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度在全市考察员培训班上讲课提纲(范本)

发布时间:2022-10-07 13:4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在全市考察员培训班上讲课提纲(范本),供大家参考。

2022年度在全市考察员培训班上讲课提纲(范本)

实施精准勾勒**“千人一面”

——浅谈新时代干部考察材料特点和应把握的方法

XXX

(2018年X月X日)

******反复强调:“要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的这一要求是我们在开展干部考察工作中应当牢牢把握的正确方向、应当始终坚持的指导原则、应当严格遵守的规矩要求。干部考察是选准用好干部的关键环节,干部考察材料是决定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对干部的评价,关系到识人用人的精准度和公信度。作为一名老组工干部,我对干部考察材料有着很深的感受和体会。借此机会,我着重谈两个方面问题,与大家一起学习探讨。

第一个问题:干部考察材料具有的十大特性

所谓干部考察材料,是指干部考察机构和人员在干部考察工作告一段落后,经过分析、综合整理而成的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综合性评价材料,它是公文的一种,具有一定的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其语言风格、结构格式、功能作用有着鲜明的特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的政治性。干部工作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考察材料也是如此,从它的产生过程,到它的具体内容都具有很强的政治效用,是十分严肃的政治性行为和政治性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干部考察工作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政治标准,把考察对象的“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考准考实。

2、评价的权威性。考察材料是考察者代表组织对领导干部的综合表现,通过书面材料对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评价,一经形成,就具有了一定的确定力,其一字一句,都关系到对干部的正确使用和培养,而且考察材料还要存入本人档案,长期保存,对考察对象的政治前途能产生深远影响,甚至有评价性的文字,就是考察对象离开人世之后,也是作为盖棺定论的权威依据,并且这种权威性是和组织部的权威性紧密相关,相得益彰的。

3、表达的客观性。是指考察材料必须建立在实事求是地深入考察基础上所形成的综合材料,对评价对象的鉴别和评价要与考察对象实际情况相一致,引用的数字、事例要有依据、准确无误,符合客观事实,而不是凭主观想象虚构而成。比如,有的材料写到某乡镇领导驾着小舢板去某岛屿抗击12级台风,这就明显违背基本常识。

4、感情的中立性。是指在形成材料过程中,对考察对象的评价不能带任何个人感情色彩和倾向意图,要保持一种中立态度,不虚美、不掩恶,这种中立性在差额考察中,在对一些被考察对象的比对中尤其重要。它必须建立在真实的事例基础上,真人真事是考察材料的基础和前提,第一标准、第一原则,事实胜于雄辩,如果失真,就会给决策造成失误、贻害无穷。

5、文字的写实性。是指在文字表述中,多采用写实或白描方法,对考察对象进行表述,俗称画像,不是用一般概念化的描述,而是用简短的语言真实形象地勾勒考察对象的特点、本质、性格,做到形神兼备,使之如见其人。比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
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寥寥几笔,让孔乙己的神情气质跃然纸上。即使上千年的人物,白描手法用得好,今天依然可以想象他们的风采神韵。比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场“身长八尺,面如冠王,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句话是第二十八回描写的,惟妙惟肖,传神的很,与后文关于他智略的描述相互辉映,宛然成章。当然,举这样的例子只是说明白描的功效,考察材料肯定不能写成这样,它追求的是平实易懂,不要文白夹杂,故弄玄虚,力求大众化,避免使用生僻晦涩的语句,不堆砌辞藻,乱用修辞词语,更不能用夸张、渲染等手法。

6、过程的时段性。考察材料是对干部在某一岗位、一定时期德才表现和思想状态进行阶段性评价。因为我们在较短时间内无法掌握考察对象以前的所有表现,更无法预测他的未来,只能是截取他的一段时间内的表现做有根据的客观总结和评价。另外,考察材料的时段性还指考察者,即撰写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材料,没有十分充裕的时间去充分酝酿、构思、反复修改和广泛论证。

