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流于形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少流于形式,供大家参考。
少流于形式, 多 讲求实效 胡凤超
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单位的办公室门口, 挂着一串串的牌子, 办公室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本本框框。
人们一看就知道是为应付各种检查而准备的。
对这种仅仅流行于形式, 不讲求实效的作风, 老百姓早就心恶痛绝, 祈盼改革了。
当今我们穆斯林的日常生活中, 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形式主义。
不是吗?我们做父母的对儿女们的责任之一便是给新生婴儿起经名、 起美名。
虔诚的父母们将阿衡请到家中给婴儿起了 一个美好的回回名。
然而, 这个名却是只起不用的。
难道能够标志穆斯林人民的的回回名不美吗? 为什么只起不用呢? !
只起不用便是流于形式。
我们穆斯林在聚礼和会礼中, 都在虔诚敬意地聆听“呼图白 ” 。
伊斯兰把“呼图白 ” 看得非常重要, 赶上了“呼图白” 就算赶上了“主麻” , 聆听“呼图白” 有相当于礼两拜的回赐。
然而, “呼图白” 的演讲者们总是“唱” 着令大多数人听不懂的那多少年来就如此的演讲词; 甚至“唱” 一遍古兰经开端章就算念了“呼图白” ; 稍微好一点的地方, 能够在念完一段阿拉伯文之后, 再念一遍中文译意, 但也全都是多少年前就写在书中的内容。
目前, 伊斯兰在全世界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
在我国一批批新穆斯林也在成家成户的发展, 成姓成村的皈依。
是不是这些新穆斯林就是靠听了 这种听不懂的教条式的演讲, 才加入伊斯兰的呢? !
“呼图白” 者“演讲” 也。
有些虔诚的穆斯林礼了 一大半辈子的拜, 却听不懂一句“呼图白” 这种流于形式的演讲, 怎能鼓舞人心。
安拉告诉我们, “你们不要随从你所不知道的言行” 。
(古兰 17:
36)
这种让人们听不懂的“呼图白” 怎能使人坚定伊玛尼。
“邦克” 是礼拜之前要求穆斯林准备礼拜的召唤。
在穆圣(愿安拉福安之)时代, 为区别其他宗教不用吹号、 打钟等才采用宣礼员高呼的方式念“邦克” 。然而, 现实中的“邦克” 有些地区也流于形式。
外宣礼之后立即内宣礼, 让人没有一点准备的时间。
有的却恰恰相反, 外宣礼一个多小时之后才上殿。
上殿时还要拉铃或吹哨。
本来吹号、 打钟等这些在清真寺里不应有的召唤方式, 今天好象也有了用场。
如此以来, 前些年上演的电视连续剧《马本斋》 中, 竟然出现了清真寺里有大钟, 钟上铸着古兰经的怪事, 也许是真的了? !
外宣礼和
内宣礼都应有一个恰当的时间, 否则, 就会使“邦克” 失去本义流于形式。
再看一看我们周围的那些虔诚穆斯林们, 其中确有不少信士整日念着那不知其意的祈祷词。
安拉说:
“信道的人们啊!
你们在酒醉的时候不要礼拜, 直到你们知道自己所说的是什么话。
” (古兰 4:
43)
虽然这些信士没有醉, 但确不知自己所说的内容是什么。
这样的祈祷能够使人发自内心的虔诚吗? !
安拉能够喜悦吗? !
安拉说:
“难道你不知道吗? 凡是在天地间的人物和展翅的群鸟, 都赞颂安拉是超绝的。
他的确知道各物的祈祷和赞颂, 安拉是全知他们的行为的。
” (古兰 24:
41)
安拉是万能的, 全知的, 什么语言都能听得懂。
“展翅的群鸟” 的祈祷和赞颂, 安拉也全知。
这些“群鸟” 大概不会用阿拉伯语或波斯语做祈祷吧!
