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会计学总结(2022年)

发布时间:2022-10-19 10:40:1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计学总结(2022年),供大家参考。

会计学总结(2022年)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会计的意义

  一、 会计的定义: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核算和监督企业、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同时, 它又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可从四个方面理解:

 ① 会计属于管理的范畴;

  ② 其对象是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

  ③ 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④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而不是惟一的计量单位)

  二、 会计的基本职能:

 核算和监督

  1、 会计核算:

 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通过确认、 计量、 记录和报告等环节, 反映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 向有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核算的基本特点:

 ①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

  ② 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 连续性和系统性

  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

 确认、 计量、 记录、 报告

  会计核算的 7 种方法:

 ①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②复式记账;③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④登记账簿;⑤成本计算;⑥财产清查;⑦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的基本运作程序:

 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和审核凭证, 按照确定的会计科目设置账户, 运用复式记账的方法登记账簿,按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 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财产清查, 根据账簿资料编制财务报表。

 2、 会计监督:

 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 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 合理性进行审查。

 会计监督的三个特点:

 ① 主要通过价值指标进行;

  ② 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包括事前监督、 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③ 监督依据包括合法性和合理性两个方面。

 3、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

 核算是监督的前提, 监督是核算的保证。

 (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的前提是正确地进行会计核算, 相关而可靠的会计资料是会计监督的依据;同时, 也只有搞好会计监督, 保证经济业务按规定进行、 达到预期的目的, 才能真正发挥会计参与管理的作用。

 )

  4、 财务报告目标(也称会计目标):

 总 目 标:

 提高经济效益

  基本目标:

 向有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

  根据 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 ,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

 企业管理者, 投资者, 债权人, 社会公众, 政府及有关部门等(选择) 第二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

  第一节 会计科目

  1、 含义:

 是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

 2、 分类:

 ①按提供核算指标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 分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 一般由财政部统一制定;明细分类科目又称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除会计准则规定设置的以外, 可以根据本单位经济管理的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设置。

 ②按所反映经济内容的性质即按其反映的会计对象要素不同, 分为资产类科目、 负债类科目、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

 3、 设置原则:

 ①合法性原则;②相关性原则;③实用性原则。

 判断:

 企业在不影响质量和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前提下, 可合并会计科目或自行设置一些会计科目。

 第三章 复式记账

  第一节 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1、 单式记账法的概念:

 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 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2、 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 以相等的金额, 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3、 复式记账法的特点:

 ①可以全面、 清晰地反映出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②可以对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 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4、 1993 年 7 月 1 日起, 我国所有企业统一采用借贷记账法。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1、 借贷记账法下的“借”和“贷”不代表任何经济意义, 只是单纯的记账符号。

 2、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3、 试算平衡:

 是根据会计基本等式的恒等关系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

 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

 判断:

 一般而言, 如果所有账户在一定期间内借、 贷方发生额合计不平衡, 借、 贷方余额合计不平衡, 则可以肯定本期内记账和结账有错误;而如果两者都平衡, 则说明记账和结账可能正确, 但不能就此断定记账肯定没有错误(比如记账时重记或漏记整笔经济业务、 对相互对应的账户都以大于或小于正确金额的数字进行记账、 对应账户的同方向串户等)。

 选择:

 在日常会计核算中, 通常是在月末进行试算平衡。

 第四章 会计凭证

  第一节 会计凭证的含义、 意义和种类

  1、 概念:

 简称凭证, 是记录经济业务、 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 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2、 作用:

 ①记录经济业务, 提供记账依据;②明确经济责任, 强化内部控制;③监督经济活动, 控制经济运行。

 3、 种类:

 按编制程序和用途不同, 分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第二节 会计账簿的含义和种类

  1、 会计账簿的含义:

 简称账簿, 是指由一定格式账页组成的, 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 全面、 系统、 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2、 设置和登记账簿的意义:

 ①提供系统、 完整的会计核算资料;②有效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③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④进行会计分析的重要依据。

