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无“名”几时休
武建斌
摘要:在音乐中,音高和节奏是最重要的两个维度,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音高有专门的do、re、mi、fa、sol、la、si七个唱名来表示,可节奏却一直没有统一的名称,不便于交流和记忆。节奏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即一直处于没有名称的尴尬境地。因此,将音乐基本节奏统一规范命名势在必行。基本节奏有了名称能够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识谱水平和音乐素养,有利于学生进行音乐体验和音乐表演等创新活动,为学生以后的中职和大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节奏音高音值统一命名
“节奏”这个词出现在很多语境中,如行动节奏、言语节奏、某些动物有节奏地鸣叫等。在大多数语境中,节奏是指在时间上有规律地重复的模式。它存在于一切具有运动及变化规律的事物当中。从四季交替、日月交辉等自然现象到呼吸、脉搏等生物节律,都存在着有规律的节奏变化。人们对节奏的感知,常带有自己的主观感知力,不同的主体对于同一种节奏,其心理感知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节奏的定义能被广泛接受。
在音乐上,节奏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的音符或休止符的长短序列组合,是指音符或休止符的时间长短组织关系。人们把它喻为音乐的“骨骼”,它将高低长短不一的声音组织起来并推动音乐向前发展,而旋律则被人们形容成音乐的“血肉”。音高和音值是音乐中最重要的两个维度,音值在音乐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组成各种节奏。一切旋律的进行、内涵表达都要通过音高和节奏进行编织、塑造。节奏的疏密、轻重、缓急对音乐形象的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如果没有节奏,音乐就会变得杂乱无章。朱载堉说:“八音者以节奏为至要。”奥尔夫也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而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却不能脱离节奏而存在。
一、音乐节奏没有统一固定的名称,亟待给基本节奏统一命名
(一)《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开设了音乐课,这是国家对艺术教育高度重视的表现,也是提高国民音乐素质的重要途径。2011年颁布实行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就对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所应达到的标准提出了要求。课程标准中的识读乐谱要求1~2年级学段的学生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要求学生要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识谱能力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其本身就是学生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关于“节奏”的学习任务,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在唱游实践中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锣鼓经,重视在音乐游戏和活动体验中渗透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
第二学段(3~5年级)学生认识不同的节奏型;
第三学段(6~7年级)学生能较熟练地感知、辨别音乐的节奏、节拍旋律及其他常见音乐表现要素的特点,理解它们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第四学段(8~9年级)学生了解中国民族音乐在节奏、节拍、结构等方面的常见形态与基本特点。
(二)音乐节奏没有名称影响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
无论是2011年颁布实行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还是《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都明确要求1~2年级学段的学生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但是,具体包括哪些简单的节奏符号、简单的节奏,两项标准里均没有具体的节奏量化描述,中小学音乐教材里也没有现成的节奏罗列。因此,在音乐课堂上,大多数情况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编排一些相关的节奏练习,让学生击打模仿;
或者是模仿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声音来训练其节奏感知力;
或者是按照一定的节奏朗读儿歌、童谣和诗词等,但最终效果都不理想。这是因为这些练习只是单纯的节奏模仿等感性的内容,没有用语言概念来归纳总结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高度,影响了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因此,新课程标准中“识读乐谱并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的目标难以达到。限制学生识谱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就是节奏无“名”。节奏没有自己的名称,节奏的训练没有系统性和连续性,只是靠单纯的节奏模仿,不便于交流,不便于记忆,也不便于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
