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9篇
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动能定理是一条适用范围很广的物理定理,但教材在推导这一定理时,由一个恒力做功使物体的动能变化,得出力在一个过程中所作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9篇,供大家参考。
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篇1
动能定理是一条适用范围很广的物理定理,但教材在推导这一定理时,由一个恒力做功使物体的动能变化,得出力在一个过程中所作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然后逐步扩展到几个力做功和变力做功以及曲线运动的情况。这个梯度很大,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动能定理,我设置了一些具体的问题,逐步深入地进行研究,让学生寻找物体动能的变化与哪些力做功相对应,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利的准确的理解动能定理的含义。
探究式教学是实现物理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因此,本节课我在教学设计时从动能的概念入手就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在探究中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在操作上本节教学我注重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动能公式及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中,有师生间的讨论、分析,甚至是相互质疑。本节课我运用实验探究法,通过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的不同和高度相同质量不同的两种情况,得出动能和质量速度的关系。用演绎推理法由动能公式进一步推导得出动能定理。在探究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从外力做功和物体的动能变化量两个方面思考,选择受力情况较为简单,动能变化量比较容易得到的具体形式。在解题过程中,让学生采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到了运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优点和方法、步骤。让学生采用这种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能够有效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篇2
动能定理的知识点总结
1、什么是动能?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下面通过举例表明:运动物体可对外做功,质量和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物体对外做功的能力也越强。所以说动能是表征运动物体做功的一种能力。
2、动能公式
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如何呢?我们知道,功与能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做功来研究能量。外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运动而具有动能。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个途径研究一个运动物体的动能是多少。
列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光滑水平面上一物体原来静止,质量为m,此时动能是多少?(因为物体没有运动,所以没有动能)。在恒定外力F作用下,物体发生一段位移s,得到速度v(如图1),这个过程中外力做功多少?物体获得了多少动能?
样我们就得到了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
物体的动能等于它的质量跟它的速度平方的乘积的一半。用Ek表示动能,则计算动能的公式为:
由以上推导过程可以看出,动能与功一样,也是标量,不受速度方向的影响。它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也是焦耳(J)。一个物体处于某一确定运动状态,它的动能也就对应于某一确定值,因此动能是状态量。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加深同学对动能概念及公式的理解。
试比较下列每种情况下,甲、乙两物体的动能:(除下列点外,其他情况相同)
①物体甲的速度是乙的两倍;②物体甲向北运动,乙向南运动;
③物体甲做直线运动,乙做曲线运动;④物体甲的质量是乙的。一半。
在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后总结:动能是标量,与速度方向无关;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因此速度对动能的影响更大。
3、动能定理
(1)动能定理的推导
将刚才推导动能公式的例子改动一下:假设物体原来就具有速度v1,且水平面存在摩擦力f,在外力F作用下,经过一段位移s,速度达到v2,如图2,则此过程中,外力做功与动能间又存在什么关系呢?
外力F做功:W1=Fs
摩擦力f做功:W2=-fs
可见,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动能的增量。其中F与物体运动同向,它做的功使物体动能增大;f与物体运动反向,它做的功使物体动能减少。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了物体动能的变化。
将上述问题再推广一步:若物体同时受几个方向任意的外力作用,情况又如何呢?引导学生推导出正确结论并板书:
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这个结论叫动能定理。
用W总表示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用Ek1表示物体初态的动能,用Ek2表示末态动能,则动能定理表示为:
(2)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动能定理是学生新接触的力学中又一条重要规律,应立即通过举例及分析加深对它的理解。
a、对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的理解
有的力促进物体运动,而有的力则阻碍物体运动。因此它们做的功就有正、负之分,总功指的是各外力做功的代数和;又因为W总=W1+W2+?=F1·s+F2·s+?=F合·s,所以总功也可理解为合外力的功。
b、对该定理标量性的认识
因动能定理中各项均为标量,因此单纯速度方向改变不影响动能大小。如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合外力方向指向圆心,与位移方向始终保持垂直,所以合外力做功为零,动能变化亦为零,并不因速度方向改变而改变。
c、对定理中“增加”一词的理解
由于外力做功可正、可负,因此物体在一运动过程中动能可增加,也可能减少。因而定理中“增加”一词,并不表示动能一定增大,它的确切含义为末态与初态的动能差,或称为“改变量”。数值可正,可负。
d、对状态与过程关系的理解
功是伴随一个物理过程而产生的,是过程量;而动能是状态量。动能定理表示了过程量等于状态量的改变量的关系。
4、例题讲解或讨论
主要针对本节重点难点——动能定理,适当举例,加深学生对该定理的理解,提高应用能力。
例1、一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合外力一定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动能改变
B、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C、合外力一定对物体做功,但物体动能可能不变
D、物体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此例主要考察学生对涉及力、速度、加速度、功和动能各物理量的牛顿定律和动能定理的理解。只要考虑到匀速圆周运动的例子,很容易得到正确答案B、D。
例2、在水平放置的长直木板槽中,一木块以6.0m/s的初速度开始滑动。滑行4.0m后速度减为4.0m/s,若木板糟粗糙程度处处相同,此后木块还可以向前滑行多远?