 设置和登记账簿是编制会计报表的重要基础, 是连接会计凭证与会计报表的中间环节。

 3、 账簿和账户的关系:

 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账簿是外在形式, 账户是内在真实内容。

 账户存在于账簿之中, 账簿中的每一账页就是账户的存在形式和载体, 没有账簿, 账户不能独立存在;账簿序时、 分类地记载经济业务, 是在账户中完成的。

 4、 会计账簿的分类:

 ①按用途不同, 分为序时账簿、 分类账簿、 备查账簿

  ②按账页格式, 分为两栏式账簿、 三栏式账簿、 多栏式账簿(收入、 费用明细账一般采用多栏式账簿)、 数量金额式账簿(原材料、库存商品、 产成品等明细账一般采用此账簿)

  ③按外型特征, 分为订本式账簿(总分类账、 现金日记账、 银行存款日记账)、 活页式账簿、 卡片式账簿(固定资产明细账)

  第三节 会计账簿的内容、 启用与登记规则

  1、 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

 封面、 扉页、 账页。

 (选择)

  2、 会计账簿的启用:

 启用会计账簿时, 应当在账簿封面上写明单位名称和账簿名称, 并在账簿扉页上附启用表。

 年度开始启用新账簿时, 应将上年的年末余额计入新账的第一行, 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或“年初余额”。

 3、 会计账簿的记账规则:

 判断:

 账簿中书写的文字和数字上面要留有适当空格, 不要写满格, 一般应占格距的 1/2。

 简答:

 下列情况下可用红色墨水记账来源:

 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 Examda。

 com)

  ① 根据红字冲账的记账凭证, 冲销错误记录;

  ② 在不设借贷等栏的多栏式账页中, 登记减少数;

  ③ 在三栏式账户的余额栏前, 如未印明余额方向的, 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

  ④ 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的规定可以用红字登记的其他会计记录。

 第五章 账务处理程序

  第一节 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种类

  1、

 概念:

 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会计核算程序, 是指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 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

 (了解)

  2、

 意义:

 科学、 合理的账务处理程序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形成、 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 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

 (了解)

  3、

 设置时需遵循的原则:

 (了解)

  ① 要与单位的业务性质、 规模大小、 繁简程度、 经营管理的要求和特点等相适应;

  ② 要能正确、 及时、 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会计核算资料。

 ③ 力求简化核算手续。

  4、

 种类: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程序,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这三种的主要区别在于登记总分类账的程序和方法不同。

 第六章 财产清查

  第一节 财产清查的意义、 种类和一般程序

  1、

 概念:

 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 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 确定其实存数, 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方法。

  2、

 意义:

 ① 有利于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可靠;

  ② 有利于挖掘财产物资的潜力;

  ③ 有利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① 有利于维护财经纪律和结算制度。

 3、

 种类:

 (选择、 判断)

  按范围不同, 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全面清查的清查对象包括:

 货币资金、 财产物资、 债权债务等。

 全面清查的适用范围:

 ①年终决算前;②单位撤销、 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前, 中外合资、 国内联营前以及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前;③开展全面清产核资、 资产评估等活动, 为摸清家底、 准确核定资产;④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前。

 局部清查的清查对象包括: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库存商品、 原材料、 包装物等;债权债务。

 按清查时间不同, 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定期清查可以是全面清查, 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不定期清查一般适用于以下情况:

 ①更换财产物资、 库存现金保管人员;②发生自然灾害或意外损失;③有关财政、 审计、 银行等部门检查;④临时性清产核资。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基本方法

  1、

 清查库存现金后, 应根据库存现金盘点结果, 编制“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并由盘点人员和出纳签章。

 此表兼有“盘存单”和“实存账存对比表”作用, 是反映库存现金的实有数和调整账簿记录的原始凭证。

 2、

 未达账项:

 指在企业和银行之间, 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差, 而造成的一方已经入账、 而另一方因未收到结算凭证, 尚未入账的款项。

