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创新型领军企业主体作用的科技政策
宣颖 贲友红 李香
创新型领军企业的概述。创新型领军企业的内涵。尽管各地科技部门对创新型领军企业的界定表述不同,但都强调“创新能力强”“行业的引领作用大”。因此,本研究认为,与一般创新型企业相比,创新型领军企业是指掌握核心技术,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在创新管理制度、市场占有率、自主品牌等方面具有优势,在细分领域内处于领先地位,在产业链中处于主导地位,能够引领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有效组织产学研活动,协同创新发展,辐射带动作用较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骨干高新技术企业。实践中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包括独角兽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科技小巨人等多种称谓。
一、常州市支持领军型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政策取向分析
1.常州市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现状。常州非常重视政策引导企业创新,十三五期间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覆盖了创新链的全过程和全方位。2021年,国家创新型城市和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中常州分别名列第16位、第18位,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跨过两个千亿元台阶,达到7805亿元,人均GDP突破15万元,跻身全国十强。课题组通过对各级相关部门的网站等公开渠道进行文献搜索,梳理了常州市支持领军型企业创新主体的政策。2021年2月常州发布了《关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了“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高成长性企业跃升路径。2013年至2021年常州市发布的主要创新政策包括加大科技金融保障、突出企业主体创新、集聚人才来常创新创业、加大科技金融保障、加快产业链式创新、布局创新平台载体和强化院校创新策源等六个方面共28条政策。
2.关注创新型领军企业的培育和发展的政策取向分析。如何通过政策和服务,更好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政府越来越重视。2012年江苏省开启了创新型领军企业(智慧百企)培育工作,从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强企业创新梯队建设、企业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等九个方面加大培育力度。常州于2013年、2017先后制订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推进新一轮“十百千”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根据企业类别制定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指引,建立了“十百千”创新型企业培育联席会议机制和动态培育机制。2020年围绕又一轮“十百千”创新型企业培育目标,制定了(潜在)独角兽和瞪羚企业培育认定办法以及高企三年倍增计划,形成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创新企业,实现产业链式集聚高新技术企业。
二、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现状。①企业主體有突破,引育高端人才。领军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入选2021年江苏省独角兽企业3家,潜在独角兽企业21家,省高新区瞪羚企业74家,超过100只产品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拥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8家,专精特新企业122家。新增富烯科技等5家企业入库省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宏微科技等7家科技型企业在境内、外上市。领军创新型企业探索建立人才市场化评价体系,2021年以来引进战略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卓越管理者等高端人才6名。自2013年起,每年有400名以上科技企业家接受培训。②地标产业特色鲜明,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新基建战略新兴产业七大领域全面覆盖。车用动力电池产销占全国三分之一,工业机器人占全国四分之一,石墨烯产业集聚度全国最高,光伏产业全球领先,特高压输变电设备产业国内最大,工业互联网全国领先。以高端装备、新能源等为核心的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快速壮大,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的关键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③研发创新投入明显提升,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新突破。从创新型领军企业看,2021年百强企业研发经费累计投入105.05亿元,同比增长38%,占全市研发投入总量的36%。2021年同方威视等创新型领军企业申报重点研发类科技计划省级以上立项152个,经费超4亿元;
戚研所涂料院获评省科技奖一等奖;
天合光能与常州捷佳创协同攻关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方面推进达产见效重大项目98项,年内预计完成研发投入37.55亿元。新实施投资超5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0项,年内预计完成投入20亿元。④平台和载体支撑有突破。领军企业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全年新增11家、新增升级重大创新平台1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1家。溧阳高新区连续三年位列省级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第一,被纳入科技部以升促建调研名单;
华罗庚高新区跻身省级高新区序列;
天宁区创建省级高新区进入审核阶段。获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A类7家、B类29家,均列全省第三。新增国家级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3家。新增省级众创空间12家;
国家级众创空间累计14家。
