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完整社区建设和治理水平研究
董立仁
(**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阿克苏 843000)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号召[1]。新时代新征程,提高现代化完整社区建设水平和治理能力,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健全社区治理机制,打造宜居生活环境等,既是提高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满足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途径,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如何提升完整社区建设水平和治理能力,既是广大人民群众面对的现实难题,又是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高度关注且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同时也是学术理论工作者需要着重关注的时代课题。
(一)完整社区的涵义及其特征
从社会学和管理学角度分析,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社区是市域社会最基础的单元和细胞,也是人们日常进行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活动场所。社区环境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2010年,我国著名的两院院士吴良镛以多个维度对“完整社区”进行了科学概括和全面阐述,对各地建设完整社区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社区是人最基本的生活场所,社区规划与建设的出发点是基层居民的切身利益。不仅包括住房问题,还包括服务、治安、卫生、教育、娱乐、对内对外交通、文化公园等多方面因素。既包括物理空间的硬件设施,又包括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软件匹配,内涵非常丰富,应是一个“完整社区”的概念[2]。
中国式现代化也包括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城市社区整体设计是否科学、基础设施是否完备、功能是否齐全、公共空间是否充分、各项服务是否完善、安全系数是否有保障、治理体系是否健全以及数字技术是否有效赋能,等等,这些方面都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总体来看,我国现阶段居住社区在物理空间规划设计、服务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有些社区规模布局不合理、设施不完善、公共活动空间不足、公共安全组织结构设计不合理;有些社区物业管理覆盖面不高、管理机制不健全、治理文化相对滞后、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等突出问题。居住社区越来越成为提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开展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建设完整社区概念的提出,不仅契合新时代社会发展新需要,而且符合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新需求、新期待。
从当前我国各地城市社区(包括旧城区)规划来看,由于缺乏前瞻性的思维,导致小区配套服务不够完善,缺少像学校、医疗、养老等基本服务配套。近几年,从多地实践探索来看,积极开展完整社区建设工作对于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社区健康、安全、文明发展,满足人民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有效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
社区是我们大家的“家”,是人们居住生活和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完整社区建设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就相关规划设计及科学管理工作积极部署安排。2022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的《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完整社区是指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全覆盖的物业管理和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居民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安全感较强的居住社区。具体而言,所谓完整社区是指为居民提供基本生活服务和设施的单元,居住人口规模约为5万—10万人,由若干个完整社区组成街区,衔接15分钟生活圈,规划建设幼儿园、托儿所、养老院、社区医院、运动场馆等设施,配备完善的公共服务[3]。
综上所述,从城市设计建设结构和运行视角分析,完整社区建设以完善社区各项配套设施为重点,主要任务是提高城市社区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水平,推动各项功能高质量发展,提高服务水平及治理能力。关键问题是在功能设置上要具有整体性、科学性、前瞻性、合理性、多维性、系统性、全面性、方便性、智慧性等。依据《指南》要求,完整社区建设,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完整社区的主要内容
(二)新时代新征程完整社区的基本标准
新时代完整社区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为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方面考虑,构建规模适宜、功能完善的社区。优化调整城市结构、完善公共活动空间,增强城市韧性发展能力,提升城市运行水平,改善人们社区生活环境,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活动,更加及时、科学有效地解决城市病问题、街道梗阻不畅问题,最大限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系数,科学有效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告诫我们:“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4]完整社区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同时也是复杂的、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完整社区建设要求既有完善的硬设施又有较好的软环境,内容极其全面,包括住房、服务、卫生、娱乐、文化等要素,更要关注人的需求,倡导社会公平、团结、和谐,重点关注社区养老、残疾人康复、呵护儿童等。完整社区建设目标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一是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有社区服务中心、老年驿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完整社区重点关注“一老一小”服务,关怀弱势群体,健全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二是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健全。