 (简答)

  3、

 未达账项有以下四种情况:

 ①企业已收入账, 银行尚未收款入账。

 ②企业已付入账, 银行尚未付款入账;③银行已收入账, 企业尚未收款入账;④银行已付入账, 企业尚未付款入账。

 (了解)

  4、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起对账作用, 不能作为调节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的凭证。

 5、

 实物资产的清查方法:

 实地盘点法;技术推算法(估堆法)

  6、

 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

 一般采用发函询证的方法 账外固定资产的稽查案例与分析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生产资料, 包括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房屋、 建筑物、 机器、 机械、 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 经营相关的设备、 器具、 工具等。

 在对企业稽查过程中, 发现资产账实不符,常常存在账外固定资产的现象。

 笔者通过以下固定资产稽查案例, 介绍账外资产的稽查方法。

  一、 案例简介

 案例一:

 A 企业是一家商品流通企业, 经济效益较好, 财务核算比较规范, 税费缴纳正常。

 稽查进点后, 该单位的负责人说:

 “我们的企业管理严格, 核算制度健全, 遵纪守法, 应当没有违纪违法的问题。

 ” 稽查过程中, 稽查人员在账面上确实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但发现了一个现象, 该单位的运输工具较多, 车辆型号各异, 而且流动性较大, 其中有一种小型面包车有好几辆, 总是上班前开出,下班后归来。

 稽查小组分析后认为很可能是账外资产, 于是决定展开内查外调。

 稽查人员得知该车是企业所销售产品的生产厂家奖励的, 专供市内销售网点送货和收款之用, 的确是账外资产。

  案例二:

 B 企业属金融保险企业, 稽查人员根据经验, 其单位工作性质决定其拥有较多的交通工具, 很可能存在账外资产。

 由于该单位办公区与生活区分开且相距较远, 虽有临街的固定办公场地,但不适合停放车辆, 因此一时难以进行资产盘点。

 稽查人员通过审核账表, 发现该单位的经营费用比上年同期增长幅度较大, 特别是维修费用。

 稽查人员决定从维修费用入手, 寻找突破口。

 稽查人员审查每笔维修费用和凭证后附的维修明细, 并将附件上的车辆型号、 车牌号码、 维修时间与金额记录在案, 然后要求被稽查单位出示车辆台账, 发现有三台车辆未登记台账。

 该单位的财务负责人辩称是下属县支公司的车辆, 稽查人员当即指出县支公司车辆的维修费在市公司入账不合常理, 并要求将县支公司的车牌调来核对。

 最后这位财务负责人道出真情, 原来该单位用历年账外资金购置了几辆车, 现已处理变卖, 其收入又放入了 “小金库” 。

  案例三:

 C 企业为工业企业, 曾经效益很好, 资金充裕, 很多单位向其借款, 该企业借出了很多资金。

 这几年经济效益迅速滑坡, 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但有几百万元借款无法收回, 成了 企业议论较多的问题, 于是企业通过法律手段加大了清收力度, 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稽查时, 稽查人员发现该企业1995年借给某公司下属房地产公司资金250万元, 至稽查日 时, 由该公司代其下属房地产公司归还了207. 5万元, 余款42. 5万元挂在账上一直未收回。

 稽查人员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核查, 在该公司的配合下, 稽查人员取得协议复印件后真相大白, 原来该公司承诺, 以货币资金归还207. 5万元后, 又以一台皇冠小轿车作价42. 5万元抵偿借款。

 企业收到车后没有入账, 而是放在基建办使用, 形成账外资产。

  二、 案例点评

 企业固定资产的稽查方法很多, 一般采用账账核对、 账卡核对、 账实核对的盘点法。

 但由于稽查对象的不同、 或受稽查条件的影响, 有时盘点不一定有效。

 那么需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或是多种方法结合使用。

 总之, 企业账外固定资产的稽查要把握以下要...

推荐访问:会计学总结 会计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