我们这些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 总比这些“群鸟” 聪明吧?用我们发自内心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祈祷、 赞颂, 安拉也是能够听明白的。
因为, 伟大崇高的安拉是万能的, “安拉只愿你们容易, 不愿你们困难。
” (古兰 2:
185)
如果我们说的话, 连我们自己也不明白, 那就容易使我们的所作所为流于形式, 趋于迷信。
倘若如此, 那就有损于我们的正信伊玛尼。
就礼拜而言, 当然是为感赞安拉而礼。
有的礼拜者却不以为然, 阿衡在时,他能够礼拜; 阿衡有事外出, 他就不礼了; 当他在寺管会时, 能够礼拜, 他一但不在寺管会了, 就不礼拜了; 他跟阿衡和寺管会合得来时, 他能够礼拜, 他跟阿衡和寺管会有矛盾时, 他就不礼了。
好象礼拜是给人家礼的一样。
人家批判邪教“***” 。
也吓跑了一些礼拜者。
一千多年前的古兰经就告诉我们:“宗教无强迫, 正邪已分明。
” (古兰 2:
156)
而如今这些礼拜人却仍然分不清。
这些只图形式的礼拜者能够算得上虔诚吗?
当然, 形式的东西还远远不止这些。
产生这些形式主义的原因不是偶然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穆斯林文化教育落后的原因。
明朝政府对穆斯林人民实行强迫“汉化” 政策颁布“不许本类自相嫁娶” 之后, 回族人民才普遍有了汉姓、汉名, 普遍使用了汉语汉文。
清朝政府更是鄙视和压抑穆斯林。
清朝官书中把“回” 字加犬旁, 以示穆斯林“不侔于人类” 。
三个穆斯林持兵器走路, 要罪加一等。
穆斯林犯罪要“加等科罪” 。
“杀一汉人, 十回抵命; 杀十回民, 一汉抵命” 。
强制穆斯林“概令出教, 毁其礼拜寺” 。
把穆斯林封斋诬陷为“夜聚明散” , 定性为“回回谋叛” 。
禁止穆斯林使用回历, 戴白帽等等。
穆斯林人民就是在这样的政治压迫下被强迫同化着。
使穆斯林人民的服饰、 语言和建筑风格等都失去了原有的模样。
广大穆斯林人民不敢使用回回名, 不敢穿自己
的服饰, 不敢有自己的建筑风格。
仅剩下坚定的伊斯兰信仰在虔诚的穆斯林心中永恒。
1978 年, 我国开始落实被“*****” 践踏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这给中国穆斯林带来了生机。
政治上趋于平等, 经济上趋于繁荣, 穆斯林在文化上也得到较大发展。
今天, 我们为天真烂漫的下一代使用具有我们民族特点的回回名谁也无权干涉; 将清真寺建成具有伊斯兰特色的阿拉伯式谁也不敢说不行。然而, 在我们当今的穆斯林中, 因过去穆斯林遭压制、 受欺辱而遗留下来的一些非伊斯兰的东西, 有些人还认为那就是民族传统或风俗习惯不分清红皂白地加以继承。
就清真寺建筑而言, 明、 清时期的清真寺礼拜殿上往往有哈巴狗之类的动物装饰。
其实伊斯兰是绝对反对崇拜偶像的。
人类最大的罪恶就是以物配主。
穆斯林是绝对不以动物做装饰品的。
那些哈巴狗之类的东西是在过去统治者的政治压迫下遗留下来的, 而在今天我们有些地方的新建清真寺也用动物做装饰。
据说, 某地为了显示他们那里民族宗教政策落实得好, 在修建清真寺时, 那里的回民让两条中国龙飞到清真寺的大门楼上。
正因为那里伊斯兰文化是如此落后, 人们普遍缺乏正信, 在明、 清时期的压制下他们没有被同化, 而在宗教信仰自由的今天, 他们中的有些人确已经被同化了。
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已经落实二十多年了, 仍有些穆斯林裹着那连汉族人民都在抛弃的孝衣, 嚼着那非清真的羊肉, 舔着那伊斯兰严禁的酒类在为他们的祖先做纪念。
穿孝服, 是穆斯林人民在明、 清时期受压迫、 随汉俗流传下来的陈规陋俗之一。
今天。
在有些汉族人民那里已经不再披麻戴孝了, 但有些穆斯林却认为戴孝帽、 穿孝衫、 扎孝带、 耗费钱财假孝顺、 违背伊斯兰搞形式主义是他们的传统, 是他们不可变更的风俗习惯。
象《红楼梦》 里的刘姥姥站惯了不愿坐一样。
安拉说:
“你们不要吃那未诵安拉之名而宰的, 那确是犯罪。
” (古兰 6:121)
然而, 在“*****” 期间穆斯林人民却被强迫自宰自食。
这种标志穆斯林人民受压迫的事情在有些穆斯林那里也似乎成了 他们的习惯。
尽管饭馆门前装饰的富丽堂皇, 挂着那清真招牌, 店内却出售着让人吃了 就犯罪的东西。阿文中堂画倒挂在饭店里也感觉不出有什么不对。
当有人告诉店老板时, 店老板却不以为然, 说, 人家汉民不是总把“福” 字倒着帖吗?
