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底稿是联结整个审计工作纽带(范文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审计工作底稿是联结整个审计工作纽带(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对《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 的认识与思考
2000年8 月审计署2号令专门发布了<<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以下简称“准则” ) , 这对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复核、 使用和管理, 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将起积极的作用。
现就学习<<准则>>谈几点粗浅认识与思考。
一、 什么是审计工作底稿? 为什么要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 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
包括审计人员制定和实施审计计划时直接编制的审计工作记录, 从被审计单位或其他部门取得的各种资料以及由他人代为编制并经过审计人员审核的各种材料。
从证明审计事项的角度来看, 上述记录和资料是审计证据; 从立卷归档的角度看, 它们又是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审计业务中普遍使用的专业工具,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审计工作底稿是联结整个工作的纽带, 是组织、 协调审计工作的有效手段。审计项目小组一般由多人组成, 项目小组内要进行合理的分工, 不同的审计程序、不同会计帐项的审计往往由不同人员执行。
而最终形成审计结论和发表审计意见时, 则主要靠主审来归集和整理。
因此, 必须把不同人员的审计工作有机地联结起来, 以便对审计事项发表意见, 而这种联结必须借助于审计工作底稿。
2. 审计工作底稿是编制和说明审计报告的基础, 是审计人员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
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是根据审计人员获取的各种审计证据, 以及审计人员一系列的专业判断形成的。
而审计人员所收集到的审计证据和所做出的专业判断, 都完整地记载于审计工作底稿中。
因此, 审计工作底稿理当成为审计结论与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
3. 审计工作底稿是解脱或减轻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 评价或考核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与工作业绩的依据。
审计人员依照国家审计准则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方可解脱或减轻其审计责任。
审计人员专业能力的大小、 工作业绩的好坏, 主要体现在对审计程序的选择、 执行和有关的专业判断上, 而审计人员是否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的选择是否合理, 专业判断是否准确都必须通过审计工作底稿来体现和衡量。
4.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质量控制与监督的基础。
审计机关对审计组审计质量
控制与监督, 主要是指导和监督审计人员选择实施审计程序,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并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严格复核和检查。
因此, 没有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质量的控制与检查就无法落到实处。
5. 审计工作底稿对未来的审计业务具有参考备查价值。
审计业务有一定的连续性, 同一被审计单位前后年度的审计业务具有众多联系或共同点。
因此, 当年度的审计工作底稿对以后年度审计业务具有很大的参考或备查作用。
二、 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有哪些? 又是如何分类的?
《准则》 第四条规定, 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 被审计单位的名称; 2、 审计事项; 3、 实施审计期间或者截止日期; 4、 实施审计过程记录; 5、审计结论或者审计查出问题摘要及其依据; 6、 索引号及页次; 7、 编制人员的姓名及编制日期; 8、 复核人员的姓名及复核日期。
9、 其他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记录和证据。
正确地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类, 是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编制、 复核、 使用及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根据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和作用, 可将其分为综合类工作底稿, 业务类工作底稿和备查类工作底稿三类。
1. 综合类审计工作底稿。
它是指审计工作人员为规划、 组织、 协调、 控制、监督和总结整个审计工作而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收集的资料。
该类工作底稿主要包括审计方案、 审计报告书未定稿、 审计总结、 与被审单位会谈记录、 函件,审计过程中的重大事项请示报告、 分析性复核工作底稿、 内部控制调查问卷及审计调整分录汇总表等综合性的审计工作记录。
2、 业务类审计工作底稿。
它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执行审计程序所编制和取得的工作底稿。
该类工作底稿主要包括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调查、 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等审计程序时所形成的工作底稿。
如: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审计工作底稿, 各种符合性测试工作底稿、 收入、 成本费用审计工作底稿等等。
3. 备查类审计工作底稿。
它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 仅对审计工作起备查作用的工作底稿。
该类工作底稿主要包括与审计事项有关的重要法律性文件、 重要会议记录与纪要、 重要经济合同协议、 企业营业执照等原始资料的副本或复印件。
三、 如何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一)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求:
