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府采购与政府支出效益9篇
浅谈政府采购与政府支出效益9篇浅谈政府采购与政府支出效益 物流科技2008年第3期 LogisticsSci-Tech No.3,2008 ·军事物流· 浅谈军队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政府采购与政府支出效益9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浅谈政府采购与政府支出效益
科技2008年第3期Logi sti cs Sci - Tech
No.3,2008
· 军事物流·
浅谈军队装备采购效益评价的意义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
Di scussi on ORSi gni fi canceef Eval uati on∞Benefi t删mEstabl i shment el " Eval uati ngIndex Systemef Equi pment Acqmsi ttoe hthe PLA
:l J -049,-Oqg,-o● ,.o● 】t.Oqg■ .。● I.049--049,-049,由l ,_013-049:l t-049,_o● ,Ho● ,-Oqg■ 叼● ,H曩,-o● ! "049,.049,H" ● E
胡玉清1.路
旭毕.柳自国2
HuYu卅TIgI,LU xu匕LIU Zi 一鲥02
( 1.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3:2.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84)
(1.Ordnance E嚼∞e魄C执铲,Shi j i azhmmg 050003, Chi no;2.sJ z Army Command coUe铲.Shqi azhuang 050084, ch㈣
≯_摘要:。从装备采购效益评价可以促进我军装备采购改‘
求,在军委下发的<“ 十一五” 期间推进军队后勤保障和其
革。分析装备采购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备
他保障社会化的意见>中明确的提出:“ 加强装备集中采购
种因素对装备采购效益的影响.帮助装备采购部门做出正确
和竞争性采购.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装备采购
的决策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我军开展装备采购效益评价的意义。
机制” 。既然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装备采购机
提出了从政治效益、军事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个方,
制1,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必须注重装备采购
面来构建我军装备采购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
:
的经济效益,只有开展效益评价才能具体知道装备采购经济
.。
关键词:装备采购;效益评价;评价指标体系
j
效益。因此,开展装备采购效益评价,可以促进我军尽快形
,;
中图分类号:E257
文献标识码:A
,i
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装备采购机制。按照我们国
‘ :
文章编号:1002-3100( 2008) 03-0086-03
一?
家财政支出改革的基本思路,目前正在逐步推行国库集中支
i
付、部门预算、零基预算制度。我军的装备采购改革也处在
Abstract:Thi s
arti cl e
expl otes
thesi gni fi cance
of
eval uati on
进一步深化之中。对我军装备采购效益进行科学评价。不仅
Oi l
benefi t of
equi pment
i n the PLA.ne eval uati on
on bene.4
是深化我军装备采购机制改革的客观需要.同时效益评价本
lit of
equi pment
acqui si ti on
cal l
promote reformof
equi pment
身也是实行装备采购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acqui sti on, anal yze
the pol i ti cal
benefi ts,the
mi l i tary
benefi ts,
1.2开展装备采购效益评价可以全面分析我军装备采购的政
7/he economi c benefi ts
and the soci al
benefi ts,anal yze al l
fac一
治、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军的装备采购活动首先是一
,tom to
i nfl uence
the benefi t
of
equi pment
acqui si ti on,assi st
项经济活动。因此必须遵循效益最大化原则.但目前我军的
the
department
of
make
accurat e
deci si on.,11l i B arti cl ebri ngs
物资采购部门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很少对整个采购活动
forward
eval uati ng
i ndex
systemof
equi pment
acqui si ti on
i n
所产生的政治效益、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但
thepol i ti cal benefi ts,the mi l i tary benefi ts,the economi c bene-
是。一个国家的装备采购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活动。而
fi ts and the soci al
benefi ts.
j
是一个国家政府采购的一部分。所以它还具有政治效益和社
Key words:equi pment
acqui si ti on;eval uati on
Oi l
benefi t;e-,
会效益,同时装备采购的目的是用于军事活动.因此装备采
val uati ngi ndexsystem+
,⋯
,⋯ .,,
,,’
,,
购的最突出特点是它具有军事效益。通过开展装备采购效益
评价则可以从整体上对装备采购的效益进行评价。从而可以
装备采购效益评价,就是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规范装备采购活动,降低装备采购的风险。
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效益评价指标。对装备采购的各个环节
1.3开展装备采购效益评价可以全面分析各种因素对我军装
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分析,从而对装备采购效益做出客观、
备采购效益的影响。影响我军装备采购效益的因素是多方面
公正和准确的评判。装备采购不仅要讲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的,除经济因素对装备采购效益直接产生影响外。市场环
益.更要讲究政治效益和军事效益。而且政治效益和军事效
境、国家政策、国际形势、军事环境、法律环境等各种因素
益将是装备采购效益评价的重点。研究制定我军装备采购效
都与装备采购的效益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些因素既有
益评价指标,对于科学地评价装备采购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的
可能对装备采购效益产生正面影响。也有可能产生负面影
采购业绩,对规范我军的装备采购活动,提高我军的装备采
响。建立科学的装备采购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量化的手
购效益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段。可以对这些因素产生的影响做出合理的分析,从而帮助
l 开展装备采购效益评价的意义
装备采购部门改进工作方式,加强自身管理。努力提高装备
1.1开展装备采购效益评价可以促进我军装备采购体制的改
采购工作水平。
革。改革装备采购体制是当前我军推进保障社会化的具体要
1.4开展装备采购效益评价可以帮助我军装备采购部门做出正
收稿日期:2007- 09- 05
基金项目:军械工程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1玎.D( M0635)
作者简介:胡玉清( 1975一) 。女,湖北宜城人.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装备采办教研室。讲师。华中师范大学教
科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装备采办、装备经济管理;路旭( 1970-) 。男.河北新乐人,石謇庄军械工程学院蓑备指挥与管
理系装备采办教研室,讲师,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质量管理;柳自国( 1972一) ,男,河北磁县人。石家
庄陆军指挥学院科研部,装甲兵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技术与管理。
86
Logi sti cs蜘i -" l 。ech
2008.3
万方数据
浅谈军队装备采购效益评价的意义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确的采购决策。装备采购效益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
系到装备采购目标的实现。通过对装备采购效益评价结果的分
析,可以为提高我军装备采购决策水平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评价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装备采购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
过装备采购效益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帮助装备采购部门完
善装备采购制度、理顺装备采购关系、加强装备采购管理和提
高装备采购质量;通过对装备采购支出的成本和所产生的政治
效益、军事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科学的测量与比
较。进而对装备采购支出的管理水平、风险程度等做出综合评
判.通过实施效益评价,能够进一步完善装备采购支出的监督
机制和手段。加强对装备采购支出的激励和约束。并且可以引
导和规范我军装备采购支出管理行为。
2装备采购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科学合理的装备采购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 形成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装备采购机制” 的迫切需要。科
学合理的装备采购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我军装备采购效益
做出客观、公正评价的基础,通过具体的评价指标。对一定
时期内装备采购的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可以进一步规范我军
的装备采购活动。建立装备采购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
求是:科学、合理、实用、公正.这个指标体系要既能反映
装备采购过程和结果的各项指标要求.又能被机关和有关人
员所接受。由于我军装备采购的复杂性。对采购效益的评价
要涉及很多方面和许多环节。每一个方面和环节又有很多具
体内容,这样,就需要从我军装备采购项目的特点及实际出
发.抽出与装备采购关联性强、对国家政治、军事能力、经
济利益和社会环境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对我军装
备采购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和衡量。本文从综合评价装备采购
效益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四个主要指标来构建装
备采购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
2.1
政治效益指标。军队的实质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
团.装备采购是为军队完成政治任务服务的。我军是中国共
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
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担负着巩固国防,抵抗侵略,
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的任务。
军队的各种装备是军队执行政治任务的物质基础。装备采购
就是为军队执行政治任务提供物质保障.可见军队的装备采
购活动实质上也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并且。装备采购本身
也是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把装备采
购活动和结果所起到的政治效益作为首要的评价指标。
( 1) 装备采购对国际政治关系的影响。一个国家军队
装备的采购活动。不仅仅是在国内进行。往往有很大一部分
是在国际间进行的。发展中国家先进的武器装备基本上都是
从发达国家采购.就是美国也有好多装备是从其他国家采购
的。我军的装备采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国际问进行的,尤
其是一些先进的武器装备很多是从国外采购的。由于军队装
备采购与民用品采购相比具有很大的特殊性。装备采购不只
是简单的国际间的贸易关系。而且也是国际政治关系的一部
分。国家之间的军队装备采购会影响到国家之间政治关系.
同时国际上军队装备的采购也受国际政治关系的制约。比如
台湾对美国的武器装备采购必然会影响到美国与中国的政治
关系。而台湾能够买到什么样的武器装备、能够买到多少,
必然受到中美政治关系的制约。因此在装备采购效益评价指
标中要用装备采购对国际政治关系的影响来评价每一次装备
采购会对国际上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影响。以及对周边国家
之间政治关系的影响,等等。
( 2) 装备采购对潜在对手的威慑作用。一个国家军队
装备的采购会对相关的国家和地区及其潜在的对手产生一定
的威慑作用。威慑作用大小与装备采购的数量和采购装备的
性能、数量等有关。相关的国家和地区会对我国军队装备采
购非常关注。其根本原因是害怕我国获得先进的武器装备会
对其构成威胁.这就是装备采购对相关国家和潜在对手的威
慑作用。因此在装备采购效益评价指标中要有装备采购对潜
在对手的威慑作用指标。
( 3) 装备采购增强国民对国家、军队信心的作用。一
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会对国民的信心起到鼓舞作用.当一个国
家拥有某种先进武器装备的时候.会对整个国家的民众产生
一种直接的鼓舞作用。比如上世纪60年代我国拥有核武器
的时候。举国欢腾;又比如我国的神舟飞船载人成功的时
候,对全国人民是巨大的鼓舞。由此可见.一个国家军队装
备采购会对国民的信心起到一定的增强作用。国民会感觉到
在这个国家工作和生活很安全.会感觉到有强大的军队在保
护他.工作和生活的信心也会大大增加。这就是我们会经常
看到普通民众对国家军事实力非常关心的原因。因此在装备
采购效益评价指标中要有装备采购对增强国民信心的影响作
用指标。
2.2军事效益指标。军队装备采购首先是一项军事活动。必
须创造较高的军事效益。军队装备采购的目的是直接用于维
持和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采购的装备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
维持和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也就是产生多大的军事效益是
最关键的.这决定了军队装备采购的成功与否。因此我们把
采购装备的军事效益指标作为装备采购效益评价中最重要的
指标。军事效益指标主要从采购装备的先进程度、采购装备
的质量、采购装备形成战斗力的时间以及装备使用单位满意
度四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 1) 采购装备的先进程度。装备的先进程度是代表装
备性能的重要指标。是军事效益的重要体现。我们要从采购
装备的性能、特点、创新性以及功能等方面来综合评价采购
装备的先进程度。评价采购装备的先进程度还要从该装备在
世界上同类装备中所处的一个相对位置来决定。世界上的武
器装备是分代的,比如我们所说的战斗机就分为一代、二
代、三代和四代战机。
( 2) 采购装备的质量。采购装备的质量包括采购装备
的合格率以及采购装备满足部队需求的程度。采购装备的合
格率是指所采购装备中合格装备的比例。采购装备的合格率
是评价装备采购的一个基础指标.合格率的高低代表了装备
在训练、作战、维护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事故的概率,将会对
装备能否达到其规定的战技指标产生重要影响。现代质量观
中。质量” 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需求的程度。也就
是说产品质量取决于产品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比如我们要
采购一批电脑用于日常办公,我们就不必采购最先进的电
脑。最先进的电脑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资金的损失,这
就是经常说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 。所以我们把采
购装备满足部队需求的程度作为军事效益评价的一个指标.