为群众生活提供便捷服务,弥补社区服务和管理短板,配备综合超市、快递服务设施等。三是市政配套基础设施要完备,包括路、水、电、气、热、网、停车及充电桩等设施。四是公共活动空间充足。公共活动空间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社区居民交往、交流、娱乐的空间,在突发事件时可以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完整社区要建设充裕的公共活动空间,开展多样的活动,打造适宜的环境,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五是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求物业管理向职业化、专业化、法治化、科学化、智能化、现代化提升。六是社区管理机制健全。通过创新社区治理机制,激发社区居民参与活力,打通城市治理之“任督二脉”,解决社区之“痛点”“梗点”和“难点”,发扬优秀治理文化潜力。促进构建自上而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人人参与的治理体系。
系统科学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一项重要工程都具有系统性,完整居住社区的建设也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科学规划是完整社区建设的前提。2022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民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具体事项作出详细安排。核心就是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把顶层设计与具体操作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注重建设美丽家园、凝聚社会共识、塑造共同精神,因地制宜、长效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建设,如图2所示。
图2 完整居住社区的建设标准
社会管理学理论和创新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完整社区健康运行中,创建与治理如同硬币的两个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新时代新征程,完整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党对完整社区建设和治理工作的领导力
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我党一百多年来的政治优势,也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取得各项重要成就的科学经验总结,更是我们当前和今后各项工作所必须遵循的重要法宝密匙。******曾指出:“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为民的事没有小事,要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5]
党的百年恢弘历史和奋斗经验证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我们的生命线。******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新时代新征程,完整社区的建设和治理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要把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到完整社区建设和治理的各个环节的全过程,并将其作为主要抓手。顺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趋势,重申“一切工作到支部”,以党建引领完整社区建设与治理,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功能,确保社会治理正确方向,发挥党组织的集聚社会治理合力和思想引领功能、组织功能、凝聚功能和宣传功能。把党员干部的先进作用、模范带头作用、能动作用内化为治理活动的新动力,把法治政府建设与法治社会协同推进转化为治理效能,共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美丽中国,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优势和特色。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完整社区,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各级党组织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府的科学统筹下、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让广大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增强对完整社区建设和治理工作的协同力
系统学原理告诉我们,协同力是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理念,重视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同样是管理科学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要高度重视“协同性”及“协同力”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所谓协同能力,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离不开社会协同力,为此,巩固强化社会治理协同力是完整社区建设和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考验领导干部能力的应有之义,更是检验政府、社会、居民群众群策群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构建多元主体的治理体系是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新时代,健全基层社会协同治理体系,要以基层党组织领导为主,强化党建引领,形成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群众等在内的多元化的协同治理主体,秉持协同共治理念,充分发挥协同精神,形成巨大的协同能量,成就良好协同治理效能。
协同治理的突出特点是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作而产生的合力。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政府的职责在于当好精心的组织者、正确的引领者、科学的设计者、有效的执行者、严格的监督者等。各级政府要精心组织,并科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开展协商讨论,切实做到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科学决策的有机统一。要积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能动性,在内容和手段上坚持做到守正创新。企事业单位要有足够的担当精神,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政府可以通过向企业、社会组织等购买服务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