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直接影响审计工作效果, 无论开展任何一项审计工作,
审计人员都必须认真编写审计工作底稿。《准则》 第八条规定: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做到内容完整, 观点明确, 条理清楚, 用词恰当, 格式规范。
具体来讲,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具体要求是:
1、 结构完整, 要素齐全。
既要有未审情况、 审计过程记录、 审计结论等内容,又要有被审单位名称、 审计项目名称、 会计期间或截止日、 编制人、 复核人等要素。
2、 内容真实完整, 重点突出。
审计人员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应能客观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政、 财务收支情况, 以及审计方案的实施情况。
3、 观点明确, 条理清楚。
审计工作底稿所记载审计事项及其时间、 地点、 当事人、 数据、 计算方法, 以及审计人员对它的因果分析必须准确无误, 前后一致,相关的资料如有矛盾, 应当予以鉴别和说明。
4、 交叉索引, 相互参照。
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时, 要根据被审单位会计科目之间、 财务报表之间以及财务会计资料与其他核算资料之间存在的勾稽对位或相互印证关系, 提示本工作底稿与其他工作底稿的关系, 相互引用时应当注明交叉索引号。
5、 手续完备, 程序合法。
审计工作底稿所附的证明材料, 特别是那些证明被审计单位严重违反财政、 财务法规的材料, 应当经被审计单位有关当事人或提供证明资料的人员签名盖章。
如果有特殊情况无法签名盖章的, 应当由审计组作出书面说明。
(二)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 要编制好审计工作底稿, 必须采取以下方法:
1、 确定审计事项。
每一份审计工作底稿, 都应有按类别、 按项目编制的明确审计事项, 并有编制日期及被审单位及审计负责人、 审计人员的签章等。
2、 标明工作范围。
审计人员在每一份审计工作底稿中, 应标明审计工作的范围, 具体项目及审计日期。
3、说明资料性质。审计人员在每一份工作底稿中应说明资料性质及审查内容。
4、 注明资料单位。
审计人员在每一份工作底稿中对所列资料应注明其来源,对转入转出的有关报表要有索引备查。
5、 一事一证。
审计工作底稿应当由审计人员逐事逐项编写, 做到一事一稿。每份审计工作底稿只能记录一个问题。
6、 附有证据。
每份审计工作底稿都应当附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
这些附
有证据主要有:
一是与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 财务收支有关的会计凭证、 会计帐簿、 会计报表等资料; 二是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法律文书、 合同、 协议、 会议记录、往来函证、 公证或鉴定资料等。
三是其他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审计证据。
7、 使用审计标识。
在审计工作底稿中, 可以采用各种色笔作标识, 说明其含义, 并保持前后一致。
常用的审计符号见下表:
常用审计符号图表
顺序号
符号
图意
1 √
已核对
2 ?
疑问待查
3
疑问已查明
4 S
需编表格
5 $
表格已编妥
6 ∧
需修改意见
7 △
意见已修改
8 X
错弊事项
9 〔〕
检查起讫
10 W
过帐已查核
11 -
结总数额
12 =
数据相等
8、 应有索引编号及顺序编号。
在相关审计工作底稿之间, 应保持清晰的勾稽关系, 相互引用时, 应交叉注明索引编号。
四、 怎样加强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与管理?
审计工作底稿往往由参与项目审计的审计组成员编制。
编制者对有关资料的选用、 对审计事项的判断、 对会计帐项的审核、 复算等, 都可能出现编差。
此外,所编制和收集的审计工作底稿是否足以证明审计事项, 单个审计人员很难考虑周全。
因此, 审计机关应实行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制度。
通过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 一是可以减少或消除人为审计误差, 以降低审计风险, 提高审计质量; 二是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保证审计方案顺利执行; 三是可以协调审计进度, 节
约审计时间, 提高审计效率; 四是可以对审计工作进行质量监督并对审计人员的业绩进行考核。
审计机关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采取三级复核制度, 即审计工作底稿由项目负责人、 部门负责人和专职复核机构或专职复核人员分别在审计实施过程中, 审计报告形成前期, 审计报告提交审计机关领导审定前进行复核。
在复核时, 各复核人员应当做记录, 书面表示复核意见并签名, 以分清责任。
经复核审定的审计工作底稿, 不得增删或者修改。
审计人员根据复核意见检查审计工作底稿, 确有需要改动, 应当另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并作出书面说明。
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真实性负责。
不同层次复核人的复核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但复核的内容都应包括:
所引用的有关资料是否真实可靠, 是否客观、 相关、 充分、 合法; 取得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 审计判断是否有理有据; 审计结论是否正确。
审计人员和复核人员对审计工作底稿中记载的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责任。
审计工作底稿未经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 不得对外提供。
审计组按照“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 的原则, 于审计项目完结后, 应将审计工作底稿, 按照项目立卷, 项目审计卷内的文件材料, 一般要按单元排列。
审计档案的建立, 必须实行“谁审计, 谁立卷” 的责任制度, 由审计组长或指定的专人负责,按项目进行收集、 整理, 并按规定的单元顺序编目, 装订成册, 做到“审结卷成”和“定期归档”。
推荐访问:审计工作底稿是联结整个审计工作纽带 审计工作 底稿 联结
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
- 审计工作保密制度9篇2022-08-22
- 在审计工作动员会上讲话2022-09-23
- 2022年度在X区审计工作会上讲话(完整)2022-09-23
- 2022年在县人民政府廉政工作依法行政和审计工作会议上讲话2022-09-25
- 2022年度在区政府审计工作专题会议上讲话(2022年)2022-10-02
- 网络受欺负与青少年抑郁:孤独感与学校联结的作用202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