来评价所采购装备在多大程度上满足部队的需求。采购装备
Logi sti e.sSci -" l _t.b
2008.3
87
万方数据
浅谈军队装备采购效益评价的意义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的质量是军事效益产生的基础。采购装备的各项性能指标只
有达到特定的技术标准。才能满足部队作战、训练、维护和
使用的需要。
( 3) 采购装备形成战斗力的时间。部队列装的任何一
种装备都有一个学习使用到训练掌握到最后形成战斗力的过
程。这个过程的长短反映了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同时也反
映了该装备能否符合将来作战的需要。如果采购...
篇二:浅谈政府采购与政府支出效益
产管理浅谈基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陈德龙高台县财政局 甘肃 张掖摘 要:近年来,随着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越来越规范,基层国有资产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本文笔者结合 8 年国资监管工作经验,梳理了当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关键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成效;存在问题;对策建议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成效1.建立监管体系,明确职责范围按照上级出台的国有资产有关管理办法,结合全县实际,及时研究修订了全县三个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这些办法的制定实施,为全县国有资产的科学管理、长效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对规范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行为,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加大管理力度,实现全程监管一是在国有资产的配置上,全县各行政事业单位制定本年度需求计划,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政府采购办审批,按计划申请采购。县国资监管机构会同政府采购办,积极推进资产购建的规范化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提出拟购置的资产,能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得重新配置;有配备标准的,严格按标准进行配备,有效避免了资产配备的盲目性,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率。二是在资产使用管理中,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资产调出、调入、处置制度。强化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盘点制度,确保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三是在审批处置资产时,国资监管机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于大额资产的处置,本着 公开、公平、公正 的原则,以 核实国有资产、盘活存量资产、实现国有收益最大化 为目标,严格按照 处置审批 资产评估 公开拍卖 收入上缴 的管理模式实施,确保资产处置做到有理有据,手续完备。3.摸清资产家底,确保完整安全为加强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摸清行政事业单位 家底 ,明晰国有资产权属关系,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组织开展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通过资产清查,使全县各行政事业单位进一步摸清了 家底 ,夯实了管理基础,从资产的数量、价值、结构、使用等多层面准确反映了政府财务、资产情况,进一步完善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基础数据库,实现资产动态管理,促进资产合理配置,为预算编制和审核提供可靠依据,对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和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奠定基础,夯实了县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的数据基础。4.强化阳光处置,规范操作流程为努力实现国有资产处置行为的规范化、处置过程的公开化和处置收入的最大化,广泛接受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保证资产出让人、投资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细化了公开拍卖处置流程。一是由国资监管机构委托中介机构,分别对闲置的办公房屋及土地进行了整体评估,为拍卖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价值依据。二是由资产所有单位和国资监管机构共同委托县交易中心,通过公开招标,选择经验丰富、资质信誉度高、履约实力强、拍卖队伍素质过硬的拍卖机构,承担国有资产拍卖处置任务。三是组织拍卖活动。由中标的拍卖公司依法在报刊、媒体等发布拍卖公告,并向市场监管部门履行备案登记手续,通过推介会展示标的,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踏勘丈量,审查竞买人资格,严防发生竞买人私下串标等不法行为的发生。四是召开拍卖会。在拍卖会开始前,由国资监管机构、各监督单位和房屋资产所有单位共同确定资产拍卖保留价,并严格限定知晓范围,严格执行保密纪律,拍卖会开始时以密封函的形式将拍卖保留价函现场递交拍卖师,以确保拍卖活动顺利开展。五是交付标的。买受人按照相关约定足额缴清成交价款后,由国资监管机构牵头,拍卖公司和资产所有单位三方配合,按相关约定向买受人交付标的,并协助办理相关过户手续。5.完善监管平台,实现网络管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程,经过近几年的艰辛努力,已建成从财政(国资)部门到资产管理5主管部门,再到资产所有单位的网络数据体系。对单位上报的报表进行了全面核实、补充和调整,进一步完善了数据体系,做到了资产信息与单位财务报表相衔接,达到了内容完整、数据翔实、资产登记全面的要求,有效实现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从 入口 到 出口 的动态管理,全面掌握了资产增减变化情况,为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科学合理处置资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1.国资监管意识不强,缺乏制约机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对贯彻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落实还不到位,国资监管机构代表县政府监管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调拨和处置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内容繁重。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制约机制,导致部分单位对国资监管机构安排布置的工作不够重视、配合不够积极,报送相关资料的时效性不强。2.内控制度不健全,责任主体不明确部分单位使用的国有资产由本单位各科室代管,没有设置独立的资产管理岗,与国有资产管理的专业性、连续性要求有差距。单位内部人员调动时在用资产不清点、不交接,甚至一些资产被私人长期无偿占用,人员调动或离退休也不清退,资产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追责机制不健全。3.资产账目不健全,准确性不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账目不健全,只设置固定资产总账,未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加大了资产监管和清查的难度。虽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系统要求各单位对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行一物一卡录入监管,但在实际工作中,资产管理员走捷径,将几项资产录入一张卡片,甚至存在编造资产卡片的现象,导致资产年度报表的准确性不高,普遍存在单位年终决算数据和资产报表数据不一致的现象。部分单位对上级调拨及本单位购买的国有资产不入账,极个别单位国有资产存在长期闲置现象,资产利用率不高。4.资产处置不及时,资产存量大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不及时核销已达到使用年限且无法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的现象,部分单位账务上还存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电子设备等资产,单位资产 只进不出 ,致使固定资产账面数额越来越大,资产存量大,但能正常使用资产少,个别单位还存在盲目求全求新、重钱轻物、重购轻管 、配置不均等现象。5.往来款挂账多,核销难度大由于以前年度记账不规范等原因,导致各单位往来款挂账较多,申请核销的往来款大部分为以前年度会计记账错误导致,如:将上级拨入经费计入往来款、专项经费计入往来款、不催要已列支工程款发票等。近年来随着国有资产管理越来越规范,对行政事业单位申请核销的往来款条件越来越严,核销难度越来越大,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更加难以消化。6.资产处置不规范,处置收入少部分单位不按照资产管理的规定进行资产处置,普遍存在划拨资产不审批的现象,甚至存在擅自处置报废、捐赠资产的现象。同时,经国资监管部门审批报废的资产,残值收入少,甚至无处置收入现象较为普遍。三、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1.健全国资监管体制,推进资产精细管理自机构改革后,部分基层国资监管体制建设中,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管职能合并。建议进一步深化国资监管改革,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管职能分离,进一步靠实责任,理顺体制,为国资监管工作配备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干部队伍,充分发挥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监管职能和国有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能。2.增强资产管理意识,规范资产配备标准强化各资产使用人的权责意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资产管理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营造人人关心爱护国有资产的良好氛围,积极引导和规范各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对资产处置报废的申报工作。制定资产配置标准,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购置抓起,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不断提升国有资产使用效率。3.建立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资产责任主体指导各行政事业单位建立规范的资产管理制度,设置资产管理岗,建立实物资产领用登记制度,明确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负责人,做到责任有主体、行为有规范、问责有对象,单位负责人工作调动时要对单位国有资产明细进行交接,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意识。4.盘活用活闲置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一是结合全县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现状,对行政事业单位闲置的国有资产,能够利用的,采用无偿划拨的方式注入有挂钩的国有企业,进一步壮大国有经济实体,对长期闲置且利用价值不高的资产采用公开出售的方式进行处置,将出售收入投入基础项目建设中,进一步充实国有资本,盘活用活闲置资产。二是对经营性的资产采取打包整合方式,把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全部放到一个篮子里(转 29 页)
绩效管理29指标体系不可一成不变,应随着学校的发展进行调整。5.借助信息化手段和第三方中介机构,弥补自身不足开发预算绩效管理系统或升级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将项目绩效申报、绩效监控和评价的流程嵌入预算管理过程,实现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有机融合。出于成本效益考虑,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可与部门预算系统结合,由教育部等主管部门牵头开发,或者升级各高校的预算管理系统,将绩效管理融入预算管理的过程。通过信息化的辅助手段,不仅能简化绩效监控和评价工作、动态监控经费的执行过程,还能节约人力资源。另外在学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绩效评价也可以委托具有专业团队和客观视角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在中介机构与各职能部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点,建立起一套适用于自身的绩效指标体系,同时也可对各部门的年度绩效自评结果进行专业的评价。6.加强评价结果应用,发挥绩效激励和约束作用对于校内预算项目执行效果差、绩效评价低的项目,应约谈责任人,督促整改,将上一年的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校内预算安排的参考,适当压减下一年的预算额度;绩效评价结果与干部任用挂钩;同时,学校可以从校内预算中安排一部分绩效激励经费,对于执行效果好、绩效评价高的项目负责人和经办人予以奖励,充分发挥绩效的激励作用。五、结论及展望综上所述,高校校内预算绩效管理任重而道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财政部及主管部门高屋建瓴,学校各级领导和全体职能部门、院系的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绩效意识、完善组织结构、加强人员配备、升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克服预算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通过以点带面,逐步加强对校内预算资金的监管和考核,不断优化高校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提供支持。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 .2018-9-1.2. 乔春华 . 高校开展整体绩效评价的思考 . 会计之友, 2020 ( 20 )
.3. 刘婵妮 . 高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财会学习, 2020 ( 23 )
