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学之有意,教之有方

发布时间:2023-10-12 17:30:09 来源:网友投稿

尚凯悦

摘 要:美国当代教育学家奥苏贝尔提出了接受学习、有意义学习、先行组织者、成就动机等学习与教学理论,对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将详细阐述奥苏贝尔的学习、动机及学校教学理论,并分析在此基础的意义和局限。

关键词: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先行组织者成就动机

“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概括为一个原则,我将会说,能够的学习产生影响的唯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的”。有意义学习是奥苏贝尔对教育心理学理论发展的一大贡献,除此之外,他提出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對改进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奥苏贝尔关注学习理论,尤其是学校学习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详实而系统的心理基础。对有关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和教学论有机结合起来,并进行了突破性的尝试和探索,深入探究认知因素对学习活动的作用,丰富了现代教学理论,对教学课程实践有着突出贡献。

一、理论意义

(一)为学习理论注入新活力

学生根据先前的知识经验,学习新知识,通过了解和掌握文字表述的知识,这一过程奥苏贝尔称为”同化”,即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掌握新知识的实质性意义的过程。这是学生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的本质特征之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与体验可以通过知识学习不断深化,指导人的各项社会活动。学习不仅是要把用语言文字所表述的知识的词句重复表述出来,更是要将其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转化的前提条件就是要理解和掌握前人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和本质问题的认识。

所有教学模式中最经济、最有效的便是奥苏贝尔提出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经久不衰,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它能够应对现代新兴教学模式地挑战,在众多教学模式产生后,仍无法撼动他的牢固地位,足以证明它的实用和有效。在课堂教学理论上,有意义学习的这三个充分必要条件可以作为课堂讲授教学为什么不能等同于”填鸭式”教学的理论支持证据,无论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讲授教学,只要它对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有促进效果,只要有意义学习的三个基本条件得到满足,那么,它就不能被称作填鸭教学。

(二)为学生培养启示新方向

学习的效果与学生的成就动机密切相关。奥苏贝尔提出的成就理论明确的总结了学习动力的三个来源。它分为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认知驱力是一种内部驱力,源于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在成就动机的成分中最为稳定,也最为重要。那么,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认知驱力呢?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选择,或是将问题放入特定的情境中。自我提高内驱力在青少年学生身上的作用更加明显,因为他们有赢得社会地位的欲望。对于提高儿童的学习动机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刺激他的附属内驱力。这个时期,家长的赞许、老师的肯定是对他们的极大鼓舞。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交往对象逐渐从家长转向同伴,同伴的地位渐渐超越老师、家长。个体更渴望同伴的认可。

二、理论缺陷

(一)有意义学习应用的局限

奥苏贝尔强调有意义学习注重的是知识结构迁移,学习经验表明,学习技巧和学习策略的迁移对学习效果也有着重要影响,甚至比单纯的将知识进行迁移有着更广泛的效用。但这一点,有意义学习并没有涉及。因此,有意义学习只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有效果,不适用于程序性知识,如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塑造行为方式等。这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技能有一定限制。

此外,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二者是同步进行的。学生知识的积累能促使能力提高,而能力的培养也促使相关理论知识得以完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配合着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奥苏贝尔的理论只注重学习和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缺少实证研究

奥苏贝尔提出知识的取得和保持受到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可利用度、可辨别度以及旧知识结构的稳定和清晰度的影响。认知结构的这三个变量似乎并没有经过实验的检验。奥苏贝尔的理论在提出时也没有提供客观的证据证实。虽然这一理论的实践意义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已得到了肯定,但我们仍旧不能忽视他的主观臆想性。

学生如何学习与发展是教育心理学关注的内容。十九世纪教育心理学从心理学中独立,在这之前,孔子就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法。千百年来,赫尔巴特、杜威、维果茨基等教育心理学家提出自己的教育思想,一步步推进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壮大。20世纪60年代,正值教育心理学的成熟、发展与完善阶段,奥苏贝尔的理论应运而生。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率先发动课程改革,提倡教育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奥苏贝尔的这些理论,正是响应课程改革的创新与探索,他重视课堂授课教学模式,有意义学习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师讲授、学生吸收知识的效率和效果。

黑格尔说:”只看人的一面,你永远也分不出来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同样,在前人的理论面前,我们也应以辩证的态度来对待,取精华,去糟粕。奥苏贝尔的理论是推动教育教学理论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虽在其中有部分局限,但始终功大于过。我们应将其在滚滚历史红尘中流传下来的精华融入飞速发展的时代,使其继续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祁小梅.(2004).奥苏贝尔认知结构与迁移理论及教学. 黑龙江高教研究(5),99-100.

[2]王洪玉.(2005).试析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及其启示.教学研究,028(004),291-293,302.

[3]刘丽娟.(2009).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及对当今教学的启示.南方论刊(05),101-101.

[4]郝琦蕾,& 姜晋国.(2003).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精髓,批判及其对当前教改的启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00(006),113-116.

猜你喜欢贝尔心理学理论“没有用”的心理学做人与处世(2022年2期)2022-05-26On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in Senior School大东方(2019年5期)2019-09-10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4期)2019-05-28“理论”与“实践”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18年11期)2018-01-14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7年10期)2017-11-10盛满理论少年博览·小学高年级(2017年4期)2017-04-18跟踪导练(二)5时代英语·高一(2016年5期)2016-10-12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消费导刊(2014年12期)2015-02-13打喷嚏个性心理学疯狂英语·原声版(2013年9期)2013-10-12贝尔米兹的“鬼脸”奇闻怪事(2009年4期)2009-05-22

推荐访问:有方 有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