此例是为加深学生对负功使动能减少的印象,需正确表示动能定理中各物理量的正负。解题过程如下:
设木板槽对木块摩擦力为f,木块质量为m,据题意使用动能定理有:
二式联立可得:s2=3.2m,即木块还可滑行3.2m。
此题也可用运动学公式和牛顿定律来求解,但过程较繁,建议布置学生课后作业,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看出动能定理的优势。
例3、如图3,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物体沿光滑曲面从高为h1的A处运动到高为h2的B处,若在A处的速度为vA,B处速度为vB,则AB的水平距离为多大?
可先让学生用牛顿定律考虑,遇到困难后,再指导使用动能定理。
A到B过程中,物体受水平恒力F,支持力N和重力mg的作用。三个力做功分别为Fs,0和-mg(h2-h1),所以动能定理写为:
从此例可以看出,以我们现在的知识水平,牛顿定律无能为力的问题,动能定理可以很方便地解决,其关键就在于动能定理不计运动过程中瞬时细节。
通过以上三例总结一下动能定理的应用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及所研究的物理过程。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确定各力所做的功,求出这些力的功的代数和。
(3)确定始、末态的动能。(未知量用符号表示),根据动能定理列出方程
W总=Ek2—Ek1
(4)求解方程、分析结果
我们用上述步骤再分析一道例题。
例4、如图4所示,用细绳连接的A、B两物体质量相等, A位于倾角为30°的斜面上,细绳跨过定滑轮后使A、B均保持静止,然后释放,设A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A受重力的0.3倍,不计滑轮质量和摩擦,求B下降1m时的速度多大。
让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对象,那么可能有的同学分别选择A、B为研究对象,而有了则将A、B看成一个整体来分析,分别请两位方法不同的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解题过程:
三式联立解得:v=1.4m/s
解法二:将A、B看成一整体。(因二者速度、加速度大小均一样),此时拉力T为内力,求外力做功时不计,则动能定理写为:
f=0.3mg
二式联立解得:v=1.4m/s
可见,结论是一致的,而方法二中受力体的选择使解题过程简化,因而在使用动能定理时要适当选取研究对象。
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篇3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必修2第七章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说课,教材分析,学生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主要学习一个物理概念:动能;一个物理规律:动能定理,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学生已认识到某个力对物体做工就一定对应着某种能量的变化。在本章第一节追寻守恒量中,学生也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那么物体的动能跟那些因素有关,引起动能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都是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深化了对功的理解,对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拓展了求功的思路,也为下一节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并为用功能关系处理问题打开了思维通道,因此本届内容在本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关建的一节,是重点的一节。
二、学生学情
深入了解学生是上好课的关键,我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如下:
(1)学生已经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学生已经认识到做功必然引起对应能量发生变化。
(3)学生已经知道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可以把力学量与运动联系到一起。
(4)通过三年多物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的概念、单位以及符号
2、理解动能定理及其物理意义
3、理解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能定理的推导,体会演绎推理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动能定理演绎推理过程,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通过动能定理应用的学习,领会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动能公式和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通过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加深对功、能关系的认识。
关键点:动能定理的推导
四、教法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法):
1、直观演示法、问题探究的方式(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2、活动探究法(理论推理)
3、集体讨论法(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分析归纳总结)
学法:观察思考、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引出课题
2、实验演示,分析影响动能的因素
3、理论推导,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4、拓展延伸,引出动能定理
5、典例引领,内化反思
6、反思总结,加深记忆
(一)本章第一节“追寻守恒量”告诉我们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上一节我们探
2那么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具体的表达式如何究了功和速度的关系得出了呢?
