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非遗+,文创”助力墩头蓝文化传承的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23 16:10:06 来源:网友投稿

马晓莹 李罗阳 张芷琪 刘静 秦伯霞

[ 关键词] 墩头蓝;
非遗;
文化传承;
创新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重要决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不仅是社会的振兴,也是文化的振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强调“加大对脱贫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支持,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乡村非遗不仅是乡村文化的集中体现,还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文创进乡村,振兴添引擎。此次研究秉持“乡村振兴战略”的理念,以“非遗+ 文创”的创新模式为非遗墩头蓝染织技艺寻求长久的传承路径、人才,力求墩头蓝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推动墩头村在经济、文化、生活教育等方面的振兴,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墩头蓝非遗文化发展现状

墩头村位于广东省北部,是主要的客家聚居地,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享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美誉。在宏观市场上,文化旅游产业的红色文化遗产项目是一个热门的发展方向,文化旅游的发展既是一个历史机遇,也是一个新的契机,让墩头蓝染工艺在发展的时代中被大众所认知。墩头蓝纺染记忆是墩头村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河源文化的独特标识,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深厚根基。随着工业纺织技术的进步,现在“墩头蓝”的经济影响很小,愿意学习的人越来越少,甚至据当地人介绍他们无法依靠“墩头蓝”生存。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外出打工等方式谋生,使得“墩头蓝”传承人越来越少。

二、墩头蓝非遗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

(一)产品大众同质化严重

在眾多的非遗文化创意产业中,大多数都存在“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现象,尤其是在非遗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上,更多地是考虑“新”与“奇”,“特”与“奇”[1]。因此,许多非遗文化产品没有特色,不能吸引消费者。许多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在建设中,将非遗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经济的“流量”,为了开发新产品而搞“拿来主义”,不断用一个模式去复制另一个模式。目前社会背景下文创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往往留不住游客;
游玩结束,又没有心仪的特色文创产品。

(二)文化资源生态不容乐观

现代化进程发展使得乡村文化资源发展不平衡导致如今农村的文化生态不容乐观。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前进,城乡文化资源逐渐发展不平衡,许多具有传统特色的居民村落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忽视及破坏,许多具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庆会及习俗都早已失传,一些习俗工艺都逐渐被现代化机器所替代,例如墩头村即将失传的纺织及扎染等工艺制作。许多传统文化村落由于缺乏文化方面的建设逐渐与现代文化脱。

(三)能力与技术欠缺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现代纺织技术的日益普及,市场对墩头蓝纺织技能的需求正在萎缩。机器老旧,生产过程相当耗费人力和体力,导致墩头蓝的许多传统手艺人慢慢懈怠,放弃了传统纺织工艺品的生产,年轻人也不愿意从事这种传统工艺。墩头蓝纺织技艺濒临失传,亟须抢救保护。

此外,非物质文化产业缺乏标准化的批量生产。传统非物质文化产业存在产品单一、生产规模小、效率低,传承人年龄大、从业者少,以及对传承人技术能力欠缺等问题,都限制了生产的复制。因此,迫切需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手工业向机器生产的转变,扩大非物质文化产业的规模,利用先进技术提高非物质文化产业的生产效率。同时随着消费水平的上升和近年来国潮的兴起,消费者对扎染制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手工式小批量生产因效率较低、产量有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扩大生产规模成了扎染制品行业的迫切需求。然而,由于采用相同的产品设计和设备模式进行大规模生产,产品可能会面临趋同现象,失去作为扎染的独特吸引力。

(四)传承人才青黄不接

在年龄方面,通过了解目前墩头蓝非遗项目大多都是以文字传播、口耳相传为主,并世代传承。墩头蓝传承匠人老龄化严重,“青黄不接”的传承断档成了制约非遗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青年一代开始很难沉下心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来专心钻研一门手艺,因此墩头蓝非遗传承人才的缺失现状是一个需要引起关注的焦点。

三、“非遗+文创”助力墩头蓝文化传承的创新路径

(一)多方向发力,开创新文化产品

针对墩头蓝染产品同质化的现象,紧扣产品要突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特点。就目前墩头村文创同质化的原因在于他们只考虑到了共性而没有考虑个性。文化创作最重要的特点是创造性,即追求差异性和独特性,体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特点。突出地域的差异性和文化的差异性才能体现特点。