.4. 夏丹,杜国良 . 内涵式发展下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 会计之友, 2019 ( 05 )
.5. 房杰,杜蓉,李美玲 . 高校部门预算与校内预算衔接的探索 . 管理观察, 2019 ( 09 )
.6. 潘至君 . 高校校内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会计师, 2020 ( 19 )
.7. 王军,李敏 . 中央高校财政预算项目绩效管理改革探究 . 教育财会研究, 2018 ( 01 )
.8. 金田 . 高校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 ( 09 )
.(责任编辑:王文龙)(接 5 页)形成规模,由政府统筹安排,推动优质资源向主业集中,向主导性产业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三是探索推动行政事业性资产共享共用机制,将部分单位闲置、利用率较低的国有资产纳入 公物仓进行管理,增加 公物仓 存量固定资产的调剂使用率,发挥 公物仓 共享调剂作用,把资产共享调剂作为节约财政支出的有效方式。5.加大往来款项清查力度,注重往来清理常态化一是组织各行政事业单位有关领导和责任人加强财经法规的学习,重视往来款项的规范管理,促使各单位将往来款项的管理纳入制度化建设中,制定方案明确责任,对往来款项定期核对,及时清理、催收与核销。二是对于已经发生特别是挂账时间较长的往来款项,查明形成原因,确保应清尽清、不疏忽不遗漏、不留死角。对收不回的和付不出的往来款项,属于记账错误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账;符合核销条件的报国资监管机构予以核销,核销往来款一律实行 账销案存制,使单位的流动资产名副其实。6.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意识由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建议不定期举办或参加针对性高、适应性强的短期培训班,学习有关国有资产的政策、法规及资产处置实务操作,以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进一步推动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更上新台阶。同时,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列入对各单位的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中,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检查力度,明确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由单位一把手负总责,一把手工作调动时要对单位国有资产明细进行交接,不断增强各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意识。(责任编辑:刘海琳)
篇三:浅谈政府采购与政府支出效益
劬 嘲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政 府 采 购 法 》(以下 简称 《政 府采 购法 》)以 第 68号 主 席 令 颁 布 并 将 于 2003 年 1月 1日起 正式 实施 。《政府 采 购法》的颁布实施 ,是我国经济社 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也是我国 财政体制改革和财政法制建设 的 一件 大事 ,它对 促 进 社会 主义 市 场经 济建设 ,规范 政府 采购行 为 ,加 强 财政 支 出管 理 ,提 高财 政 资 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 ,以及 发 挥 其在 社 会 经济 中 的作 用 ,都 具 有 十分 重 大 的现 实 意义 和深 远 的历 史 意义 。
政 府 采 购 制 度 改 革 自 1995 年 在 上海 开 始 ,以后 各地 都 积 极 进 行探 索 推 行 ,已经 取得 了 明显 的成效。《政府采购法》的颁布是 政 府采 购 制 度改 革 取 得 阶段 性胜 利的标志。但是 ,依照 《政府采购 法》建立新的政府采购制度仍然 是 一项 艰 巨复 杂 的系 统工 程 。财 政部 门要做许多工作,要宣传 《政 府采 购法 》,要 培训 人 员 ,要加 强 机构建设 ,要制订法规 、规章、制 度等等。但 是在这些工作 中,必须 注意围绕一个 目标 :依照 《政府采 购法》,创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 励 2003年第2期县乡财政 . o王观楚 合 乎 公共 财 政框 架 的政 府采 购 新 机制 。这种新机制大体体现在 以 下 几方 面 :
一、 公 开 透 明 机 制 《政府 采购 法》规定 政府 采购 应 当遵循 公 开 透 明 的原 则 ,政 府 采购 资 金 的公 共 性 和采 购 项 目的 公共 性 ,决 定 了政府 采 购 整个 过 程 实 行 公开 透 明 的原 则 ,并 相 应 建立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公开 不 等 于透 明 ,形式 公 开 而 暗箱 操 作 仍然 不透 明 。因此 ,公开透 明机 制也称 “阳光机 制”。具 体是 对供 应 商三 公开 :第 一 ,政府 采 购所依 据的法律、政策 、程序 、合同格式 必 须事 先公 开 ;第二 ,政 府采 购项 目、数量 、质量等信息公开;第三, 政 府采 购 招投标 过 程 和结 果公 开 。
公开透明机制为供应商提供 公平竞争 的条件 ,使其能事 先计 算 出参与的成本和风险 ,提 出有 竞争力的投标价格。公开透明机 制也是 切实解 决 “暗箱操 作 ”,收 取 回扣 ,在源头上预 防腐败的重 要 措 施 。公 开 透 明机 制 还 是 建 立 政府 采购公平竞争 机制 的前提 , 并是建立政府采购有效监督机制 的基础 。
二 、公平竞 争 机制 政 府 采 购 应 当 建立 公 平 竞争 机 制 。政 府 采购 的竞争 机 制 是 引 入 商业 市 场 的竞 争 机 制 以达 到 提 高采购效益的 目的。政府采购的 竞争机制体现为供应商之 间最大 程度的竞争。竞争可以使供应商 改进技术 ,提高质量 和降低成本 ,
在竞争中形成最佳最合理 的供应 价格 ,使政府采购到优质价廉的 货物 、工 程 和服务 。
政 府 采 购 的 竞 争机 制 还 应 建 立在公平的基础上 ,体现为所有 供应 商 之 间 的平 等 关 系 ,享 有 平 等投标权和参与权 ,获得 同等待 遇权。例如在招标程序中,允许所 有供应商获得采购机构提供 的相 同信息 ,平等参加投标 ,对所有投 标人用同一标准进行资格预审和 评标定标 ,所有供应商对政府采 购都有询问、质疑和投诉权。
三 、业 务 、付款 、监 督分 离机 制 政 府 采 购 行 为 具 有 双 重 性 ,
政府对政府采购从事管理时是代 表 国家 的管 理者 ,而 在采 购 交 易 时 ,政府又是参与市场交易的交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_ 鱼 苏蕙 TA 易者 。这 种双 重性 如被混 淆 ,既 当 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将产生严重 ;
的负面影响 ,防碍政府采购的正 {
常进行 。《政府采购法》明确规定:
“政府采 购监 督管理部 门不得设 置集中采购机构 ,不得参与政府 ;
采购项 目的采购 活 动。
⋯ ‘采 购代 理 机构 与行 政 机 关 不得 存 在 隶属 关 系或者其 它利 益关 系 。”因此 ,
必须实行政府采购具体业务经办 !
机构 与 监 督 机构 相 分 离 。
同时在 政 府采 购 中推 行 资 金 国库 集 中支 i
付 ,最终形成政府采购的具体采 :
购业务、采购付款 、采购监督 “三 权 ”分 离 而 又相 互 制 约 的运 行机 制 。
四、监 督制 约机 制 政 府 采 购 交 易不 同于 普 通商 ’
业交易,采购方使用的是公共性 的 财政 资 金 ,如 果 缺 乏有 效 监督 制约机制 ,具有发生采购人员腐 败的巨大风险。因此 ,必须建立有 :
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首先 ,建立内 部监督制约机制 。按 《政府采购 法 》规定 ,建 立起政 府 采购一 系列 法规 、制度 ,达到内部行为规范 化 ,发挥内部各部门相互制约监 督作用 ;其次,发挥财政部门监督 作用 。财政部 门作为法定的政府 :
采购监督管理部门 ,应 当履行其 :
职责 ,担 负起 政 府 采 购事 前 、事 中 、事 后 的有效 监督 ,并 及 时纠正 政府采购中不规范行为 ,查处违 j
法违纪 行 为 ;第 三 ,发 挥政府 各有 :
关 部 门的监 督 作 用 。政 府 采 购牵 涉面广 ,不 能 只 由 财政 部 门进 行 监督,审计 、监察等部门要依法对 政 府采 购进 行 监督 ,要 建 立起 政 府 有 关 部 门 共 同 监 督 检 查 的 机 制 ;第 四,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要 依法将政府采购全过程公开透明 地 展示 在公 众面前 ,建立 投诉 、检 举制度 ,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使政 府 采 购 真 正 成 为 “阳 光 下 的 交 ;
易”。
i
五 、融入财 政 支 出新 机制 当前财政改革的重点是财政 支出改革 ,其任务和 目标之一是 建立 财政 支 出管 理 新 机制 。
财政 支 出改革 由深化部 门预算改革 ,
推 进财 政 国 库管 理 制 度改 革 和 推 行 政府 采 购 制度 所 构 成 ,并 且 三 者 之 间有 着 密切 的相互 制 约 和促 进关系。《政府采购法》第六条明 确规定 :“政府采购应当严格按照 批准 的 预算执 行 。”经 过法定 程 序 批准的预算是执行政府采购的根 据 ,政府采购行为要受到预算的 制约 。没 经预算 批 准 ,采购 人不 得 开 始采 购 活 动 ,也 不得 先 与 供 应 商签订合同 ,然后以此为 由增加 预算 。财 政 国库 管 理制 度 改革 的 重要 内容 是扩 大 财 政直 接 支 付 资 金 的范 围 ,全 国各 地 在改 革 试 点 中,政府采购资金即作为财政直 接支付 的范围 ,这样有利提高财 政资金使用效益 ,也有利于政府 采购运行的效率 。政府采购是财 政 支 出 的一 部分 ,因 此也 应 由预 算 、采购 、支付三个环节组成。由 于 政 府 采 购人 大 多 为 预 算 单 位 , 采购资金也大多为国库支付 ,因 此 ,必 须 发挥 预 算 安排 和 财政 直 接支付 的作用 ,将政府采购融入 财政 支 出新机 制 中。
六 、对 经 济 宏 观 调 控 机 制 政府采 购不仅作用 于财政 , 还对 经 济 全局 有 一 定影 响。
财政 是 政府 调 控 经济 的重 要工 具 ,财 政又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 出,都 具有对经济调控作用 。政府采购 是财 政 支 出 的重 要组 成 部 分 ,是 政 府 调 控 经济 的有 力工 具 之 一 。
政 府采 购 至 少在 以下几 方 面 发挥 调控 机制 :
1.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 行调 控 。实 现社 会 总供 给 和 总需 求 的平衡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 目标。政府采 购是社会总需求的 重要 组 成 部分 ,通 过调 整 政府 采 购 总 量 可 以调 整社 会 总 需 求 。在 经 济增 长 过 快 时 ,可 通 过缩 减 政 府采购规模进行降温 ;在经济低 迷时 ,可通过扩大政府采 购规模 以扩大 内需 。当前 。我 国正 处 在社 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通货紧 缩 时期 。应 当实施 扩 张性 财 政 政 策 ,其 中包括适 当扩大政府采购 的规 模 ,增加 投资 ,增 加消 费 ,提 高总需求水平 ,力求全社会总供 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
2.对产 业 和产 品结 构进 行 调 控。政府部门是国内最大消费者 。
政 府采 购的数 量 、项 目,商 品的增 减 变化 ,对 国民经 济 的 产业 结 构 和产品结构会产生一定影 响。政 府可利用政府采购鼓励或 限制某 些产 业 、产 品的发 展 ,达到 经 济结 构趋向合理 。例如支持环保行业 和 绿色 产 品的发展 等 。
3.对地 区间经 济 发展进 行 调 控 。全 国各地 经 济发展 不平 衡 。一 个省 、市 、自治 区 ,甚 至一 个 区县 内也 有经 济 发展 不 平 衡 的 问题 。
各级政府采购可以通过增加经济 后 进地 区的采 购量 ,以促 进 它 们 的生产 扩 大发 展 ,在地 区之 间共 同发展 中达到 相对平 衡 。
4.保护国内供应商。《政府采 购法》第 10条规定 :“政府采购应 当采 购本 国货 物 、工程 和服务 。” 这就是限制政府采购人对外采购 的 “国货 条款 ”。这是 根据 国 际惯 例而立法的。我国已参加 W"I"O,但 还未加入 《政府采购协议书》(今 后通过谈判也将会参加),我们要 利用未参加前 的时期 ,在执行政 府采购时 ,保护 国内供应商和国 内 产 品 ,实 现 宏 观 经 济 政 策 目 标。即使参加 《政府采购协议书》 后 ,也仍然在不违反协议 的前提 下 ,采取措施实施“国货条款”。
(作者单位 :上海市青浦区财 政 学会 ) .二, 县 乡财政 2003年 第 2 WI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篇四:浅谈政府采购与政府支出效益
来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的过快增长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中央提出了从加强控制政府行政成本入手建设服务型、节约型政府。随着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逐步加强。但因长期受各种历史和习惯因素的影响制约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早解决。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时由于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和业务项目不详细不具体导致经济分类科目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内容笼统粗略、范围界定不清。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许多单位经费使用缺乏计划管理开支随意性大经常形成不同支出间的相互挤占甚至有些专款都难以做到专款专用。各级财政、审计、纪检等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支出只注重支出规模和合法性的检查而忽视对支出的投入与产出效益进行评价对财政资金支出的事前约束、过程监督、效益评估不够。单位领导认为只要自己不贪污、不挪用公款单位的资金使用效果好坏对自己并无多大影响。这就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长期以来市场意识、成本意识、效益意识淡薄。有的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且支出没有明确的控制标准导致相关人员对支出事项的审批、支出金额的控制缺乏依据从而不能实施有效监督。招待费、会议费、住宿费等开支无限额标准工作人员开支随意性较大长期以来养成了花公家的钱不心疼公用经费逐年攀升造成了很大浪费。受传统计划经济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一些部门或单位对财务绩效缺乏合理性一、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一支出方面的预算管理不规范约束力不强二财政支出管理缺乏成本意识、效益意识三支出管理控制不严节约意识淡漠四费用控制好坏与财务绩效考评脱节浅析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管理与控制权亚玲 陕西省农业工程勘察设计院陕西 西安 摘 要 关键词 支出的管理与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行政部门职能的发挥和事业单位服务社会的水平。