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江西省职业教育的改革成效、面临问题与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3-10-22 17:05:06 来源:网友投稿

罗应棉 陈雨露

[摘要]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江西省近年来坚持把职业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取得了一定成效,如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职业学校专业布局逐渐优化、教学团队水平日趋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完善。然而,江西省职业教育仍然存在技能成才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双师型”教师短缺、职业教育保障机制不够完善、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的问题,制约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应加强顶层设计、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健全经费投入机制、优化产教融合机制。

[关键词]职业教育;
职业学校;
高质量发展;
企业;
产教融合

[作者简介]罗应棉(1985- ),女,江西九江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
陈雨露(1989- ),女,江西九江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江西  九江  332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基金项目“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JY44D,项目主持人:罗应棉)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11-0045-05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教育结构、实现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江西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坚持把职业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与江苏、浙江、广东等发达省份相比,江西省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仍然存在不足,制约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因此,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已成为江西省教育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江西省职业教育的改革成效

截至2022年12月,江西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共计64所。其中,拥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1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5所,建成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5所、省级优质专科高职院校17所,建成国家示范校1所、国家骨干校4所、省级示范校12所。这些院校通过多年的项目建设和资源、经验积累,在探索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深化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速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有力提升了全省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1.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首先,江西省教育厅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启动职业学校差异化生均财政拨款和学费制度改革与成本监审工作,按照“十四五”期间中职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提升至8000元的要求,江西省中职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稳步上升,2022年已经从2020年的3000元水平提升至6500元。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继续保持不低于12000元的标准拨付。建立职业本科学校办学条件达标整改方案及问题台账,推动省内职业本科学校办学条件稳步提升,3所职业本科学校未达标指标从累计17项降低至8项。其次,持续推进全省中职学校分级评定工作,督促各地各校改善办学用地、校舍面积、实训条件等。2022年,共有28所中职学校参与分级评定调整工作,其中20所中职学校评定结果拟进行调整,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再次,全省整体推进职业教育教学诊断改进工作,院校、专委会、省教育厅三级联动,将教学诊改纳入“双高”考核指标。高职诊改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级全覆盖,职业教育数字化治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普遍提升。最后,在教学资源方面,遴选组织32家牵头单位围绕20个专业大类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技能测试标准、考试资源标准及相关考试资源。

2.职业学校专业布局逐渐优化。首先,江西省严格按照《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和《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围绕江西省“2+6+N”重点产业、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14个重点产业链及民生需求保障、传统工艺传承等领域发展需求,紧跟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5G、VR等新技术升级步伐,面向不同行业的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等智能形态,不断优化专业设置,持续推动专业升级及数字化改造。在校生规模排前五位的专业大类分别为财经商贸、教育与体育、电子信息、医药卫生、装备制造,合计38.29万人,占比71.34%;
一、二、三产业在校生规模比例与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比例契合。其次,在专业管理层面,成立省级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提升专业内涵建设;
依托“江西省职业教育——产业发展人才供需数据平台”建设,提升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
出台《职业教育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设置指南》《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指导办法》,着力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2022年开设专业740个,覆盖全省产业各领域,中职、高职、职教本科布点数达到2074个、2130个、283个。相比于2021年,农林牧渔类、装备制造类、交通运输类、资源环境类、电子信息类专业招生数量均有增加,其中资源环境类和电子信息类的專业布点增加超过20个,招生同比增长超过2万人,职业教育对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

3.教学团队水平日趋提升。首先,江西省高职院校现有教师35312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31212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教师16092人,占比51.55%,其中博士学位507人,占比1.62%。各校聘请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专家、能工巧匠进一步充实兼职教师队伍,现有兼职教师8230人。其次,在教师培训上,江西省进一步健全师资培训体系,以“三教”改革研修、访学研修、名师名校长培育、校企双向交流等为主要培训形式,优化教师培训内容,打造高水平师资培训基地,共建共享培训资源,创新质量评价机制,加强培训监督检查,跟踪问效,实现教师培训全员覆盖。再次,在“双师型”教师认定上,率先在全国建立分类分档的中高职“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累计认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13942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4.03%;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495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1.80%。最后,在教学团队建设上,各高职院校充分发挥教学创新团队群体效应和名师引领作用,创新引才、育才、用才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德技并修、育训结合的大国工匠、教学名师、特色企业导师;
突出创新团队建设范式,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建成一批高水平教师教学团队,现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9个。