(三)基本节奏有了名称,教学更方便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们带领学生练习视唱乐谱,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节奏和音准,对于普通中小学生来说,节奏可能比音准更容易掌握。节奏掌握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视唱的质量,课堂上的机械节奏模仿很容易就能掌握,但由于节奏一直没有统一的名称,不便于课下复习。识谱教学中对于节奏的训练只是单纯的模仿和感觉,语言交流非常困难。在教学中,学生感到最难学、最头痛的就是识谱,节奏难以把握,学生的视唱能力相当薄弱。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用do、re、mi、fa、sol、la、si七个音节(唱名)唱谱,而对音符的时值比例关系却很模糊。笔者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唱名只代表了音符的高低而没有表现出音符的长短。由音符或休止符构成的节奏学生往往把握不住。节奏没有名称,学生学习就没有抓手。如果以四分音符为一个单位拍,基本节奏主要有一拍一个音、一拍两个音、一拍三个音、一拍四个音几种形式。其他复杂一点的可以通过这些基本节奏拆分、组合而成。如果给这些基本的节奏型统一命名,更便于学生分辨、交流和记忆。学生熟悉了各种名称就会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节奏形态表象,将节奏训练从机械模仿提升到概念思维的高度,在教学中就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我们只要掌握少数几个常见的基本节奏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节奏训练,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识谱水平,增加其学习音乐的兴趣,提升其音乐素养。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其进行音乐体验和音乐表演等创新活动。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也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四)节奏命名不会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城镇中小学基本上都开设了音乐课。在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一貫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音乐学科总课时达到了全部学科总课时的9%~11%。小学一至四年级每周2课时,每学期按15周算,一学年有60课时,一至四年级总计240课时。每节课只需几分钟时间反复练习一两种节奏型即可。实际上,在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中出现的简单节奏符号、简单节奏并不多,常见的几种基本节奏型很快就能被学生掌握和运用,现有的音乐课时完全能满足其掌握基本节奏名称的时间需求,不会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相反,学生一旦掌握了基本节奏名称,就可以熟练地用这些概念进行交流、记忆,大大提高了识谱能力。
(五)亟待给基本节奏统一命名
音乐中的节奏感知可以说是音乐诸要素中与人的生理、心理感知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虽然音乐中的节奏丰富多样,很难给节奏起一个准确恰当的名称,但再复杂的节奏型也是由简单的基本节奏型变化而来的,因此可以给最简单、最基础的节奏型命名。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一些专业院校的教师早就基本节奏的命名展开了实践,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但是,这些举措只局限在一些专业学生学习的小范围领域,对于广大的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领域来说,节奏一直默默无“名”。
通过多年对刚进校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音乐基础测试,笔者发现他们的识谱能力普遍较弱。音乐基础教育现状使得中职音乐教育基本上仍处于音乐教育的初级阶段。制约识谱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就是节奏无“名”。这或许是因为基本节奏型对识谱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还没引起广泛重视。
音乐基础教育中的简单节奏符号亟待统一命名,希望能引起有关音乐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同人的重视。请基本乐科理论的专家们列举常见、常用的几种节奏型,给音乐中的基本“节奏型”统一规范命名,用于基础音乐教育而非专业教育。目的是普及识谱知识,提高识谱能力。节奏名和唱名是识谱能力的双翼,节奏名和唱名一样重要,要像普及唱名一样普及节奏名。只有把节奏名提高到与唱名同样重要的位置,才能使音符的两个本质特征相互协调统一发展,才能彻底解决识谱的瓶颈问题,才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际教学中关于给节奏起名的实践
音乐中的节奏是将长短和强弱不同或相同的音符(包括休止符)按一定规律组合起来。节奏是音乐的脉搏,人们对于节奏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资料。音乐中的节奏丰富多样,音乐形态也随着节奏的变化而变化,至今节奏还没有统一固定的名称。但是,再复杂的节奏型也是由简单的基本节奏型变化而来的。因此,整理出最简单、最基础的节奏型是至关重要的。
实际上一些音乐学院的教师早就对基本节奏进行分类和命名,以便于教学。例如,赵易山老师在其2004年出版的《视唱练耳高考辅导教材》一书中就列举了8个基本节奏型;
韩燕玲老师在《高考音乐强化训练:节奏训练与旋律听写》一书中,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节奏与名称列举了近百种节奏型;
许新华老师在《节奏训练》一书中将节奏符号通读为“da”,在训练中采用以下唱名:全音符读作ta_a_a_a_,附点二分音符读作ta_a_a_,二分音符读作ta_a_,四分音符读作ta,八分音符读作ti,十六分音符读作li等;
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美育云课堂“学会五线谱并不难”中将基本节奏按照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分成5个基本节奏型,并给它们以不同的名称:四分音符为da,二分音符为dong,全音符为du — — —,八分音符为de de,十六分音符为didididi。但是,这些命名主要是针对音乐专业学生的学习进行的,节奏选择比较多、比较细致,影响只能局限在音乐专业学习的小范围领域内。对普通中小学生来说难度较高,不利于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普及。音乐基本理论教科书和中小学音乐教材没有对基本节奏型进行归纳总结,更没有明确的概念描述。我们时常观摩中小学音樂老师的课堂教学,几乎每节课老师都会预留时间进行节奏练习。由于没有对基本节奏型进行统一命名,只能从教材内容出发编排相应的节奏进行练习。这些单纯的节奏模仿的课堂教学效果看起来很好,可一下课学生就把刚学的知识给忘了。因为没有明确的概念帮助学生记忆。