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支出中普遍存在的管理不规范、成本效益意识差节约意识淡漠约束不到位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支出管理与控制的具体措施是加强支出预算管理、严格费用支出通过运用科学的绩效评价手段促进支出的规范化管理注重财务活动分析强化资金使用效果建立和健全监督机制。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管理部门预算绩效评价西 部 财 会 财政探索与研究的考评特别是对预算支出效果缺乏定量分析考核。长期以来造成了“考评与不考评一个样考评好与坏一个样”的尴尬局面削弱了财务人员严格财务预算指标、做好费用控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支出控制与管理首先是建立经济型、节约型政府的客观要求。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所有政府机构都要采取严格的节约措施带头节约资源严格控制公款消费杜绝浪费实行“阳光”采购。其次是充分发挥行政事业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要求。加大对公务招待、车辆费用、出国考察等支出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对于压缩公用经费支出解决事业发展资金短缺与消费性支出过快增长的突出矛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是通过费用控制可以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效益意识提高单位经济效益和服务社会的水平。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着繁重而艰巨的社会公共事务费用支出的范围广、内容多。部门预算中的支出预算编制是否全面、准确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部门履行行政职能及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科学的编制部门预算是加强支出管理的首要步骤。编制预算前各部门及基层单位必须确定下年工作计划和项目建设方案夯实基本支出预算信息加强项目库建设确保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的界限清晰、内容合理。编制预算时按规定将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做好政府采购预算。严格控制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大力压缩会议、文件、通信等一般性支出切实推进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落实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强调开支的计划性、避免盲目性是支出管理的关键步骤。各单位要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综合考虑实施项目的轻重缓急将总的收支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为了弥补预算编制时个别支出界限不清、笼统粗略的缺陷单位内部也可以实行“先报告后支出”的经费申请制度大宗支出实行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制度。这些制度的实行可以防止无关费用挤占预算经费杜绝超预算范围和超计划安排支出提高了经费管理水平。财务预算是财务控制的先导财务控制是落实预算任务的有效措施。做好费用控制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 、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经费支出范围。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及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科目、会计核算进行了相应调整健全和完善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显得至关重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坚持实行经费预算制度二是建立严格的经费审批及费用报销制度三是建立预算与政府采购结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四是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建立起预防“小金库”的长效机制五是重视资金使用效果细化会计核算。对于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支出一律不予列支规范和明确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的范围。 、制定各项支出限额标准严格经费支出控制。建立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控制和降低运行成本抑制行政事业支出的过快增长。 资产配置方面对上级部门规定了配备标准的资产应严格按照核定的编制数、型号标准配备控制车辆等资产的购置。对没有规定配备标准的资产如办公家具、电脑、打印机、空调等资产应从履行职能的实际需要出发本着“节俭实用”的原则从严控制、合理购置。 差旅费方面省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出差人员乘坐交通工具的等级区分省内和省外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公杂费的报销和补助标准实行差旅费限额控制。 招待费方面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开支标准除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 外各单位还应严格招待费申请制度。每笔招待事项发生前经办人根据单位内部的接待标准确定招待地点、招待标准、陪同人数填写招待申请单并报请主管领导审批通过几级监督严控超规格、超标准接待。 会议费方面建立和完善会议分类管理和综合定额制度明确会议审批权限细化会议审批要求从严控制会议数量、规模、会期尽量采取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召开。细化会议费用报销标准和单据要求加大对会议费支出的监督检查力度。 汽车交通费方面实行公务车辆定点维修、加油、保险。车辆的燃油费及修理费可由车辆管理负责人参照社会车辆的行驶里程、实际支出科学核定公务车辆每公里的支出上限做到对支出的严格控制。 通讯费、市内公务乘车费方面实行“定额包干节约归己”的货币化补贴制度。根据该类支出金额小、次数多、弹性小的特点对可以享受通讯补贴、公务乘车补助的人员以前三年的该项支出的加权平均值为标准计入可享受对象的薪酬中随工资按月发放单位不再予以报销。 办公水电等其二、加强支出控制与管理的必要性三、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的具体措施一加强支出预算管理提高经费管理水平二严格费用控制降低行政运行成本行政事业单位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资产配备标准和经费支出限额标准西 部 财 会 财 政 探 索 与 研 究Exploration&Researchof Finance
他费用方面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等点滴小事做起号召人人树立节约意识、责任意识。根据处科室个数、工作人员数量、各部门本年的工作重点测算出各项支出的年度人均支出基本定额扎实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实施追踪控制分析预算执行差异。每季末财务部门根据相关财务报表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实际数与预算数对比分析预算差异的程度和性质并提出改进办法。年度终了将预算与决算进行总的对比分析切实保障预算指标的实现提高单位经费管理水平。财政部门下达预算时应设定绩效目标按照控制指标督促厅局各部门抓好履行节约的整改落实。将绩效评价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布对严重超过控制指标的部门责成其写出书面说明并暂时停拨经费直至纠正为止。厅局各部门应将控制指标逐级分解、逐级落实。加强对所属机关、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业务指导提升基层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对支出控制的责任和能力。对控制指标超过 的单位就一把手实行行政问责并取消年终评优资格对支出管理科学、规范的单位则应予以表彰。单位内部也可通过将支出的控制目标与财务人员绩效工资、年终考核测评挂钩等办法鼓励和激发财务人员加强支出管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主要是对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分析预算执行进度与工作任务完成的进度是否一致比较预算收支数与以前各期相比有无特殊变化并判断其变化原因。通过支出增长率、人均开支、专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人员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等财务指标分析支出规模和支出结构是否合理、支出增长是否控制在合理的幅度之内支出结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是否合理等做到支出管理的科学化提高资金使用效果。科学、规范的支出管理制度要想切实执行就必须有完善的监督体系作保障。财务部门首先要健全完善支出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经济事项的授权、记录、稽核等岗位职责分离。其次要做好支出事项“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管理。单位内审或纪检部门也应加大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共同推动支出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三科学运用绩效评价手段促进支出的规范化管理四注重财务活动分析强化资金使用效果五建立和健全监督机制作者简介责任编辑一凡权亚玲 — 女陕西澄城人会计师毕业于西安财经学院现任陕西省农业工程勘察设计院财务科科长。西 部 财 会 财政探索和研究
篇五:浅谈政府采购与政府支出效益
部门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望映红( 宜昌市西陵区劳动就业管理局湖北· 宜昌443000)摘要:文章从现行部门预算中的收入预算、基本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和政府采购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阐述了相关对策。关键词:部门预算;问题;对策部门预算是编制政府预算的一种制度和方法,由政府各个部门编制,反映政府各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情况的政府预算。部门预算中的:部门” 是指那些与财政直接发生经费领拔关系的一级预算会计单位,主要包括三类:①开支行政管理费的部门,包括人大、政协、政府机关、共产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社团机关:②公检法司部门:③其他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是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公共资源特别是财政资金的优化配置,稳固财政基础,增强调控能力,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实行部门预算的目的,在于改变过去财政支出预算编制不合理、财政资金支付制度不科学及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进一步规范政府、财政和其他部门的预算行为。但从近几年的实施情况看,部门预算在编制和执行中还存在诸多值得思考或改进的问题。一、编制收入预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部门预算的编制原则,要求将部门和单位的各项收入都纳入综合财政预算。部门预算中的收入应当包括当年财力( 包括预算内外资金) 、上年结余及其它向上或部门间争取的资金等各项收入。但在实际编制中,普遍存在部门预算收入来源编报不完整的情况。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非税收入难以准确预计。虽然“ 收支两条线” 提得早,但落实难却是客观事实。症结就在于非税收入与部门的既得利益紧密相连。将非税收入游离于部门预算之外,该收入就成了部门的自有资金,可以随意开支。有些部门即便是把非税收入纳入了预算,也是“ 列收列支” ,谁收谁用,多收多用,变相成为部门的自有资金.这种方式对有收费职能的部门很有利,但对没有收费职能的部门就有失公平。试想,同样是为国家工作,有没有收费职能只是分工的不同,但这种分工就直接导致了部门的贫富差距。②往年结余纳入预算不完整。现行预算政策在编制预算时.以前年度预算结余资金没有纳入年初部门预算,包括本级预算单位及其下属预算单位都没有把以前年度的基本支出结余、专项结余纳入年度基本支出预算和专项支出预算。比如笔者所在的区级财政部门就对往年结余不作要求,有结余的部门在编制当年预算时,都是将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余挂暂存款账中,在年初预算收入编列时不做反映,当年可自由使用。③上下级部门间和平级部门间的转移收入根本就不纳入预算。这些发生在年中的不确定性收入,单位在年初部门预算时很难预计,很多单位为了规避预算,在收到款项时往往列入单位往来,完全脱离了预算管理,这就导致经费较充裕的部门以各种理由将当年用不完的资金向其他单位转移,为新的腐败方式的产生埋下了祸根。二、编制基本支出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基本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和日常公用支出。在目前的部门预算编制中,人员经费支出实行“ 编办核编、人事核标、财政核资” 的编制办法,日常公用支出实行按在编人员统一定额标准办法编制。我们知道,不同的职能部门有不同的工作职能及工作量,而现行的定额标准并没有考虑到不同部门的不同情况,为工作方便,财政部门对所有部门的日常公用经费采用简单的“ 一刀切”的方式,不论单位人员的多少,工作量的大小及日常接待的有无。一律采用统一的定额标准,这样的定额一方面导致了不同部门间支出的“ 苦乐不均” ,另一方面远远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的定额。容易诱发“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现象的发生。以笔者所在的劳动就业部门为例,在年初部门预算时,财政只承认在编人员每人1300元/年的预算内拨款额度,外聘人员费用则由单位自行解决。按照财政总的预算控制数额,本就业局的日常公用经费包含单位自筹部分全年不能突破6.4万元,而该部门作为公共服务机构的窗口行业,一年的水电费开支就突破了4万元,日常耗材及电脑等设备的维修一年得开支3万元,全年的公用经费预算连水电、办公耗材两项费用就远远不够,更谈不上培训、日常接待诸类事项的开支了,这样的预算能反映出单位实际耗用的真实水平吗?笔者认为这样的部门预算只是走了个过场。严重脱离实际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已经影响到部门预算的有效性,导致年中追加报告满天飞。