4.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完善。2022年,《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随着江西省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近年来,江西省陆续出台了《江西省高等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实施方案》《关于深入推进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改革文件。首先,加强普职协调发展,将中职学校在校生规模纳入对市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及县(市、区)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的内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
持续扩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招生规模,2022年招生计划达到10421名,比上年增加4271名,增幅达69.45%;
鼓励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职教本科专业,已有1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64个职教本科专业。其次,聚焦长学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推动50所高职院校与125所中职学校开展联合培养,42所高职院校开展五年一贯制培养,中高职联合培养计划4.09万人,五年一贯制培养计划达到1.97万人。持续开展高中阶段“普职融通”、本科院校“普职融合”、设区市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等试点,优化中职、高职和职业本科的功能定位,逐步扩大一体化设计、长学制培养学生的比例,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多元需求,初步构建了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教体系。

二、江西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

1.技能成才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受传统观念影响,仍然存在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技术技能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已有的人才政策仍偏重于学历、资历、成果等,主要聚焦于高精尖人才,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关注度不够,尊重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导致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生源数量和质量难以保障。职业教育生源“基础差”和“不想学”的现状背离了“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职业教育初衷。

2.“雙师型”教师短缺。在教育部公布的两批次364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中,江西省仅有9个,占比2.47%。相比湖南21个、河北19个、广西16个,江西省明显较少,与江苏39个、浙江31个、山东31个相比更是相差甚远。究其原因,职业学校教师主要来源于普通高校毕业生,他们从学校毕业到学校教书,经历比较单一,缺乏必要的动手能力、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
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进入学校担任专业教师的渠道还不够畅通,以及担任学校兼职教师的积极性不高;
学校教师与企业对接的程度不高,自身能力不足,不能适应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

3.职业教育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当前,公办职业学校发展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办学经费不足,企业注资、社会资本与风险投资较少。其中,中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投入总体偏低,省域内经费投入不均衡程度持续扩大。通过对全国和各省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以及其他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首先,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在全国排名偏低。在2021年中等职业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排名中,江西省13769.15元,排名第24,落后于宁夏、青海、甘肃等地区,与上海市的40581.93元相比则更是相距甚远。其次,职业教育与同层级的普通教育相比生均经费偏低。相比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偏重于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需要配备更多更新的实训设备,因此投入也应该更多。例如,2021年普通高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经费为15319.28元,同比增长5.29%;
而同期中等职业教育为14599.46 元,同比下降2.17%。最后,教育经费投入区域差异较大。《江西省教育厅 江西省统计局 江西省财政厅关于2021年江西省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职业院校生均定额拨款不平衡,省市区属的职业院校标准不统一,与本科院校相比也有明显差距,不同学校生均拨款差距有的甚至高达1万元/生。江西省内各区域近5年预算内生均事业费的极差率、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均值较大,显著高于江苏、福建,说明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较大。

4.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对于企业方来说,企业往往希望招聘到可以直接上岗的员工,对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参与校企合作有顾虑。从职业学校来看,部分职业学校受传统办学模式影响,仅仅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解决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甚至是在相关企业挂个牌子或签个合约,企业根本不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造成产教融合水平不高的原因主要有:首先,目前出台的政策多为规定性指导意见,缺少具体实质性的建设意见及具体实施细则,可操作性不强。立法的缺位与实施融合的不确定性给产教融合的各参与方带来资金使用、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较高风险。其次,财税政策落实有待优化。目前,对于纳入省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试点企业,可享受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优惠政策,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例如,对于企业举办的培训机构是否可以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亟须出台指导性文件。

三、推进江西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优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江西省提高工业发展水平、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打造创新型省份至关重要。

