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发布时间:2022-10-18 16:4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供大家参考。

“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作者:林兆木 《光明日报》( 2015 年 11 月 16 日 03 版)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一、经济、科技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总量稳定增长。“十二五”期间,我国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十二五”规划目标即将胜利实现。2014 年与 2010 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从 40.2 万亿元增至 63.6 万亿元;按美元折算,从 6 万亿美元增至 10.4 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占全球经济比重由 9.2%上升到 13.3%。2011—2014 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 25%。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 2010 年的 4300 美元提高至 2014 年的 7380 美元,在上中等收入国家中的位次不断提高。对于有13 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讲,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经济结构优化。“十二五”期间,经济结构出现了一些转折性的可喜变化。一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超过投资,2011—2014 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

 长的年均贡献率为 54.8%,高于投资贡献率 7.8 个百分点。二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从 44.2%上升到 48.1%,比 2010 年提高 3.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由 46.2%下降到 42.7%;第三产业就业占比从 34.6%上升到40.6%。三是城镇化率(常住人口)从 2010 年的 49.95%上升到 2014 年的 54.77%。与此同时,农业连续增产增收,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四是中西部地区投资和经济的增速超过东部,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势头得到了初步抑制。

  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高效、便捷的铁路网、公路网、航空运输网、城际铁路网、航道网逐渐形成。2014年年末,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定期航班航线里程分别达到11.2 万公里、446.4 万公里、11.2 万公里、463.7 万公里,分别比 2010 年末增长 22.6%、11.4%、51%、67.7%。特别是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 1.6 万公里,居世界首位。建设了一批跨流域调水和骨干水源工程。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加快,逐步形成了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国家干线传输网络;推动了三网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整体水平加速提升,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量子调控、中微子振荡、90α热休克蛋白、CiPS 干细胞等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潜器、超级计算、北斗导航等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高铁、4G 移动通信、核电、电动汽车、特高压输变电、杂交水稻等重大创新成果加速应用,产生重大效益。2014

 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 13312 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2.09%,比 2010 年提高 0.36 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从 2010 年的 50.9%提升到 2014 年的 5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4.9 件,比 2010 年增加 2.8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增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开展。

  对外开放成绩显著。2014 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 26.4 万亿元,居世界第一位,比 2010 年增长 31%。2011—2014 年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 4649亿美元,其中 2014 年为 1196 亿美元,首次跃居全球第一。对外投资增长迅速,2014 年非金融类对外投资 1072 亿美元,比 2010 年增长 78.1%,成为主要对外投资大国。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生态文明制度、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改革和重点建设任务全面推进。2011—2014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累计分别下降 13.4%和 24.3%,资源产出率比 2010 年提高约 9 个百分点。能源结构逐步优化,2014 年,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 16.9%,比 2010 年提高 3.5 个百分点。风电、太阳能并网装机规模比 2010 年分别增长 2.1 倍和 33 倍。污染减排效果显著,到 2014 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累计分别下降 10.1%、9.8%、12.9%、8.6%。截至 2014 年底,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 90.2%,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91.8%,森林覆盖率达到 21.63%。

 二、社会发展成就斐然

  城镇新增就业和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十二五”时期,城镇新增就业数量在经济增速下降的情况下持续增加,2011—2014 年累计新增 5119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 4.1%左右。扣除价格因素,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 7.9%和 10.1%。2014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67 元,比上年增长 8%,比经济增速快 0.7 个百分点。物价保持基本稳定,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水平逐年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的财政支出逐年增大,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并为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制度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2010 年月人均为 1362 元,2014 年已超过 2000 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均增长 10%以上。2011—2014 年贫困人口数量累计减少近1 亿人。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提速,2011—2015 年 9 月底,累计开工3920 万套,基本建成 2695 万套,保障性住房覆盖面明显扩大。

  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医疗保障制度得到完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基本医保参保(合)人数达到 13.3 亿,参保(合)率年均稳定在 95%以上。三项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 80%、70%和 75%。到 2015 年底,大病医保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群,大病保险支付比例将达 50%以上。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全面建立。城乡基层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所有政府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 86%的村卫生室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医改综合改革试点取得进展。实施 12 类 45 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惠及近 2 亿人。国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预期寿命提高 1 岁,已达 76 岁左右。

  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各项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提前实现“十二五”目标,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文化产业快速增长,文化市场繁荣活跃,国际传播能力显著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有利于文化创新创造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巩固。

  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巩固率从 89.7%增至 92.6%。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毛入学率从 82.5%增至 86.5%。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新增劳动力大部分受过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毛入学率从 26.5%提高到 37.5%。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方位推展。以管办评分离为导向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出现新的格局。

  三、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显著。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强军兴军迈出新步伐。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军,实现军事战略指导新飞跃,军队现代化战略转型成果丰硕。部队信息化综合集成建设加快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不断深化,航空母舰、大型运输机、新型战略导弹等高新技术武器研制取得重要突破。国防和军队改革有序推进。军民融合体制机制日趋完善,国防科技工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严密组织海洋维权和重大军事行动,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积极开展国际军事合作,成功进行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和上合组织联合军事演习,积极参加亚丁湾护航和利比亚、也门撤侨,支援西非抗击埃博拉疫情,为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根据世情和国情变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全方位推进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和各领域外交。积极开展高层互访,加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开展中美战略对话,推动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加强对外援助工作,增进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成功主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显著增强。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成功签署中澳、中韩自贸协议,加强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合作,发起设立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四、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全面推进

  全面深化改革迈出有力步伐。党中央加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各个领域改革有力有序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取得重要进展。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取消和下放约 600 项行政审批事项,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全面推开商事制度改革。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大幅精简了审批事项和前置手续。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大预算公开力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进税收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存款保险制度正式施行。中小金融、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得到快速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汇率弹性显著增强。人民币国际化取得重要进展。价格改革迈出新步伐。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实施天然气价格“三步走”改革计划,全面推进工商业用电同价,推行居民用电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将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从 139 种(类)精简为 79 种(类),定价项目从约 100 项减至 20 项。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继续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重组,中央企业由 2010 年底的 122 家调整为目前的 110 家。改革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垄断行业改革不断推进。进一步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障碍。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取得积极进展。农业农村改革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启动了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等三项试点。外贸外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有序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优势产能走出去。

 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深入、扎实推进。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和加强。将每年 12 月 4 日确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弘扬宪法精神。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步伐加快。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深入推进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案件;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冤假错案预防和纠正机制不断健全。深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备,法律援助制度不断完善,依法维权和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不断健全。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的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

  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到战略布局的高度进行部署并推进,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出台八项规定,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教育,着力构建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惩治腐败,一批腐败分子相继受到惩处。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内法规体系、干部人事制度、党员和干部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党的各级组织建设特别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这些重大举措,显著改善了党风政风,赢得了党心民心,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成就从各方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这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推荐访问:“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二五 时期 成就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