如果说我们中国穆斯林的文化不景气, 是由于统治者对中国穆斯林的残酷压迫造成的, 那么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穆斯林文化的落后却是由于穆斯林自己
不重视自己的教育, 固步自封, 因循守旧, 流于形式, 不思进取造成的。
安拉说:
“安拉却没有丝毫迫害人类, 但人类自行迫害” 。
(10:
44)
“安拉没有亏待他们丝毫, 但他们作茧自缚, 自我虐待。
” (29:
40)
“任何宗教教徒之罪行在于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抛弃宗教精神仅存在宗教形式, 本未倒置, 使其精神价值荡然无存, 而形式价值绰绰有余。
” (《穆斯林语文》 第 52 页)
当前,各式各样的形式主义, 充斥了中国穆斯林的方方面面。
直到如今, 有些清真寺的教务仍然由那些对伊斯兰似懂非懂的人说了 算, 阿衡有法无权, 甚至走快了步子都要受到指责。
安拉说:
“我不派遣一个使者则已, 但派遣的时候, 总是以他的宗教的语言(降世经典)
, 以便他为他们阐明正道。
” (14:
4)
“这《古兰经》 确是全世界的主所启示的。
那忠实的精神把它降示在你的心上, 以便你警告众人, 以明白的阿拉伯语。
” (26:
192—195)
因此说, 《古兰经》 原文之所以采用阿拉伯语, 是因为穆圣是阿拉伯人, 是为了让人们明白《古兰经》 ,遵从《古兰经》 。
作为我们大多数人已经不懂阿拉伯语的中国穆斯林, 学习的应该是伊斯兰的真精神, 而不是形形色色的那些与伊斯兰无关紧要的甚至是有悖伊斯兰的无稽之谈。
我们对安拉祈祷应当发自内心, 而不是单纯的模仿某些动作或某种声音。
穆斯林的“五功” 首先就是“念” , 念就是信。
普及穆斯林的文化教育, 当从信仰抓起。
信仰是纲, 其它都是目。
伊斯兰是信仰。
有信仰的伊斯兰学者, 不一定精通阿拉伯语; 阿拉伯语专家不一定都是穆斯林。
欲振兴教门, 还原伊斯兰的真精神, 必须普及教育, 必须对过去的教育方式进行彻底的改良,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开展一场轰轰烈烈净化清真的绿色教育革命。遵经改俗, 还我清真。
伊斯兰是伟大的, 它是世界全人类的信仰, 它适合于任何时代, 任何国家,任何社会。
穆斯林是优秀的, 因为安拉说:
“你们是为世人而被产生的最优秀的民族, 你们劝善戒恶, 确信安拉。
” (3:
110)
为了弘扬伊斯兰, 振兴穆斯林民族, 那种对牛弹琴式的演讲和鹦鹉学舌式的学习方法是再也不能实用下去了 ; 那种只贪图形式不讲求实效的做法是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二零零零年三月三十一日
( 载于《阿敏》 2000 年第二期、 总第 26 期; 《穆斯林通讯》 曾部分转载。
)
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