构建基于产业融合理念的多元发展模式,包括将墩头蓝文化充分融入群众文化活动和日常活动。在文旅产业中,酒店行业是其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主张将传统蓝染技艺,以及团队设计的IP 形象运用到现代主题酒店软装设计中,为酒店设计别具一格的特色主题酒店,让游客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比如在酒店客房中,将IP 形象融合进客房床单、枕头、浴巾等配套服务之中,让顾客近距离地接触到蓝染纺织技艺文化,有助于探索蓝染纺织技艺全面可持续传承和发展,同时创意设计服务旨在提高农产品和农村建设的利用率,并通过文化创意产品的包装、设计和营销,提高文化创意品牌的知名度和文化附加值[1]。要做到与地方旅游产业、动漫产业等充分结合。

墩头蓝染非遗文创产品,把非遗中的艺术元素和造物智慧提取出来,融合进现代产品设计理念,生产出符合当下人们审美情趣的文创产品。在保留非遗传统技艺以及满足产品实用性的同时,进行设计创新,更多地赋予产品文化价值[2]。

(二)多主体共建,建立良性循环机制

1. 深度开发乡村文化产业

加强与相关政府的合作,助力推动乡村文化消费场所的建设,共同打造文化消费活动,扩大对外交流互动的渠道建设。带动村民一起创业,“村民+ 集体+ 资本”合作共赢,利用墩头村的生态及墩头蓝等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研学旅游等,吸引社会资本在当地注入火锅、烧烤、民宿等休闲旅游业态。让当地经济盘活起来,村民收租金,村集体收取营业额的一定费用作为管理服务费,真正实现三方共赢。具体主要以当地文化环境作为培育的根基,注重对农村特色文化的深度开发,并加强特色文化教育,将文化教育理念植根人们心中,集中开发研学精品线路,以及乡村特色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并完善相关配套产业,从农业观光、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农家宴会等方面满足人们乡村旅游体验及需求,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乡村特色文化品牌,发展以乡村民俗为核心的乡村文化旅游,创建一个具有地方独家特色的文化产业。

2. 深层开发云游文化乡村模式

深耕互联网+农村非遗产业业态模式,激发乡村市场活力,通过发展云村游戏、云游文化园、云育原料、云体验特色传统技艺等用虚拟经济模式,在深入农村虚拟经济的同时加强人们对于乡村非遗文化产业的认知,使得乡村非遗文化更有利于去到达互联网的方方面面,将特色非遗文化与现代化农村融合得更加全面。

3. 注重乡村创新文化的教育

乡村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文化教育,结合现代发展理念,建立乡村教育发展基地,将实践与非遗文化教育理念相结合,发展非遗技艺,学习非遗教育课程,并联合有关部门政府建立具有特色地标建筑,例如乡村非遗文化博物馆,民俗体验馆等。将非遗传统文化在教育中深入人心,最终构建“引导人、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的农村新型文化体系。

(三)强化内源主体,弥补技术短板

1. 传统精华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打造半加工品

手工生产方式是实现传统手工艺价值的根基,传统手工艺的劳动者高度自主,兼顾设计和制作,充分体现个性和创意。这种量身定制、量体裁衣式生产,在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有高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但产量低下,生产规模小,而倘若过度机器化生产又会对非遗造成破坏性作用。因此,采用农户+ 机器的半加工方式,使得手工艺人劳动强度降低、效率提高,工艺的优化,也使得传统技艺制成品质量提升。

2. 将现代数码技术融入扎染的制作过程,实现大规模的个性化生产

(1)以“点”为基本元素的创新设计。利用现代数字技术,传统的扎染图案可以被复制、排列和组合,并在比例和颜色上做适当的改变,重新设计,消除了手工劳动的弊端。点状扎染的选取可以取自同一织物,并进行染色,所以颜色是一致的。为了保持图案的活力,避免连续复制的僵硬和机械化,可以选择不同形状的多个点,并以各种方式排列或组合。扫描精度通常为150 ~ 300 dpi,其余部分在Photoshop 中进行复制和拼贴。简单的点、由线连接的点、在区域内发展的线、几何抽象或具象的排列等,都没有手绘可能出现的底色或嵌套的缺点。拼贴的痕迹可以用图章工具或修复工具进行修复。