1.加强顶层设计。当前,职业学校办学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与企业要求相距甚远,造成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强化职业教育改革的省级统筹,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针对江西省产业特色,适当减少各职业学校的专业数量,突出各校办学特色,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共享、错位发展,打造一批与全省产业体系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专业集群。根据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鼓励省级以上示范性高职院校、高水平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领域系统培养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次,在全社会倡导树立“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的理念,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有关政策宣传。一是选择全省各行各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先进典型,通过各种媒体进行现身说法,提高广大群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舆论环境。二是结合本地应届毕业生实际人数与教育资源,动态调整职业教育招生计划数。

2.加強教学团队建设。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意义重大。首先,把好“入口关”。在引进教师时,坚持树立理论教学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同等重要的理念,提高教师学历准入门槛,这是影响职业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关键因素。为高层次人才引进,以及高层次和紧缺人才评高级职称开辟“绿色通道”,从职称、收入、平台等方面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借鉴上海、广东的“双师”模式,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着重培育“双证+双能”的综合型“双师型”教师,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其次,建立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提升企业技术骨干到校兼职的待遇,将兼职任教作为其技术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从而提高其到校兼职的积极性。探索“名师带教”制度,与企业名师签约,根据专业特点,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带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符合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青年教师。最后,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一是建议各职业学校参考“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要求,完善职称评聘、考核晋级、薪酬分配等方案,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己。二是充分考虑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困难,建立专项经费,在工作量折算、补贴补助上保障教师个人权益,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三是借助“双师型”教师第三方评价机构,对教师的能力水平、教学工作量、教学成绩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引导教师自我激励、注重实效,实现专业化成长。

3.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建立常态化刚性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首先,统一同一地市同类职业学校生均定额拨款,不低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力争在“十四五”期间逐年缩小与江苏、浙江等省的职业教育生均经费差距,为江西省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其次,明确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责任,制定差异化的高职学校学费标准。省教育厅联合省财政厅进行专题调研,对19个专业大类进行办学成本测算,探索建立基于专业大类的职业教育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通过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拓宽办学筹资渠道,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再次,下放经费使用权。职业学校教师从事科研与社会服务取得的收入,明确作为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单列管理,并享受税收减免政策。最后,因地制宜建设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遴选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依据《关于教育领域扩大投资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要求,通过专项贷款重点支持职业院校以及依托职业院校或企业建设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重大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4.优化产教融合机制。首先,聚焦法律法规支持体系,完善产教融合法规体系。尽快形成地方立法,制定《江西省产教融合促进条例》,规范企业的义务,并将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纳入社会责任报告,吸引企业积极主动参与职业教育。其次,聚焦资金财税支持体系,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举办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学校以及职业培训机构,实体化运作。设立专项资金,政府协同行业协会共建奖励基金,定期评选江西省产教融合优秀企业和职业学校,对潜力突出的产教融合项目进行资助。对企业举办的非营利性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多组合奖励优惠,落实好教育费附加减免政策;
企业建立的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和学校享受同等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纳职业学校师生实践和培训,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最后,聚焦协同治理支持体系。一是构建完善的产教融合运行机制。由政府部门牵头,组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建立“政府主导—协会引导—企业投入—学校支撑”的产教融合运行机制。二是成立江西省产教科创融合研究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搭建成果转化平台,建立产学研供需对接机制,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拓宽产教融合的宽度与深度。

[参考文献]

[1]蒋士会,张钰与.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五重逻辑”[J].教育与职业,2023(5):29-36.

[2]刘绪军.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2(20):43-48.

[3]何超萍.合并转设背景下职业本科高质量发展的应然价值、现实问题与推进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3(4):64-69.

[4]朱德全,冯丹.和而不同与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理性逻辑[J].教育与经济,2023(1):3-11+19.

[5]林克松,刘璐璐.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框架与行动理路[J].民族教育研究,2022(6):119-125.

[6]教育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202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7]周建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高职教育创新发展[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7.

[8]闫智勇,吴全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

[9]潘建华,赵彤.江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困境及其长效机制探析[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4):26-28.

猜你喜欢职业学校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新民周刊(2018年11期)2018-04-02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人民论坛(2018年5期)2018-03-12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祖国(2018年1期)2018-02-02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计算机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让管理更有效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6年8期)2016-10-20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推荐访问:江西省 高质量 职业教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