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案例研究6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50:09 来源:网友投稿

案例研究第1篇拿破仑滑铁卢兵败后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他的一位善于谋略的密友通过秘密方式给他捎来一副用象牙和软玉制成的国际象棋。拿破仑爱不释手,从此一个人默默下起了象棋,打发着寂寞痛苦的时光。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案例研究6篇,供大家参考。

案例研究6篇

案例研究 第1篇

拿破仑滑铁卢兵败后

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他的一位善于谋略的密友通过秘密方式给他捎来一副用象牙和软玉制成的国际象棋。拿破仑爱不释手,从此一个人默默下起了象棋,打发着寂寞痛苦的时光。象棋被摸光滑了,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拿破仑死后,这副象棋经过多次转手拍卖。后来一个拥有者偶然发现,有一枚棋子的底部居然可以打开,里面塞有一张如何逃出圣赫勒拿岛的详细计划!

心算家伯特·卡米洛的故事

伯特·卡米洛从来没有失算过。这一天他做表演时,有人上台给他出了道题:

“一辆载着283名旅客的火车驶进车站,有87人下车,65人上车;下一站又下去49人,上来112人;再下一站又下去37人,上来96人;再再下站又下去74人,上来69人;再再再下一站又下去17人,上来23人……”

那人刚说完,心算大师便不屑地答道:“小儿科!告诉你,火车上一共还有___”

“不,”那人拦住他说,“我是请您算出火车一共停了多少站口。”

阿伯特·卡米洛呆住了,这组简单的加减法成了他的“滑铁卢”。

案例研究 第2篇

犬獒效应告诉人们:竞争是造就强者的学校。我们生活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挑战和机遇同在,竞争是它的最显著特征。竞争意味着新的选择和新的机遇。竞争出生产力,竞争出战斗力。只有主动迎接竞争的挑战,我们才能成为强者。

市场经济是天然的竞争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才有高效率,竞争才能出效益。为保证自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许多企业都在企业内营造着内部竞争的机制,以保证员工队伍随时都是最精干的。

面对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企业安于现状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增强竞争意识,主动迎接挑战,才是企业生存发展之道。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一些政策性垄断行业独家经营的局面将逐步打破,产品品种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价格竞争将无处不在。赢得消费者则获得生存,失去消费者则被淘汰。

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必须深化改革,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从而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率,获得好效益。

案例研究 第3篇

【案例】

在丰田、摩托罗拉等很多企业,都有一个给工人准备的“创造区”,里边有很多车床和工具。任何生产线上的工人如果有想法的话,都可以在这个区里试验。在创造区里,工人们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实施,去修改;如果在某一个方面出现停滞,他会把他做的半成品放在那儿,然后贴上条,把意见写在上面,以便其他人参与研究。

像这种工作中的创新性思维,不是异想天开的,而是非常务实、非常理性的。

【案例】

小创新,大收益——天津摩托罗拉BP机板流程改良

天津摩托罗拉的一个工厂,有一组流水线上的工人,不断地进行改良和创新,把一个流程从两个多小时缩短到一分半钟!原来的BP机板是整个的,要切开以后再焊接,他们把第一步改成先焊接再切开,因为这样可以用机械手一次性焊成,缩短了时间。之后,他们不断改进,每一步都只有非常小的进步,但是每一步都很坚实,最后的结果是把流程从两个多小时缩短到了一分半钟。后来这一组工人受到了摩托罗拉总部的奖励,并前往美国向全球的其它摩托罗拉公司介绍经验。他们的经验在摩托罗拉内部得到了极大推广,提高了生产率。

天津摩托罗拉公司的绩效改变无疑是非常惊人的,而这个惊人的绩效的改变都是来自于一小步、一小步的改变,来自于每天跟日常工作打交道的工人,而不是工程师,不是领导。

案例研究 第4篇

藏獒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家庭护卫犬或者说牧羊犬,由于藏牧民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藏獒必须能承受极其恶劣的气候条件,具备耐饥劳,抗瘟病的生存能力,才能生存下来,所以藏民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进行了人工选择。在群体中选择体大健壮,凶猛忠实,善于牧牲的个体,即留强不留弱,留大不留小,留雄不留雌,雌雄比例大约在1:20左右,其余的大都被抛弃了。当年幼的藏犬长出牙齿并能撕咬时,主人就把它们放到一个没有食物和水的封闭环境里让这些幼犬自然适应残酷的环境,最后剩下一只活着的犬,这只犬称为獒。据说十只犬可产生一只獒。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挑战和机遇同在,竞争是它的最显著特征。竞争是一种刺激,一种激励,也意味着新的选择和新的机遇。竞争出生产力,竞争出战斗力。

