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23-10-27 17:10:07 来源:网友投稿

伍顺刚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数学教学理念在不断完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大量的数学基础知识,还需要具备多种数学学习方法、灵活的数学问题分析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师应以小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效融合,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数学、领悟数学,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通过高效的学习形成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一、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意义

课堂有效教学是各学科教师追求的目标和理念。小学高效的数学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借助不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地参与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积极探索数学知识,快乐地学习,进而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增强数学学习自信心。同时,有效的数学课堂能够让学生有效地理解知识点,将所学知识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首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一些数学教师无法很好地创新教学方法,只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地灌输给学生理论知识,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数学学习。虽然这种方法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长此以往,学生的逆反心理会逐渐增强,从而放弃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和思考,最终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师生交流频率较低,对学生的整体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其次,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具有局限性,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力课堂实际教学效果。最后,在实际教育改革实践中,很多教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如片面选择多媒体教学资源,这不仅是对多媒体课件的误用,而且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的先进教育资源的价值,无法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一)结合教材,做好教学备课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备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只有科学合理地备课,才能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大备课力度,深化教育教学发展理念,采用更多创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其实,教师备课的过程也就是与教材对话的过程,在深入了解教材的基础上,突破教学重难点,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从而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例如,在学习“大数的认识”相关内容时,本课需要学生掌握万以上的大数。在备课环节,教师应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大数的知识。然后借助信息技术收集相关数据,帮助学生充分融入具体的生活情境,学习相应的知识,同时为学生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知,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教师只有深入把握教材内容,才能挖掘其内涵,引导学生不断地探索,内化所学知识,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更好地感受学习数学知识学习的趣味性,推动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二)转变教学观念,增强师生互动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明确教学方向。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构建更多元、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模式,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还有学生之间,进行多元互动交流。教师要构建学生之间的对话,逐步形成学生相互评价的课堂,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索,深入挖掘数学知识的内涵,优化数学知识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相关知识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构建空间思维,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教师起到引导、纠正和总结的作用。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图形,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说出图形各部分的名称,从而掌握相关知识。其次,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道具,让学生亲身体验其相关特征。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陈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表现好的方面提出表扬,对表现欠缺的方面及时纠正,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检验自己的学习成绩,从而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多样的互动学习方式,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构建数学知识思维导图。

(三)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效学习,教师需要拟定一套高效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在新课程教育环境下深入探究,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知识掌握情况设计教学目标,从而保证学生在有效的引导下逐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果。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结合当前的教育理念进行科学调整,包括提高学生能力、促进素质教育以及培养良好人格,只有综合考虑,才能确保教学工作高质量、有效地进行,才能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例如,在“直角的初步认识”中,教师根据课程特点,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以更有效地训练学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直角的基本认知,使其能运用三角板判断和画出直角,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融合,激发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就能设计多样化的活动,运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成绩。

(四)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维方法,提升其数学探索能力。例如,在教学“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习方法入手。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首先,教师要结合课本内容,通过对知识的回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引导学生使用矩形面积的计算方式,试着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其次,教师要创造合理的教学情境,师生共同开展操作活动,让学生试着将长方形剪成平行四边形,然后引导学生探索兩者之间的关系,如特征、区域等,并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最后,教师要让学生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理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变换思维。

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展开积极探索。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计算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积。对知识进行探索的过程也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数学思维的过程。

(五)进行知识转移实践探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创新不同的教学模式,应用生活化的元素,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场景中,从而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好数学有助于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更加明确地认识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

例如,在教学“简单方程”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数学符号和建模思想,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理念分析和解决问题,创设相应的情境模型,促使理解数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分数的乘除”相关知识时,教师在数学作业设计中,可以结合“整数的乘除”和“小数的乘除”有关联的例题,让学生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好地巩固旧知识、掌握新知识,将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六)小组合作是关键

小学数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学习者。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就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学生在合作中能够积极思考问题并尝试解决,从而提高自学能力和学习主动性。同时,小组讨论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

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以及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从而推导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方格纸的割补、拼凑等方法归纳多边形的面积公式。小组内深度探讨和实际操作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七)开展数学游戏,提升教学趣味性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很容易分散。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数学知识的特点,引入相关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借助数学知识创设游戏情境、制作游戏道具、探索数学原理,从而获得丰富的学习感受,培养良好的品格。

例如,在教学“完美图形——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了解了圆的半径和直径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够用这些知识来玩什么游戏呢?”对此,有的学生将铁丝做成圆形,当作车轮使用,在圆圈内插入电线充当辐条,并开展自行车游戏。学生推动“车轮”,能够发现,“车轮”中的“辐条”是一样长的,从而验证了“圆的半径相等”的知识。同时,学生能够发现“辐条”的交汇点与“车轮”边缘的距离相等,从而对圆心的特点有更明确的认识。

(八)注重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個体,在学习能力、知识接受能力、学习基础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按照统一的方式进行教学,将难以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会对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所有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层次,并依据“梯度”原则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和课后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逐步深化学习活动,从而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习题,所有学生都可以通过12×15、22×33、15×18这样的算式进行练习,巩固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对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公共练习的基础上设计应用题,并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讲解,在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分析能力的提升。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九)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

要想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数学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具有创新意识,适时优化和调整教学结构,设计多种教学方法,真正创新数学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保持对数学的学习和探索欲望。首先,数学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积极参加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借鉴优秀教学案例和经验,不断优化自身的能力。其次,数学教师要掌握信息设备的使用方法,积极学习先进的信息知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真正做到课堂创新教育。只有具备专业素质的数学教师才能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数学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创新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极大地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数学知识数学教师最美教师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数学小灵通(1-2年级)(2021年5期)2021-07-21教师如何说课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我为什么怕数学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数学到底有什么用?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圆我教师梦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错在哪里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2008年7期)2008-06-15

推荐访问:新课程 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