三、编制项目预算中存在的问题项目支出预算是部门支出预算的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各单位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①专项业务费项目缺乏明确的立项标准和依据,是否应该列入项目预算界线不清。一些单位在申报时根本就不考虑自身职能,只是变着方法要钱,没有根据部门的事业发展需要立项。②对项目预算缺乏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由于没有一套科学的量化标准,对专项购置、修缮和新建工程等项目的立项不能进行可行性论证,导致单位编制项目预算随意性较大,编制单位漫天要价,财政部门一砍到底,造成了预算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矛盾。⑧项目支出预算执行不严格。对于有些年初未编制项目预算的部门,往往通过追加的方式进行分配,弱化了项目预算的刚性。④一些项目预算编制过于笼统,没有量化到具体使用项万方数据。垦四( 二) 改善基本支出预算的对策既然基本支出预算实行定员定额管理方式,那么要做好基本支出预算,首先就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体系。财政部目及项目进度,致使专项资金或缺位或闲置,降低了使用效益。⑤项目资金支出后缺乏绩效评估环节。资金支出后产生了什么效益、产生了多大的效益、是否属必须开支的项目、解决了什么问题、社会评价如何等等,很少得到关注和评估、问责。为“ 豆腐渣”工程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四、编制政府采购预算中存在的问题政府采购资金是财政性资金,必须通过预算进行管理。政府采购预算是政府采购运行的第一阶段,也是采购管理的基础阶段和关键环节,由于政府采购预算对采购项目有关内容要素的准确性、完整性、明确性要求极高,编制前各单位应做充分、详尽的采购项目调研,既包括简单的项目需求调研,更包括详细的具体的技术参数、需求时间调研等,然而大多数预算单位对此都重视不够。编制预算前准备工作的缺失或不充分,直接影响到采购预算编制的效果,具体表现为:①采购预算申报不完整、不及时。一些应列入政府采购范围的单位未按要求编制政府采购预算,许多单位的不少项目按规定应纳入集中采购的未编入采购预算中,导致全年政府采购预算的总盘子不清。由于采购单位预算申报的不及时、不完整,还使采购管理部门无法汇集下达集中采购计划,只能在采购单位申报时被动地组织政府采购活动,造成零星采购项目多、重复项目多,难以形成规模,采购工作经常处于繁忙状态,局面比较被动,影响采购效率。②采购内容要素填写不全、不清.采购预算不具备可操作性。许多单位没有把决定采购具体执行依据的内容要素,即采购项目名称、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和需求时间等填写清楚、完整。没有具体的项目及参数,执行采购时须临时填报、确认,直接影响到采购效率,同时也使采购单位在预算执行时有很大的调整空间,随意性很大,预算刚性大打折扣.政府采购预算大多数没有规定具体的需求时间,这就导致了采购预算时间上的无计划性,要想根据采购预算来安捧统一采购只能是一种理想。③重复采购现象大量存在。许多单位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前并没有核实家底,没有考虑列入当年采购的项目到底需不需要采购、需要采购多少等问题,导致重复采购或不当采购,造成资金浪费。五、对策( 一) 改善收入预算的对策实行综合预算:将预算部门的各项收入包括预算内外收入、上年结余资金、部门问转移资金全部归入部门预算的笼子。在预算资金中,财政拨付的预算内资金在执行中相对刚性一些,但非税收入管理还存在漏洞。非税收入既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非税收入必须与部门预算紧密结合。部门预算的基本要求是细化、完整,一个部门一本预算,所有收入进笼子,一切支出进盘子。为了避免非税收入管理中存在的漏洞,笔者认为对非税收入应该实行统一征收,统一安捧支出,在编制预算时,对于非税收入,财政应该按照预算内资金的管理方法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不能谁收谁用,要从源头上杜绝财政资金的分配不公。同时,将各单位以前年度挂在暂存款中的结余资金全部纳入当年的部门预算中,冲抵本年的预算数,以实现部门预算的初衷。另外。年度部门间转移支付的资金也要全部纳入当年的部门预算或冲减下年的部门预算。以杜绝部门问变相分配资金情况的发生。门要通过对预算部门更细致、更有效的调查,准确掌握预算单位的各项基础数据。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定额标准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实行零基预算。目前的部门预算大多实行的“ 基数加增长” 的预算方式,这实际上是把原有的预算的不公平合理化,从而导致不公平的年复一年。再次,在编制基本支出预算时要做到全面和细化。基本公用支出预算要全面考虑不同部门的不同情况,对那些职能较多,任务较复杂,公用定额明显不足的部门,财政部门在审核时应有所区分,不能将不同性质的部门采用一个标准或定额,为了省事或所谓的公平,搞。一刀” 切。最后,要确保部门预算的执行力,年初没有纳入部门预算的项目,除非国家政策调整或出现其它需要应急的事项,否则,一律不接受追加报告。( 三) 改善项目支出预算的对策要解决项目支出预算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财政部门应对项目支出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明确项目支出预算立项标准。其次,完善项目支出制度建设。出台完整的管理办法,对立项标准、申报程序、文本制度、审批原则等做出具体规定。再次,充实完善项目库。实现真正意义的动态管理,根据财力状况及各项目在履行政府职能方面的轻重缓急程度安排预算。最后,健全专项资金评价机制,建立从事前立项审批到事后追踪问效、贯穿项目资金运行全过程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评价体系,以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 四) 改善政府采购预算的对策1.各部门首先要弄清政府采购预算的真正内涵。政府采购预算不是在现行预算体制下另搞的一套预算,而是部门预算的一部分内容,是在部门预算表中增加反映政府采购工作要求的一张预算表。政府采购预算主要是反映政府采购范围,为编制政府采购计划提供依据。2.采购人编制采购预算时要力求编细编实。需要采购什么物品,什么时间需要采购,有没有采购能力等都要在采购预算中得到反映,这样才能方便财政部门、主管部门、采购管理机构等履行在政府采购各工作环节中的相应职责,按时、保质地完成政府采购工作。3政府采购预算要具有严肃性和刚性,一方面要确立以收定支,以支定购原则,不能脱离财政预算的约束。要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不能搞“ 赤字预算” 和寅吃卯粮的采购项目,切实做到当年项目当年财力安排。另一方面采购单位要按照规定编制并执行预算,不得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和超标准采购,以保证预算的约束力和严肃性,维护采购法的权威性。4.摸清家底,建立完善的产品动态信息库。要做好固定资产清理工作,摸清家底,避免重复购置、盲目购置等浪费行为,这是做好政府采购工作的前提。部门预算作为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反映了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国家政策。要想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就要重视部门预算,采用自下而上、逐级汇总的程序,在保证基本支出预算的前提下,妥善安捧其它各类预算支出,为预算的执行和控制提供保证,为建立阳光财政提供必要条件,为推进公共财政的发展提供动力。万方数据
浅谈部门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部门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望映红作者单位:宜昌市西陵区劳动就业管理局
湖北·宜昌443000刊名: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英文刊名:Assets and Finances In Administration and Institution年,卷(期):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zsyzcycw201210045.aspx2012(10)
篇六:浅谈政府采购与政府支出效益
Taxpaying 金融财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叶碧珊(中共惠州市惠阳区委宣传部,广东 惠州 516211)摘 要:为进一步加快推进预算管理工作,我国陆续出台了新的《预算法》《关于做好修订后的预算法实施条例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财法〔2020〕12号)、 《关于中央预算单位预算执行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财库〔2020〕5号)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预算制度改革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文首先介绍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性提出应用对策措施。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预算执行;预算绩效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预算管理,是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推出的一项重大改革,是确保国家预算资金规范运行而进行的一系列组织、调节、控制、监督活动,为各政府部门履行职能和推动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新条例的颁发对于合理规划预算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预算制度的改革不仅适应了现代化信息的潮流还促进了国家的大力发展;深化预算制度,可以积极应对今后一段时期复杂经济社会形势的重要保障,更是完善财政基础工作,做好基础管理的必然选择。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一)有利于提高预算透明度新《预算法》的实施,对政府预算和部门预算提出了信息公开的具体规定,需要定期公开政府债务、政府采购、机关运作经费、重大项目专项资金等内容。同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决算时限也提出了具体要求,用强制的法律约束预算公开实践成果总结如法,利于增强预算透明度,促进透明政府、廉洁政府建设。预算阳光透明也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从根本上预防腐败。(二)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是单位长期发展的流动血液,合理利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不仅节省成本,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最新的《预算法》进一步加强绩效考核,最大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一套全方面合理的预算管理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约束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不合理使用,更好地聚焦做好“六稳”工作,完成“六保”任务。(三)强化政府债务管理我国很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基础工作绩效不好,缺乏风险控制,新《预算法》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套上预算监管的“紧箍咒”,规定各地财政部门应当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组织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状况,对债务高风险地区提出预警,并监督化解债务风险,明确转贷债务管理,细化地主政府债务余额限额管理,合理安排发行政府债券。从法律上解决了地方政府债务怎么借、怎么管、怎么还等问题。[1]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一)预算编制的前瞻性和精准性有待提高预算制度改革进一步向前推进,是完善和创新财政宏观调控、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落实中仍普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预算编制不够细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的一些预算未落实到具体单位,采取代编的方式,导致代编预算编制金额较大;一些单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管理不规范、未编制或未完整编制有资本经营预算。其次,预算编制的前瞻性和精准性有待提高,落实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还有差距,一些预算单位按照往年预算额度进行下一年预算的制定;一些单位预算编制不科学,如年初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指标安排过大,导致预算执行率偏低。再次,科学理财意识不强,一些工作人员在预算工作开展方面重视不够,没有理解预算的含义和要求,认为是财政资金, “宁多勿少”的思想倾向表现突出,影响预算合理性。最后,预算编制不规范,结转结余资金未列入部门预算也未及时上缴区财政部门统筹安排,无预算支出,决算报表未如实反映结转结余等问题。[2](二)预算执行力不强在贯彻落实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预算执行仍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预算管理的实际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具体如下:一是有的单位项目支出预算执行不严格、一般性支出控制不严、预算项目年度执行率低;二是还有一些单位非税收入滞留专户未及时缴入国库,资金滞留财政专户的问题、非税收入征管不规范问题、坐支非税收入;三是有些单位未严格按照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执行,项目支出中不同项目间调剂资金使用;基本支出从项目资金中列支;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混用;四是部分预算单位执行率偏低,个别单位未及时制定专项资金分配方案,导致使用执行率低。五是甚至很多单位到年底突击花钱,只要把钱花出去就行,只要明年预算不缩水等等,这些行为造成预算执行混作者简介:叶碧珊(1982-),女,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行政事业单位会计。1752021年第23期(总第311期)