出示课题:动能和动能定理
(二)实验演示,分析影响动能的因素
演示观察实验思考:
(1)从高度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滚到底端谁的速度大?谁做的功多?谁得动能大?
(2)从高度不同质量相同的小球到低端谁的速度大?谁做的功多?哪个的动能大呢?
(3)总结一些动能与那些因素有关?
(以达到引发学生兴趣为目的)
结论:质量大,速度决定动能大小。
3、理论推导,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情境展示:例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移动L,速度由V1增大到V2。
提出问题:学生推导
1、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是多大?
2、物体的加速度多大?
3、物体的初速度、末速度、位移之间有什么关系?
4、综合上述三式,你能推导得出什么样的式子?
5、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1) 它包含了影响动能的两个因素:m和v
(2) 这个过程末状态与初状态的差,正好等于力对物体做的功
(3) 它涵盖了我们前面探究得到的结论W∝V
2.于是我们说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运动时的动能为Ek
(1)概念:
(2)动能的标矢性:
(3)动能的单位:
(4)动能式状态量还是过程量
4、拓展延伸,引出动能定理,组织学生一起进一步分析例1的推导结果:提出问题:
(1)等式左边W的意义
(2)等式右边意义是什么?
(3)此式的又表达了什么意思?
(4)结论。上面关系表明:
概念:合外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的动能变化。这个结论叫做动能定理。
(1)W为合力所做的功,公式右边代表着变化量
(2)当物体在变力作用下或者是做曲线运动时,动能定理也同样适用。
5、典例引领,内化反思
例2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为m=5000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当位移达到L=530m时,速度达到起飞速度v=60m/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
6、反思总结,加深记忆
1、为什么动能定理能解决变力问题?
2、建立动能和动能定理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3、建立动能定理经历了那些过程?
4、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课堂小结)?
目的(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认知过程、结果进行自我检查)
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篇4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2.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相关分析与计算;
3.深入理解W合的物理含义;
4.知道动能定理的解题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恒力作用下动能定理的推导;
2.体会变力作用下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状态的变化量量度复杂过程量”这一物理思想;感受数学语言对物理过程描述的简洁美;
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篇5
一.该节课的成功之处:
1.课堂引入较好
通过展示海啸、龙卷风的图片,以及展示子弹打击物体慢镜头视频,表明这些运动的物体具有很大的能量,从而引出今天的主题——动能。图片和视频的引入,增加课堂趣味性,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
2.教材处理比较好
本节在讲述动能和动能定理时,以功能关系为线索,同时引入了动能的定义式和动能定理,这样叙述,思路简明,能充分体现功能关系这一线索,同时考虑到初中已经学过动能的概念,这样叙述,学生容易接受。
3.前后连贯比较好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理解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清楚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体会到应用动能定理解题较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公式解题的不同点:即运用动能定理解题由于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因此用它来处理问题有时比较方便。
二.该节课的不足之处:
1、对学情分析不足
对学生学情估计不足,认为学生应该很好的掌握了之前的知识,高估了学生能力。由于选取的不是现有知识水平的学生,对能量和牛顿运动学知识不太熟练,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仅靠上课前的突击很难让学生彻底理解相关的知识。
2、在教师问题引导上斟酌和研究不足
对于新课程的课堂的教学,应该是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的思考和研究问题,这样对于知识的有效学习有大的帮助,但是如何的引导学生学习是一个突出问题,在教学中问题的创设上还是要多用心,多研究。要不会出现研究问题的盲目性,和无法正确的研究问题。
3、例题设置梯度太高
动能定理的简单应用,应选一个单一过程较为简单的习题,让学生感受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和动能定理解题的优缺点,再逐步加深。但在该节课中我选的题直接有两个过程,虽然每个过程都不难,但学生能力有限,就显得解决起来有点困难了。以后教学中选题还得了解学生情况,设置出适合学情的习题,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篇6
动能定理课件
物理中动能定理是很重要的知识点,那动能定理课件有哪些好的模板。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2.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相关分析与计算;
3.深入理解W合的物理含义;
4.知道动能定理的解题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恒力作用下动能定理的推导;
2.体会变力作用下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状态的变化量量度复杂过程量”这一物理思想;感受数学语言对物理过程描述的简洁美;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分别学习过做功和动能的概念,动能定理常用于解决运动学问题,学习好动能定理非常重要,并为后一节的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掌握打下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已经知道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在这里再次采用这种方法,使学生更加熟悉。