案例研究 第5篇

心理学上的“心理定式”,就是用过去形成的经验来衡量新的事物。人们在认知人或事时,总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知识、认识来判断,而在主观上有一定的定型。心理定势指的是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使人以一种已有的固定看法为根据去认知一个新的事物。

当然定势思维并不总是让人“上当”,它首先具有积极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按类型来记忆事物,判断事物。头脑里积累一定的知识、经验,可以使我们在认识同一类新的事物时,更加省力,更加容易,不再需要长时间的摸索。

案例研究 第6篇

比斯高公司行政主管唐纳·肯杜尔认为:在生意上遇到强劲、精明的竞争对手,是用钱都买不到的"好事"。在他看来,竞争乃是重燃斗志,维持成功的真正力量。"有很多人苟且偷生,毫无竞争之志,最后终于白头以终。对于这类人,我只感到悲哀。打从做生意以来,我一直很感激生意竞争对手。这些人有的比我强,有的比我差;但不论其行与不行,他们虽令我跑得更累,但也跑得更快。脚踏实地地竞争,最足以保障一个企业的生存。" 在比斯高公司,接班人不论男女,都被要求重新去过竞争性的生活。他们不能只满足于与对手平起平坐,也不能满足于产品质量和生产设备不输他人,而是要超过对手。做不到这一点,这个接班人就是不合格的。在比斯高公司的公司文化中,竞争是最核心的内容。他们有一个信条:超过对手乃是此生中获得成功、幸福的惟一途径。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比斯高公司的员工受到了更多的竞争力的训练,生产线也不断扩大,成为了同类企业中的佼佼者。

自1999年成立的内蒙"蒙牛乳业",是中国最近几年连续增长最快的民营企业之一,销售额已由1999年的4000多万元增长到20XX年的50多亿元,"牛气"十足。而蒙牛创建初期,伊利已经成为同城的乳业巨头。即便如此,蒙牛还是选择了向伊利挑战,勇敢地与伊利展开了竞争。在一片"向伊利学习"的口号声中,蒙牛以低姿态的行为方式进入,没有被伊利当做"敌人"。经过几年的励精图治,终于,蒙牛发展成了可以与伊利抗衡的乳业大户。正是与伊利的竞争,才造就了今天蒙牛的牛气冲天。

市场经济是天然的竞争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才有高效率,竞争才能出效益。没有竞争就死水一潭,事业就缺乏生机与活力。这已经为无数企业发展的过程所证明。为保证自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许多企业都在企业内营造着内部竞争的机制,以保证员工队伍随时都是最精干的。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前身是爱迪生公司,至今已逾120年。这个长寿企业的经营秘诀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对子公司首席执行官实行卓越管理者制度。前总裁韦尔奇公开宣称,凡不能在市场维持前两名的企业,都会面临被拍卖或裁撤的命运。随着企业的拍卖或裁撤,原来的企业经营者就被解除了职务。

在河南许继集团公司,为防止人才的沉淀和老化,明确规定中层以上干部包括集团领导每年淘汰5%,管理干部每年淘汰5%转岗,技术人员每年5%转岗,工人每年5%转制(从正式合同工转为临时工或从临时工转为正式合同工),使人人都处在不进则退的竞争环境中。同样,在华为集团,公司管理人员每年都要进行严格的年度述职考核,通过年度考核,对排名靠后的人员实行强制竞争淘汰,淘汰率5%至10%,被淘汰的人员将接受一段时间的培训后重新分配。在新岗位上的工作如果仍排名靠后,就将到一线去当工人。在深圳三九集团,更是实行一种非升即走制度:不同管理职务的任职都有一定的期限,工作人员超过其任职期限仍未晋升高一级职务者,就要按规定离开本企业。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人才流动的经常化、正常化,能够不断腾出空缺职位,不断补充新人,保持长久竞争力。山西南风化工集团则实行一种全员竞争上岗制度,对未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全员竞争上岗使企业的人才成了富有活力的"流水",在南风集团职工中叫得最响亮的口号是"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面对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企业安于现状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增强竞争意识,主动迎接挑战,才是企业生存发展之道。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一些政策性垄断行业独家经营的局面将逐步打破,产品品种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价格竞争将无处不在。赢得消费者则获得生存,失去消费者则被淘汰。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必须深化改革,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从而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率,获得好效益。

推荐访问:案例 研究 案例研究6篇 案例研究(推荐6篇) 案例研究案例

Top