金融财税乱,丧失了预算的约束力。[3](三)预算绩效考核和评价结果运行不到位财政部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关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绩效”一共出现了24次,足显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绩效评价和绩效考核的结果运用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一是预算规模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一些单位的预算绩效意识和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绩效目标编制不够科学合理、绩效自评不够严格规范、尚未建立成熟的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的约束性机制;二是责任分工不到位,绩效不佳的项目没有得到有效的责任追究,出现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导致后续出现一系列问题;三是在项目动态规范化管理、项目资金使用效率、项目推进进度、项目合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运行不到位;四是财政资金提质增效理念不强,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制度不够完善,绩效奖优罚劣及激励相容作用发挥不明显,仍不同程度存在“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现象。五是有些单位未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和预算执行分析制度,部门整体绩效和项目绩效流于形式,让预算考核和评价在整体预算管理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严重阻碍了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合理、不真实、不规范的考核结果,周而复始地影响着预算编制结果的真实性。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一)提高预算编制的前瞻性和精准性首先,要严格按照《预算法》编制预算,细化项目预算编制、完整编制有资本经营预算。在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编制过程中,认真对预决算的每个环节信息进行分析和考量,从而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和有效加强预算执行约束力及优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其次,加强年度预算前瞻性和可执行性研究,从而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加大贯彻落实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意见的力度,落实部门预算主体责任,严格实施预算支出管理,增强年度预算的刚性约束;有效开展项目前期储备工作,做实做细项目库,全面实现预算项目科学统筹及动态管理。[4](二)强化预算执行加大贯彻落实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意见的力度,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要严格按照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执行,按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严格项目支出管理和严控一般性支出,做到未列入预算不得支出,同时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预算级次或者项目间的预算资金的调剂,确需调剂使用,按照规定程序办理。二是制定分管资金分配使用计划,落实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对预算执行进度、资金使用绩效、安全性、规范性负责,从而提高预算执行效率。三是及时做好资金分配方案细化及分析资金结余原因,形成资金支出分类实施方案;跟踪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做出调整方案予以解决,对于确实无法使用或者项目完工后形成的结余资金,及时上缴财政由区财政收回统筹使用,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加强预算执行运行监督,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预算执行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应当及时整改,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建立一套系统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立一套系统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是建立现代财务制度的首要内容,一套系统的管理体系,不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使单位的经济效益达到最优。
预算管理体系要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需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扎实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工作,做好项目动态规范化管理、项目资金使用效率、项目推进进度、项目合同管理等工作。二是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和预算执行分析制度。三是做好事前立项评审事后评价制度,建立常态化的监管机制。四是改进预算绩效管理方式方法,做“优”绩效目标,做“实”绩效监控,做“真”绩效自评,做“深”外部评价,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防止财政资金损失浪费,大幅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
构建一套系统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注重管理体系的可操作性、增加预算绩效的量化指标,积极开展申报预算绩效,加强监督管理,责任到人,注重绩效的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5]四、结语综上所述,科学、精细的预算管理,有利于完善和创新财政宏观调控、提高国家治理能力。行政事业单位秉着“严谨性、科学性、真实性”的态度认真编制预算,加强年度预算的前瞻性和可执行性,加大贯彻落实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意见的力度,在执行过程中重视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做“优”绩效目标,做“实”绩效监控,做“真”绩效自评,做“深”外部评价,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防止财政资金损失浪费,大幅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参考文献[1]高晓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24).[2]杨文龙.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20).[3]陈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6).[4]赵健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对策探讨[J].财会学习,2019(22).[5]王小平.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9(20).176
篇七:浅谈政府采购与政府支出效益
府采购支出进度缓慢问题分析及建议 政府采 购制度是 市场 经济 度 件下政 府加 强财政 支出管理 —勺 一项 基本制 度。我 省是 实行 史 府采购制度改革最早的省份 一, 目前这项 改革 已经取得 r 很大进 展 ,并 显示 出广阔的 发 展前 景 。政 府采购规 模不断 扩大 , 节支效果 日见明 ; 规范 了财政支出,提高了资金管理 水平; 采购活动透明度提高 , 有 效的抑制了腐败;营造了公平 交 易的环境 ,为企业 的发 展创 一 刘新印刘晓青 造 了机会 。
但是 , 政府采 购效率 不高, 运行质量不够理想 , 资金 支出进 度缓慢 ,是 目前最 突出 问题之一。2004年我省省级政 府采购资金支出3. 72亿元,占 批复用款计划 的 56. 8% ;2005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誓
年上半年省级政府采购资金支 出4799. 9万元,占批复用款计 划的 1
1. 2% 。
批复计 划低 ,
政府采 购支出占 说 明批 复的政府 采购计划在代理机构等待采购,
采购 效率影 响了支 出进 度 。可 以说 ,采购效率问题不仅制约 了政府采购支出目标的实现 ,
也已成为检验政府采购工作的 重要标准之一,确实引起 了预 算单位及社会的关注。
为此, 要 加快政府采购支出进度,关键 是必须千方百计提高采购效率。
政府采 购支 出进度缓 慢的 原因是 多方面的 ,但我认 为主 要 原 因是 采购周期 长 、运 作效 率低、 采购计划申报晚等。
具体 有以下几点:
一是程序原因。
公 开招标采购是政府采购的主要 形式, 从采购单位报计划、 财政 部 门 1 人 】
部 审核 、采 购办汇总 计 划、到采购中心落实用户需求、
组织招标采购等, 程序烦琐、 环 节多、 手续复杂。
二是计划原因。
采 购计划 申报晚 ,仅 2004 年 l2 月25 日之后 , 就下达 了1. 3亿的 用款计划, 占全年下达用款计划 的 20 %,单位来不及办理政府 采购手续, 造成资金结转多;有 些采 购单位随 意调整项 目需求 甚至项 目预算 ,由于采 购计划 的临时性和随机性,急需采购 时才申报计划,计划考虑不周 全 , 造成采 购时 间紧迫 , 再经过 程序采购, 采购时间很长。
三是 编制原 因。
各预 算单位 编制的 预算内容粗、且有的预算项 目
批复时间晚、预算调整多且幅 度大 ,使政府采 购计划时效 性 和可执 行性 差。四是认识原 因。
一些部门对政府采购理解不到 位, 政府采购意识淡薄, 不愿意 参加 政府采 购 ,习惯 于过 去的 传统 的采 购物品 方式 ,山于认 识上差 异 , 有的单位借 口 “政府 采购急 用的物品 购不到 、价格 ∞
一 知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不 便宜、 产 品质量差 ” 等 , 故意 不积极运作,列年底申请将采 购资金拨 付到 单位 ,其 实这 多 是推辞 ,真正的原因是部门利 益作崇。
五是供货原因。
有些用 户单位由于事先对市场行情不 大了解,对要采购的商品了解 不够全面 , 所报采购产品 , 有的 已经停产或 将要停 产 ,有 的用 户所报的采购产品是市场紧俏 产品, 致使采购时间长。
六信息 、
不对称原因。
采购单位、 政府采 购机构与供应商信息不对称 ,
采购单 位 、采 购机构很难 对商 品的价 格 、质 量都做 到合理的 判断 ,很容易受到供应商的欺 骗; 也有的商 品数额 小 , 对供应 商吸 引 力不大 ,这也是政 府采 购工作效率低的原因之一。具 体建 议做好以下几点 :
一 简化程序和手续 , 提 高采购效率。
政府采购效率低 ,
周转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程 序小够简捷 , 手续比较烦琐。
为 此 , 要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率, 首 先 , 应优化流程、 减少环节、 简 化手续。应在不违背法定程序 和规范管理的前提下,尽 力简 化程序、 环节及手续 , 缩短采购 周期, 减少时间成本, 提高采购 效率 。这里 既要规范 从政府采 购资金使用计划的申报、审核 到资金拨付的有关程序,简化 手续 ,加快在财政部门各业务 处室周转时间,也要规范和简 化从采购的项 目申报 、 受理 、 组 织实施的程序、 简化手续、 加快 集中采购的运作时间,提高采 购效率。
其次, 加强管理, 加快 运作。主要是加快集中采购机 构内部运作、 缩短审批时间、 抓 好采购的节点 ,缩短政府采购 前期准备工作时间,如采购计 划下达的时间、采购方式审定 时间、供应商提供资料及采购 人提供需求资料的时间等。以 满 足采购人 对时 间的要求 。财 政部门也应明确工作时限,缩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短在各处室运转时间,在每一 个环节、 每一个处室中, 制定所 必须完成的时间,提高政府采 购的办事效率。
第三, 在规范运 作的前提下,根据采购项 目的 轻重缓急、难易程度等不同的 具体情况 ,采购中心应合理安 一
~
一
~
’簟
一
排采购时间节点,可依法灵活 选择采购方式, 科学运筹等, 充 分运用网络技术控制流程环节,
~
加快 运作 ,尽可能 的缩短采 购 _ 1 J 时间。
第四, 各有关部门要紧密 协调配合。政府采购效率问题 涉及财政、 预算单位、 采购机构 及供应商等, 避免各 自为政, 互 相扯皮。任何一个环节的延期,
都会导致整个采购周期的延长,
为此,必须从加强内部运作管 理入手, 规范采购操作, 强化采 购流程管理,各个流程环环紧 扣, 缩短审核时间, 保证采购活 动的有效、快速运行。
二、要早做安排 ,及早运 作 。采购单位对政府采购周期 要有正确认识。政府采购的主 要方式是公开招标 ,而公开招 标的周期又相对较长,从信息 发布到开标至少需要20天,这 是 法定 的强制时 间 ,采 购人也 有义务维护法律的严肃性。预 一一
一 一 ’一’一=一一 一一 一一 一 ; :
::
一
1 t ~ j
一‘ :
, _ _
, 一 ~ 一
参 蔷 ■ — E = -。
‘ 算单位要超前谋划,各项具体 采购事项要早作安排。采购计 划要早 申报,具体经办人员要 有时间意识,不要等领导催促 或项 目急用时才 申报,仓促行 事, 浪费了时间。
因此, 要想快,
采购人必须 自己先快,及早向
财政部门申报采购计划。具体 采购要求要早提供 。在政府采 购业务的操作中,具体的采购 要求由采购人提供 ,采购人的 采购要求应在申报采购计划时,
同时送达 代理机构 ,防止 代理 机构在等采购人提供具体采购 要 求而耽 误时间。
同时 , 需要采 一一 . ■
.一
~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购人做的事情,如尽快向财政 部 门提出拟采用的采购方式 ,
。
~
一~~ 及早与中标供应商签订政府采 一购合同, 验收工作要早完成等,
以缩短政府采购周期 ,提高采 购效率。
三 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编 制管理 , 细化预算编制。
细化预 ■ ~
一
算编制是推行政府采购的前提,
通过细化预算编制就能对专项 一 『 f. lJ
:
三 I ff 一
\≤基
预算的货物 、工程和服务以及 预算支出中的采购行为实行规 ..
. Ii Il 范性管理。
首先, 应积极推行和 王曼一
完善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是编 制政府采购预算的基础,应将 一
一 :、 = . 一
~
■Il ● 一
预算细化到单位、 细化到项 目。
采购单位在编制采购预算时 ,
应 向有关专家咨询 ,了解所需 设备的技术和市场情况 ,保证 所报项目预算的准确性。其次,
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预算。应 根 据财政 批准 的单位 政府采 购 预算,确定各单位具体采购项 目的实施时间和实施方法 ,制 定政府采购计划 ,将政府采购 计 划及时 下达政 府采购执 行部 门,确保政府采购按批准的预 算实施。
同时, 减少政府采购预 算的频繁追加和大的调整 ,避 免出现无预算采购、 重复采购、
盲目采购。
最后, 认真实行国库 集中支付,改变政府采购资金 层层下拨的传统方法,将政府 采购资金直接拨付到供应商 、
服务单位 , 提高资金运行效率。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采购 形式 , 缩短采购时间。
在政府采 购活动中,应针对项 目的具体 情况、特点及要求采取不同的 采购方式 。对大 宗货物 实行公 开招标。凡纳入集中采购目录 的政府采购项 目,应 当实行集 中招标采购方式 ,如对机动车 辆、 工程物品、 办公设备、 专项 设备等大宗物品实行公开招标 。
蠢 蒸 II ~ ■ :
一 ~
二 ÷ l 一一
. . . .. 重
一
一
.
, ~lI 一
。
.奠
一
.
l1~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一-~
.f,
.