3重点难点
重点:对动能公式和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动能定理怎样揭示功与能的关系。
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新课导入
回顾势能和动能的概念,由能源问题引出动能概念,动能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
在城市道路上行驶的轿车与在高速道路上行驶的轿车,哪个动能大?100米比赛时运动员的动能与飞行的子弹的动能,哪个大?质量为5kg的铅球离手时的速度为了10m/s,铅球离手时的动能是多少?
活动2【活动】用投影片出示下列思考题
1.用投影片出示下列思考题:
一架飞机在牵引力的作用下(不计阻力),在起飞跑道上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问:
①飞机的动能如何变化?为什么?
②飞机的动能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③牵引力对飞机所做的`功与飞机动能的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2.学生讨论并回答
①在起飞过程中,飞机的动能越来越大,因为飞机的速度在不断增大
②由于牵引力对飞机做功,导致飞机的动能不断增大
③据功能关系:牵引力做了多少功,飞机的动能就增大多少
3.渗透研究方法:由于牵引力所做的功和动能变化之间的等量关系,我们可以根据做功的多少,来定量地确定动能。
活动3【讲授】动能定理
通过例题让学生推导出来力对物体做工与动能变化量的关系,教师加以总结概括,再通过对原题变形,来开阔学生的思维。得出动能定理关系式。
活动4【练习】典型例题
例1: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m =5×103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的路程为s =5.3×102m时,达到起飞的速度 v =60m/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k=0.02),求飞机受到的牵力。
例2:一球从高出地面H处由静止自由落下,不考虑空气阻力,落到地面后并深入地面h深处停止,若球的质量为m,求:球在落入地面以下的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
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⑴理解动能的概念,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⑵理解动能定理及其推导过程;
⑶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会用动能定理进行计算。
2.过程和方法:
⑴体验实验与理论探索相结合的探究过程。
⑵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
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激发学生对物理问题进行理论探究的兴趣。
⑵激发学生用不同方法处理同一问题的兴趣,会选择用最优的方法处理问题。
二、设计思路
动能定理是力学中一条重要规律,它反映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跟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动能定理贯穿在本章以后的内容中,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学习掌握它,对解决力学问题,尤其是变力做功,时间未知情况下的问题有很大的方便。
本课--的过程为:
学生通过回忆初中所学的内容和实验引起思考
学生讨论,设计情景,进行理论探讨和论证,找出动能的表达式。
通过对前面探讨过程的深入思考,得出动能定理
通过具体实例,深化对动能和动能定理的理解,突出动能定理的优越性
由于本节内容较多又很重要,建议安排一节习题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⑴动能概念的理解;⑵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2.难点: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
斜面、质量不同的滑块、木块等
五、--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点 评
一、引入新课 【板书】一、动能 提问:在初中我们学过动能的初步知识,那么什么是物体的动能? 【板书】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 提问:物体的动能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呢?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 引导学生重复初中所做得滑块撞击木块的实验。 归纳:物体能够对外做功的本领越大,物体的能量就越大,实验中滑块的质量和速度越大,对外做功的本领越大,说明动能和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提问:那么,到底如何定量的来表示动能呢?过渡: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提问:那么比例系数为多少呢?如何去确定呢? 设计情景:如图所示,某物体的质量为m,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求做功和速度变化的关系? 选择学生的答案,投影学生的解答过程,归纳,总结。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① 根据运动学公式: …② 外力f做功: …………③ 由①②③得: 思考:外力做功引起了什么量的变化? 归纳:外力f所做的功等于“ ”这个物理量的变化,所以在物理学中就用“ ”这个量表示物体的动能。 二、新课教学 【板书】2、公式: 提问:动能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它是标量还是矢量? 【板书】3、说明: ①动能是标量,且总为正值,由物体的速率和质量决定,与运动方向无关; 提问:动能的单位? 【板书】②动能的单位:焦(j) 1j=1n·m=1kg·m2/s2 提问:二战时一位飞行员用手抓住了一颗飞行的子弹,这说明了什么? 【板书】③动能具有相对性。 讲解:有了动能的公式,前面的方程就可以写成: 提问:⑴上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⑵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功,上式是否还成立呢? 