7、适用的指向性。是指根据组织需要可对考察对象分为无任用考察和任用考察,在文字表述上各有侧重。作为考察者来说,组织并没有授权让我们推荐谁、使用谁。但有时,我们又是带着组织的意图去考察的,于是在这两难中,就需要选好取材的范围、表述的侧重点以及考察者的突出特点,在不直接说明的情况下,在有限的篇幅中,字里行间表露出目的,让领导一目了然。这有点类似古代史书里讲的“春秋笔法”。即在客观记叙中表现出组织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比如,对拟提拔使用的,要突出实绩和特长;
对后备干部,要突出基本素质和潜能;
对主要领导,要突出政治能力和驾驭全局能力;
对适合组织部门的,要突出公道正派;
对适合宣传部门的,则要围绕思想理论水平;
对实干型的,要侧重他干了哪些事,怎么打开局面的;
对理论型的,要侧重他理论怎样,发表了哪些文章;
同样是对政治理论的学习,XXX用初步掌握来修饰,XXX是系统掌握,细心的人一看便知两人级别的高低;
千万不要穿靴戴帽,弄错对象,如果写一个科级干部,说他能驾驭全局,有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这就明显过火了。

8、表述的精炼性。是指在文字表述上要求在规定的字数内,用简明扼要,高度概括性的语句和文字来表述考察对象的整体特点。

9、材料的规范性。从材料的行文方式、使用范围、处理程序都具有完整的规范标准,除因特殊情况外,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表现出很强的程式化和格式化,形成了固定模式,我们只能按照规定格式和规定内容加以文字表述。如考核对象五要素、简历、德才表现、培训情况、受表彰情况及要注意的问题,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空间。

10、使用的保密性。是指考察材料只能在规定范围内供从事干部调配以及研究干部配备的领导参阅使用,以及考察后整理存档,严禁扩散范围和做其他用途。

以上谈了有关干部考察材料的10个方面的特性,这也是干部考察员在今后从事干部考察工作中需要格外关注的关键要素。

第二个问题:提高干部考察材料质量的八大妙招

既然干部考察材料具有以上10个特性,那么,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目标任务上,在具体开展干部考察环节上,我们就要有针对性地加以重视,按照***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20字好干部标准,进一步探索提高干部考察材料质量的新路子,练就“火眼金睛”,打造过硬队伍,真正把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干部,把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四铁”干部选准用好。

一、多听广看,把“底子”打厚。所谓多听,就是谈话对象要广泛,尽量多的听取意见,凡是涉及到考察对象的人都要力争多谈多了解,做到谈话对象要广泛。广看,就是凡涉及考察对象的文字材料,比如工作总结、人事档案、学习书目、读书笔记、党校的学习成绩、各时期考察材料等资料以及工作场景都要力争看到。这样,才能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感性材料,才能对考察对象有最直接、真切的感受和了解,对他的认识才最深刻,也往往能启发我们写材料的灵感,保证材料的质量。这些都是二手材料无法比拟的。虽然写考察材料时间紧、任务重,但这点还是必须要有保证。

二、深究细谈,把“样子”画准。所谓深究,就是凡是对形成材料有用的事例、观点、有关问题要深入了解,一问到底,对在谈话中发现的蛛丝马迹要仔细追问,直到弄清为止。尤其是一些不为人所重视的细节,更要详细了解,我们要始终明确我们考察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此人,所以在谈话中一定要围绕这个中心,对谈话对象循循善诱,正确引导,使他们既放下包袱,又不感情用事。既谈工作情况,也谈被考察对象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的特点,不断挖掘最有代表性、最能说明问题、最能打动人的典型事例;
最能反映干部成绩和特点的典型数据;
最能说明干部政绩的工作成果。比如,我们经常写的组织协调能力强,那么怎么强,表现在哪里?承办了大型活动,担任了什么职务,做了哪些事情,起到了什么效果?都要有所了解,不能凭空下结论。

三、消化吸收,把“里子”压实。就是对所获取的材料要认真阅读,对谈话过程要认真记录、反复回忆,对看到的场景,谈话对象的表情、语气等等,要全部在大脑中不断重现,把掌握的感性素材,烂熟于心、内化于脑。对考察对象基本有个大致的印象和论断,写材料时要心中有数,不能写到哪算哪。动笔前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分几部分来写,即行文要有层次性,根据需要采取并列式、递进式、连贯式、总分式等。