2022年10月17日,******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6]广大群众积极响应社会号召,树立起主人翁意识,要有担当精神,不仅作为治理的客体,更要做社会治理的主体,同时还要做治理的宣传者、先行者和监督者。不断提升全过程民主的范围和形式,积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完善相关制度。居民是社区治理的关键主体,确保社区居民能够积极、合法、有序参与社区治理,有助于完整社区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要积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优化相关政策法规,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提高社区基层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及居民之间建立良好的多方协商机制。充分发挥智库和专业团队作用,针对社区居民普遍存在的专业知识有限的问题,引导各类专业人员开展知识普及讲座和相关业务咨询,科学答疑群众担心的问题,辅导社会心理障碍问题,最大限度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此外,可以通过建立各种激励机制,激发社区居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增能性和包容性,培养居民公共精神意识,滋养公民美好精神世界,齐心协力为社区建设和治理贡献力量。
(三)提高完整社区治理人人有序参与能力
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的理念,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需要大家的共同积极有序参与。每一个人既是社区的主人,是社区治理主体,又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客体之一。要铸牢社会治理共同体意识,必须构建人人有责、人人担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社会的共同体。把个体的“我”积极融入共同体的“我们”。
******曾经指出,要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022年11月23日,******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7]。完整社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要坚持以人民幸福美好生活为中心,用新理念引领场景化定位,以生态融合、健康医养、人文教育、绿色出行、休闲消费达到增加民生福祉,提升生活品质的目的。目前,各地老龄化现象突出,老年人思维退化,认知记忆力下降,兴趣点日趋冷漠,心理脆弱,语言表达模糊,行动迟缓,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如何解决社区内老年人用餐问题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建设完整社区就是要弥补这些短板,解决现实问题。老人在社区大食堂可以“吃得起、吃得好、吃得香”,吃完之后还可以和其他老人交谈交流、共享快乐,子女也不用担心老人在家里不好好吃饭,或者因做饭发生意外[8]。这些看起来所谓“日常琐事”正属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办的“大事”“要事”“好事”。质言之,用心用情用力用智建好小社区,好事要办好,服务大民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具体化,也是当前我们社会治理活动的实践创新,更是我们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重要实践成果。
充分发扬民主是我们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坚持人人参与决策、参与创新、参与治理、参与监督是我们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要方式。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等,都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作为社区的一员,我们每一个人既是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参与者、教育者、受教者、监督者,又是治理成效的获得者、共享者,同时更是宣传者、传播者、践行者、守护者。社区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增能式的活动机制,让人间正能量充实到社区建设和治理的各个环节中,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各项活动之中,而且责无旁贷[9]。
(四)优化完整社区治理文化新动力
创新优化治理文化是完整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不仅需要物质生活、物质交往、物质交流,更需要精神生活、精神交往、精神交流。同样,完整社区的良好运行和治理,需要物质财富、物质力量、精神财富、精神力量并举。当前,我国的社会治理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治理文化贯穿在治理活动中的每个环节,治理文化的优劣决定着社会治理效能高低,同时也反映着社会治理中领导者和参与者的能力和水平。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治理的价值支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凝聚共识推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如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已经根植于人们内心,成为大众化的价值共识,这样的共识是价值的体现,可以间接推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二是文化的精神力量有助于解决社会治理难题。优秀文化的社会功能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它具有很强的正向引领力,这种正向引领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鼓励人们积极向上向善,指导着人们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优化着社会舆论环境,等等。优秀文化的正向引领力可以直接或间接转化为解决社会治理实践问题的能力。譬如,优秀礼仪文化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德缺失问题的解决。三是优秀传统文化是德治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善于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现代化、世界优秀文化中国化,以提升社区治理文化的品质。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一套成熟完备的道德价值体系,在社会治理的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五治”融合体系建设中,德治是以道德来规范人们行为从而规范社会秩序的治理观念和方式。充分发挥文化的穿透力特点,深入挖掘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革命文化资源、廉政文化资源、节俭文化资源、孝道文化资源、道德伦理文化资源等,充分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德治作用,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文“熏”人、以文“诫”人、以文“励”人、以文“理”人、以文“律”人等,增强文化的熏陶力、感染力和榜样力,提升人们的自觉力、学习力和行动力,进一步丰富“五治”内涵,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整体效果、效能和效益。