2.主要问题。①缺乏高层次领军人才,政策知晓度和获得感亟需提高。从人才资源看,目前常州拥有高层次人才8.5万,较上年增长率6.25%。全省省级院士工作站的立项共126家,常州仅11家。受制于城市能级、产业结构和科教资源等因素,引进的硕博研究生不到5%,引进人才半数以上从事制造、居民服务、批发零售业。本文通过向常州市企业发放调查问卷250份,最终获得209家企业调问卷,问卷回收率83.6%。问卷结果显示所在企业在引进人才方面遇到的难题为高层次难以引进占比高达75.47%。因此,高层次人才短缺,领军人才不多,制约着领军型企业转型升级。②服务平台支撑力度不强,科技载体建设不够。常州市信息共享平台、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成果转化平台支撑企业科技创新力度不强,特色产业基地、大科学装置等硬件设施与周边城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根据“科研设备云地图”,全市加入大仪网成员单位仅388家、仪器1845台套,122家企业加入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云平台。苏州研发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入网仪器3.8万台套,原值超过300亿,入网企业超过1300多家。研发机构方面,全省新型研发机构469家,常州仅仅有33家,主要集中在科教城,尚未覆盖十大产业链的领域。全省省产研院专业所一共55家,常州8家,占苏州的40%和南京的50%。常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507家,数量不及苏州的一半,只有无锡的70%。研发机构层次要提高,科技载体建设还不够,原始创新的能力和成果欠缺,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不够。③研发管理体系建设水平待提高,服务成果转化的机构和数量不足。根据实地调研发现,常州有26家(苏州110家)企业完成了研发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其中仅有15家为领军型企业,贯标企业的行业主要是6家高端装备企业。知识产权、环保和生产管理等多项贯标、政策的后补助和咨询服务机构还不能真正传递研发管理体系的价值等都制约了企业的积极性。专业的中介服务机构和成熟的交易市场是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产品创新跨越“死亡之谷”的关键。目前,常州服务于技术转化的机构数量和能力都严重不足。④创新型领军型企业引领作用不突出,集群网络尚未形成。尽管常州涌现了恒立液压等明星企业,但与华为等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相比,缺少拥有核心关键技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领军企业,对产业整体的带动性不足,企业分布相对松散,集聚效应不突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关联程度不高,协作关系不深,没有形成“雁阵形”企业群,行业引领作用还不够。由于缺少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服务机构等紧密合作的“集群网络”共生关系,集群内难以形成高度专业化分工、信息和资源高效运转的产业生态,进而制约了集群可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无法为产业升级提供强劲的动力。
三、創新型领军企业创新存在问题的政策归因
1.人才政策吸引力不足。①本土中青年人才培养与保留不够。常州市人才政策方面有龙城英才计划、生活和居住方面双资助等,但是还需加大对本土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保留。为培养更多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后备力量,南京每年选拔一批中青年拔尖人才,给予项目资助等支持;
杭州设置“131”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广州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②金融人才支持政策缺失。金融人才能够强化金融对产业发展、经济转型的促进和保障作用,目前常州没有专门的金融人才支持政策。为对金融人才进行重点支持,深圳出台《深圳市支持金融人才发展的实施办法》推进百千万金融人才培养工程,并以最高每年10万元/人的标准给予费用资助;
广州和杭州分别制定《广州高层次金融人才支持项目实施办法(修订)》和《杭州金融产业人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③人才评审评价中市场因素考虑不够全面。在常高校院所的科研评价体系主要以论文、政府课题和奖励为导向,高校和企业人才之间不能完全按市场规律合理流动。人才评审评价中,市场因素考虑还不够。以江苏省省会南京市为例,当地政府“创业南京高层次创业人才”申报标准中明确,即使学历、职称达不到相关要求,同样可以直接入选人才计划;
同样的,浙江省省会杭州市也对企业转型升级紧缺的“专才”“偏才”,经评审可纳入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体系,给予相应层次的人才待遇。
2.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较弱。2021年常州市在研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应用基础研究计划318个,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前资助)9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前资助)2项,领军型人才项目116个,涉及新材料等9个领域。总体上,常州市的科技政策在基础研究领域布局不够,支持力度较弱。以科技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的深圳为例,已经设立自然科学基金,将全市科技财政专项资金的30%以上持续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鼓励龙头企业依托的国家、省市指点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还设立了基础研究专项,最高课资助300万元。由此可见,常州市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较弱限制了当地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水平。
3.研发费用政策不够优惠。常州市目前的研发费加计扣除中增量奖励政策“门槛”较高。2021年常州创新型百强企业研发经费累计投入占比较低,据209份企业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开展技术研发的制约因素,缺乏资金占比57.55%,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大研发费奖励力度的企业占比高达78.3%。南京对进入省高企培育库的科技中小型企业,给予上年度研发经费的10%奖励,不考虑增量,符合研发投入客观规律。
4.共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资助政策缺乏。2021年常州领军型企业的新产品研发类76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类55项、标准领航产品类6项均列入2021年《江苏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导向计划》,但常州市对这些共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没有资助。南京市支持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提出重大前沿技术需求并组织联合攻关,给予其总投入20%、最高1000万元资助;
广州市给与单个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400万元;
深圳单个项目资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四、充分发挥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对策建议