讲解:上式具有普遍意义,是力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 【板书】二、动能定理 1、表述: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2、公式: 提问:刚才的推导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并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物体受到变力作用或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定理是否正确呢? 【板书】3、动能定理适用于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的情况。 引导学生看课本例题1。 确定研究对象:飞机 分析研究过程:飞机滑跑过程 分析受力: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和阻力 分析做功情况:牵引力和阻力做功 分析动能变化:初动能 末动能 根据动能定理列出方程,求解。 思考:如果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是否可以求解? 引导比较两种解法。 引导学生看课本例题2。提问:通过两个例题,你是否可以归纳出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板书】三、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1、 确定研究对象 2、 确定研究过程 3、 分析物体的受力和各力的做功情况 4、 确定初末状态的动能 5、 应用动能定理列方程求解 6、 检验 三、学生练习: 1、物体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n倍,动能增大为多少倍?动能增加了多少倍?速度变为原来的 ,动能变为多少?动能变化了多少?质量增加为原来的n倍,动能增大为多少倍?动能增加了多少倍? (强化动能和速度及质量的关系,辨析动能和动能变化的区别。) 2、子弹以水平速度v射入固定木板深s处,假设子弹在木板中受的阻力是恒定的,那么子弹以 水平射入木板中,射入的深度是多少?子弹以 的初动能射入木板中,射入的深度又是多少? (强化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四、作业: 《问题与练习》第2、3、4、5题 学生回答: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 学生回答: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 学生上台演示滑块从斜面上滑下:同一滑块,高度越高,滑块把木块推得越远;同一高度,质量越大,滑块把木块推得越远。 学生回答:力对初速度为零的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学生讨论:找出做功和速度平方变化的定量关系。 学生讨论,求解。 学生讨论找出“ ”这个特定意义的物理量。 学生回答: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率决定。学生讨论:动能是标量。 学生回答:动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学生讨论:子弹相对飞行员的速度很小,相对动能也就很小。学生回答: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学生讨论:可以成立,此时的w应为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 学生讨论:采用微元法,将物体的运动分解成许多小段,在每一小段上物体受到恒力且做匀速运动,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 学生看书,归纳解题过程。 学生练习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学生回答:动能定理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应用比较方便。 学生讨论归纳。 练一练,做一做,想一想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在初中所学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直接参与探究过程,增加感性认识。 深化对前一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让学生感受理论探究的过程,在学生求解的过程中要适度巡视,加以指导。 应用学生的解答过程,肯定学生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探究的乐趣和喜悦。 在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问题和实际事例,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和横向联系,突破教学难点。 紧紧扣住探究过程,再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学生的思考,和以前所学的思维方法有机结合,突破难点。 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方法,培养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比较,激发学生用不同方法处理同一问题的兴趣。通过比较,突出动能定理的优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强化解题步骤,培养学生科学细致的解题思路和规范。 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当堂巩固,培养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知识和规律的理解。同时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 加深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篇8
本节课为《动能和动能定理》的复习课,教学目标是掌握动能概念,理解动能定理,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熟练应用。
本节课从教学设计上来说,提问问题设计语言不巧妙,意图不明确,会使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与自己备课时没有认真思考提问语言,想着直来直去的提问或者直接提问学生最明白,而实际上是恰恰相反,提问一个问题之前最好能做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或给学生以适当的提示,这样应该会好点。在概念的梳理上,应做到更加简练,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在例题的选择上,应追求对例题讲解透彻,从一个问题中可以引申多个问题,或者增加变式,引发学生全方位思考,从而理解透彻,而不是追求多而不精。一节课要想让人留下深刻印象,需要有亮点,在复习课中对典型例题浓墨重彩,是让课出彩的一种方法。比如最后的一个例题,是一个很好的动态生成资源,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可在此题上多加设计。另外要注重学生思维力度,合力设置问题,为学生铺设好台阶,加深学生理解。