一
, . 一
_ 一主 . ~一一 ~
一 ...一
一二 / }J
ll
~ 一 ~, IlI
}I一 . 一 一
^I』 I Il
:
■{;. :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一 誓 擘 采购 。公开 招标作 为政 府采 购 的主要方式 , 能 充分体现 公开、
公平 、 公正的 目标和原则 , 明显 节约支出。但此种方式程序复 杂, 工作量大 , 法定周期长 , 会 影响政府采购的效率。
为此, 对 经常性的服务及零星采购项目,
应充分考虑其时间性强、涉及 面广、 采购频率高的特点, 宜选 择 相对 灵活 ,采购 周期 短 ,快 捷 、 效率较高的采购方式 , 如通 过市场竞争确定的定点供应商、
实行集 中定点采 购。对政 府采 购定点单 位,应实行动态 管理 ,
制定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 ,通 过规范管理 , 提高效率 、 提 高服 务水平 , 节约财政资金 。
麻大 力
推 行协议 供货采 购 ,协 议供货 采 购是 通过 一次 公开 招标 、 多
次采购的办法, 既简化了手续、
降 低了采购 成本 ,也 町以满 采 购人需 求的 多样性 、提 高 r 采 购效率 。还应采取 其他 多样 灵活的采 购方式 ,如发展 电 子
化、网上采购、 询价采购、 联合 模效 益 , 也 嘤实行分散 采购 , 做 到简便易行。
总之, 通过改革创 新 , 探索政府采购高效 、 快捷的 新 方式 ,促进政 府采购效率 的 提高 。
五 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 信息化建设 ,提高政府采购的 效率。政府采购的工作效率住 很大 程度上 ,取决 于采购 手段 是否先进和能否掌握足够的信 息资 源 。建立政府 采购信 息网 络 系统 ,一方面可 以查询 各地 政府采购信息,准确及时地掌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统等,通过完备的网络信息系
统 、先进 信息技 术手段 使各类 政府 采 购活 动 实现 高 效运 行 ,
以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和物 力,
缩短采购周期, 加快采购速度,
提 高采 购效率 。
六 加强培训 , 提高采购人 员的素质。政府采购工作是一 项政策性、技术性要求很高的 工作, 涉及经济科学、 自然科学 等多学科的知识 ,采购人员不 仅要 熟悉财政 工作 ,还应 当掌 握招标投标、 合同管理、 商品性 能等多方面的知识。政府采购 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政 府采购的公平、 公正和效率。
因 此 ,集中采购机构应通过提高 采购 质量和效 率 ,为采购单位 提供优质服务,使改革工作在 采购管理、采购方式及采购程 序上都体现效率要求。应重视 对政府采购人员、采购单位财 务及有 关人 员的培训 ,使政府 采购部门的采购人员、预算单 位的财 务人 员及 有关人 员熟悉 政府采购的法律、 法规、 政策及 具 体的操 作程序 。要通过 组织 各种形式的培训, 提高财政、 财 务人员的业务和技术操作水平。
同时 , 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将 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急用户之 所急, 提高工作效率, 在保证程 序规范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 作时 间 , 以实现优 质、 高效 、 用 户满意的目标。
七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对 政府采购意义的认识。政府采 购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
涉及对观念的转变和利益的调 整 , 触动 了某些部门的利益。
因 此 必须采取 各种切实 可行的有 效措 施, 加大宣传的力度 , 使政 府采购真正被大家理解。不仅 使财政 、预算单位的干部要充 分认识 到建立 政府采购 的重要 意义 , 更 重要 的是 , 要取得各级 党政领导 的支持 ,还要 使那些 权益需要调整的部门和单位确 立改革的意识和观念,接受这 项改革,使来 自各方面消极因 素转变为积极因素 ,不断为改 革创造宽松的环境。要宣传政 府采购的改革成果 ;宣传政府 采购的法规及有关方针政策;
宣 传政府采 购的业 务知识 。
( 作者单位:
河北省财政厅 石家庄市中医院) (责任编辑 :李存英)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篇八:浅谈政府采购与政府支出效益
南珊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政府采购公务车辆保险的决策问题研究 学位申请人指导教师学科专业刘科王国清教授财政学摘要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财政支出是财政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具有递增的倾向或称为“经费膨胀法则”以我国当前的财政现状看确实也是如此所以财政支出确实需要管理和规范。政府集中采购在财政支出管理中具有显著优势它有利于规范财政支出。对政府经常性所需要的服务和实物目前各国一般通过政府集中采购的形式予以购买。建立政府采购制度加强对公共支出的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是建立我国公共预算体系的重要内容而这也正是目前我国财政改革的一个重点。在政府采购实物的领域公务用车项目比重很大其中与公务车辆相关的油料、保险、维修等项目也是相当诱人的蛋糕本文则更主要的是关注政府集中采购车辆保险这种特殊的服务项目的决策问题研究一些科学决策方法在其中的适用性以期能为财政支出的管理和规范发挥一定的作用。而这正是本文研究目的所在。本文第一章介绍了研究问题的背景。我国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于 年开始试行由于成效良好而很快得以推广。伴随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建设大量相关研究的著作与学术论文纷纷涌现从而又有力地促进政府采购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截止选题时参考的专著中主要涉及了政府采购的基础理论包括历史发展、范围界定、目标原则、方式方法、绩效控制然而方式方法上虽有不少的案例但介绍仍不具体没有明确到决策指标及过程也没有关于政府采购公务车辆保险的案例。参考的学术论文中涉及到了政府采购公务车辆保险的一些现状主要是存在的闯题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制度分析但对问题的产生原因尚没有进一步分析到学术性研究的深度还主要停留在现象描述阶段也没有涉及到
政府采购公务车辆保险盼决策问题研究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方法如管理决策理论、数学决策方法等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所以本文拟在对政府采购问题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再进一步研究已有科学决策方法的适用性如层次分析法、管理信息系统、维克里拍卖法等尤其是要具体化措施和指标深入分析决策过程运用管理决策理论和数学方法提出详细的决策方案和步骤以适用于采购实务当中为实务部门提供参考。本文界定所指公务车辆保险仅指当前政府机关 含事业单位 的公务用车需要购买的保险它交叉于商业保险和政策保险范畴之中。。公共部门既然要使用机动车辆就必然面临使用带来的损失或责任上的风险。通过对风险管理技术的分析本文认为只有保险是最佳的风险管理措旅它将不确定的风险损失转化为确定的保费支出便于制定预算将公共部门面临的客观的、普遍的风险损失合法、合理地转嫁给保险公司承担同时也不并排斥公共管部门继续采取其他的风险管理措施进一步降低风险损失。这些构成了公共部门客观上存在购买保险需求的必然性。我国的机动车保险自改革开放后恢复并发展政府采购也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新事物两者都属于迅速发展阶段尤其是两者的结合在财政学和保险学理论与实务界都引起相当大的关注当然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招投标书要素不齐需求双方信息不畅短期利益表现突出恶性竞争日趋严重服务承诺不切实际违规经营影响发展违规操作时有发生采购决策不够科学等等。本文第二章介绍了国外政府采购中的案例为我国提供的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在计算机设备和系统的采购案例中本文提出采购决策机关的设立、决策人员的构建、关注后续使用价格、供货商信息批露机制等借鉴项目。在医院 光片存贮和运输的服务采购案例中本文提出标书基本项目的统一、投标方的独立性、参考使用者意见等借鉴项目。在 市采购系统故障案例中本文提出建立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及自动化带来的风险等借鉴项目。在乡村学校影印机维护服务案例中本文提出维护预算严肃性、采购主体的基层化等借鉴项目。
摘要本文第三章介绍了政府采购公务车辆保险决策的原则和分析框架。保险是一种服务产品有着与实物产品采购不同的特点。服务之间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可能比实物更为明显它很可能会影响到采购的观念。从采购的角度一般要考虑价值、重复性、确定性、服务对象、服务提供、需求特殊、交货特征、按需定制程度、提供服务所需技术等方面。本文在讨论政府采购公务车辆保险的决策过程参照了商业中服务采购的分析框架。本文第四章分析了政府集中采购公务车辆保险中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层次分析法是一种非数学模型的决策思维方式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诸多因素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排序形成递阶层次通过因素间两两判断形成各方案的总顺序即是决策顺序。它是不需要高深的数学知识和复杂运算的简单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在政府集中采购公务车辆保险中是合理的可行的。通过建立递阶层次创建判断矩阵合成权重向量判断一致性等步骤本文提出了具体的案例应用方式。本文第五章提出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弥补决策数据基础。建立该系统是合理并可行的它有助于了解车辆使用状态明晰车辆维护项目度量风险程度精算科学保费而目前的设备配置人力因素成本效益分析都为建立该系统奠定了基础。通过调动用车单位积极性约束用车单位登记约束修理厂提供信息约束保险公司提供信息等方式为维护该系统提供制度保障。本文第六章提出利用维克里竞拍方式促进适度竞争。维克里教授运用信息经济学原理设计了一个新的拍卖机制让每个人把愿意出的价格写在纸上装入信封交给拍卖商所有信封打开后出价最高的人得到那件商品但实际付的价格是第二位最高者的出价。每个人都被鼓励尽量如实地报告自己对拍卖商品的评价因为出价多少只影响自己是否得到那件商品而不影响得到那件商品的情况下付多少钱只要说真话就要受到奖励否则就要比真实意愿价格付出更多。该决策方法有助于减少投标者的非利润追求的损失限制垄断嫌疑的战略行为减少盲目估价的损失。该方法也是切实可行的而且在我国的拍卖界已经开始尝试推行。文章将目标定位于采购问题的决策方面。重点就是要分析服务采购的特殊性又尤其注意保险这种自有其特性的服务。所以才在第一章介绍的问题的背景及研究目标后在第二章即结合国外案例逐一分析指出可借鉴的
政府采赡公务车辆保险盼决策问嚣研究部分。在随后的第三章结合国际上都遵循的政府采购基本原则讨论在我国政府采购公务车辆保险决策上的应用。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后面三章。第四章中提出层次分析法在政府采购公务车辆保险中的应用尝试以科学的方法达成决策。第五章提出建立车辆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实际也是为第四章所提出的方法建立数据分析基础。第六章提到维克里竞拍法也是为科学决策采购方提出的方法建议。后面三章提到的三种方法并不是各自独立可以相互融合。用管理系统系统收集处理数据和信息纳入层次分析法的分析基础就可以做出决策或者还可以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各个因素换算综合价格再利用维克里竞标法做出决策均可。本文提到的这些决策方法不仅仅可以尝试用在政府采购公务车辆保险领域在其他服务型产品的大宗购买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政府采购车辆保险决策
舰 ’ ’ ’ 瓤 躺 耵坞 锄 ...
篇九:浅谈政府采购与政府支出效益
采购招标控制价的作用及编制摘要:
招标控制价是施工中工程造价的最高投标限制价格, 可以有效的防止投标人恶意提高工程造价、 防止投标人串通。
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如何建立、 健全政府采购制度, 逐步适度开放政府采购市场,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采购支出的各种腐败现象, 增强对政府采购国际自由化。
如何建立完善、 高效、 可靠的政府采购招标价格控制体系, 以顺利实现政府采购的公开、 公平,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政府采购; 招标控制价; 问题; 作用; 编制
Abstract:
the tender price control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cost is the highest bidding price limi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malicious engineering cost,
improve bidders to prevent bidders in collusion.