1.创新人才引育机制,缓解“引才难”。首先,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育激励政策,不分“新人”、“老人”,按个人薪酬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对高管、研发人员放宽社保缴纳,取消地域限制方面,只要人事关系在常州,均可享受生活、居住双资助政策。其次,探索“编制周转池”“双聘制”“双落户”等柔性用人机制。鼓励高校专家到企业兼职、企业专家到高校研发和校企联合聘用博士等高端人才落户。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在海内外建设“人才飞地”。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办学,推进行业生态链人才加速成长。再其次,探索建立人才市场化评价体系,继续“赛马揭榜”选人才。推广中简科技公司在先进碳材料领域建设“人才特区”的经验做法,探索对关键人才(含金融人才)的精准引育政策。最后,搭建高级别人才工作站平台,集聚全球高端人才。通过“建平台—聚人才—育企业”链条式发展,以创新驱动占领产业制高点。充分开发利用国外人才智力资源,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外国专家工作室”,以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创办了科技企业,带动引进专利成果来常转化及产业化。建立完善市场化选才育才新机制,突出企业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定中的主体作用,实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2.支持基础研究,提升产业科研项目资助力度。①支持基础研究。加快科技基础设施和基础研究专项建设。对现有市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和运行绩效进行评估,加大支持发展良好的重点实验室,撤销老化僵化的重点实验室。实施常州市“十四五”重大基础研究专项,通过战略咨询工作机制、政府与专家联合决策机制,构建对标前沿、主动布局、联合决策、持续支持的管理体系。②提升产业科研项目资助力度。进一步提升应用研究项目和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项目的资助力度,对项目间接费用的比例差异化处理。重点扶持集群式研发、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协同研发。创新资助模式可参考杭州市针对市场导向类项目可采取按项目研发投入的一定比例给予资助。③优化研发费用政策,推进企业研发管理体系贯标。在研发费用的奖励政策方面有两点建议:一是区分企业规模与行业特性,实施差异化的研发奖励机制;
二是优化资金使用导向,建议调整完善市“创新政策20条”重点产业链研发项目“借转补”实施细则,只要研发项目有市场潜力就借钱,若研发失败则宽容免责。同时建议加大支持力度,在研发奖励的基础上获利年度起三年内对地方贡献全部奖励给企业。
3.强化平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①引导传统产学研创新平台向新型研发机构转型。优先选择事业单位性质的传统产学研平台载体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以创新创业综合体为基本模式,以研发能力为核心能力,聚焦特色产业,突出区域创新合作。市区联动,共建共享。借鉴广州经验,针对获得市级财政建设经费的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可依实际情况使用财政资金。②加大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政策。加大力度支持省级以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企业研究院和企业重点实验室、科教类重点实验室、省产研院专业所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根据建设发展情况分别给予支持,支持各类平台围绕第三代半导体、石墨烯及碳材料、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等前瞻性产业,智能装备、智慧能源等产业创新需求取得创新突破。
4.完善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常州市备案科技服务机构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于2021年8月1日已经到期,建议新一轮办法要加大力度对研发设计、产业孵化、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等备案科技服务机构的支持,全面提升科技服务业规模、质量和效益,打造专业服务能力强劲、科技创新支撑显著的科技服务业集群。
5.探索科技创新的新型组织模式,发挥产业链链长的支撑引领。一要继续支持领军型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专业化众创空间,抱团创新,联合攻关。二要支持重点产业链企业构建创新型领军企业牵头、中小微企业自愿参与的创新联合体,融通创新发展机制,严把布局建设和顶层设计关,加大中长期科研资金投入支持,推动领军企业成为原创技术策源地,明确创新成果的界定和分享规则,形成市场化激励机制,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营造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良性生态,充分发挥领军企业作为现代产业链链长的支撑引领作用。
6.抢抓政策叠加机遇,最大程度用好用足用活政策。首先,继续推广科技创新服务常州科技政策的“四大清单”的做法,即建立完善政策清单、问题清单、共享清单、减负清单,化解创新主体“急难愁盼”四大难题,充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次,健全落实督查机制建立重点科技创新政策执行情况常态化、制度化评估机制,切实提高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成效。再其次,健全科技创新政策督察考核机制,组织专门督查,适时通报政策不落实负面典型案例,确保政策落地落实有成效。[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省级重点项目“充分发挥常州市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科技创新政策的研究”(项目编号:202211463025Z )和常州市软科学计划项目“充分发挥常州市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科技创新政策的案例研究”(项目编号:CR2021203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领军常州市常州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中小学校长(2022年5期)2022-06-29常州的早晨小读者之友(2022年4期)2022-05-20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江苏安全生产(2022年1期)2022-03-09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20-01-06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公关世界(2019年23期)2019-09-10从领军国内到走向世界——中铁一院砥砺奋进的五年中国工程咨询(2017年12期)2017-01-31常州市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常州梳篦读者(乡土人文版)(2013年10期)2013-04-12新领军格兰仕参访活动新领军(2009年12期)2009-12-23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
- 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治引领作用3篇2022-08-17
-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3篇2022-08-21
- 在新征程中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作用2023-09-23
- 领军人才培训心得体会推荐4篇2022-08-19
- 领军人才培训心得体会推荐9篇202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