四、综合分析,把“料子”做精。对考察中了解到的第一手材料和了解到的情况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进行全盘的思考分析,精心提炼观点,挖掘典型事例,得出有价值的东西。在材料的组织上,要根据主旨内容来决定材料的详略,不要平均用力、面面俱到,要鉴别、筛选、做到重点突出、特点明显。人的活动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能够用以证明的事实较多,受各种因素影响也较多,我们必须加以甄别,运用那些能深刻揭示和反映人物本质特点和内部联系的事实,注意把事件和观点统一起来,能够从错综复杂的问题中,把握本质,分清主次,高质量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

五、知识广博,把“面子”争足。因为被考察者往往是不同岗位的干部,其工作职责、内容、要求及所取得的效果表现形式都是不同的,比如,对医院院长则主要是看他一年医治多少病人,公安局长则是看他辖区内的发案率和破案率等等,不一一枚举,所以考察材料的撰写者要熟悉各行各业各层次各岗位及三教九流的情况及各类谈话人员心态,只有事先熟悉了解行情,在写作时才不至于说外行话,才不至于把不准,拿不稳,才能在材料中体现出不同地域、行业、岗位、层次干部的特点。当前,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认真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掌握运用新词录、新用语,如,“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高质量发展”“供给侧改革”“现代化经济体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素质专业化”“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等等,把握上级党组织关于干部工作的最新精神和指示要求,使干部考察材料真实展现干部的特点,反映组织的需求,体现时代的特征。

六、文字精当,把“句子”炼简。就是高度概括浓缩,遣词造句、文字表述力求精炼准确,不拖泥带水,力求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为丰富的内容。从句子层面说,语意一致的要注意压缩合并。比如“受学习肯学习,能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际。服从调训安排,在做好工作的同时,能积极参加区委党校科级干部理论培训班和各种业务培训班学习。”这么一大段话,其实可以合并为“爱学习肯学习,能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和党校理论培训。”从字词层面说,要抓住最能体现考察对象特征的思想、行动、言论、轶事及数字,并运用有一两句特色的语言,准确精当十分形象地概括出考察对象的显著特点,如近代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价“绵里藏针、柔中带刚”、“少年老成、堪当重任”,对叶剑英的评价“诸葛一生唯谨慎”以及很多人对周恩来的评价“举轻若重”等等,不一一例举。

七、中性平实,把“调子”定正。就是文字材料要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用平实的语言,中立的态度,翔实的事例来描述考察对象,不唯上、不唯听、不唯实,将其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真实的东西反映在材料中,而不是把考察材料写成通讯报道或先进事迹,或者直接抄被考察者的述职报告。我们在形成材料过程中,一定要始终明确是我们去评价考察对象,而不是替他说话。特别是在正面评价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注意尺度分寸,不夸张、不拔高,不能把大家和集体的成绩说成是一个人的,慎用领先、显著、巨大等评价性词语,作出的每一个判断,都要有充足的理由,让人信服。

八、敢写慎断,把“卷子”交好。所谓敢写,就是本着对党、对人民、对本人、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把群众反映强烈的而又经过核实的缺点和不足要敢于表述。所谓慎断,就是对考察对象的不足之处要花相当精力去思考、去捕捉、去提炼、去反映,据实写明、分清主次,既不求全责备,也不避重就轻,同时,也要防止简单化和小丑化及明写不足、实则美化或者用一些含糊的语言轻描淡写带过,如写某人不足,通常表述为胆子较小或工作急躁,其实这其中有许多细微差别,胆子较小也可能是过于谨慎,也可能是过于拘谨,也可能是比较内向,也可能是过于细致,也可能是没有主见等等。所以,在反映干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时,要具体、准确,不要用模棱两可、含意不确切的语言。

总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提高考察材料质量和改变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情况,就必须先提高考察者的综合素质,客观地体现考察对象的差异性,为领导选人用人提供翔实可信的文字材料依据。

推荐访问:提纲 讲课 范本 在全市考察员培训班上讲课提纲(范本) 在全市考察员培训班上的讲课提纲(范文) 干部考察员培训会上的讲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