(2)以“线”为基本元素的创新设计。使用Photoshop 截取扫描的线条图形的一部分,经过还原、合并、复制和旋转,就可以创造出一個菱形交错的线条图形。首先,复制和合并原始图像的背景纹理,以创建一个大的基础区域,然后复制图案,重新创建图案。使用扎染针迹图案,针纺纱线经过修复、复制并连接在一起,形成扎染网格图案,网格图案的设计与纬线和经线图案相匹配,形成经纬线的编织。扎染针迹图案被复制成多层,某些区域重叠,形成经纬交织的效果。通过全线缝合、反复摆放和拼接,以及最后的重合,在手工缝制中实现了大规模的缝合效果。缝合的执行方式是水平或垂直转动图案,在接缝处形成对称的缝合,从而形成无缝接缝。

(3)以“面”为基本元素的创新设计。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塔形扎”图案,将其输入电脑,用Photoshop 对图案进行重新排序,并创建一个完整的印刷品,用链接的印刷品来模拟扎染的效果。重新组合后,在Photoshop 中使用1/2 转换来改变构图,用印章或修复工具修复接缝,形成扎染的效果。

(4)扎染与其他传统手工印染图案结合的数码模拟创新设计。传统的手工织物染色技术有多种类型,除了扎染以外还有夹染、蜡染、型印染、卷压染、蓝印花布等,这些技术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传统的手工染色和手工印染中,很难将不同的工艺结合起来,而数字技术可以很容易地将不同工艺的图案结合到一个织物设计中,并通过拼接来模仿印花,使许多传统工艺的整合成为可能。例如,在蓝印花布中,扎染和夹层染色相结合,将多种工艺的纹理融合到一个图案中,形成了颜色各异的设计。数字模拟扎染图案设计还可以作为传统手工扎染技术的参考图,为传统手工扎染提供直观的设计方案[3]。

(四)凝聚青年力量,共话非遗传承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发展现代新型人才培养模式。0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通过与校企合作,制定特色文化课程体系,将其引进学校,让非遗走进学校,走进生活,从而让更多人认识墩头蓝、喜爱墩头蓝;
也可通过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推动现代学徒定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到“大师”企业实习,由校企联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考核模式等,开发专业课程,创新教学内容,创造良好的实习条件。这样可以推动墩头蓝非遗文化与教育相结合,可持续地输送高职高专新型技能人才,促进良性发展。

采取“非遗项目进校园”、设立“蓝染学堂”等形式进行名师技艺传承,在市中小学设立涵盖蓝染技艺等兴趣班,精心开发拓展新课程,以“染、纺、织”为教学基础,因材施教进行一对一辅导,让非遗人才脱颖而出,建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厚植非遗文化传承沃土,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永葆生机。

打造特色“云空间”。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在小程序、APP 上开设平台作为交流的基点,可以通过开设线上教学课程、讲座等以此来增加收入,不仅提供了与年轻人的互动交流平台,还为传承人提供可观收入。

无论是墩头蓝非遗传承人还是匠人,都应紧跟时代潮流,不断与时俱进,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染织技艺;
传承人可通过与企业合作,引进新的科学技术,实现墩头蓝非遗产品实现大批量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形成循环发展,从而吸引年轻人学习墩头蓝染技艺。

四、结论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墩头蓝非遗“活”起来、“火”起来,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及当地发展至关重要。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务必继续夯实墩头蓝非遗保护根基,积极推动其融入大众生活,精心打造非遗特色品牌,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光彩、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非遗文化传承创新路径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新闻爱好者(2016年10期)2016-11-18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6年10期)2016-11-14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非遗”走进高校青年与社会(2016年17期)2016-10-25官渡古镇“非遗”联展青年与社会(2016年17期)2016-10-25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中国新通信(2016年16期)2016-10-18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推荐访问:助力 传承 创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