In our country is shifting to a market economy in the process,
how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system,
gradually moderate open government purchasing market from the sourc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rruption of purchasing expenditure,
strengthen government purchasing international liberalization.
How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efficient,
reliabl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bidding price control system,
and to achieve the smooth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of open,
fair,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The tender price control;
Problem;
Action;
prepare
中图分类号:
F253.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招标控制价的作用概述
1. 1 有效控制投资, 防止恶性哄抬报价给业主带来的投资风险。《清单规范》 规定:“投标人的投标报价高于招标控制价的, 其投标应予以拒绝”,从而有效地引导投标人理性竞争, 防止串标和抬价。
1. 2 提高透明度, 避免暗箱操作、 寻租等违法活动的产生。《清单规范》规定:
“招标控制价应在招标文件中公布, 不应上调或下浮, 招标人应将招标控制价及有关资料报送工程所在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备查。
投标人经复核认为招标人公布的招标控制价未按照规范的规定进行编制的, 应在开标前 5 日向招投标监督机构或(和)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投诉”。
上述规定体现了招标的公开、 公平、 公正性, 既防止招标人有意压低工程造价, 又赋予了投标人进行投诉和举报的权利。
使整个招标过程处于公开透明之中,有利于各方进行监督。
1. 3 投标入自主报价、 公平竞争, 不受标底的左右。
设招标控制价,不设标底, 不仅解决了设标底时易发生标底泄露及暗箱操作的问题, 而且解决了标底对评标基准价产生负面影响的问题。
投标人只需根据自身的实力在招标控制价范围内自主报价参与市场竞争, 避免了 投标人挖空心思迎
合标底, 不顾自己实力“算标” 现象的发生。
1. 4 招标控制价可作为评标时的参考依据, 避免出现较大的偏离。
设置招标控制价克服了 无标底评标时, 对投标人的报价评审缺乏参考依据的问题。
招标控制价是招标人根据《清单规范》、 国家或省级、 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和计价办法、 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 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及有关要求、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合理的常规施工方法等其他相关资料编制的。
这说明了招标控制价能反映工程项目和市场实际情况, 而且反映的是社会平均水平。
由于目前绝大多数施工企业尚未制定反映其实际生产水平的企业定额, 不能用企业定额作为评标的依据。
因而用招标控制价作为评标时的参考依据,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2 政府采购招标存在的问题
2. 1 政府机构设置不规范。
财政部发布的《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 财政部门作为政府采购的主管部门, 应设政府采购管理机构,来负责本地区的政府采购管理及监督工作。
主管部门不能直接干涉和参与政府采购中的具体商业活动。
在推行政府采购的过程中, 各部门机构的设置往往都是在财政部门的内部设立一个政府采购中心, 归属财政部门内部, 来代表财政部门行使政府采购管理监督和具体采购事务双重职能, 很容易会出现与财政职能不适应的现象。
出现财政职能越位和缺位现象, 从而使财政部门在担当政府采购管理职能问题上界定不清。
2. 2 政府招投标价格控制机制不健全。
在公平、 公正、 公开的透明环
境中通过招标方式实现物有所值是政府采购最大的特点。
但是, 因为受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和多方因素的制约, 当前政府采购的招投标工作只是停留在运作的初期阶段, 专业化水平不高, 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
各项招投标活动运作效益较低, 缺乏监督, 与招投标的统一、 严谨、 细致、 规范、 高效要求相差很远, 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缺乏统一的招投标管理模式; 二是专家评委等专业人员空缺; 三是招投标主体不够明确;四是政府采购招投标主体没有自我约束机制。
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 运作机制不够透明、“暗中指定” 等虚假招标时有发生。
2. 3 政府采购队伍专业性人才缺乏。
政府采购是一项集政策性、 知识性、 全面性、 复杂性、 多样性等特点于一身的工作性质, 要求采购工作人员掌握全面的知识。
作为政府采购工作人员需要懂得财经、 科技含量高的网络工程、 建筑工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市场操作的相关技能, 和招投标相关法定程序和文件规定, 才能切实履行好政府采购的职能, 提高政府采购的采购效益和工作效率。
各地在成立政府采购机构时, 过少考虑人员配备的专业素质。
受人员编制的约束。
大多都是在财政内部调剂产生, 这些人员虽然能够熟练掌握财经知识, 但对其他行业的管理知识和高新产品专业技术了 解知之甚少。
极大地影响了 政府采购效益和运作质量。
3 推行采购招标控制价的意义
3. 1 对招标方而言, 招标控制价可以有效控制投资, 防止不必要的投资风险工程支出必须能够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在之前的投标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围标、 串标的现象, 投标人之间哄抬价格、 轮流坐庄的行为给招标人
带来了投资失控的风险, 使用招标控制价格可以让招标人更加有效的控制招标工作, 保证自身的利益。
同时, 对于测算出的招标控制价如果超过预算就需要对一些不合理的部分进行调整, 这样可以不断在调整中核实建设的规模, 控制不必要的投资。
而编制了招标控制价后, 可以让招标方判断投标者所报的价格是否合理, 评估工作有可靠的参考依据, 减少评标过程中的不科学。
3. 2 对投标方而言, 招标控制价可以促进公平竞争, 减少违法行为在标底招标中, 投标价格越接近标底得分越高, 中标的可能性越大。
这会发生标底泄密和暗箱操作的行为, 让招标工作失去了必要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招标控制价是工程的最高限价, 它会在招标文件中列示, 减少了相关的违法行为。
同时, 采用标底招标时, 标底较为不科学, 很难考虑到施工方案等对造价的影响, 而采用招标控制价时, 投标方可以根据自身的实力、财务、 管理、 技术、 设备等进行报价, 更加符合市场规律。
评标的时候,业主一般也可以设置最高让利系数。
避免一些单位低价竞标后采取偷工减料、 无理索赔等手段造成工程质量差、 工期无法保证等问题, 也促进了 投标单位的良性竞争。
3. 3 招标控制价有利于造价咨询机构的发展, 促进招标工作的高效招标控制价的实施扩展了造价咨询机构的业务范围, 从而促进了 这些机构的发展, 另外在招标控制价的实施过程中有大量的管理部门进行监督和审查, 这就会让造价咨询机构的编制更加科学, 提升了造价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在实施招标控制价后, 投标人的交易成本将会降低, 招标人的成本也会降低, 这就会提升招标工作的效率, 从而提升交易成功的概率,
让经济活动更加有效。
4 政府采购招标控制价的编制
4. 1 以平方米造价包干为基础的招标控制价
当工程(住宅工程)
采用标准图、 批量建设时, 可用以平方米包干为基础的招标控制价, 这种平方米包干为基础的招标控制价, 其价格由编制单位根据标准图测算工程量、 依据有关计价办法编制出标准工程每平方米造价, 在具体工程招标时, 结合实际装修, 室内设备的配备情况, 调整平方米造价。
另外, 它因为地基的情况不同, 一般采用平方米造价包干, 而基础部分按施工图纸单独计算, 然后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招标控制价。
这种以平方米造价包干为基础的招标控制价编制方法, 工程量计算比较简单, 但是被限定在必须采用标准图进行施工, 而且在制定平方米包干时,事先也必须做详细的工程量计算工作, 因而一般不是普遍使用。
4. 2 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的招标控制价
(1)
单价法编制招标控制价。
单价法是用事先编制好的分项工程的单位估价表来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方法。
按施工图计算的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 并乘以相应单价, 汇总相加, 得到单位工程的人工费、 材料费、 机械使用费之和; 再加上按规定程序计算出来的其他直接费、 现场经费、 间接费、 计划利润和税金, 便可得出单位工程的施工图预算价。
其编制步骤为搜集各种编制依据资料。
如施工图纸、 现行工程预算定额、 取费标准等;熟悉施工图纸和定额; 计算工程量。
工程量的计算在整个预算过程是最重要、 最繁重的一个环节, 不仅影响预算的及时性, 更重要的是影响预算造
价的准确性。
因此, 必须在工程量计算上狠下工夫, 确保预算质量。
单价法是目前国内编制施工图的主要方法, 具有计算简单、 工作量较小和编制速度较快, 便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集中统一管理的优点。
但由于是采用事先编制好的统一的单位估价表, 其价格水平只能反映定额编制基期年的价格水平。
在市场经济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 单价法的计算结果会偏离实际价格水平, 虽然可采用调价来弥补, 但调价系数和指数从测定到颁布又要滞后且计算繁琐。
(2)
实物法编制招标控制价。
实物法是首先根据施工图纸分别计算出分项工程量, 然后套用相应的预算人工、 材料、 机械台班的定额用量再分别乘以工程所在地当时的人工、 材料、 机械台班的实际单价, 求出单位工程的人工费、 材料费和施工机械使用费, 并汇总求和, 进而求得直接工程费, 并按规定计取其他各项费用, 最后汇总就可得出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造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工、 材料和机械台班单位是随市场而变化的, 而且它们是影响工程造价最活跃、 最主要的因素。
用实物法编制施工图预算, 是采用工程所在地的当时人工、 材料、 机械台班价格, 能较好地反映实际价格水平, 工程造价的准确性高。
虽然计算过程较单价法繁琐,但用计算机也就快捷了。
因此, 定额实物法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算编制方法。
5 建立完善的招投标价格控制机制
5. 1 强制推行招投标价格制度的建立。
各级政府须强制推行以公开招标的方式, 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竞争采购招标。
与此同时, 制定健全完善
的招投标价格制度; 以强化监督和管理招投标采购行为。
5. 2 合理选择招投标的方式和运作的规程。
采取何种招投标形式, 其运作规程必须遵循严谨、 细致、 规范、 科学的原则, 坚持公平、 公开、 公正的竞争原则, 自觉的接受监察、 公证机关和社会公众三位一体的监督。
5. 3 建立完善的专家评委库。
因政府采购招投标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涉及的行业和专业水平也较高, 搞好招投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建立和完善专家评委库。
因此, 评委的确定不能受区域的限制, 尽可能的放宽视野,选配一些专业素质较高, 又有实际经验的专业人员进入政府采购专家评委库, 使政府采购招投标逐步建立―个高层次、 高水准的运作体系, 真正体现招投标的合法性及权威性, 更好地发挥政府采购阳光交易作用。
6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招标控制价在政府采购招标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招标控制价也将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得到不断的改善。
以上是结合政府招标过程中的招标控制价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难免有所偏颇,希望能够对相关的行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苗学霞. 浅谈招标控制价[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06).
[2] 何红锋. 政府采购法详解.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3] 冯一晖. 招标控制价的有关问 题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0(08).
[4] 印 铁成. 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的编制[J]. 科技创新导报,2010(04) .
[5] 曹富国, 何景成. 政府采购管理国际规范与实务. 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
推荐访问:浅谈政府采购与政府支出效益 浅谈 政府采购 支出
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
- 浅谈政府采购与政府支出效益5篇2022-08-22
- 浅谈县级巡察工作的实践与思考5篇2022-08-17
- 浅谈朱昌耀二胡艺术8篇2022-08-17
- 浅谈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7篇2022-08-18
- 浅谈张居正文集的价值6篇2022-08-18
- 政府采购评审报告2022-10-09
- 政府采购设备供货合同书模板2022-12-09
-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高校政府采购内控机制研究2024-08-24
- 2023年医院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十六篇)(范文推荐)2023-08-27
- 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考评体系构建问题研究2023-10-13
- 高校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研究202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