三、笔者在音乐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刚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9学年4个学段的音乐教育,但是他们的识谱能力普遍较弱。在教学中,笔者借鉴一些音乐专业院校老师的做法,结合中职学生音乐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以四分音符为基本单位拍,对2/4、3/4、4/4拍以内的基本节奏进行了梳理,根据音符的多少给常用的几种节奏型起了简单的名字,以方便教学和师生交流。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按音符的数量,对常用的基本节奏形态进行分类。为了让学生记得更牢固,笔者通过学生比较熟悉或喜爱的歌曲,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中练习,使学生掌握一两个节奏型,帮助他们快速熟记这些常用节奏型。具体做法如下。
(一)由一个音符组成的节奏
四分音符,称为“一拍”;二分音符,称为“二拍”;以此类推,附点二分音符称为“三拍”,全音符称为“四拍”。学习法国民歌《小星星》或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欢乐颂》。这两首歌曲易学易唱,学生会唱的同时要求他们熟练掌握“一拍”和“二拍”的节奏型。
(二)由两个音符组成的节奏
(1)最基本的是由两个八分音符组成的节奏组合,称为“2八”,这里“2”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表示数量,“八”是汉字,指八分音符。如果写成“二八”则容易混淆。学习波兰作曲家列辛斯卡娅的《粉刷匠》或西班牙民歌《划小船》,掌握“2八”节奏型。
(2)常见的还有2八节奏的两个变形。一个是,称为“小附点”或“一拍附点”。学习德国作曲家德沃夏克的《念故乡》或日本儿歌《幸福拍手歌》,掌握“小附点”节奏型。(等学生熟练掌握了小附点节奏,可以进一步学习“大附点”或“二拍附点”,即附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成的二拍节奏。包含大附点的歌曲比较多,如《同一首歌》《大海啊故乡》等)
常见的2八节奏的另一个变形是,称为“小后附点”或“一拍后附点”(或简称“后附点”)。学习我国作曲家麦新的《大刀进行曲》,掌握“后附点”节奏型。(等学生熟练掌握了小后附点节奏,可以进一步学习“大后附点”或“二拍后附点”,即八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组成的二拍节奏型)
(三)由3个音符组成的节奏
由3个音符组成的基本节奏有两个。一个是,称为“后十六”,前半拍是八分音符,后半拍是十六分音符。学习维吾尔族民歌《娃哈哈》,掌握“后十六”节奏型。
另一个是,称为“前十六”,前半拍是十六分音符,后半拍是八分音符。学习《春天在哪里》和波兰民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掌握“前十六”节奏型。
(四)由四个音符组成的节奏
基本节奏型是,称为“4十六”,是由4个十六分音符组成的。学习**民歌《青春舞曲》,掌握“4十六”节奏型。
根据以上分类我们能很清晰地分辨基本节奏型,其时值大都是一拍,即一个四分音符的长度。读准、记熟并书写这些单个节奏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学习“一拍”“二拍”“2八”“小附点”“后十六”“4十六”等几个常见节奏型。把这几种节奏型做成卡片:一面写节奏,另一面写名称。练习时随机抽出几张卡片按一定顺序用手划拍并念出其音响,逐步做到会认、会念、会听、会写,熟练到能够真正用节奏名进行交流。
虽然节奏的构成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基本形态归纳起来并不复杂。就像七个基本音级构成千变万化的旋律一样。学生只要理解了基本节奏型的形态和时值比例关系,那么其他一些较复杂的节奏,如切分音、三连音等,可以通过拆分成简单的节奏型来识别,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节奏有了“名”,就能够使学生从对节奏的单纯模仿和感觉,转变为用概念来思维,同时在头脑中展现各种节奏形态;
熟悉了各种节奏名称,在训练中既便于学生分辨、记忆不同节奏型,又便于课堂上师生交流。这样就强化了学生视觉、听觉和记忆的联系。
基础音乐教育伴随着學生的成长,直接关系到中职和大学音乐等后续教育的持续性发展。节奏无“名”当休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Aniruddh D.Patel.音乐、语言与脑[M].杨玉芳,蔡丹超,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赵易山.视唱练耳高考辅导教材[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5]陈玉香,刘莹,胡勍.高考音乐强化训练:试唱练耳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20.
[6]韩燕玲.高考音乐强化训练:节奏训练与旋律听写[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
[7]刘畅.节奏与视唱训练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8]许新华.节奏训练[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唐丹丹
猜你喜欢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附点惯性释放在白车身关键接附点刚度分析中的应用汽车实用技术(2022年19期)2022-10-19车身接附点动刚度后处理方法对比汽车实用技术(2022年15期)2022-08-19基于逆子结构分析方法的车门振动噪声分析噪声与振动控制(2022年2期)2022-04-21论利盖蒂钢琴练习曲(第一卷)之节奏组织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0年4期)2021-01-07论节奏中特殊时值的简快教学方法北方音乐(2020年13期)2020-08-28南音二弦演奏技法之“贯”与“折”音乐研究(2019年3期)2019-11-21借助柯达伊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19年56期)2019-09-10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