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培养小班幼儿的秩序感

发布时间:2023-10-21 19:45:05 来源:网友投稿

文 蔡如霞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对外界有一个敏感期,如果成人在敏感期未能提供一种有序的环境,幼儿便没有一个基础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对于小班幼儿,他们对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如果教师能创设一个井然有序、舒适整洁的环境,对幼儿秩序感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良好秩序感的建立是幼儿园阶段教育的内容之一。教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尝试在游戏中选用合适的方法和指导策略,帮助幼儿学会有序参与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教师抓住幼儿秩序敏感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提供引发幼儿内在秩序需要的游戏材料和合理的游戏环境创设,并利用规则的约束、适时适度的指导,帮助幼儿建立秩序感,从而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秩序感。

一个具有良好秩序感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秩序感非常重要,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习惯和品质。从心理学方面来说,热爱秩序是幼儿的一个特点。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有的幼儿用过的东西不能够放回原处,玩具随意摆放,玩完了不知道放回原处,屋子里乱七八糟,不知道收拾……幼儿全然不顾行为带来的影响,自身的秩序感比较差。小班是培养幼儿秩序感的敏感期,也就是最佳时期,能够收到良好效果。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小班幼儿喜欢游戏,而游戏材料丰富,只要教师通过合适的手段和指导,帮助幼儿形成秩序感,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游戏中培养小班幼儿秩序感的实践研究,就是在小班游戏活动中,通过提供引发幼儿内在秩序需要的游戏材料和环境,给予充分的时间、空间,教师适时、适宜、适度地予以支持,帮助幼儿按一定的规律和规则,有序参与区域游戏活动中,从而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秩序感的研究活动。

(一)环境中感知“序”

小班幼儿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如果教师能创设一个井然有序、舒适整洁的区域环境,这对幼儿形成良好的秩序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1.游戏区域划分有序

在环境创设时,教师要合理设置。例如,日常生活区接近盥洗室,便于幼儿取水和清洁;
科学区空间留大一点,便于进行科学实验。而每个区域之间可以用教具柜进行自然分隔,桌子可以嵌入各区域中。这样的设置能够让幼儿自由进出各区域,避免跑动和碰撞,并在游戏时避免受他人的干扰。区域的合理划分,为幼儿有秩序的游戏提供前提。

2.材料摆放有序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教师在游戏材料的准备与放置时,要充分考虑结构性和秩序性。一切物品的摆放都有固定的位置;
材料的放置由易到难、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做到有序、整洁、美观。例如,在生活区,我们从最简单的五指抓豆子开始,再到三指抓珠子、二指捏珠子、一指按,引导幼儿练习小肌肉、发展精细动作。

(二)游戏中渗透“序”

1.重视过渡的“无痕”

小班幼儿有与生俱来的音乐潜能。这种潜能成为小班幼儿秩序性培养的媒介。在游戏活动过渡环节,我们通过音乐帮助幼儿建立秩序。例如,游戏开始,播放轻快明朗的音乐,提醒幼儿自由选择区域;
游戏中,播放舒缓柔和的音乐,让幼儿放松、专注地操作;
游戏结束,播放短促、活泼的音乐,暗示幼儿开始收拾玩具。久而久之,幼儿听到不同的音乐就知道该做什么,区域游戏活动逐渐变得有序。

2.重视细节的辅助

“教养融合”是基本的教养观念。我们充分挖掘游戏中“秩序”的因素,帮助幼儿建立秩序感。

一是巧用标记、图示的辅助。材料的物归原位,是秩序感形成的关键。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可巧妙利用直观形象的照片标记、图片标记、数字标记等,帮助幼儿顺利地将游戏材料归位。游戏中,有序的操作同样重要。妙用图示能够帮助幼儿了解操作步骤,减少教师不必要的重复讲解,让幼儿清楚有序地开展游戏。教师还可以把每个区的游戏规则,用图加文的形式展示出来,引导幼儿遵守秩序。

二是妙用控制点、实物的辅助。游戏中人数和等待现象的设计,对幼儿秩序感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例如,美工区挂有四件护衣,幼儿必须穿上护衣才能进入美工区。如果没有护衣可穿,幼儿只能选择其他区域进行游戏。玩沙区有四个进区牌,进区的幼儿必须挂牌进入,没有牌子就不能进入。图书区地面贴有三个“小脚丫”,幼儿必须把鞋子脱放在“小脚丫”上,如果“小脚丫”上放满了鞋子,表明此区域已人满,不能进入了。

三是善用游戏材料的辅助。有的游戏材料本身就蕴藏着秩序性。教师如果能稍加选择,并投放游戏中,就能让幼儿在玩中建立秩序感。例如,套娃、套盒、套袋等必须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套叠,才能全部收起。幼儿通过反复操作,从操作失败到成功完成任务,逐渐建立起从小到大排列的秩序感。

(三)规则中巩固“序”

秩序的确立需要规则和指导。在游戏中,相应常规的建立能帮助幼儿巩固“序”的行为。

1.活动前的讨论

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控力差。在每项活动开展前,教师都要提醒幼儿保持环境中的秩序。活动前,我们组织幼儿讨论,让幼儿知道每个活动区有固定的玩具,大家可以自由走动,玩具不可以搬家;
哪些玩具属于哪个区域,游戏结束时要把玩具收好根据标记放回原处。同时,我们还会和幼儿讨论游戏规则,用规则引导幼儿有序游戏。例如,更换游戏材料时,幼儿必须把之前选择的材料放回原处;
游戏中如果玩具不小心掉地,幼儿要及时捡起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全程跟踪、指导,直至幼儿能够有序开展游戏。

2.活动后的评价

游戏活动结束,开展针对性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例如,一起找找材料、桌椅是否正确归位,通过“材料收得真整齐”等评价,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行为动机,促进良好行为的再次出现。为了让评价更有指导效果,教师可以在幼儿游戏时,捕捉到有价值的“秩序行为”,并用拍摄下来,让幼儿边观看边讲评,不断强化幼儿好的行为。

总之,在游戏中,教师要抓住幼儿秩序敏感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合理地创设游戏环境,有目的地投放游戏材料,并利用规则的约束、适时适度的指导、教师和伙伴的行为影响,帮助幼儿建立秩序。

猜你喜欢秩序小班玩具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24期)2021-04-14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秩序与自由现代装饰(2020年2期)2020-03-03孤独与秩序现代装饰(2017年9期)2017-05-25平衡玩具小溪流(画刊)(2017年3期)2017-03-23丢失的玩具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16年12期)2017-01-05小小玩具,大大乐趣为了孩子(孕0~3岁)(2016年10期)2016-10-11遏制违约频发 重建药采秩序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乱也是一种秩序小学生作文·小学低年级适用(2014年3期)2014-08-18

推荐访问:小班 秩序 幼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