, 而对使人痛苦的事却作出欢迎的反应, 就是心理异常的表现。
(五)
自我意识正常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了解自我, 对自己的能力、 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 客观的评价与要求, 有自知之明; 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的期望和要求; 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短、 中、 长期计划; 同时, 也会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
但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 也能安然处之, 在集体中自信、 自尊、 自重, 少有自卑之心, 能够悦纳自我, 但也不傲视他人, 即不自大。
梵高是世界级的画家, 是当今公认出类拔萃的绘画天才, 他的一幅画现在可以卖到几千万美元。
然而, 因为他的画当时未能获得恰当的评价、 因为失恋, 梵高就认为前途暗淡无光, 陷入悲观绝望之中, 后来发展成精神错乱, 吞食颜料、 煤油, 割自己的耳朵, 直到对自己开了一枪。
当时, 他才 37 岁, 一个才华横溢的生命就这样陨落了。
周瑜, 东汉末年东吴著名将领。
出生于公元 175 年, 妻小乔(东吴两大美女之一)
, 有两子一女。
周瑜美姿容, 精音律, 多谋善断, 精于军略, 为人性度恢廓, 雅量高致。
23 岁袁术欲以周瑜为将, 24 岁孙策亲自迎接周瑜, 授周瑜建威中郎将。
35 岁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 公元 208 年 33 岁时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军。
后图进中原, 不幸于建安十五年(公元 210 年)
十二月病故于巴丘(今湖南省岳阳市)
, 英年早逝, 年仅三十六岁。
55 请填写 3 件不同年代你引以为自豪、 引以为荣的事件
(这是在不同年龄年龄段对你来说自豪的事, 不一定很大。
“自豪” 肯定是让你高兴、 让你满足的事例如:
我 7 岁时身高才 1 米 1, 但竟能在深水池连续游 200 米, 成为全班游泳最好的人。
)
年代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事 件 自豪感
天生我才(自己整理, 再讲给别人听)
5 1. 我最欣赏自己的外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 头发、 高度、 牙齿、 等等)
5 2. 我最欣赏自己对朋友的态度是 ____________
5 3. 我最欣赏自己对学习的态度是 ____________
5 4. 我最欣赏的一次学业成绩是____________
5 5. 我最欣赏的一次工作成就是 ____________
5 6. 我最欣赏自己的性格是 ____________
5 7. 我最欣赏自己对家人的态度是____________
5 8. 我最欣赏自己做事的态度是____________
5 9. 我最欣赏自己的一次成功是____________
这个活动从不同角度对自己作一个回顾整理, 生理、 心理、 社会的自我。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欣赏的封存了很久的自信、 自豪。
再次打开, 一路走来成为我们个性的一部分, 成为人生的铺垫, 通过这个活动有助于“强化自己、 发现自己” , 对自己了解更全面、 对别人了解更真实, 可以看到人性中许多真善美的东西, 能够欣赏别人长处, 本身也是自信的表现。
(六)
人际关系和谐
人生的美好在于人情的美好, 人情的美好在于人际关系的美好。
(长吉、 贵阳)
人际关系既治病也致病, 所以,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身心健康之必须。
待人真诚, 尊重宽容, 坦诚相处, 能沟通, 乐于和善于与人交往, 能和大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重视友谊也不拒绝别人的关心与帮助。
与人相处时积极态度(如热情、 坦诚、 尊重、 信任、 宽容、 融洽)
多于消极态度(如忌妒、 冷漠、 怀疑、 小性、 计较)
; 在新环境中能很快地适应, 与他人打成一片。
处理人际关系关键在于自我管理与移情。
(七)
社会适应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 应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 认识社会, 了解社会, 是自己的 6 思想、 信念、 目标和行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协调一致。
勇于改变, 灵活有弹性, 合理评估现实, 客观面对现实。
...
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
- 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的影响因素与调适策略①——基于“双减”背景2023-09-26
- 星语心愿【精选推荐】2022-09-11
- 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申报材料(精选文档)2022-10-15
- 2023年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精选文档)2022-11-26
- 心理健康月主题活动总结3篇(2022年)2022-12-07
- 心理委员培训心得2022-08-21
- 高校心理委员角色定位及有效管理(2022年)2022-08-21
-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现状与培养对策研究——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范文推荐)2022-08-21
- 星语心愿【精选推荐】2022-09-11
- 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申报材料(精选文档)202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