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语言教学策略初探
毛辉
[摘 要] 数学语言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工具,也是数学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用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数学语言教学,用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语言加工,用可视化认知助推学生的数学语言交流。只有充分锻炼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才能教会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数学语言;
数学表达
数学学习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数学语言的学习。如果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那么数学语言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寓所。数学语言的组成包括符号、图像、文字等。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对相关的数学语言进行了解、表征、互译,让数学语言成为数学表达的重要载体,成为数学学习的重要媒介。
一、用生动的情境促进数学语言教学
数学语言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确定的意义。数学教学的实际过程,就是将现实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用生动的数学语言创设生动的情境。反过来说,借助生动的情境,能体现数学语言的丰富内涵和确定意义。
借助生动情境促进学生学习数学语言,关键就是所创设的情境必须切合学生的生活与经验,只有如此,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习得数学表达。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情境内容等进行提取、概括,抽象成相应的数学表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过程就是将生活化内容转变为数学语言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对情境化的内容进行描述,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其次要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会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转换。
例如,教学“乘法分配律”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一个班上有男生26名,女生24名,每人栽树5棵,一共栽了多少棵树?”类似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会积极主动地寻找解题方法,此时教师要引导他们进行数学化表达的尝试。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表达方式不一而足,有用日常语言描述的,如“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结果应该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将相乘的结果相加起来”;
也有用图形语言描述的,如“(△+☆)×○=△×○+☆×○”;
还有用符号进行描述的,如“(a+b)×c=a×c+b×c”,等等。不同的数学语言表达会带来不同的效果,一般来说,文字语言便于学生理解,图像语言相较而言比较直观、形象,抽象的符号语言则有助于揭示数学关系等。
生动情境蕴含着丰富的数学语言,使得学生能够基于各自的生活经验,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的数学表达,教师应予以积极评价。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相互比较不同的语言表达,让学生能在文字语言与图像语言、符号语言之间进行互换、转译等,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表象,并理解数学表达背后的本质关系,进而锻炼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用具体的实例引导数学语言加工
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和“数学思维”,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搭建一个语言运用平台,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用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使学生学会应用数学语言表征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分数乘除”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既要引导学生用文字语言进行深入分析,又要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表征数量关系。在实际教学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一块铜银合金的质量为330克,其中铜的质量比银的质量的[17]还少10克,那么,这块合金中的银和铜各重多少克?”这样的一个具体问题,要求学生调用许多相关的数学知识点。教师要在指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会他们掌握转换法,将问题译成相应的数学表达。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有学生画出了线段图,对题目中的比例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应先画出银的质量,将银的质量看作单位‘1,然后再画银的质量的[17],接着再画出铜的质量;
有学生则采用假设策略,认为如果再给铜加上10克的话,就和银质量的[17]相等了;
还有学生认为,对于这样复杂的问题,可以采用列方程的策略,设银的质量为x克,则铜的质量就是([17]x-10)克,等等。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地调动了自我的认知经验,借助数学的文字语言、图像语言以及符号语言等,对问题进行表征、分析,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问题。
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提高以及核心素养的发展,最重要标志是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数学语言转换,将日常语言转换为数学的语言。数学语言只有在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彰显其意义和价值。学生对不同的数学语言的灵活选择、调用、转译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数学语言实践。
三、用认知可视化助推数学语言交流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在交流中产生,并在交流中发展和完善。数学语言作为对对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表达,也应在交流中得到发展和强化。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开展有效交流,并在这个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数学表达。
鉴于学生的认知一般而言是内隐的,犹如一个不可视的“黑匣子”,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就必须使其认知过程可视化。可视化就是要打开学生的认知“黑匣子”,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可以为教师所把控。从学生认知可视化的角度看,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因为语言是学生认知的载体和媒介,是学生认知过程可视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认知可视化有三个层面内容:其一是认识结果的可视化,其二是知识生成过程的可视化,其三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可视化。以教学“圆锥的体积”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实验得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之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它们是否一定等底等高?为什么?”显然,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不同的,有的学生认为这个命题是正确的,有的学生则认为这个命题是错误的。为了促进学生加强数学语言的运用,教师可以引导让学生用各自的方式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直接举了一个“高瘦”圆柱和“矮胖”圆锥的例子说明“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但未必等底等高”;
有的学生则在黑板上画出了示意图,并且标注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高和体积之间的关系,等等。实践表明,认知可视化能够促进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甚至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如有的学生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新命题:“如果一个圆柱的体积不是圆锥体积的三倍,它们一定不是等底等高吗?”“如果圆柱和圆锥不是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一定不是圆锥的三倍吗?”
四、结语
布龙菲尔德认为,数学是语言所能达到的一个最高境界。数学是对对象的高度抽象,数学本质上就是语言表达,數学表达是语言表达中最清晰、最简单一种。正如庞加莱所言,没有数学这门语言,事物间大多数密切的关系将永远不会被我们发现。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语言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工具。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通过多种策略,锻炼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进而教会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曹培英.数学是什么:学科教育视野中的数学[J].小学数学教育,2012(4):3-6.
猜你喜欢数学语言小学数学浅析提高数学教师课堂口语艺术和表达能力的方法考试周刊(2016年99期)2016-12-26学好数学,从数学语言开始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探索教学研究与管理(2016年9期)2016-11-15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6年11期)2016-11-14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
- 《初中阶段学生信息道德培养初探》学习心得【3篇】2022-09-12
-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院校《信息图形设计》课堂教学设计初探2023-09-21
- 幼儿园「真趣语言」教学主张初探2023-09-24
- 我国会计美学初探2023-09-27
- 思维导图应用模式初探2023-10-13
- 小学数学学情分析4篇2022-08-17
-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案例反思小学数学教案及反思4篇2022-08-17
- 小学数学学情分析3篇2022-08-21
- 小学数学论文题目大全3篇2022-08-28
- 小学数学整数加减法练习题4篇2022-08-30
- 想抓读者“胃”,,语言要有“味”,——公文语言“七种味道”2022-09-11
- 2023年度生日语言表达说说,菁选2篇2023-01-31
- 2023年度10个经典C语言小程序(2023年)2023-02-25
- 最新小班语言教学总结,语言教学总结报告(13篇)2023-07-19
- 开展语言文字活动方案(4篇)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