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政务服务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发布时间:2024-01-21 08:5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务服务改革经验交流材料,供大家参考。

政务服务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政务服务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今年以来,我县在审批制度改革、打造高效政务服务体系中坚持党建引领、多点创新、互融互促、一体推进,做实党建促改革、深化改革强党建,着力构建“一体主线贯穿、一套机制创新、一张网络便民、一个大厅办事、一种理念带动”的“五个一”多维度全景式政务服务体系,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造了经验、提供了样板。

一、一条主线贯穿,强化党建引领。县行政审批局始终赓续和弘扬优良传统,以强党建为主线,贯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服务提升全过程,引领推动改革发展。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改革基础。把驻政务大厅窗口流动党员、局机关正式在编党员组织关系全部统一转入一个支部,建立党员为主心骨、大厅为主阵地的政务服务队伍,形成一个支部统一管理、一支队伍示范带动、一颗红心用情服务的组织模式,为深化改革奠定了组织基础。二是强化干部学习培训,提升综合素养。开展营商环境大讲堂,通过党员轮讲、专家授课等方式,对营商环境、政务服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政策进行解读培训;
以主题党日、主题竞赛、学习分享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十个一”知识;
打造党员驿站,设立党员加油站和党建电子书柜,让党员工作之余加油充电,提升干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三是强化党员学习带动,促进整体提升。确定每周三为党小组固定学习日,各党小组开展“点餐式”学习,坚持党员缺什么就学什么、哪里弱项补哪里,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培树一批“党员服务示范岗”和“青年先锋岗”,以先进为引领,以学习促提升。

二、一套机制创新,提升改革水平。***总书记指出“要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更好造福群众”。**县按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要求,将原17个部门174项行政许可事项划转至审批局,事项划转率达100%,目前新开办企业等34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一次不用跑”办理,民办非企业登记等130项行政许可事项“最多跑一次”,通过服务方式的改革创新,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一是创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方式,探索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14条,有效压缩了审批时限,被《陕西日报》专题报道。二是创新事项管理模式。通过试点赋予经济较发达的永坪镇和文安驿镇部分县级管理事项的审批服务权,共下放事项106项,实现“就近办”;
探索“政银合作”新模式,充分利用信合现行网点布局优势,将营业执照办理申请点延伸到信合各营业网点,实现企业开办“多点办、就近办”(累计办理近200项,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办事)。三是创新企业开办模式。推行“1+N”证照联办,“1”是指同一市场主体准入需要办理的营业执照,“N”是指该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办理的所有许可证书。变以往各审批事项“互为前置、分次办理”的传统模式为申请人可一次性发起市场主体登记和多个许可事项的申请。共梳理50余项“1+N”多证联办事项,比联办前平均环节数减少60%、申请材料减少40%、压缩时限60%;
探索企业开办“210”模式,“2”是线上和线下两种开办方式,“1”是线下实行“一条龙”服务,“0”是零收费,企业开办从注册到刻章、税务登记、银行开户在四个小时内办结,实现企业开办“半日结”。

三、一张网络便民,提升服务效能。在政务服务队伍党员教育管理中,对政务大厅各进驻单位和各镇(街道办)服务干部实行双重管理,政务服务业务由行政审批局统一培训、监督和管理,党建活动参加所在单位和镇(街道办)日常教育,实现政务服务党员队伍学习教育全覆盖,保障了政务服务上下一个标准、内外一个形象,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便民水平。一是持续推进办事“一张网”建设,全县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为91%,247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二是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完成了与省、市政务服务网统一身份认证、统一页面风格、办件库、电子证照库、审核转报业务的对接,实现四级政务服务全覆盖。目前工程项目审批类10个事项可实现“一网通办”。三是推进“掌上办”业务,开设延安政务服务、公安政务服务、陕西养老保险、陕西省电子税务局、陕西地电、交管12123等手机APP和**县行政审批局微信公众号,实现事项网上大厅办理。四是推行“无人办”,建立政务大厅自助服务终端,配备发票代开自助终端、综合办税自助终端、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终端和出入境自助办证机、缴费机等10余台自助机,实现“24小时”不打烊自助办。五是建立“二维码”查询体系,对各类事项逐一进行“颗粒化”分解,编辑为二维码办事指南,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详细的办事指南。

四、一个大厅办事,打造特色服务。**县始终秉持“群众的事就是最大的事”理念,群众的需求在哪里,财政资金倾斜在哪里。**县政务大厅近5000平米,目前是延安市各县区中面积最大、功能最全、配置最好的大厅,设有行政审批区、便民服务区、金融超市、公安服务区、税务服务区等7个办事服务专区和休息等待区、自助服务区、热饮快餐区、7X24小时自助区、网上自助申报区等5个服务专区,税务、不动产登记等41个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部门入驻,可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200余项,基本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设立了“5+X”便民分厅,将水、电、天然气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的服务窗口整编至“5+X”便民厅,周末和节假日不打烊,方便群众购买。设立了金融超市,将各家银行、保险公司和财务公司等单位整合在一个区域,方便贷款办理和项目融资。设立了“悉心听”窗口,提供表扬、投诉、咨询建议、管家服务等,倾听群众心声,回应百姓关切。启用了政务服务专递,审批结果可免费送达,实现“最多跑一次”。推行了营商环境观察员和政务服务体验员制度,从各个行业领域中聘请观察员和体验员,以申请人身份体验办事过程,以“评判员”身份督查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畅通政企沟通渠道。

五、一种理念带动,提升服务温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放管服”改革中持续转职能、提效能、优服务,在“群众理念”引领下,探索创新了一批特色服务,服务“温度”和企业获得感、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一是开通“400政务服务热线”,推出“金牌店小二”服务模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业务咨询、帮办代办、上门服务、资料预审、企业注册、商事登记等服务;
实行“好差评”,设置意见箱、热线电话、电子邮箱、投诉建议簿等渠道,多元化接受社会各界综合性评价。线下所有实体窗口都配备了客服评价管理系统,确保每个政务服务事项可评价,每个政务服务人员接受评价,每个办事企业和群众都能自愿自主真实评价,“好差评”结果与评优树模挂钩,对评价低的窗口严肃追责。二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安排党员志愿者提供办帮代办服务,推行重大项目建设“志愿者红色代办”工作机制,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志愿者,提前介入,全程帮办;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每名党员每月至少为群众办实事一次。三是成立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班,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过现场办公,及时有效解决环评、规划许可等事项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压缩项目审批时间。制定重点建设项目手续办理预警机制,按照“清单管理、分类预警、专班提醒”原则,推动重点建设项目手续办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推荐访问:经验交流 政务 改革 政务服务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