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9篇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第1篇《劝学》一、通假字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有:通又)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9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1篇
《劝学》
一、 通假字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有:通"又")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只")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毛:通"苗")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错:通"措")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
二、 古今异义
蚓无爪牙之利(爪牙:古:动物的爪子和牙齿。今:帮凶)
金就砺则利(金:古:金属;今:黄金)
三、 词类活用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动,使……弯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一:数作形,专一)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作动:游水)
四、 文言句式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宾短语后置)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宾短语后置)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介宾短语后置)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判断句)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
輮以为轮(省略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五、重点字词解释
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中:合乎;輮:使……弯曲)
輮使之然也(然:这样)
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疾:强;彰:听得清楚)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到达)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作动:游水;绝:渡)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假:借)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得:获得;备:具备)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2篇
通假字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 (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2、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察看)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6、不顾思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7、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8、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
9、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10、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11、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1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13、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14、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辞别。)
15、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驩”通“欢”,欢聚)
16、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17、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禽”通“擒”,逮捕,拘押)
18、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员”通“圆”,直径;“尊”通“樽”,酒杯)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4
给加点字注音
嫡亲(dí ) 当垆(lú ) 临邛(qióng) 隅头(yú) 孛老(bó) 孱头(càn )
变徵(zhǐ) 刬的(chǎn) 鳏寡(guān) 徘徊(pái) 撚断(niǎn) 浣纱(huàn)
恓惶(xī) 祗候(zhī) 盗跖(zhí) 瀽水(jiǎn) 罪愆(qiān) 蟊贼(máo)
冠冕(guān)(miǎn) 戕害(qiāng) 脍(kuài)炙人口 国玺(xǐ)
一词多义
二、解释指定词的词义。
负:① 秦贪,负其强。(倚仗,凭借) ②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④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着)
⑤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使:①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派) ②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 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⑤单于使使晓武(派 )( 使者 )
引: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援引,引用) ② 左右欲引相如去(牵,拉)
③ 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调转) ④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徒:①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幸:① 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以:① 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而,连词) ④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来)
⑤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固:①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坚决,坚持,执意)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③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固执)
④而戍死者固十六七(本来)
⑤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坚固,特指地形险要和城郭坚固,易守难攻。)
观:① 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③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④ 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 启窗而观(看)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3篇
邹忌讽齐
一、重点词语解释
1、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
2、徐公何能及君也(及:比得上)
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期:满;虽:即使)
二、通假字
1、邹忌修八尺有余(有通"又")
2、明日,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
三、多义词
1、朝:皆朝于齐(朝拜)
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
朝济而夕设版焉(早晨)
2、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
是可忍,孰不可忍(什么)
3、诚: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诚意,真心)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实在,确实)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果真,表假设)
4、善: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善良,善事)
择其善者而从之(好)
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
王曰:善(可以)
5、间: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中间力拉崩倒之(夹杂)
四、词类活用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作状,当面)
2、朝服衣冠(朝:名作状,在早上;衣:名作动,穿)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意动,以……为美)
4、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动,使……听闻)
5、王之蔽甚矣(蔽:形作名,被蒙蔽的事情)
五、古今异义词
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土地方圆;今义:表地点)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侍从,近臣;今:表方位)
3、、明日,徐公来(明日:古:第二日;今:今天的下一天)
六、文言句式
1、忌不自信(宾语前置)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判断句)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
七、重点句翻译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我与城北徐公比,哪一个更美?
2、王之蔽甚矣。
译:大王您被蒙蔽得太厉害了。
3、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译:客人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想对我有所求啊!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能够在公共场所发表议论,使我听到的,给他下等的奖赏。
王纳谏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4篇
原文:
登岳阳楼⑴
昔闻洞庭水⑵,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⑶,乾坤日夜浮⑷。
亲朋无一字⑸,老病有孤舟⑹。
戎马关山北⑺,凭轩涕泗流⑻。
注释译文编辑
注释:
⑴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在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⑵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中国第二淡水湖。
⑶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chè):分裂。
⑷乾坤:指日、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
⑸无一字:音讯全无。字:这里指书信。
⑹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
⑺戎马:指战争。关山北:北方边境。
⑻凭轩:靠着窗户或廊上的栏杆。涕泗(sì)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
译文:
从前只听说洞庭湖茫茫大水,如今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没有得到亲朋故旧一字音信,年老体弱之身只剩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5篇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6篇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
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6、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7、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19、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20、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25、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26、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27、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28、梁上君子:代称窃贼。
29、屡试不爽:屡次实验没有差错。
30、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齐。
31、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32、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
33、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34、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35、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
36、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37、色厉内荏:外表强硬,内心空虚。
38、尸位素餐:空站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39、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
40、石破天惊: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1、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有官可做。
4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为人品德高尚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景仰。
43、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不善于团结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
44、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45、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46、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47、烜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48、虚与委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49、一傅众咻:一人教,众多的人干扰。
50、余能可贾: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7篇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相关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8篇
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9篇
常见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者,……也”、“……者也”、“……也”、“……者……”;
(2)“为”、“乃”、“即”、“则”或否定词“非,未,弗”等表判断.
(3)名词做所谓语直接表判断
(二)被动句:
(1)单独用“于”“受”“见”或组合成“见……于……”,“受……于……”表判断.(2)“为”、“为……所……”、“……为所……”表判断(3)“被”(4)意念被动
(三)省略句:
(1)省略主语:(2)省略宾语(3)省略介词”.
注意:“以,与,从,为,因”五介词常省略宾语.
(四)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如:谁、何、奚、曷、胡、恶、安)
(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4)方位词、时间词做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五)定语后置:
(1)者
(2)……之……者:
(六)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前置做状语.备查知识3:常见固定结构(一、表示疑问
①何以……?(凭什么……?)②何所……?(所……是什么?)③奈何……?(……怎么办?为什么……?)④如……何;奈……何?(把……怎样呢?)⑤孰与……?(与……比,哪个更…?)⑥独……耶?(难道……吗?)
推荐访问:知识点 归纳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9篇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精选9篇) 【精品】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
- 2022年度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应知应会知识点汇编(2022年)2022-08-28
- 2022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应知应会知识点汇编(70题)(完整文档)2022-08-28
- 高三政治必背知识点整理素材(范文推荐)2022-08-29
- 教育整顿应知应会知识点(50条)2022-10-22
- 有关初三英语下册知识点梳理2022-11-09
- 2023年小学英语基础知识归纳,菁选2篇2023-01-26
- 2023年初三历册知识归纳六篇2023-02-10
- 备战小升初数学复习重点归纳(全文完整)2023-02-10
- 2023年度最新服装设计师工作职责归纳(十一篇)2023-05-17
- 初中数学归纳总结13篇(范文推荐)2023-09-29
- 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的有效利用2篇2022-08-28
- 高中语文微课教案2022-11-29
- 2023年高中语文学*结,菁选12篇【精选推荐】2023-03-15
- 2023年最新部编版高中语文说课稿(十五篇)2023-04-08
- 2023年高中语文说课稿10分钟,高中语文说课稿(1合集)(全文完整)202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