在教学模式上,复习课宜采用导练的方式。与学生点对点的互动起到的效果较差,一个学生回答时,其余学生会显得无所事事。宜采用学生相互补充相互评价的方法,让整个课堂有紧迫感。
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篇9
《动能和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七节的内容,我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六个纬度作如下汇报: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动能和动能定理》主要学习一个物理概念:动能;一个物理规律:动能定理。 从知识与技能上要掌握动能表达式及其相关决定因素,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和实际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上,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恒力功知识推导动能定理,理解“定理”的意义,并深化理解第五节探究性实验中形成的结论;
通过例题1的分析,理解恒力作用下利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优越于牛顿运动定律,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优化和整合上,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切实进行两种方法的相关计算,在例题1后,要补充合力功和曲线运动中变力功的相关计算;
通过例题2的探究,理解正负功的物理意义,初步从能量守恒与转化的角度认识功。 在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上,在尝试解决程序性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物理学科既是基于实验探究的一门实验性学科,同时也是严密数学语言逻辑的学科,只有两种方法体系并重,才能有效地认识自然,揭示客观世界存在的物理规律。
2.内容地位
通过初中的学习,对功和动能概念已经有了相关的认识,通过第六节的实验探究,认识到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将本节课设计成一堂理论探究课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通过“动能定理”的学习,深入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并在解释功能关系上有着深远的意义。为此设计如下目标:
二、目标分析
1、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2.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相关分析与计算; 3.深入理解W合的物理含义; 4.知道动能定理的解题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恒力作用下动能定理的推导;
2.体会变力作用下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状态的变化量量度复杂过程量”这一物理思想;感受数学语言对物理过程描述的
简洁美;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动能公式和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通过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加深对功、能关系的认识。
教学关键点:动能定理的推导
三、教法和学法
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于问题探究的过程性体验,为此,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程序化的问题,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有效的探究性学习。为此,在教学设计中重点突出三个环节:“问题驱动下学生对教材的理解”、“问题解决中对物理规律的深化理解”、“引申提高中对物理规律的深化应用”。所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成为本节课重要的教学方式,同时采取精讲释疑教学法;
学生的学法采取:任务驱动和合作探究;
选取多媒体展示、尝试练习题和“任务驱动问题” 本节课为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设计成6个教学环节: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任务驱动,感知教材;合作探究,分享交流;精讲点拨,释疑解惑;典例引领,内化反思;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推荐访问:动能 知识点 定理 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公式 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框架图 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视频 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视频讲解 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模型 动能定理的公式 动能和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48个解题模型归纳 高中物理动能定理公式
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
- 科技研讨会发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转型新动能2022-09-29
- 在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主持词(范文推荐)2022-10-07
- 调研报告:优化农村公共服务、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2022-10-25
- 在新征程上寻找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第三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度经济论坛观点集锦2023-09-23
- 2022年度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应知应会知识点汇编(2022年)2022-08-28
- 2022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应知应会知识点汇编(70题)(完整文档)2022-08-28
- 高三政治必背知识点整理素材(范文推荐)2022-08-29
- 教育整顿应知应会知识点(50条)2022-10-22
- 有关初三英语下册知识点梳理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