(五)秉持社区治理的系统性重塑力
******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的重要性,这也是新时代许多领域实施改革的经验总结。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创新离不开系统性重塑力。所谓系统性重塑力,就是以事物发展原本存在的状态为基础,依据系统观念及其相关逻辑为主线,对事物进行重新制造、重新打造、重新创造、重新塑造、重新智造、重新质造、重新治造等的能力,质言之,就是凝聚“制造”“创造”“塑造”“智造”“质造”“值造”“治造”等的强大矩阵力量。我们要把“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等观念和创新实践活动嵌入社会治理的每一个环节步骤中。加快智慧社区的建设,还要充分发挥智慧治理的力量,运用大数据、物联网、速算超算精算、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元宇宙等技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充分发挥“智慧治理”的力量。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和困难,把守正创新思维贯穿在社会治理各个步骤环节之中,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治理之“机”、治理之“基”、治理之“道”、治理之“路”、治理之“理”、治理之“术”、治理之“效”、治理之“值”,从而夯实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中国之治”的基石。
“高质量发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尚属高频词(多达13次),这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务必拥有“高质量发展”理念和行为方式,当前和今后我们的各项工作要以高质量为标准。新时代新征程,完整社区建设和治理也需要高质量发展,这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又是需要坚持守正创新的重大理论课题。在某种程度上讲,这既是一个传统的话题,又是一个常议常新的重要议题。社会治理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包括治理的指导思想、治理理念的嵌入;治理行为的协同性、整体性、全员性及全周期性的有机统一;治理体制机制的运行、治理格局的构建、治理方式方法的守正创新、治理队伍的整合、治理文化的优化、治理效能的评价、治理价值的认同、治理经验的传播,等等,可以说是一项多元共治、理论创新与实践活动多维交融的复杂的集成社会系统工程。
社会基层治理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优良社会运行系统犹如人的生命健康系统一样,它需要一个健康身体,包含神经指挥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营养系统、骨骼支撑系统、肌肉辅助系统、细胞组织免疫系统、皮肤保护系统、精神动力系统等,缺一不可。人生病了需要服药打针甚至还要手术。社会患病了,治疗社会的“病”同样需要“服药打针做手术”,有时候还需要特殊“良方和医术”。新时代的社会基层治理是一套把优秀传统治理药方和现代化良方有机结合的综合式组合“拳术”,不仅需要治表,更需要治本。面对新征程新任务,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和质量,充分认识新时代社会治理服务和依法治理的理念,是新时代需要理解和掌握的两个重要思想观念。从治理理念到治理行为,从理论探索到实践活动,由“知理”“制理”“治理”到“智理”“执理”“质理”“值理”,由“管制”“管理”到“治理”再到“善治”,并由此再向更高一级迈进。由治理模式到治理文化价值的升华,一次次提升,逐步向更高层次迈进,形成强大的社会治理矩阵力,达到高水平治理模式和路径。要善于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治理理念嵌入治理的各个环节之中,融入到基层社区治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滋润到治理文化之中,渗透到社区千家万户,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新的提升。
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新目标,新问题新思路,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提高完整社区建设和治理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居民幸福安康,我们人人有责、人人尽责,有序积极参与,行胜于言。让人们体会到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品质、中国智慧、中国之治、中国经验的完整社区之真正魅力,同时也让世人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是如何实现的。
猜你喜欢社区建设社区大作战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3D打印社区小学科学(学生版)(2020年3期)2020-03-25自贸区建设再出发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人大建设》伴我成长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保障房建设更快了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传媒国际评论(2013年1期)2013-03-11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1期)2013-03-01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4期)2012-03-20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
- 在全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美好社区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会议上讲话【精选推荐】2022-09-20
- 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指导标准(2022年)2022-10-03
- 2023城区社区建设方案设计,社区建设实施方案模板【通用文档】2023-09-05
- 社区建设方案优秀10篇【精选推荐】2023-11-06
- 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思考2022-08-29
- 2022年度专题党课: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选推荐】2022-09-06
- X区市域社会治理典型发言(精选文档)2022-09-27
- “社会治理”类有关排比句大全二(40条)2022-09-27
- 2022年区城市社区治理工作调研报告2022-09-30
- 2022怎样把工作水平提高上去(完整)2022-09-12
- 写作水平提高八法(范文推荐)2022-09-22
- 超长水平段油基钻井液技术在威204H47-10井的应用2024-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